1. 關於盆腔炎的直腸灌葯。
慢性盆腔炎、腹部包塊患者採用中葯保留灌腸治療,效果甚好,它具有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清熱解毒或暖宮散寒之功效。其方法為:
操作前准備:
①將一劑中葯濃煎100ml備用;
②一次性輸液器1具,石臘油或潤滑油少許;
③灌腸前要排空大、小便,以減輕腹壓及清潔腸道。
操作方法:
每晚睡前,排空大、小便後,取右側卧位,使臀部移近床沿,按靜脈輸液方法,連接好輸液器,排出氣體,輸液器剪去針頭,末端塗上少量潤滑油,緩慢的從肛門插入直腸10~15 cm,將葯液緩慢滴入。葯液溫度以39℃~41℃為宜,壓力要低,液面距肛門不得超過30cm,待灌完後,盡量卧床休息。
中葯保留灌腸法已在臨床使用多年,是一個比較好的給葯途徑,主要是通過腸壁的吸收,可利用腸壁的半透膜的滲透性被迅速吸收,而引起全身的治療作用,特別對臨近的器官,如盆腔、腹腔等作用更為顯著。而且,既可以在住院期間由護士操作,也可在離院後,在家中自行操作。
2. 我肛門怎麼有異物感,直腸里也是,有時像針
如果出現有肛門存在異物感的症狀,主要考慮是由於存在有痔瘡生長的原因導致,可以考慮通過痔瘡膏的方法進行局部的應用葯治療處理。關鍵在平時飲食方面的調節以及生活習慣的調節,比如不要吃生冷辛辣的刺激性食物,盡可能保持大便通暢。可以多吃粗糧以及新鮮的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防止由於便秘會加重症狀,平時生活當中避免久坐,適當的運動鍛煉。如果情況比較嚴重,單純通過葯物的方法進行治療無法緩解,要及時到正規的肛腸專科醫院手術治療,以免出現症狀加重。
3. 尾骨在哪個位置圖片
一般在30~40歲才融合完成,底向上伸的尾骨角是第1尾椎的上關節突,它與骶角相關節,在尾骨角外側,每側有一對向外平伸的尖突,它們是尾椎的橫突。第2尾椎的橫突甚小。第3、4尾椎退化成結節狀小骨塊
尾椎無椎弓,故無椎管。尾骨下端尖,上端為底,其卵圓形關節面和骶骨尖形成關節,其間有纖維軟骨盤。尾骨後上部的凹陷與骶骨相連部分稱為骶尾間隙,在關節面後部兩側各有一尾骨角,相當於尾骨的椎弓和上關節突。
發展歷程與功能
骶尾關節可發生骨性融合。在人類為退化之骨,切除後無多大影響。坐位時,尾骨並不著力,而系坐骨結節負重。尾骨在晚年可與骶骨相癒合形成一骨,這在女性更為多見。尾骨可以改變骨盆出口形狀,如尾骨不能活動,分娩時可發生骨折。
尾骨底的後緣較前緣為高,朝前下,它的前面稍凹,平滑,後面突出並粗糙。尾骨的形狀可有很多變異,兩側可不對稱,其曲度可前彎,或向一側傾斜。
4. 打直腸針有什麼危害
副作用要看具體使用的是那種葯物,葯物副作用是不同的,一般會出現腹瀉、大便次數多、腹痛等副作用。
~親,如果您認可我的回答,請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上評價點【滿意】即可。
~您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O(∩_∩)O,互相幫助,共同進步!Thinks!!
5. 我明天要去直腸滴灌,會不會尷尬,疼啊。女,16
直腸滴灌是會有一些疼痛,但不會太難受,能夠忍得過去。
直腸滴灌是屬於中醫的外治療法,也是屬於臨床上較為常用的方法,也是常用的給葯途徑。直腸滴灌主要是通過,滴管將葯物緩慢的滴入到直腸內,葯物通過直腸的粘膜進行吸收,最終達到治療的目的。
直腸滴灌療法減少胃以及小腸對葯物的影響,尤其是適用於不能夠進口給葯的患者,特別是一些經口給葯小兒不配合的患者,會降低患兒的痛苦,降低葯物的無效流失,更有利於葯物發揮治療作用。在進行滴灌之前,需要排空肛管直腸內的糞便,同時可以使用溫水對肛門局部進行簡單清洗。
進行直腸滴注時,要注意葯液的灌注量和葯液滴入的速度,葯液的溫度不易過低。而且月經期女性、妊娠期女性不宜進行直腸灌入。
6. 直腸針是什麼
問題分析: 小兒直腸針是通過直腸粘膜吸收葯物的,主要適用於口服給葯困難的小孩,直腸給葯對小兒來說最大的好處是無痛苦,吸收快。而屁股針是通過皮下粘膜吸收的,也適用於口服給葯困難的小孩,皮下粘膜吸收好,但對小孩來說唯一不好的是疼痛。
意見建議:兩者相比還有一個就是直腸給葯全面,但唯一一點不好的是要避開解大便時間。而屁股針葯液局限,注射位置不對易損傷坐骨神經,操作不規范易起硬結。
7. 女子腹中藏針30年,備孕時才發現,針已經戳破直腸,怎麼辦
據李永翔介紹,由於針在體內容易遊走,定位困難,而且一旦沒處理好,更可能出血內部大出血,所以醫生經過了研究和商量,決定為其採用腔鏡手術聯合腔鏡下超聲內鏡技術,目的是讓「治療」和「觀察」同步進行,確保精準定位,一次成功,敲定方案後就開始准備手術了,而且為取針提供保障。也做了充分的術前准備,隨後手術開始,醫生嫻熟的操作各種器械,一根長達3.5cm的縫衣針才順利從朱女士的體內取出,針已經出現生銹和腐蝕,整個過程僅30分鍾。不得不驚嘆醫生的醫術高超。
這里提醒大家,縫衣針、釘子等類似尖細物品被幼兒誤吞的病例較為多見,家長們一定要加強看護,謹慎使用、妥善存放這些物品,避免出現這種情況,一旦發生誤吞情況必須及時就醫,防止異物扎進氣管或其他器官,危及生命。
8. 女性的尖銳濕疣有哪些症狀
尖銳濕疣好發於大小陰唇、陰蒂、陰道和子宮頸,至少20%女性患者的會陰和肛周皮膚易被波及,偶然發生於腋下、腹股溝、乳房下間隙部位及口腔內等。患者多數有外陰瘙癢、白帶增多等症狀。
9. 滿清十大酷刑分別是什麼針對男的女的都要
滿清十大酷刑
<剝 皮>
剝的時候由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膚分成兩半,慢慢用刀分開皮膚跟肌肉,像蝴蝶展翅一樣的撕開來..最難的是胖子,因為皮膚和肌肉之間還有一堆油,不好分開。
另外還有一種剝法,不知道可信度多少。方法是把人埋在土裡,只露出一顆腦袋,在頭頂用刀割個十字, 把頭皮拉開以後,向裡面灌水銀下去。由於水銀比重很重,會把肌肉跟皮膚拉扯開來,埋在土裡的人會痛得不停扭動,又無法掙脫,最後身體會從從定的那個口「光溜溜」的跳出來,只剩下一張皮留在土裡...
皮剝下來之後製成兩面鼓,掛在衙門口,以昭炯戒。最早的剝皮是死後才剝,後來發展成活剝。
<腰 斬>
由於腰斬是把人從中間切開,而主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不會一下子就死,斬完以後還會神智清醒,得過好一段時間才會斷氣。
明成祖殺方孝孺就是用腰斬,傳說一刀下去之後,方孝孺還以肘撐地爬行,以手沾血連書「篡」字,一共寫了十二個半才斷氣
<車 裂>
即五馬分屍,很簡單,就是把受刑人的頭跟四肢套上繩子,由五匹快馬拉著向五個方向急奔,把人撕成六塊。 記得商鞅就是受五馬分屍之刑。
要把人的頭跟四肢砍下來都得花不少力氣,更何況是用拉扯的。而受刑人身受的苦處更可想而知。真到撕開的時候,恐怕受刑人已經不會覺得痛苦了。痛苦的是正在拉扯的時候。
<俱五刑>
把砍頭,刖,割手,挖眼,割耳和一,即「大卸八塊」,通常是把人殺死以後,才把人的頭、手腳剁下來,再把軀干剁成三塊。
漢高祖死後,呂後把他的寵妾如意夫人抓來,剁去手腳,割掉鼻子耳朵舌頭,眼睛挖出,丟在豬圈裡喂養,取名「人彘」.結果呂後自己的兒子看到,給活活嚇死...
<凌 遲>
最早是把人殺死之後再剁成肉醬,稱為「醢」,受過此刑的記得有子路,還有周文王的長子伯邑考。
後來發展更加精細,目的還是要讓犯人受最大的痛苦,因此不但是活的時候施刑,還要求受刑人必須身受多少刀以後才死。
據說發展到後來,每次凌遲要由兩個人執行,從腳開始割,一共要割一千刀,也就是要割下一千片肉片才准犯人斷氣。而據說犯人若未割滿一千刀就斷了氣,執行人也要受刑。發展成死刑的藝術
而受此刑最有名的人就是大太監劉謹,聽說一共割了三天才讓他斷氣...
而最慘的是明末抗清名將袁崇煥,因為崇楨皇帝中了反間計,誤以為他通敵賣國,判他凌遲處死,行刑前以魚網覆身(讓肌肉突出以便下刀),遊街示眾,被北京城無知的民眾沖上前去,把他的肉一塊一塊咬下來...那種心理的痛恐怕遠高於生理的痛。
這是明清的正式刑之一.
<縊 首>
在國外,絞刑是普遍使用的刑罰。
中國人的絞刑是用弓弦縊殺... 就是把弓套在受刑人脖子上,弓弦朝前,行刑人在後面開始旋轉那張弓, 弓越轉越緊,受刑人的氣就越來越少,最後終於斷氣...
岳飛父子就是這樣死在風波亭,(因為他是功臣,不能斬首,要留全屍)而明末流亡的桂王也是這樣給吳三桂親手縊殺...
<烹 煮>
即「請君入瓮」那是唐朝時代,武則天當皇帝的時候,朝中有位酷吏叫來俊臣,崇尚嚴刑峻法,對不肯招供的犯人往往以酷刑對待。方法是找個大瓮,把人塞進去,然後在瓮下面用柴火加熱。溫度越來越高,受刑人也越來越受不了,如果不肯招供的話,往往就被燒死在瓮里...後來武則天聽說了這件事,就把來俊臣找來,問他犯人不肯招供要怎麼辦?來俊臣很得意的把這個方法說了出來,武則天就淡淡的說了句:「則請君入瓮」,把來俊臣燒死...
<宮 刑>
司馬遷就是受了宮刑,才會寫出史記,也才會在「報任少卿書」里寫出「身直為閨閣之臣」這樣的句子。 中國人的閹割可講究了。首先要拿繩子把小弟弟綁起來(包括子孫袋)讓血液不流通,自然壞死,後拿利刃一刀子割掉(全部喔!不是只有小弟弟)。割掉了以後拿香灰一蓋,止血,還得拿根鵝毛插在尿道里。等過了幾天把鵝毛拿掉,如果尿得出來,閹割就算成功了。要是尿不出來,那個人就算廢了,大概最後會死於尿毒症吧. 所以如果是要閹來當宦官的話,最好趁年紀還小就閹掉,年紀大了危險性高很多。
此刑常被貴族沖抵死刑.
相對的女性為幽閉
<刖 刑>
關於刖刑,大家的說法不太一樣。
有人說是把膝蓋以下都砍掉,也有人說是把膝蓋骨削掉,以後者比較可信。
總之,刖刑是一種類似截肢的酷刑。
戰國時代,孫臏受師兄陷害,受的就是刖刑。 聽說他名字本來叫孫賓,受刑之後,才改為孫「臏」。
如果是把膝蓋骨削掉,大腿小腿之間失去了保護,這個人可能連站都站 不起來,所以稗官野史上說,孫臏受刑之後,上陣打仗連騎馬都沒辦法,必須要坐車(馬車或人力車)。
<插 針>
用針插手指甲縫。常用於女囚
<活 埋>
活埋是戰爭時常用的手段。因為省力,速度也快。
戰爭里的活埋,都是叫戰俘自己挖坑,有時會先殺死俘虜再把他們推下去,但時間不夠的時候(或是要省子彈時),就直接把他們推進去以後蓋土。中國的酷刑中,活埋古已有之。不過沒聽過有什麼名人受過這種刑罰。比較狠一點的,會把人直挺挺的埋在土裡,只露出一個頭,然後開始凌虐..
<鴆 毒>
鴆毒大概算是酷刑之中唯一比較人道的方式....
中國古代的毒葯中,最有名的應該是「鳩」這種毒葯,成語中的「飲鳩止渴」便是源自於此。
常用於賜死情況
<棍 刑>
即木樁刑. 這里要說的棍刑,不是用棍子打人。這里說的棍刑,是拿根棍子直接從人的嘴或肛門里插進去,整根沒入,穿破胃腸,讓人死得苦不堪言。
正史上沒有看過用這種刑罰的記載,不過金庸小說「俠客行」里有提到,還給這種酷刑起了個美名叫「開口笑」。
<鋸 割>
把人用鐵鋸活活鋸死,其慘狀似乎與凌遲、剝皮也在伯仲之間,難怪在地獄酷刑中,就專門有把人鋸開的酷刑。然而,鋸死活人不僅在傳說的地獄中存在,在人間也是確確實實存在著的。據《三國志.吳書.孫皓傳》記載,三國時,吳帝孫皓的愛妾指使近侍到集市上搶奪百姓的財物,主管集市貿易的中郎將陳聲原是孫皓的寵臣,他捕獲搶劫者繩之以法。愛妾告訴孫皓,孫皓大怒,假借其他事端逮捕陳聲,命里武士而燒紅的大鋸鋸斷陳聲的頭,把他的屍體投到四望台下。
<斷 椎>
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仇恨之極時,往往會想到要打斷他的脊椎骨。打斷脊椎骨確實是一種很解氣的行為,因為人的脊樑骨若是斷了,他也就一命嗚呼了。在中國歷史上,斷椎也是一種很重要的酷刑。據《商君書.賞刑篇》載,春秋時姬重耳打算明文規定刑律,使國內百姓人人守法,就和大夫們一同商議。姬重耳的著名朝臣顛頡很晚才到,有人認為顛頡有罪,應該給以處罰。於是,姬重耳批准,將顛頡斷椎處死。晉國的士大夫們都非常害怕,他們說:顛頡跟隨姬重耳流亡列國十九年,功勞很大,現在偶爾有小過尚且受到如此嚴厲的刑罰,何況我們哪?從此人人畏刑守法。
<灌 鉛>
在佛教關於閻羅的故事中,有閻羅黑白二相的說法,白相即為地獄之主,有百官所命,美女圍侍;黑相即每天有兩個時辰,要受銅汁灌腸之苦。與此相似,人間有灌錫或灌鉛的酷刑。錫的熔點是攝氏二三二度,鉛的熔點是攝氏三二七點四度,無論灌錫或灌鉛都能把人燙死。而且溶化的錫或鉛一入肚腹就會凝固成硬塊,這種重金屬的墜力也能致人死命。
漢代廠川王劉去的王後陽城昭信妒忌而暴虐。劉去寵愛另一位名叫榮愛的美姬,多次和她一塊飲酒,昭信妒性大發,就向劉去說:「榮愛看人時,神色有些不正常,大概是和誰有私情」。劉去信以為真,他見榮愛正在給他綉衣領上的花紋,就一怒之下奪過衣服投進火中燒掉了。榮愛見劉去生氣,非常害怕,投井尋死,劉去命令人把她撈出來,不幸沒有死。劉去杖責榮愛,***她招認私情,榮愛受刑不過,胡亂說出和醫生有姦情。劉去越發惱怒,就把榮愛綁在柱子上,用燒紅的尖刀剜掉她的兩隻眼珠,再割下她的兩條大腿上的肉,最後用溶化的鉛灌入她的口中,這樣一直把榮愛摧殘至死。
<梳 洗>
這里說的梳洗並不是女子的梳妝打扮,而是一種極為殘酷的刑罰,它指的是用鐵刷子把人身上的肉一下一下地抓梳下來,直至肉盡骨露,最終咽氣。梳洗之刑的真正發明者是朱元璋,據沈文的《聖君初政記》記載,實施梳洗之刑時,劊子手把犯人剝光衣服,裸體放在鐵床上,用滾開的水往他的身上澆幾遍,然後用鐵刷子一下一下地刷去他身上的皮肉。就像民間殺豬用開水燙過之後去毛一般,直到把皮肉刷盡,露出白骨,而受刑的人等不到最後早就氣絕身亡了。梳洗之刑與凌遲有異曲同工之妙。據《舊唐書.桓彥范傳》記載,武三思曾派周利貞逮捕桓彥范,把他在竹槎上曳來曳去,肉被盡,露出白骨,然後又把他杖殺。 希望採納~~O(∩_∩)O~
10. 灌腸後怎麼躺著,是趴著,還是平躺
灌腸是把一定量的葯液從肛門灌入直腸和結腸,幫助患者清理腸道、促進排便,灌腸有保留和不保留兩種方式。左側卧位適合不保留灌腸,目的是利用重力作用使液體順利流入結腸,保留灌腸的卧位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選擇。
對於灌腸這種治病方式,很多人可能不是很了解,一般人可能也比較排斥這種療法,覺得會很難受,但有時候必須要進行就沒辦法了,灌腸都是要躺著的,怎樣躺才合適呢?病人選擇什麼方式躺著也是有講究的,下面一起來看看。
一、清潔灌腸什麼卧位比較合適
採用哪種卧位是取決於患者的具體情況的。
其原因是:
1、灌腸其實是把葯液從肛門經直腸灌入結腸中,幫助清理腸道、促進排便,有保留和不保留兩種方式。
2、左側卧位適合不保留灌腸,這樣可以讓灌進去的液體順利流入結腸裡面。
3、保留灌腸的卧位根據情況選擇。如果患者是乙狀結腸或直腸的問題,左側卧位比較合適;需要治療盲腸的患者適合右側卧位,這樣才可以有更好的療效。
二、灌腸注意事項
1、灌腸前應明確治療的目的及病灶的位置,這樣才可以採取合適的卧位及決定導管插入的位置。
2、對於腸道疾病患者,建議睡前進行治療,可以適當把臀部墊高一些,便於葯液保留更長時間。
3、做了下消化道手術的病人不可以灌腸,大便失禁者也不應使用灌腸的方式治療。
4、根據患者情況選擇合適的卧位。
三、灌腸的功效
1、做手術、分娩的產婦或做檢查的病人可以用它清理腸道。
2、它可以刺激腸蠕動,軟化大便,消除腸道裡面積聚的氣體和廢物,緩解腹脹和便秘。
3、它可以稀釋並清除腸道內有害物質,消除中毒症狀。
4、發高燒的病人灌腸可以降體溫。
灌腸是一種清理腸道的有效方式,經常便秘的人群可以用這種方法緩解症狀,但是不可以經常使用,有痔瘡或者肛裂的患者更加要謹慎地使用,自己也不可以隨意使用,因為操作不熟練會損壞腸道黏膜,造成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