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維吾爾族的服裝叫什麼能發張圖片嗎
男裝
維吾爾族的服裝一般都比較寬松。男裝比較簡單,主要有亞克太克(長外衣)、托尼(長袍)、排西麥特(短襖)、尼木恰(上衣)、庫依乃克(襯衣)、腰巾等。維吾爾族將外衣統稱為裕袢。這些衣服多用黑、白布料,藍、灰、白、黑等各種本色團花綢緞料等製作。過去的維吾爾族男子一般多穿過膝、寬袖、無領、無扣的長外衣,穿時腰間系一長腰巾,腰巾可以起到扣子和口袋的作用,攜帶食品和其他一些零星物件,隨用隨取。腰巾長短不等,長的可達2米多,也有方形腰巾,系時在腰間露出一個角。腰巾多為黑、棕、藍等深色,平常腰巾不怎麼講究,節日系的腰巾一般十分鮮艷,有的印花、有的綉花。維吾爾族男子穿上裕袢繫上腰巾,顯得別有一番風度。過去富有的人還在裕袢外再穿長袍。維吾爾族男子的襯衣多不開胸,長及膝部、臀部。年青人及小孩的襯衣多綴花邊。宗教職業者多用長的白布纏頭,維吾爾語稱為「賽蘭」,外衣外邊不系腰帶,多穿長袍,與一般人有明顯的區別。袷袢是現代的維吾爾族民族式男裝,是以「袷袢」式服飾為主要款式。與古代形式雖然相似,但現代的民族服飾講究面料的質地,式樣寬松合體,典雅大方。式樣多以長外衣過膝,對襟、長袖過手指、無領、無鈕扣,一攏腰巾束系既緊身連體,又舒暢保暖。「袷袢」(長袍),喜用彩色條狀綢作面料,這是一種深受歡迎的傳統式衣料名「切克曼」,其次是「拜合散」,它織造細密,衣質輕軟,是縫制「袷袢」的好面料。年老的則以黑色、深褐色等布料裁製,顯得古樸大方。下身多著青色長褲,蓋及腳面。講究的男褲,則在褲角邊繼飾花卉紋樣,多以植物的莖、蔓、枝藤組成連續性紋飾,顯得雅緻美觀。青年男裝顯得朝氣勃勃,復季為白色布面料縫製成合領式衣,其領口、前胸、袖口皆續飾花邊,腰部束續花「波塔」(腰巾),其名「托尼」、或「葉克台克」,此衣裝不僅淡雅、涼爽,穿著也極便利,再配上青色長褲,著皮靴,全身穿著融匯成濃郁的民族服飾特色,更顯青春活力與健美。維吾爾族的褲子過去通常為大襠褲,樣式比較簡單,分單褲、夾褲、棉褲三種,主要用各種布料做,也用羊皮、狗皮等做。男褲通常比女褲短,褲角窄一點。大多數維吾爾人男性都穿西褲。
女裝
維吾爾婦女愛穿裙裝,喜選擇鮮艷的絲綢或毛料裁製裙裝,常見的有紅、大綠、金黃等色的質料,內穿淡色對裙。更偏愛本民族獨創的「艾得來絲綢」縫制連衣裙。每逢節日或喜慶佳節,甚至周末,從街市、鄉村、山野,隨處都可見到身穿不同花色、紋樣的艾得來絲綢縫制的花裙。絲綢的花紋如彩雲飄飛,色澤明麗,濃郁華麗,透出創造者內含靈性的天賦。維吾爾人譽稱它「玉波甫能卡那提古麗」,即給人們帶來春天氣息之意,美好的祝福。女褲褲角肥大,褲長及裸骨。維吾爾族婦女衣服式樣很多,主要有長外衣、短外衣、坎肩、背心、襯衣、長褲、裙子等。過去維吾爾族婦女普遍都穿色彩艷麗的連衣裙和褲子。裙子大都是筒裙,上身短至胸部,下寬大,長及腿肚子。維吾爾族婦女除用各種花色的布料作連衣裙外,最喜歡用艾德來斯綢,這是一種專門用來做衣裙的綢子,富有獨特的民族風格。維吾爾族婦女多在連衣裙外面穿外衣或坎肩。 裙子裡面穿長褲,褲子多用彩色印花布料或綵綢縫制,講究的用單色布料做褲料,然後在褲角綉上一些花。婦女的長外衣主要有合領、直領兩種,年青婦女喜歡穿紅、綠、紫等鮮艷的顏色,老年婦女喜歡穿黑、藍、墨綠等團花、散花綢緞或布料,衣服上綴有銅、銀、金質圓球形、圓片形、橄欖形扣袢,講究的在衣領、袖口等處綉花。女式短外衣有對襟短上衣、右衽短上衣、半開右衽短上衣三種。
❷ 維吾爾族的衣服怎麼畫,請發些圖片
❸ 圖片中的女孩穿的什麼民族的服裝
我可以准確的回答你,我是西南民族大學研究少數民族藝術的。這個是藏族服飾,並且是典型康巴藏族服飾,此服飾出現於甘孜州的理塘縣,所以是理塘風格藏裝。
❹ 新疆人的服裝是什麼樣子的
新疆少數民族的傳統服飾色澤艷麗、五彩繽紛、種類繁多。維吾爾、哈薩克族等少數民族婦女愛穿色彩鮮艷的連衣裙,外套坎肩。維吾爾、烏孜別克族連衣裙寬大,胸前多褶,而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連衣裙下端多皺襇,塔吉克族婦女喜歡在裙子上繫上圍裙。維吾爾、烏孜別克等民族的男子多穿過膝、無領、無袋的「裕袢」(外衣),喜歡在腰間系一條腰帶。蒙古族、達斡爾族喜歡穿袍子,腰扎紅、黃、綠彩色緞帶。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塔吉克等民族還非常喜歡在衣服的領口,胸前、袖口、肩、褲腳等處用各種綵線綉上各種精美的花卉花紋圖案,有時綴上彩珠和各色亮片等裝飾品。
維吾爾男子的傳統長袷袢,一般沒有扣子,特別是寒冷的冬季一般總要扎腰巾。除當腰帶巾外,腰巾還有多種用途,如攜小物體、食品等;又是男子服裝的重要裝飾品。做工一般都比較精細,富有獨特的民族風格,表現了維吾爾人熱愛生活的審美情趣。它可分為兩種式樣:1.方形腰巾。使用時折成三角形系在腰間,圖案花紋向外。它多是用各色布、綢緞、織錦料綉制而成。有些青年人的腰巾色彩艷麗,而中老年的較雅淡。2.長形腰巾。是一種線織長腰巾,多是黑色或黑綠色,用艷麗跳躍的色彩在兩端織上數層幾何形紋樣,別具特色。
新疆的各少數民族,幾乎都有比較悠久的游牧生活的歷史。為適應這種生活,他們逐漸養成了喜穿馬靴的習俗。雖然人類生活在不斷進步、發展,但這些民族依然保留著穿馬靴的習慣。它已成為新疆許多少數民族人民男女老少都十分喜愛的特需用品。在喜慶的節日里,歡快的舞會上,新婚日子裡,他們仍喜足登油光鋥亮的馬靴,配上獨特的民族服裝,將這些民族剽悍英武的體魄和豪爽開朗的性格表現得更加突出。
❺ 夏季去新疆旅遊穿搭
來新疆旅遊最好穿長褲尤其是去草原之類的景點,我們平時在這里也都這樣穿啊,景區由於空氣質量好所以紫外線會很強,在市區里會弱一些,所以防曬霜是必須的,如果不帶傘的話也必須有遮陽帽,還有太陽鏡是一定要有的。北疆的景區里通常是白天熱,晚上涼,所以必須要帶一件厚外衣,尤其是遇到雨天,山區的溫度會很低的!另外防蚊蟲的葯水也是一定要准備的哦~
❻ 維吾爾族的服裝是什麼樣的要圖片
❼ 中國56個民族服飾圖片及介紹是什麼
1、蒙古族
蒙古族服飾包括首飾、長袍、腰帶和靴子等。男女老少一年四季都喜歡穿長袍,春秋穿夾袍,夏季著單袍,冬季著棉袍或皮袍。男袍一般都比較寬大,盡顯奔放豪邁。女袍則比較緊身,以展示出身材的苗條和健美。男裝多為藍、棕色,女裝則喜用紅、粉、綠、天藍色。
❽ 新疆女人為什麼要穿那樣的衣服和帽子
因為新疆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維吾爾族人較多的省份。那是民族服裝。
❾ 新疆人傳統服裝與地理環境。
新疆地處73°40′E~96°18′E,34°25′N~48°10′N之間。中國陸地面積第一大、面積第一大的省級行政區,新疆總面積佔中國陸地面積六分之一(166萬平方千米),邊界線長度佔四分之一(5000多千米),其面積比江蘇省和浙江省加一起總和的八倍還多4萬平方公里。其中,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縣為中國佔地面積最大的縣。
折疊地形
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與高山環抱、喻稱「三山夾二盆」。北部阿爾泰山,南部為昆侖山系;天山橫亘於新疆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准噶爾盆地。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把哈密、吐魯番盆地為東疆。新疆的最低點吐魯番艾丁湖低於海平面155米(也是中國的陸地最低點)。最高點喬戈里峰位於克什米爾邊境上,海拔8611米。新疆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北緯46度16.8分,東經86度40.2分)是陸地上距離海洋最遠的地方,距離最近的海岸線有2648千米(直線距離)。
新疆-吉爾吉斯邊境橫貫著天山山脈。吐爾尕特口岸(海拔3752米)位於邊境。
新疆北部有阿爾泰山,南部有昆侖山、阿爾金山和天山。天山作為新疆象徵,橫貫中部,形成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和北部的准噶爾盆地。
折疊氣候
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氣流不易到達,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溫差較大,日照時間充足(年日照時間達2500~3500小時),降水量少,氣候乾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氣溫高於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於南疆。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在准噶爾盆地為零下20℃以下,該盆地北緣的富蘊縣絕對最低氣溫曾達到零下50.15℃,是全國最冷的地區之一。最熱月(7月),在號稱「火洲」 的吐魯番平均氣溫為33℃以上,絕對最高氣溫曾達至49.6℃,居全國之冠。由於新疆大部分地區春夏和秋冬之交日溫差極大,故歷來有「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之說。
折疊水文
新疆遠離各大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新疆水汽來源不足,全年降水總量多年均值約為2400×108m3,年平均降水量為145mm,只佔全國平均年降水量的23%。
降水在地域分布上極不均勻,佔全疆降水量84.3%的山地是荒漠區
中的濕島,成為我區地表徑流的形成區,孕育了大小河流570餘條,年地表水資源量793×108m3,包括國外流入的水量,總徑流量884×108m3 ,為全國總徑流量的3%。
新疆是我國最大的內流區,除額爾齊斯河最終流入北冰洋外,其餘河流都屬內流河。全區可分為中亞細亞內流區、准噶爾盆地內流區、塔里木盆地內流區及羌塘內流區和源於昆侖山南部的二條水系。就全區而言,我區河網密度小,具有乾旱、半乾旱特徵。
從河流類型及徑流變化特點來看,我區河流補給來源分五種類型:1、源於天山、昆侖山北坡及帕米爾,以冰川、永久積雪和地下水補給的河流,具有汛期長、夏水集中、水量大的特點。2、源於阿爾泰山和塔城山地的河流,以季節性積雪和夏季中、低山地帶降水補給為主,其特點是春水集中,汛期短而枯水期長,年內分配相對不均勻。3、降雨和地下水補給的河流,多為中、小河流,水源賴以夏季降雨量大小。其特點是春水略大於秋水,夏水不及融雪補給的河流集中,洪峰陡起陡落,來勢兇猛。4、全年以泉水和地下水補給的河流,水量受氣象要素影響小,具有水量穩定、年內分配均勻的特點。5、平時乾枯,因融雪或暴雨產生徑流的河流。
因我區河流補給源中,高山融化冰雪佔一定的比重,且冰雪融化與中、低山降水之間有互補調節作用,所以徑流年際變化較小。其中以北部阿爾泰山諸河變化較大,南部昆侖山系河流次之,天山山區河流較小。全區河流徑流年內分配情況是三——五月份佔17%,六——八月份佔56%,九——十一月份佔18%、十二月——翌年二月佔9%。
地表水水質表現在離子總量和總硬度增減有二個地帶性特點,即從北向南、從山區到平原河水離子總量及總硬度逐漸增高的趨勢。全疆除阿爾泰地區個別河流PH值低於7,其它河流皆大於8,南疆河流PH值大於北疆。河流的懸移質年平均含沙量自北向南亦呈遞增趨勢,源於阿爾泰地區的河流為0.1kg/m3以下,而源於昆侖山及南天山的河流可達2——5kg/m3。
水質天然污染在個別河流表現比較嚴重,如克孜河水中砷、鎂含量過多,哈密、阿克蘇地區有含氟較高的水流。
新疆的地下水具有以下特徵:即補給源豐富且水量穩定,但地域分布不均。新疆的地形有利於大氣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轉化。水源來自山區,人類活動於盆地邊緣,自山前至盆地分布有第四系構造形成的天然「地下水庫」,且含水層深厚。地下水因北部、西部降水較多、徑流豐富,地下水亦豐富;東部、南部氣候乾燥、降水少,因此地下水貧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