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著名的宋朝繪畫有哪些(除了清明上河圖)哪些畫家非常著名對人類的藝術有哪些貢獻
《 千里江山圖 》北宋:王希孟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雪景寒林圖》 北宋 范寬 、《窠石平遠圖》 北宋 郭熙、 《溪山行旅圖》 北宋 范寬
《瑞鶴圖》 北宋 趙佶、《珊瑚筆架圖》 北宋 米芾、《墨竹圖》 北宋 文同、《層岩叢樹圖》 北宋 巨然 、《五馬圖 》 北宋 李公麟 、《出水芙蓉圖》 南宋 無款、《松澗山禽圖》 南宋 無款、《春江帆包圖》 南宋 無款、《臨流撫琴圖》 南宋 夏圭、《採薇圖》 南宋 李唐、《秋柳雙鴉圖》 南宋 梁楷、《枯樹鶌鵒圖》 南宋 無款、《海棠蛺蝶圖》 南宋 佚名、《女孝經圖》 南宋 無款、《花籃圖》 南宋 李嵩、《碧桃圖》 南宋 無款、《四景山水圖》 南宋 劉松年、《楓鷹雉雞圖》 南宋 李迪、《果熟來禽圖》 南宋 林椿、《金明池爭標圖》 宋 張擇端、《百子嬉春圖》 宋 佚名、
B. 宋代十大畫家,你知道分別都是誰嗎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 ,源遠流長。中華文化能夠延續至今,不僅靠的是我們炎黃子孫的努力傳承 ,自然還有中華文化值得傳承下去的意義 。我們今天就來說一下繪畫 ,眾所周知 ,我國宋代的繪畫發展的非常快 ,那麼你知道宋代的時代畫家分別都是誰嗎 ?
說了這么多 ,相信大家對於宋朝的畫家有一定了解了吧 ,而且宋朝的畫家並不是只有一種風格, 他們風格迥異 ,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而且非常值得我們後人去學習 。宋朝涌現了一波又一波的優秀畫家,足以值得我們去學習。
C. 宋代著名畫家有哪些
1、范寬
范寬,宋代繪畫大師,又名中正,字中立,漢族,陝西華原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畫山水,為山水畫「北宋三大家」之一。范寬的繪畫在宋時即已出名,《宣和畫譜》著錄當時宮廷收藏他的作達58件。流傳至今的代表作品有《溪山行旅圖》《臨流獨坐圖》《雪山蕭寺圖》《雪景寒林圖》等。
范寬還善畫雪景,是其一大創造,被譽為「畫山畫骨更畫魂」。所畫的崇山峻嶺,往往以頂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偉壯觀的氣勢,山麓畫以叢生的密林,成功地刻畫出北方關陝地區「山巒渾厚,勢狀雄強」的特色,被譽為「得山之骨」,「與山傳神」。
2、李成
李成,宋初畫家。字咸熙。擅畫山水,師承荊浩、關仝,後師造化,自成一家。對北宋的山水畫的發展有重大影響,北宋時期被譽為「古今第一」。
李成博學多才,胸有大志,但不得施展,遂放意詩酒書畫,後醉死陳州客舍。擅山水,師承荊浩、關仝,並加以發展,多畫郊野平遠曠闊之景。多作平遠寒林,畫法簡練,筆勢鋒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稱;畫山石好像卷動的雲,後人稱這種表現技法為「卷雲皴」。
3、李唐
李唐,南宋畫家。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州)人。擅長山水、人物。與劉松年、馬遠、夏圭並稱「南宋四大家」。李唐畫的山水畫對南宋畫院有極大的影響,是南宋山水新畫風的標志。兼工人物,初似李公麟,後衣褶變為方折勁硬,並以畫牛著稱。
李唐的畫風為劉松年、馬遠、夏圭、蕭照等師法,在南宋一代傳流很廣,對後世影響很大。存世作品有《萬壑松風圖》、《教子圖》、《清溪漁隱圖》、《長夏江寺》、《採薇圖》.《煙寺松風圖》等。
4、李公麟
李公麟,北宋著名畫家。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好古博學,長於詩,精鑒別古器物。尤以畫著名,凡人物、釋道、鞍馬、山水、花鳥,無所不精,時推為「宋畫中第一人」。李公麟是一個卓越的現實主義藝術的大師。
他在繪畫史上的地位尚有待更細致的分析,他創造了富於概括力的真實而鮮明的藝術形象,他掌握極優美的提煉形象的能力和表現技巧。但是他之選取非現實性的題材的傾向和追求一種與士大夫的生活密切聯系的細膩的趣味,都說明他的藝術中蘊藏了一個危機。
5、梁楷
梁楷,南宋人他是名滿中日的大書畫家,曾於南宋寧宗擔任畫院待詔。他善畫山水、佛道、鬼神,師法賈師古,而且青出於藍。梁楷曾為畫院待詔,據說當時畫院中人見到梁楷的作品,沒有不佩服的。可見梁楷在南宋畫院時就有很高的聲望了。
梁楷繼承前人已取得的成就,並加以靈活運用。他深入體察所畫人物的精神特徵,以簡練的筆墨表現出人物的音容笑貌,以簡潔的筆墨准確地抓取事物的本質特徵,充分地傳達出了畫家的感情,從而把寫意畫推入一個新的高度,使時人耳目一新。
D. 宋朝畫家介紹
宋朝畫家簡介;
1:朱銳
(1)名家介紹:
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河北人,曾為宣和畫院待詔,紹興間復人畫院,授迪功郎,賜金帶,擅畫山水、人物,尤工騾綱、盤車,師承"李郭"畫派,筆墨清潤細勁,形容布置,曲盡其巧。
(2)代表作品:
《溪山行旋圖》 絹本設色 26.2x27.3cm 上海博物館藏
2:鄭思肖
(1)名家介紹:
(公元1241-1318年,一作1238-1315年,一作12。6-1283年)宋末元初畫家。字憶翁,福建福州人。宋亡後隱居平江(今江蘇省蘇州),坐必向南,自號所南,以示不忘宋室。多畫墨蘭,不畫根土,以寄情懷。
(2)代表作品:
《墨蘭圖》 紙本水墨 25.4x94.5cm 美國利爾美術館藏
3:趙士雷
(1)名家介紹:
生卒年不詳。宋宗室,字公震。官至襄州觀察使。以丹青馳譽一時,善作雁鶩歐鷺、溪塘汀渚,有詩人思致。山水人物清雅可觀。
(2)代表作品:
《湘鄉小景圖》 絹本設色 43.2x233.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4:趙孟堅
(1)名家介紹:
(公元1199--?年)南宋畫家。字子因,號彝齋居士,浙江海鹽人,宋宗室,太祖十一世孫。家境清寒,理宗寶慶二年(公元1226年)中進士,歷任湖州掾、轉司幕、諸暨知縣、提轄左帑。擅畫梅、竹、蘭、石,尤精白描水仙,清秀雅淡,善書法,亦工詩文。詩文有《彝齋文編》。
(2)代表作品:
《歲寒三友圖》 紙本水墨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5:趙孟頫
(1)名家介紹:
(公元1254-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水晶宮道人、在家道人、太上弟子等,中年曾作孟頫,居有鷗波亭、松雪齋,世稱趙鷗波、趙松雪,浙江湖州人,宋宗室,南宋末曾任真州司戶參軍;入元後歷官兵部郎中、集賢直學士,同知濟南路總管府事、汾州知州、江浙行省儒提舉、泰州尹、集賢侍講學士、翰林學士承旨,封魏國公,謚文敏,榮際五朝,名滿四海,書法二王,各體皆善;南宋畫風、漸趨頹頓,趙孟頫以復古為革新,山水師法董源、李成,人物鞍馬師法晉唐及李公麟,力糾時弊遂為"元畫之冠",妻管道升,子趙雍等皆能書畫。
(2)代表作品:
《浴馬圖卷》 絹本設色 28.5x154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6:趙令穰
(1)名家介紹:
生卒年不詳,北宋畫家。字大年,汴京(今河南省開封)人。朱宗室,太祖五世孫,官崇信軍節度觀察留後。字藏書畫名作甚多。與蘇軾、米芾等有交往。擅畫山水,多作小幅,平遠尤佳。因其貴族身份,不能遠游,所見僅京、洛間景,不出五百里,故不能為高山大嶺。
(2)代表作品:
《杜甫詩意圖》 絹本水墨 24.7x212.2cm 上海博物館藏
7:趙大享
(1)名家介紹:
生卒年不詳,宋畫家,因其體肥,人稱趙大漢,自名大亨,為趙伯駒、趙伯肅僕人,仿主人畫能亂真。
(2)代表作品:
《荔院閑眠圖》 絹本設色 24.6x25.4cm 遼寧省博物館藏
8:趙伯肅
(1)名家介紹:
(公元1123-1182年)南宋畫家。字希遠,宋宗室,趙伯駒之弟。歷任武職,曾出使金朝。擅畫山水、界畫、人物、花鳥。山水金碧青綠、傅染輕盈,色彩清朗。
(2)代表作品:
《萬松金闕圖》 絹本設色 27.7x136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
9:趙伯駒
(1)名家介紹:
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字千里,宋宗室。南渡後官浙東兵馬鈴轄。曾畫集英殿屏。擅畫山水、花果、翎毛。山水以青綠見長,取法唐人,參古融今,布景繁密。筆法秀麗精緻,設色典雅濃郁,高宗稱其畫有董源、王詵氣格
(2)代表作品:
《八達春遊圖》 絹本設色 161.9x102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10:趙葵
(1)名家介紹:
(1186-1266年)南宋畫家。字南仲,號信庵,湖南衡山人。擅畫,以墨著稱;山水注重寫實,筆跡整飭,工緻不苟,造景幽深恬靜,墨色分明,虛實相生,元近得宜。
(2)代表作品:
《杜甫詩意圖》 絹本水墨 24.7x212.2cm 上海博物館藏
11:趙佶
(1)名家介紹:
(公元1082-1135年)宋徽宗,公元1100?125年在位,1127年被金兵俘虜,死於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醉心於書畫,親掌翰林圖畫院,倡寫生,重真實,擅山水、人物、花鳥,畫風謹細,設色明麗。書學唐宋,創"瘦金體",別具一格。曾敕撰《宣和書譜》、《宣和畫譜》等書。
12:趙芾
(1)名家介紹:
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京口(今江蘇省鎮江)人。善,山水,作江波洶涌之勢,尤見其功。
(2)代表作品:
《江山萬里圖》(局部) 紙本水墨 45.1x992.5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13:趙昌
(1)名家介紹:
生卒年不詳。北宋畫家。字昌之,劍南(今四川省成都)人。擅畫花鳥,注重寫實,自稱"寫生趙昌",名重一時。
(2)代表作品:
《寫生蛺蝶圖》。 紙本設色 27.7x91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14:張擇端
(1)名家介紹:
生卒年不詳。北宋畫家。字正道,東武(今山東省諸城)人。宣和間任翰林待詔。擅畫樓面、屋宇、林木、人物。所作市肆、橋梁、街道、城郭,界劃精確,刻畫細致。能作長卷風俗畫,豆人寸馬,形象如生。
(2)代表作品:
《金明池爭標圖》 絹本設色 28.5x28.6cm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
15:楊無咎
(1)名家介紹:
(公元1097-1169年)南宋畫家。字補之,號逃禪老人、清夷長者。江西清江人,寓豫章(今江西省南昌)。擅畫花卉、人物,尤長水墨梅、竹、松、石及水仙,以墨梅名重於時。對後世畫梅影響很大。善書法,學歐陽詢,小字清勁可愛,亦工詞。著有《逃禪詞》一卷。
(2)代表作品:
《雪梅圖》 絹本水墨 27.1x144.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16:燕文貴
(1)名家介紹:
(公元967-1044年)北宋畫家。一作燕貴,吳興(今浙江省吳興)人。曾任職圖畫院,擅畫山水,兼長人物及界畫,有「燕家景緻」之稱。
(2)代表作品:
《溪山樓台觀圖》 絹本水墨 103.9x47.4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17:燕肅
(1)名家介紹:
(公元?--1040年)北宋畫家,字穆之,祖籍山東益都,後遷居陽翟(今河南省禹縣)。曾任龍圖閣直學士。禮部侍郎。善畫山水,筆墨幽雅,也能人物、牛馬、翎毛等。
(2)代表作品:
《春山圖》 紙本水墨 47.3x115.6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18:顏輝
(1) 名家介紹:
生卒年不詳,宋末元初畫家。字秋月,廬陵(今江西省吉安)人。擅畫人物、鬼神。用筆剛健粗壯,造型奇特。
(2)代表作品:
《猿圖》 紙本水墨 113.8x67cm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19:米芾:(1051-1107)北宋書法家、畫家、理論家。作品《多景樓詩》等
20:閻次平
(1)名家介紹:
生卒年不詳,南宋畫家。隆興初(約1163年)任畫院祗侯,授將仕郎。擅畫山水、人物及牛。
(2)代表作品:
牧牛圖 絹本設色 35x90cm 南京博物館藏。。。。。。。。。。21:化龍;名家介紹、生不詳、卒於1105年。宋代宮廷畫家,代表作品《鹿》絹本、28cm*35cm藏於舊金山博物館。擅長山水花鳥、鹿、牛。 22:黃庭堅、(1045—-1105)洪州分寧人,作品《山谷詞》。
E. 中國古代宋代有哪些著名的畫家
1、李成
李成(919-967),五代宋初畫家。字咸熙。原籍長安(今陝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於五代時避亂遷家營丘(今山東青州),故又稱李營丘。擅畫山水,師承荊浩、關仝,後師造化,自成一家。多畫郊野平遠曠闊之景。
平遠寒林,畫法簡練,氣象蕭疏,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稱;畫山石如卷動的雲,後人稱為「卷雲皴」;畫寒林創「蟹爪」法。對北宋的山水畫的發展有重大影響,北宋時期被譽為「古今第一」。存世作品有《讀碑窠石圖》《寒林平野圖》《晴巒蕭寺圖》《茂林遠岫圖》等。
2、范寬
范寬(950—1032),宋代繪畫大師,又名中正,字中立,漢族,陝西華原(今陝西銅川耀州區)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畫山水,為山水畫「北宋三大家」之一。
初學李成,後感悟「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造化」,遂隱居終南、太華,對景造意,寫山真骨,自成一家。其畫峰巒渾厚端莊,氣勢壯闊偉岸,令人有雄奇險峻之感。用筆強健有力,皴多雨點、豆瓣、釘頭,山頂好作密林,常於水邊置大石巨岩,屋宇籠染黑色。作雪景亦妙。
3、李公麟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畫家。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廬江郡舒城縣(今舒城)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歷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後省刪定官、御史檢法。李龍眠即李公麟,字伯時,祖籍安徽舒城。
因安慶桐城城北有一龍眠山,李公麟曾長居於山下,所以又自號龍眠居士或龍眠山人。神宗熙寧三年進士,歷泗州錄事參軍,以陸佃薦,為中書門下後省刪定官、御史檢法。
4、李唐
李唐(1066—1150),南宋畫家。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州)人。初以賣畫為生, 宋徽宗趙佶時入畫院。南渡後以成忠郎銜任畫院待詔。擅長山水、人物。變荊浩、范寬之法,蒼勁古樸,氣勢雄壯,開南宋水墨蒼勁、渾厚一派先河。
晚年去繁就簡,用筆峭勁,創「大斧劈」皴,所畫石質堅硬,立體感強,畫水尤得勢,有盤渦動盪之趣。兼工人物,初師李公麟,後衣褶變為方折勁硬,自成風格。並以畫牛著稱。與劉松年、馬遠、夏圭並稱「南宋四大家」。存世作品有《萬壑松風圖》《清溪漁隱圖》《煙寺松風》《採薇圖》等。
5、劉松年
劉松年 (約1131-1218),號清波,南宋畫家,歷孝宗、光宗、寧宗三朝,浙江省金華市湯溪鎮宅口人。劉松年與劉龜年兄弟隨父親宦居錢塘清波門,以住地自號劉清波,因清波門又稱南「暗門」,故外號宋「暗門劉」。
劉松年工山水人物,山水皴法受李唐影響,畫風筆精墨妙,變雄健為典雅,水墨青綠兼工,著色妍麗典雅,常畫西湖,多寫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勝景,因題材多園林小景,人稱「小景山水」。
F. 宋朝畫家有哪些人
《千里江山圖》是宋代著名山水畫家王希孟唯一傳世的作品.王希孟的山水畫富麗細膩、氣勢磅礴,是宋代青綠山水畫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圖》上面除了有蔡京的題跋外,還留有「梁清標印」、「乾隆御覽之寶」等二十多方印章.如今,《千里江山圖》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千里江山圖》運用「深遠」的構圖法,把近景、中景、遠景結合在一起,結構嚴謹,布局巧妙,給人以「咫尺千里」、江山寥廓的感覺,開辟了山水畫藝術的新天地,令人百看不厭,流連忘返.在這幅山水巨作的背後,還隱藏著一段宋徽宗慧眼選人才,王希孟嘔心瀝血繪國畫的故事.
宋代孫紹遠在《聲畫集》中,將載錄的唐宋題畫詩稱為「聲畫」,是取「有聲畫,無聲詩」之意.然而真正以繪畫形式將天籟之音作為描摹對象,卻起於文人畫對「逸品」境界的追求,即表現一種超脫世俗、得之自然的閑情逸致.
馬遠,字遙父,山西永濟人,宋光宗、寧宗時的畫院待詔.他的曾祖、祖父、父親、伯父、兄弟、兒子都是畫院畫家.他近承家學,遠學李唐,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對南宋後期院畫有很大的影響.他的山水畫在取景上善於以偏概全、以小見大,時人稱之為「馬一角」.在用筆上,他擴大了斧劈皴法,畫山石用筆直掃,水墨俱下,有稜有角.故宮博物院所藏《踏歌圖》可稱是他這種風格的代表作品.畫中遠峰巨石下,竹翠柳疏,幾個老少農民歌舞於壠上,形象地表達了「豐年人樂業,壠上踏歌行」的詩意.同藏於故宮博物院的《水圖》也是他的代表作,原為冊頁,今裱成手卷,以勾線為主,分別描寫十二種水態,顯示了作者高超的技巧.其人物、花鳥畫也有《華燈侍宴圖》(兩本,一在台北故宮博物院,一在重慶市博物館)、《梅石溪鳧圖》(故宮博物院藏)等小幅真跡.美國堪薩斯納爾遜博物館還藏有其《西園雅集圖》卷,上海博物館藏其《歡梅圖》軸,也為珍品.其子馬麟,承家學,工人物、山水、花鳥,曾為畫院祗侯,代表作有台北故宮博物院藏的山水畫《靜聽松風圖》軸、故宮博物院藏的花鳥畫《層疊冰綃圖》軸,畫風較其父更為緻密纖巧.
G. 宋代十大畫家,分別是誰
范寬,宋代繪畫大師,又名中正,字中立,漢族,陝西華原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畫山水,為山水畫「北宋三大家」之一。范寬的繪畫在宋時即已出名。范寬善畫雪景,是其一大創造,被譽為「畫山畫骨更畫魂」。所畫的崇山峻嶺,往往以頂天立地的章法突出雄偉壯觀的氣勢,山麓畫以叢生的密林,成功地刻畫出北方關陝地區「山巒渾厚,勢狀雄強」的特色,被譽為「得山之骨」,「與山傳神」。
李成,宋初畫家。字咸熙。擅畫山水,師承荊浩、關仝,後師造化,自成一家。對北宋的山水畫的發展有重大影響,北宋時期被譽為「古今第一」。李成博學多才,胸有大志,但不得施展,遂放意詩酒書畫,後醉死陳州客舍。擅山水,師承荊浩、關仝,並加以發展,多畫郊野平遠曠闊之景。多作平遠寒林,畫法簡練,筆勢鋒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稱;畫山石好像卷動的雲,後人稱這種表現技法為「卷雲皴」。
梁楷繼承前人已取得的成就,並加以靈活運用。他深入體察所畫人物的精神特徵,以簡練的筆墨表現出人物的音容笑貌,以簡潔的筆墨准確地抓取事物的本質特徵,充分地傳達出了畫家的感情,從而把寫意畫推入一個新的高度,使時人耳目一新。
H. 宋朝畫家有哪些 多找些
宋朝畫家有:趙孟堅、朱銳、蘇軾、燕文貴、郭熙、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閻次平、顏輝等等。
1、劉松年
劉松年 (約1131-1218),號清波,南宋畫家,歷孝宗、光宗、寧宗三朝,浙江省金華市湯溪鎮宅口人。劉松年與劉龜年兄弟隨父親宦居錢塘清波門,以住地自號劉清波,因清波門又稱南「暗門」,故外號宋「暗門劉」。
劉松年工山水人物,山水皴法受李唐影響,畫風筆精墨妙,變雄健為典雅,水墨青綠兼工,著色妍麗典雅,常畫西湖,多寫茂林修竹,山明水秀之西湖勝景,因題材多園林小景,人稱「小景山水」。
2、李唐
李唐(1066—1150),南宋畫家。字晞古,河陽三城(今河南孟州)人。初以賣畫為生, 宋徽宗趙佶時入畫院。南渡後以成忠郎銜任畫院待詔。擅長山水、人物。變荊浩、范寬之法,蒼勁古樸,氣勢雄壯,開南宋水墨蒼勁、渾厚一派先河。
晚年去繁就簡,用筆峭勁,創「大斧劈」皴,所畫石質堅硬,立體感強,畫水尤得勢,有盤渦動盪之趣。兼工人物,初師李公麟,後衣褶變為方折勁硬,自成風格。並以畫牛著稱。
與劉松年、馬遠、夏圭並稱「南宋四大家」。存世作品有《萬壑松風圖》《清溪漁隱圖》《煙寺松風》《採薇圖》等。
3、顏輝
顏輝,字秋月,生卒年不詳,廬陵(今江西吉安)人,一作浙江江山人。宋末元初時人物畫家,擅人物、佛道,亦工鬼怪,兼能畫猿。其造型奇特,用筆雖見刻露,卻筆法怪異,有生動傳神之趣,在畫法上喜作水墨粗筆,用筆勁健豪放,筆法粗獷,有梁楷遺法。
元代由於山水畫、文人畫興起,作為人物畫家的顏輝在中國畫史埋沒無聞,由於其作品流傳日本較多,顏輝在日本受評甚高,對日本室町時代的繪畫有較大影響。傳世代表作有《鍾馗雨夜出遊圖》,《蛤蟆仙人像》,《李仙像》,《猿圖》。
4、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5、趙孟堅
趙孟堅(1199年-1264年),中國南宋畫家。生於慶元五年(1199),卒於景定五年(1264),一說卒於咸淳三年(1267)。字子固,號彝齋;宋宗室,為宋太祖十一世孫,漢族,海鹽廣陳(今嘉興平湖廣陳)人。
曾任湖州掾、轉運司幕、諸暨知縣、提轄左帑。工詩善文,家富收藏,擅梅、蘭、竹、石,尤精白描水仙;其畫多用水墨,用筆勁利流暢,淡墨微染,風格秀雅,深得文人推崇。
有書法墨跡《自書詩卷》,繪畫《墨蘭圖》《水仙圖》、《歲寒三友圖》等傳世,著《彝齋文編》4卷。
I. 古代有哪些女畫家
管道升(1262~1319),字仲姬,德清縣茅山村(今屬干山鄉)人,元代著名的女性書法家、畫家、詩詞創作家。
管道升自幼聰慧,能詩善畫,嫁趙孟頫,冊封魏國夫人。元延襠六年五月十日病卒,葬東衡里戲台山(今洛舍鄉東衡村)。擅畫墨竹,筆意清絕。又工山水、佛像、詩文書法。著《墨竹譜》1卷。傳世作品有《水竹圖卷》、《秋深帖》、《山樓綉佛圖》、《長明庵圖》等。趙孟頫,字子昂,號松雪,他在字畫方面都頗有造詣,趙孟頫官居江浙儒學提舉,是一位文化高官。
明代最著名的十位女畫家
柳如是(1618-1664年),本姓楊,名愛兒,字如是,號影憐、河東君,江蘇吳江人。早年曾為南京名妓,後歸「東林領袖」錢謙益為妾。她博考群籍,能書擅畫,與黃媛介為詩、畫密友。柳如是雖賦才情,但流存下的畫作甚少
顧眉(1619-1664年),字眉生,一字眉庄,上元(今江蘇南京)人。秦淮名妓,後為崇禎進士龔鼎孳(字孝升)寵妾,改姓徐,號善財君、梅生,時稱橫波夫人。她才貌雙全,精詩擅畫,通曉音律。尤以撇筆畫墨蘭為人稱絕,與以畫蘭著稱的馬守真難分伯仲。清張庚《國朝畫征錄》稱其:「工墨蘭,獨出己意,不襲前人法。」古代女畫家無論閨閣還是妓家,她們的畫不為人所重,其原因之一是她們在創作上缺乏積極進取的精神。顧眉畫蘭能不襲前人之法,實屬難得。
李因(1610-1685年),字今生,號是庵、龕山逸史,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早年為江浙名妓,後嫁光祿寺少卿葛征奇為妾。她擅墨筆山水、花鳥。山水法宋人米芾、米友仁父子,多用水墨點染,「以煙雲掩映樹石」。花鳥畫在師法明中晚期陳淳(字道復,號白陽山人)的寫意畫風基礎上,又以自然為師,從生活中汲取創作靈感。她最終在創作上避開了女畫家慣有的構圖小氣、筆致纖弱等弊病,以瀟灑隨意及疏爽雋逸的藝術風貌備受時人贊許。
文俶(1595—1634年),字端容,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代畫家文從簡女,文徵明玄孫女,精於花草蟲蝶畫的創作。花鳥畫是女性畫家們最熱衷表現的題材,出於女性細膩的情感和她們對花鳥特有的偏愛,及花鳥具有托物言志、比興的審美意趣,促使深居中的女子,對自己生活中最常見的花鳥加以表現並形成了一定的創作規模,文俶便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明末錢謙益給予文俶的藝術極高的評價:「點染寫生,自出新意,畫家以為本朝獨絕。」清代張庚在《國朝畫征續錄》中則賦予文俶更高的贊譽:「吳中閨秀工丹青者,三百年來推文俶為獨絕雲
薛素素(生卒年不詳),名薛五,字潤娘,號雪素。她是位相貌俊美,而於詩文、書畫、簫、弈、馬術、刺綉等又無所不能的江南名妓。繪畫上的造詣更使她從容地走進文人們的筆墨酬答之中。她「尤工蘭竹,下筆迅掃,各具意態。雖名畫好手,不能過也。」(胡應麟《甲乙剩言》)
方維儀(1585-1668年),名仲賢,字維儀,桐城(今屬安徽)人。人物畫創作在女性畫家的筆下較為豐富,既有仕女畫,又有宗教人物畫、還有反映男性社會生活方面的作品。這其中表現救苦救難教義的佛像畫最多,婦女們既已墜入塵寰中的苦境,自然嚮往解脫痛苦。方維儀便因命運坎坷多難,導致她畢生以虔誠之心繪制帶有救苦救難教義的觀音、羅漢像,以求精神上的寄託。
馬守真(1548-1604年),小字玄兒、月嬌,號湘蘭,金陵(今江蘇南京)人。秦淮名妓。她聰穎機敏,能詩擅畫,又輕財重義。其往來於文人墨客間,尤與文士王稚登(字伯谷)最為友善。馬守真以畫蘭之精、畫蘭之專而名揚江南,因此自號「馬湘蘭」。其作品不注重對蘭之外在形態的細致刻劃,而重在通過對蘭的描繪抒發內心之逸氣。其筆下之蘭具有脫俗的飄逸之氣與野趣,與男性文人畫家,尤其是「吳門畫派」中文徵明等人的花卉有著更多的相近之處,反映了妓家對男性文人畫家的迎合性及師承性。
李翠蘭,生平不詳,擅以宋李公麟白描法創作人物畫,線條外柔內剛,富有表現力度
仇珠(生卒年不詳),活躍於明代中期,號杜陵內史,原籍江蘇太倉,寓居吳郡。當女性在封建社會的重重倫理道德的束縛下,政治上無地位、經濟上不獨立、婚姻中不自主時,她們的繪畫藝術亦不為社會所關注,只是在專業性較強的書籍中才有關於她們簡單而重復的記載。仇珠僅知為「吳門畫派」畫家仇英之女。她自幼觀父作畫,漸通筆墨之道,深受仇英工筆重彩人物畫風的影響,擅繪仕女畫,筆致工細精整,設色於明麗鮮亮中毫無媚俗浮躁之氣。
傅道坤(生卒年不詳),會稽(今浙江紹興)人。自幼受良好的家庭文化環境影響,喜書擅畫,「尤工山水,唐宋名畫,臨摹逼真,筆意清麗,神色飛動,咸比之管夫人。」(明姜紹書《無聲詩史》)
J. 宋代十大畫家,分別都是誰
宋代一直是個重文輕武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涌現出了大批知名的文人,他們為中國文壇歷史貢獻了太多經典作品,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在宋代的十大畫家都有誰上榜吧!(以下幾位,具體名次不分先後)
第六位則是夏圭,知名的《雨余煙樹圖》就是他的作品之一;第七位則是郭熙,師承李成,著有《雪山行旅圖》,第八位則是李唐,著有《秋林放犢圖 》,第九位,第十位分別是劉松年和馬遠,他們的《四景山水圖》和《寒江獨釣圖》同樣享有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