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1、崑曲是現存的中國最古老的劇種之一,起源於明代(公元14—17世紀)。崑曲的唱腔具有很強的藝術性,對中國近代的所有戲劇劇種,如川劇、京劇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崑曲表演包括唱、念、做、打、舞等,這些內容亦是培訓京劇演員的基本科目。
2、鐵畫,也稱鐵花,安徽蕪湖特產,為中國獨具風格的工藝品之一。鐵畫是以低炭鋼為原料,將鐵片和鐵線鍛打焊接成的各種裝飾畫。它將民間剪紙、雕刻、鑲嵌等各種藝術的技法溶為一體,採用中國畫章法,黑白對比,虛實結合,另有一番情趣。
3、嘉善田歌是吳歌的一個品種, 嘉善田歌是浙江一種獨特的歌謠形式,是過去勞動者尋求慰藉、抒發思想感情的歌聲。田歌有獨唱、對唱和以三人、五人、七人、九人組成的歌班形式演唱,最常見的是把當地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編成長篇,到處演唱。田歌的曲調有「滴落聲」、「大頭歌」、「羊早頭」、「落秧歌」、「平調」、「急急歌」、「小快板」等。
4、鳳陽花鼓又稱「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鑼」、「雙條鼓」等,是一種集曲藝和歌舞為一體的民間表演藝術,但以曲藝形態的說唱表演最為重要和著名,一般認為形成於明代。 鳳陽花鼓主要分布於鳳陽縣燃燈、小溪河等鄉鎮一帶。其曲藝形態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擊小鼓和小鑼伴奏,邊舞邊歌。歷史上藝人多以此為出門乞討的手段,鳳陽花鼓因此而傳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間,許多文人的詩文記錄了鳳陽花鼓表演時載歌載舞的熱鬧場面。清中期以後,舞蹈因素逐漸從民間的鳳陽花鼓中淡出,僅剩下唱曲部分,分為「坐唱」和「唱門頭」兩種形式。
5、《侗族大歌》,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如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在中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合聲的民間合唱形式。1986年,在法國巴黎金秋藝術節上,貴州黎平侗族大歌一經亮相,技驚四座,被認為是「清泉般閃光的音樂,掠過古夢邊緣的旋律」。
6、羌年是中國四川省羌族的傳統節日,於每年農歷十月初一舉行慶祝活動。節日期間,羌族人民祭拜天神、祈禱繁榮,在釋比(神父)的細心指引下,村民們身著節日盛裝,舉行庄嚴的祭山儀式,殺羊祭神。然後,村民們會在釋比的帶領下,跳皮鼓舞和薩朗舞。
7、中國編梁木拱橋營造技藝是採用原木材料,使用傳統木建築工具及手工技法,運用「編梁」等核心技術,以榫卯連接並構築成極其穩固的拱架橋梁技藝體系。木拱橋的建造工作由一名木匠師傅指揮,其他木匠操作來完成。
8、《麥西熱甫》廣泛流傳於新疆,由於地域不同,表現出來的形式豐富而又多樣,是實踐維吾爾人傳統習俗和展示維吾爾木卡姆、民歌、舞蹈、曲藝、戲劇、雜技、游戲、口頭文學等的主要文化空間,是民眾傳承和弘揚倫理道德、民俗禮儀、文化藝術等的主要場合,是維吾爾傳統節慶、民俗活動的重要部分。
9、福船,是福建、浙江沿海一帶尖底古海船的統稱。其船上平如衡,下側如刀,底尖上闊,首尖尾寬兩頭翹,全身上下蘊藏著美的因素,散發出誘人的魅力。而所謂「水密隔艙」,就是用隔艙板把船艙分為互不相通的艙區,艙數有13個、也有8個。這一船舶結構是中國在造船方面的一大發明,它具有提高船舶的抗沉性能,又增加了遠航的安全性能。漳灣福船承其衣缽,特徵鮮明,一脈尚存。如今,它已是一種瀕將消亡的民間手工技藝,堪稱中華絕活之一。
10、木活字印刷術曾在溫州地區普遍存在。由瑞安平陽坑鎮東源村王姓家族傳承的木活字印刷術已成為我國完整保留和仍在使用的極少數地方之一,迄今已有800多年歷史。它完全繼承了中國古代的傳統工藝,是活字印刷術源於我國的實物明證,堪稱古代印刷術的活化石。
(1)鳳陽縣公安局四大美女擴展閱讀:
截至2013年12月,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總數已達37項,成為世界上入選「非遺」項目最多的國家。
2017年12月7日,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在韓國濟州島召開的會議上,義大利南部負有盛名的那不勒斯披薩製作(Neapolitan pizza-making)被聯合國世界遺產委員會評選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
包括:(一)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二)傳統美術、(梅花篆字)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三)傳統技藝、醫葯和歷法;(四)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五)傳統體育和游藝;(六)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實物和場所,凡屬文物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
參考資料: 網路-非物質文化遺產
② 有人說蒲松齡的《鳳陽人士》是最不可思議的一篇小說,你怎麼看
先說蒲松齡不簡單,再說《鳳陽士人》不簡單。首先,蒲松齡是濟南府淄川(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洪山鎮蒲家莊)人。其次,蒲松齡的作品具有深遠的影響力,在國內是風行天下。除文言小說之外,清代的白話小說創作也受到了《聊齋志異》的巨大影響,其中最主要的當是曹雪芹的《紅樓夢》和吳敬梓的《儒林外史》。《紅樓夢》繼承了《聊齋志異》的傳統,通過具體描寫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過程,進一步宣告了封建社會必然滅亡的命運。
然後一夢醒來,丈夫也回家了,妻子和妻子弟弟也認為是一個夢,就沒有下文了,只是大家不知道美女是什麼人,其實丈夫知道美女是什麼人,他沒有說。
一個出軌的故事,描寫成一個鬼故事,這個丈夫的心機很深。
③ 你們感覺中國現代的四大美女是誰
我個人覺得:古力娜扎第一,鞠婧禕第二,鄭爽第三,楊冪第四,迪麗熱巴第五,趙麗穎第六。
④ 歷史上知名的美女。
(一)蘇妲已===她有嫵媚攝魂的外表,卻有一顆陰毒殘忍的心!她為攝取後位不擇手段 臨死前還不忘施展媚術。妲已亂商,陷害忠良,極盡殘忍之能事,「熗烙」之刑自商出。紂王一世梟雄,被其玩弄於掌股之間,令五百年成湯江山灰飛煙滅。普天之下 紅顏亂政,蘇妲已為始作俑者。
(二)褒 姒===她傾國傾城,晶瑩剔透:她冷若冰霜,難得一笑。她是烽煙戲諸候的女 主角。她終於笑了,可愛之極,燦爛之極。周幽王也笑了,不過他因她最後的一次笑,驪山角下,成了幽王永遠的歸宿褒姒,也落了個自縊身亡的結局。周幽王寵褒姒而亡天下的歷史教訓為歷代英君明主引以為戒。
(三)西 施===古代所謂的四大美女之首,有「沉魚」之美稱,她冰清玉潔,嬌弱春花 恰似幽蘭含羞。她體態輕盈,身著素衣,清如芙蓉出水,她集後宮三千佳麗之美於一身。
(四)卓文君===翻開中國歷史,那些敢於沖破封建禮教愛我所愛的女人,無一不遭非議
被衛道士一代又一代的口誅筆伐。然而,她們的故事卻在代代流傳,為人津津樂道。她才貌雙絕,慧心蘭質,她沖破阻力,不畏風險。「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毅然與司馬相私結為夫妻。
(五)王昭君===美艷絕倫,如花似玉,眉如輕煙,口似櫻桃,雲鬢高聳,蘭偑低綴,腰細款款,投足如風擺細柳,舉手似雛燕凌空。可惜這位具有落雁之容的千古美女,因畫師作崇,三年不識龍顏,只得出塞作番,成為漢宮驚艷,讓鐵骨錚錚的呼韓邪拜為之傾倒,從此漢匈罷卻刀兵,共享和平。王昭君入鄉隨俗,美麗善良的她給草原人了帶來 了和平與希望,帶來了歡樂。
(六)趙飛燕===出生貧賤,官奴世家。她艷若桃李,冷若冰霜,瘦削玲瓏,身如輕燕 古人雲:「環肥雲瘦」之「雲瘦」即「趙飛燕」。她舞技絕倫,翩翩如風,有「可作掌中舞」之說。她工於心計,爭強鬥狠。為爭寵於漢成帝,手段殘忍,花樣百出。她風流成性,淫亂後宮。
(七)貂 蟬===她是美麗的羔羊,為滅董卓,卻甘於以弱柔之軀,投入虎狼之口。她也兒女情長,卻深明大義違背「烈女不侍二夫」古訓巧妙周旋於董卓與呂布之間。她是王允連環計中最重要的一環:傾刻間,董卓身首異處。她看破紅塵,願孤叮清影了餘生。
(八)張麗華===南朝陳後主妃,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客體,。。。。。。
(九)楊玉環===香消玉殞,恨水東逝。。。。。。
(十)香 妃===沙棗香飄寶月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