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大全 > 三大美女潮劇名段

三大美女潮劇名段

發布時間:2022-08-12 05:34:32

⑴ 潮劇演員鄭建英她到底是三姐妹,還是是四姐妹啊

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她們共有三姐妹,大姐鄭健英(健字你寫錯了),二姐鄭莎,細妹鄭薇,她還有一個弟弟。因為我與她娘家是同一個村的人,我叔父與她家是隔壁,我伯母是她的同學,以前她母親健在的時候,她還經常回老家,她熱心家鄉教育事業,曾經三姐妹與方展榮先生(我村的女婿)、吳玲兒共同倡議,舉辦了潮劇義演,為家鄉的新校舍建設籌集資金。

⑵ 中國戲劇名段

1、《宇宙鋒》

《宇宙鋒》是中國戲曲的傳統劇目,而梅蘭芳(京劇)、陳素真(豫劇)、陳伯華(漢劇)三位大師的《宇宙鋒》並稱為「宇宙三鋒」。

秦腔表演藝術家、教育家馬藍魚的《宇宙鋒》是梅蘭芳親排。同樣,馬藍魚老師又傳授給了得意弟子梅花獎得主齊愛雲。秦腔還有為數不多的演員在演。

2013年12月20日,紹興小百花越劇團開排《宇宙鋒》,由第二十二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陳飛領銜主演。

2、《情探》

《情探》,傳統越劇劇目,出自明傳奇《焚香記》,該劇為上海越劇院保留劇目,傅全香代表作之一;有同名中國電影,由江南電影製片廠在1958年攝制。

其主要劇情為:落第舉人王魁與名妓敫桂英相遇,結為夫妻,王魁赴京趕考,得中狀元後忘恩負義,桂英接到休書後到海神廟哭訴王魁罪狀,自縊自死,最後判官司小鬼活捉王魁。

3、《天仙配》

《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董永賣身》,是黃梅戲早期積累的「三十六大本」之一、黃梅戲的保留劇目之一,是首部以電影方式出現的黃梅戲,講述七仙女不顧天規,私自下凡與董永結為伉儷,憧憬美好生活,最終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愛情故事。

1952年班友書等改編了《路遇》一折,將董永由秀才改為農民,將七仙女由「奉旨成婚」改為「思凡下嫁」;

1953年陸洪非改編了全本,形成了《賣身》、《鵲橋》、《路遇》、《上工》、《織絹》、《滿工》、《分別》七場戲;後來在長期的演出實踐中不斷磨合定型為始於《鵲橋》,終於《分別》的六場次。

該劇獲得第一屆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劇本一等獎、優秀演出獎、導演獎、音樂獎,被評為建國50周年經典劇目,獲得第二屆全國優秀保留劇目大獎。

4、《秦香蓮》

《秦香蓮》,又名《鍘美案》,是目前戲曲舞台上最流行的劇目之一,據記載此劇原始版本是梆子戲《明公斷》。見《秦香蓮》鼓詞。1953年中國戲曲研究院參考地方劇加以改編,增加首尾。

潮劇、豫劇、漢劇、楚劇、評劇、同州梆子、秦腔、晉劇、河北梆子、武安平調、均有此劇目,粵劇有《琵琶詞》,弋腔有《琵琶宴》,川劇有《陳世美不認前妻》。

5、《穆桂英掛帥》

原名《老征東》或《楊文廣奪印》;1954年,經宋詞改編,更名《穆桂英掛帥》,由河南省洛陽市豫劇團演出;劇本於1956年出版,收入《戲曲選》第3卷(1959);

其主要劇情為:楊家將屢次率兵擊潰遼軍,保住了大宋江山,天下太平;佘太君離朝帶領全家轉回河東,然而忠心耿耿的佘氏太君卻心系國家安危,遂派文廣、金花進京打探。

此時安王造反,宋王校場選帥。少年氣盛的文廣、金花在校場刀劈王倫奪得帥印。宋王得知楊門之子遂封穆桂英為帥出征。為了國家安危,老年的穆桂英披上舊日的鎧甲,滿懷豪情又擂響了出征的戰鼓。

⑶ 戲曲知識

1、崑曲

崑曲,又稱「崑腔」、「昆劇」,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它源於江蘇崑山,明中葉後開始盛行,當時的傳奇戲多用崑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崑曲特色的南昆外,還在全國形成許多支脈,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崑曲的風格清麗柔婉、細膩抒情,表演載歌載舞、程式嚴謹,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原被稱為「弋陽腔」或「弋腔」,因為它起源於江西弋陽。其特點是表演質朴、曲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一人唱而眾人和,只用金鼓擊節,沒有管弦樂伴奏。自明代中葉後,它開始由江西向全國各地流布,並在各地形成不同風格的高腔,如川劇高腔、湘劇高腔、贛劇高腔等 。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源出於山西、陝西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特點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擊節。然後,它向東、向南發展,在不同地區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等。

4、京劇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 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5、評劇

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於河北、北京一帶的梆子戲,它源於山、陝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經由山西傳至河北,結合河北與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唱腔高亢激越,善於表演悲劇情節。河北梆子著名劇目有《蝴蝶杯》、《轅門斬子》、《杜十娘》等

7、晉劇

晉劇,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至山西,結合山西語言特點而形成。現流行於山西中部及內蒙、河北一帶。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音樂風格在高亢之餘,也有柔婉細膩的一面。表演通俗質朴。著名劇目有《打金枝》、《小宴》、《賣畫劈門》等。

8、蒲劇

蒲劇,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而成,一說此即為原來的山陝梆子。現流行於山西西南部及陝西、河南一帶,在聲腔上近似於秦腔,語言也用陝西方言。著名劇目有《掛畫》、《殺狗》、《殺驛》等。

9、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發展而成,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上黨一帶。其聲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等。劇目有《三關排宴》、《東門會》等。

10、雁劇

雁劇,也稱「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發展而來,流行於山西北部及河北張家口、內蒙古一帶。據說它對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劇目有《血手印》、《金水橋》等。

11、秦腔

秦腔,陝西省地方戲,也叫「陝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約形成於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獷質朴,唱腔高亢激越,其聲如吼,善於表現悲劇情節。劇目有《蝴蝶杯》、《游龜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於內蒙古、山西及河北張家口一帶的戲曲劇種,在內蒙民歌及山西民間小調基礎上形成,後來又吸收晉劇的表演成份而漸漸成熟。表演生活氣息濃郁,曲詞通俗。劇目多為表現農村生活的小戲,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劇

吉劇,流行於吉林省的戲曲劇種。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曲調輕快、詞句通俗、表演質朴火爆,劇目有《燕青賣線》、《包公賠情》等。

14、龍江劇

龍江劇,流行於黑龍江地區,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拉場戲、影戲及當地民歌基礎上形成,表演輕松幽默,曲詞通俗。劇目有《雙鎖山》、《荒堂寶玉》等。

15、豫劇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傳入河南的山陝梆子結合河南土語及民間曲調發展而成,現流行於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省份。原有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沙河調四大派別,現以豫東、豫西調為主。出現過常香玉、陳素珍、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員。劇目有《穆桂英掛帥》、《紅娘》、《花打朝》、《對花槍》和現代戲《朝陽溝》等。

16、越調

越調,河南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區,因以「四股弦」為主要伴奏樂器,所以也稱「四股弦」。音樂為板腔體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員有申鳳梅等。劇目有《收姜維》、《李天保招親》、《諸葛亮弔孝》等。

17、河南曲劇

河南曲劇,河南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區,由曲藝「河南曲子」發展而成。唱腔輕柔婉轉,以悲劇內容見長。劇目有《卷席筒》、《陳三兩》、《花亭會》等。(

18、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荷澤一帶,因其地古稱「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陝梆子經由河南再傳入山東,歷經變化而形成。主要劇目有《牆頭記》等。

19、呂劇

呂劇,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中部及江蘇、河南一帶。20世紀初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琴書」發展而成,1950年定名為「呂劇」。呂劇表演富於生活氣息,通俗質朴,唱腔曲調簡單,易學易唱。所以呂劇在廣大農村影響很大。劇目有《王定保借當》、《小姑賢》和現代戲《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劇

淮劇,江蘇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江蘇、上海及安徽等地區。它起源於江蘇民間小戲,後又吸收徽劇的藝術因素而逐漸發展成熟。其表演粗獷樸素。劇目有傳統戲《女審》、《三女搶板》和新編戲《金龍與蜉蝣》等

21、滬劇

滬劇,流行於上海一帶的地方劇種,源於上海浦東的民歌,後形成上海灘簧調,又受到蘇州灘簧的影響。20世紀30年代以文明戲的形式在上海演出,並定名為滬劇。劇目多為現代題材,如《啼笑姻緣》、《羅漢錢》、《蘆盪火種》等。

22、滑稽戲

滑稽戲,流行於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戲曲劇種。源於上海的「獨角戲」,後發展為滑稽戲,曲調駁雜、表演滑稽。主要劇目有《三毛學生意》、《一二三齊步走》等。

23、越劇

越劇,流行於浙江一帶的地方劇種。它源出於浙江嵊縣的「的篤班」,1916年左右進入上海,以「紹興文戲」的名義演出。先以男演員為主,後變為以女演員為主。1938年後,使用「越劇」這一名稱。1942年以袁雪芬為首的越劇女演員對其表演與演唱進行了變革,吸收話劇崑曲的表演藝術之長,形成柔婉細膩的表演風格。出現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蘭)派等眾多藝術流派。越劇劇目有《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五女拜壽》、《西廂記》等。

24、婺劇

婺劇,流行於浙江金華一帶的地方劇種,又名「金華戲」。它是一個多聲腔劇種。其聲腔由高腔、崑曲、灘簧、徽調等組成,各有其劇目及表演特色。劇目有《僧尼會》、《牡丹對課》、《斷橋》等。

25、紹劇

紹劇,流行於浙江紹興、寧波一帶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明末。以「三五七」、「二凡」為主要聲腔,表演上以武戲見長,風格粗獷、朴實。劇目有《三打白骨精》、《龍虎鬥》、《吊無常》等。

26、徽劇

徽劇,流行於安徽、江蘇等地區的戲曲劇種,形成於清代中期,系多聲腔的劇種,主要聲腔為拔子、吹腔、二黃,也兼唱崑曲、高腔和西皮。1790年,徽班進京為乾隆慶壽,後演變為京劇。劇目多為歷史題材,如取材於《三國演義》的《水淹七軍》等。

27、黃梅戲

黃梅戲,起源於安徽的戲曲劇種,流行於安徽、江西及湖北地區。它的前身是黃梅地區的採茶調,清代中葉後形成民間小戲,稱「黃梅調」,用安慶方言演唱。20世紀50年代在嚴鳳英等人的改革下,表演日趨成熟,發展成為安徽的地方大戲。著名劇目有《天仙配》、《牛郎織女》、《女駙馬》等。

28、閩劇

閩劇,流行於福建地區的戲曲劇種。興起於明中葉,到清代時已基本形成,只是規模較小。20世紀初愛京劇影響規模漸大,聲腔基本完備,包括逗腔、洋歌、江湖、小調和板歌五種。劇目有《煉印》、《天鵝宴》等。

29、莆仙戲

莆仙戲,福建地方戲,舊稱「興化戲」,明中葉時已完全成熟,流行於莆田、仙游一帶。音樂為曲牌體,表演頗具古意,典雅抒情。劇目有《張協狀元》、《團圓之後》、《春草闖堂》等。

30、梨園戲

梨園戲,一種歷史久遠的戲曲劇種,可看成戲曲的「活化石」。它保存了很多宋元時期的南戲,如《朱文走鬼》、「荊、劉、拜、殺」等。20世紀50年代後,又編演了《董生與李氏》、《節婦吟》等劇目。

31、高甲戲

高甲戲,流行於福建晉江、龍溪一帶,起源於清代中期,後吸收了梨園戲的表演因素及劇目,漸成規模。20世紀20年代又受到京劇的影響,漸漸成熟。它以丑角為主要行當,表演狀如牽線傀儡,很有特色。劇目有《連升三級》、《金魁星》等。

32、贛劇

贛劇,流行於江西省東北部的戲曲劇種,由明代的弋陽腔發展而來,系由弋陽腔、青陽腔、崑腔、亂彈等多種聲腔組成的劇種。劇目有《竇娥冤》、《荊釵記》、《珍珠記》、《還魂記》等。

33、採茶戲

採茶戲,流行於江西各地的戲曲劇種,主要由當地茶農採茶時所唱的歌曲小調結合民間歌舞發展而成。江西採茶戲分分東、南、西、北、中等不同路子,在表演上各具特色。劇目有《孫成打酒》等。

34、漢劇

漢劇,一般指流行於湖北、河南、陝西等地的戲曲劇種,源出湖北地區,舊稱「楚調」或「漢調」,主要聲腔是西皮腔,兼唱二黃腔,迄今為止已有近三百年歷史。主要劇目有《宇宙鋒》、《二度梅》、《審陶大》等。又,在湖南常德和廣東也都有漢劇,均為多腔劇種,與湖北漢劇迥然不同。

35、湘劇

湘劇,即湖南省的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長沙、湘潭一帶,源出於明代的弋陽腔,後又吸收崑腔、皮黃等聲腔,形成一個包括高腔、低牌子、崑腔、亂彈的多聲腔劇種。劇目以高腔、亂彈為主,如《琵琶記》、《白兔記》、《拜月記》等。

36、祁劇

祁劇,又稱「祁陽戲」,流行於湖南祁陽、邵陽一帶,源出明代弋陽腔,聲腔以高腔為主,兼唱崑曲、彈腔。劇目有《目連傳》、《精忠傳》、《夫子戲》、《觀音戲》等。

37、湖南花鼓戲

湖南花鼓戲是對湖南各地花鼓、花燈戲的總稱,其中包括長沙花鼓、岳陽花鼓、常德花鼓、衡陽花鼓、邵陽花鼓等,它們各有不同的舞台語言,形成了各自的風格。花鼓戲的表演朴實、歡快、活潑,行當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長於扇子的毛巾的運用。劇目有《打鳥》、《劉海砍樵》等。

38、粵劇

粵劇,流行於廣東、香港、東南亞等粵語語言區。形成於清初,由外地傳入的高腔、崑腔、皮黃、梆子等聲腔與當地民間音樂結合而成。音樂為板腔體、曲牌體兼用。劇目有《搜書院》、《關漢卿》等。

39、潮劇

潮劇,流行於廣東汕頭、福建南部及台灣等地區。主要受外地傳入在弋陽腔、崑腔及漢調的影響,形成於明代中葉,在劇目中保留了很多宋元作品,如《陳三五娘》、《掃窗會》、《蘆林會》等。

40、桂劇

桂劇,流行於廣西東北部及湖南南部地區,明末清初時形成,唱腔以皮黃為主,兼唱崑腔、高腔、吹腔等腔調。劇目有《搶傘》、《拾玉鐲》、《櫃中緣》等

41、彩調

彩調,原名「調子」或「採茶」,流行於廣西地區。在當地民間歌舞基礎上形成,已有近兩百年的歷史,1955年定名為「彩調」。其表演自由活潑,富於生活氣息。最為著名的劇目是《劉三姐》。

42、壯劇

壯劇,流行於廣西、雲南等壯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分為南路和北路兩派。前者源於當地的「板凳戲」,主要劇目有《文龍與肖尼》;後者源於「雙簧戲」,主要劇目有《寶葫蘆》。

43、川劇

川劇,四川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四川及其周邊地區。由崑腔、高腔、胡琴、彈戲、燈戲部分組成,各有其劇目。川劇唱腔高亢激越,表演詼諧幽默,富於生活氣息。主要劇目有傳統戲《玉簪記》、《柳蔭記》、《活捉王魁》等,新編戲《死水微瀾》、《變臉》、《金子》等。

44、黔劇

黔劇,流行於貴州省的地方劇種,由曲藝「文琴」發展而成,主要以揚琴為伴奏樂器,地方特色濃郁。劇目有《珠娘郎美》、《奢香夫人》等。

45、滇劇

滇劇,流行於雲南及四川、貴州部分地區的地方劇種,形成於清末民初。由外來的絲弦、襄陽調和胡琴戲三種聲腔組成,經絲弦腔為主。劇目有《牛皋扯旨》、《闖宮》等。

46、傣劇

傣劇,流行於雲南省傣族聚居區,形成於清中葉,源於當地民間歌舞,並吸收京劇、滇劇的藝術營養而形成。以二胡為主要伴奏樂器,表演古樸,載歌載舞。劇目有《娥並與桑洛》等。

47、藏劇

藏劇,即流行於西藏、青海等藏族聚居區的戲曲劇種,用藏語演唱。形成於十七世紀,主要以佛教故事和民間傳說為表現內容。演員表演時多戴面具。表演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開場,名為「頓」;第二部分為戲,稱為「雄」;第三部分為結束時的祝福,稱為「扎喜」。劇目以《文成公主》最為有名。

48、皮影戲

皮影戲,也叫「影戲」、「燈影戲」、「土影戲」。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戲劇。劇目、唱腔多同地方戲曲相互影響,由藝人一邊操縱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中國影戲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由於流行地區、演唱曲調和剪影原料的不同而形成許多類別和劇種,以河北唐山一帶的驢皮影和西北的牛皮影最為著名。其中唐山皮影已發展成為具有精美的雕刻工藝、靈巧的操縱技巧和長於抒情的唱腔音樂的綜合藝術。

http://www.dongdongqiang.com/
中國戲曲
1 、

中國戲曲,是一種綜合舞台藝術樣式。它的特點是將眾多藝術形式,以一種標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質中體現其各自的個性。這些形式主要包括:詩、樂、舞。詩指其文學,樂指其音樂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還包括舞台美術、服裝、化妝等方面。而這些藝術因素在戲曲中都為了一個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個原則,即美。

2、

中國戲曲之特點,一言以蔽之,「謂以歌舞演故事也」(清末學者王國維語)。戲曲與話劇,均為戲劇之屬,都要通過演員扮演人物,運用對話和動作去表現一定長度的故事情節。所不同者,戲曲是運用音樂化的對話和舞蹈化的動作去表現現實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們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3、

中國戲曲的表現生活,運用了一種「取其意而棄其形」的方式,如中國畫之寫意山水,用縱橫的筆勢去體現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所以,戲曲舞台上才有了紅臉的關羽,白臉的曹操;有了長歌當哭,長袖善舞;有了無花木之春色,無波濤之江河。

4、

中國戲曲作為一種舞台藝術,需要面對一個舞台之狹小與生活之博大的矛盾。戲曲並沒有象話劇那樣用「三一律」的原則對生活進行擠壓以便於表現。而是運用虛擬的手段,製造彈性的時空,又藉助於演員生動的表演和觀眾的想像與理解,來完成對闊大天地的描畫。所以,戲曲可以在明亮的燈光下製造出黑夜的假象,可以在空曠的舞台上馭馬行舟。

參考資料:http://www.pep.com.cn/zgxq/index.htm

⑷ 潮州文化的潮劇

潮劇俗稱潮州戲,是荃國十大劇種和八個出國劇種之一。它是由宋元南戲演變而成的,有500多年的歷史。潮劇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廣泛地吸收潮州音樂和漢族民間舞蹈的精華,同時博取其他劇種的長處,終於形成一種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漢族戲劇。
潮劇的行當(角色)分生行(小生、老生、武生等)、旦行(花旦、老旦、武旦、烏衫)、凈行(俗稱「烏面」)、醜行(小丑、老丑、女丑等)。
潮劇在表演程式上,有獨特的藝術風格,特別是唱工唱腔注重委婉清析,悅耳動聽。生旦表演技巧靈活、細膩、形象;丑角的表演滑稽輕捷,詼諧風趣,很受人們的喜愛。舞台上所有行當,一切身段動作都有程式規范。比如手的活動區位,就有「花旦齊肚臍,小生在胸前,烏面到目眉,老丑胡亂來」的基本規范。
潮劇的伴奏分文場(畔)和武場(畔)。文場音樂採用整套潮州弦樂的樂器,武場主要是潮州鑼鼓。
潮劇在國內外享有盛譽。1957年、1959年潮劇兩次進京獻技,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先後觀看了演出,還接見演員並合影留念。1991年底,市潮劇團作為廣東省唯一的一個藝術團體獲得「全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的桂冠。近年來,潮劇團多次赴香港、泰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演出,獲得高度的評價和贊賞。 潮劇圈內人說起潮劇表演特色時,最常聽見的有幾種:
⑴「三小」說(潮劇較有特色的是小生、小旦、小丑)。
⑵「細膩」說。
⑶「避硬就軟」說(長於才子佳人,短於帝王將相或迴避以男主角為主的戲)。
我認為:「三小」說只說對了三分之一。為什麼?與其他劇種相比,潮丑有很多人無我有的東西,譬如扇子功(他人無我豐富),譬如項衫丑(以《鬧釵》為代表)、踢鞋丑(以《刺梁冀》為代表),那自成一格,互不相混的表演身段,堪稱珍寶,而「三小」中的小生、小旦便不那麼風光了。
廢除童伶制之後,潮劇的生旦向其他劇種學習了不少表演藝術,有的還能予以溶化,但充其量也是人有我有,難言特色。
我本人是武生出身,然對於旦角身段也頗有一點研究,每到外地看戲學習,總能看到一些生旦的表演身段遠在潮劇之上,難免嘆服與慚愧並生。兩年前到成都觀摩川劇匯演,有幸看到川劇學校演出的傳統劇目《碧波紅蓮》。書生與龍女幽會一場戲的生旦身段,便使我五體投地。
「細膩」說——不少人認為潮劇的表演特色是細膩的。單就我們較易看到的越劇和梨園戲說,早以表演細膩、清雅而蜚聲海內外。而川劇雖以「辣味」及特技著稱,有不少劇目的表演也是細之又細的。至於那些我尚未看到的劇種,若論起細膩來,肯定也各有所長。所以我認為,「細膩」很難說是潮劇特色。
「避硬就軟」說(長於才子佳人,短於帝王將相)的內涵與「三小」說基本相同,只是視角不同而已。才子佳人易於在生活中找到素材,不因地域而異,但帝王將相對於「山高皇帝遠」的潮州地區,特別是對於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的潮劇演員來說,勢必是雲遮霧障,隱約朦朧。因而他們只能憑自己的理解和想像加以塑造,其結果最缺乏的就是氣勢和風度。若「避硬就軟」說成立,正像對一個兩腿不齊的人稱贊其腿有特色一樣。
潮劇在表演上有一不大為人注意的特色,這便是形體動作上的「收斂」。「收斂」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手的幅度小,無論是雲手、山膀、順風弦以至「拉山」踢腿等皆如是。二是上身前傾、扣肩、收腹,屁股必然後凸,有人嘲為「長民倉」。此種表演於生、凈尤為突出。不信請看:目前常見於壁畫、浮雕、屋頂塑像及用於迎神賽會或家庭擺設的「翁仔屏」,幾乎無一不以「長民倉」現世。假設一萬年後,潮劇已不存在,後代人用當代考敦煌舞的方法從壁畫、浮雕上去考「潮劇」,勢必以「長民倉」為第一特徵。
此種體態,塑造諸如《蘆林會》中那個既貧窮、落魄、迂腐,又被家庭糾紛困擾著的姜詩是恰到好處的。但要塑造那些瀟灑、得志或桀不馴的人物,顯然大相徑庭。就連《告親夫》中的蓋良才一類人物也難就其范。
由於交通日趨便利而使劇種的交流頻繁,特別是電視的普及,致使自身特色並不多且又善於兼收並蓄的潮劇表演身段明顯地被異化了。這對於潮劇的振興是利是弊,值得進一步探討。 據說它是由當地皮影戲演變而成,故潮州人稱紙影戲。清末,潮州皮影棄皮成形改捆稻草為身,泥頭,紙手,木足,著戲裝,並在背後和雙手安硬鐵線一根操縱表演,使之成為木偶。藝人們仿戲劇舞台,去窗掛幕,前置桌椅,演出形式從此定型。
其造型,酷似當地傳統工藝花燈的形象,偶高1至1.4尺,鐵線長1尺, 後加長到1.6尺,表演或坐或立,班社9人(操縱、演唱、樂工各3人)。舞台一丈見方,離地約4.5尺,台中掛幕簾,操縱者在簾後表演,分頭、二、三手。 潮劇語言有著鮮明的三點特色;一是鮮明的地方色彩;二是濃郁的生活氣息;三是生動的形象比喻。這三點,在潮劇傳統劇目的本子中隨處可見。但由於舊社會的潮劇藝人多是賣身的童伶,文化層次很低,他們傳習下來的戲劇語言雖有上面提到的三點特色,但大多數偏於粗俗。有些經文人參與編寫的,則又偏於典僻深奧。總的說來,潮劇的語言還未能「俗中求雅,雅中化俗」,達到「雅俗共賞」的藝術境界。
建國後由於有不少新文藝工作者進入潮劇團擔任文化教員,幫助藝人學習文化,參與編寫劇本,促使潮劇的文學品位有所提高。五 十年代涌現了一批經過認真整理,情文並茂的劇目,如《辯本》、《掃窗》、《蘆林會》、《刺梁驥》等。《蘇六娘》一劇尤為雅俗共賞的好例子。例如渡伯是老丑,桃花是花旦,「過渡」這場戲的語言非常富於地方色彩和生活氣息,蘇六娘和郭繼春都是有才學之人,作者設計他們的語言多為詩和民歌的融合,近於「本色」。
綜觀現在潮劇舞台上演出劇目的語言,有些還不理想,還未達到「雅俗共賞」的高度,還有待我們努力。而努力的方向,我想該從廣大觀眾著眼著手。潮劇觀眾層次不同,就文化程度來說有高中低之分,就年齡結構來說,有老中青之別,就地域區分來說有城市、鄉鎮、山村的不同。那麼一出戲要使這么廣泛眾多的觀眾看懂、愛看、多看不厭,實非易事,這其中有許多學問要我們去學,就語言方面來探討,我認為可以著重注意三點:
一、著眼中間層,兼顧高低層。即是說,整出戲的語言盡量使中間層的觀眾全懂,兼顧高低層而變通。僻典僻語不用,晦澀詞句不用,必要用典故時則想出輔助辦法,使觀眾明了。
二、以「本色」為主體,左跨「文采」,右跨方言。戲曲語言有「本色」、「文采」之分,而無貴賤之別,「本色」語言接近於民歌、生活,運用得好,同樣有高品位的文學價值。
三、抓緊「縱的統一,橫的差別」。這是運用語言刻劃人物性格、區分行當最重要的一條。「縱的統一」,是說劇中每一個人自身的語言風格要自始至終保持統一;「橫的差別」則是指劇中各個人之間的語言風格要有差別,而且差別越明顯,他們的個性就越鮮明,這和電視熒屏上「赤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光柱一樣,它們之間的邊緣越分明越是斑斕好看。 潮劇在50年代以前,舞台服飾(戲服、盔帽、靴鞋、髯口等)實行衣箱規制,由三、四十種特定造型的戲服和盔帽,通過造型、色彩圖案的變化,配套使用,適用於周秦兩漢、唐、宋、元、明(清代另設)各個朝代、各種人物的服裝穿戴。這套傳統衣箱規制的形成,是歷代戲曲藝人們在藝術實踐中,運用他們的智慧和藝術想像力,不斷創造的結晶。劇團只擁有幾只箱子,裝上最少最簡單的行頭,就能轉移於各鄉村作巡迴演出。這種簡單而適用的方式,直至今天仍為我們繼承運用。
中國各劇種的衣箱規制大同小異,而各劇種的服飾則各具濃烈的地方色彩。潮劇傳統的服飾,具有潮綉托底、墊高、呈現立體感的刺綉工藝技法,其配色對比鮮明,裝飾性強,將潮綉的刺綉特點溶入潮劇服飾之中,成為馳名中外的「潮綉戲服」。例如:衣身以金線綉上大小獅子(諧音「太師少師」)的黑開台(開氅),專為太師和國丈穿用;綉有大小鱷魚紋樣的「紅開台」,則是給朝中權貴宦官所穿;穿紅蟒或黃蟒的小生角色,必須掛上一個綉有獅子或珍禽、填滿金銀線的「苫肩」(俗叫「小生苫」)。盔帽則有「射箭眼帽」、「綉狀元帽」、「珠笠解元巾」、「痴哥囀」等,這是其他劇種所不曾見到的。
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在50年代末期,潮劇服飾大力進行改革在原來傳統特色基礎上不斷吸收外地劇種的服飾,創制新的服飾。有些同志擔心「潮劇改革越多,劇種的特點越少了」。我認為所謂特點是從對比中產生出來的,特點又帶有歷史性,不是一成不變的。今天遺留下來的傳統和特點,不過是過去某個時期的創新,而今天我們的改革和創新,或許也就是將來的傳統了。因此,我們既不能把傳統的特點看作陳腐俗套,也不要把它看作不可移易的金科玉律。重要的是要加強研究,去粗存精,以傳統作借鑒,不斷地改革、創新,才能真正地達到「推陳出新」的目的。
潮劇是一個善於「兼收並蓄」、吸取別人長處來豐富自己的劇種,舞台服飾也沒有例外。潮劇1952年參加中南區戲曲匯演,1957、1959年兩次上京演出,和全國各大劇種、兄弟劇團互相交流,吸取了人家不少長處。例如,學習京劇的「女被衣」,定名為「京裝」;學習上海越劇的服裝,冠上「改良」二字,如現今常用的『『改良蟒」、「改良官袍」、「改良甲」等,還有許多生旦角色的服裝,現在已在潮劇舞台上紮根了。據不完全統計,建國後至今潮劇服飾的品類已增加近一倍。這就充分說明,潮劇服飾藝術,也是能夠跟著時代的前進而發展的。
當代中國戲曲舞台上的服飾,隨劇種不同而各有特點:一是以京劇為代表的京派服飾,多數劇團仍保留著那些古樸、密集紋綉圖案和多用原色的濃烈服裝;二是上海越劇的服飾,突出其「抒情優美」,紋綉簡練、素淡的獨特風格;三是廣東粵劇,近年來某些劇團恢復了過去盛行過的珠光亮片服飾。潮劇劇團有的偏愛沿用老傳統,有的則傾向購買上海越劇服裝,有的模仿電視錄像片中的服飾,形成以金銀箔剪貼而成的「新式戲服」。由於觀眾層次不同,有的能接受,有的則不能接受。 劇種的區別,除其它表現形式之外,更重要是體現在聲腔上。聲腔,它的個性很強,是任何劇種都不能頂替的。
潮劇屬於高腔系統,稱之為曲牌體系。潮劇作曲通常運用四種素材:一是曲牌,一是滾調(也稱滾板),一是民間小調(也稱小調),一是詞牌(或稱唱詞),但最具劇種特色的要稱曲牌。由以上幾種音樂素材,形成一個「潮」字,即潮劇音樂唱腔。
曲牌俗稱「牌子」,是元明以來南北曲、小曲、時調等各種曲名的泛稱。曲牌各有專名,潮劇常用的有幾十種。每一曲牌都有其固定的曲調、唱法、句法、字數以及平pE。這種傳統曲牌的形成,是經過長期的加工錘煉形成的。這些曲牌之所以能廣泛流傳,群眾之所以能那樣地熟悉和喜愛,其根本原因是它集中地、概括地反映了人民群眾的思想情緒,通過純朴易解的音樂語言深刻地表達了人民的心聲,因而能在群眾中產生感情的共鳴。
與潮劇曲牌不可分割的是潮劇打擊樂。潮劇打擊樂很有地方特色,鑼鼓的造型獨特,種類繁多,每件樂器都經過嚴格定音,敲打起來,悅耳動聽,表現力強,與唱腔、弦樂能揉合在一處,前人稱之為「三股繩」。三者同時並動,互相烘托。鑼鼓多產生於曲牌之中,為推進劇情、創造氣氛,增添了不少光彩。如果離開了曲牌,鑼鼓也就大大地減色了。
曲牌,它是整個戲曲藝術的組成部分,它必須服從劇本的要求,圍繞戲的內容,劇情的發展,特別是人物思想活動去發揮其特長,刻劃、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達到性格化的目的。潮劇很多傳統戲的唱腔,在處理上都值得我們研究、學習、借鑒。自然,後人不能一味模仿前人,我們要在繼承的前提下,大膽地創造出新的曲牌、聲腔,去適應舞台上的新個性。 臉譜是潮劇舞台人物臉部化妝的一種特殊形式,是潮劇藝術的組成部分。潮劇舞台上勾上臉譜的人物,主要是凈行(俗稱烏面)和醜行,其他行當除生行的關羽、趙匡胤;武生的孫悟空、姜維等少數人物外,一般都不勾臉譜。
潮劇與我省的漢劇、正字戲、西秦戲,在歷史上屬同一個地區的劇種,藝術上互相交流,臉譜也互相吸收。潮劇吸收兄弟劇種的臉譜,在藝人的舞台實踐中,隨著劇情和人物描寫的不同也起了變化,形成潮劇的風格。
潮劇臉譜在創作手法上,是寫實與象徵相結合的誇張手法;通過變形、傳神、寓意,以突出人物獨特的精神氣質與性格特徵,如關羽、張飛、包拯的臉譜,就以變形、寓意顯示了人物的精神氣質。
潮劇臉譜的基本譜式只有十幾種,但由於色彩、線條的種種變化,以及不同演員勾法的不同而顯得豐富多彩。如張飛的臉譜,由於不同演員在色綵線條運用的不同而有很大的變化。潮劇臉譜圖象創造的依據主要有幾種。一是來源於神話或民間故事。如神怪人物雷神,潮州民間傳說雷神會飛翔,是潮劇雷神(雷震於)的臉譜,繪上鳥形、鳥嘴、腰背還要加上雙翼(翅膀)。楊戩是《封神演義》中的神將,稱為二郎神,曾佐姜子牙打敗魔家四將:因有天眼,故臉譜是三隻眼。包拯是歷史上有名的清官,民間傳說他「晝斷陽、夜斷陰」,故在臉譜上繪上太陽太陰(月牙)的圖像。一些人物,因善用某種「法寶」,則在臉譜上繪上其擅用的「法寶」,如孟良的臉譜,繪上一個紅葫蘆。二是根據人物的經歷、身份,通過圖案加以標志。如焦贊曾在芭蕉山當山寨王,在臉譜上繪上一葉芭蕉葉。鄭思曾在戰斗中傷殘一眼(也有傳說他是上山救人,被野獸爪傷一眼),故其臉譜是雌雄眼。此外,一些觀眾熟悉的人物的後裔,如張飛之於張苞、孟良之子孟強、焦贊之子焦玉、尉遲敬德之子尉遲寶林,則襲用其父的臉譜。
臉譜作為舞台藝術形象的組成部分,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與道德褒貶的功能,寓褒貶、別善惡於圖象、色彩之中。魯迅先生說,臉譜是由「優伶和看客共同逐漸議定的」(《且介亭雜文》)。它反映著創作者(藝人)和欣賞者(觀眾)的審美觀念。臉譜的顏色,一般以紅色表示忠誠,黑色表示剛直,綠色表示強悍,白色表示姦邪,金銀色表示怪異。這與潮州民間以紅色表示喜慶樣瑞,白色表示邪惡不幸相一致。張飛的臉譜,有的劇種突出他粗魯的性格,臉譜上繪上豬鼻(豬鼻雲),而潮劇張飛的臉譜,卻繪上蚨趴的圖案,突出他活躍、輕快、喜樂的性格。潮劇女狐精(狐狸精)的臉譜,整個臉譜分成兩半,一半是美女的形象,一半是兇殘的惡臉,在美女的嘴角,還有一粒美人痣,細看之下,卻是一隻毒蜘蛛。舞台上也有些人物心地(品質)善良,卻以豎眉立眼的兇相出現。人的外表(形象)並不總是與內心(品質)相一致,所謂「菩薩金剛面,魁星錦綉肚」,舞台上這些臉譜的創作,也是藝人與觀眾審美觀的反映。

⑸ 潮劇俗語,歇後語典故,歌曲,服飾,道具,行當,名家名段,臉譜,潮劇跟潮汕文化的連系

潮劇與潮汕俗語
引人入勝的潮劇從何而來?老藝人們用一句俗語來說明;「正字母生白字仔」。這話從何說起?須從南戲談起,南戲是南宋時流行於東南沿海的戲曲形式。

南戲最遲在明初已傳入潮州,在潮州鳳塘古墓中出土有宣德七年(1432)手抄劇本《正字劉希必金釵記》,這個劇本的行當角色、曲牌腔板都屬於南戲體制,同時也吸收了北雜劇的某些成分,所以題目有「南北插科」字樣。同時在題目中標明「正字」。「正字」就是正音,用官腔來演唱。

明代有潮腔、潮調的稱謂,指的是「鄉音搬演戲文」。這種地方化戲曲在當時是嚴加禁止的。

在明代的潮腔、潮調發展成了今天的潮劇。因此,人們就說這是「正字母生白字仔」。因為如此,潮劇歷來尊正字戲為師,稱正字戲為大戲。

潮劇的角色很多。明代為生、旦、貼、外、丑、末、凈七行。而且每一種還有不同類型。俗語用「四生、八旦、十六老阿兄」來形容一個演員陣容齊全的標准。四生:小生、老生、花(丑)生。武生;八旦:烏衫旦、閨門旦、彩羅衣旦、武旦、刀馬旦、老旦、丑旦(女丑)。「老阿兄」是指在劇中扮演各種雜角。這里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丑角。潮汕俗語關於丑角的俗語最多。而且把丑角突出到重要的地位。「無丑吾成戲」,就是說沒有丑角演不成好戲。潮州本上戲曲形成後,雖然整台都用潮語唱念,但生、旦角色唱、白較多使用潮語的讀書音和詞彙,而丑角不但可以說白話,而且可以隨意插科打渾,逗引觀眾。所以,又叫做「老五旦白話」。有時,戲班還靠老丑來進行斗戲。有一年,某地兩個戲班進行斗戲,兩班各有特色,勢均力敵。可是後來乙班漸入佳境,觀眾逐漸被吸引過去。這時,甲班宣布某老丑將出場,觀眾一聽,都涌到甲班戲台前。只見一個胖得惹人發笑的丑角上場,他穿一條唐裝的齊膝間短褲,赤著胖乎乎的上
身,捐一條又粗又長的大麻繩,不聲不響地先在台角扮個鬼臉,然後做了「想要自縊又害怕」和「想要投水卻膽怯」的動作後,說了幾句「唉!想欲吊頸哩驚畏索大條!想欲跳溪哩驚無人撈!便成便成勿去死,留放街市食白米!」十分詼諧,引得台下鬨堂大笑,把觀眾都吸引過來了。要當好醜角並不是輕易的事,技藝上必須有所專長。正所謂「無技不成丑」。

以前南戲系統劇種擁有18個傳統的基本劇目,稱為「十八棚頭」。我們今天形容一個人對事業的追求不是一心一意,而是每天都想嘗試一種新的工作,往往用「十八棚頭做到全」來形容。

在舊社會,演員的生活十分悲慘,他們「所歇老爺宮,所交大神明」。在戲班中,生活最艱苦的莫過於童伶。童伶是那些家庭貧苦而賣身戲班的兒童。所以俗語說:「父母無修世,賣身去做戲。」童伶失去人身自由,一切行動包括大小便都要由親丁看管,師父對徒弟稍感不如意都可打罵。童伶不能偷看師父們演戲,有些好的動作也只能偷學,如被發覺,也要挨罵挨打。童伶就是在打罵中學會各門表演藝術。因此俗語說:「戲人賤骨頭,無打不成戲。」又說:「老爺姓雷,戲仔著捶」。

童伶經常要受各種刑罰,對童伶的刑罰,較通常的是打腳腿、打手掌、夾手指、撐眼皮、鎖籠腳、罰跪等,而對於那些不堪虐待而逃跑的童伶,一旦被抓回,所受的刑罰更殘酷。有的連續幾天被吊打,有的捆綁後鎖在箱籠中,不給吃飯,更有甚者是割破肉撒上鹽,俗話說「鼓樂聲聲響,目汁垂垂滴」可以說是
童伶的寫照了。

此外,有不少俗語是來自潮劇演出過程中鬧出笑話。如「老老戲做到吾知掛須」,「老老戲做到跋落棚」、「老谷笪就知」、「做三出看不見人面」等。也有反映演出基本功的:「做花旦要會射目箭,做小生要會擎白扇,做烏衫要會目汁滴,做烏面要會扯架勢」;「花旦平勝臍,小生平胸前,老生平下須,烏面平目眉,老丑四散來」。有一些來自戲文內容,如「人身豬哥頭,趕人赴綵樓」源於《綵樓記》,「
梟過陳世美」源於《鍘美案》,「梟過金章婆」源於《金花牧羊》,「愛食好魚金針鯧,欲娶雅畝蘇六娘」源於《蘇六娘》。

潮汕文化:
http://..com/question/3079906.html

⑹ 潮劇五女拜壽簡介

明朝嘉靖年間,戶部侍郎楊繼康因對奸臣嚴嵩的專權不滿,欲告老還鄉。他六十壽誕之際,眾女兒、女婿奉厚禮進京拜壽,並爭迎二老去歡度晚年。貧寒的三女楊三春偕胸懷大志的三女婿鄒應龍前來拜壽,卻受到冷遇,二姐雙桃恃寵欺凌,並挑唆楊夫人將三春夫婦趕出楊府。
楊繼康的族弟楊繼盛誅奸未成,株連楊繼康削職抄家,逐出京都。頃刻之間,合家逃散,骨肉分離。只有婢女翠雲仗義相伴二老千里投親。不料二女雙桃見二老落魄,拒絕奉養。同窗兼親家陳松年懼怕嚴嵩淫威,也不敢接納。大女婿為圖飛黃騰達,竟認嚴嵩為義父。
楊繼康夫婦和翠雲流落街頭,瀕於絕境,巧逢三女楊三春,將二老接回家中悉心侍奉。
三女婿鄒應龍出仕朝堂,施計鬥倒奸臣嚴嵩,楊家冤案昭雪。適逢楊老夫人六十壽期,眾女兒、女婿又前來拜壽。楊老夫婦逐走寡廉鮮恥的大女婿,惟利是圖的二女雙桃見二老已將患難相從的翠雲收為義女,無地自容,羞愧離去,親家陳松年也前來賠禮道歉。鄒應龍有句名言:「誇我不足喜,罵我不生氣。」
楊家經受了一場興衰榮辱的變遷,壽堂上呈現出一派樂享天倫的動人景象. 應該是這樣的,我只看過越劇的,方雪雯那個版本的舞台版和電影版。

⑺ 潮劇莫愁女簡介

明代永樂年間,莫愁女是大明中山王府新來的燒火丫頭。公子徐澄見她聰明溫順,能書善畫,把她留在自己身邊伴讀。由於姑娘鬱郁寡歡,雙眸含愁,公子便為她取名莫愁。一日,徐澄趁先生赴雞鳴寺會友,攜莫愁去園中湖盪舟,美麗的湖光山色激起了他們感情的漣漪。徐澄吐露了自己在三年前的祖母壽誕之期,初見莫愁就一見傾心。公子之言出自肺腑,莫愁非常感嘆,說出了自己的身世。原來她是少卿之女,因父親遭奸臣陷害,滿門抄斬,自己被官府賣到了中山王府,做了丫環。徐澄對此深感同情,決心與莫愁結成百年之好。莫愁有感於公子的一片真情,取出了自繪的香扇贈與公子,以物寄情,徐澄也把扇墜贈與莫愁,他們矢志要形影永相伴,真情永相酬。徐澄興致勃勃地回到鬱金堂,正要把自己與莫愁相愛之事告訴祖母,不料老太君已為他高攀了一門親事,即當朝權臣邱丞相之女彩雲。徐澄不願攀結權貴,老太君得知徐澄的知音竟是莫愁女,為之一驚。自己的孫兒與一個罪臣之女私結情緣,豈不冒犯了朝廷,也將辱沒祖宗。她責令家奴徐忠把公子關在書房內,不得擅離半步,又派人到相府下聘迎娶,並將莫愁女打入湖心亭冷房。湖心亭內,莫愁女在昏暗的油燈下獨自傷心流淚,忽聽窗外有人在輕喚,原來徐澄在花燭之夜逃出與她相會。兩人依依相偎。老太君領邱彩雲等闖進冷房,把莫愁打個半死,趕出府第。彩雲暗施毒計,把莫愁帶回,讓丫環銀鳳對她百般凌辱,命她為病中的公子煎葯,卻又不許他們見面。公子病情始終不見好轉,彩雲認為是莫愁明眸勾去了公子的魂,她威逼太醫在葯方中添上一付葯引--心上人的眼睛,並當眾把葯方交給莫愁。莫愁不屑金銀珠寶和王侯逼人氣焰,她情願為心上人獻出自己的一切。她忍痛操刀剜眼,剎時間,天地為之嗚咽。莫愁女摸出徐府,含恨投湖,公子徐澄隨之而去。他們的堅貞愛情,從此流傳人間。

⑻ 廣東潮劇院一團所有演員名字

劇團成立之初,匯集多路精英,人才濟濟。後又不斷從汕頭戲曲學校和其它演出團體抽調補充新生力量,使陣容始終保持嚴整和活力。

劇團曾擁有姚璇秋、張長城、陳學希、鄭健英、陳秦夢、孫小華、許仁敬、李義鵬等觀眾熟悉喜愛的潮劇表演藝術家。現擁有國家一級演員張怡凰、林初發,國家二級演員劉小麗、吳奕敏、陳鴻飛、陳幸希、李四海等。

廣東潮劇院一團,原為廣東省潮劇團,始建於1956年,廣東潮劇院成立後,該團隸屬於潮劇院,成為第一演出團。

廣東潮劇院成立於1958年12月25日,由廣東省潮劇團和源正、怡梨、玉梨、賽寶、三正潮劇團合並而成的省級藝術表演團體,作為潮劇藝術的代表性單位,具有示範、培養、研究的性質和職能,是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專業藝術表演團體。

劇團先後創作、整理演出了一批深受觀眾歡迎並廣泛流傳的優秀劇目。

如《陳三五娘》、《辭郎洲》、《蘇六娘》、《火燒臨江樓》、《辯本》、《掃窗會》、《鬧釵》、《柴房會》、《鬧開封》、《張春郎削發》、《終南魂》、《陳太爺選婿》、《煙花女與狀元郎》、《葫蘆廟》、《德政碑》、《東吳郡主》等。

其中《張春郎削發》參加首屆中國藝術節獲高度評價;《終南魂》獲廣東省第五屆藝術節優秀演出獎;《陳太爺選婿》1993年9月參加全國地方戲曲(南方片)交流演出獲優秀劇目獎等七項獎,1994年獲文化部第四屆「文華獎」文華新劇目獎和文華劇用獎。

《煙花女與狀元郎》獲廣東省第二屆「五個一工程獎」;《葫蘆廟》獲「2000年中國曹禺戲劇獎·劇本獎,第七屆中國戲劇節優秀劇目獎、優秀編劇獎、優秀表演獎等多項獎勵,填補了潮劇在此項目上的空白。

《德政碑》2002年獲第八屆廣東省藝術節劇目一等獎、編劇一等獎、作曲一等獎等多項獎項。

《東吳郡主》2005年獲第九屆廣東省藝術節劇目一等獎、編劇一等獎、導演一等獎、音樂一等獎、舞美·人物造型設計一等獎、表演一等獎等多項獎勵,首屆中國戲劇獎·曹禺劇本獎,該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授於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2006—2007年度)「精品提名劇目」。

陳學希、張怡凰分別榮獲第18屆、23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張春郎削發》和《煙花女與狀元郎》拍成電影。此外還有一批優秀中青年藝員獲過國家和省的獎勵。

2019年4月24日,第七屆中國戲劇獎·梅花表演獎(第29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審出爐,廣東潮劇院一團林燕雲演出的潮劇《李商隱》獲戲曲類獎。

⑼ 哪裡能找到潮劇天子奇緣和金花女的戲詞

《金花女》選段《心不留郎也留郎》幫聲:五更月落天地朗
金花送郎出鄉關
雙人相對雙無語
一重心事一重山

金花:夫妻不灑別時淚
寄萬種恩情在不言中
劉永(娘子)
金花(官人)
劉永:三月恩愛情無限
金花:一旦分離心凄愴
劉永:緘口不說離別語
為怕嬌妻心作難
金花:強作笑容送君走
愁絲不系遠行人
劉永:求功名暫把愛妻撇
忍教她弱質對空房
金花:我怕他
此去關山跋涉苦
挨寒捱凍缺茶湯
劉永:家無余糧她怎為婦
縱不掛牽也掛牽
金花:千里迢迢無車馬
心不留郎也留郎
劉永:思至此不由人眉頭雙鎖
金花:想起來好教奴有口難
有口難言 。
《金花女》選段《我郎心中有奇才》
壁破風侵知天冷 手勤心熱可持家 嫁時不貪錦共緞 於今無忘麻與紗 雖然是寒門少余績 稀飯伴蔬更 且喜夫妻情篤同甘苦 內外順隨心寧氣靜 手剝黃麻把郎待 文章有價郎早回 勢利小人行呀行開去 識才丈夫行呀行磨來 有心織麻麻成絲 願郎得志赴科期 村野寒梅知呀知春早 春風報喜入呀入門閭 織幼績細細開 我郎心中有呀有呀有奇才 布鞋雨傘上京去 金鞍白馬返呀返回來 返回來 返回來

⑽ 誰能找到這兩段潮劇的視頻給我,之前微信別人發的,後來不小心被我刪掉了,我媽很喜歡這兩段。

下次把手機里的視頻給保存起來,就是刪除了也能找到。你要的這段視頻不好找了,你自己到網路里去搜索一下看看。

閱讀全文

與三大美女潮劇名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099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010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1441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761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298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504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503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1593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285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427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1674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176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239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843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969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1750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567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1414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745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