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獅子山台風登陸海南,暴雨下市民艱難行走,台風天應該如何安全出行
夏天可以說是台風肆虐的一個時間段,那麼在這個時間段總會出現一些人因為在台風天氣出門而導致自己受到一定的傷害。那麼獅子山台風登陸海南,並且現在報道上也顯示,在暴雨的情勢下市民非常難以行走。那麼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在台風天氣下,市民應該如何安全地出行呢?
最後就是在台風天氣中行車或者是行走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行人的動向,特別是那些用東西將頭包住或者是快速行走的人。那麼如果在台風天氣在汽車喇叭的作用其實是會大大的減弱,這個時候有一些司機或者是有一些行人,並不能夠聽見喇叭聲。那麼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他們的動向,而且貨車司機在開車的時候一定要將自己的貨物裝載好,這樣的話防止大風吹亂,貨物落下來砸到人。
2. 跪求無心法師1雲百度鏈接
視頻中有觀看方法,只能幫到這里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台風已經過去,我一打開電視新聞,正播著各個地區的災情。看著這片慘不忍睹的景象,我呆住了!樹木、電線桿東倒西歪,到處一片汪洋大海。看著看著,我突然想到我的學校,我穿著雨鞋、雨衣跑去學校。一到校門口,我看見被風掃過的落葉,七凌八落的散落一地,操場上鋪滿了臟兮兮的泥巴,甚至排水不良的地方也積滿了水,花圃里的花草被台風凌虐得凌亂不堪,外面的球場上各處都是爛泥土……唉呀!真是慘不忍睹啊!
大家看著這幅景象,個個目瞪口呆!還是趕緊同心協力清掃台風過後的慘狀吧!大家一起打掃,每個人開始分工合作,有的人負責掃地、澆水、擦窗戶、整理花圃……等。看著這么多的工作,不知道什麼時候才可以完成,負責倒垃圾的我,看著一包又一包沉重的垃圾不禁大吃一驚,怎麼會有那麼多的垃圾?台風啊!你也太會製造臟亂了!
夏天和秋天是台風最常發生的季節,真希望以後台風都不要再來了!每當台風過後,總會造成泥石流或傷亡的災情,蔬菜都會漲價,甚至連一個小小的麵包都要十元;農民只要遇到台風,農作物都會損失慘重,收入銳減,真是欲哭無淚,無語問蒼天!但往好處想,水庫不會有缺水的問題發生,一旦太久沒下雨,水庫就會沒水,所以台風有好處也有壞處,它一來,那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啊!但不管如何,「預防勝於治療」,多一分防範則少一分災害。希望大家重視平常河川的疏浚和水土的保持,才能在台風來襲時,把災害降到最低。
3. 台風「巴威」要來了,在外應該如何躲避
相信關注天氣預告的同學們已經注意到了中央氣象局發出的通知,今天,第八號台風“巴威”可能要登陸我國的東北地區,而且,很有可能“巴威”會成為今年的最強台風,小夥伴們要注意安全啊,盡量待在家不要出門了,在室外來不及回家的小夥伴也一定要保護好自己啊,那麼小編給大家提供幾條室外躲避台風的小建議吧。
第三,有的開車的朋友們在大雨天氣總喜歡加速回家避雨,這也是十分危險的一種行為,因為大雨不停地拍在前玻璃上,會阻隔視線,而且,下雨道路濕滑,車輛躲閃不及,容易發生車禍,所以,在台風天氣,應該選擇將車開到空曠處等雨變小再出行。
第四,如果台風等級真的特別大,已經到了站不穩的地步,而四周空曠沒有避雨的場所,就不要頂風前行了,可以選擇蹲下,或者是立刻趴在地上,減小風力,避免被捲起。
台風是自然災害的一種,人類在大自然的懲罰面前往往是弱小的,所以,遇到台風,盡量就不要出門與之斗爭了,乖乖待在家裡吧。
4. 該怎麼防範台風
提示一:不可在海中或岸邊游泳
當台風來臨時海水潮湧,大浪極其兇猛,這時千萬不要下海游泳,就算是在海灘上游泳也是十分危險的。
提示二:故事發生時不可盲目行動
台風登陸時難免會造成人員的傷亡,若發生外傷、骨折、觸電等情況,千萬不要盲目自救,最好能撥打急救電話。外傷主要是頭部外傷,一般都是被颳倒的樹木、電線桿或高空墜落物擊傷的。而電擊傷則主要是被颳倒的電線擊中,或踩到掩在樹木下的電線。這時千萬不要打赤腳,最好穿雨鞋,既可防雨又能預防觸電。在外邊行走時,也要仔細觀察周圍的環境後再走,以免踩到電線。通過一些狹窄的小巷時,更是要留心,圍牆、電線桿倒塌是極為常見的,所以一定要小心,以防事故發生。
提示三:盡量遠離建築工地
最好與一些建築工地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正在建設的工地的圍牆經雨水滲透後,極可能會松動;還有一些圍欄,也可能倒塌;一些散落在高樓上沒有及時收集的材料,譬如鋼管、榔頭等,說不定會被風吹下;而有塔吊的地方,更要注意安全,因為如果風大,塔吊臂有可能會折斷。還有在經過一些正在進行立面整治的建築時,最好也選擇繞行,不要冒失往下面走,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提示四:出行最好換乘火車
在所有的交通方式中,只有火車是受天氣因素影響最小的,所以建議出門時日子好選乘火車,最好也不要自行開車出門。
提示五:檢查家中窗檯、陽台
當台風來臨前,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應將自家陽台、窗檯上的物品移入室內。因為這些小物品在台風來臨時很可能會隨著大風掉落下去,造成人員傷亡。
5. 為什麼雨鞋在日本韓國等風靡這么久而中國人都不愛穿雨鞋呢
我們也穿啊,我們更加看重其實用價值。所以工作環境比較潮濕的職業也會用到。
雨鞋是橡膠做的,不透氣,穿著比較憋悶,進水後穿脫不方便。而且不太耐穿,容易損壞,所以不太流行吧,個人意見。
6. 什麼牌子的雨鞋最好
回力牌,上海的老牌子,質量一向都信得過。
7. 練習與測試六年級上語文24課大自然的文字的答案
糧食是人類的食品,而糧食是農民種莊稼生產的。冬天,如果下了場鵝毛大雪,你可能認為莊稼要凍死了,但懂得大自然的人卻說,今年是一個豐收年——有一句話叫「瑞雪兆豐年」嘛。
動物也是大自然的文字之一。在鄉村,如果出現雞、鴨、鵝往樹上飛這樣的反常現象,有經驗的人就會知道,地震即將來臨。
在很久以前,人類還沒有指南針,人們上山砍柴時如果要辨別方向,就看大樹的年輪。在年輪密集的地方,就是北;在年輪稀疏的地方,就是南。有年輪幫忙,即使沒有指南針,他們也不會迷失方向了。在夕陽正紅的時候,如果出現了美麗的晚霞,你一定會感嘆它絢麗無比、光彩奪目,可是,認識大自然文字的人卻知道,明天是一個陰雨天,應該把衣、被收好。
一、看風測天
天氣興雲致雨首先要有水汽,水汽是靠風來輸送的,「東風送濕,西風干;南風送暖,北風寒。」,風對天氣變化有明顯預兆。
「南風吹到底,北風來還禮」,這是冷空氣經過前後風向的轉換情況。冷空氣南下到達本地之前,受暖氣團影響盛吹偏南風,冷空氣到達時,轉為偏北風,風向轉變前後,天氣轉陰有雨。
「西北風,開天鎖,雨消雲散天轉晴」,吹西北風,表示本地已受乾冷氣團控制,預示天氣轉晴。
「雲交雲,雨淋淋」、「逆風行雲天要變」,說明大氣高低層風向不一致,易引起空氣上下對流,產生雷雨等對流性天氣。
季節不同,風向所反映的天氣也不同。「一年三季東風雨,唯有夏季東風晴」、「東北風,雨祖宗」,表明吹了偏東風,1~2天內天氣將轉陰雨,而夏季吹偏東風,將海上溫度較低的氣流吹到陸上,起調節氣溫的作用,不易下雨,尤其不易出現雷陣雨。
二、看雲測天
俗語說:「雲是天氣的招牌」。雲的形狀、高低、移向直接反映了當時天氣運動的狀態,預示著未來天氣的變化。民間很重視看雲測天。
「雲往東,一場空,雲往西,水凄凄;雲往南,雨成潭,雲往北,好曬谷。」雲往東或東南移動,表明高空吹西到西北風,故有「雲往東,一場空」。「雲往西」,指春夏之交,雲從東或東南伸展過來,常是台風侵襲的徵兆,所以會「水凄凄」了。雲向南移,說明冷空氣南下,冷暖氣團交匯,所以,「雲往南,雨成潭」。雲向北移,表明本地區受單一暖氣團控制,天氣無雨便「好曬谷」了。
天空上下雲層一致,天氣比較晴好。高低層雲移向不一致,天氣變化會很劇烈、復雜。正如諺語所說「天上亂雲交,地上雨傾盆」、「順風船,頂風雨」、逆風行雲天要作變」。
有許多諺語是看天的顏色測天,如「烏雲塊塊疊,雷雨眼面前」、火燒烏雲蓋,有雨來得快」、「人黃有病,天黃有雨」、「日出紅雲升,勸君莫出門」、「傍晚黃胖雲,明朝大雨淋」等。
三、看雨測天
雨雪天氣現象出現的早晚、強度及方位,都對應著一定的天氣形勢,因而能判斷推測出天氣變化。
「雨前毛毛沒大雨,雨後毛毛沒晴天」。是指一開始就降毛毛雨,預示這場雨不會大,若降了大雨,轉為下毛毛雨,預示仍要繼續下雨,不易轉晴。
「開門雨,下一指;閉門雨,下一丈」、「早落雨,晚砍柴;晚落雨,穿雨鞋」,是說清晨開始下雨,時間短,雨量小,晚飯前後下雨,時間長,雨量大。
「雨下中,兩頭空」,指中午下雷雨,時間短,兩頭晴天。
「久雨傍晚晴,一定轉晴天」,陰雨時傍晚前後雨止轉晴,預示陰雨結束,天氣轉晴。
四、聞雷測天
民間群眾常根據雷聲預測天氣,「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這條諺語指的是未下雨之前就雷聲隆隆,表明這次下雨是局部地區受熱不均勻等熱力原因形成的,又叫熱雷雨,雨量不大,時間很短,局地性強,常出現「夏雨隔條河,這邊下雨,那邊曬日頭」 的現象。
「先雨後雷下大雨,不緊不慢連陰雨」、「雷聲水裡推磨,下雨漫滿河」。這幾條諺語指先下雨,雨後靜風、悶熱,雨勢越來越猛,雷聲不絕,預示要降暴雨;如在降雨過程中,雷聲不緊不慢,打打停停,預示會出現連續陰雨。
「西南雷轟隆,大雨往下沖」,指西南方位起雷暴,來得慢,雨勢猛,時間長。「西北雷聲響,霎時雨滴滴」,西北方雷雨來得快,風力大,有紅雲時還會降冰雹。
「東北方響雷,雨量不大」、「東南雷聲響,不見雨下來」,也是根據打雷的方向判定雨量的大小。
五、看霧測天
霧是常見的天氣現象。特別是冬春,在晴朗微風的夜晚,地表附近氣層里水汽含量較多,水汽凝結成霧,或是冷氣團移向暖濕的地面時,也會形成霧。看霧也可以預測天氣變化。
「白茫茫霧晴,灰沉沉霧雨」,有霧時,天空白茫茫,預示著晴天,如天氣灰沉沉,預示雨天要來。「久晴大霧雨,久雨大霧晴」,久晴之後,空氣中水氣較少,不易形成大霧,如有大霧出現,表明有暖濕空氣移來,北方冷空氣影響時,會轉陰雨。久雨之後,冷空氣已控制本地,夜間雲層消散,微風,早晨出現大霧,陰雨結束轉晴。
不同季節出現大霧,預示未來天氣也不一樣。「春霧雨,夏霧熱,秋霧涼風,冬霧雪」,指春天出現大霧,天要轉陰雨;夏天大霧消散後,天氣晴熱;秋天有霧,表明有冷空氣南下,會出現連續有雨;冬天有大霧,預示最近要下雪。
六、看天象測天
大氣層中水汽、水滴、冰晶等到懸浮物質,使日、月、星、辰在天空中出現多種色彩和許多光學現象,觀察它的變化,可以預測未來天氣。
「朝霞不出門,暮霞行千里」。早上太陽從東方升起,如果大氣中水汽過多,則陽光中一些波長較短的青光、藍光、紫光被大氣散射掉,只有紅光、橙光、黃光穿透大氣,天空染上紅橙色,開成朝霞。紅霞出現表示西方的雲雨將要移來,所以,「朝霞不出門」。到了晚上,看到晚霞,表明雲雨已移到東方,天氣將轉晴,所以「暮霞行千里」。諺語「日出胭脂紅,無雨也有風」,、「日出紅雲,勸君莫遠行」、「太陽照黃光,明日風雨狂」等也是這個道理。
「太陽正午現一現,以後三天不見面」,指前兩天和當天上午陰雨,中午出現太陽,沒有多久天氣又轉陰雨,預示天氣將會連續陰雨。
七、看物象測天
動植物在氣象條件發生變化時,其活動規律和習性會發生一些變化,人們根據這些變化來預測天氣。
「烏龜背冒汗,出門帶雨傘」烏龜背殼潮濕,殼上的紋路混而暗,是天要降雨的徵兆;龜殼有水珠,像是冒汗,將要下大雨。龜殼乾燥,紋路清晰,預示近期不會下雨。這是因為龜身貼地,龜背光滑陰涼,當暖濕空氣移來時,會在龜背冷卻凝結出現水珠,天將下雨,反之空氣乾燥,暫不會下雨。
「蛇過道,大雨到」、「水蛇盤柴頭,地下大雨流」、「螞蟻壘窩天將雨」、「蚯蚓封洞有大雨」、「蜻蜓飛得低,出門帶雨衣」、「知了鳴,天放晴」、「蟬兒叫叫停停,連陰雨將來來臨」、「魚兒出水跳,風雨快來到」、「河裡魚打花,天上有雨下」。這些測天經驗,幾乎家喻戶曉。它們都是動物對陰雨前氣壓低、濕度增大的生理反應。
在晴天轉雨時,人們感到悶躁,疲倦不適。老人腰酸背疼,病人傷口發癢,關節疼痛,都預示天要陰雨。
八、看農歷關鍵日預測天氣
有許多天氣諺語是看農歷關鍵日預測天氣。如「上看初二三,下看十五六」、「壞了初二三,半月不得干」、「要知未來癱不癱,就看農歷二十三」(癱指下雨)、「月逢初四雨,一月晴九天」、「大旱難逃五月十三」、「六月六曬龍袍,淋破龍袍反曬四十五天」(指六月六下雨後期陰雨天數多)等。
為什麼這些關鍵日的天氣易出現變化呢?人們經過長期的觀測總結發現:冷暖氣團經常會在農歷的一些固定日期出現。農歷與月相有密切關系,月亮的朔望對大氣和海洋的引潮力有周期性變化,會使冷暖氣團在某些固定日期比較活躍,影響時天氣就會發生變化。
九、3個月韻律測氣候
相距一定時間兩種天氣氣候之間有一定的變化聯系,氣象學上把這種聯系叫做韻律。許多作天氣氣候預測的天氣諺語是屬於韻律性質的。
3個月韻律表現為季節之間的聯系,例如:
⑴「春雨貴如油,夏雨遍地流」、「春季無大風,夏季雨水窮」、「發盡桃花水,必是旱黃梅」。
⑵「大暑不雨秋天旱」、「夏寒秋長」。
⑶「秋水紛紛,冬雪滿天」、「秋有旱,冬有冰」。
⑷「寒水枯,春水多」、「打冬雷,落春雨」。
⑸「春雪百日雨」。
這些天氣諺語,反映了季節氣候特點之間的聯系,氣象工作者用這些諺語作氣候預測先要進行大量的諺語驗證工作,再以此作為氣候預報的一種判據。
十、5個月韻律測氣候
許多天氣諺語反映天氣氣候5個月的變化和聯系,大約相隔一個季節。例如:
⑴「不得春風,難得秋雨」、「春有幾次大風,秋有幾次大雨」。
⑵「三九欠東風,黃梅無大雨」、「九里一場風,伏里一場雨」、「九九南風伏里旱」、「四九南風伏里旱」。
以上兩組天氣諺語主要是根據冬春冷空氣活動來預報5個月(150天)左右的降水天氣。我們曾對天氣諺語進行驗證,查1月份冷空氣活動與6月份降水的聯系,發現26次冷空氣活動,23次在以後的150天左右有降水過程,佔88%,降水過程平均為3天。由此可以看出,用5個月韻律預測氣候變化,可靠程度還是比較高的。
天上的每一顆星,地上的每一粒石子,石頭上的青苔,天上飄飄的雲,嫩綠的小草兒,嬌嫩鮮艷的小野花,青石板橋上的曉露晨霜,比翼雙飛的鳥兒,海邊美麗的貝殼、鳳尾螺,雪地上神秘的腳印,水裡翩然游動的魚兒,古樹圈圈的年輪......
超多的!
你老早就認識了字,並且毫不費力地讀出街上的隨便哪一塊招牌。你不會跑到理發館里去買葯,也不會跑到葯房裡去理發。如果人們不陪你,你也會很容易地找到路,只需要給你正確的地址、街名和門牌號碼。
文字真是好東西。認識了字,就可以讀完最厚的書,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情。
但是也有另外一套文字,這是每個想成為真正有學識的人應該知道的。
這就是大自然的文字。它總共有成千上萬個字母。天上的每一顆星就是一個字母。你腳下的每粒小石子也是一個字母。
對於不認識這一套文字的人來說,所有的星全是一樣的東西。而有些人卻認得許多星的名字,並且可以說出它跟別的星有什麼分別。
就像書里的話是用字母組成的一樣,天上的星也組成星座。
從古以來,當水手們需要在海上尋找道路的時候,他們就去看那星星寫成的書。你知道,在水面上船隻是不會留痕跡的,那裡也沒有什麼寫著「由此往北」的有箭頭的指路牌。
但是水手們並不需要這樣的指路牌。他們有帶磁針的羅盤,磁針永遠指著北邊。即使他們沒有羅盤,他們也照樣迷不了路。他們朝天望望,在許多星座當中找到了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當中找到了北極星。有北極星的那邊就是北方。
雲,也是天空大書上的字母。它不但講現在的事情,而且講將來的事情。在天氣最好的時候,根據雲可以預測出雷雨或者淫雨〔淫雨:連綿不停的過量的雨。〕。
有時候,在炎熱的夏季,天空遠遠聳立著一座白色的雲山。從這座雲山向左右伸出兩個尖頭。山變得像鐵匠鋪里的鐵砧〔鐵砧(zhēn):捶打鋼鐵材料時墊在底下的器具。〕了。
飛行員知道,砧狀雲是雷雨的預兆。應該離它遠一些才好。如果在它裡面飛行,它會把飛機毀掉——在那兒的風就是颳得那麼有力。
天空的使者——鳥,也會教給那些留心觀察它們的人許多本領。
假如燕子在空中飛得很高,看去很小很小,那就會有好天氣。白嘴鴉飛來說,春天已經來到大門口了。而飛走的鶴不用日歷就可以告訴人們,熱天已經過去了。
太陽光還是很熱的,是個平靜、晴朗的日子。這時候從遠方傳來奇怪的不安的聲音,好像有人在高空互相呼應著。聲音越來越高,越來越近。凝視天空終於可以勉強分辨出一張模糊的蜘蛛網,就像給風吹著似的。蜘蛛網飛近了,抬起頭來,已經瞧出,這不是什麼蜘蛛網,而是許多長脖子的鳥。它們呈人字形飛著,排成整齊的隊形朝著陽光照耀著的森林飛行。但是很快又分辨不出一隻只的鳥來了,又像是張蜘蛛網了。一轉眼功夫,連蜘蛛網也無影無蹤了,它們好像融化在天空里一樣。只有那聲音還從遠方傳來,好像在說:
「再見!再見!明年春天見!」
閱讀天空這本大書,可以了解許多新奇的東西。
連我們腳底下的土地,在會讀它的人看來也是一本很有趣的書。
現在,在建築工地上,挖土工人的鐵鍬碰到了灰色的石頭。在你看來這不過是普通的石頭,可是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來,它並不是普通的石頭,而是石灰石。它是從碎貝殼變化而成的,你知道貝類是海洋里的居民。可見,在很古的時代,這個現在是城市的地方曾經是一片汪洋大海。
有時候,你在森林裡走,忽然看到樹林當中躺著一塊很大的花崗石塊,上面披著青苔,就像披著毛皮一般。
它是怎樣到這兒來的呢?誰有這樣大的力氣把這么大塊的石頭搬到森林裡來呢?而且,它又是怎樣穿過茂密的森林的呢?
誰如果認識大自然的文字,就會立刻說出,這叫做漂礫〔漂礫(lì):冰川消融後沉積下來的巨大石塊,上面常有冰川擦痕。礫,碎石。〕,它不是人搬來的,而是冰搬來的。這些冰川從寒冷的北方爬過來,沿路把岩石砸碎,並且把砸下來的碎石塊帶著一起走。這是好久以前的事了,當時這兒還根本沒有森林。漂礫周圍的森林是後來才長的。
要學會大自然的文字,應當從小就常常到森林裡或者田野上去走走,去注意觀察一切東西。假如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應當到書里去尋找解釋。
還應該經常去請教有學識的人:這是什麼石頭?這是什麼樹?這只鳥叫什麼名字?雪地上面是什麼東西的足跡?
這樣,等你將來長大了,做一個建築工人,或者飛行員,或者海員,或者田地上的工程師——農藝師,你看大自然的書一定會像那印在紙上的書一樣清楚明白。
下面是戴巴棣所寫的《大自然的語言》一詩中的幾節:
你看那天上的白雲,/這就是大自然的語言:/白雲飄得高高,/明天準是個晴天。
你看那地上的螞蟻,/這也是大自然的語言:/螞蟻忙著搬家,/出門要帶雨傘。
蝌蚪在水中游泳,/不就像黑色的「逗點」?/大自然在水面上寫著:/春天來到人間。
大雁在編隊南飛,/不就像「省略號」一串?/大自然在藍天寫著:/秋天就在眼前。
大樹如果被砍倒,/你會把年輪發現——/一年只長一圈,/這是大自然的語言。
你如果釣到大魚,/魚鱗上也有圈圈——/一圈就是一歲,/這又是大自然的語言。
大自然把「三葉蟲」化石,/嵌在喜馬拉雅山巔。/這是在告訴人們:/那兒曾是汪洋一片。
大自然把一塊「漂礫」,/撒在江南的廬山,/那又在提醒大家,/這兒有過寒冷的冰川。
……
大自然的語言啊,/真是妙不可言。/不愛學習的人看不懂,/粗心大意的人永遠看不見。
喜鵲枝頭叫,出門晴天報。
蚊子咬得怪,天氣要變壞。
河裡浮青苔,畢有大雨來。
蚯蚓路上爬,雨水亂如麻,螻蛄唱歌,天氣晴和
長蟲過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8. 氣溫低至5.1℃,且有台風生成,這個秋天怎麼過
這個秋天你只能多穿一些衣服,買好護膚品提前做好防護,不要讓自己生病。
在秋季一定要多喝熱水,每天晚上最好用姜水泡腳,這樣可以很有效地去除身上的寒氣,也能避免感冒。如果發現自己有身體不適的情況,最好提前服用葯物治療。
9. 中國的女子組合,六個人。有一個mv里下雨穿著雨鞋拿著傘在雨里唱歌,還有一個mv是她們變小在文具里的
最強女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