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專區 > 美國華人美女在中國街頭唱歌

美國華人美女在中國街頭唱歌

發布時間:2022-05-08 16:46:26

1. 抖音廣告視頻,街頭女生唱歌二十齣頭

樓主找到了嗎,能不能告知下。我也在找

2. 鄧麗君 一個獲得十億個掌聲的名子,真的好懷念她。 好懷念她的歌聲,還有誰在和我一樣懷念她呢。 雖然她以

您好!

鄧麗君絕對是我的偶像。。。

今年5月8日,是鄧麗君逝世15周年紀念日。

在距離這一天還有幾個月時,各路人馬就已開始准備——有的籌備「鄧麗君逝世15周年慈善演唱會」,有的准備發行「鄧麗君逝世15周年紀念郵冊」,有的組織「尋找鄧麗君傳人暨紀念鄧麗君大型音樂會」海選活動……

去世15年後,鄧麗君為何還有這樣的魅力?

也許因為:「在那個情感蠻荒的年代,鄧麗君擔起了為一個時代代言的重任,用其甜美的歌聲撫慰了無數人的心——靈。」

也許因為:「沒有人像鄧麗君有這么多的優秀作品,有這么多的鐵桿歌迷,有這么多的同代人、後來人受到她如此深的影響。」

也許因為:「在42年的人生旅途中,她所演繹的『愛過的人,錯過的魂,曾經擁有,就是永恆』的凄美人生,太讓人愛憐和留戀。」

……

這一切,似乎仍難回答一個問題:人們為何如此懷念鄧麗君?

傳奇一生

一代歌後鄧麗君被譽為「東方女神」,其一生堪稱傳奇。

鄧麗君1953年1月29日生於台灣雲林縣,本名鄧麗筠。她的父親是名老兵,祖籍河北邯鄲,母親祖籍山東東平。鄧麗君有3個哥哥和1個弟弟,由於孩子多,她的父母雖然辛苦勞作,但日子過得一直比較拮據。

父母很早就知道,他們的女兒鄧麗君有一副好嗓子,是塊唱歌的料。但他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女兒後來憑著這一特長,不僅改變了全家人的經濟狀況,還成為華人世界的一位巨星。

13歲那年,鄧麗君參加了台灣金馬獎唱片公司的歌唱比賽,以一曲《采紅菱》奪得冠軍。第二年,她從中學休學,加盟宇宙唱片公司,當年即推出第一張唱片《鳳陽花鼓》。1968年,鄧麗君開始在一些歌廳登台演唱,並參演電影,也曾在電視台主持節目。在公司的安排下,鄧麗君走出台灣,足跡遍及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等地。

1973年,鄧麗君去美國學習英文,第二年又轉赴日本發展。不久,她就以一曲《空港》,獲得1974年日本「最佳新人歌星獎」等多個獎項。而收入這首歌曲的唱片的總銷量,也達到75萬張。

1979年,鄧麗君榮獲台灣金鍾獎「最佳女歌星獎」。兩年後,她的5張大碟,在香港同時獲得「白金唱片獎」,徹底征服香港歌壇。1983年,30歲的鄧麗君走入演藝事業的巔峰期。1983年2月19日、20日,她走進全球流行歌手的夢想之地——美國拉斯維加斯「凱撒皇宮」,成為首位在此演唱的華人。很多旅居美國的華人,仍然記得當時的盛況——早在那年1月底,演唱會的門票就已被搶購一空;「凱撒皇宮」原本只有1100個座位,後來加到了1500個,但兩旁的走道、中間的階梯上,仍然擠滿了觀眾。在表演中,鄧麗君特別演唱了以范仲淹的《蘇幕遮·碧雲天》、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南唐後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等12首唐詩宋詞譜曲的作品,讓聽眾充分領略了博大精深的中文之美。此後不久,她再創紀錄,成為首位登上紐約林肯中心、洛杉磯音樂中心舞台的華人女歌手。1983年底,已從藝15年的鄧麗君,在香港舉辦「15周年巡迴演唱會」,其演出規模、觀眾數量和唱片銷售量等,都創下了華語歌壇的新紀錄。1986年,她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世界七大女歌星」和「世界十大最受歡迎女歌星」,成為唯一同時榮獲這兩項殊榮的亞洲歌手。

1987年,鄧麗君推出《我只在乎你》專輯,此後基本不再參加商業性活動,漸漸進入半退隱狀態。

但就是在這一年,《鄧麗君自選歌曲兩百二十五首》,首度在北京發行。當時,鄧麗君演唱的歌曲已風靡大陸。加之台灣當局准許相關居民回大陸探親,鄧麗君開始有了到大陸演出的想法。她原本計劃以敦煌壁畫為背景,結合中國古典四大美女的圖像,在北京舉辦一場華麗的演唱會。但後來,由於種種原因,這一計劃未能實現。

1989年,鄧麗君移居法國,在當地購屋置產,過起了近乎隱居的生活。次年5月,她的父親去世。噩耗傳來,她因悲傷過度而病倒,以致未能回台奔喪。

1993年,鄧麗君回到台灣。在接受采訪時,她說:「這些年來,我雖然是半退休狀態,不過我熱愛音樂,音樂方面的工作我永遠不會放棄,娛樂性的演唱就不去做了。我在英國、法國、日本都常進錄音間,鍛煉自己的聲樂底子。英國老師給了我一份『功課』,我一個星期起碼要自己在家吊4次嗓子。平常也注意基本的嗓子保養,煙不能抽,酒會喝一點,有一段時間我吃全素,現在願意吃一點魚和雞胸肉……」

1995年5月8日,一個噩耗傳遍了全世界——當天,年僅42歲的鄧麗君因哮喘病猝發,在泰國清邁去世。一位華人世界的歌壇巨星,就這樣遠去了。

魂歸寶島

1995年5月11日晚10時30分,載著鄧麗君遺體的泰航633客機,抵達台北桃園機場。

對魂歸故土的「寶島女兒」,台灣方面打破慣例,機場在辦理手續時一切從簡,並允許鄧麗君家屬、歌迷和台灣官員到停機坪上迎候遺體。隨後,鄧麗君的遺體被送往台北第一殯儀館。那裡放著一副可使遺體保存50年、鑲著水晶玻璃的銅制棺材;台灣「陸軍樂儀隊」擔任靈堂和葬禮的儀仗隊;20萬人在殯儀館外徹夜排隊,等著向鄧麗君作最後的告別。那一天,台北的交通陷入癱瘓。

5月28日,鄧麗君的棺木被運往台北縣金山鄉的金寶山墓園——筠園,與父親的遺骨一同下葬。此前,金寶山墓園的老闆在第一時間聯絡鄧家,以1元新台幣的象徵性價格,將園中一塊背山面海的風水寶地「賣」給鄧家,作為鄧麗君最後的歸宿。根據她的本名,這塊墓地被命名為「筠園」。

日前,環球人物雜志記者專程從台北市區出發,驅車一小時趕往金寶山墓園。循著鄧麗君的歌聲,很快就找到了筠園。

筠園分為廣場和墓園兩個部分。廣場比墓園大一些,地上「埋」著一架鋼琴,只有巨大的鍵盤露出地面。這是一位日本著名設計師的作品。遊人的腳只要踏上鍵盤,鋼琴便會發出美妙的聲音。廣場中間是鄧麗君的全身塑像。她微微含笑,伸開雙手,彷彿在歡迎所有為她而來的人。墓園入口處,有一處圓形亭屋,是筠園的音響和燈光控制中心。亭屋內的電腦中,儲存著鄧麗君演唱的歌曲,每天循環播放。

筠園的墓碑上,雕刻著鄧麗君的頭像。墓碑後面的棺蓋,是用黑色大理石打磨成的。棺蓋後面是一個石雕,上半部是鄧麗君的卧像,下半部的右側鑲嵌著她的彩色照片,左側寫著「鄧麗筠,1953—1995」的字樣。棺蓋右邊,立有一塊巨石,上面是現任親民黨主席宋楚瑜題寫的「筠園」二字。棺蓋左側,立著一塊石碑,上面用多種文字刻著同一句墓誌銘——「這里安卧著一位為歌唱藝術奉獻一生的巨星」。

無論何時來到筠園,人們都會看到,墓碑前擺放著歌迷們祭獻的鮮花。世界各地的鄧麗君歌迷不遠萬里來此拜謁,因此這里常年人流不斷,四季鮮花不謝。在「筠園」的題字石碑前,有一棵掛滿小木牌的樹,木牌上都是歌迷寫的悼念之詞。

何日君再來

「何日君再來?」在鄧麗君逝去15年後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用她的歌聲,來表達對她的懷念和追思之情。

15年來,流行音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華語流行歌曲的「風向標」已轉了無數個方向。但鄧麗君的歌,依然一遍又一遍地被傳唱。成方圓、那英、程琳、齊秦、王菲、黎明、周傑倫、張靚穎……一代代華語歌壇的知名歌手,或因翻唱鄧麗君的歌而一炮走紅,或因此達到事業的巔峰。在《月亮代表我的心》、《但願人長久》、《甜蜜蜜》、《我只在乎你》等優美的旋律中,年輕一代成長起來。

2008年,鄧麗君的歌曲《但願人長久》,隨「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升入太空。2009年,在「新中國最有影響力文化人物」評選活動中,鄧麗君以850多萬票的絕對優勢,位列榜首。2010年「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前夕,她被多家知名華文媒體評選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女性」;她的祖籍地河北邯鄲,將舉辦「2010·鄧麗君故鄉行」活動……

為緬懷鄧麗君,海峽兩岸興建了數家紀念館。20世紀90年代末,位於香港赤柱的鄧麗君故居,剛一開放,就迎來了數十萬人次的遊客,連地板都被踩壞了;2003年,大陸首次設置鄧麗君紀念場所——她的衣冠冢和紀念雕像,在她生前嚮往的上海落成;2006年,鄧麗君故居所在地——台北縣蘆洲,開始興建「鄧麗君主題公園」……

睹物更思人

2010年4月22日,位於台灣高雄市的「鄧麗君紀念文物館」正式開館。高雄市市長、國民黨籍「立委」、親民黨秘書長等台灣各界人士,均前往參加。這是全球首座鄧麗君紀念文物館。

4月29日,環球人物雜志記者一大早就趕到文物館,發現遊客已經排起長隊。

文物館總面積約800平方米,分為前後兩棟。前棟陳列著鄧麗君生前旅法期間使用的賓士轎車;旁邊的簡報室里,存放著大量的報紙、照片和音像資料,介紹她出生、成長、歌唱事業發展的全過程。後棟陳列著鄧麗君的演出服裝、首飾和收藏品,還有從她家客廳、餐廳和卧室搬過來的傢具和擺設品,以及她送給媽媽的麻將桌等。在紀念館里,參觀者可以跟著伴奏音樂哼唱鄧麗君的歌。

「鄧麗君紀念文物館」開館當天,鄧麗君的大哥鄧長安,動情地講起了建館的起因。「妹妹過世以來,就不斷有人建議建一座紀念她的展館,可一直沒有建成。」2009年8月,鄧家要處理台北縣蘆洲的老房子,鄧長安就和三弟鄧長富把鄧麗君的遺物運到高雄,「試辦」了一個「鄧麗君文物館」。結果,前往參觀的遊客絡繹不絕。尤其是來自大陸的遊客,每天竟有近20個團600人左右。他們中的不少人,將「鄧麗君文物館」和日月潭、阿里山一道,列為在台灣期間的「三大必到之處」。正是歌迷的熱情,堅定了鄧長安申請正式開辦文物館的決心。

「看到鄧麗君的東西,覺得她人還在,非常思念!她的歌聲,餘音繚繞,不絕於耳。」這是在文物館內徜徉的遊客的共同感受。

「東方神韻」的化身

上世紀70年代,鄧麗君美輪美奐的歌聲如旋風一般刮過中國台灣、香港以及日本、東南亞等地,也吹進了中國大陸。她那輕松活潑、溫婉流長的中國民謠小調,成為那個時代的記憶。

「練」出來的天籟之音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獲特別多……」那是1997年一個平靜的早晨,我走在江南小城裡,從街邊電線桿上的廣播喇叭傳出的歌聲,深深地吸引了我。歌聲溫軟,極富穿透力,在晨間的炊煙中飄浮。那天的景象與歌曲交融在一起,如同一首情景MV(音樂電視)。

她的聲音有一種特別的氣質,那是一種傳遞若干年後你仍然願意為此駐足街頭的聲音……

這是一位「80後」歌迷,近日在博客里表達的對鄧麗君的記憶。

事實上,鄧麗君雖然從小就表現出極佳的音樂天賦,但並不是完美無缺的。她原本是一副小嗓門,聲音比較柔和單薄。這種先天因素並不容易改變。為此,她的音樂老師姚厚笙從頭對她進行細致的指導,由發聲方法到歌唱習慣等,均悉心調教。姚老師是當時台灣著名的音樂製作人,是台灣第一個倡導並引進西方音樂教育理論體系的人。

當時,鄧麗君總是唱一些節奏輕快的歌曲,所以她那甜甜的歌聲總給人一種「可愛小女孩」的味道。而且,鄧麗君為了模仿地方小調的發音方式,極力把尾音往上拉高,養成了抬高語尾的習慣。這種歌唱方式聽起來比較俏皮,但顯得有些稚氣。對此,姚厚笙指導她學習慢節奏的唱腔,並告訴她:「你已經不是小女孩了,所以要以更有感情、更像大人的方式來唱。」

就這樣,鄧麗君的地方小調唱腔在姚厚笙的調教下開始大大改觀。但是,聲音小的缺陷還是存在。姚厚笙就試著讓鄧麗君練習對著麥克風中心點(老式麥克風是個大圓盤)唱歌的方式,讓她清澈的音色充分發揮出來,讓聲音深入人們的心靈。

台灣著名老音樂人左宏元非常喜歡鄧麗君,也曾親自教她唱歌。那時鄧麗君年紀很小,也沒交過男朋友,裙子穿得短短的,像芭蕾舞演員一樣,很可愛。左宏元教她唱《彩雲飛》,她問:「什麼是彩雲飛啊?」「什麼叫不要離開你啊?」左宏元告訴她:「不要離開你,就是你喜歡一個男生,叫他不要離開你,就這么簡單。」左宏元給她講了很久,也不知她到底明白沒明白,但她最終唱出來的歌感動了很多人。在唱電影同名主題曲《海韻》時,鄧麗君已經表現得很成熟了。《海韻》改編自徐志摩的對話體抒情詩,是一首難度較大的歌。但鄧麗君居然唱得那麼深刻動情,表現出豐富的想像力。左宏元頗有感觸地說:「像她那種音色、技巧、呼吸控制,在亞洲到現在(指上世紀80年代後)恐怕還沒有人超過……她的歌聲能讓聽眾產生共鳴,滲入人的心底,讓人心裡有個共通的、深入淺出的感覺。」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在「金嗓子」的背後,鄧麗君曾經歷過多少困苦和磨練。為了唱好歌她堅持天天吊嗓子,甚至患了感冒、發高燒時也從不間斷。她的好友何俐俐說,鄧麗君因為自己音域不夠廣闊而努力練歌,甚至練得喉嚨出血。

1984年,已經蜚聲全球的鄧麗君,專程到英國向聲樂老師學習運氣、發聲和共鳴音。事後她說:「我需要在每個階段後停下來,解決一些本身存在的問題,挖掘一下沒有發揮出來的潛力。」在英國期間她很用功,每天會練習六七個小時。「我的老師讓我每天起床後,都要吊嗓子30分鍾。早晨還沒有開聲,練提氣練到最高處,發出的聲音是很難聽的。」有一回,當她吊完嗓子,酒店服務員給她送茶水時,在杯墊上寫了一行字:「我們英國人最討厭有人在早晨亂叫!」弄得鄧麗君一時哭笑不得。

「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照大地。想要問問炊煙,你要去哪裡?」在鄧麗君婉轉裊繞的聲音周圍,永遠都不缺少歌迷們對她的思念之情。一位從事聲樂研究的「君迷」(指鄧麗君的歌迷)說:「鄧麗君的聲音中具有中國女人的特色,充滿了東方女性的神韻,溫柔不失堅強,美麗而且善良……她嗓音很有特色,幾乎聽不出有任何換氣的地方,可以在沒有鼻音的狀況下唱出連續的高音,而且她的中文咬字也非常清晰,音色又細又柔,令人著迷。」

前段時間,在日本一個「君迷論壇」上,人們將目前在日本發展的數名中國女歌手與鄧麗君進行比較。有資深日本「君迷」一針見血地指出:「鄧麗君小姐的聲音有濕度,濡濕感沁人心脾,不同於眾歌手相對簡單的乾燥尖銳或者明亮直白的嗓音。」

民族風演繹中國情

天津音樂學院的楊雁行教授告訴環球人物雜志記者,鄧麗君演唱的歌曲之所以在那個時期廣為流傳,是因為這些歌曲本身具有一個共同特徵:是具有民族風格的通俗歌曲。這非常符合中國人的審美習慣。鄧麗君的演唱方式,既不同於舊上海那些歌手的風塵與生澀,也不像當時台灣其他歌手的洋氣與生硬,而是恰到好處地把這些歌曲演繹成最具「中國風」的作品。

那恰如其分的拿捏,跟鄧麗君從小受的教育不無關系。在孩提時代,鄧麗君就常常聽父親哼唱京劇。父親常常有板有眼地唱上幾句,鄧麗君也時不時興高采烈地跟著模仿。母親同樣喜歡戲劇,經常聽黃梅調的地方戲,偶爾也哼唱一些小調,而且母親還非常喜歡看戲曲電影。鄧麗君在耳濡目染中,受益匪淺。

1967年,鄧麗君出道後推出的第一個專輯《鳳陽花鼓》,走的就是民謠小調的風格。從那時開始,鄧麗君便以演唱民謠小調而備受矚目。這個14歲小女孩甜甜的歌聲和純真朴實的情感,吸引了大批的聽眾,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後,「中國風、民族風」的歌曲一直是鄧麗君演唱事業的重心。她的許多首此類歌曲都成為傳唱的經典,比如《小城故事》等。而隨著領悟力的不斷提升,鄧麗君開始在音樂中加入更多的「中國元素」。

1983年面世的《淡淡幽情》,被許多人認為是鄧麗君歌唱生涯中最優秀的唱片,也是中國古典文學和現代音樂巧妙結合之作。據當時提出《淡淡幽情》專輯設想的香港企業家謝宏中回憶:「我在宴會上遇見了鄧麗君。我將長期醞釀成熟的構想告訴她,其反應相當激烈……當時我們的觀點很接近,這就是如何將我國流傳數千年的古典詩詞用現代音樂表現,如何引起聽眾的共鳴,如何保存逐漸被遺忘的中國文化……」為了做好這張專輯,鄧麗君找了當時中國大陸和香港最前衛、最權威的人士為專輯譜曲,而專輯中12首歌曲的歌詞,也都是根據中國古詩詞譜寫而成的,之後,人們就聽到了像《但願人長久》這樣的「歷史經典」,直到今天仍然經久不衰。

楊雁行教授告訴記者,鄧麗君能夠創作出《淡淡幽情》這張傳統與流行兩者融合無間的作品,是由於她在通俗樂壇努力多年、深諳中國詞曲和古典文化的緣故。鄧麗君的歌聲,讓世界各地的華人感受到中華民族悠久的溫柔情懷,讓世人明白,再現傳統藝術的精華,不一定非要限制在藝術歌曲的條條框框之中。

在這張專輯之後,鄧麗君的主要精力被公司放在了舉辦演唱會上,而結合中國傳統元素的創作越來越少。後來,鄧麗君也曾想完成《淡淡幽情》的續輯。她花了5年的時間來創作古詩詞曲,但由於歌壇環境和個人心境的變化,以及身體等原因,最終沒能實現自己的心願。這個沒完成的續輯,也成了歌迷心中永遠的遺憾。

「令人悲哀的是,在此之後,華語樂壇再沒有人有足夠的能力和高度,創作出這樣的作品。這可能也是人們今天懷念鄧麗君的原因吧。」楊雁行教授說。

「鄰家女孩」在歌唱

20世紀90年代,鄧麗君《10億個掌聲》演唱會的VCD(影音光碟)風靡中國大陸。在當時大陸人的眼中,台上的鄧麗君是氣質、風范、洋氣的代表。其實,鄧麗君的長相並不是很「洋氣」,反而具有一種「懷舊」的中國特色。她笑容甜美,舉手投足間都透著中國古典女子的婉約、溫和。她的舞台形象和她的歌聲一起,留在人們的心中。

早在1976年,擁有眾多歌迷的鄧麗君一改過去的表演形式,把個人演唱會作為演藝形式的重心。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里,她不停地在香港、日本等地舉辦演唱會。

1978年,鄧麗君在東京養樂多會館舉行個人演唱會。門票在演唱會開始前的許多天就已銷售一空。演唱會舉辦的當天,無數日本人和其他國家的歌迷,早早地聚在了會館的大廳里。在舞台上燈光明滅間,鄧麗君穿著粉紅色的演出禮服出場了。她步履輕盈、雙眸明媚,還未開口台下就已經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瘋狂的歡呼聲……

鄧麗君的演唱會如此受歡迎,主要在於她完美的舞台表現。著名樂評人李皖告訴環球人物雜志記者,鄧麗君的演唱,會給人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感覺,透著鄰家女孩的溫熱氣息。在舞台上,她始終與觀眾保持著良好的溝通和互動,演唱會彷彿是一場家庭聚會。她在歌迷面前唱歌,感覺就像與親人朋友相聚。來聽音樂會的人也都是鄧麗君的老歌迷,對她的音樂和個人十分了解。與現在的一些歌手在演唱會上為了征服觀眾而竭盡全力地表現不同,鄧麗君的演唱會風格,是一種與觀眾的交流,現場就好像是與聽眾「兩情相悅」的溝通。雖然她打扮甜美,「氣場」卻十分強大,自信、自然又從容不迫。

不過,鄧麗君在舞台上也有活潑的時候。她有時也會使用一些小技巧,比如唱到激動時,會將麥克風拉到很遠,再猛地抽回來,或者直接將麥克風從右手拋到左手,做些帥氣的動作。有趣的是,鄧麗君也有失手的時候。在印度尼西亞舉辦的一場演唱會上,鄧麗君用了「拉甩麥克風」這一招,但是由於唱得太激動,麥克風居然掉到了地上。當時的舞台設計特別流行噴灑乾冰,鄧麗君只得彎下腰慌慌忙忙地在乾冰霧里尋找麥克風。台下的觀眾還以為這是鄧麗君故意安排的小插曲,激動得不停鼓掌。

鄧麗君的舞台魅力,不僅僅是因為她的相貌、她的歌喉,更在於她的字正腔圓,自然流暢。樂評人李皖說:「即使不是刻意去聽鄧麗君的歌曲,但提起鄧麗君,留在腦海中的仍然是她的歌,因為她的咬字相當清晰。」

鄧麗君奔忙在世界各地,只能在繁忙的演出活動中擠時間學習語言。但就是在這樣的環境和條件下,鄧麗君仍然掌握了多種外語和中國的方言。她演唱的歌曲和出版的專輯,涉及日語、英語、印尼語以及中國的粵語、閩南語、山東話、上海話等。不僅如此,她還大量演唱各地民歌、地方戲曲、音樂劇等。

曾經有一位日本的樂評家評價說:「鄧麗君去世後,一直很難找到像她這樣的亞洲巨星。因為鄧麗君為了打入市場,花了很多時間學習粵語、日語、英語,以獲得當地觀眾的認同,但現在已經不再有這樣努力的歌手了。」

也許是自身經歷的曲折和坎坷,鄧麗君的演唱,最觸動人們的還是歌聲中流露出的些許傷感,它直達人們的內心深處。著名音樂人黃霑曾經評價說:「鄧麗君的歌可以慰藉人的心靈,有時在海外,工作疲倦的時候,非常渴望聽到鄧麗君的歌聲,她的歌聲有一種能夠撫平我們情緒的東西,一種難以形容的中國味……」

搖滾也向她致敬

風靡全球的不僅僅是鄧麗君的歌聲,隨之而來的還有與她相關的一切話題與想像。

李皖曾回憶自己一開始聽鄧麗君歌曲時的感受:「初『遇』鄧麗君,完全是一種恐怖的感覺。當時台灣是敵區,台灣的廣播電台是敵台,偷聽敵台是犯罪行為。即便調台時偶然碰上,也有一種強烈的犯罪感,那聲音在感覺中一下子變得巨大無比,如同炸雷……」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獲取鄧麗君歌曲的渠道還極其匱乏。很多時候,人們只是在街角巷尾,湊巧聽到幾句鄧麗君的歌聲。這樂聲來自那些「不務正業」的年輕人——他們穿著喇叭褲,踩著鋥亮的皮鞋,摩托車上載著「三洋」雙卡錄音機。鄧麗君的歌聲從錄音機里飄出,偶爾能聽清幾句唱詞的路人,無不臉紅心跳,覺得「不好意思」。

然而,就是這樣讓人感到「羞於啟齒」的歌曲,卻啟蒙了大陸的流行音樂,更在公眾中激發出復雜的反響。「那是一種震撼與反感的交雜,當時大多數人都不能接受鄧麗君,覺得有些『流氓』,而接受、傳唱這種音樂的人,則被認為是流氓阿飛。」李皖告訴環球人物雜志記者,雖然極受爭議,但恰恰是鄧麗君的歌曲,讓剛走出「文革」的公眾,慢慢找回了多年來被忽視的情感。人們開始意識到,除去「國家公民」的屬性之外,人們還可以是丈夫、妻子、兒女、情人等各種各樣的角色。人們原本的情感、個性、多樣性等一系列被淡忘的元素,也在鄧麗君的歌聲中開始蘇醒。

純朴、親切、活力、向上而又不失時尚與高貴的風格,令鄧麗君在公眾眼中的形象趨於完美。甜美的歌聲與完美的公眾形象,使鄧麗君成為很多大陸青年的偶像。在很多年輕人的筆記本里、床頭上、錢夾里,開始出現鄧麗君的照片,她的磁帶甚至因一次次被翻錄,而音色模糊。時隔多年,仍有很多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坦陳,留在他們心中的鄧麗君,已經不再是一個歌手,那段時光也不僅是一段有歌聲伴隨的歲月那麼簡單;對他們而言,「鄧麗君」是一種揮之不去的情結,有的人甚至以鄧麗君為擇偶的標准,或以她的名字為女兒命名。

20世紀80年代後期,鄧麗君的磁帶被正式引入大陸。從這個時候開始,人們才真正從音樂角度出發,重新打量鄧麗君。大陸音樂界一直有一種觀點,那就是中國的流行音樂是徹頭徹尾的舶來品,然而鄧麗君的音樂卻是一個反證。在流行的形式之下,鄧麗君傳承了太多中國傳統、古典的元素。她無法復原古典,卻將這其中的種種精髓巧妙演繹出來。幾十年過去了,中國流行音樂從無到有,又從有到優。在此過程中,鄧麗君始終自成一派,難以逾越。不過,她那種特有的「柔美力量」開始得到傳承。可以說,李谷一的《鄉戀》、蘇小明的《軍港之夜》,都來自這種風格。不同風格、不同時代的音樂人,都能從鄧麗君的歌曲中找到共鳴,甚至連唐朝、黑豹、鄭鈞等一批內地搖滾樂隊和藝人,都曾坦承鄧麗君對他們的影響。鄧麗君去世時,內地音樂人曾以一張專輯《告別的搖滾》向她致敬。在這張專輯中,當時大陸幾乎所有最當紅的搖滾明星,都重新翻唱了她的歌曲,以此向這位啟蒙者致敬。

舞台下的完美

在家人與鄰居、朋友看來,台上和台下的鄧麗君並沒有太多不同。謙恭孝順、積極上進、悲憫感恩、不慕權貴……這就是人們眼中的鄧麗君。不少分析人士認為,她的這些品格,與當今娛樂圈的是非繁多,形成鮮明的對比——她因此在故去15年後仍然受到懷念。

孝順的女兒

在鄧麗君的孩童時代,他們一家七口的生活非常拮據。6歲那年,已經「很有表演才能和號召力」的鄧麗君,開始在媽媽的陪伴下上街賣唱,為家裡掙些買菜錢。9歲那年,她開始跟隨父親原來的戰友,到台灣各地演出。雖然每次演出只能得到5元、10元新台幣的微薄收入,但對貧寒的鄧家來說,這卻是一筆「可觀」的收入。

一次偶然的機會,台北一家歌廳的老闆聽到了鄧麗君的歌聲,覺得很不錯,希望她能在課余時間到歌廳里客串一下。當時,鄧麗君的父母非常反對,擔心她受欺負。不過,鄧麗君說服了父母。不久,她就因表現出色,成為歌廳里的「娃娃歌後」,名氣越傳越大,就連台灣南部的一些歌廳也邀請她去演出。

由於頻繁演出,鄧麗君正常上學的時間越來越少,成績一落千丈。1967年,她就讀的金陵女中的校領導下了「最後通牒」,要她二選一:要麼放棄歌唱,專注於學業,要麼休學。出於照顧家庭的考慮和對歌唱事業的熱愛,鄧麗君決定休學。據她當年的老師回憶,當時有夜總會願意與鄧麗君簽約,邀她做專職歌手,但校園生活同樣令鄧麗君難以割捨。最終,家庭因素被她放在了首位。這位老師回憶說:「我問她父母親的意見如何?她自己又如何打算?她說因為家庭經濟因素,她需要那份工作,如果休學的話就能安心地唱歌。很明顯,她是為了改善困苦的家境而犧牲自己,而這個小孩子也真的一直很努力!」

3. 美籍華人,美籍中國人,美裔華人,美裔中國人是什麼意思

華人加入美國國籍,叫美籍華人。擁有中國公民身份的人放棄中國國籍加入美國國籍,叫美籍中國人。

美籍華人的後裔叫美裔華人。美裔中國人是指美籍中國人的後人。

國籍是指一個人屬於某一個國家的國民或公民的法律資格,表明一個人同一個特定國家間的固定的法律聯系,是國家行使屬人管轄權和外交保護權的法律顧問依據。

(3)美國華人美女在中國街頭唱歌擴展閱讀

歷史

馬里蘭州學院市——來自馬里蘭大學的一項新研究得出結論說,華裔美國人——他們是美國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群之一面臨著一個「玻璃天花板」,無法實現與他們付出的努力相稱的全部職業聲望和成功。

這份題為《華裔美國人肖像》的報告說,華裔美國人對教育和「人力投入」的回報「通常低於一般人群和非西班牙裔白人人群。」它還說,平均起來,法律和醫學領域的華裔美國人專業人士的收入差不多比他們的白人同行少44%。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的廣泛數據和獨立的訪談,該研究提供了高度多樣化的華裔美國人人群的最全面和最新的概況。該研究是由馬里蘭大學的亞裔美國人研究項目開展得,得到了亞洲太平洋裔美國人的一個全國性社區組織OCA的支持。該報告的數據截止2006年,是最新的數據。

「和流行的信念相反,盡管華裔美國人受教育程度較高,他們常常面臨經濟成功的額外障礙,」該研究的研究組長、領導著馬里蘭大學亞裔美國人研究項目的人口統計學家兼美國研究教授Larry H. Shinagawa說。() 「時間和努力工作對於讓華裔美國人全面進入主流社會和專業圈子根本不夠,」 Shinagawa還說。

「我懷疑還有許多原因,諸如語言障礙或者僅僅是由於被視為『外來者』而帶來的困難。長遠看來,增加指導措施和擔任領導的機會可以促進華裔美國人社會。你需要一個管道、一個網路從而幫助年輕的專業人士實現他們的潛力,並增加華裔美國人參與高層。成功會帶來成功。」

然而,這只是故事的一半。Shinagawa指出,華裔美國人社會的特點是極端多樣性。它幾乎被平均分成了來自中國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新移民群體和定居時間更長的、被同化的、受教育程度高且富裕的老移民和第二代美國人的群體。這些更早的移民主要來自台灣和香港。

「這導致了一個貧富、教育程度高低、白領和藍領的相當兩極分化的圖景,」 Shinagawa說。「你預料會在一波移民之後看到這種模式。但是在這個例子中,長期定居的群體尚未獲得充分的平等待遇。」

4. 那個在美國偶像上五音不全但很勇敢的華裔男子是誰姓孔的

這些日子裡,華裔學生孔慶祥橫空出世一炮而紅,一夜間竟成為全美青少年模仿的對象,俘虜了萬千少女的芳心。

21歲的孔慶祥選擇了拉丁歌王Ricky Martin的性感快歌《She Bangs》作為《美國偶像》參賽曲目,他剛一開口,許多在電視機前觀看這個節目的觀眾都差點從椅子上掉了下來:他不僅五音不全,而且台風相當滑稽。孔慶祥本應在一片笑罵聲中,灰溜溜地下台。一句話卻改寫了他的星途。以尖酸出名的西蒙克勞威爾評委粗暴地打斷孔慶祥,批評道:「你不會唱、你不會跳,你還有什麼話說?」正當觀眾都以為孔慶祥會羞愧得脫逃時,他卻勇敢地回應:「我已盡力而為,我對此無悔。」

節目播出之後,孔慶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一夜之間,他成為引人矚目的人物,美國主流媒體《洛杉磯時報》、《人物》雜志及電視娛樂節目《今夜娛樂》紛紛找他做專訪,還有電視台希望他上節目表演。而孔慶祥的處男大碟《Inspiration》也已經推出。

孔慶祥「一不留神」成了受歡迎的偶像

孔慶祥,美國伯克利大學工程學系三年級學生,一個長著齙牙、唱歌走調、舞姿拙劣的21歲華裔青年。幾乎是一夕之間,孔慶祥成為美國最具爭議、最受矚目的樂壇新人,他被冠以「走音男」、「另類(圖片-新聞-網頁)偶像」、「新貓王(圖片-新聞-網頁)」等稱號,他的首張專輯比馬友友、李文的作品更熱賣。雖然國內娛樂圈的不少大腕均表示對他的情況不太清楚,但網上關於他的討論已經熱火朝天、沸沸揚揚了。

解讀孔慶祥

他是誰?

在對圈內幾位知名人士的采訪中,說到孔慶祥,他們的第一反應多半是:「誰是孔慶祥?」的確,孔慶祥這個名字在中國一點名氣也沒有,然而在美國,這個通過在電視節目《美國偶像(AmericanIIdol)》上「出醜」而一夜成名的小夥子,卻已儼然成為美國人人追捧的偶像。4月6日,孔慶祥推出首張個人專輯《Inspiration》,在美國發行首周即熱賣3.8萬張,空降BILLBOARD專輯銷量榜第34名不說,還勇破由大提琴家馬友友保持的第58名的最好成績。不過,成為「偶像」的孔慶祥卻覺得自己很失敗,當看到電視上的自己時,他的第一反應是:「製作人把我的缺陷都暴露了出來,站在那裡我像個傻子。」

為啥紅?

對於長得對不起觀眾、唱歌又五音不全的孔慶祥如何能一夕成名,很多人可能覺得莫名其妙,所以,不妨來回顧一下他的成名史吧。《美國偶像》是福克斯(圖片-新聞-網頁)公司一檔收視率相當高的真人秀電視節目,曾成功捧紅凱莉·克拉克森等新星。今年1月30日晚,該節目出現了一位梳「蛋撻頭」、長大齙牙的華人參賽選手———孔慶祥(WilliamHung)。這個11歲從香港移民到美國的青年緊張地演唱了瑞奇·馬汀的那首《SheBangs》,僵硬的舞姿、不太標準的英語令他還沒唱到一半時,台下已笑成一片。一名黑人評委用白紙遮住臉部,好讓自己無所顧忌地狂笑,另一位評委、著名電視人西蒙·科洛維爾打斷了孔慶祥的表演,直白地問道:「你既不會唱歌,也不會跳舞,你還有什麼好說的?」觀眾們慣常地笑等著孔慶祥羞愧地逃脫,不料卻聽他平靜地說:「我已經盡力了,所以完全沒有遺憾……要知道,我並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說完這些,他向評委致謝,背著黃色背包走下了台,看上去像趕去圖書館的學生。孔慶祥和評委們完全沒有想到,在台上那兩句冷靜的回答,讓他幾乎成為眼下美國最熱門的偶像之一。節目播出當天,有超過3家網站專門轉播了他的表演,其中一家網站在4天內得到400萬個點擊,熱得不得不臨時關閉;有人迅速建起孔慶祥的個人網站,其訪問量在一周內就超過了700萬次,多位女孩在網站上留言,表示要以身相許;這個節目被傳送到了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很多電視台、電台不斷重復播放孔慶祥當晚的表演;經過處理,孔慶祥的演唱樣帶混合了Hip(圖片-新聞-網頁)-Hop以及電子元素,進入了芝加哥WKSC-FM電台點唱單的前10名;《洛杉磯時報》、《人物》雜志及電視娛樂節目《今夜娛樂》紛紛對孔慶祥進行采訪;牙科診所希望能免費為他進行牙齒矯形,牙齒保健商希望能和他商談廣告合約;中國香港街頭迅速出現了印有孔慶祥頭像的T恤衫……理所當然地,孔慶祥贏得了唱片及電視演出合約,開始了一條「另類偶像」之路。

能紅多久?

在孔慶祥走紅之後,很多媒體和網友將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進行探討。支持者認為美國觀眾被他「誠懇的平民態度」所打動,他已成為「反偶像」、「反名人」的象徵;反對者認為美國觀眾是在拿這個「愚蠢的外國人」取樂,他的走紅不過是一場鬧劇;甚至孔慶祥本人都不知所措地說:「一邊是功成名就,一邊是臭名昭著,我都不知道到底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了。」特立獨行的奇跡也好,「走音男」的鬧劇也罷,孔慶祥「火」卻是事實。不過,美國乃至全球觀眾對這個反偶像反成偶像的年輕人的熱度究竟能持續多久呢?在采訪中,記者獲得的回答都相當不樂觀,大多業內人士都認為除非孔慶祥具有相當的表演天賦,可以作為喜劇演員在演藝圈存活,否則他的走紅只能是曇花一現。

評說孔慶祥

原因:反叛或同情

王長田(光線傳媒總裁):孔慶祥的走紅是觀眾對娛樂圈充斥俊男靚女型偶像持反叛態度的表現。雖然孔慶祥長得難看,唱得也不好,但他的一夜成名反映了人們對個性、對真實的追求。

許曉峰(華納中國唱片公司總經理):獵奇永遠不會代表真正的潮流,作為走音歌手第一人,孔慶祥在人們獵奇心理的驅使下可能是紅了,但這只是個案,我不相信,如果推10個這樣的人也個個能紅。

宋柯(資深經紀人,北京太合麥田音樂公司總經理):孔慶祥的受歡迎是綜合娛樂功能的體現,說明了《美國偶像》這個電視節目的成功。我認為沒必要強調他是在美國唱片銷量排名最高的華人,因為華人很少會去美國發唱片,這個指數也沒什麼意思。在美國以誇張表演著稱的黑人和白人演員太多了,但美國人印象中的華人一向是含蓄、低調的,即便在娛樂圈也多半是武打明星,突然出了個敢於把瑞奇·馬汀、邁克爾(圖片-新聞-網頁)·傑克遜奚落得夠嗆的,他們覺得很新鮮。

張衛寧(著名音樂人,21東方唱片公司總經理):以往,我們覺得影星就要有演技,歌手就得有唱功,現在,演得好不好看、唱得好不好聽都不一定成為演員和歌手。此外,歐美的文化和審美和我們有較大差別,正如很多中國人覺得很醜的模特會在歐美很紅,孔慶祥的情況可能有點類似。我在日本電視上也見過長得不好看且走音可怕至極的選手,但他們在比賽中的民眾支持率也相當高,日本同行們說人們或者覺得這些參賽者太可憐,出於同情才支持他們,或者因為見多了包裝得很精緻的偶像,所以突然見到真實的表現會表示關懷。

王珏(創作歌手,明瑛唱片音樂總監):孔慶祥雖然並沒有完成美國民眾一向追求的「美國夢」,但他在比賽時的回答卻迎合了大眾追夢的心理。唱片公司抓住人們這種心理趁熱打鐵為孔慶祥推出專輯,會熱賣一陣子,但由於太缺乏藝術性,所以只能是曇花一現。

啟示:潮流會逆轉

王長田:中國娛樂業還很稚嫩,主流的部分還沒有得到充分完善,所以,娛樂圈的人將很難接受孔慶祥,倒是歌迷有可能會跟風。即便如此,孔慶祥的走紅仍然能給我們一些啟示,即娛樂也好,文化也好,一種潮流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就會出現修正和逆轉。比如,在我個人看來,周傑(圖片-新聞-網頁)倫(圖片-新聞-網頁)的歌唱得並沒那麼好,但他代表了一種個性風格,所以很多孩子喜歡他。又如,去年我們舉辦了一個主持人大賽,所請的評委肯定都代表了主流文化,但他們卻將最高分給了一個完全出乎我們預料的選手,這也說明評委們不再滿足於選出一個符合傳統標準的主持人。

張衛寧:國內的審美取向還是比較傳統的,也許某一天也會突然殺出一個像孔慶祥這樣反傳統的偶像,但多半不是通過傳統比賽,而是某個大公司策劃出來的。

王珏:在中國,像孔慶祥這樣的選手恐怕連初賽都進不了,評委及主辦單位不會考慮一個五音不全的選手,而在很熟練運用商業模式操作的美國,孔慶祥很可能是主辦單位和唱片公司事先商量好的一個策劃。

5. 介紹蔡依琳

蔡依林---原 名:蔡宜凌(補充說明:蔡媽媽說,蔡宜凌這個名字是才藝兼備的意思,全方位都會顧及。讓JOLIN 的成長過程非常順遂,後改名為蔡依林,JOLIN在台灣上通告時有把身份證展示出來哦。) 英文名:Jolin Tsai.(補充說明:J-Just Need More Time ·O-One Lonely · L-Let』s Dance · I-Impossible Is possible · N-Never Give Up. 這是在她的《地才》DVD中對英文名的最新註解,同時也概括了她這幾年來不懈努力的過程和狀態) 昵 稱:公主 祖 籍:福建省泉州市 生 肖:猴 身 高:158cm 體 重:40.5kg 星 座:處女座 BMI指數: 16.02 三 圍:82/62/80 蔡依林近日登上中國日報英文報封面
經紀公司:天喜娛樂 唱片公司:華納 代表作:《日不落》《倒帶》《舞娘》《黑發尤物》《假裝》《看我七十二變》《愛情三十六計》《花蝴蝶》《我知道你很難過》《妥協》《特務j》《唯舞獨尊》《大丈夫》《天空》《love love love》《台灣心跳聲》《海盜》《布拉格廣場》《說愛你》《獨占神話》《美人計》《玩美》《今天你要嫁給我》 唱片銷量:2300萬(全亞洲) 387萬(台灣) 宗教信仰:道教 尊敬的人:母親 語 言:國語、英語、閩南語(台語)、法語 家中排行:上有一姐,排行老二(姐姐姓名 蔡昱紋) 專 長:唱歌、跳舞、英文、指甲彩繪 特 質:努力、積極、爽朗、善良、坦率、敬業、努力不懈,清純、性感、 深具舞台魅力,可塑性強、勇敢、 嗜 好:喜歡旅遊、看電影、唱歌、看書、做指甲彩繪、收集健康資訊等 童年志向:英文教師、專業舞蹈家、演員、營養師 喜歡動物:狗狗(特指她那隻比熊犬whoohoo) 最怕動物:蟑螂 收 集 品:指甲油、首飾、低腰牛仔褲、Hello kitty周邊商品 最喜歡的演唱歌路:有Power的音樂 最討厭的事:失眠、胃痛 最愛的顏色:白色、黑色、藍色、紫紅色、粉紅色 最喜歡的花:百合、白鬱金香、粉紅玫瑰演唱會(20張) 最喜歡的食物:水果、全麥土司、水煮青菜、水果、低卡零食、紅肉(如牛肉,但要適量)、芝麻(Jolin在博文《煮婦成果展》內有提及) 最喜歡的數字:1019(出道專輯《jolin1019》) 最喜歡的事:出國遊玩、開演唱會、和朋友聊天、購物 最愛的一本書:《傲慢與偏見》 最喜歡的演員:約翰·特拉沃爾塔、茱莉亞·羅伯茨、尼古拉斯·凱奇、湯姆·克魯斯等 最喜歡的電影:《我最好朋友的婚禮》 最想見的人:Destiny's Child、 Madonna、 金城武 最喜歡吃的菜:自己、家人做的菜、秋葵 最新《黑發尤物》MV造型
最喜歡的季節:秋天 最喜歡的運動:羽毛球、撞球、保齡球 最滿意的身體部位:眼睛、眼睫毛、指甲、頭發 最不滿意的部位:身高 最難忘的事:去紐約兩個月留學 最失望的事:留學沒能成功 最喜歡的樂器:鋼琴 最愛的音樂類型:Hip-pop、R&B、Pop Rock渾厚的黑人音樂、Techno 最大的願望:做些能讓家人和自己高興的事情,能讓歌迷們看到自己有新的進步 最喜歡的英文單詞:Victory 所在經紀公司: 天熹娛樂 所在唱片公司: 華納音樂 舞蹈老師:張勝豐(台灣)、藍波(台灣)、Henrry Link(美國)、德久光人(日本)、辛田好惠(日本)、Jonte(美國)、Bobby Newberry(美國)、Ahn Hyung Suk(韓國)、Benny Ninja(美國)、Kyle Hanagami(美國)、Miguel Zarate(Mexico)等 圈中好友:羅志祥、孫燕姿、李威、張棟梁、謝霆鋒。江美琪、黃立行、潘瑋柏、蕭亞軒、衛斯理、林俊傑、陶喆、王力宏、楊丞琳、趙嘉衛,王心凌,張韶涵、彭於晏、李易、溫嵐、五月天阿信、郭采潔、蕭敬騰、唐禹哲、S.H.E、、梁靜茹、阮經天、李玖哲、馮德倫、方大同、徐熙娣 、吳宗憲 、黃靖倫、房思瑜、周傑倫等。
編輯本段人物經歷
個人早年生活
蔡依林本名蔡宜凌,出生於台北縣新莊市。蔡依林家中排行老二,上面還有一個姐姐。蔡依林畢業於景美女中、並以推甄方式進入天主教輔仁大學英文系就讀(大學時期與F.I.R的Faye為同班同學),曾經說過,大學時最喜歡在理園吃飯。
音樂生涯起步
1998年4月,還在景美女中上學的蔡依林,在MTV音樂台舉辦的《新生卡位戰》音樂大賽脫穎而出,擊敗了3000多位參賽者之後又以演繹惠特妮休斯頓的名曲《The Greatest Love of All》 奪得當時的冠軍。同年5月份,她以第一名征試成績進入輔大外文系。
環球唱片時期
環球唱片時期 (1999年-2001年): 蔡依林獲頒白金唱片大獎 銷售成績受肯定
1999年3月蔡依林正式與環球音樂簽約。擔任年度7-11形象代言人的蔡依林以一曲「和世界做鄰居」走紅歌壇並於9月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Jolin 1019》成功的打響知名度,一舉榮獲當年包括三立電視台的音樂風雲榜-最佳潛力新人獎、ChannelV亞洲區年度最受歡迎新人-女歌手獎和TVBS勁碟民選大賞-最受歡迎信任獎在內的多項大獎,因此被媒體封為少男殺手。這張專輯也大賣40萬張,以新人之姿直逼天王天後銷售量,被環球音樂視為公司的搖錢樹,不惜砸下上億的銀彈打造今日的天後,到國外學習才藝與訓練歌唱,在2000年4月發行了《Don't Stop》第二張專輯,果然承襲上一張的買氣及人氣,締造出蔡依林歷年最暢銷的作品,高達45萬張的銷售量。2000年12月第三張專輯《Show Your Love》是蔡依林的轉型作品,這張專輯嘗試了許多動感舞曲,也讓蔡依林醞釀了天後之風的氣勢。
音樂事業低潮
2001年7月合約最後一張專輯《Lucky Number》因與當時的經紀公司大聲工作室有帳目不清,導致宣傳停擺,影響了專輯銷售量及收入。但蔡依林在打官司的期間,曝光量仍是相當活躍,廣告活動是邀約不斷。在這段「空窗期」時間,經紀事宜熱門搶手,先有8866唱片幫忙發稿,還有年代整合行銷協助處理。官司合約到段落,蔡依林當時的作品寫真書與偶像劇「Hi!上班女郎」也紛紛開始執行並錄制她的全新音樂。
Sony唱片時期
(2002年-2006年): 蔡依林經歷了與大聲工作室的合約糾紛,2002年7月簽進新力音樂唱片公司,這是蔡依林音樂生涯的一個轉折點,Jolin被新東家新力唱片力捧為「音樂女皇」接班人! 於2003年3月發行了《看我72變》專輯,一經推出即獲得巨大成功。由於成功的行銷計劃、以及首首傳唱的歌曲,使蔡依林重新站上一線歌手之列,更一舉奪下當年最暢銷女歌手,以36萬張的成績傲視歌壇。2004年2月發行《城堡》專輯,讓已站在樂壇高峰的蔡依林輕松的銷售30萬張,2005年4月發行第五張專輯《J-game》亦獲得承繼性的成功,也讓蔡依林連續蟬聯三年台灣女銷售冠軍。
百代唱片時期
(現為金牌大風)(2006年-2008年): 2006年2月,蔡依林加盟新東家Capitol唱片,這使蔡依林躍向國際舞台。於5月發行了首張加盟大碟《舞娘》,「舞娘」所造成的風潮。在青少年裡可見一斑,蔡依林所造成的風潮在當年更是一陣炫風。這張專輯為蔡依林帶來了不只是當年度台灣銷量總冠軍,也讓一直跟金曲獎絕緣的蔡依林在第18屆金曲獎中一舉獲得最佳女歌手及票選最受歡迎女歌手獎,成為史無前例的雙料「金曲歌後」;此專輯獲得巨大的成功,不管是在製作品質、演唱、舞蹈造型都帶給了大眾耳目一新的感受,更獲得專業評審的肯定。其後所舉辦的「唯舞獨尊」演唱會,精採的高難度表演更是獲得全場觀眾的喝采。發行的《地才故事紀實DVD》描述蔡依林在舞台底下努力奮斗的過程。一連串的努力所隨之而來的成功更讓蔡依林站穩在流行樂壇的地位。 2007年9月,蔡依林以特務造型風為題材發行了第2張加盟大碟《特務J》,此專輯不但橫跨英國、法國和泰國三國家拍攝音樂錄影帶和音樂電影,為了音樂電影Jolin也去苦練鋼管舞和無重力旋轉綵帶,Jolin苦練這兩項也出現在專輯同名首波主打《特務J》裡面,特別請到金在元、馮德倫、吳嘉龍拍攝音樂電影演出,此專輯不但利用音樂電影來為專輯作出賣點,特別是專輯第2主打《愛無赦》,利用掌心雷Kila Kila舞炫麗的感覺也成為了舞曲的一陣全新風潮。11月蔡依林因在亞洲聲勢大噪而被EMI總公司相中,與澳洲天後凱莉·米洛Kylie Ann Minogue對唱《In My Arms》。 2008年,原訂於3月發行的英文書《愛的練習語》,唱片公司以內地批文為由不斷將發行日期往後延宕,但此舉動引發了歌迷以及外界媒體的揣測,因為與金牌大風(EMI改名後)的合約是最後一張專輯,對於蔡依林一旦發行《愛的練習語》而約滿後離開,是給處在人事變動的金牌大風一大打擊,而故意拖延蔡依林離開的策略。 這張英文專輯雖然僅銷售3萬張,但還是拿下台灣年度西洋唱片冠軍。
華納音樂時期
(2008年-至今): 2008年,蔡依林生活照(20張)加盟新東家華納音樂,與陳澤杉繼續攜手合作,而簽約地點則選在剛落幕的奧運場地「水立方」,這也是第一位啟用的歌手。外傳簽約金高達3仟萬人民幣合新台幣約1.5億,華納音樂則宣稱將蔡依林推向日本發展,並發行日文專輯,除此之外,還打算讓蔡依林進軍大熒幕挑戰影壇。現在也升格為國際品牌設計師自創品牌-72變(Seventy Two Changes),同樣也非常的成功。 2009年,發行了加盟華納音樂的首張專輯《花蝴蝶》,全新的造型風格也帶動了一股翩翩飛舞的蝴蝶效應風潮,在此張專輯中的舞蹈風格融入了街頭爵士舞、芭蕾的最難的部份Fouette(法語:鞭轉),這也是Jolin遠赴美國東西兩岸進行魔鬼特訓學習全新舞步;其中專輯中的高達16套,創下歌壇宣傳服新高價碼,這次更動用了五位造型師(2位為美國造型師);其中首波主打歌曲《大丈夫》在亞洲最大的LED屏幕進行首播,全新的街頭爵士舞風更是帶起了一陣全新舞蹈風潮;其中電子舞曲主打《花蝴蝶》這支耗資百萬打造的MV里Jolin就換了五套衣服,舞蹈跳了不下30次。《花蝴蝶》預購成績突破12萬張的紀錄並在G-music榜首周創下史上最高的銷售百分比68.11%。
編輯本段國際成就
01.在2010福布斯中國名人榜獲得第7名,收入為4650萬。 02. 第一位在奧運場館水立方(Water Cube)舉行記者會的歌手。 03. 第一位走遍世界四大國際唱片公司(環球、SONYBMG、EMI、華納)的歌手。 2010MusicRadio獲最佳國語專輯等
04. 空降歐洲「X-Chart」荷蘭單曲榜2008年第34周第10名,在歷史紀錄上是並列第10名的第5人,進榜4周後登上第1名,成為歷史上首位奪冠的亞洲歌手,驚動鄰國比利時。 05. 空降歐洲「X-Tip」荷蘭單曲榜2008年第34周第1名,成為唯一奪冠的亞洲歌手,創下投票指數最高紀錄,力壓同時在榜的美國天後Rihanna蕾哈娜。 06. 成功打入歐洲X-Tip100荷蘭年終榜第10 名,歷史上唯一進入前十的亞洲歌手。 07. 至今全亞洲累計唱片銷量突破2300萬張,台灣地區銷量超過450萬張。推出的10張正式國語專輯中已有9張全亞洲銷量突破百萬大關。創華人女歌手之最。 08. 在台灣G-MUSIC榜獲得冠軍次數超過70周(綜合榜忽略),創歷史之最。同時獲得三年華語榜年度銷量女冠軍(2003-2005年)、三年華語榜年度銷量總冠軍(2006-2007年/2009年)和一年西洋榜年度銷量總冠軍(2008年)。 09. 第一位在亞洲規模最大的世貿天階LED巨型天幕首播新歌MV的歌手。 10. 登上英國雜志AskMen網站2008世界TOP99位女星排行榜,榜內唯一華人歌手。 11. 第一位為Hello Kitty設計造型的亞洲藝人,成功設計嘻哈Kitty徽章。同時也是設計商Sanrio公司全世界首位明星設計師。 12. 獲得2006MTV亞洲大獎「國際最佳風尚大獎」,第一位獲得該獎的華人歌手(往屆得主包括Avril艾薇兒),全球超過10億人次同步觀看蔡依林表演《舞娘》。 13. 登上日本雜志《Nail Up》國際中文版封面,第一位華人歌手。 14. 受美國紐約薩克斯第五大道(Saks Fifth Avenue)百貨之邀設計並創立自己的品牌,歷史上第一位受邀的亞洲歌手。 15. 獲得2008法國雜志《亞洲音樂》票選亞洲女歌手、亞洲錄影帶、亞洲專輯獎,同時也是唯一獲評的華人歌手。 16. 受邀參加Chanel法國巴黎2007秋冬高級定製服裝周。 17. 獲得法國Minu- Net第4屆年度最佳亞洲專輯大獎票選第三名,創華人最高排名。 18. 被英國知名刊物《Monocle》訪問,第一位被訪華人女歌手。 19. 與澳洲性感女神凱莉米洛(Kylie Minogue)合唱歌曲《In My Arms》,成為第一位合作的華人女歌手,並出席其紀錄片倫敦首映禮成為唯一特邀嘉賓。 20. 與美國樂壇天後碧昂絲(Beyonce)合拍麥當勞廣告的第一位華人女歌手。 21. 登上世界四大唱片公司之一EMI的年度財務報表,第一位華人歌手。 22. 歷史上第一位肩負起國際女性品牌LUX力士全亞洲范圍代言的藝人。 23. 歌曲《海盜》在全亞洲同步電台首播,收聽人數超過8億人次創紀錄。蔡依林專輯封面(20張) 24. J1世界巡迴演唱會台灣首創百老匯劇院式舞台,首創的子母大小舞台。另外更耗資百萬元架設10組LED,這次豪華百老匯式舞台可以說創下有史以來演唱會舞台之最--最長升降伸展台、最高升降副舞台,站點包括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和美國。 25. 唯舞獨尊世界巡迴演唱會長達2年半、28場的巡演,共吸引全球50萬人觀賞、門票收入高達10億,站點包括中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與澳洲。其中澳洲站以8千人票房創下了華人當地開唱最高紀錄。 26. 第一位在台灣省台北市政府前廣場舉行簽唱會的歌手,到場6000人破紀錄。 27. 在台北小巨蛋連開三場演唱會並場場爆滿(1萬5千人×3),創下歷史紀錄。 28. 連續6年獲得台灣地區女藝人收入第一名,獲封「吸金女王」稱號。 29. 第一位連續6年獲得台灣HITO FM頒獎禮「年度女歌手獎」的歌手!連續6年獲得HITO FM年度百首單曲排行榜華人女歌手第一名的歌手。 30. 發行台灣歷史上第一張數位專輯。 31.第一位把高難度舞蹈vogue完整跳完的亞洲明星(見 美人計 mv) 32.第一位與英泰混血名模寶拉(Paula Taylor)合作力士廣告的台灣藝人

6. 路邊的野花不要采 歌詞

《路邊的野花不要采》-鄧麗君

作詞:林煌坤

作曲:李俊雄

送你送到小村外 有句話兒要交代

雖然已經是百花開 路邊的野花 你不要采

記著我的情 記著我的愛

記著有我天天在等待 我在等著你回來

千萬不要把我來忘懷 送你送到小村外

有句話兒要交代 雖然已經是百花開

路邊的野花 你不要采

記著我的情 記著我的愛

記著有我天天在等待 我在等著你回來

千萬不要把我來忘懷

(6)美國華人美女在中國街頭唱歌擴展閱讀

《路邊的野花不要采》是由林煌坤作詞,李俊雄作曲,鄧麗君演唱的一首歌,收錄於專輯《少年愛姑娘》中。

鄧麗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出生於中國台灣省雲林縣,祖籍河北省大名縣,中國台灣歌唱家、日本昭和時代代表性日語女歌手之一。1967年推出首張個人專輯,從而開始其歌唱生涯。

1969年因演唱台灣首部連續劇《晶晶》的同名主題曲而在台灣成名。20世紀70年代初期以《千言萬語》、《海韻》等作品打開香港及東南亞唱片市場。1974年憑借日文歌曲《空港》獲得日本唱片大賞「新人賞」,並由此奠定其在日本的演藝事業基礎。

截至1988年,鄧麗君共有17張唱片獲得香港「白金唱片獎」,10張唱片獲得香港「金唱片獎」;1988年12月,鄧麗君獲「全日本有線放送大賞最優秀歌星賞」,第五度蟬聯「日本有線大賞有線音樂賞」。根據日本卡拉OK統計數據結果,鄧麗君的《別れの予感》位居1988年日本卡拉OK歌曲點唱總量第1位。

7. 幾年前在網上看到一個視頻,是一個外籍華人小女孩唱歌的,跟一個女歌星同台唱的,唱歌前還有采訪

Stupida - 女歌手Alessandra Amoroso + 小女孩Sara Musella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64eklqXRAE/是這個嗎

8. 為什麼男子日本唱"海闊天空"看哭中國人

人民網微博報道,近日,一個視頻瘋傳微博及各大網站,內容是一男子東京街頭用日語自彈自唱《海闊天空》,在旁邊聽的中國女孩為此淚流滿面。(男子東京街頭唱日語版《海闊天空》,改粵語後瞬間淚奔!)該條微博被轉發了8萬多次,並有1萬多人留言評論。視頻在秒拍上的播放量超過了3900萬次。


香港街頭的演出。

Beyond搖滾樂隊,是華語樂壇具有代表性的樂隊之一,音樂富有朝氣充滿力量,他們堅持信念、熱愛和平、關心社會,其中的《海闊天空》更是直抒熱愛自由的胸懷。曾是當年一代青少年的精神圖騰,是令諸多中國樂迷終生感動的一支香港樂隊組合。

也有人這么說,喜歡Beyond的,都暴露了年齡,但是說這樣的話的人,你們不會懂,Beyond在當時代表著什麼,黃家駒這三個字,在粵語歌手的心裡又代表了什麼。



雖然這位歌手的粵語說真的很不標准,唱腔也不算好聽,但是卻能引起共鳴,懂的人,會忍不住想跟著唱,不懂的人,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為什麼。這是一個時代。就如同現在的小時代。。。。

9. 這位美女叫什麼名字

http://ke..com/view/750728.htm

中文姓名:陳法拉
英文名:Fala Chen
呢稱:法拉、FaLa
日文名:ファーラ
國籍:美籍華人
出生時間:1982年2月24日
星座:雙魚座
身高:171CM
體重:108斤
三圍: 34"-24"-34"
出生地:四川成都
祖籍:浙江
學歷:大學
小學:成都勝利西路小學
初中:成都鹽道街中學
信仰:天主教
畢業學校:Emory University
志向:成為成功商業女性為他人的榜樣、於演藝事業取得成就
能操語言:英語、普通話、日語、四川話、粵語
嗜好/專長:唱歌、跳舞、閱讀、旅遊、與家人及朋友共聚
最喜歡的寵物:貓
最喜歡的食物:中國餐、非奶類食品
最喜歡的飲品:非酒精類
最喜歡的季節:春天、秋天
最喜歡的卡通人物:哆啦A夢
最喜歡的音樂:爵士樂、古典音樂
最喜歡的顏色:紅色、粉紅、白色、綠色
最喜歡的科目:文學、語言
最喜歡的電影:Shawshank Redemption, Love Actually, Chicago
最喜歡的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最值得回憶的時刻:當我第一次來到美國
偶像:Julia Roberts
[編輯本段]【選美歷程】
2002年全美亞裔小姐冠軍
2003年美國華埠小姐亞軍
2004年紐約華裔小姐冠軍、最上鏡小姐、最佳MTV獎、最佳服裝獎
2005年國際華裔小姐亞軍

10. 華人在美國街頭唱歌後來路認人也唱起來

噢噢

閱讀全文

與美國華人美女在中國街頭唱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557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302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2087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1080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919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851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809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226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560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776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2130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736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626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107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259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752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909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2092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139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