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韓國有哪些特色的美食
1. 烤肉
烤肉被稱為韓國的BBQ,很合中國人口味。烤肉和普通的BBQ還不一樣,不用特意去挑出其中的骨頭,而且還有甜甜的醬牛肉的味道,老少皆宜。以在國外開韓餐廳為主題tvN綜藝《尹食堂》的菜單上,烤肉也榜上有名。
⑵ 韓國有一檔關於「中國美食」的節目叫什麼
一個有靈魂的美食節目:《白鍾元的三大天王》英文:Street Food Fighter
這位大叔就是白鍾元
拓展資料
白鍾元的三大天王(백종원의 3대천왕)
後改名為:白鍾元的快餐車(백종원의 푸드트럭)
《白鍾元的三大天王》(韓語:백종원의 3대천왕)韓國SBS電視台的綜藝節目,由白鍾元、金峻鉉、李是英主持,節目每集會邀請不同嘉賓,而以美食為主軸。
於2017年7月21日(第96集)起,節目主題更改為協助創業者經營食物車,而節目亦改名為《白鍾元的快餐車》(韓語:백종원의 푸드트럭),同時參與演出之來賓需要接受6小時相關的食品衛生教育[6],但新的集數將繼續沿用《白鍾元的三大天王》的集數繼續下去累算。台灣由 KKTV 播出。2018年1月5日,《白種元的快餐車》再度更改節目主題,以拯救韓國國內正走向滅亡的胡同食店為節目主要目的,節目改名為《白種元的胡同餐館》,成為了《白鍾元的三大天王》、《白鍾元的快餐車》的延伸之作,集數仍然繼續累算下去。
⑶ 韓國特色美食有哪些
韓國的飲食和中國的飲食有很多都如出一轍,以米飯為主食。雖然韓國的飲食沒有中國的種類多,但韓國的飲食也有自己的獨特一面,他們會根據季節氣候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飲食。
韓國飲食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韓國燒烤、韓國泡菜、韓國拌飯、韓國參雞湯;其中最為典型的要數韓國的燒烤,最出名的就是「韓牛」,它以鮮美而得名。總之,韓國的美食非常多,一路逛下來,讓你無法停住嘴,如果你打算減肥,建議您還是被去韓國旅遊了吧~~
韓國的美食很多都能在東大門吃到,東大門小吃一條街是首爾著名的小吃街,這里匯集了韓國各地的風味小吃,是外國人品嘗韓國民 間美食的好去處。辣炒年糕、豬血腸、大麥蒸糕、國花餅、龍須糖、拌飯、辣味魚湯等數不勝數的韓 國傳統小吃讓你能挑花了眼,每天都可以一直吃到深夜。而且,那裡的很多攤位老闆都會幾句簡單的中文,對中國人來講比較方便。
⑷ 韓國美食介紹
1、炒年糕:在韓劇中,出現最多的街頭小吃,非炒年糕莫屬了。炒年糕是用辣椒醬、糖、蔥、水翻炒而成,不油不膩,吃起來辣辣甜甜的,非常好吃。尤其是炒年糕裡面的魚餅,滋味更加鮮美。
2、炒米腸:說起米腸,是一種往豬腸或牛腸里灌入豬血、蔬菜、粉絲等配料,蒸制而成的韓國傳統食品。灌注的材料不同味道自然各異,材料可多達二三十種。
3、旋風土豆:形狀奇特的美食號稱「旋風土豆」。它是用一種「特型刀片」將切好的土豆放入油鍋中炸酥,然後再在上面撒一些調味料。價格大概在7人民幣左右一串。
4、紫菜包飯:紫菜包飯是一道十分常見的韓式料理。韓國人對於海產品,諸如海帶、紫菜類是非常熱衷的。很多食客會覺得紫菜包飯和與日本料理中的壽司十分相似。
5、關東煮/魚餅串:算是韓國最物美價廉的街頭小吃了。用紙杯盛上一杯煮魚餅串的湯,很鮮。特別是在冬天裡,吃一口魚餅串,來一口湯,頓時溫暖傳遍全身。
⑸ 白鍾元在韓國綜藝介紹了中國日本泰國的美食,為什麼不
《白鍾元的三大天王》節目簡介《白鍾元的三大天王》是由SBS打造的美食節目,8月28日首播。節目由白鍾元、金俊鉉和李輝宰共同主持,每周五晚11時25分播出。 2016年11月19日,演員李詩英正式加盟擔任主持。成員介紹白鍾元、金俊鉉、李詩英、金智敏節目形式白鍾元擔任解說,李輝宰擔任嘉賓,金俊鉉擔任選手,主要負責吃。製作組每期規定一種便宜而且好吃的菜品,並邀請每個菜品領域的全國各地的3大知名餐廳的廚師作為「3大天王」出來進行廚藝對決,節目還將一並介紹每位廚師的秘訣及各自的成長故事。
⑹ 有沒有什麼韓國綜藝是介紹中國美食的
1、《街頭美食鬥士》
白種元攜手tvN推出新美食綜藝節目《街頭美食鬥士》,此次也是曾擔任過tvN《家常飯白老師》導演的朴熙妍PD再次與白種元聯手,該節目將記錄白種元尋找中國各地的中國美食。
2、《白宗元的三大天王》
《白宗元的三大天王》是一檔各地美食對決節目。由白宗元擔任解說,李輝宰擔任嘉賓,金俊鉉擔任選手,主要負責吃。製作組每期規定一種便宜而且好吃的菜品, 並邀請每個菜品領域的全國各地的3大知名餐廳的廚師作為「3大天王」出來進行廚藝對決,節目還將一並介紹每位廚師的秘訣及各自的成長故事。
3、《新西遊記》
《新西遊記》是2015年播出的韓國綜藝節目。由羅英錫PD製作;姜虎東、李秀根、殷志源、李升基出演。是僅通過網路播出的綜藝,開創了韓國綜藝的全新模式。節目於2015年8月6日從中國西安開始錄制,講述中國的各地美食。
(6)中國籍韓國美女介紹美食擴展閱讀:
《新西遊記》節目形式——
1、節目由來
《新西遊記》節目組成員均來自《兩天一夜》第一季。《兩天一夜》第一季是韓國綜藝史上傳奇性的節目,最高收視率達到49.3%,為綜藝節目歷代最高收視。節目持續播出了五年,節目組成員間感情深厚。
在節目結束多年後的2015年,在和羅英錫PD私下的一次聚餐中,李升基提議將《兩天一夜》的同事們再聚在一起出去旅遊。因為成員相互間很熟悉,又都是很有趣的人,行程中一定會發生很多有趣的事情。羅英錫PD 因此想到可以把旅遊的過程拍攝下來做成節目。
2、起名含義
《兩天一夜》第一季的成員姜虎東、李秀根因為各自的失誤目前都面臨了很大的輿論壓力,需要機會展現全新的面貌使觀眾重新接受他們。而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沙和尚、豬八戒也是在天庭犯了錯誤被貶下凡,通過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得到救贖。羅英錫PD因此想到可以借用《西遊記》這種「修行」的意義來進行節目。
《新西遊記》另外一層意思,代表向西旅行。因《西遊記》中取經的起點在中國西安,節目本著尊重原著的精神選擇在西安錄制節目。
⑺ 誰能詳細地介紹一下韓國人的飲食
韓國的食「禮」
發布時間2006-09-07
韓國飯館內部的結構分為兩種:使用椅子和脫鞋上炕。
在炕上吃飯時,男人盤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這種坐法只限於穿韓服時使用。現在的韓國女性平時不穿韓服,所以只要把雙腿收攏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 坐好點好菜後,不一會兒,飯館的大媽就會端著托盤向你走來,她從托盤中先取出餐具,然後是飯菜。
韓國人平時使用的一律是不銹鋼制的平尖頭兒的筷子。中國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飯碗吃飯的習慣,但是韓國人視這種行為不規矩。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觸飯碗。圓底兒帶蓋兒的碗「坐」在桌子上,沒有供你手握的把。再加上米飯傳導給碗的熱量,不碰它是合情合理的。至於碗蓋,可以取下來隨意放在桌上。
既然不端碗,左手就一定要聽話,老實地藏在桌子下面,不可在桌子上「露一手兒」。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從水泡菜中盛上一口湯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飯,然後再喝一口湯、再吃一口飯後,便可以隨意地吃任何東西了。這是韓國人吃飯的順序。 勺子在韓國人的飲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負責盛湯、撈湯里的菜、裝飯,不用時要架在飯碗或其它食器上。而筷子呢?它只負責夾菜。不管你湯碗中的豆芽兒菜怎麽用勺子也撈不上來,你也不能用筷子。這首先是食禮的問題,其次是湯水有可能順著筷子流到桌子上。筷子在不夾菜時,傳統的韓國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兩根筷子要攏齊,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這是為了便於拿起來再用。
韓國人是一個好動感情的民族,對於他們這種把感情通過聚餐表現時,應該給予充分的理解,同時又必須在理智上承認它是一種不衛生的「食禮」。
韓國飲食的特點
韓國因氣候和風土適合發展農業,早在新石器時代之後就開始了雜糧的種植,進而普及了水稻的種植。此後,穀物成為韓國飲食文化的中心,並在三國時代後期形成了以飯、菜分主、副食的韓國固有家常飯菜。以後發展了飯、粥、糕餅、面條、餃子、片兒湯、酒等穀物飲食,也帶來了用黃豆做成醬引子後,再做成黃醬之發酵飲食的發展。不僅是栽培的蔬菜,在山野中自 生自長的野菜也種類繁多,皆可用來做成涼拌菜、飯團、素菜、泡菜等,隨季節有變化地點綴餐桌。
歷來,在葯食同原的食觀念下,生薑、桂皮、艾蒿、五味子、枸杞子、沙參、桔梗、木瓜、石榴、柚子、人參等葯材廣泛用於飲食的烹調上。有參雞湯、艾糕、沙參、涼拌菜等各種食物,也有生薑茶、人參茶、木瓜茶、柚子茶、枸杞子茶決明子茶、茶等多種飲料。調料和香料在韓國也稱為葯念。一直認為蔥、蒜、生薑、辣椒、香油、芝麻有著葯性。韓國人的日常食以米飯為主食,再配上幾樣菜。主食主要是大米飯和混合小米、大麥、大豆、小豆等雜谷而做的雜谷飯。
副食主要是湯、醬湯、泡菜、醬類,還有用肉、平魚、蔬菜、海藻做的食物。這種吃法不僅能均勻攝取各種食物,也能達到均衡營養的目的。
主食有飯、粥、面條、餃子、年糕湯、片兒湯;副食有湯、醬湯、烤、煎、醬肉、炒、肉片、野菜、蔬菜、醬魚、干魚、醬菜、燉食、火鍋、泡菜等種類繁多。除了這種日常飲食之外,還有多種多樣的糕餅、麥芽糖、茶、酒等飲食。促進了貯藏發酵食品的醬類、醬魚、泡菜等的發展。
韓國飲食包括每天重復的日常飲食,一生中必經的舉行儀式時擺的食品,祈求豐年和豐 漁時擺的豐年祭與豐漁祭食品,祈禱部落平安而擺的部落祭食品,還有悼念過世的人而擺的祭祀食品等。同時也隨季節的不同利用當時的食物做季節美食。韓國的季節美食風俗是協調人與自然的智慧而形成的,在營養上也很科學。例如,正月十五吃核桃整年不會生瘡,這必定以補充所缺脂肪酸,有效防止皮膚的爛、癬、濕疹的科學說法為依據。而立春吃春天的野菜,既有迎春的感覺,又能補充因過冬而缺的維生素。
可以說,鄉土飲食是根據當地地理、氣候特點而產的地區特產,是由祖傳烹調法做出來 的正宗民俗飲食。由此看來,在各地承接的歲時風俗,通過儀式以及生活習俗,不僅具有當地文化的特點,而且從營養來說也有很大意義。
在漢城大學韓國語學院的課上,漂亮的女老師教到「肉」,舉例說明使用了豬肉、雞肉和牛肉。好事的澳大利亞學生傑夫插嘴提到「狗肉」這個詞。老師想輕描淡寫地閃開,其他學生卻紛紛詢問是什麼意思。
傑夫得意地用英語解釋,是狗肉。馬上有人發出驚嘆聲,美國學生和芬蘭學生的嘴半天合不攏。老師就問:哪個國家的人吃狗肉?我和另一位中國學生猶猶豫豫地舉了手。老師問蒙古學生:蒙古人不吃狗肉嗎?她可能覺得蒙古與中國相鄰,習性上也應該接近吧。蒙古女學生阿鬧很大聲地說不,然後又說:吃狗肉,不就是吃朋友的肉嗎?課堂上剛剛學了「朋友」一詞,她用得挺順手,發音也准得破天荒。
女老師一瞬間的表情很不自然,彷彿一個民族在狗肉問題上曾遭遇的尷尬都寫在了她的臉上。她囁嚅著聲明:在韓國,吃狗肉的,都是些「阿糟細」。這個詞相當於漢語里的「老爺們兒」,意指那些結了婚的,年近四十的,一臉胡茬的,男人們。粗俗、好酒、大腹便便、大大咧咧。
她的這種態度,是相當一部分韓國人現下的真實心理。吃狗肉,喝燒酒,鼓盆而歌,在我們的印象中,這是朝鮮人傳統的生活方式。因此,漢城本該是狗肉館子的大本營。進得館子來,一碗狗肉湯墩到桌上,味釅油厚,紅紅的辣椒下面藏著暗暗的熱辣,急急吞下一大口,細汗馬上鑽出額頭,那該是何等的暢快。
可今天你走在漢城的主要街道上,根本見不到一家狗肉館子,這是奧運會和世界盃鬧的。申奧申杯時,能乾的韓國人把硬體軟體都搞得很棒,沒想到,小小的口腹之慾卻成了爭辦盛會的障礙。西方人樂於把狗當兄弟,就無法容忍東方有人以狗為佳餚。韓國人也辯解過,說吃的狗是肉食狗,不是寵物狗,但西方人不聽。這也就是所謂強勢文化的不講理處。作家連岳曾為韓國人抱不平說:狗肉館子只是暫時關閉了,可世界盃一結束,還不全重開了,生意說不定還更好,改變不了韓國人的飲食習慣,也救不了狗的性命,何必多此一舉呢?
連岳此語的後半段屬於推測了。世界盃過後,漢城大部分的狗肉館子關門轉業了,重開的,也都進了胡同,就像中國一些城市的書報亭被趕進小巷裡弄一樣。經過幾番折騰,不吃狗肉還真就在漢城演變為了時尚。是時尚就要傳染。要知道,這座城市裡生活著這個國家近一半的人口。所謂船小好掉頭,大部分漢城人都不吃了,你要硬說韓國人的飲食習慣絕對改變不了,還真就得慎重了。
但據我所知,漢城大學的一些教授們,偶爾也會結伙去吃狗肉。他們大多受過西方教育,也理解西方人據狗肉反對漢城申奧申杯的情緒,可這不影響他們秘密地到漢城胡同里吃狗肉。他們西裝革履,據案大嚼,不動聲色中卻有著十足的快樂。這種快樂,誇張一點說,就好像古時候,一群生死之交的夥伴,身著獸皮,躲在密林深處,點起篝火,烤食俘虜。
當然,也有公開不服勁的。據韓國媒體報道,忠清大學一位姓安的教授,主持開發了狗肉香腸,狗肉罐頭,狗肉漢堡。甚至,還有狗油提煉出來的雪花膏,當然,學名叫面霜,或叫精華素。總之一句話,他要大力倡導狗文化,用高科技開發的方式來與西方人叫板。
就在安教授舉行新聞發布會之際,漢城「反對吃狗肉市民團體」的成員在餐廳門外舉行集會,他們打著「愛護動物」、「狗肉不是韓國的傳統飲食」等標語,反對安教授。新聞里沒說安教授是否看到了那第二條標語,如果他看到了,或許會這樣想:你蒙上自己的眼睛就可以說太陽是黑色的了?你不想吃,你想與世界接軌,可以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不吃。但你說你根本就沒吃過,那態度可就有點不老實了。
在漢城大學韓國語學院的課上,漂亮的女老師教到「肉」,舉例說明使用了豬肉、雞肉和牛肉。好事的澳大利亞學生傑夫插嘴提到「狗肉」這個詞。老師想輕描淡寫地閃開,其他學生卻紛紛詢問是什麼意思。
傑夫得意地用英語解釋,是狗肉。馬上有人發出驚嘆聲,美國學生和芬蘭學生的嘴半天合不攏。老師就問:哪個國家的人吃狗肉?我和另一位中國學生猶猶豫豫地舉了手。老師問蒙古學生:蒙古人不吃狗肉嗎?她可能覺得蒙古與中國相鄰,習性上也應該接近吧。蒙古女學生阿鬧很大聲地說不,然後又說:吃狗肉,不就是吃朋友的肉嗎?課堂上剛剛學了「朋友」一詞,她用得挺順手,發音也准得破天荒。
女老師一瞬間的表情很不自然,彷彿一個民族在狗肉問題上曾遭遇的尷尬都寫在了她的臉上。她囁嚅著聲明:在韓國,吃狗肉的,都是些「阿糟細」。這個詞相當於漢語里的「老爺們兒」,意指那些結了婚的,年近四十的,一臉胡茬的,男人們。粗俗、好酒、大腹便便、大大咧咧。
她的這種態度,是相當一部分韓國人現下的真實心理。吃狗肉,喝燒酒,鼓盆而歌,在我們的印象中,這是朝鮮人傳統的生活方式。因此,漢城本該是狗肉館子的大本營。進得館子來,一碗狗肉湯墩到桌上,味釅油厚,紅紅的辣椒下面藏著暗暗的熱辣,急急吞下一大口,細汗馬上鑽出額頭,那該是何等的暢快。
可今天你走在漢城的主要街道上,根本見不到一家狗肉館子,這是奧運會和世界盃鬧的。申奧申杯時,能乾的韓國人把硬體軟體都搞得很棒,沒想到,小小的口腹之慾卻成了爭辦盛會的障礙。西方人樂於把狗當兄弟,就無法容忍東方有人以狗為佳餚。韓國人也辯解過,說吃的狗是肉食狗,不是寵物狗,但西方人不聽。這也就是所謂強勢文化的不講理處。作家連岳曾為韓國人抱不平說:狗肉館子只是暫時關閉了,可世界盃一結束,還不全重開了,生意說不定還更好,改變不了韓國人的飲食習慣,也救不了狗的性命,何必多此一舉呢?
連岳此語的後半段屬於推測了。世界盃過後,漢城大部分的狗肉館子關門轉業了,重開的,也都進了胡同,就像中國一些城市的書報亭被趕進小巷裡弄一樣。經過幾番折騰,不吃狗肉還真就在漢城演變為了時尚。是時尚就要傳染。要知道,這座城市裡生活著這個國家近一半的人口。所謂船小好掉頭,大部分漢城人都不吃了,你要硬說韓國人的飲食習慣絕對改變不了,還真就得慎重了。
但據我所知,漢城大學的一些教授們,偶爾也會結伙去吃狗肉。他們大多受過西方教育,也理解西方人據狗肉反對漢城申奧申杯的情緒,可這不影響他們秘密地到漢城胡同里吃狗肉。他們西裝革履,據案大嚼,不動聲色中卻有著十足的快樂。這種快樂,誇張一點說,就好像古時候,一群生死之交的夥伴,身著獸皮,躲在密林深處,點起篝火,烤食俘虜。
當然,也有公開不服勁的。據韓國媒體報道,忠清大學一位姓安的教授,主持開發了狗肉香腸,狗肉罐頭,狗肉漢堡。甚至,還有狗油提煉出來的雪花膏,當然,學名叫面霜,或叫精華素。總之一句話,他要大力倡導狗文化,用高科技開發的方式來與西方人叫板。
就在安教授舉行新聞發布會之際,漢城「反對吃狗肉市民團體」的成員在餐廳門外舉行集會,他們打著「愛護動物」、「狗肉不是韓國的傳統飲食」等標語,反對安教授。新聞里沒說安教授是否看到了那第二條標語,如果他看到了,或許會這樣想:你蒙上自己的眼睛就可以說太陽是黑色的了?你不想吃,你想與世界接軌,可以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不吃。但你說你根本就沒吃過,那態度可就有點不老實了。
在漢城大學韓國語學院的課上,漂亮的女老師教到「肉」,舉例說明使用了豬肉、雞肉和牛肉。好事的澳大利亞學生傑夫插嘴提到「狗肉」這個詞。老師想輕描淡寫地閃開,其他學生卻紛紛詢問是什麼意思。
傑夫得意地用英語解釋,是狗肉。馬上有人發出驚嘆聲,美國學生和芬蘭學生的嘴半天合不攏。老師就問:哪個國家的人吃狗肉?我和另一位中國學生猶猶豫豫地舉了手。老師問蒙古學生:蒙古人不吃狗肉嗎?她可能覺得蒙古與中國相鄰,習性上也應該接近吧。蒙古女學生阿鬧很大聲地說不,然後又說:吃狗肉,不就是吃朋友的肉嗎?課堂上剛剛學了「朋友」一詞,她用得挺順手,發音也准得破天荒。
女老師一瞬間的表情很不自然,彷彿一個民族在狗肉問題上曾遭遇的尷尬都寫在了她的臉上。她囁嚅著聲明:在韓國,吃狗肉的,都是些「阿糟細」。這個詞相當於漢語里的「老爺們兒」,意指那些結了婚的,年近四十的,一臉胡茬的,男人們。粗俗、好酒、大腹便便、大大咧咧。
她的這種態度,是相當一部分韓國人現下的真實心理。吃狗肉,喝燒酒,鼓盆而歌,在我們的印象中,這是朝鮮人傳統的生活方式。因此,漢城本該是狗肉館子的大本營。進得館子來,一碗狗肉湯墩到桌上,味釅油厚,紅紅的辣椒下面藏著暗暗的熱辣,急急吞下一大口,細汗馬上鑽出額頭,那該是何等的暢快。
可今天你走在漢城的主要街道上,根本見不到一家狗肉館子,這是奧運會和世界盃鬧的。申奧申杯時,能乾的韓國人把硬體軟體都搞得很棒,沒想到,小小的口腹之慾卻成了爭辦盛會的障礙。西方人樂於把狗當兄弟,就無法容忍東方有人以狗為佳餚。韓國人也辯解過,說吃的狗是肉食狗,不是寵物狗,但西方人不聽。這也就是所謂強勢文化的不講理處。作家連岳曾為韓國人抱不平說:狗肉館子只是暫時關閉了,可世界盃一結束,還不全重開了,生意說不定還更好,改變不了韓國人的飲食習慣,也救不了狗的性命,何必多此一舉呢?
連岳此語的後半段屬於推測了。世界盃過後,漢城大部分的狗肉館子關門轉業了,重開的,也都進了胡同,就像中國一些城市的書報亭被趕進小巷裡弄一樣。經過幾番折騰,不吃狗肉還真就在漢城演變為了時尚。是時尚就要傳染。要知道,這座城市裡生活著這個國家近一半的人口。所謂船小好掉頭,大部分漢城人都不吃了,你要硬說韓國人的飲食習慣絕對改變不了,還真就得慎重了。
但據我所知,漢城大學的一些教授們,偶爾也會結伙去吃狗肉。他們大多受過西方教育,也理解西方人據狗肉反對漢城申奧申杯的情緒,可這不影響他們秘密地到漢城胡同里吃狗肉。他們西裝革履,據案大嚼,不動聲色中卻有著十足的快樂。這種快樂,誇張一點說,就好像古時候,一群生死之交的夥伴,身著獸皮,躲在密林深處,點起篝火,烤食俘虜。
當然,也有公開不服勁的。據韓國媒體報道,忠清大學一位姓安的教授,主持開發了狗肉香腸,狗肉罐頭,狗肉漢堡。甚至,還有狗油提煉出來的雪花膏,當然,學名叫面霜,或叫精華素。總之一句話,他要大力倡導狗文化,用高科技開發的方式來與西方人叫板。
就在安教授舉行新聞發布會之際,漢城「反對吃狗肉市民團體」的成員在餐廳門外舉行集會,他們打著「愛護動物」、「狗肉不是韓國的傳統飲食」等標語,反對安教授。新聞里沒說安教授是否看到了那第二條標語,如果他看到了,或許會這樣想:你蒙上自己的眼睛就可以說太陽是黑色的了?你不想吃,你想與世界接軌,可以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不吃。但你說你根本就沒吃過,那態度可就有點不老實了。
在漢城大學韓國語學院的課上,漂亮的女老師教到「肉」,舉例說明使用了豬肉、雞肉和牛肉。好事的澳大利亞學生傑夫插嘴提到「狗肉」這個詞。老師想輕描淡寫地閃開,其他學生卻紛紛詢問是什麼意思。
傑夫得意地用英語解釋,是狗肉。馬上有人發出驚嘆聲,美國學生和芬蘭學生的嘴半天合不攏。老師就問:哪個國家的人吃狗肉?我和另一位中國學生猶猶豫豫地舉了手。老師問蒙古學生:蒙古人不吃狗肉嗎?她可能覺得蒙古與中國相鄰,習性上也應該接近吧。蒙古女學生阿鬧很大聲地說不,然後又說:吃狗肉,不就是吃朋友的肉嗎?課堂上剛剛學了「朋友」一詞,她用得挺順手,發音也准得破天荒。
女老師一瞬間的表情很不自然,彷彿一個民族在狗肉問題上曾遭遇的尷尬都寫在了她的臉上。她囁嚅著聲明:在韓國,吃狗肉的,都是些「阿糟細」。這個詞相當於漢語里的「老爺們兒」,意指那些結了婚的,年近四十的,一臉胡茬的,男人們。粗俗、好酒、大腹便便、大大咧咧。
她的這種態度,是相當一部分韓國人現下的真實心理。吃狗肉,喝燒酒,鼓盆而歌,在我們的印象中,這是朝鮮人傳統的生活方式。因此,漢城本該是狗肉館子的大本營。進得館子來,一碗狗肉湯墩到桌上,味釅油厚,紅紅的辣椒下面藏著暗暗的熱辣,急急吞下一大口,細汗馬上鑽出額頭,那該是何等的暢快。
可今天你走在漢城的主要街道上,根本見不到一家狗肉館子,這是奧運會和世界盃鬧的。申奧申杯時,能乾的韓國人把硬體軟體都搞得很棒,沒想到,小小的口腹之慾卻成了爭辦盛會的障礙。西方人樂於把狗當兄弟,就無法容忍東方有人以狗為佳餚。韓國人也辯解過,說吃的狗是肉食狗,不是寵物狗,但西方人不聽。這也就是所謂強勢文化的不講理處。作家連岳曾為韓國人抱不平說:狗肉館子只是暫時關閉了,可世界盃一結束,還不全重開了,生意說不定還更好,改變不了韓國人的飲食習慣,也救不了狗的性命,何必多此一舉呢?
連岳此語的後半段屬於推測了。世界盃過後,漢城大部分的狗肉館子關門轉業了,重開的,也都進了胡同,就像中國一些城市的書報亭被趕進小巷裡弄一樣。經過幾番折騰,不吃狗肉還真就在漢城演變為了時尚。是時尚就要傳染。要知道,這座城市裡生活著這個國家近一半的人口。所謂船小好掉頭,大部分漢城人都不吃了,你要硬說韓國人的飲食習慣絕對改變不了,還真就得慎重了。
但據我所知,漢城大學的一些教授們,偶爾也會結伙去吃狗肉。他們大多受過西方教育,也理解西方人據狗肉反對漢城申奧申杯的情緒,可這不影響他們秘密地到漢城胡同里吃狗肉。他們西裝革履,據案大嚼,不動聲色中卻有著十足的快樂。這種快樂,誇張一點說,就好像古時候,一群生死之交的夥伴,身著獸皮,躲在密林深處,點起篝火,烤食俘虜。
當然,也有公開不服勁的。據韓國媒體報道,忠清大學一位姓安的教授,主持開發了狗肉香腸,狗肉罐頭,狗肉漢堡。甚至,還有狗油提煉出來的雪花膏,當然,學名叫面霜,或叫精華素。總之一句話,他要大力倡導狗文化,用高科技開發的方式來與西方人叫板。
就在安教授舉行新聞發布會之際,漢城「反對吃狗肉市民團體」的成員在餐廳門外舉行集會,他們打著「愛護動物」、「狗肉不是韓國的傳統飲食」等標語,反對安教授。新聞里沒說安教授是否看到了那第二條標語,如果他看到了,或許會這樣想:你蒙上自己的眼睛就可以說太陽是黑色的了?你不想吃,你想與世界接軌,可以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不吃。但你說你根本就沒吃過,那態度可就有點不老實了。
在漢城大學韓國語學院的課上,漂亮的女老師教到「肉」,舉例說明使用了豬肉、雞肉和牛肉。好事的澳大利亞學生傑夫插嘴提到「狗肉」這個詞。老師想輕描淡寫地閃開,其他學生卻紛紛詢問是什麼意思。
傑夫得意地用英語解釋,是狗肉。馬上有人發出驚嘆聲,美國學生和芬蘭學生的嘴半天合不攏。老師就問:哪個國家的人吃狗肉?我和另一位中國學生猶猶豫豫地舉了手。老師問蒙古學生:蒙古人不吃狗肉嗎?她可能覺得蒙古與中國相鄰,習性上也應該接近吧。蒙古女學生阿鬧很大聲地說不,然後又說:吃狗肉,不就是吃朋友的肉嗎?課堂上剛剛學了「朋友」一詞,她用得挺順手,發音也准得破天荒。
女老師一瞬間的表情很不自然,彷彿一個民族在狗肉問題上曾遭遇的尷尬都寫在了她的臉上。她囁嚅著聲明:在韓國,吃狗肉的,都是些「阿糟細」。這個詞相當於漢語里的「老爺們兒」,意指那些結了婚的,年近四十的,一臉胡茬的,男人們。粗俗、好酒、大腹便便、大大咧咧。
她的這種態度,是相當一部分韓國人現下的真實心理。吃狗肉,喝燒酒,鼓盆而歌,在我們的印象中,這是朝鮮人傳統的生活方式。因此,漢城本該是狗肉館子的大本營。進得館子來,一碗狗肉湯墩到桌上,味釅油厚,紅紅的辣椒下面藏著暗暗的熱辣,急急吞下一大口,細汗馬上鑽出額頭,那該是何等的暢快。
可今天你走在漢城的主要街道上,根本見不到一家狗肉館子,這是奧運會和世界盃鬧的。申奧申杯時,能乾的韓國人把硬體軟體都搞得很棒,沒想到,小小的口腹之慾卻成了爭辦盛會的障礙。西方人樂於把狗當兄弟,就無法容忍東方有人以狗為佳餚。韓國人也辯解過,說吃的狗是肉食狗,不是寵物狗,但西方人不聽。這也就是所謂強勢文化的不講理處。作家連岳曾為韓國人抱不平說:狗肉館子只是暫時關閉了,可世界盃一結束,還不全重開了,生意說不定還更好,改變不了韓國人的飲食習慣,也救不了狗的性命,何必多此一舉呢?
連岳此語的後半段屬於推測了。世界盃過後,漢城大部分的狗肉館子關門轉業了,重開的,也都進了胡同,就像中國一些城市的書報亭被趕進小巷裡弄一樣。經過幾番折騰,不吃狗肉還真就在漢城演變為了時尚。是時尚就要傳染。要知道,這座城市裡生活著這個國家近一半的人口。所謂船小好掉頭,大部分漢城人都不吃了,你要硬說韓國人的飲食習慣絕對改變不了,還真就得慎重了。
但據我所知,漢城大學的一些教授們,偶爾也會結伙去吃狗肉。他們大多受過西方教育,也理解西方人據狗肉反對漢城申奧申杯的情緒,可這不影響他們秘密地到漢城胡同里吃狗肉。他們西裝革履,據案大嚼,不動聲色中卻有著十足的快樂。這種快樂,誇張一點說,就好像古時候,一群生死之交的夥伴,身著獸皮,躲在密林深處,點起篝火,烤食俘虜。
當然,也有公開不服勁的。據韓國媒體報道,忠清大學一位姓安的教授,主持開發了狗肉香腸,狗肉罐頭,狗肉漢堡。甚至,還有狗油提煉出來的雪花膏,當然,學名叫面霜,或叫精華素。總之一句話,他要大力倡導狗文化,用高科技開發的方式來與西方人叫板。
就在安教授舉行新聞發布會之際,漢城「反對吃狗肉市民團體」的成員在餐廳門外舉行集會,他們打著「愛護動物」、「狗肉不是韓國的傳統飲食」等標語,反對安教授。新聞里沒說安教授是否看到了那第二條標語,如果他看到了,或許會這樣想:你蒙上自己的眼睛就可以說太陽是黑色的了?你不想吃,你想與世界接軌,可以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不吃。但你說你根本就沒吃過,那態度可就有點不老實了。
在漢城大學韓國語學院的課上,漂亮的女老師教到「肉」,舉例說明使用了豬肉、雞肉和牛肉。好事的澳大利亞學生傑夫插嘴提到「狗肉」這個詞。老師想輕描淡寫地閃開,其他學生卻紛紛詢問是什麼意思。
傑夫得意地用英語解釋,是狗肉。馬上有人發出驚嘆聲,美國學生和芬蘭學生的嘴半天合不攏。老師就問:哪個國家的人吃狗肉?我和另一位中國學生猶猶豫豫地舉了手。老師問蒙古學生:蒙古人不吃狗肉嗎?她可能覺得蒙古與中國相鄰,習性上也應該接近吧。蒙古女學生阿鬧很大聲地說不,然後又說:吃狗肉,不就是吃朋友的肉嗎?課堂上剛剛學了「朋友」一詞,她用得挺順手,發音也准得破天荒。
女老師一瞬間的表情很不自然,彷彿一個民族在狗肉問題上曾遭遇的尷尬都寫在了她的臉上。她囁嚅著聲明:在韓國,吃狗肉的,都是些「阿糟細」。這個詞相當於漢語里的「老爺們兒」,意指那些結了婚的,年近四十的,一臉胡茬的,男人們。粗俗、好酒、大腹便便、大大咧咧。
她的這種態度,是相當一部分韓國人現下的真實心理。吃狗肉,喝燒酒,鼓盆而歌,在我們的印象中,這是朝鮮人傳統的生活方式。因此,漢城本該是狗肉館子的大本營。進得館子來,一碗狗肉湯墩到桌上,味釅油厚,紅紅的辣椒下面藏著暗暗的熱辣,急急吞下一大口,細汗馬上鑽出額頭,那該是何等的暢快。
可今天你走在漢城的主要街道上,根本見不到一家狗肉館子,這是奧運會和世界盃鬧的。申奧申杯時,能乾的韓國人把硬體軟體都搞得很棒,沒想到,小小的口腹之慾卻成了爭辦盛會的障礙。西方人樂於把狗當兄弟,就無法容忍東方有人以狗為佳餚。韓國人也辯解過,說吃的狗是肉食狗,不是寵物狗,但西方人不聽。這也就是所謂強勢文化的不講理處。作家連岳曾為韓國人抱不平說:狗肉館子只是暫時關閉了,可世界盃一結束,還不全重開了,生意說不定還更好,改變不了韓國人的飲食習慣,也救不了狗的性命,何必多此一舉呢?
連岳此語的後半段屬於推測了。世界盃過後,漢城大部分的狗肉館子關門轉業了,重開的,也都進了胡同,就像中國一些城市的書報亭被趕進小巷裡弄一樣。經過幾番折騰,不吃狗肉還真就在漢城演變為了時尚。是時尚就要傳染。要知道,這座城市裡生活著這個國家近一半的人口。所謂船小好掉頭,大部分漢城人都不吃了,你要硬說韓國人的飲食習慣絕對改變不了,還真就得慎重了。
但據我所知,漢城大學的一些教授們,偶爾也會結伙去吃狗肉。他們大多受過西方教育,也理解西方人據狗肉反對漢城申奧申杯的情緒,可這不影響他們秘密地到漢城胡同里吃狗肉。他們西裝革履,據案大嚼,不動聲色中卻有著十足的快樂。這種快樂,誇張一點說,就好像古時候,一群生死之交的夥伴,身著獸皮,躲在密林深處,點起篝火,烤食俘虜。
當然,也有公開不服勁的。據韓國媒體報道,忠清大學一位姓安的教授,主持開發了狗肉香腸,狗肉罐頭,狗肉漢堡。甚至,還有狗油提煉出來的雪花膏,當然,學名叫面霜,或叫精華素。總之一句話,他要大力倡導狗文化,用高科技開發的方式來與西方人叫板。
就在安教授舉行新聞發布會之際,漢城「反對吃狗肉市民團體」的
⑻ i Me 成員的詳細介紹
李媛希,女,1990年2月10日出生,四川電子科技大學學生,2009年湖南衛視 快樂女聲長沙賽區20強。7月3日晚上突圍全國十強。7月31日成為第一個被淘汰無緣7強的快女。
中文名:李媛希
英文名:Mocika
昵 稱:小猴子、希希、希小姐、冰淇淋、希希公主
性 別:女
生 日:1990年2月10日
星 座:水瓶座
出生地:四川省雅安市名山縣
身 高:160cm
體 重:42kg
就讀學校: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 電子商務專業大二
藝術特長:唱歌、舞蹈、鋼琴
偶 像:碧昂斯、蕭亞軒、蕭敬騰
性格特點:開朗、熱情、感性、熱情、大方
個性特色:自信不懈、勇於嘗試、敢於挑戰、專注為一
口頭禪:好吧,謝謝你!
參賽宣言: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成功離不開努力,認真對待每一次機會
最尷尬的事:逛街被誤認為是蔡依林,結果取下墨鏡,大家失望地離開了。
最想對歌迷說的話:不論結果怎樣,我都會認真唱歌。
劉美含,生於1991年4月9日,參加2009快樂女生比賽後加入天娛神秘女團「i Me」。
中文名:劉美含
外文名:Mikan【是甜甜的小橘子的意思】 昵稱:美含、含、小魔仙 、米糠 、美含姐(含姐)、糠寶、蜜柑、糠、咩含
國籍:中國
民族:漢
籍貫:湖南
出生地:廣東深圳
出生日期:1991年4月9日
職業:學生、演員、歌手
屬 相:羊
語言:華語 英語 日語 粵語
粉絲名:含羞草
粉絲代表色:橘色
血型:B型
體重:39.5kg
身高:158cm
樂器:鋼琴
星座:白羊
曾讀學校:深圳外國語學校 日語系
現讀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
所屬組合:i Me
經紀公司:天娛傳媒
經紀人:司捷
家庭成員:一家三口兒
穿鞋子的碼數:34
經常說的口頭闡: 好吧~什麼都么得啊~其實經常變的~!
性格:活潑開朗的白羊+雙重性格的雙子的混合興趣愛好:表演 創作 攝影 收集和平標 胡思亂想 上網
專長: 表演 創作 繪畫 攝影
喜歡的運動:滾球
嚮往的城市:澳大利亞的悉尼、布里斯班 日本的東京
喜歡的植物:含羞草
喜歡的數字:4 9
最喜歡的動漫:《名偵探柯南》(最喜歡的角色:工藤新一)
最喜歡的飲料:酸奶
最激動的時候:《天天向上》見到偶像w-inds.的時候
最欣賞的電影:《第九區》
最欣賞的電視節目:《快樂大本營》
最得意的事:字寫得不賴~
最喜歡的穿著:簡單的感覺
最喜歡的玩偶:家裡有一個長長的架子專門放從小到大的玩偶哦,裡面的都是最愛的!
最迷人之處:手腕,鼻樑,臉型
喜歡吃的水果:油桃
喜歡吃的零食:對任何抹茶味的零食都抗拒不了...
喜歡吃的菜:當然是爸媽燒的菜啊!
最喜歡的顏色:橘色
最害怕的東西:蟲蟲
喜歡的季節:夏&秋
最喜愛組合: w-inds.
喜歡的異性類型: 高高瘦瘦的靠譜的有才小青年!
最擅長:唱歌,跳舞,(在客人面前)表演,繪畫,游泳
最尊敬的人:爸爸媽媽
最喜歡的動物:狗狗排第一!貓咪兔子松鼠等毛茸茸的小動物都喜歡~
最想對歌迷說的話:真的想對所有的含羞草、蜜粉們說一聲:謝謝!有了大家的支持,米糠才能夠元氣滿滿地一路走下去。以前、現在、未來,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謝謝大家,我愛你們!
圈中好友:劉惜君 楊紫 莫詩旎 iMe成員 等
易易紫,演藝明星,曾獲得過2009快樂女聲廣州唱區20強,代表作品為:《老夫婦》、《只愛高跟鞋》、《不公平》、《樂園》、《維多利亞的秘密》等。
本名:易秋蘭
英文名:Niki
小名:婷婷
昵稱:紫寶貝,婷兒 ,紫寶貝
國籍:中國
籍貫:四川成都
出生地:四川成都
現居地:廣東東莞
出生日期:1987.11.8
民族:漢
星座:天蠍
生肖:兔
身高:165cm
體重:47.5kg
血型:A
宗教:信自己
鞋碼:39
學歷:高中
家庭成員:父母
語言:國語、粵語、四川話
座右銘:相信自己,快樂生活。
特點:完美主義者,追求完美。
特長:唱歌、跳舞、表演
愛好:唱歌、跳舞、RAP、美食、旅遊、時尚 喜愛的運動:游泳(本人比較懶)
喜愛的服飾:歐美、日韓品牌,可愛又帶有些小性感、運動風,最重要是時尚
喜愛的歌曲:《If I ain't got you》、《流浪記》等等,好多的
喜愛的電影:《舞出我人生》系列、《哈利·波特》系列
喜愛的影星:周星馳、林熙蕾、趙雅芝(雖然她年齡比較大了,可是我從小就好喜歡她) 喜愛的男歌手:Rain、MJ
喜愛的女歌手:aLin、Mariah Carey、Beyonce 喜歡的顏色:紫色、熒光粉、熒光黃、天空藍 喜歡的度假地:夏威夷、威尼斯、馬爾地夫、九寨溝
喜歡的異性類型:不告訴你
厭惡的異性類型:無理取鬧、大話精
最愛的人:媽媽
最大的缺點:忘性大、好勝、沖動
最大的優點:不服輸、自信、努力
最想做的事:希望可以把自己的愛好作為自己的事業
最喜歡的科目:體育
最喜歡的季節:夏天和冬天
最喜歡的飲料:可口可樂
最喜歡的食物:火爆龍蝦(所有川菜)、豆腐腦(只要是四川的小吃我都愛)、燒烤、糖水、日本料理
最喜歡的動漫人物:KITTY(收藏的KITTY公仔非常多,而且全部正版哦)、蠟筆小新、麥兜、櫻木花道
最喜歡的寵物:《命中註定我愛你》裡面的那隻白色小狗狗,超喜歡的!!
害怕的動物:老鼠
害怕的事情:見到老鼠
圈中好友:劉美含、劉惜君、李媛希、那琳、泫京
那琳,天娛傳媒2010年重金打造的首支蜜女組合i Me的泰國籍成員。在泰國早有大量粉絲支持的那琳,是一位全能型的藝人,接演過無數廣告代言、電視劇電影以及舞台劇。因為喜歡中國,所以選擇來中國以一個新人繼續努力!那琳加油!!!
中文名:那琳
泰文名:ภาค ว่า
英文名:Sara
音譯:thī̀ Lin
泰國粉絲:zara
中國粉絲:小幽靈
昵稱:琳兒,Sara,琳寶,琳妞,琳子
身高:162cm
生日:1986年12月2日
星座:射手座
體重:43kg
血型:O型
語言:中文、英文、泰文、德文、韓文
學歷:泰國法政大學
戶籍地:清邁
宗教:伊斯蘭教
喜歡的明星:Britney Spears, Sean Paul, Christina Aguilera,李宇春最喜歡的音樂:Pop Dance
喜歡的服裝風格:T恤裙子
最喜歡的顏色:紅
喜歡的食物:雞肉咖喱醬 - 鯖魚比薩意粉醬 ,水煮牛肉,辣子雞,草莓
收集:收集的所有的球
愛好:畫畫 跳舞,看電影
喜歡的事:公園散步
圈內好友:李媛希、劉美含、易易紫、泫京、泰國G2G組合成員
附:那琳是個混血兒(德國-泰國),爸爸是德國的,媽媽是泰國的。
沈泫京,天娛傳媒2010年重金打造的首支蜜女天團iMe組合韓國籍成員。
藝名:泫京
本名:沈泫京
韓文名:심현경
音譯 :Shim Hyun Kyung
出生地:富川市
身高:160cm
體重:42kg
星座:天秤座
隊內職務:主唱
負責音部:高音
擅長愛好:看電影、購物、聽音樂、游泳、料理
親密好友:鄭秀妍(Jessica) 崔秀英(少女時代)
理想:藝術家、音樂人
愛好:看電影、購物、聽音樂、游泳、料理 喜歡的食物:不含咖喱的、鳳爪
喜歡的顏色: 藍、綠、黃、白
⑼ cdtv2介紹美食的三個美女主持人叫啥子名字請大俠賜教
丫頭 1 姓名:詹雅文 英文名:Yako 昵稱:丫頭 生日:1988年4月11日 星座:牡羊 身高:165cm 體重:43Kg 血型:O型 興趣:打工賺錢 特色:無厘頭、娃娃聲 優點:敬業、不開心忘得快、會忍耐、不怕丑 缺點:忘東忘西、東摸西摸、糊里糊塗、鑽牛角尖、三分鍾熱度 喜歡 顏色:最愛粉紅色,只要是粉色系列都喜歡 偶像:Jolin、Jay 國家:韓國、日本 收藏:紙袋、筆記本 動物:狗、貓、松鼠 食物:甜、辣、冰 男生的類型:可愛 討厭的: 顏色:像土黃色暗色系列的 動物、蟑螂 食物、苦的或者沒味道的 男生的類型:骯臟的,不是頹廢唷 人:騙子,自以為很有個性但很虛偽的 心願:當打工達人,把所有工作都做光光 電視節目: 我愛黑澀會 模範棒棒堂 康永當家 音樂標榜 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今晚哪裡有問題 完全娛樂 美眉V接客 娛樂新聞 美眉普普瘋 電視劇: 黑糖瑪奇朵 住左邊住右邊之全民拼幸福(飾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