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mma哪裡學
紐約,華盛頓都有比較大的拳館 都可以學MMA,另外國內也有很多優秀的拳館 也可以訓練!
B. 如何參加mma
可與我聯系:...........
MMA
MMA是英文「Mixed Martial Arts」的簡稱,即綜合武術或者綜合格鬥。
MMA是一種集觀賞性、娛樂性、競技性於一體的優秀運動項目,現已成為國際武術搏擊比賽的主要項目。MMA運動是拳擊、kickboxing、柔道和摔跤等運動的完美結合,可以說是搏擊運動的十項全能。MMA比賽是體育比賽規則上的一個突破,它可以讓所有的參賽者享芯�鵲幕�幔�炔換崾鼓持止Ψ蛘加杏攀疲�膊換崾鼓持止Ψ虼τ諏郵啤�MA的規則對所有的武技一視同仁,不同武術流派的練習者可以在統一的規則下同場競技。MMA運動的賽規可以讓各方高手在一個公開且公平的環境下進行較量,是真實也最公平的一種競賽方式。在比賽中允許使用擊打、抱摔、關節技等各種技術,並在選手倒地時繼續進行比賽。踢、打、摔、拿等各種武技都可以得到完美的展示。
MMA可使用動作及技巧同其它競技項目比較表:
拳 肘 踢 膝 鎖臂 鎖喉 鎖腿 抱摔 倒地
摔跤* + +
柔道* + + + +
俄羅斯式摔跤 + + + +
拳擊* +
跆拳道* + + +
泰拳 + + + +
散打 + = + + +
MMA + + + + + + + + +
+ 表示可使用動作
= 表示新允許使用的動作
* 表示現在的奧林匹克項目
與其說MMA綜合武術競技是一項新興的運動,還不如說它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武術。MMA講究的是兼容並蓄、綜合全面,踢、打、摔、拿,什麼都練其實就是MMA。
現代MMA運動把kickboxing、柔道和摔跤等各種運動相融合,使其成為一個非常精彩的運動項目。MMA具有統一的比賽規則,賽規的設定不偏不倚,既不會偏向某一種武技,也不會使某種武技處於劣勢。參賽者可以使用拳、踢、抱摔、鎖技、絞技等多種技術。比賽可以在與拳擊台相同的拳台進行,也可以在帶護欄的八角形場地舉行。比賽獲勝的方式同拳擊比賽相似,即KO勝、優勢勝利、醫生終止比賽、對手棄權、分數評定、或者取消比賽資格。但與拳擊或踢拳比賽的不同之處在於選手也可以通過讓對手認輸來取得比賽的勝利。當參賽者由於被纏抱、挨拳過重或身體疲勞等原因而希望停止比賽時,他都可以主動選擇認輸。整個比賽過程流暢明朗,當選手倒地時比賽繼續進行,裁判很少叫暫停。比賽重量級別的劃分與拳擊、摔跤、柔道和散打基本相同。非冠軍賽一般為三個回合;冠軍賽一般為五個回合;每個回合持續五分鍾,每兩個回合間有一分鍾休息時間。
MMA的歷史
綜合武術競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48年古希臘時期的第三十三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當時被稱為Pankration。完美的參加者應該是拳擊手中最優秀的摔跤手,或者是摔跤手中最優秀的拳擊手。參賽者不僅需要高超全面的武技,而且良好的勇氣、心理素質和戰術安排也是比賽取勝的關鍵因素。
現代MMA起源於二十世紀20年代在巴西出現的Vale Tudo。Vale Tudo在葡萄牙語中就是無限制的意思。
格雷西家族於1993年把MMA比賽引入美國,即終極格鬥大賽(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簡稱UFC)。UFC允許任何門派的武術(如空手道、柔術、中國功夫、相撲等)和奧運會的體育項目(如拳擊、柔道、摔跤、跆拳道)參加比賽,並在統一的規則下決出哪種功夫最厲害。UFC使美國觀眾第一次在同一個場地中看到了不同功夫間的較量。迄今為止,UFC已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MMA比賽,並是世界公認的最具娛樂性與競技性的體育賽事之一。UFC的成功得到了國際武術界的巨大支持。現在,奧運會和世界錦標賽的冠軍和各方武術高手都要參加UFC。UFC的成功帶動了世界范圍MMA運動的發展,MMA已成為了全球化的流行運動。迄今為止,MMA比賽在美國全國所有50個州,都已成為正式合法的比賽。除了每月一次的UFC比賽;美國全國還有將近100家的不同機構,舉辦著各自的MMA比賽。
在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芬蘭、挪威、荷蘭、丹麥等歐洲國家都已先後開展起了MMA運動。亞洲的科威特、阿聯酋、韓國、台灣、泰國、菲律賓等地區也都開始舉辦自己的MMA比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現在已成為繼美國之後的另一MMA發達國家。PRIDE是日本最大的MMA組織,和UFC並列為MMA比賽的世界霸主地位。PRIDE一般每個月都會在日本舉行一次比賽,光現場觀眾就達數萬人以上。就連一向以踢拳比賽著名的日本K-1組織,現在已經開始將其半數的比賽轉變為MMA比賽。
MMA比賽已逐步成為世界搏擊類比賽的最終發展方向。現代的職業MMA運動員都是一些技藝高超的選手,他們都經過了多年的專業訓練。現在的MMA運動員,都是世界頂尖級的選手。前奧運會和世界錦標賽的摔跤、柔道、空手道、踢拳、柔術冠軍,組成了MMA優秀的參賽隊伍。當我們站在21世紀的新起點上,縱覽世界武壇;綜合武術競技已成為了當今世界武壇各類先進武術比賽的主流理念。
MMA的安全性
可能一提起MMA,有人就會聯繫到血腥和暴力,那麼MMA比賽作為一項世界范圍合法化的運動它是否安全呢?對未經過MMA訓練的人看來,綜合武術競技表面看來似乎是不安全的。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現代MMA應該說是一項非常安全的運動,並保持著相當良好的安全紀錄。在其八十多年的競賽史中,只出現過一例死亡紀錄(1998年俄羅斯舉行的一次管理混亂未經審批的比賽)。而在其他的體育項目中,如散打、拳擊、摔跤、足球、甚至拔河比賽,都有過更多的傷亡紀錄。其實對MMA運動的誇張描述只是一種商業上的炒作,完全是為了吸引更多觀眾的噱頭。以下是一組關於MMA運動和其他運動的傷亡統計數據:
國際修斗(日本著名的MMA比賽組織)委員會:
六年共計482場比賽
六年共計146例受傷
受傷率9.5%(五分鍾回合)
至今為止共計1例死亡
美國業余拳擊聯合會(1998年到2003年):
平均每年25,000場業余拳擊比賽,5,000場職業拳擊比賽
共計9,183例受傷
受傷率30%(三分中回合)
平均每年3例死亡(每1,000人中1.3人死亡)
美國橄欖球比賽(1998年到2003年):
每年平均12名運動員死於訓練
每年平均8名運動員死於比賽
每年平均3名運動員死於中暑
每年平均250,000例腦震盪
1998年到2003年:
賽車比賽平均每年32例死亡(從1990年以來,共計260例死亡,其中觀眾29名,兒童5名)
賽馬比賽共計128例死亡
潛水共計11例死亡
摩托車比賽共計7例死亡
跳傘比賽共計123例死亡
滑翔傘比賽共計55例死亡
登山比賽共計51例死亡
MMA運動之所以有這樣良好的安全紀錄,主要是因為它的規則更加的安全和人性化,運動員所受的傷害要比其他運動小得多。在過去的十年中,通過不斷完善其比賽規則,MMA運動已將觀賞性和安全性完美的融合。
以拳擊和踢拳比賽的賽規為例:比賽中只允許使用拳、肘、腿、腳進行攻擊,比賽一般為五到十個回合,選手被擊倒後,裁判員要數秒。這就使得在拳擊和踢拳比賽中選手們要連續多次的擊打對手的要害部位,已取得勝利;而且在被擊倒後,還有八到十秒繼續恢復比賽的機會。除了被KO或者棄權,實力差的選手必須要忍受數秒和長回合的比賽折磨。由於頭、臉、肋骨等關鍵部位經常受到大力的擊打,所以拳擊和踢拳運動員常見傷害為腦震盪、面部出血,嚴重的有腦損傷、內臟出血等致命性的傷害。所以拳擊比賽的高傷亡、高風險紀錄是和它的賽規密切相關的。
MMA比賽良好的安全性主要是來自於它合理和人性化的賽規設計:
在MMA比賽中,可以使用摔、拿手法來制服對手,從而大大減少了擊打的次數。
比賽在倒地後繼續進行,選手通過地面搏擊技術可以在控制位置時使用關節技、絞技,從而達到沒有任何流血就能夠制服對手的目的。
在比賽中,選手可以主動認輸,進攻方在對手認輸後會停止進攻。從而能夠真正做到制服且不傷人的目的,這是技擊文明的良好體現。
MMA比賽的分指手套更便於使用摔、拿、關節技、絞技等較輕的傷害技術,而且此種手套比拳擊手套更輕薄,不但防止手部在擊打時受傷,還能減小選手擊打的力度,從而提高了比賽的安全系數。
MMA比賽取消被擊倒後數秒的規則,只要選手被擊倒後出現失去意識情況,裁判員即可終止比賽;這樣,選手就不會在不清醒時進行比賽。
所以,選手受傷一般都是些擦傷、破口或瘀青等軟傷;以及手指、腳趾和面部的小傷;嚴重受傷的情況極少出現。
在一定意義上,現代MMA比賽實際上是拳擊和踢拳比賽的替代品。MMA運動不但成功地減少了比賽傷害,還大大提高了比賽的觀賞性和流暢性。所以,MMA比賽可以說是為現代體育搏擊史帶來了一場安全性與觀賞性的革命。
參考資料:中國少 摩拳網站:國際武道.專欄....
C. 什麼是MMA 綜合格鬥健身課正在風靡
相比其他鍛煉方法,MMA(mixed-martial arts,綜合格鬥)是一種最激烈的運動,是需要更多力量和耐力的混合訓練。這項運動正在流行,而且越來越多的人從MMA訓練者的身上發現到它多種多樣的好處。一些俱樂部正為其會員提供一些有MMA傾向的課程,如,泰拳、卡波拉舞、跆拳道。 格鬥課程可能會讓你大量的出汗,第二天或許還會身體僵硬,但這是值得的。一位紐約Crunch俱樂部的MMA健身教練員Angel Alicea說:「對那些還沒意識到運動員們的訓練有多辛苦的人來說,這會是個很好的例子。」開始健身課程時,Alicea先進行簡單的有氧鍛煉(使心率提高),然後開始力量訓練和太極拳。接著是一個有趣的部分:隊員分成幾個小組,輪流進行腳踢、拳擊以及地上訓練,旨在模擬短時但激烈的MMA比賽輪回。 或許會是你的生活最好的體現。有氧暖身鍛煉讓你心率提高,幫助燃燒多餘脂肪,而俯卧撐、下蹲以及腹部運動促進肌肉的生長並塑造出肌肉輪廓。這種激烈的訓練方式考驗你身體和精神上的毅力,提高耐力和運動精神。「你身體的每一部分都能從這項運動中受益。」
D. mma全身的力量訓練
力量訓練是每個習武者都要經歷也必須經歷的,但可能有不少朋友都感覺過,自己練習得很賣力,吃了苦流了汗,但想提高的卻沒有提高,很是苦惱。這時你需要自我反省一下,力量訓練有沒有練對。
力量訓練有沒有練對,包含兩個方面:一,你選擇的練習動作是不是真正針對你想練習的肌肉,如果你選擇的動作根本就不對,那目標肌肉力量肯定不會提高,因為練的根本就不是那裡;二,你的動作是否規范,動作不規范會使你的訓練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導致受傷。
下面將格鬥訓練中常用的力量訓練動作鍛煉的部位和動作要領逐一講解,有這方面疑問的朋友可以自我對照一下看看問題出在哪裡。
1,負重深蹲:
深蹲被稱為力量訓練之王,因為深蹲不但提高腿部力量,還對全身肌肉都有較強的刺激,可以迅速提高全身整體力量。
動作要領: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膝向前,兩肩後張扛住杠鈴,動作過程中注意,腰背挺直,上身正直,保證直起直落,千萬不要彎腰弓背,不然在大重量訓練時很容易拉傷腰部。除非腰部有傷,最好不要系護腰皮帶或配戴彈性護腰,可以在腳後跟處墊兩個小杠鈴片,避免蹲到底時給跟腱造成過大壓力導致受傷。下蹲時吸氣,起立時呼氣。如無杠鈴可讓訓練夥伴騎在自己肩上,面對牆壁雙手扶牆保持平衡,按上述要領進行練習。
也可扛杠鈴進行連續半蹲跳和提蹱等練習,全面強化大小腿力量。
2,直腿硬拉:
可強化整個身體後部的肌肉力量,尤其對下背部肌肉的刺激非常大,對全身整體力量的強化也有很大好處。
動作要領:上身前傾,雙手抓住杠鈴,手臂自然下垂,雙膝挺直,挺胸塌腰,以腰背力量提起杠鈴,上拉過程中手臂不要用力向外甩借力,保證杠鈴貼著雙腿直上直下。因為硬拉用的重量一般較大,常會出現大肌肉還沒有疲勞雙手就酸軟無力抓不住杠鈴的現象,可以使用助力帶幫助抓握杠鈴,保證訓練效果。上提時呼氣,放下時吸氣。
3,卧推/俯卧撐:
可分為寬距和窄距兩種,寬距一般雙手間距為兩倍肩寬,主要鍛煉手臂肱三頭肌和胸肌外側靠肩關節一端,窄距雙手間距與肩同寬,比較集中鍛煉肱三頭肌和胸肌中部和內側,可以比較有效地增加胸肌的厚度,一般這兩種方法可以交替進行練習。
動作要領:躺在卧推架上,保持挺胸,不要弓背,這樣才能把力量集中在胸肌上,拿起杠鈴後下放至胸部,兩肩後張,使胸肌盡量展開,然後用力收縮胸肌配合手背用力上推,如此反復。下放時吸氣,上推時呼氣。
俯卧撐練習時注意:下放和撐起時全身崩勁,成一條直線,不可腰部下塌或上拱。具備一定力量水平後可在背部加重物增加強度。
4,引體向上/下拉:
同樣分為寬握與窄握兩種方式,寬握一般雙手間距為兩倍肩寬,主要鍛煉雙臂肱二頭肌、前臂屈肌群和背闊肌上部,可以有效增加背部的寬度,使上身呈現倒三角形,窄握雙手與肩同寬,主要鍛煉雙臂肱二頭肌、前臂屈肌群和背闊肌下部以及斜方肌、大圓肌(肩胛骨部位)。另外對胸肌下沿也有一定鍛煉作用。
動作要領:以引體向上為例,在單杠上自然懸垂後,體會背部肌肉收縮,配合手臂力量將身體向上拉,拉的過程中挺胸,兩肩後張,使背部肌肉盡力收縮,有挺胸去觸碰單杠的感覺,上拉到下巴超過單杠後放鬆肌肉下放,如此反復。上拉時吸氣,下放時呼氣。練到一定水平可在身上加掛重物增加強度。注意盡量在靜止懸垂的情況下憑臂力和背肌力量上拉,不要借擺動的力量向上盪,那樣會把訓練效果大大減弱。
5,仰卧飛鳥/夾胸:
集中鍛煉胸肌外側和肩關節的力量,對肱二頭肌也有一定鍛煉作用,經常練習對擺拳和平勾拳和力量有很大幫助。
動作要領:躺在比肩略窄的凳子上,雙手握啞鈴在胸前正上方並攏,然後控制性地向兩側展開,挺胸兩肩後張,盡量展開胸肌,然後雙臂配合胸肌用力,將啞鈴在胸前合攏,如此反復。展開時吸氣,合攏時呼氣。
6,仰卧團身:
腹肌在搏擊中起到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傳統的仰卧起坐其實對腹肌的作用並不大,仰卧起坐更多的力量是分散在胯部和腿上,正確把力量集中在腹肌上的動作應該是仰卧團身。多年前有一種風靡歐美的「美腹輪」,可以讓人短時間內練出漂亮的腹肌,其實它的作用就是誘導你做出正確的仰卧團身動作而已。
動作要領:自然平躺,雙手交叉抱於胸前或成格鬥式放於面前(不要抱頭),保持腰部貼緊地面,上身的上半部用力抬起,將腹肌擠緊,具體感覺就象盡力用前額去接觸自己的小腹,擠緊腹肌後可停頓一秒鍾,然後放鬆平躺。這個動作對腹肌的刺激很大,我們的朋友中有的是訓練有素之人,三四百個仰卧起坐對他們不在話下,但做仰卧團身動作普遍不到50個就開始感覺腹肌酸痛難以承受,可見其強度。練習到一定程度可將雙腿逐漸彎起增加強度。
此外懸垂舉腿也是一個練腹肌的好動作,還可以同步增強胯部和大腿正面股四頭肌的力量,可以多多練習。
以上6個動作基本包含了全身的肌肉,武術訓練不比健美訓練,不用象健美訓練那樣把每一塊肌肉單獨分離出來進行練習,以整體力量為為主,所以一般都是組合型的訓練動作。以上六個動作可以將深蹲、卧推、仰卧飛鳥三個動作為一組(這三個動作主要鍛煉身體正面肌肉),硬拉、引體向上、仰卧團身三個動作為一組(除仰卧團身外主要鍛煉身體背面肌肉),隔天練習一次,長期堅持就會有好的效果。
各方面訓練條件能達到的武友還是應該進行全面的身體素質訓練,以適應格鬥這種高強度對抗項目的需要。這一節開始講一講各種身體素質的概念和訓練要點,以便大家在進行素質訓練時有個參照,可以找准有效的訓練方法,針對性地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力量訓練包括三個方面:絕對力量,速度力量,耐力力量。
一,絕對力量:
一般說的一個人力氣大小其實就是絕對力量的體現,強大的絕對力量是速度力量和耐力力量的基礎,在格鬥中具有很強的震懾力和重要的作用。
要增強絕對力量,就要保證大重量,高強度的訓練,選用的練習重量應該是自己竭盡全力只能完成1—3次的,進行3—5組練習,每組做到力竭,組間休息1—3分鍾,讓肌肉得到恢復准備沖擊下一組極限重量,一周可以進行一到兩次絕對力量訓練,保證絕對力量的不斷提高。
注意:絕對力量訓練中由於選用的重量很大,接近個人力量極限,所以訓練前一定要充分熱身,訓練中必須有訓練夥伴保護,避免受傷。
二,速度力量:
速度力量就是一般所說的爆發力,直接關繫到攻防動作的速度,是格鬥中至關重要的一項素質,由於速度力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先天,,後天很難有突破性的提高,所以速度力量水平是運動員選材的一個重要選擇標准。
訓練的目的就在於盡量把速度力量水平提高到個人的極限,原理在別的文章里我已經講過,就不在這重復講解。訓練方法就是選用自己盡力能完成5—10次的重量,用自己最快的速度進行每一次動作。每組3—8次,練習三到五組,組間休息2—5分鍾,讓肌肉充分放鬆,保證下一組的訓練質量。如果感覺疲勞,無法再保證動作速度,就改練其他的,勉強耗下去也沒有意義。
注意:用自己最快速度進行練習是提高速度力量的關鍵,如果不在訓練中把動作速度頂到自己的極限,就完全失去了提高速度力量的作用。
三,耐力力量:
耐力力量是肌肉長時間用力工作的水平表現。如果你想在長時間的格鬥中保持拳腿的份量,就需要有比較高的耐力力量水平。
訓練方法是用自己能完成20次以上的重量進行練習,每組都做到力竭,進行6組以上的練習,組間休息不超過1分鍾。
注意:練耐力力量的原則就是能多做一次就多做一次,直到實在無力完成動作為止。雖然耐力力量訓練用的重量不大,但最後力竭狀態時容易失去控制受傷,所以訓練時應該有訓練夥伴進行保護。
運動專家研究,肌肉在進行完一次力量訓練後,如果72小時之內不進行第二次訓練,力量就會減退,所以力量訓練至少保證一周兩次,不然會長進很慢,絕對力量和速度力量都可以和耐力力量搭配在一起訓練,先進行絕對力量或者速度力量訓練,感覺疲勞不能再沖擊大重量或者保證動作速度時就轉為耐力力量訓練,會有很好的效果。平時技術訓練結束也可以進行一些徒手的速度力量和耐力力量訓練,比如俯卧撐、深蹲跳、仰卧起坐等。
力量訓練中的呼吸很重要,注意用力做動作時呼氣,還原時吸氣,實踐證明,雖然憋氣能提高肌肉用力程度,但對心血管系統的活動會產生一些不利因素,會引起胸闊內壓增加,使肺部的血液循環產生障礙,長時間憋氣會影響訓練效果,而且易產生頭昏,惡心,過早疲勞等弊端,甚至導致短暫腦貧血或休克。所以在力量訓練中盡量不要憋氣。
力量訓練後肌肉由於長時間用力會緊張僵硬,訓練結束一定要注意拉伸和放鬆全身肌肉,如果肌肉總得不到放鬆,就會變得僵硬而無彈性,缺乏爆發力,這就是很多人所說的死肌肉,也曾有很多人甚至專業隊因此視力量訓練如洪水猛獸,其實罪不在力量訓練,而在於練習後沒有做好收尾工作。
此外,不經常從事力量鍛練的人,剛開始進行訓練時可以採用徒手訓練的方式,有一定基礎後再使用器械訓練,如果一開始就使用器械進行訓練,採用的重量不能過大,因為力量訓練的效果在最初階段幾乎不取決於重量大小,只要重量超過一定的最低限度(約為最大重量的40%左右就可以)。
E. MMA是什麼
MMA是英文「Mixed Martial Arts」的簡稱,即綜合武術賽或者綜合格鬥賽。
MMA是一種集觀賞性、娛樂性、競技性於一體的優秀運動項目,現已成為國際武術搏擊比賽的主要項目。MMA運動是拳擊、kickboxing、柔道和摔跤等運動的完美結合,可以說是搏擊運動的十項全能。MMA比賽是體育比賽規則上的一個突破,MMA的規則對所有的武技一視同仁,不同武術流派的練習者可以在統一的規則下同場競技。MMA運動的賽規可以讓各方高手在一個公開且公平的環境下進行較量,是真實公平的一種競賽方式。在比賽中允許使用擊打、抱摔、關節技等各種技術,並在選手倒地時繼續進行比賽。踢、打、摔、拿等各種武技都可以得到完美的展示。
現代MMA運動把kickboxing、柔道和摔跤、功夫等各種格鬥術運動相融合,使其成為一個非常精彩的格鬥比賽。MMA具有統一的比賽規則,賽規的設定不偏不倚,既不會偏向某一種武技,也不會使某種武技處於劣勢。參賽者可以使用拳、踢、抱摔、鎖技、絞技等多種技術。比賽可以在與拳擊台相同的拳台進行,也可以在帶護欄的八角形場地舉行。比賽獲勝的方式同拳擊比賽相似,即KO勝、優勢勝利、醫生終止比賽、對手棄權、分數評定、或者取消比賽資格。但與拳擊或踢拳比賽的不同之處在於選手也可以通過讓對手認輸來取得比賽的勝利。當參賽者由於被纏抱、挨拳過重或身體疲勞等原因而希望停止比賽時,他都可以主動選擇認輸。整個比賽過程流暢明朗,當選手倒地時比賽繼續進行,裁判很少叫暫停。比賽重量級別的劃分與拳擊、摔跤、柔道和散打基本相同。非冠軍賽一般為三個回合;冠軍賽一般為五個回合;每個回合持續五分鍾,每兩個回合間有一分鍾休息時間。
MMA的歷史
古代時的格鬥比賽,都是無規則的,是以生死來相搏的,比如羅馬斗獸場以前就是用來比賽的,比賽時,選手可以使用任何招式,可以使用拳擊、古希臘式搏擊、摔跤等等格鬥術。
現代MMA起源於二十世紀20年代在巴西出現的Vale Tudo。Vale Tudo在葡萄牙語中就是無限制的意思。
在巴西,格雷西家族於二十世紀初期開展了現代MMA運動的新紀元,他們主要應用其家族自創的自衛防身術——巴西柔術,參加組織比賽。在比賽中,任何武技都可以使用,比賽不設時間限制,不分重量級別,比賽經常會持續幾個小時,而取勝的唯一辦法就是擊敗對手。
格雷西家族於1993年把MMA比賽引入美國,即終極格鬥大賽(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簡稱UFC)。UFC允許任何門派的武術(如空手道、柔道、相撲、自由搏擊等)和奧運會的體育項目(如拳擊、柔道、摔跤、跆拳道)參加比賽,並在統一的規則下決出哪種功夫最厲害。UFC使美國觀眾第一次在同一個場地中看到了不同格鬥術間的較量。迄今為止,UFC已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MMA比賽,並是世界公認的最具娛樂性與競技性的體育賽事之一。UFC的成功得到了國際武術界的巨大支持。現在,奧運會和世界錦標賽的冠軍和各方武術高手都要參加UFC。UFC的成功帶動了世界范圍MMA運動的發展,MMA已成為了全球化的流行運動。迄今為止,MMA比賽在美國全國所有50個州,都已成為正式合法的比賽。除了每月一次的UFC比賽;美國全國還有將近100家的不同機構,舉辦著各自的MMA比賽。
在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芬蘭、挪威、荷蘭、丹麥等歐洲國家都已先後開展起了MMA運動。亞洲的科威特、阿聯酋、韓國、台灣、泰國、菲律賓等地區也都開始舉辦自己的MMA比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現在已成為繼美國之後的另一MMA發達國家。PRIDE是日本最大的MMA組織,和UFC並列為MMA比賽的世界霸主地位。PRIDE一般每個月都會在日本舉行一次比賽,光現場觀眾就達數萬人以上。就連一向以踢拳比賽著名的日本K-1組織,現在已經開始將其半數的比賽轉變為MMA比賽。
MMA比賽已逐步成為世界搏擊類比賽的最終發展方向。現代的職業MMA運動員都是一些技藝高超的選手,他們都經過了多年的專業訓練。現在的MMA運動員,都是世界頂尖級的選手。前奧運會和世界錦標賽的摔跤、柔道、空手道、踢拳、柔術冠軍,組成了MMA優秀的參賽隊伍。當我們站在21世紀的新起點上,縱覽世界武壇;綜合武術競技已成為了當今世界武壇各類先進武術比賽的主流理念。
MMA的安全性
可能一提起MMA,有人就會聯繫到血腥和暴力,那麼MMA比賽作為一項世界范圍合法化的運動它是否安全呢?對未經過MMA訓練的人看來,綜合武術競技表面看來似乎是不安全的。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解。現代MMA應該說是一項非常安全的運動,並保持著相當良好的安全紀錄。在其八十多年的競賽史中,只出現過一例死亡紀錄(1998年俄羅斯舉行的一次管理混亂未經審批的比賽)。而在其他的體育項目中,如散打、拳擊、摔跤、足球、甚至拔河比賽,都有過更多的傷亡紀錄。其實對MMA運動的誇張描述只是一種商業上的炒作,完全是為了吸引更多觀眾的噱頭。以下是一組關於MMA運動和其他運動的傷亡統計數據:
國際修斗(日本著名的MMA比賽組織)委員會:
六年共計482場比賽
六年共計146例受傷
受傷率9.5%(五分鍾回合)
至今為止共計1例死亡
美國業余拳擊聯合會(1998年到2003年):
平均每年25,000場業余拳擊比賽,5,000場職業拳擊比賽
共計9,183例受傷
受傷率30%(三分中回合)
平均每年3例死亡(每1,000人中1.3人死亡)
美國橄欖球比賽(1998年到2003年):
每年平均12名運動員死於訓練
每年平均8名運動員死於比賽
每年平均3名運動員死於中暑
每年平均250,000例腦震盪
1998年到2003年:
賽車比賽平均每年32例死亡(從1990年以來,共計260例死亡,其中觀眾29名,兒童5名)
賽馬比賽共計128例死亡
潛水共計11例死亡
摩托車比賽共計7例死亡
跳傘比賽共計123例死亡
滑翔傘比賽共計55例死亡
登山比賽共計51例死亡
MMA運動之所以有這樣良好的安全紀錄,主要是因為它的規則更加的安全和人性化,運動員所受的傷害要比其他運動小得多。在過去的十年中,通過不斷完善其比賽規則,MMA運動已將觀賞性和安全性完美的融合。
以拳擊和踢拳比賽的賽規為例:比賽中只允許使用拳、肘、腿、腳進行攻擊,比賽一般為五到十個回合,選手被擊倒後,裁判員要數秒。這就使得在拳擊和踢拳比賽中選手們要連續多次的擊打對手的要害部位,已取得勝利;而且在被擊倒後,還有八到十秒繼續恢復比賽的機會。除了被KO或者棄權,實力差的選手必須要忍受數秒和長回合的比賽折磨。由於頭、臉、肋骨等關鍵部位經常受到大力的擊打,所以拳擊和踢拳運動員常見傷害為腦震盪、面部出血,嚴重的有腦損傷、內臟出血等致命性的傷害。所以拳擊比賽的高傷亡、高風險紀錄是和它的賽規密切相關的。
MMA比賽良好的安全性主要是來自於它合理和人性化的賽規設計:
在MMA比賽中,可以使用摔、拿手法來制服對手,從而大大減少了擊打的次數。
比賽在倒地後繼續進行,選手通過地面搏擊技術可以在控制位置時使用關節技、絞技,從而達到沒有任何流血就能夠制服對手的目的。
在比賽中,選手可以主動認輸,進攻方在對手認輸後會停止進攻。從而能夠真正做到制服且不傷人的目的,這是技擊文明的良好體現。
MMA比賽的分指手套更便於使用摔、拿、關節技、絞技等較輕的傷害技術,而且此種手套比拳擊手套更輕薄,不但防止手部在擊打時受傷,還能減小選手擊打的力度,從而提高了比賽的安全系數。
MMA比賽取消被擊倒後數秒的規則,只要選手被擊倒後出現失去意識情況,裁判員即可終止比賽;這樣,選手就不會在不清醒時進行比賽。
所以,選手受傷一般都是些擦傷、破口或瘀青等軟傷;以及手指、腳趾和面部的小傷;嚴重受傷的情況極少出現。
在一定意義上,現代MMA比賽實際上是拳擊和踢拳比賽的替代品。MMA運動不但成功地減少了比賽傷害,還大大提高了比賽的觀賞性和流暢性。所以,MMA比賽可以說是為現代體育搏擊史帶來了一場安全性與觀賞性的革命。
(二)
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甲基丙烯酸甲酯主要應用在聚合和共聚領域,對每一種應用都需要採用特別的聚合工藝,使用引發劑為游離型(有機過氧化物、偶氮化合物)或離子型。 可以通過本體聚合製得有機玻璃。用於人工裝飾材料,建築工業製件,光信息材料,電氣部件封裝等。 可以通過乳液聚合製得塗料;漆、粘合劑;防水劑、調節潤滑油粘度助劑等。 可以代替苯乙烯做交聯劑,稀釋不飽和聚酯樹脂,做天然和合成橡膠改性劑。 甲基丙烯酸甲酯大部分用於有機玻璃行業,但在其他許多領域應用也及其廣泛。目前在醫用功能高分子(高分子材料製品和高分子葯物),紡織(腈綸第二單體)作為官能性單體,在塗料、油漆及膠粘劑等領域也取得了廣泛的應用。
產品名稱: 甲基丙烯酸甲酯
CA登記號: 80-62-6
英文名: Methyl methacrylate;MMA
別名: 有機玻璃單體;MMA
分子式: CH2:C(CH3)COOCH3
用途: 主要用作有機玻璃的單體,也用於制其他塑料、塗料等
性狀 無色液體,易揮發。
熔點 -48℃
沸點 100~101℃
相對密度 0.9440
折射率 1.4142
閃點 10℃
溶解性 溶於乙醇、乙醚、丙酮等多種有機溶劑。微溶於乙二醇和水。
更多信息請參考詞條:甲基丙烯酸甲酯
(三)
甲基丙二酸尿症的病(MMA病)
甲基丙二酸是蛋白質分解後產生的一種物質,這種物質需要我們人體內一種酶進行合成代謝,正常人不會因此有什麼影響,可是患有MMA的人正是缺少了這種酶的合成造成了甲基丙二酸中毒,這是一種隱性遺傳基因缺陷疾病。得了MMA,飲食只能吃低蛋白食物,每頓飯的蛋白質含量需要進行嚴格控制,一旦超標將危及生命,同時應注射維生素B12。
F. mma格鬥平時應該怎樣訓練
初學的話建議加強站立擊打中的拳腿加移動,然後沒事可以去健身房帶著訓練訓練核心力量和腿部力量,近身摔技和地面技術可以看看一些比賽和教學視頻,然後可以去網上買個摔跤假人練練(雖然沒有真人培訓效果好,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還是可以的)不行的話就看看附近有沒有專門教巴西柔術的道館,然後根據的訓練總結看看你更偏向於什麼類型的格鬥風格(站立拼拳還是地面壓制)來更進一步的進行系統訓練
G. 准備去練mma綜合格鬥,女孩,現在是長頭發,用剪短嗎
去練習mma綜合格鬥最好不要太長的頭發,因為訓練的時候每天的出汗量,長發打理麻煩,第二,長發對訓練也帶來一些不便。所以建議是短發更有利於練習mma綜合格鬥。
H. 什麼是mma綜合格鬥
MMA是英文「Mixed Martial Arts」的簡稱,中文全稱即是綜合格鬥。 MMA是一種集觀賞性、娛樂性、競技性於一體的優秀運動項目,現已成為國際武術搏擊比賽的主要項目。MMA運動是拳擊、kickboxing、柔道和摔跤等運動的完美結合,可以說是搏擊運動的十項全能。MMA比賽是體育比賽規則上的一個突破,MMA的規則對所有的武技一視同仁,不同武術流派的練習者可以在統一的規則下同場競技。MMA運動的賽規可以讓各方高手在一個公開且公平的環境下進行較量,是真實公平的一種競賽方式。在比賽中允許使用擊打、抱摔、關節技等各種技術,並在選手倒地時繼續進行比賽。踢、打、摔、拿等各種武技都可以得到完美的展示。 現代MMA運動把kickboxing、柔道和摔跤、功夫等各種格鬥術運動相融合,使其成為一個非常精彩的格鬥比賽。MMA具有統一的比賽規則,賽規的設定不偏不倚,既不會偏向某一種武技,也不會使某種武技處於劣勢。參賽者可以使用拳、踢、抱摔、鎖技、絞技等多種技術。比賽可以在與拳擊台相同的拳台進行,也可以在帶護欄的八角形場地舉行。比賽獲勝的方式同拳擊比賽相似,即KO勝、優勢勝利、醫生終止比賽、對手棄權、分數評定、或者取消比賽資格。但與拳擊或踢拳比賽的不同之處在於選手也可以通過讓對手認輸來取得比賽的勝利。當參賽者由於被纏抱、挨拳過重或身體疲勞等原因而希望停止比賽時,他都可以主動選擇認輸。整個比賽過程流暢明朗,當選手倒地時比賽繼續進行,裁判很少叫暫停。比賽重量級別的劃分與拳擊、摔跤、柔道和散打基本相同。非冠軍賽一般為三個回合;冠軍賽一般為五個回合;每個回合持續五分鍾,每兩個回合間有一分鍾休息時間。 MMA的歷史 綜合武術競技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48年古希臘時期的第三十三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當時被稱為Pankration。完美的參加者應該是拳擊手中最優秀的摔跤手,或者是摔跤手中最優秀的拳擊手。參賽者不僅需要高超全面的武技,而且良好的勇氣、心理素質和戰術安排也是比賽取勝的關鍵因素。古代時的格鬥比賽,都是無規則的,是以生死來相搏的,比如羅馬斗獸場以前就是用來比賽的,比賽時,選手可以使用任何招式,可以使用拳擊、古希臘式搏擊、摔跤等等格鬥術。 近幾年來,踢打摔拿無所不用的綜合格鬥競技無疑已經成為世界擂台競技的主流,關於交叉訓練(cross training)和MMA(Mixed Martial Arts英文簡稱,即綜合格鬥)的專業探討,也毫無疑問已經在國際武壇牢牢占據話語權,而由此上溯,國際武壇權威人士無不將今日世界綜合格鬥的先驅性思想指引和實踐啟蒙,歸功於李小龍.因為早在上世紀1966年代,當傳統武術界人士還是以拳套和寸止式競技作為訓練和比賽主體,還在津津樂道近乎神秘的」一擊必殺」絕技的時候,洛杉磯振藩國術館時期的李小龍就已經通過大量地改良訓練工具和改進訓練方法,開始跨流派,跨領域的交叉訓練,以及踢打摔拿無限制的筆者稱之為」JKDMMA」的綜合技擊實踐,這被國內外一些武術評論者視為現代綜合格鬥運動全球化的肇始。 李小龍三十多年前所提倡的無限制技擊的思想理念,以及通過《龍爭虎鬥》開場與洪金寶那充滿劃時代意義的現代無限制格鬥寓示,最終在1993年代直接啟發了世界第一次終極格鬥大賽(UFC)的舉辦者:讓不同門派的武術家在最接近實戰情況的准無限制規則下進行比賽,究竟誰更強?即在比賽中允許使用踢打、肘膝、摔抱、關節技、絞殺技等任何流派技術,即使在選手倒地後仍然可以繼續進攻,直至一方徹底俯首稱臣,以最大限度的接近現實中的無限制實戰,結果,巴西柔術霍伊斯.格雷西爆冷奪得多屆冠軍,巴西柔術第一次打破了人們立技最強的傳統武術觀,跨流派無限制格鬥競技由此開始風靡世界.最初,在此類賽事中,選手門派分別涇渭分明,而柔術和摔跤選手風光無限,一統天下,但是,隨著終極格鬥大賽實踐的不斷走向深入,一度讓人以為柔術世界最強的新」保守」武術觀再次被無情的打破--因為那些門派界限模糊,既精通各種站立技,又諳熟地面技術的多項全能的綜合格鬥選手,開始以極大的優勢稱霸. 歷史的發展,恰好印證了李小龍超時代的洞見:只有當武術取消了人為的門派和種族的界限,才能真正呈現無限的新鮮、活潑和活力,而」惟有全面的武技才能應付任何的情況」--不管是踢拳也好,還是柔術也好,沒有誰比誰更強,惟有全面結合,立體運用,才能真正立足當代綜合格鬥擂台.當前,在日本、美國、巴西、俄羅斯等國家此類綜合格鬥賽事一時間層出不窮,進化迅速,名稱雖各異,但統稱為MMA比賽.而絕非巧合的是,今日最火爆MMA賽事選手們的主流著裝和護具,活脫脫正是《龍爭虎鬥》開場無限制格鬥中,李小龍與洪金寶的著裝和護具的翻版! 對於李小龍之與MMA的先驅性偉大貢獻,日本權威武刊<<全接觸空手道>>雜志曾就此明確點題:"偉大的中國武術家李小龍:綜合格鬥的始祖"。2007年,在Spike TV「李小龍日」紀念活動上,美國UFC組織總裁Dana White更公開評價李小龍為「MMA之父」(The father the father of Mixed Martial Arts)。 在MMA興起之前,世界擂台是站立式自由搏擊的天下,而今日世界武壇全接觸自由搏擊擂台賽制的形成,其主要推動者可以上溯至七十年代初號稱美國「踢拳宗祖」的喬.路易斯,而喬.路易斯正是李小龍三大冠軍級進修弟子之一,他的全接觸自由搏擊職業賽的理念,正是直接源自他的導師李小龍。 格雷西家族於1993年把MMA比賽引入美國,即終極格鬥大賽(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簡稱UFC)。UFC允許任何門派的武術(如空手道、柔道、相撲、自由搏擊等)和奧運會的體育項目(如拳擊、柔道、摔跤、跆拳道)參加比賽,並在統一的規則下決出哪種功夫最厲害。UFC使美國觀眾第一次在同一個場地中看到了不同格鬥術間的較量。迄今為止,UFC已成為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MMA比賽,並是世界公認的最具娛樂性與競技性的體育賽事之一。UFC的成功得到了國際武術界的巨大支持。現在,奧運會和世界錦標賽的冠軍和各方武術高手都要參加UFC。UFC的成功帶動了世界范圍MMA運動的發展,MMA已成為了全球化的流行運動。迄今為止,MMA比賽在美國全國所有50個州,都已成為正式合法的比賽。除了每月一次的UFC比賽;美國全國還有將近100家的不同機構,舉辦著各自的MMA比賽。 在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芬蘭、挪威、荷蘭、丹麥等歐洲國家都已先後開展起了MMA運動。亞洲的科威特、阿聯酋、韓國、台灣、泰國、菲律賓等地區也都開始舉辦自己的MMA比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現在已成為繼美國之後的另一MMA發達國家。PRIDE是日本最大的MMA組織,和UFC並列為MMA比賽的世界霸主地位。PRIDE一般每個月都會在日本舉行一次比賽,光現場觀眾就達數萬人以上。就連一向以踢拳比賽著名的日本K-1組織,現在已經開始將其半數的比賽轉變為MMA比賽。 MMA比賽已逐步成為世界搏擊類比賽的最終發展方向。現代的職業MMA運動員都是一些技藝高超的選手,他們都經過了多年的專業訓練。現在的MMA運動員,都是世界頂尖級的選手。前奧運會和世界錦標賽的摔跤、柔道、空手道、踢拳、柔術冠軍,組成了MMA優秀的參賽隊伍。當我們站在21世紀的新起點上,縱覽世界武壇;綜合武術競技已成為了當今世界武壇各類先進武術比賽的主流理念。
I. MMa體能訓練
本人m告訴你個u有效的方3法,希望採納。建議你在練習k之i前,把龍珠Z再看一v遍。像孫悟空,貝0吉塔那樣的肌肉難道沒有一d絲羨慕么x?想想他們是怎麼v訓練的?400的G。當然有點誇張,但是, 說明只有像死一f般的訓練才u能達到常人i無s法到達的地步。以4及b龍珠Z那些背景插曲,也z能給你帶來動力i。至於x訓練,個p人k認5為3,力p量速度都需要練,雖然你不k是練長5跑的,但是耐力v還是需要的。所以5在練習i力a量的同時也b必須堅持長0跑。既然你要死亡c式的鍛煉,那麼z,請你全速跑玩100,以0後自己i調整圈數。總之q。人w都有惰性,沒有一s點動力r或者火7氣2,鍛煉就像兒n戲,這也k就是為0什8么q那麼q多人y去健身房,為4什7么l沒有多少8人k能成為2體育健將。當然人k種的關系也t是有的,黃種適合技巧類的。所以0建議常去旅遊。去南非。獲得更強的身體! w攀y侉z馭〓aаu‖i┳i┳j
J. mma訓練怎麼計劃
幫你找的
介紹幾種可輔助練習
MMA
的全身鍛煉的方法(僅供參考)
首先我們要提醒大家的是當你設計你的訓練計劃時,記住:同一片肌肉的負重
訓練至少要間隔
48
小時。你的肌肉在訓練後需要時間恢復和自我修復。每個禮
拜中有一天不要安排任何正規訓練。在開始鍛煉前做五分鍾的熱身,比如慢跑,
騎單車(健身房),跳繩,或者作慢速的彈跳練習。
1.
拉雪橇
:
其實只要是用繩子拖曳重物就可以
(
人也可以哦
!),
同時快速的過
程中肩膀
,
腿部和腹部都會得到鍛煉
,
讓普通的長跑變成了地獄
!
試試把
50KG
的杠鈴片拖上
1000
米吧
!
絕對會讓你大呼過癮
2.
砸鐵錘
:
拿一個卡車輪胎
(
廢棄的就可以
!)
用適合自己力量的鐵錘
,
用力掄
向它
!
把它當作自己的對手
!
這個動作可以讓肩膀和背部得到巨大的折磨
!
試
試左手一百下
,
右手一百下
(
要保持平衡和控制
,
最佳的訓練結果巧力和爆發力
的鍛煉
)
3.
甩啞鈴
: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鈴壺
?
這是俄羅斯運動員鍛煉的法寶
!
用單
或者雙手握住鈴壺在體前用臀部的力量將其甩起
(
不脫手
),
然後自然地讓鈴壺黨
到胯下體後
.
如果各位沒有這種俄羅斯熊怪們
(
比如
Fedor)
的專門器械
,
也可以
用啞鈴代替
!
不過這對握力要求可能更加高一些
.
一個建議
:
這招可以鍛煉臀部的爆發力
,
在推搡和防治抱摔的時候非常有用
!
如
果想鍛煉握力
,
可以在啞鈴的中間綁上布或者毛巾
,
因為握的東西越粗
,
對手臂的
摧殘就越大
,
哈哈
!
可以嘗試左右手各
30
個
,
各做
3
組
.
如果覺得輕鬆了可以加重
量
.
不過一定要注意
,
和任何負重鍛煉一樣
,
下背部要保持挺直和適度的緊張
,
這
樣可以鍛煉下背的耐力
,
反之則會造成勞損
,
誰都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
,
所以千萬
要注意
.
4.
老漢推車
:
用一輛
2
輪手推車
,
裡面可以裝上重物
(
比如杠鈴片
,
甚至磚頭
!
最簡單就是最有效的
),
然後推上坡
...
這招可能對大部分人來說不實用
.
因為這
項鍛煉需要一部那種工地上運水泥的手推車
,
需要特殊的場地
,
並且會引人注目
.
這項運動主要鍛煉肩膀的耐力和腿部
,
特別是肩膀
,
這會讓你長時間地舉起雙手
防禦更加輕松
!
5.
翻輪胎
:
拿一個大卡車的輪胎
,
雙手抓住底部開始發力
,
翻上一千米
,
看你
暈不暈
!
其實這項運動我已經在我一個同學組織的社團活動裡面看到了
,
他們
搞大力士比賽
,
比翻輪胎的速度
.
可以鍛煉人的心肺和全身肌肉
.
(看過電影激
戰的朋友,應該看到過彭於晏曾經做過這個練習)
6.
毛巾引體
:
本能格鬥吧友們是不是傳統引體已經做得想打盹了呢
?
試試看
,
掛兩塊毛巾
(
或者粗的麻繩
)
在單杠的左右兩邊
,
緊緊握住毛巾
,
開始引體
!
這
項鍛煉對小臂和手上的肌肉鍛煉極大
,
因為你要死命抓住毛巾不掉下去
.
這可比
堅固的鐵棒難抓多了
!
想練出一雙把對手掐得想哭的熊爪
,
就靠它了
!
這是我閱讀了許多網上各個著名格鬥家全身訓練的一些心得
,
希望能給各位一
點靈感和幫助
.
我自己試過甩啞鈴和拉人跑
(
用質量好一點的跳繩就可以
),
對
臀大肌鍛煉真的很大
.
其實最重要的一個道理是
,
不怕沒器械
,
就怕沒點子
!
下面貼上
UFC
冠軍
Chuck Liddell
的一次尋常的訓練計劃
:
跑一英里
老漢推車
500
米
翻輪胎
500
米
砸鐵錘
扔球
(
舉起一個
50
磅的醫葯球
,
舉到胸前
,
扔
,
然後再舉起
,
直到達到一英
里
)
3
次
200
米沖刺
引體向上
核心肌肉
:
仰卧起坐
,
腿舉
,
挺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