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古人眼中最美乳房長的標准什麼樣
女性胸部健美標準是結實、柔軟、並且富有彈性。中國歷代文人在眾多的文學作品中,留下了對女子身體發膚的描寫。古代文人眼中女性的乳房,具有一種抽象的意味,但是從中還是可以總結出他們對女子乳房美的要求,主要有: 一、豐滿肥碩 母系社會中,原始人類對女性的崇拜表現對女性乳房誇張性的描繪。奧地利出土的,製作於新石器時代的《維倫堡的維納斯》是一個圓雕;這個雕像有些令人迷惑不解:首先是她的頭部,沒有五官和臉部,只有一些線條似乎是對頭發的象徵性暗示;她的身體比例極為不協調,兩條腿非常弱小,而胸部和臀部卻被描繪的十分誇張,似乎整個雕像只是為了表現這兩個碩大無比的胸部和乳房。而法國出土的《捧牛角杯的女人》,也有同樣的傾向。 這反映了當時的原始人對他們所認為的女性美的界定,包含他們對女性美的認識:胸 部必大,臀部必肥。 中國的上古時代對肥美也有著天生的嗜好,這和中國古人對整個人體以碩大為美,有著直接的關系。例如《詩經·澤陂》里就曾寫道:「有美一人,碩大且卷。……有美一人,碩大且儼。」《楚辭》里《大招》篇里又有這樣的詞語來形容美人:「豐骨微肉」、「曾頰倚耳」,骨頭少而細,肉卻要很多,以致於出現了雙下巴;自然而然,美人的胸部豐腴肥滿是無疑的了。到了唐代,盛大的「大唐氣象」統領一切,美人也是以豐腴為美。唐玄宗的貴妃楊玉環就是典型的胖美人,還被稱為中國「四大美女」之一,有「環肥」之說。唐朝的美女不但身體肥滿,胸部也是很豐滿的,並且女性還喜歡穿低領的衣服,以顯露出豐滿的胸部。當然,中國古代也並不是總崇尚豐腴肥美的體型,如東晉時候的顧愷之畫的《女史箴圖》中,就體現出魏晉南北朝時對女性「瘦骨清像」的形象的認可;可是,由畫中看的出美女的胸部仍不失豐腴,曲線更接近於現代女性追求的曼妙體型。 宋元明清時期,時代風尚有一度大大轉變,追求纖弱清秀、瘦骨嶙嶙。《紅樓夢》中弱不禁風的林黛玉的形象倍受推崇,但不足以代表整個古代社會對胸美的看法;朱彝尊在上面的詞里就用了「巫峰」一詞來形容女子的乳房,既然可以用山峰來形容胸部,可見他認為美的乳房不是一平如掌的。清朝的董以寧所寫的詞《沁園春·美人乳》中也有對女性胸部豐滿的贊美,「漫說酥凝,休誇菽發,玉潤珠圓比更饒」,「當年初卷芳髫,奈墳起逾豐漸欲高」。西方的許多國家,雖然也曾經出現過一些以平胸為美的時期,如,清教徒強迫女性穿緊身胸衣,使胸部看起來平坦,呈現清新童稚的輪廓;17世紀西班牙的年輕女性用鉛板壓胸部等。但正如明清時期崇尚清瘦病態的美一樣,都非大勢所趨,以胸部豐滿為美,總是在千回百轉之後又占據主流審美趨向。 到了現代,人們仍是以豐滿為美。被魯迅戲稱為專寫三角戀愛或多角戀愛的「三角小說家」 的張資平是創造社的發起人之一。他對女性的胸部有許多描寫,這些描寫的詞彙主要有,「膨大的」、「豐滿的」、「高聳的」、「白胖的」、「肥滿的」,與中國古代的主體審美觀相一致。現代小說大家茅盾在《動搖》中寫孫舞陽的一段這樣寫道:「這天很暖和,孫舞陽穿了一身淡綠色的衫裙;那衫子大概是夾的,所以很能顯示上半身的軟凸部分……」茅盾眼中的美胸是「凸」起來的,可見是豐滿的。20世紀,人們對胸部的審美要求也屢次發生變化。但最終,豐滿的乳房一直占據審美的顛峰地位。 時至今日,豐滿的乳房仍是眾多女性的最愛,這與自古以來的胸部審美觀關系至為密切,日益紅火的隆胸手術就受到這種審美觀的巨大影響。
B. 求描寫中國古代美女的語句,越詳細越好
碩人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齊侯之子,衛侯之妻。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碩人敖敖,說於農郊。四牡有驕,朱幩鑣鑣。翟茀以朝。大夫夙退,無使君勞。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鮪發發。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譯文]
窈窕淑女體修長,披風罩在錦衣上;齊侯女兒多嬌貴,嫁給衛侯到吾鄉。
她和太子同胞生,也是邢侯小姨妹,譚公是她親姐丈。
雙手白嫩如春荑,膚如凝脂細又膩;脖頸粉白如蝤蠐,齒如瓜子白又齊;
額頭方正蛾眉細,笑靨醉人真美麗,秋波流動蘊情意。
窈窕淑女身材高,駐馬停車在城郊;四匹雄馬多矯健,馬轡兩邊紅綢飄,
鳥羽飾車好上朝;諸位大夫該早退,別讓國君太操勞。
黃河之水聲勢大,奔騰向北嘩啦啦;撒開魚網呼呼響,鱣鮪跳躍潑剌剌,
蘆荻稠密又挺拔。陪嫁女子服飾美,媵臣英武又高大。
《碩人》是《詩經》「衛風」中的一首,是贊美是齊庄公的女兒,衛庄公的老婆庄姜夫人的詩。庄姜夫人如詩中提到,是當時齊國太子得臣的妹妹——可別小看這句「東宮之妹」,這是明寫庄姜夫人跟太子是一母所生,也就是王後所生,凸顯她嬌貴的身份。有人說這位美麗的庄姜夫人嫁給衛庄公之後,受到了冷落讒嫉,沒有子嗣,所以衛人同情她,為她做了這首贊美詩——這個「有人說」來自《左傳》,力挺者是朱熹,不過這個解釋向來很有爭議,後人多認為這首詩看不出什麼同情憐憫的成分,純粹是贊美,是庄姜嫁到衛國時衛國人拍馬屁的詩。從解釋的不同看起來,朱夫子也不是純粹道學,相當有人情味兒——我也寧願相信這是人民同情美而無子的王後所做的詩也不願相信這是無聊文人拍新女主人的馬屁寫的應制歌。
就算不看詩中的生僻字,單從字面也很好理解這首詩贊美的是庄姜夫人的美麗——其實這首詩里多數的語句還是在寫庄姜的出身和排場,真正的外貌描寫不過是「碩人其頎,衣錦褧衣」這一句和「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一段。
簡單解釋一下:「碩人」,原意是高大白胖的人,引申為美女,可見公元前七百多年的春秋時代,人們(至少是衛國的人們)喜歡高大豐滿、皮膚白皙的美人,健康美還是比較吃香的。由此我們可以聯想起古希臘羅馬時代的女神鵰像,無論哪一個都是高大豐腴、有著結實的臂膀、修長的雙腿和一個圓潤的小肚子——可見在人類的「先民」時期,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是喜歡那種高大豐碩型的美女,可以說,其審美觀是十分健康的。究其所以,還是「美與善相統一」的規則在起作用,先民時期的人們,受自然條件所限,壽命沒有現在長,高大健碩的女人至少代表著健康、宜生養,所以,是「好」的,因此也就是美的。女人圓潤豐滿的身體,就如灌滿漿的稻穀,代表了一種生命力,在與天地戰斗、生命權得不到保障的歲月里,還有什麼比這更能激發人關於「美好」的想像呢?至於「白皙是美的」這個觀念,千百年來一直被我們所承認;伊麗莎白一世女王正因其蒼白的面容而被贊譽為「有聖處女一般的容貌」;十八世紀的法國貴婦,為了使自己變得更白,不惜往臉上塗抹諸如鱷魚糞便這種惡心的東西。(黑皮膚也很美,是現代才有的審美觀。近幾十年,法國女人才流行起黝黑明亮的皮膚,就算巴黎沒有海,也要拜託市長在塞納河邊鋪上海邊才有的細沙然後大家去曬太陽。)而在中國古代也是以白為美的,李漁在《閑情偶寄》「聲容部」中說:「……婦人本質,惟白最難。多受精血而成胎者,其人生出必白……」可見,「白」是中國古代一貫千年的審美觀——總之,高大,說明出身嬌貴、吃得好、營養好;白皙,說明她不用去室外勞動,從不經風吹日曬,可以說,這是一種屬於貴族的美,是一種貴族時尚,除非天生麗質,老百姓是追不起的。「碩人其頎」是說「這位高挑的美女身材真修長啊」,原來古人所謂的高大白胖,是要求凹凸有致,不止是一味的胖下去,還需要頎長優美才是好的;「衣錦褧衣」是說「她穿著錦帛織成的長斗篷」,這位庄姜夫人,不僅美,而且挺會穿,因為身材高,再穿個長斗篷,看起來就會格外修長。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這一段已經成為了千古傳誦的寫美女的名句,意思是:手指像細草般柔軟靈活,雪白的皮膚像凝脂一般光潔平滑,脖子像天牛的幼蟲那樣既白且長,牙齒像瓜子兒一樣扁而整齊;她額頭豐滿眉毛彎彎,淺笑盈盈,還有兩個酒窩,眼睛黑白分明顧盼生波——看看吧,令人驚嘆吧?庄姜夫人幾乎沒有缺點啊!彎眉亮眼、皮膚雪白、額頭豐滿、長長脖子、牙齒整齊、手指滑膩……甚至還有倆酒窩……好事兒都讓她趕上了,看來山東出美女所言非虛!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國人的審美觀好幾千年其實並沒有特別巨大的改變,除了皮膚白之外,黑白分明的大眼、長脖子等以上提到的優點我們現在仍然認為很美——以前我們認為櫻桃小口是美的,後來西風東漸之後,國人也漸漸能接受大嘴之美了,這可能算是中國人審美觀里比較強烈的一種變化,可是,《碩人》這首詩里並沒有對嘴巴的描寫,可能那時候的人不太注重嘴,只注重電眼吧?又或者庄姜夫人是個像朱麗亞·羅伯茲一樣的大嘴?人們給她虛美隱惡了?無考。
在那種時代,女人想要在書里留名是件多麼難的事,庄姜夫人以「色」走進了《詩經》,走進了《左傳》,走進了朱夫子的研究論文等等等等一大批各朝各代好事者的著作里,也算個歷史奇觀吧。不管怎樣,這個高個子美女已經裊裊婷婷地站在了黃河旁,帶著她的絕世仙姿和悲情故事站在了字里行間,悠悠千年。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
佳人難再得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膚如凝脂,面如白玉
沉魚落雁,羞花閉月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美女妖且閑,採桑岐路間。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攘袖見素手,皎腕約金環。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遠。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
C. 歷史上對乳房有著哪些絕妙的形容和描寫
明代詩人王偁曾寫有一首《酥乳》詩:
一雙明月貼胸前,
紫禁葡萄碧玉圓;
夫婿調酥綺窗下,
金莖幾點露珠懸。
此詩用明月來比喻女人乳房的豐盈、圓潤,顯得很傳神,很貼切。
吳耳有一首題為《伸腰》的詩,卻實際描寫了雙乳:
一團紅玉下鴛幛,
睡眼朦朧酒力微;
皓腕高抬身宛轉,
銷魂雙乳聳羅衣。
清代詩人孫原湘對女人的乳香別有心得,有一首《即事》詩,就寫到了女人醉人的乳香:
水晶簾下恣窺張,
半臂才遮菽乳香;
姑射肌膚真似雪,
不容人盡已生涼。
張劭也寫有「美人乳」一詩:
融酥年紀好邵華,
春盎雙峰玉有芽。
畫檻橫依平半截,
檀槽側抱一邊遮。
香浮欲軟初寒露,
粉滴才圓未破瓜,
夾捧芳心應內熱,
莫教清楚著單紗。
這首詩顯然是在描寫少女乳房剛剛初長發育,胸還有些平,乳頭就像長出的玉芽。
唐代詩人趙鸞鸞曾形容女人的乳房像雪膩香酥的白鳳膏,乳頭像紫葡萄,寫的鮮活逼真,讀之令人心搖神動:
粉香汗濕瑤琴軫,
春逗酥融白鳳膏;
浴罷檀郎捫農處,
露花涼沁紫葡萄。
清代文人朱彝尊寫有《沁園春》一詞,描寫女子乳房也很有特色:
隱約蘭胸,菽發初勻,脂凝暗香。似羅羅翠葉,新垂桐子,盈盈紫葯,乍擘蓮房。竇小含泉,花翻露蒂,兩兩巫峰最短腸······
清人陳玉璂也有一闕《沁園春》詞,更是把女人的乳房的美推向了極致:
擁雪成峰,挼香作露,宛象雙珠,想初逗芳髻,徐隆漸起,頻拴紅襪,似有仍無,菽發難描,雞頭莫比,秋水為神白玉膚,還知否?問此中滋味,可以醍醐。
羅衣解處堪圖看,兩點風姿信最都,似花蕊邊傍微勻玳瑁,玉山高處,小綴珊瑚。浴罷先遮,裙松怕褪,背立銀紅喘未蘇。誰消受,記阿候眠著,曾把郎呼。
詞中精妙的運用多種比喻如:雪、珠、菽、雞頭、白玉、玳瑁、珊瑚等,細致入微地描繪了美女酥乳的美,真是畫龍點睛、栩栩如生,放射著醉人的肉香,誘人的魅力,讓人銷魂,令人忍不住捧握把玩。
曹植《洛神賦》、《淮南子-修務訓》以及《西京雜記》等作品,將中國古代人們心目中的理想美女,做了如下的概括:年輕苗條,肌膚白嫩如凝脂,手指細柔如破土幼芽,兩耳稍長顯出一副福相,黑發光澤如漆,發髻高梳,簪珥精巧,面頰豐潤,鼻樑高高,朱紅的小嘴唇,整齊潔白的稚齒,文彩鮮艷的衣裝,以及舒徐優雅、柔情寬容的舉止等等。
D. 古代美女都是怎麼豐胸的
我們是否很好奇古代美女是怎麼豐胸的?在那條件簡陋的古代,人們是否有好的豐胸方法呢?讓我們一起去探索吧!
我們都知道胸部對女人的重要性,胸部豐滿,人才好看,如果胸部像飛機場一樣的話,那就跟男人沒兩樣了。
我們看過電視,知道古代美女的話,他們是用束縛帶,用力綁出出胸型,吃木瓜豐胸,穿緊身衣。下面我們具體來講:
個人公眾號:吳麗婷Anita,金融理財,關注個人成長。
E. 唐代詩人如何歌頌姑娘們的胸
首先要交代一下胸的背景。雖然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唐代風氣開放,姑娘們喜歡穿袒胸露乳的華美衣裝。但袒胸這個風尚,至少在武則天的時代還不流行。
初唐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畫的貞觀八年(634)唐太宗乘坐宮女抬著的步輦接見吐蕃使者。圖中的宮女都穿得比較保守,最多露出脖子的。
我們再看30多年後,唐高宗乾封初年,韋貴妃的墓葬壁畫:美女同樣穿得很保守,一點也不開放。那唐代美女什麼時候流行袒胸呢?武則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孫女永泰公主,在大足元年(701)死去。她墓中留下了很精美的壁畫,上面的美人裝束是這樣的:
如果你放大這張圖仔細觀察她們的胸部,會發現已經勾勒出淺淺的美妙弧線。這時候的美人們,才開始比較大膽地露出一些胸部的曲線。
而這時候武則天已經快80歲了。
也就是說,至少在武姑娘在後宮努力奮斗的那段時間里,唐代美女們並不喜歡袒胸。另一個證據就來自今天讀書君要說的主題了。全唐詩中,大部分描寫少女胸部的詩,都在8世紀中期之後,也就是中晚唐。
胸,最要緊的是白!
唐代的詩人,對美人胸部的共同贊美,就是一個字:「白」!
為了描摹這種動人心魄的白,他們使用最多的比喻對象就是雪。
比如唐憲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進士施肩吾。這個人有詩名,愛好修道學仙。據他自己表白說,「雖幸忝成名,自知命薄,遂棲心玄門,養性林壑」。按理說這么一個高人,應該超出紅塵之上,視女色為紅粉骷髏,以便早日成為大師。可是施老師才不這么俗。
修道歸修道,愛美人歸愛美人,兩碼事。
他有一首詩,詩名就是赤裸裸的——《觀美人》。如果今天有詩人寫詩,名字叫《看美女》,一定會被噴死,可是施老師沒有,還被收進了《全唐詩》。
這首詩是這樣的:「漆點雙眸鬢繞蟬,長留白雪占胸前。愛將紅袖遮嬌笑,往往偷開水上蓮。」
雙眸如漆,胸脯似雪,兩筆就勾勒出一個水靈靈嬌滴滴的美人,讀書君贊嘆:「施老師真英雄也。」
丑不要緊,只要有才華,一樣寫好胸!
還有一個愛贊美美人胸白的詩人,叫方干。這位兄台脾氣不好,「為人質野,喜凌侮」,還不小心失足跌破了嘴唇破了相,被人叫做「缺唇先生」。
要命的是,方先生本來就長得不好看,跌破了嘴唇,更沒法看了。他丑到什麼程度呢?讀書君給你看一段側面描寫。
唐寶歷年間,方先生拿著自己的詩去拜謁錢塘太守姚合。姚合是誰?當時最著名的詩人之一,跟劉禹錫、李紳、楊巨源、賈島都是好基友。尤其是跟賈島關系好,因為二人詩風相近,被人並稱作「姚賈」。能用自己的詩打動姚太守,不光仕途十拿九穩,詩壇上的地位也就奠定了。
不過,姚太守一看方先生的尊榮,就黑線了,差點叫警衛把他攆出去。不過太守畢竟是有太守的風度的,耐著性子看了方先生的詩稿——驚艷!才華!人不可貌相!於是設宴款待方干數日。毫無疑問這是大幅度美化的,不要以為古代就沒有美圖秀秀
方先生從此發達了,不光有很多大詩人迎來送往,也可以瞪著眼看美女而不臉紅了。有一回看美女之後,他一氣寫了四首詩,其中兩首寫到了美女的酥胸。
其一是:「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樣刀。」
其二是:「常恐胸前春雪釋,惟愁座上慶雲生。」
疑惑美人胸前是一堆晴日的白雪,又怕春天到了白雪消融。方先生也是憐香惜玉得緊。只是讀書君實在不好想像他在酒宴上盯著美女胸瞪出眼珠的樣子。
胸前瑞雪,眼底桃花
前面說到那位姚合姚太守,他那幫交遊的大咖朋友里,有一個叫李群玉的,也是個寫胸的好手。
李群玉,字文山,唐代澧州人。這位兄台是個很牛的人,比前面幾位都牛。
《全唐詩》里有他的小傳,說這個人啊,性情曠逸,愛自由、不靠譜,多半是個射手座。他參加科舉考試,考上了一次就不考了,不玩了,回家寫詩過逍遙日子了。後來宰相裴休向皇帝推薦他,請他做了弘文館校書郎。他當了沒幾天官,又覺得沒勁,辭官回家了。
當然,當官期間,也免不了結交一些達官貴人。其中之一就是杜悰。這個人是誰?讀書君都嚇一跳:政治家、史學家、宰相杜佑的孫子,大詩人杜牧的堂兄,李商隱的表兄。
有一回,杜悰家設宴,座中有歌姬陪酒。李群玉同志嗨了,寫了一首《杜丞相悰筵中贈美人》:
裙拖六幅湘江水,鬢聳巫山一段雲。
風格只應天上有,歌聲豈合世間聞。
胸前瑞雪燈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不是相如憐賦客,爭教容易見文君。
胸前瑞雪,眼底桃花,有燈,有酒,這個太牛了,比雙眸如漆,胸脯似雪還牛。
唐彩繪雙環望仙髻女舞俑,陝西歷史博物館藏。「胸前瑞雪,眼底桃花」也許就是這般模樣。
不要急,下面還有。
有個叫周濆的,他的履歷讀書君已經找不到了,不過他有一天碰到鄰家女孩,就獸性大發寫了一首詩,流傳千古:
日高鄰女笑相逢,慢束羅裙半露胸。
莫向秋池照綠水,參差羞殺白芙蓉。
白天在路上碰到鄰家的小妹啊,她的胸那個白喲,嘖嘖,要是到秋天的水池邊照一下,白蓮花都要羞愧死了。
你看,讀這首詩,你就能體會到周濆看著美女嘬牙花子的模樣。
還有一個叫歐陽炯的,嚴格來說已經不算唐代詩人了,不過生在唐代。他也拿蓮花來比喻美女的胸。「胸前如雪臉如蓮」,這么流氓的句子,也好意思寫,面孔羞紅了伐?
絕頂高手是這樣寫胸的!
在最後出場的,必須是大牛中的大牛。
白居易!對,就是寫《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的白居易啊!
你個濃眉大眼的,寫「侍兒扶起嬌無力」的時候,讀書君就知道你老人家心眼其實壞壞的。
我們來看第一首:
《吳宮詞》
一入吳王殿,無人睹翠娥。
樓高時見舞,宮靜夜聞歌。
半露胸如雪,斜回臉似波。
妍媸各有分,誰敢妒恩多。
好像還是胸脯似雪的陳詞濫調嘛……不要在意這些細節,我們來看下一首:
《代謝好妓答崔員外》
青娥小謝娘,白發老崔郎。
漫愛胸前雪,其如頭上霜。
別後曹家碑背上,思量好字斷君腸。
謝好是當時的名妓,跟崔員外擱一塊,白居易嫉妒吧?肯定嫉妒啊,不然嘲笑他們「胸前雪」映照「頭上霜」?
好吧,我承認因為白老先生並不特別注意對胸的藝術欣賞,所以他寫胸的詩確實平平。
讀書君用來鎮樓的,是另一個超級大牛。
溫庭筠,堂堂溫飛卿,花間派詞人的老大哥。他不寫胸,唐代詩歌史簡直就黯然失色。
他寫過「團酥握雪花」這樣直白盪漾的句子(意思請自己領會),但讀書君認為,下面才是他寫胸代表作:
「鬢如蟬,寒玉簪秋水,輕紗卷碧煙。
雪胸鸞鏡里,琪樹鳳樓前。」
看到沒有,看到沒有!施肩吾們,方干們,周濆們,你們的詩可以燒掉了。看看人家這境界,不是直勾勾地盯著美女胸瞪出眼珠子啊,人家優雅地、愛憐地、高冷地從鏡子里瞥到美人胸的影子,還隔著碧煙般的輕紗,和姑娘如蟬的鬢發。
這種欲說還休的境界,十個李群玉也趕不上。唐代的詩中的胸,至此為最高!
F. 中國歷史最開放的朝代,為什麼唐朝女人愛坦胸露乳
東亞歷史上只有朝鮮女子可以露胸,說明唐朝女子露胸服裝有可能源於東北『胡人』的,並不是漢族女人的傳統。朝鮮北部婦女喜好露胸,但露胸裝只在生兒子以後才穿,生女兒不穿,有炫耀的成分(估計也是喂養孩子方便)。
據說李世民屬於漢化的鮮卑族,鮮卑屬於東北民族,李世民的爹李淵是漢族,不知道是否是漢化的鮮卑,但是李世民的媽確定無疑是鮮卑族,當然現在所謂鮮卑族已經成為漢族了,民族團結更重要。
據考證,唐朝好像更流行的是袒胸裝,沒聽過有露乳的。比較落後的文化才多出現露乳的。而且最流行的時代恰好是武周時代。
在女兒也能當皇帝的朝代,唐朝的女子於是採取了一系列挑戰傳統和男權的女權行動。她們穿男裝,打馬球,崇尚和追逐各種外來的風尚。在傳統裙襦裝基礎上改造形成的袒露裝,不但將脖頸徹底暴露,而且連胸部也處於半掩半露的狀態。
在唐代,這是自然的,美的,時尚的,高貴的。那時的文人也比較認女子把美態表露出來,初唐歐陽詢《南鄉子》中就有「胸前如雪臉如花」的句子。還有其他文人「長留白雪占胸前」,「粉胸半掩疑晴雪」等詩句,都是對這種袒露的真實描寫。
從那些唐代的仕女畫中我們還可以看出,女性日常穿著的低胸裝和抹胸裝都是非常飄逸寬松的,追求的是吳帶當風的飄逸感,崇尚身體的自由發展,充滿活力,這也符合唐代「以肥為美」的審美標准。
當然,那樣的穿著只限於貴族婦女,普通女子的穿著還是保守的。這點與現代有點相似,至少低胸露背的服裝太貴,估計普通女子也買不起!
連「胸」這種女人最隱私的部位也敢堂而皇之地露出來,也能從另一方面反映出古代性自由在某些朝代是非常大膽又開放的。
唐朝的性開放著實令人吃驚,確實和現代社會有些相似,但現代的女人和古代女人相比,有一點是現代女人所不敢做的。
唐朝女性的服飾,基本可以分為襦(上衫)、裙、半臂(外套)、帔子(披肩)。
而在唐朝剛建國,雖然衣服分這么多種,也沒有什麼特別出格的時尚風。無論領子怎麼變換,任是圓領、方領、雞心領,姑娘們都是把渾身上下包裹的嚴嚴實實。
等到經濟建設搞完,唐朝集團運營步入正軌,上上下下的姑娘們就開始活絡了起來。領子是越開越低,衣著也越來越華麗。不過這個時候姑娘們領子越來越低可不是像經濟學里「裙擺理論」說的那樣,單純為了吸引男人目光。
在唐朝前期,女性受教育的程度非常高。朝廷里,會設女師和學官,專門教後宮妃嬪和宮女念書學習,而在朝廷外也設有專門的教坊,培養婦女當中善琴棋書畫的人才。有錢還有學歷,姑娘們當然不甘於活在男人掌權的局面下。於是,在管理層中出現了一批女性風雲人物,把唐朝女性的地位推向了制高點。
最大名鼎鼎的就是唐朝武則天。唐太宗走後,武則天直接從唐高宗手中拿過了執政大權。在武則天的模板效應下,一大批女性風雲人物層出不窮。 太平公主,韋後,上官婉兒等都是其中卓越代表。
武周時期的墓室壁畫里,女性的衣著日益講究,變得華貴又寬大。 領口也不再全部是初唐時期的緊緊實實,而開始用領口開得很低的袒領,露出脖頸,半掩酥胸。
像武則天和唐高宗合葬的乾陵的三座陪葬墓,懿德太子、永泰公主墓,以及武則天的次子章懷太子的墓葬中,我們都可以看到許多穿著袒領襦裝的女性畫像。穿這種袒領襦服,可是不穿內衣的。搭配高至胸部的裙裝,外罩輕薄的羅紗帔子,白皙的肌膚豐潤瑩瑩,華麗的衣衫熠熠生輝。盛唐女性的雍容、積極的氣度立刻展現出來。
而到中晚唐以後,露的尺度越來越大。 從盛唐到晚唐,女性襦服的袖子及裙裝越來越寬闊,甚至到病態的肥闊之風。連朝廷都不得不下令,強制婦女裙裝限制寬度。 中晚唐墓室壁畫現存不多,但在這些壁畫中,你可以看到,女性無一不是身著肥闊到病態的寬袖長裙。而女子迷戀寬大肥長的裙子,也是因為這樣會使人走路時如行雲流水,魅惑迷人。在奢華肥闊的同時,女裝上身的袒露之風也越來越盛,到後來,甚至直接以紗衣蔽體,露出雪頸酥胸,讓整個人顯示出一股曼妙性感的風情。
尤其中晚唐一大批的文人,在詩詞中無不對女性露胸大加描述。 「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樣刀」(方干《贈美人四首》) 「皆雲入內便承恩,臉似芙蓉胸似玉」(白居易《上陽白發人》) 用粉胸、晴雪、瑩玉寫盡女子的雍容與撩人。 只是,同樣袒胸,同樣是雍容與撩人,武周至盛唐的女子是在雍容之中皆有意氣風發,而到了晚唐,卻是在撩人之下道不盡迷茫惆悵。
G. 唐朝時候的女人是不是真的是這樣倘胸的啊
唐代是我國政治、經濟高度發展,文化藝術繁榮昌盛的時代,是封建文化燦爛光輝的時代。
據歷史記載唐代國家統一,經濟繁榮,形制更加開放,服飾愈益華麗。唐代女裝的特點是裙、衫、帔的統一。在婦女中間,出現了袒胸露臂的形象。在永泰公主墓東壁壁畫上,有一個梳高髻、露胸、肩披紅帛,上著黃色窄袖短衫、下著綠色曳地長裙、腰垂紅色腰帶的唐代婦女形象,從而對「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有了更形象的理解。
慢束羅裙半露胸,並不是什麼人都能做的。在唐代,只有有身份的人才能穿開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悅於統治階級,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許半裸胸的。當時,唐朝半露胸的裙裝有點類似於現代西方的夜禮服,只是不準露出肩膀和後背。
唐代女子以豐腴的體態為美,加上高聳的發髻,飄揚的披帛,顯得華麗大方,充分體現了女性美上的「盛唐氣象」。她們的打扮是中國歷代女性中最為大膽和性感的。 唐代名畫《簪花仕女圖》中可得到印證。圖中所畫的女子,雲鬢蓬鬆,上戴碩大的折枝花朵,並簪上步搖釵,衣著輕薄的花紗外衣,另佩輕紗彩繪的披帛,內衣半露,上有大撮暈纈團花,袒胸露臂。這種性感的裝束在中國古代可謂空前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