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谁有24节气图
节气表(按公元月日计算)
春季
立春
2月3--5日交节
雨水
2月18--20日交节
惊蛰
3月5--7日交节
春分
3月20--22日交节
清明
4月4--6日交节
谷雨
4月19--21日交节
夏季
立夏
5月5--7交节
小满
5月20--22日交节
芒种
6月5--7日交节
夏至
6月21--22日交节
小暑
7月6--8日交节
大暑
7月22日--24日交节
秋季
立秋
8月7--9日交节
处暑
8月22--24日交节
白露
9月7--9日交节
秋分
9月22--24日交节
寒露
10月8--9日交节
霜降
10月23--24日交节
冬季
立冬
11月7--8日交节
小雪
11月22--23日交节
大雪
12月6--8日交节
冬至
12月21--23交节
小寒
1月5--7日交节
大寒
1月20--21日交节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② 有关24节气的儿童绘本
孩子总是比我们与大自然更近些,即便在匆忙的城市中,他们也会关注到天气的变化、思考为什么。相信很多家长跟我一样,一直在寻找那样一本书,可以让孩子充分了解二十四节气的含义、气候特点和农事民俗,更清晰地明白一年四季的变化过程。终于有幸见到了绘本《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翻上几页,你就会在心底暗喜:没错,就是它。每个节气,就能跟娃儿一起从容浸润在传统文化中,与祖先有了血脉的通连。
③ 把“二十四节气”五个字,设置成一张好看的图片;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④ 24节气都有哪些有什么可以快速记忆的口诀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是上古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最早也是最为人熟知的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本身也是指导农民展开种植活动的节气指南。
二十四节气代表着气温变化、气候变化。通过二十四节气我们可以知道什么时候花开、什么时候种菜,民间甚至将这种规律总结成了24节气种菜表和口诀,比如谷雨前后,种瓜点豆。二十四节气的出现最早就与耕种有关,它们标志着气候的变化,我们可以根据这种变化来选择何时耕种何时秋收,甚至可以知晓什么时候种什么样的蔬菜。
⑤ 24节气每个节气的风俗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历法的国家之一,在没有“天气预报”的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至今仍在影响国人,指导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1.立春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这一天后,草木复苏,万物始生,春天到来。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三千年前的周朝,就有迎“春”仪式,天子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祭拜居住在东方的芒神,祈求丰收。
22.冬至
冬至这天,太阳直射点到达一年的最南端,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而南方则是吃汤圆。
民间有从冬至日开始“数九”的习俗,宫廷从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动。冬至也是养生的大好时节。
23.小寒
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进入小寒,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购置年货,为春节做准备。
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
24.大寒
大寒是最后一个节气,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
这一节气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就是“食补”,八宝饭,芪杞炖子鸡,羊肉炖白萝卜,红杞田七鸡等都是百姓餐桌上必备的佳品。
拓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24 solar terms),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
二十四节气,于中国先秦时期就已经订立、到汉代完全确立的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它把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周而复始,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日常生活中人们预知冷暖雪雨的指南针,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7年5月5日,“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在浙江杭州拱墅区成立。
参考资料:网络—二十四节气
⑥ 冬奥会24节气倒计时视频里藏着中国人怎样的浪漫
冬奥会24节气倒计时,里面藏着不少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众所周知,2022年冬奥会召开的时间正好是2月4日,也就是中国的立春。因此,冬奥会开场便很有创意的用24节气进行了倒计时设计,从雨水到立春,每一个节气都配上了一句对应的古诗词,彰显了属于中国文化的传统之美,也通过视频展示了不少中国的地质风貌跟人文风情。这个设计别出心裁,让很多网友拍案叫绝,其中不乏外媒。
二、中国式浪漫,不只24个节气
在2022年第二十四届冬奥会的开幕式上,大家除了感受这独属于中国的节气浪漫之外,还感受到了张艺谋用迷路的一只和平鸽隐喻国家时政的浪漫。总之,在张艺谋刻画的开幕式盛景之中,无论是奥运圣火的点燃方式还是冰五环破冰而出冉冉升起的隆中,都有着让中国人特别感动的地方。在2022年2月4日,正是立春到来的日子,而中国队又在当天的20:04分作为第24支运动队伍入场,这些也都是一种中国人的浪漫。
⑦ 求 一年二十四节气(图片诠释篇) 网盘资源
链接: https://pan..com/s/1BUq4xrrQKoXN5AASFiPHtg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现行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定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于每年公历2月3-5日交节。干支纪元,以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
⑧ 《廿四节气》是谁的着作笔名青简,是谁
青简,本名周洁。医生,摄影师。上海人,毕业于交通大学医学院,在上海某三甲医院消化科当医生。文字及摄影作品曾在《南方都市报》、《三联文化周刊》、《旅游纵览》、《深圳特区报》、《上海壹周》等多家媒体发表。
她制作的《二十四节气》图片于2011年底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上的,很快引发疯传,网友们争相给这组作品冠上了“美到窒息”的称赞,被国内知名摄影网站“图虫网”评为2011年度最受欢迎组照。
如其中的“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