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女书法家卫夫人簪花小楷有何特点呢
卫夫人作为东晋时名噪一时的女书法家,一出生就和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其曾祖父为卫觊之曾孙女、祖父为卫瓘、叔父则是卫恒,都是书法名家。
由于家学渊源的关系,少时的卫烁就酷爱书法,也得到了其祖父卫瓘的悉心指导,从指法、运笔、行展间皆得真传。祖父对她严格要求,若有瑕疵必定亲自示范,指导开点卫烁,直到满意为止;不仅如此,卫铄自己也对自己严格要求。因为买不到纸张,就以砖代纸,挥毫泼墨,晨昏定晓,废寝忘食直至手臂酸痛仍不停歇。除了家学,她也师承钟繇。设法拓得钟繇的碑帖后,不断地读、临、背碑帖,加之以自己的思考领会后再反复练习,苦心揣摩,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磨练出自己书法的风骨,其中尤善隶书和楷书。她的名帖《笔阵图》为唐人则形容为“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又若红莲映水,碧沼浮霞”,可见一斑。
除此之外,卫夫人在品味书法上也为后人开辟了新的欣赏思路。她首先提出“筋骨”之说,认为书法要有筋劲,讲究“多力丰筋”,求的是风骨,是骨骼清奇以硬瘦为美,“肉”多者,则为“墨猪”。不能称其为好的书法作品。
如果说卫夫人的书法作品是“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那卫烁本人则当得起李商隐的那句“她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Ⅱ 美女簪花是什么生肖
美女簪花是生肖;兔
Ⅲ 《簪花仕女图》的作者是谁
《簪花仕女图》的作者是唐代画家周昉。卷中描绘一群服装华丽的贵族妇女在庭院里闲步、赏花。图卷左起一位身披紫色纱衫的贵妇,右手轻拢纱衫,左手执一拂尘,侧身转首,逗弄着一只摇尾吐舌扑跳着的小狗。
另一贵妇,肩披白色轻纱,身着印有大团花图案的罗裙,右手用纤细的手指挑起纱衫,左手从纱袖中伸出,似在招呼身边的小狗,同戏犬贵妇呼应。
接着是另一贵妇,两眼凝视着手里的小花,好似正在沉思。她的身后站着个执长柄团扇的侍女,低眉垂眼,神情默然,似乎并未注意周围的事情。假山石前一株盛开的玉兰花,一贵妇立在花旁,手里捏着扑到的蝴蝶,上身微微后倾,回头注视着从远处跑来的小狗和白鹤。
《簪花仕女图》中独特的妇女形象
图中所绘的妇女形象,体态丰硕、肌肤肥厚,而用笔和线条却是细劲有神、流动多姿。设色浓丽,较好地表现了贵族妇女的细腻柔嫩以及高级丝织物的纹饰。
此图形象的塑造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是周昉贵族妇女人物画风格的体现。他的风格特征被画史称为:“初效张萱画,后则小异,颇极风姿”;“衣裳劲简,彩色柔丽”,“作仕女多为浓丽丰肥之态,盖其所见然也。”
Ⅳ 美女簪花是什么意思
美女簪花
【词目】:
美女簪花
发音】:
měi
nǚ
zān
huā
【释义】:
簪:插戴。形容书法娟秀。也比喻诗文清新秀丽。
【出处】:
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卫常书,如插花美人,舞笑镜台。”
【示例】:
昔人谓褚登善书,如~,或谓其出于汉隶。(清·王昶《金石萃编·杨震碑跋》)
【用法】:
作宾语;形容书法或诗文的清新娟秀。
Ⅳ 有关美女的成语
暗送秋波
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出处:宋·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对张(作霖)则~,对曹(锟)尤密切勾结。★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四回 作谓语、定语;比喻献媚取宠,暗中勾搭
闭月羞花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此时鲁小姐卸了浓装,换了几件雅淡衣服,蘧公子举眼细看,真有沉鱼落雁之容,~之貌。★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薄命佳人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出处:元·洪希文《书美人图》:“可怜前代汗青史,薄命佳人类如此。”
沉鱼落雁
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他二人长的一个是~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楚楚动人
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金·元好问《杂言》:“诸郎楚楚皆玉立。” 有卖鱼阿土者,见一女从屋中出,年二十许,~。★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
楚楚可爱
形容陈设整齐,令人喜爱。
出处:郁达夫《沉沦》:“庭内的假山如花草,布置得楚楚可爱。”
楚楚可怜
楚楚:植物丛生的样子,也形容痛苦的神情。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之用耳。” 偶抱恙,抱闲泄子诊视,虽云鬓蓬松,而意态幽闲,大有~之致。★清·许豫《白门新柳记·补礼·喜龄》
楚楚可人
形容姿容清秀,使人惬意。——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2卷:“中多女郎,簪山花,浣衣溪口,坐溪石上。与语,了无惊猜,亦不作态,楚楚可人。” 此数片小花,作金鱼红色者,亦~。★苏曼殊《碎簪记》
楚腰卫鬓
指细腰秀发。借指美女。
出处:唐·李贺《洛姝真珠》诗:“市南曲陌无秋凉,楚腰卫鬓四时芳。”
吹气如兰
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也用于形容文词华美。
出处:清·陈裴之《汀烟小录·闰湘居士序》:“个侬吹气如兰,奉身如玉。” 彭羡门惊才绝艳,词家推为独步。王阮亭称其~,每当十郎,辄自愧伧父。★清·王晫《今世说·企羡》
吹气胜兰
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战国·楚·宋玉《神女赋》:“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 宫人丽娟,年十四,玉肤柔软,~。★明·李贽《初谭集·夫妇三》
豆蔻年华
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出处: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玲珑可爱”。★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
蛾眉倒蹙,凤眼圆睁
蛾眉:细长的眉毛;蹙:皱;凤眼:长而大的双眼皮眼睛。形容美女发怒的面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晴雯听了,果然气的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 作谓语、定语;用于女性
蛾眉皓齿
蛾眉:像蚕蛾触须似的弯而长的眉毛。修长的眉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汉·司马相如《美人赋》:“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 作宾语、定语;用于女子
蛾眉螓首
弯弯的眉毛,方广的前额。形容女子容貌的美艳。
出处:《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此时宫嫔在前,~,巧笑倩兮。★明·孙仁孺《东郭记·为人也》 作宾语、定语;形容女子貌美
婀娜妩媚
婀娜:轻盈柔美;妩媚:姿态美好。轻盈柔美的姿态
出处:曹靖华《(花)小跋》:“一串串盛开的藤花,满吊枝头,迎风摇曳,婀娜妩媚。” 作谓语、定语;用于花卉或女性
二八佳人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年轻女子
二八女郎
二八:指十六岁。十五六岁的美女。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瞳人语》:“见车幔洞开,内坐二八女郎,红妆艳丽。”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年轻女子
芳年华月
芳年:妙龄。指美好的年华。
出处:南朝·宋·刘铄《拟行行重行行》:“芳年有华月,佳人无还期。”
飞鸟依人
依:依恋。飞来的小鸟依偎在人的身边。比喻依附权贵。亦比喻小孩、少女娇小柔顺,可亲可受的情态。——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宋·阙名《宋季三朝正要·二·理宗淳祐四年》:“今嵩之父死如路人,方经营内引,摇尾乞怜,作飞鸟依人之态。” 善画兰,亦工诗;丰姿绰约,如~。★清·冯仙湜《图绘宝鉴续篡·三·女史·叶文》
国色天香
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出处:唐·李浚《摭异记》:“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于那娉婷妩媚之中,无不带着一团书卷秀气,虽非~,却是斌斌儒雅。★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六回
含苞待放
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出处:无 这样的挑选,有名无实,纵使貌艳如花,但~,十分颜色只露得十分。(高阳《玉座珠帘》上册)
含情脉脉
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唐·李德裕《二芳丛赋》:“一则含情脉脉,如有思而不得,类西施之容冶,眼红罗之盛饰。”
皓齿蛾眉
皓:白色的样子;蛾眉:女子修长而美丽的眉毛。洁白的牙齿,修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端庄美丽,也喻称美女。
出处:汉·枚乘《七发》:“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
皓齿明眸
皓:白色的样子;眸:眼珠,泛指眼睛。洁白的牙齿,明亮的眼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亦喻指美女。
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红粉青楼
红粉:原指红色的铅粉,为女子化妆用品,后借指美女;青楼:妓院。泛称有女色或可寻欢的场合。——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一回:“若舞衫歌扇,转瞬皆非,红粉青楼,当场即幻,还讲甚么情呢?”
红颜薄命
红颜:美女的容颜;薄命:命运不好。旧时指女子容貌美丽但遭遇不好(多指早死、寡居或丈夫不好)。
出处:《汉书·孝成许皇后传》:“其余诚太迫急,奈何?妾薄命,端遇竟宁前。”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总则我红颜薄命。” 这都是刘四妈这个花嘴,哄我落坑堕堑,致有今日,自古~,亦未必如我之甚。★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
花容月貌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那娟娟小姐,~,自不必说;刺绣描花,也是等闲之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五
花信年华
花信:开花时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无
回眸一笑
眸:眼珠。转动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有绿衫女子,时乘墙缺窥之,或偶避人,亦必~,若与目成。★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
佳人薄命
指年轻美女命不好。
出处:宋·辛弃疾《贺新郎·送杜叔高》:“自昔佳人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端的是~断亲缘。★明·谢谠《四喜记·亲忆琼英》
娇小玲珑
玲珑:伶俐可爱。形容身材小巧、伶俐可爱的样子。——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唐·李白白《江夏行》:“忆惜娇小婆,春心亦自持。” 然而我们中国的作家是另有一种称赞的写法的:所谓“~”者就是。★鲁迅《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少女》
锦瑟华年
比喻青春时代。
出处:唐·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喜才子佳人,双双~。★明·汤显祖《紫钗记·花朝合卺》
九天仙女
指天上的仙女,比喻绝色美女。
出处: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你看此女非凡,真乃九天仙女也。” 那怕是~我不爱。★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八场
绝代佳人
绝代:当代独一无二;佳人:美人。当代最美的女人。——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汉书·外戚传》载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曾一笑,倾城倾国。★宋·辛弃疾《满江红》词
梨花带雨
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纣王定睛观看,见妲己乌云叠鬓,杏脸桃腮,浅淡春山,娇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回
邻女窥墙
战国时宋玉邻家有美女倾心于他,三年间常爬上墙头偷窥,但宋玉从未动心。后形容女子对男子的倾慕。
出处:先秦·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柳亸花娇
柳丝柔垂,花朵娇妍。比喻女子貌美。——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清·嬴宗季女《六月霜·负笈》:“身本是,柳亸花娇一女娃;身本是,翠绕珠围一宦家。”
柳娇花媚
形容女子娇娆妩媚。
出处:《隋唐演义》第二七回:“[炀帝]又选三百二十名风流潇洒、柳娇花媚的,充作美人。”
柳夭桃艳
形容女子貌美。
出处:唐·阎选《虞美人》:“……楚腰蛴领团香玉,鬓叠深深绿。月蛾星眼笑微频,柳夭桃艳不胜春,晚妆匀¤”
柳腰莲脸
腰如柳,脸似莲。形容女性之美。亦代指美女。——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唐·韩偓《频访卢秀才》诗:“药诀棋经思致论,柳腰莲脸本忘情。”
落雁沉鱼
雁见了飞落地面,鱼见了潜入水底。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真绝世,羞花闭月果非凡。★明·蘅芜室主人《再生缘》第一回
眉清目秀
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学》第一折:“有个小孩唤做按住,今年三岁,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个孩儿也。” 因为本是贵族子弟,所以往往~,举止娴雅,而知识水准也相当高。★闻一多《屈原问题》
美女簪花
簪:插戴。形容书法娟秀。也比喻诗文清新秀丽。——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卫常书,如插花美人,舞笑镜台。” 昔人谓褚登善书,如~,或谓其出于汉隶。★清·王昶《金石萃编·杨震碑跋》
袅娜娉婷
形容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亦借指美人。
出处:清·烟水散人《合浦珠》第三回:“这赵友梅年方二八,巧慧绝伦,言不尽袅娜娉婷,真乃是天姿国色。” 匡胤定睛一看,好一个齐整人品:年纪不过十五六岁,生得唇红齿白,~,宛然一个美貌女子,娇艳异常。★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五回
捧心西子
西子: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西子因心痛而捧心皱眉,仍然显得很漂亮。形容美女娇弱之态。
出处:无
翩若惊鸿
比喻美女的体态轻盈。——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洛神)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正在绳子忽低忽昂的走来走去,大有娇若游龙,~之势。★清·曾朴《孽海花》第六回
娉婷袅娜
形容女子姿态柔美。亦借指美人。
出处:明·徐复祚《红梨记·豪宴》:“我府中歌童舞女虽多,端没有这妮子娉婷袅娜。” 只这冷土荒堆树半棵,便是~,落来的好巢窝。★清·洪升《长生殿·冥追》
倾城倾国
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出处:《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汉书·外戚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倾国倾城
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汉书·外戚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一个太真妃~。★元·白朴《梧桐雨》第一折
如花似朵
犹言如花似玉。形容女子姿容出众。
出处:无
如花似玉
像花和玉那样美好。形容女子姿容出众。
出处:《诗·魏风·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英……彼其之子,美如玉。” 假如不幸我庄周死后,你这般~的年纪,难道捱得过三年五载?★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如花似月
形容女子姿容出众。同“如花似玉”。——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无
十二金钗
本用以形容美女头上金钗之多,后喻指众多的妃嫔或姬妾。
出处: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唐突西施
唐突:冒犯。西施:春秋时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为了突出丑的,而贬低了美的。亦作“唐突西子”。
出处:梁启超《诗话》:“更会串一戏,曰《易水饯荆卿》,其第一幕‘饯别’内,有歌四章,以《史记》所记原歌作尾声,近于唐突西施,点窜《尧典》。”
唐突西子
唐突:冒犯;西子:即西施,春秋时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抬高了丑的,贬低了美的。——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 前书可谓刻画无盐,~矣。★清·恽敬《与李汀洲》
桃花人面
形容女子貌美。亦借指意中人。同“人面桃花”。
出处:元·刘致《朝天子·同文子方邓永年泛洞庭湖宿凤凰台下》曲:“杨柳宫眉,桃花人面,是平生未了缘。” 鸭背斜阳闪闪红,~薄纱笼。★清·黄遵宪《不忍池晚游》诗
桃腮柳眼
形容初开的桃花和新绿的柳叶妩媚多姿。
出处:无
桃夭柳媚
形容女子年青貌美。——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无
天生丽质
天生:天然生成。丽质:美丽的姿容。形容女子妩媚艳丽。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蝉鬓拢云,蛾眉扫月,~难描。★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相思》
天真烂漫
天真:指心地单纯,没有做作和虚伪;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形容儿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
出处:宋·龚开《高马小儿图》:“此儿此马俱可怜,马方三齿儿未冠。天真烂漫好容仪,楚楚衣裳无不宜。” 他的性情又是那样~,笃实敦厚。★邹韬奋《经历·“难兄难弟”的又一个》
宛转蛾眉
宛转:轻而柔的起落。蛾眉:细而长的眉毛,指美丽的眼睛。漂亮的眼眉轻轻扬起。常用作美人的代称。——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无
我见犹怜
犹:尚且;怜:爱。我见了她尚且觉得可爱。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出处:南朝宋·虞通之《妒记》:“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 此即吾家小主妇耶?~,何怪子魂思而梦绕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巧娘》
西子捧心
指美女之病态,愈增其妍。
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 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孙寿折腰。★五代·李瀚《蒙求》诗
霞裙月帔
以云霞为裙,明月为披肩。借指仙女或美女。——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无
香消玉减
比喻美女日渐消瘦。
出处: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则为他粉悴胭憔,端的是香消也那玉减。” 渐渐~,柳嚬花困,太医院诊脉,吃下药去,如水浇石一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
香消玉碎
比喻年轻美貌女子死亡。
出处:无
香消玉损
比喻年轻美貌女子死亡。同“香消玉碎”。——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无
香消玉殒
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尸体已经在下游打捞到了,虽然~,依旧面目娇好云云。★徐迟《牡丹》
小鸟依人
依:依恋。象小鸟那样依傍着人。形容少女或小孩娇小可爱的样子。
出处:《旧唐书·长孙无忌传》:“禇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自加怜爱。”
杏脸桃腮
脸似杏花白,腮如桃花红。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杏脸桃腮,乘着月色,娇滴滴越显得红白。” 你想这~上面,加上两片黑黑的东西,有什么好看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
杏腮桃脸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同“杏脸桃腮”。
出处:无
羞花闭月
形容女子貌美,使花亦羞愧,月亦隐藏。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适才已见夫人面,真是~容。★明·蘅芜室主人《再生缘》第二六回
秀色可餐
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选色征歌
挑选美女,征召歌伎。指放荡的生活方式。亦作“选歌试舞”、“选舞征歌”。
出处:清余怀《板桥杂记·雅游》:“结驷连骑,选色征歌。” 当玄宗天宝改元以后……除了~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
燕妒莺惭
形容女子貌美,燕见之生妒,莺对之自惭。
出处:《红楼梦》第二七回:“满园里秀带飘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杨柳宫眉
细长秀美如柳叶的宫妆画眉。借指美女。——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无
一顾倾城
形容美女的眼波,也比喻女子的美貌。
出处:《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一笑百媚
形容美人的笑态。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妺喜蛊惑,~而色厉。★宋·罗泌《路史·后纪十三下·帝履癸》
一笑千金
美女一笑,价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难得。——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汉·崔骃《七依》:“回顾百万,一笑千金。” 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值。★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二回
一笑倾城
形容女子的绝色。
出处:《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瘗玉埋香
瘗:埋藏;玉、香:泛指美貌的女子。指美丽的女子死亡。
出处:明·高启《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加减乐事浮云改,瘗玉埋者今几载?”
盈盈秋水
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形容女子眼神饱含感情。——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一般情况,几回断肠,只落得~泪汪汪。★明·张凤翼《红拂记·华夷一统》
鱼沉雁落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说甚么如花殿脚多奇妙,那《菱歌》起处,却也~。★明·汤显祖《邯郸记·东巡》
玉貌花容
形容长得漂亮,如花似玉。
出处:无
玉软花柔
形容女子娇嫩柔弱,如花似玉。——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无
玉碎香残
比喻美貌女子的死亡。
出处: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十七出:“玉碎香残荒郊卧,云抛雨断重泉堕。”
玉碎香消
比喻女子死亡。
出处:明·无名氏《寻亲记》第二十四出:“玉碎香消镜台荒,绿云缭乱懒梳妆。”
玉碎香销
比喻女子的死。——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清·湘灵子《轩亭冤》第七出:“喜今朝玉碎香销,魂游天国路迢迢,此去何须悲悼。”
玉碎珠沉
美玉破碎,珠宝沉没。比喻美女的死亡。
出处:唐·秦贯《唐故荥阳郑府君夫人博陵崔氏合祔墓志铭》:“珠沉玉没兮,人谁靡伤,桂殒兰凋兮,共泣摧香。”明·叶宪祖《鸾鎞记·仗侠》:“若他强逼成姻眷,拼一个珠沉玉碎,蚤赴黄泉。” 若非奎璧生谋意,怎么得,~一旦间。(清·陈端生《再生缘》第二十九回)
远山芙蓉
远山:形容女子的眉毛像远山一样青翠。芙蓉:比喻女子的脸色像芙蓉花一样美丽。比喻女子貌美。
出处:无
月里嫦娥
嫦娥:神话中月宫里的仙女,相传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药而上了月宫。比喻风姿绰约的美女。——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姐姐是月里嫦娥。”
月貌花容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李子花》:“可惜了月貌花容,颠倒做败柳残花。”
月坠花折
月亮落下,鲜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
出处:清·洪升《长生殿·补恨》:“誓世世生生休抛撇,不提防惨凄凄月坠花折,悄冥冥云收雨歇,恨茫茫只落得死断生绝。”
章台杨柳
比喻窈窕美丽的女子。——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唐韩翃有姬柳氏,以艳丽称。韩获选上第归家省亲;柳留居长安,安史乱起,出家为尼。后韩使人寄柳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西州士女章台柳,南国江山玉树花。★清吴伟业《赠荆州守袁大韫》诗之二
稚齿婑媠
稚齿:年少;婑媠:美好的样子。指年轻的美女。
出处:《列子·杨朱》:“穆之后庭,比房数十,皆择稚齿婑媠者以盈之。”
朱唇粉面
形容女子貌美。亦指美女。
出处:元·高明《琵琶记·牛氏归奴》:“绣屏前品竹弹丝,摆列的是朱唇粉面。” 看了春树,~,那相貌竟同大家闺秀一般,也觉脉脉无言,芳心自动。★清·张春帆《九尾龟》第十五回
朱唇玉面
指美女。——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隋·江总《杂曲》之三:“宝钗翠鬓还相似,朱唇玉面非一行。”
珠沉璧碎
比喻女子丧亡。同“珠沉玉碎”。
出处:明·李昌祺《剪灯余话·凤尾草记》:“生闻女死,讬以省姑,走吊焉;至则珠沉璧碎,玉损花飞,将入木矣。” 天厌善类,~。★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六十四回
珠沉玉碎
比喻美女的死亡。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把左手向身后一绰,便要提起那把刀来,就想往项下一横,拼这副月貌花容,作一团珠沉玉碎。”
珠沉玉陨
比喻女子丧亡。同“珠沉玉碎”。——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清·袁枚《续新齐谐·乩仙》:“鸳侣成方,鸾俦遽拆。珠沉玉陨,蕙折兰摧。”
珠沉玉磒
比喻美女的死亡。同“珠沉玉碎”。
出处:无
子女玉帛
原指人民与财产。后用以泛指财物、美女。
出处:《左传·僖工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他生焉。” 于时北海完富,兰利其~,与群盗相应,破其本乡城邑。★《旧唐书·薛万彻传》
左家娇女
指美丽可爱的少女。——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晋·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唐·李商隐《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诗:“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
Ⅵ 写瘦西湖万花园的句子
万花园
扬州有着盛世造园的传统,每一次大规模的园林兴建,都是与扬州“富甲
天下”的经济繁荣相对应。回顾历史,此前瘦西湖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园林兴筑,
是在干隆二十二年(
1757
)。那一年,开莲花埂新河,建五亭桥,在两岸建起上
百座的私家园林,形成湖上园林盛况。后因战争破坏,园林逐步荒废。后经不断
的修缮和恢复,
湖上景观又日渐繁荣兴盛。
今天的万花园,
虽部分属于在
“恢复”
范围内,
但大部分从总体来看,
则是一次大规模的新的兴筑,
富有特色创意的突
破。联系东侧傍花村,面积达一千亩,投资近
2
亿元,集旅游、度假、休闲于一
体,具有广泛的旅游服务功能,也更符合现代人旅游需求。
全景区将之前建设的白塔晴云,
望春楼,
小李将军画本,
静香书屋等景点也
全部揽入园区,园内平岗曲阜,石山流泉,无数的佳木名卉,花木山水间布列的
处处楼台、座座桥亭,尽显湖上园林的旖旎风光。
门景
此处大门向东,屋宇面阔三间,歇山顶,斗拱支撑,出檐宽阔,整个门
厅高大气派。面东有草圣林散之
先生所书“瘦西湖”,两侧抱柱联:“青山隐
隐,碧水迢迢,径草新生长短绿;丹阁巍巍,朱栏熠熠,园花尽绽浅深红。”此
联在前人旧语上创新,
对园内的自然山水环境、
花木季相生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作生动的概括和描绘,由原中国书协主席沈鹏(行草)所书;面西悬“万花园”
匾额集干隆皇帝御笔。
门庭两侧植有香樟、
桃花、
樱花、
桂花,
中间大型石雕
“百
花齐放”
呼应主题,
向南为一组长廊、
亭堂、花台、
水泉,
排列有序,
相互穿插、
组合,承接自然,空间变化丰富。长廊是双面廊,长约
350
米
,其间建一轩一
榭,廊上有各式花窗,园内外景相互交融,坐在廊下,感受到的是“一枝红杏出
墙来”,万花园内遮挡不住的春光扑面而来。
探花惊艳
入园后,
探花惊艳,
中国十大名花——梅花、
牡丹、
菊花、
兰花、
月季、杜鹃、茶花、荷花、桂花和水仙迎接着贵宾的到来。向西到
琼花广场
,此
处地势北部高岗、南侧低平,平台周围泉水环绕,组成的图形在高岗上俯瞰,是
一朵盛开的琼花。
在扬州这个美丽的花卉之都,
有着中国的千古名花——琼花。
琼花美丽而传
奇,被称为“无双之花”。宋代韩琦有诗云“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说明当
时是扬州所独有。
据说,
当年隋炀帝为了一睹琼花的风采,
下令开凿了京杭大运
河。
然而在运河开凿成功之后,
隋炀帝来扬州的前一天,
琼花一夜之间全部凋零,
从此在人们心目中显得更加神秘了。
世人将能够到扬州一睹琼花的风采视为人生
的快事,历史上曾出现“三春爱赏时,车马喧如市”的赏花盛况。
琼花原泛指仙境中似玉的美丽花朵。
唐代的时候,
诗中的玉树常与琼花相对
应,李白诗中描写“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扬州琼花最早出现在北宋扬州
知府王禹称的《后土庙琼花二首》,其中诗序中写道:“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
洁白可爱,
且树大而花繁——俗称琼花„„”
扬州后土庙,
据传建于汉成帝时期
的蜀岗之上。
古时称大地为后土,
后土祠是供奉主管大地万物生长的女神后土
夫
人的,香火十分旺盛,有道士主管。后来,因祠中出现了一株天下无双的琼花,
人们就称后土祠为琼花观。
这是描写扬州琼花得最早的诗句,
王禹称以后歌咏琼
花的诗篇不计其数,名扬天下。
眼前我们所见琼花,
俗称聚八仙,
是由八朵五瓣的小花,
围着中间黄色的花
蕊,
象八位美丽仙子围坐品茗。
大文豪欧阳修都曾写诗赞美:
“琼花芍药世无伦,
偶不题诗便怨人。且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
石壁流淙
告别琼花,
我们会被眼前的景观震撼,
这里是万花园的主景区—
—石壁流淙景区。
清代,就有扬州“园林之胜,甲于天下”之说。根据《扬州画
舫录》记载,
“石壁流淙”是清二十四景之一,原本为扬州清代大盐商徐士业的
别墅,是清代瘦西湖上以水石为胜的名园。所谓“淙”,
就是水攒聚在一起,由
高向低冲击,
形成瀑布的景观。
当年这里瀑布飞落时象风一样快,
声响如同惊雷,
临水时水花向四面飞溅,非常壮观。
“据文献记载比较,其喷泉设置不比西洋人
同期在圆明园装置的喷泉逊色。”而这种处处机关、千奇百怪的绝妙佳境,有的
拟声、拟景的铺垫,更令人叫绝。
干隆二十二年,皇上南巡时来到这里,看到景
色如此美丽,亭台楼阁中间,假山瀑布、繁华绿柳„„于是赐名“水竹居”。
扬州园林以叠石胜。
整个区域以叠石假山为中心,
假山背靠土山,
山上种植
各种树木,叠石假山就像是坐在土山的怀中,而假山南侧的“翠潭”与瘦西湖水
相连,又与假山山水相亲。
《扬州画舫录》中描述,瀑布从石缝中泻下,主瀑布
壮观,
余流则显得
“调皮”
,
瀑布从叠石假山南面泻下,
假山南侧形成
“翠潭”
。
造园讲究水贵有源,
此处特点就在于山水环抱,
从大山之后引水,
给人的感觉好
像园中之水都是来自石壁流漴的黄石大山,
并且水在山前汇聚,
又向坡间林下流
去,蜿蜒曲折,激活整座万花园。
整个“石壁流淙”的景观是由
9
个厅堂组成,共分为两大部分,其中
从壁山
房
包括:
阆风堂、
从壁山房、
如意馆、
淸妍室、
聆清音;
水竹居
包括:
花潭竹屿、
水竹居、静照轩、曲室。其中,阆风堂是“石壁流淙”的第一间厅堂,
“阆”者,
指宫殿空旷的地方。古代堂主每遇空闲,在堂中独坐,感到宦海艰辛,顿生归隐
山林之念。因此,阆风堂以空旷、隐逸为主调。“聆清音”是凉亭。“曲室”是
古代人听曲的地方,
昔日徽班进京就是从扬州出发,
这里设计成票友经常会聚的
地方,背景多为经典戏剧人物和场景。值得一提的是“石壁流淙”所有
60
扇门,
百余扇窗,
均装饰着镂空花雕,
设计人员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
力求在还原历史
的基础上再创造,所有装饰雕刻各不相同、式样各异,每一块都是独一无二的。
明清时期在诸多的文学名着中常常能见到扬州园林的身影,
如:
《桃花扇》
、
《牡丹亭》、《儒林外史》、《浮生六计》等,名冠四大文学名着之首的《红楼
梦》更有多处描写。着名红学家周汝昌
教授就指出《红楼梦》中最主要的景点
怡红院的内景和萧湘馆的外景就是以扬州水竹居为蓝本而写的,
由此可见扬州园
林的盛名。
簪花亭
:
“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提诗便怨人”诗人欧阳修用极度宠爱的口
吻歌颂这两种举世无双的奇花,
这两种都是扬州的市花,
琼花象征着扬州城奇异
瑰丽的历史,
芍药象征着扬州城深厚的文化底蕴。
事实上,
扬州栽种芍药的历史,
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记载:“广陵旧有高楼,湛之更加修整
.......
果竹繁茂,
花药成行。”“花药”即为“芍药”,可见芍药在扬州已有
1500
多年的栽培历
史。
宋代,扬州芍药逐渐繁盛,成为全国芍药培育生产、交流贸易、观赏研究的
中心,到了庆历至熙宁年间(
1041
——
1077
),扬州芍药已与洛阳牡丹齐名,名
扬天下。现扬州芍药品种有
200
多个,在每年的
4
、
5
月份开放,当春季接近尾
声,百花已开始凋零的时候,姹紫嫣红的芍药依然展现着“繁华及春媚,红药当
阶翻”的美丽风光。
关于芍药的轶闻趣事很多,为它赢得“花中之相”美誉的是着名的“四相簪
花”的故事。宋时,韩琦在扬州任“太守”,在郡园中种植芍药。有一天,芍药
花中最名贵的一种
“金带围”
突然开了四朵。
韩琦立刻邀请了在他家做客的王安
石、
远道赴任路过此地的陈升之以及在他手下做官的王圭一起赏花,
在花园里诗
酒流连,
高兴时四人每人各摘了一朵戴在自己的身上,
令人称奇的是,
居然在以
后的三十年里,
这四个人陆续做了宋朝的宰相,
因此扬州的
“金带围”
就有了
“花
中之相”
的美誉,
芍药被称之为宰相之花,
各位嘉宾我们前方看到山岗上的重檐
六角
小亭就叫“
簪花亭
”。
洛春堂:
古往今来,洛阳牡丹天下闻名,被称作“洛花”。簪花亭西南不远
处,有一处小巧院落是
洛春堂
,顾名思义,与牡丹有关。其原址在大明寺平远楼
之东,清代《扬州画舫录》中写道:
“洛春之名,盖以欧公花品叙有洛阳牡丹天
下第一之语,因有今名。”牡丹花朵大而绚丽,富丽堂皇,号称“国色天香”,
是美好幸福繁荣昌盛的象征
,
清代时被誉为国花。我们看到的洛春堂,建在山坞
中,
园内有曲池,
池水与万花园主水面相通。
用空灵的湖石
,
映衬着牡丹的艳丽,
颇有韵味,除院内的各株名贵牡丹外,还种植着美人茶、白皮松、丹桂等。
静香书屋
中国人历来爱梅、
赏梅、
吟梅,
人们把松竹梅誉为
“岁寒三友”
,
我们各位现在来到的是着名的景点是
“静香书屋”,它曾是扬州八怪代表人物
金农的画室,故而在恢复时没有有意以《红楼梦》中大观园为蓝本,而是按旧时
《扬州画舫录》的记载,清代园林档案中的效果图复建。这里围以黛脊粉墙,形
成院落。园的西南角,一座黄石假山,洒落有致,孤峰独秀。建筑多以“半制”
取胜。画舫是半舫,亭为半亭,月洞口旁的美人靠也仅有一半,打破了旧式园林
的对称规整,
显得轻灵活泼。
书房内,
松竹梅的木雕罩格,
条几上供桌屏、
花瓶,
如果书桌上置文房四宝,
多宝架上摆放线装古书,
圆桌上一盘围棋,
使人一进其
中立即体味到《红楼梦》中富贵闲人的洒脱和聪慧,仔细把玩,真实余味无穷。
古迹寻芳
(白塔晴云新景部分)这一带以清二十四景之一的“白塔晴云”为
主,在五亭桥北岸,原本是清代按察使程扬宗、吴辅椿先后营建的园林,因为与
南岸莲性寺白塔相对,互相借景,因而叫做“白塔晴云。园中景色宜人,其中有
花南水北之堂、积翠轩、半青阁、林香草堂等建筑。园中植物以梅花,芍药和秋
桂为主。
1981
年,爱国人士旅日侨胞陈伸
先生捐资在此地兴建了一座庭园,设
计者以概括的手法力图再现“名园依绿水,仙塔俪云庄”的历史境界。
如今除原有白塔晴云外,另添东西两组建筑。洛春堂以南一组为林香草堂、
归云别馆、种纸山房和兰馨。林香草堂是一座歇山顶式的精美建筑,三间朝南,
四周宽廊,
北通归云别馆,
草堂之东单面廊相连种纸山房。
兰馨小屋周围种满兰
草,花开之时,馨香满坡。另一组建筑为半青阁和苍莨馆。半青阁建在山坡上,
两层,围以石栏,建筑高敞,视野开阔,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等等景观历历
在目,
随廊前行是苍莨馆,
馆侧树影摇曳。
两组建筑之间,
山路婉转,
花草遍地,
组合成一座半敞开式的大院落,
并将历史上所有的景点建筑连成一体,
气势俱贯。
田园野趣(餐英别墅)
餐英别墅在万花园的东南部,是一座乡野、古朴民居
院落组成的建筑。主房明三暗五,东西厢各三间,通过回廊相连,形成了一座四
合院。建筑以茅草为顶,黄泥涂抹外墙,木槅门窗,方砖铺地,处处显出农家风
韵。四周栽种竹丛、春梅、雪松和菊花。餐英别墅原是冶春园内的建筑,是近代
着名造园家余继之私家园林,
主人曾在此大量栽种菊花。
菊花冷傲高洁,
被誉为
“
花中
君子”
,
它既可观赏,
又具有药用价值,
民间也有着重阳节赏菊的习俗,
而扬州吴砚耕的
画菊
、
张勇寿的
剪菊
、
钱宏才以假乱真的
通草菊
,
并称为
“三菊”
蜚声四海。今日万花园兴建此景,规模倍于先前,作为举办各式菊展的场所。
结束语:
整个万花园的游览,大家可以充分体会到万花园作为瘦西湖风景
区的完美延续,
是以瘦西湖为基点,
各个功能区块既做到了生态合理,
又季相丰
富,而且高低层次搭配,它们之间层层递进,围绕花的主题,既各有特色,又互
相呼应。
园中以多种形式展现丰富多彩的花卉文化主题,
既有大面积的富有时代
气息的群芳斗艳,
又有具有中国传统园林特色的精品花卉主题景点,
还有温室花
房的奇花异草,以及田园野趣的乡间景色;既有视觉感官上对花卉海洋的享受,
又有味觉上的花之盛宴,
嗅觉上的花香扑鼻,
同时还有一些花文化的演绎,
如
“石
壁流淙”的水之花,
“竹影茶香”的茶之花,“花港观鱼”的鱼之花,“花卉
佳话”的美女之花等等。充分做到了步移景换,四季有花,随处见花,花与园林
相得益彰。
Ⅶ 以下成语意思:连篇累牍,美女簪花,寥若晨星,洋洋大观,白头如新,不容置喙,白云苍狗,光风雾月。急用
连篇累牍
读 音:lián piān lěi dú
解 释:【累】重叠,堆积;【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长,文辞冗杂
近义词:拖泥带水、长篇大论 、连篇累册
反义词:言简意赅、简明扼要、要言不烦
出自:《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状。”
美女簪花
【发音】: měi nǚ zān huā
【释义】: 簪:插戴。形容书法娟秀。也比喻诗文清新秀丽。
【出处】: 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卫常书,如插花美人,舞笑镜台。”
寥若晨星
【注音】liáo ruò chén xīng
【解释】寥:稀疏。若:好像。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指为数极少。
【近义词】屈指可数、凤毛麟角、寥若星辰、寥寥无几、寥寥可数
【反义词】数不胜数、无穷无尽、车载斗量、左图右史、浩如烟海、汗牛塞屋
出处:南朝·齐谢眺《京路夜发》 :“晓星正寥落,晨光复映漭。”
唐·韩愈《华山女》诗:“黄衣道士亦讲说,座下寥落如明星。”
洋洋大观
发音 yáng yáng dà guān
释义 洋洋:盛大、众多的样子;大观:丰富多彩的景象。形容事物或景象十分丰富多彩,盛大壮观。
出处 《庄子·天地》:“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
用法 褒用,用作书面语
近义词 蔚为大观、洋洋洒洒、声势浩大、蔚为壮观
反义词 微不足道
白头如新
【注音】bái tóu rú xīn
【释义】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出处: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
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不容置喙
拼音:bù róng zhì huì
容:容许,允许。置:安放。喙:嘴。
指不允许别人插嘴说话。
白云苍狗
成语典故漫画
【解释】苍:灰白色。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变得像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出自】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近义词】白衣苍狗、变化无常、瞬息万变、沧海桑田
【反义词】一成不变
光风霁月
guang feng ji yue
〖解释〗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
原指雨过天晴后的明净景象。
后比喻政治清明,时世太平的局面。大宋宣和遗事˙元集:上下三千余年,兴废百千万事,大概光风霁月之时少,阴风晦冥之时多。
出处:宋·黄庭坚《豫章集·濂溪诗序》:“舂陵周茂叔,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希望会帮到你:)
后亦以比喻人的胸怀坦荡,品格高洁。宋史˙卷四二七˙道学传一˙周敦颐传: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或作光霁。
Ⅷ 美女簪花醉冬雪是啥意呢
这个嘛,好理解。自古美人天地醉
,试想在一个雪花纷飞的冬日,一位柔情女子头戴玉簪,身着长衣,任那衣裙在雪花中摇曳漫飞,醉了冬雪,醉了寒风
Ⅸ 谁有簪花小楷字体
而簪花一词的出现语出《太平御览》卷七四八引 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 卫恒书,如插花美女,舞笑镜台。”后因以“美女簪花”形容诗文或书法的娟秀多姿。 明毛晋 《汲古阁书跋.南村诗集》:“尝述 虞伯生 论一代诗…… 揭曼硕 如美女簪花。” 清王昶 《金石萃编.杨震碑跋》:“昔人谓 褚登善(褚遂良,字登善。初唐着名书法家) 书如美女簪花,或谓其出于汉隶,观此碑知非欺人之论也。”
附:李清照诗词_簪花小楷字帖.pdf,点击即可下载!
Ⅹ 赞美女四字成语
暗送秋波
旧时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指暗中眉目传情。
出处:宋·苏轼《百步洪》诗之二:“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 对张(作霖)则~,对曹(锟)尤密切勾结。★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一二四回 作谓语、定语;比喻献媚取宠,暗中勾搭
闭月羞花
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此时鲁小姐卸了浓装,换了几件雅淡衣服,蘧公子举眼细看,真有沉鱼落雁之容,~之貌。★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回
薄命佳人
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出处:元·洪希文《书美人图》:“可怜前代汗青史,薄命佳人类如此。”
沉鱼落雁
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他二人长的一个是~之容,一个是闭月羞花之貌。★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楚楚动人
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金·元好问《杂言》:“诸郎楚楚皆玉立。” 有卖鱼阿土者,见一女从屋中出,年二十许,~。★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
楚楚可爱
形容陈设整齐,令人喜爱。
出处:郁达夫《沉沦》:“庭内的假山如花草,布置得楚楚可爱。”
楚楚可怜
楚楚:植物丛生的样子,也形容痛苦的神情。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之用耳。” 偶抱恙,抱闲泄子诊视,虽云鬓蓬松,而意态幽闲,大有~之致。★清·许豫《白门新柳记·补礼·喜龄》
楚楚可人
形容姿容清秀,使人惬意。——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第12卷:“中多女郎,簪山花,浣衣溪口,坐溪石上。与语,了无惊猜,亦不作态,楚楚可人。” 此数片小花,作金鱼红色者,亦~。★苏曼殊《碎簪记》
楚腰卫鬓
指细腰秀发。借指美女。
出处:唐·李贺《洛姝真珠》诗:“市南曲陌无秋凉,楚腰卫鬓四时芳。”
吹气如兰
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也用于形容文词华美。
出处:清·陈裴之《汀烟小录·闰湘居士序》:“个侬吹气如兰,奉身如玉。” 彭羡门惊才绝艳,词家推为独步。王阮亭称其~,每当十郎,辄自愧伧父。★清·王晫《今世说·企羡》
吹气胜兰
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战国·楚·宋玉《神女赋》:“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 宫人丽娟,年十四,玉肤柔软,~。★明·李贽《初谭集·夫妇三》
豆蔻年华
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出处: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一遇到女人,可就要发挥才藻了,不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就是“~,玲珑可爱”。★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
蛾眉倒蹙,凤眼圆睁
蛾眉:细长的眉毛;蹙:皱;凤眼:长而大的双眼皮眼睛。形容美女发怒的面容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晴雯听了,果然气的蛾眉倒蹙,凤眼圆睁,即时就叫坠儿。” 作谓语、定语;用于女性
蛾眉皓齿
蛾眉:像蚕蛾触须似的弯而长的眉毛。修长的眉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汉·司马相如《美人赋》:“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 作宾语、定语;用于女子
蛾眉螓首
弯弯的眉毛,方广的前额。形容女子容貌的美艳。
出处:《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 此时宫嫔在前,~,巧笑倩兮。★明·孙仁孺《东郭记·为人也》 作宾语、定语;形容女子貌美
婀娜妩媚
婀娜:轻盈柔美;妩媚:姿态美好。轻盈柔美的姿态
出处:曹靖华《(花)小跋》:“一串串盛开的藤花,满吊枝头,迎风摇曳,婀娜妩媚。” 作谓语、定语;用于花卉或女性
二八佳人
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年轻女子
二八女郎
二八:指十六岁。十五六岁的美女。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瞳人语》:“见车幔洞开,内坐二八女郎,红妆艳丽。”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年轻女子
芳年华月
芳年:妙龄。指美好的年华。
出处:南朝·宋·刘铄《拟行行重行行》:“芳年有华月,佳人无还期。”
飞鸟依人
依:依恋。飞来的小鸟依偎在人的身边。比喻依附权贵。亦比喻小孩、少女娇小柔顺,可亲可受的情态。——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宋·阙名《宋季三朝正要·二·理宗淳祐四年》:“今嵩之父死如路人,方经营内引,摇尾乞怜,作飞鸟依人之态。” 善画兰,亦工诗;丰姿绰约,如~。★清·冯仙湜《图绘宝鉴续篡·三·女史·叶文》
国色天香
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出处:唐·李浚《摭异记》:“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于那娉婷妩媚之中,无不带着一团书卷秀气,虽非~,却是斌斌儒雅。★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六回
含苞待放
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出处:无 这样的挑选,有名无实,纵使貌艳如花,但~,十分颜色只露得十分。(高阳《玉座珠帘》上册)
含情脉脉
饱含温情,默默地用眼神表达自己的感情。常用以形容少女面对意中人稍带娇羞但又无限关切的表情。——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唐·李德裕《二芳丛赋》:“一则含情脉脉,如有思而不得,类西施之容冶,眼红罗之盛饰。”
皓齿蛾眉
皓:白色的样子;蛾眉:女子修长而美丽的眉毛。洁白的牙齿,修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端庄美丽,也喻称美女。
出处:汉·枚乘《七发》:“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
皓齿明眸
皓:白色的样子;眸:眼珠,泛指眼睛。洁白的牙齿,明亮的眼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亦喻指美女。
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红粉青楼
红粉:原指红色的铅粉,为女子化妆用品,后借指美女;青楼:妓院。泛称有女色或可寻欢的场合。——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清·魏子安《花月痕》第一回:“若舞衫歌扇,转瞬皆非,红粉青楼,当场即幻,还讲甚么情呢?”
红颜薄命
红颜:美女的容颜;薄命:命运不好。旧时指女子容貌美丽但遭遇不好(多指早死、寡居或丈夫不好)。
出处:《汉书·孝成许皇后传》:“其余诚太迫急,奈何?妾薄命,端遇竟宁前。”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总则我红颜薄命。” 这都是刘四妈这个花嘴,哄我落坑堕堑,致有今日,自古~,亦未必如我之甚。★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
花容月貌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那娟娟小姐,~,自不必说;刺绣描花,也是等闲之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五
花信年华
花信:开花时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无
回眸一笑
眸:眼珠。转动眼珠,嫣然一笑。常用以形容女子妩媚的表情。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有绿衫女子,时乘墙缺窥之,或偶避人,亦必~,若与目成。★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
佳人薄命
指年轻美女命不好。
出处:宋·辛弃疾《贺新郎·送杜叔高》:“自昔佳人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端的是~断亲缘。★明·谢谠《四喜记·亲忆琼英》
娇小玲珑
玲珑:伶俐可爱。形容身材小巧、伶俐可爱的样子。——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唐·李白白《江夏行》:“忆惜娇小婆,春心亦自持。” 然而我们中国的作家是另有一种称赞的写法的:所谓“~”者就是。★鲁迅《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少女》
锦瑟华年
比喻青春时代。
出处:唐·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喜才子佳人,双双~。★明·汤显祖《紫钗记·花朝合卺》
九天仙女
指天上的仙女,比喻绝色美女。
出处: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你看此女非凡,真乃九天仙女也。” 那怕是~我不爱。★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第八场
绝代佳人
绝代:当代独一无二;佳人:美人。当代最美的女人。——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汉书·外戚传》载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曾一笑,倾城倾国。★宋·辛弃疾《满江红》词
梨花带雨
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纣王定睛观看,见妲己乌云叠鬓,杏脸桃腮,浅淡春山,娇柔柳腰,真似海棠醉日,~。★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回
邻女窥墙
战国时宋玉邻家有美女倾心于他,三年间常爬上墙头偷窥,但宋玉从未动心。后形容女子对男子的倾慕。
出处:先秦·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柳亸花娇
柳丝柔垂,花朵娇妍。比喻女子貌美。——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清·嬴宗季女《六月霜·负笈》:“身本是,柳亸花娇一女娃;身本是,翠绕珠围一宦家。”
柳娇花媚
形容女子娇娆妩媚。
出处:《隋唐演义》第二七回:“[炀帝]又选三百二十名风流潇洒、柳娇花媚的,充作美人。”
柳夭桃艳
形容女子貌美。
出处:唐·阎选《虞美人》:“……楚腰蛴领团香玉,鬓叠深深绿。月蛾星眼笑微频,柳夭桃艳不胜春,晚妆匀¤”
柳腰莲脸
腰如柳,脸似莲。形容女性之美。亦代指美女。——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唐·韩偓《频访卢秀才》诗:“药诀棋经思致论,柳腰莲脸本忘情。”
落雁沉鱼
雁见了飞落地面,鱼见了潜入水底。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 ~真绝世,羞花闭月果非凡。★明·蘅芜室主人《再生缘》第一回
眉清目秀
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
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学》第一折:“有个小孩唤做按住,今年三岁,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个孩儿也。” 因为本是贵族子弟,所以往往~,举止娴雅,而知识水准也相当高。★闻一多《屈原问题》
美女簪花
簪:插戴。形容书法娟秀。也比喻诗文清新秀丽。——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卫常书,如插花美人,舞笑镜台。” 昔人谓褚登善书,如~,或谓其出于汉隶。★清·王昶《金石萃编·杨震碑跋》
袅娜娉婷
形容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亦借指美人。
出处:清·烟水散人《合浦珠》第三回:“这赵友梅年方二八,巧慧绝伦,言不尽袅娜娉婷,真乃是天姿国色。” 匡胤定睛一看,好一个齐整人品:年纪不过十五六岁,生得唇红齿白,~,宛然一个美貌女子,娇艳异常。★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五回
捧心西子
西子: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西子因心痛而捧心皱眉,仍然显得很漂亮。形容美女娇弱之态。
出处:无
翩若惊鸿
比喻美女的体态轻盈。——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洛神)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正在绳子忽低忽昂的走来走去,大有娇若游龙,~之势。★清·曾朴《孽海花》第六回
娉婷袅娜
形容女子姿态柔美。亦借指美人。
出处:明·徐复祚《红梨记·豪宴》:“我府中歌童舞女虽多,端没有这妮子娉婷袅娜。” 只这冷土荒堆树半棵,便是~,落来的好巢窝。★清·洪升《长生殿·冥追》
倾城倾国
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出处:《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汉书·外戚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倾国倾城
倾:倾覆;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诗·大雅·瞻卬》:“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汉书·外戚传》:“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一个太真妃~。★元·白朴《梧桐雨》第一折
如花似朵
犹言如花似玉。形容女子姿容出众。
出处:无
如花似玉
像花和玉那样美好。形容女子姿容出众。
出处:《诗·魏风·汾沮洳》:“彼其之子,美如英……彼其之子,美如玉。” 假如不幸我庄周死后,你这般~的年纪,难道捱得过三年五载?★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如花似月
形容女子姿容出众。同“如花似玉”。——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无
十二金钗
本用以形容美女头上金钗之多,后喻指众多的妃嫔或姬妾。
出处: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文章。”
唐突西施
唐突:冒犯。西施:春秋时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为了突出丑的,而贬低了美的。亦作“唐突西子”。
出处:梁启超《诗话》:“更会串一戏,曰《易水饯荆卿》,其第一幕‘饯别’内,有歌四章,以《史记》所记原歌作尾声,近于唐突西施,点窜《尧典》。”
唐突西子
唐突:冒犯;西子:即西施,春秋时美女。冒犯了西施。比喻抬高了丑的,贬低了美的。——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 前书可谓刻画无盐,~矣。★清·恽敬《与李汀洲》
桃花人面
形容女子貌美。亦借指意中人。同“人面桃花”。
出处:元·刘致《朝天子·同文子方邓永年泛洞庭湖宿凤凰台下》曲:“杨柳宫眉,桃花人面,是平生未了缘。” 鸭背斜阳闪闪红,~薄纱笼。★清·黄遵宪《不忍池晚游》诗
桃腮柳眼
形容初开的桃花和新绿的柳叶妩媚多姿。
出处:无
桃夭柳媚
形容女子年青貌美。——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无
天生丽质
天生:天然生成。丽质:美丽的姿容。形容女子妩媚艳丽。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蝉鬓拢云,蛾眉扫月,~难描。★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相思》
天真烂漫
天真:指心地单纯,没有做作和虚伪;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形容儿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没有做作和虚伪。
出处:宋·龚开《高马小儿图》:“此儿此马俱可怜,马方三齿儿未冠。天真烂漫好容仪,楚楚衣裳无不宜。” 他的性情又是那样~,笃实敦厚。★邹韬奋《经历·“难兄难弟”的又一个》
宛转蛾眉
宛转:轻而柔的起落。蛾眉:细而长的眉毛,指美丽的眼睛。漂亮的眼眉轻轻扬起。常用作美人的代称。——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无
我见犹怜
犹:尚且;怜:爱。我见了她尚且觉得可爱。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动人。
出处:南朝宋·虞通之《妒记》:“我见汝亦怜,何况老奴。” 此即吾家小主妇耶?~,何怪子魂思而梦绕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巧娘》
西子捧心
指美女之病态,愈增其妍。
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 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孙寿折腰。★五代·李瀚《蒙求》诗
霞裙月帔
以云霞为裙,明月为披肩。借指仙女或美女。——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无
香消玉减
比喻美女日渐消瘦。
出处: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则为他粉悴胭憔,端的是香消也那玉减。” 渐渐~,柳嚬花困,太医院诊脉,吃下药去,如水浇石一般。★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三
香消玉碎
比喻年轻美貌女子死亡。
出处:无
香消玉损
比喻年轻美貌女子死亡。同“香消玉碎”。——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无
香消玉殒
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0回:“香消玉碎佳人绝,粉骨残躯血染衣!” 尸体已经在下游打捞到了,虽然~,依旧面目娇好云云。★徐迟《牡丹》
小鸟依人
依:依恋。象小鸟那样依傍着人。形容少女或小孩娇小可爱的样子。
出处:《旧唐书·长孙无忌传》:“禇遂良学问稍长,性亦坚正,既写忠诚,甚亲附于朕,譬如飞鸟依人,自加怜爱。”
杏脸桃腮
脸似杏花白,腮如桃花红。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杏脸桃腮,乘着月色,娇滴滴越显得红白。” 你想这~上面,加上两片黑黑的东西,有什么好看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一回)
杏腮桃脸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同“杏脸桃腮”。
出处:无
羞花闭月
形容女子貌美,使花亦羞愧,月亦隐藏。
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适才已见夫人面,真是~容。★明·蘅芜室主人《再生缘》第二六回
秀色可餐
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鲜肤一何润,秀色若可餐。”
选色征歌
挑选美女,征召歌伎。指放荡的生活方式。亦作“选歌试舞”、“选舞征歌”。
出处:清余怀《板桥杂记·雅游》:“结驷连骑,选色征歌。” 当玄宗天宝改元以后……除了~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
燕妒莺惭
形容女子貌美,燕见之生妒,莺对之自惭。
出处:《红楼梦》第二七回:“满园里秀带飘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的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
杨柳宫眉
细长秀美如柳叶的宫妆画眉。借指美女。——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无
一顾倾城
形容美女的眼波,也比喻女子的美貌。
出处:《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一笑百媚
形容美人的笑态。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妺喜蛊惑,~而色厉。★宋·罗泌《路史·后纪十三下·帝履癸》
一笑千金
美女一笑,价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难得。——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汉·崔骃《七依》:“回顾百万,一笑千金。” 借得山东烟水寨,来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值。★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七十二回
一笑倾城
形容女子的绝色。
出处:《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瘗玉埋香
瘗:埋藏;玉、香:泛指美貌的女子。指美丽的女子死亡。
出处:明·高启《听教坊旧妓郭芳卿弟子陈氏歌》:“加减乐事浮云改,瘗玉埋者今几载?”
盈盈秋水
秋水:比喻美女的眼睛象秋天明净的水波一样。形容女子眼神饱含感情。——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一般情况,几回断肠,只落得~泪汪汪。★明·张凤翼《红拂记·华夷一统》
鱼沉雁落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说甚么如花殿脚多奇妙,那《菱歌》起处,却也~。★明·汤显祖《邯郸记·东巡》
玉貌花容
形容长得漂亮,如花似玉。
出处:无
玉软花柔
形容女子娇嫩柔弱,如花似玉。
出处:无
玉碎香残
比喻美貌女子的死亡。
出处: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十七出:“玉碎香残荒郊卧,云抛雨断重泉堕。”
玉碎香消
比喻女子死亡。
出处:明·无名氏《寻亲记》第二十四出:“玉碎香消镜台荒,绿云缭乱懒梳妆。”
玉碎香销
比喻女子的死。——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清·湘灵子《轩亭冤》第七出:“喜今朝玉碎香销,魂游天国路迢迢,此去何须悲悼。”
玉碎珠沉
美玉破碎,珠宝沉没。比喻美女的死亡。
出处:唐·秦贯《唐故荥阳郑府君夫人博陵崔氏合祔墓志铭》:“珠沉玉没兮,人谁靡伤,桂殒兰凋兮,共泣摧香。”明·叶宪祖《鸾鎞记·仗侠》:“若他强逼成姻眷,拼一个珠沉玉碎,蚤赴黄泉。” 若非奎璧生谋意,怎么得,~一旦间。(清·陈端生《再生缘》第二十九回)
远山芙蓉
远山:形容女子的眉毛像远山一样青翠。芙蓉:比喻女子的脸色像芙蓉花一样美丽。比喻女子貌美。
出处:无
月里嫦娥
嫦娥:神话中月宫里的仙女,相传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药而上了月宫。比喻风姿绰约的美女。——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三折:“姐姐是月里嫦娥。”
月貌花容
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出处: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清腔类·李子花》:“可惜了月貌花容,颠倒做败柳残花。”
月坠花折
月亮落下,鲜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
出处:清·洪升《长生殿·补恨》:“誓世世生生休抛撇,不提防惨凄凄月坠花折,悄冥冥云收雨歇,恨茫茫只落得死断生绝。”
章台杨柳
比喻窈窕美丽的女子。—— 描写美女的成语
出处:唐韩翃有姬柳氏,以艳丽称。韩获选上第归家省亲;柳留居长安,安史乱起,出家为尼。后韩使人寄柳诗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 西州士女章台柳,南国江山玉树花。★清吴伟业《赠荆州守袁大韫》诗之二
稚齿婑媠
稚齿:年少;婑媠:美好的样子。指年轻的美女。
出处:《列子·杨朱》:“穆之后庭,比房数十,皆择稚齿婑媠者以盈之。”
朱唇粉面
形容女子貌美。亦指美女。
出处:元·高明《琵琶记·牛氏归奴》:“绣屏前品竹弹丝,摆列的是朱唇粉面。” 看了春树,~,那相貌竟同大家闺秀一般,也觉脉脉无言,芳心自动。★清·张春帆《九尾龟》第十五回
朱唇玉面
指美女。——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隋·江总《杂曲》之三:“宝钗翠鬓还相似,朱唇玉面非一行。”
珠沉璧碎
比喻女子丧亡。同“珠沉玉碎”。
出处:明·李昌祺《剪灯余话·凤尾草记》:“生闻女死,讬以省姑,走吊焉;至则珠沉璧碎,玉损花飞,将入木矣。” 天厌善类,~。★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六十四回
珠沉玉碎
比喻美女的死亡。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把左手向身后一绰,便要提起那把刀来,就想往项下一横,拼这副月貌花容,作一团珠沉玉碎。”
珠沉玉陨
比喻女子丧亡。同“珠沉玉碎”
出处:清·袁枚《续新齐谐·乩仙》:“鸳侣成方,鸾俦遽拆。珠沉玉陨,蕙折兰摧。”
珠沉玉磒
比喻美女的死亡。同“珠沉玉碎”。
出处:无
子女玉帛
原指人民与财产。后用以泛指财物、美女。
出处:《左传·僖工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他生焉。” 于时北海完富,兰利其~,与群盗相应,破其本乡城邑。★《旧唐书·薛万彻传》
左家娇女
指美丽可爱的少女。—— 关于美女的成语
出处:晋·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唐·李商隐《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诗:“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