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清第一美女是谁
大清第一美女必须是慈禧的身份,不仅漂亮,还有气质。
真的是这样,看完这张照片像,世间传言她是绝世美人,这件事情想不信都不行啊。
2. 晚清妇女真实旧照片,清朝女人真的有那么丑吗
清朝后期,闭关锁国、朝政腐败。就是在康乾圣世的时候,朝廷上下一片歌舞生平,可这时候西方世界却悄悄发生着影响世界变化的工业革命。巴士底狱被攻陷、路易十四被送上了短头台、蒸汽机被发明、美国发表了独立宣言等等。
可这时候清朝却目光短浅,妄自尊大失去了变革的大好机会,使我们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华古国落后了。让我们在近代饱受列强的凌辱,丧权辱国、各地赔款,陷入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深渊。
盘着奇怪发行的女子,握着旧时的油纸伞。
3. 第一个去美国的清朝女子为何会被美国人当成怪物呢
清朝末年,是我们国家最为黑暗的年代之一,由于清政府战争能力落后,每战必败,每败必赔,一次辛丑条约就赔出去4.5亿两白银。清朝的国库当然是拿不出来这么多的白银的,所以他们把眼睛放到了老百姓的口袋里,加增各种苛捐杂税,而官员还在这个过程当中往自己的腰包里面塞钱,所以老百姓就几乎挣扎在死亡的边缘上了。
他们给出的参展门票是25美分一次,梅阿芳的耻辱和出卖尊严换来了卡尼兄弟赚得盆满钵满,后来卡尼兄弟继续把这件事情做大,还让一个叫做阿通的美国人作为翻译带着梅阿芳去见了美国总统杰克逊,卡尼兄弟的广告效应继续做大。到了合同期满的时候,梅阿芳想要回家,但是卡尼兄弟并没有允许她回去,到了1850年的时候梅阿芳还有一点儿音讯,后面就不知所踪了。
4. 清朝时期妇人的老照片,那时候的女人 直有那样丑吗
无论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都会有美的和丑的女人。
关于网上流传的清代女性照片,一定要注意照片中人物的年龄问题,很多照片选择的都是中老年妇女的形象,而且古代的化妆、保养等技术的落后程度是现代人无法想象的,二三十岁的人看上去比现代四五十岁的人还要衰老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5. 为何洋人说慈禧是清朝第一美女,而国人却说她是老妖婆
网上慈禧的照片,都是她老年时所拍摄。按现在的标准,眠然众人矣。也就一般般吧,而且还要减去她的华贵服饰,对容貌的加分。
并且,谁又能拿出证据,证明洋人众口一词的说过慈禧是”清朝的第一美女”,即便有一半洋人说她美也行,估计是没有。
小编反正没看到过这么多洋人说她美的资料,所以不敢妄断。对洋人是否有称赞她,为”清朝第一美女”保持高度的怀疑。
当然,美不美的,也是相对的。按留存至今的清朝贵妇或嫔妃、甚至宫女的照片来对比,慈禧的相貌,应算比较清秀的。至少皮肤保养的不错,那些清朝女人的照片,确实大多不堪入目。
确实,美是外貌与心情的共和。这点,洋人与国人皆是如此。那么,为什么国人都痛斥慈禧是“老妖婆”呢?“老”和“婆”是对年龄的称谓,就不说了。
关键说“妖”字,妖的字义有妩媚出众或邪恶惑人的意思,但对于中国人来说,”老妖婆”很明显是充满厌恶嫌弃和贬其无端装嫩的意思。
以慈禧贵为太后,甚至在末帝溥仪登基后,还做过2天的太皇太后的地位,如果太后没有伤害国家和国人之心太深,在充斥着儒家礼制的皇权至上的国度,大家绝对不敢、或不愿对年龄这么大的大妈级皇权统治者,下此诅咒的。
比如,秽乱宫闱、压榨男权更甚的武则天皇帝,因为雄才伟略、建功立业的缘故,就很难有此荣幸获得“老妖婆”的称号。
6. 晚清妇女真实老照片,清朝女人真的有那么丑吗
晚清妇女真实老照片,清朝女人真的有那么丑吗?图为晚晴女子真实照
晚清妇女真实老照片,清朝女人真的有那么丑吗?图为北京,正在用餐的满族妇女。约翰·汤姆逊(英)/摄,大约拍摄于1871-1872年之间。 照片中正在用餐的满族妇女吃的正欢,但站立的一老一小两个女仆人则面无表情,同样是女人差别就是这么大。
7. 清朝晚期,头号美女年轻时有多美
因为清朝最接近我们现在的生活,再加上康熙的九子夺嫡、雍正的上位之谜以及意外离世之谜、干隆六下江南惹下的风流债等等这些题材都非常能够吸引观众观看,所以清宫电视剧曾经非常火爆,更是在电视上出现同一时间有四个不同的雍正在和不同的女子谈恋爱的尴尬景象。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四格格即使拥有着绝世美貌,但并没有在她的脸上看见过笑容,一直都是郁郁寡欢的模样。
8. 清代的女人很漂亮吗
一般来说,清朝的妃子都是不怎么漂亮的,但也有例外。
清朝的选妃制度非常严格,清朝从顺治时就规定,凡满族八旗人家年满十三岁至十六岁的女子,必须参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选秀女,选中者,留在宫里随侍皇帝成为妃嫔,或被赐给皇室子孙做福晋未经参加选秀女者,不得嫁人。阅选时,按八旗的顺序,一般七八个人站成一排,由皇帝、皇太后们挑选。被挑选女子的名字,每排写一张单子,留宫中存档,这种名单,在档案中称为“秀女排单”。
挑选秀女的目的,除了充实皇帝的后宫,就是为皇室子孙拴婚,或为亲王、郡王和他们的儿子指婚,重要性自不待言。秀女们要走进紫禁城高高的宫墙,也就不那么简单了,必须经过一道道的考察。
当“秀女”二字映入人们眼帘时,人们的直觉是秀女应有沉鱼落雁之貌,然而,靓丽的容貌是否是当选秀女的主要标准呢?显然不是,甚至少女们爱美的天性也成了非分之想。清朝明确规定,八旗秀女阅看时,必须着旗装,严禁时装。而且,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好色”也是极不名誉的,“美女祸国”从来都是帝王和他们的大臣们翻云覆雨的护身符,因而这一标准总在若即若离、讳莫如深的扑朔迷离中。
而清代册封皇后、妃、嫔的册文中常常见到的是宽仁、孝慈、温恭、淑慎,这也可以作为当时衡量一个妃子优劣的依据。
所以说,美貌并不是作为清妃子的根本,清朝的女人并不十分漂亮,是当今泛滥的穿越小说导致读者走进了这一误区。
附图,供楼主参考:
http://cul.news.tom.com/2007-08-31/074C/03654699.html (洋画师妙笔绘妃子 清宫中国式美人...)
9. 圆明园海外寻宝从美国带回数百张旧照片(组图)中的美女
圆明园某个宫殿,完全是用香檀木建造的,价格昂贵。
福海东岸的一个宫殿,所有柱子和房梁上镶满了钻石和宝石。
焚毁圆明园是英法联军为了掩盖自己抢劫盗窃的罪行而犯的另一个罪行,这就是罪人的罪恶逻辑。
自1700年始,清朝统治者集财力、物力,役使无数能工巧匠,经历五位皇帝、历时150余年建成圆明园。被称为“中国第一园”,有“东方博物馆”之誉。
干隆十年至干隆二十四年,清廷用14年的时间,吸收西洋建筑的巴鲁克形式,于长春园北端,建成大水法十景,俗称“西洋楼”。西洋楼就是弘历皇帝命意大利人郎世宁、法国人蒋友仁和王致诚等人设计监造,由中国工匠施工营建的。西式宫殿建筑于中国园林中是一个创举。海晏堂是西洋楼中最大的一幢建筑物,楼前有喷水池,沿东西坡道可登上二楼。楼上东西两侧为水车房,呈工字形,中间为蓄水池,可盛水180吨。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进行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抢劫。为了掩盖他们践踏人类文明的野蛮暴行,10月18日,侵略者将这座中外罕见的艺术宝库焚毁。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圆明园又遭浩劫,残存的十余处景区惨遭劫掠,强盗们掠夺了园内的大批艺术珍品,后来大都成为欧洲古董收藏家们手中的珍品。大水法的十二生肖塑像也难逃厄运,石雕被砸毁,铜兽头亦流落海外。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锋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军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为灰烬。
93回答者: 日耳曼自由战士 - 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