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阿弥托佛
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光佛,无量寿佛,无边光佛等;藏传佛教称为月巴墨佛,是佛教中西方极乐世界的创造者。从梵语音译而来,意义上,阿是“无”,弥陀是“量”,佛是“觉”,故有自性的“无量觉”之意。他手持莲台,与观音菩萨等清净大海众接引十方念佛众生。释迦牟尼佛曾多次宣讲阿弥陀佛的念佛法门,这是不分利根钝根人都可以修学的法门。其要求就是信、愿和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系佛教术语,意思是“向阿弥陀佛归命”。诵读此语即谓“念佛”。
嗯,知道了。“南无阿弥陀佛”,向阿弥陀佛归命,祝爱我的和我爱的,平安幸福。
南无”,是梵文Namas的音译,读作那谟,亦译作“南谟”、“那谟”等。意为致敬、归敬、归命。是佛教信徒一心归顺于佛的用语,常用来加在佛、菩萨的名称或经典题名之前,表示对佛、法的尊敬和虔信,如南无喝罗、南无三宝等。南无阿弥陀佛拉.阿弥陀佛是佛的名字,名字来源于梵语音译,“阿弥陀”在梵语中为“无量”或者“无穷大”的意思,“南无”为梵语“昄依”的意思。快要死的人念“南无阿弥陀佛”,他将带你的灵魂去极乐世界。它的意思是“无量光”、“无量寿”等等意思,等等是指阿弥陀佛的智慧、慈悲、神通无量无边,语言无法说清
这句佛号是最普通的,差不多个个人会念的,但虽则会念,却不晓得有怎样的意义,为什么要念,念了有什么好处,究竟怎样的念法?我现今要一一说明,使大家晓得晓得!
第一、这句佛号有六个字。头上南无两个字,是归命的意义,是归依佛的教命;不可违背的。又是把自己的生命,归依于佛,要表现很忠心很孝顺的意思。有人讲南无是没有的意思,便是荒唐大笑话了。往下的阿字,是没有的意思;弥陀二字,是限量的意思。佛字,是极聪明人的意思;阿弥陀,是一位佛的名号。这位佛的寿数,是几千万年无穷无尽的,没有限量;又他身上的光明,很大很多,照起来可以达到虚空中无穷无尽的世界,也没有限量的。此外种种的功德,都是很大很多很妙的,也没有限量,所以叫做没有限量的佛。那位佛是住在极乐世界里的,他的世界,没有丝毫的苦处,但有无穷的乐处,往生到那里的人,便安稳舒服的了不得,所以又叫做安养国。这位阿弥陀佛,就是安养国里的教主;同我们这个世界上,有释迦牟尼佛的教主是一样的;虽是相像,若讲到寿命与身上放出的光明,阿弥陀佛比释迦牟尼佛远大得多哩。
第二、我们为什么要念他呢?人家都说修行的人,自然应该念的。那末,就要问你:为什么要修行?人家说我们生在世上,吃的、穿的、用的,都是前世修来的,今世不修,来世就没有吃穿了;这句话虽也不差,但是要来世有吃有穿,还要看你能够布施不能?今世把人家吃,来世自己有得吃;今世把人家穿,来世自己有得穿;就是不念佛,也可以得到这种福报。为什么要念佛的道理,究竟还没有知道。我对你讲:这里是一个苦的世界,我们都是受着种种束缚、种种逼迫、种种牵缠,很不自在的。寿命又短,衣食又难得,骨肉又臭秽,善人又极少,有志气的人,要把这个世界上的人救度起来,无奈自己也被这世界坑陷着。自救尚愁来不及,如何能够救得人家呢?倘然有了这个自度度人的志气,须是跑到极乐世界上去,受阿弥陀佛的教化,得了菩萨的本领,然后再回到世间,就能拿出种种方法,来救度我们同胞了;实在为着这个自度度人的道理,所以要念佛。这样普度众生的大道理,原来是释迦佛说出来的。佛在我们世界上说法度人,眼见世人没有很大的根基,可以依照佛法修行,就是能够,也要化了无数的年代,才可以成功。倘若年代隔得多了,就难免不中途退转,要求一生就可以修成的机会,只有来世生到阿弥陀佛世界上去,所以教我们念他世界上的佛号,早早同他结一个缘,那末到了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亲自来打一个招呼,或者派着化佛化菩萨来接引;这时我的念头,若坚定不变,就立刻往生极乐世界了。这句话是释迦佛在只园法会上,亲口告诉一千二百五十位诸大菩萨的,允许我们这里誓愿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不论男女老少,只消心诚愿切,口念弥陀,到底不懈怠的,一概接引往生,遂了他们的心志。这个宏愿,是阿弥陀佛自己立的。阿弥陀佛普度众生的四十八个大愿,仿佛化了四十八号大船,在娑婆世界苦海里,不论上风下风,听着有人极声哀求,即便闻声往救,所以大家把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时刻在心上、在口边念着,决定万修万人都成功。
第三、要讲念佛的好处。将来的好处,就是可以生到他的世界上去。他的世界叫做极乐,自然件件都是好的。今把大略说说:一件是永远脱了轮回的苦趣;一件是寿命没有限量,同佛一样。一件是享受一切世间所享不到的清福,如满地满眼都是希世之宝,一切慧鸟,都能宣扬妙道;一切行树,都能善演圆音;衣食皆随意丰足;再不要使用心机,身体是莲花化生,脱尽了皮囊臭秽;况且这极乐世界上,没有一个不是修行的。多有大菩萨资格,我们可以同他做朋友,这样便宜事,在别的世界上,万难寻得出。至于讲到现在的好处,就是佛经上所说的:念佛的人,日夜常得诸天大力神将刻刻保护着。又有二十五位大菩萨,如观世音大势至等诸菩萨,同一切护法伽蓝,常常照应好;又诸佛日夜护念,好像慈母刻刻心照他的爱子一般,阿弥陀佛常放光明,照着此人,使他常常得福,一切恶鬼邪神,同那一班夜叉罗刹,都不能伤害;一切毒蛇恶兽,都不敢放肆;一切水灾火灾冤仇盗贼瘟疫刀兵牢狱横死枉死等灾,都可不受;从前所作的罪孽,无论今生前生,都可一笔勾销。就是夜里做梦,也极安稳。或者梦见阿弥陀佛胜妙色身。又念佛的人,心常欢喜,面有神彩,气力健旺,所欲的事,件件吉利。况且念佛的人,毕竟慈悲,即使尚有几分脾气恶习,未曾洗炼净尽,也能自知自己过,勇猛悔改。这人有这样的道德,已是不可及了;这种种好处,都是念佛人所独享的,不要轻看了这一句阿弥陀佛。有人说:念了佛,死后做鬼,可以当钱用。这句话太荒唐了!能不能当钱,且不必说。我们念佛的人,万不应该存死后做鬼的心;因鬼的位子,比人又降低了一级,发心念佛的人,为厌着做人的苦楚,与历劫轮回的苦楚,方始争这往生极乐一着,了这生死大事,应当坚志向上,那里可以甘心退下去呢?况且鬼界难闻佛法,倘然跑到鬼界里,岂不是把生前念佛的工夫多抛弃了?要知道:念佛的人,个个应该往生佛国,念佛人生前固然也有好处;毕竟的好处,在来世往生极乐世界的,千万不可弄错!
第四、念佛的法则。先讲定时念佛的方法:要供一位佛像(图画也好),朝南朝东都可。念的时候,先在佛像前烧香,献鲜花(点烛随意)或鲜果,供养礼拜以后,先念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念到这里一拜,即起来,即念佛。)
南无阿弥陀佛(少则连念四五百声,多则千万声随意。)
念毕,再礼拜,起身,然后跪在佛前,再往下念三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三声)
南无大势至菩萨(三声)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三声)
再起立,再礼拜,毕。再跪,往下念发愿文。(简单的十二句偈)
我今称念阿弥陀 真实功德佛名号
惟愿慈悲垂摄受 证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孽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 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 即得往生安乐刹
念毕起,三拜退。
② 本命佛的照片➖阿弥托佛的照片有吗
佛教没有护身佛本命佛说法,凡是卖本命佛都是骗子
不要佩戴佛像!对佛菩萨不恭敬
现在推销本命佛的良心都没了!拿本命佛来败坏佛教!真正的佛教没有这个
③ 南无阿弥佗佛是什么佛给图片看看
阿弥陀佛,意译为无量光或无量寿佛,乃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在大乘佛教中,阿弥陀佛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阿弥陀佛以观世音、大势至两大菩萨为胁侍,在极乐世界中,实践其教化众生,接引有情的伟大悲愿。
依据《无量寿经》所述,过去久远劫前,有一位世自在王佛出世说法,那时的转轮圣王发心出家,名为法藏比丘。法藏比丘在世自在王佛跟前,发起无上道心,以四十八愿,誓愿建立庄严的极乐世界,修习菩萨道而成佛。其根本愿是希望在十方无量数佛土中,成就最为殊胜、最为微妙、最为第一的极乐净土,于是,世自在王向他提供了二百一十亿个佛土,法藏比丘就以这些佛土为资料,选择这些佛土的胜妙处,构筑自己的净土蓝图。法藏比丘发此胜愿,修学六波罗蜜,终于圆满成佛,被称为阿弥陀佛。
在阿弥陀佛成佛之后,任何人只要具足信愿行,如法念佛,一定能得到阿弥陀佛的接引,而往生真善美圣的极乐佛国。
④ 阿弥托佛是男是女
阿弥陀佛是男的 我家就供着的 样子和如来是一样的 就是手里的法器不一样
⑤ 阿弥驼佛是男是女
阿弥驼佛是男的
阿弥陀佛(梵语Amitābha),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大乘佛经主要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对阿弥陀佛及其西方极乐世界均有详述。大乘佛教流传之地,如中国、日本等大乘教区,阿弥陀佛信仰也尤为繁盛和重要。而汉传佛教的净土宗,则完全以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作为专修的法门。
⑥ “阿弥托佛”确有其人吗这个说法什么时候流行的
按照佛经记载确有其人,但没有正规的史书记载。
阿弥陀佛成道之本缘,据《无量寿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之净土,历经五劫之思虑而发殊胜之四十八愿。此后,不断积聚功德,而于距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阿弥陀佛,在离此十万亿佛土之西方(西方是指安稳、安养的意思),报得极乐净土。迄今仍在彼土说法,即净土门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
这是阿弥陀佛最早的记载,而这种说法的流行应该始于东晋。因为阿弥陀佛是净土宗的主佛,而佛法西来是在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建立莲社,提倡专修该往生净土的念佛法门,又称莲宗。唐代善导大师也是净宗重要倡导与推动者,被奉为净宗第二代祖师。
所以说,此说当始于东晋,盛于唐代。
人类历史的记载不过四千年,而阿弥陀佛按佛经讲已历经十劫,二者的时间跨度相差何止亿万年,人的史书又如何去记载他的起源呢?至于佛经的记载你信与不信,那就看你自己的取舍了。
希望帮到你,还有问题就追问我。
⑦ 女朋友早上发个南无阿弥驼佛的图片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逗你玩的,女生都这样
⑧ 释迦牟尼和阿弥托佛有什么关系是一个人吗
不是.释迦牟尼佛:梵名Sakya-muni,。意即释迦族出身之圣人。又作释迦文尼、奢迦夜牟尼、释迦牟曩、释迦文。略称释迦、牟尼、文尼。意译作能仁、能忍、能寂、寂默、能满、度沃焦,或梵汉并译,称为释迦寂静。又称释迦牟尼世尊、释尊。即佛教教祖。略称为:佛陀。其称号之原由,见于佛本行集经卷二十观诸异道品、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二十、阿毗昙八犍度论卷三十等。
释尊为北印度迦毗罗卫城净饭王之太子。母摩耶夫人为邻国居利族天臂城主之女。
佛教徒尊称南无婆娑世界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人天教主三类化身本师释迦牟尼佛
常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阿弥陀佛:其名号梵音为 amitāyus(无量寿)、amitābha(无量光),别名无量寿佛、无量光佛、观自在王佛、甘露王。密号为清静。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与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
据记载,在很古的时候,他原是世自在王佛时的法藏比丘,受到世自在王佛的教化,自愿成就一个尽善尽美的佛国(极乐净土),并要以最善巧的方法来度化众生,发了四十八誓愿,因此成就了他成佛的愿望,而成为阿弥陀佛,现在仍在弥陀的西方净土说经法,据说遇到他大慈光的人,能够避免一切痛苦。
佛教徒尊称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他们的共同点是并称横三世佛,也就是常说的三世佛(但区别于竖三世佛。竖三世佛中尊现在释迦牟尼佛,左尊过去迦叶佛,右尊未来弥勒佛),就是大雄宝殿中供奉的那三尊佛,中尊本师释迦牟尼佛,左尊(手持宝塔)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消灾延寿药师佛(常称药师佛),右尊(手持莲花)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⑨ 阿弥托佛的由来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略称弥陀。梵语amita,意译无量。另有梵名意译无量寿、无量光。浊世之人,死后如没有积善功德,会随业报,流转于六道轮回之内,六道者即天道、人道、阿修罗、鬼道、畜生道与地狱道。轮轮转转,始终在六道中受苦,即使生于天界,天神享尽之后,仍然会再下于人间,又再流转,业力重时,又会再转入畜道,鬼道,最不幸的就是堕入地狱道主动经千劫,求出无期。但只要精勤心称念阿弥陀佛,在临终时,阿弥陀佛会亲自接引是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再不受轮回之苦。
关于阿弥陀佛名号之由来,据鸠摩罗什译之阿弥陀经载,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称阿弥陀佛。然据梵本阿弥陀经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载,此佛寿命无数、妙光无边,故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一佛而有不同义之二名,为其它诸佛所未见。又于般舟三昧经、大阿弥陀经、维摩诘经等早期经典中,亦仅有阿弥陀之称号,故推知无量寿、无量光之称号,系后代依其名之原义所立。另据平等觉经、后出阿弥陀佛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等载,弥陀号称无量清净佛,所在之世界称为清净世界、极乐世界。
阿隬陀佛成道之本缘,据无量寿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之净土,历经五劫之思虑而发殊胜之四十八愿。此后,不断积聚功德,而于距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阿弥陀佛,在离此十万亿佛土之西方,报得极乐净土。迄今仍在彼土说法,即净土门之教主,能接引念佛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阿弥陀三尊像通常以观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为其胁侍,而与此二尊并称为西方三圣。
于现存大乘经论中,记载弥陀及其极乐净土之事者凡有二百余部,可见有关弥陀信仰及净土教义之深入人心。据般舟三昧经卷上载,阿弥陀佛有三十二相,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另据观无量寿经之说,无量寿佛之身如百千亿夜摩天阎浮檀金之色,其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之白毫右旋宛转,毫相之大小犹如五倍须弥山之高广;其眼清白分明,眼之大小犹如四倍大海水之纵广。其身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中有八万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取念佛之众生。于西藏,阿弥陀佛被视为无量光、无量寿二佛,若祈求智慧,则皈依无量光佛;若祈求延寿福乐, 则皈依无量寿佛。
在佛说阿弥陀经中,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的情况及阿弥院佛如何接引世人,到达彼岸,得证菩提。节录如下:
“而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熬方过十万亿佛±。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舍利弗。彼士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七重罗纲。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市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是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车、赤珠;玛璃、而严饰之。池中莲车。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贽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当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两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模式。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唱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分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中。闲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合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宝。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直流。变化所作。尚无晋道之名。何况有宝。是诸众乌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实罗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行俱作。闲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舍利弗于汝决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得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抵劫。故名阿弥陀。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又舍利弗。彼佛有无但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收这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夏如是。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卑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抵说。舍利弗。从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行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陀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于密教,以阿弥陀佛象征大日如来法身之妙观察智,称为甘露王。于金刚界曼荼罗中,称为受用智慧身阿弥陀如来,居于西方月轮之中央。其身黄金色,结三摩地印,密号清净金刚,三昧耶形为莲花。于胎藏界曼荼罗中,称为无量寿如来,居于中台八叶之西方。其身为白黄色或真金色,闭目,身着轻衣,跏趺坐于宝莲上,结入定印。
供奉阿弥陀佛要点为:
1、不论现世及未来世,可得无限福报,阿弥陀佛,在供养时,与观世音菩萨相似,不可面向饭桌之前,不可在污秽之地。
2、 供奉阿弥陀佛的信众,如能同时修行佛说阿弥陀经,或专心称念再无阿弥陀佛,必会福缘渐增。恶业消减。所求皆遂。
⑩ 南无阿弥托佛是什么意思
1 阿弥陀佛名号,包含了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性相、理事、因果、故曰万德洪名。
2 “阿弥陀佛”是梵文,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无量智、无量觉。
3 阿弥陀佛也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其实光与寿是无量之中某一部分而已,无法将佛号里的义趣完全表达出来。
4 名号的义理深广无尽,不懂得名号所包含的义理,就得不到理想中的效果。
5 念阿弥陀佛是念自己的真心,念自己性德的本名。
6 用阿弥陀佛名号,把我们的自性唤醒。
7 用阿弥陀佛名号破迷开悟,把真如本性找回来。
8 念念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就是自性弥陀。
9 念“阿弥陀佛”,在一生中,就成就圆满的佛果,所以说名号功德不可思议。
10 日常工作照做,阿弥陀佛常在心中。
11 没有佛学常识也无妨,一句阿弥陀佛也能往生。
12 对于亲情、冤亲债主都要看得淡薄,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才能往生。
13 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什么念头都没有,就能自在往生。
14 临终时,只有见到阿弥陀佛才能跟他走。
15 心愿言行与阿弥陀佛相应,必定成佛。
16 一切法从心想生,有病不想病,想阿弥陀佛,病就好了。
17 业障深重的人,只有“阿弥陀佛”这句佛号能救。
18 境缘现前,一声阿弥陀佛,什么事都摆平。
19 用我们的净业,感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
20 念佛的人,必须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
21 阿弥陀佛是一切诸佛的名号,持一佛号,等于持一切诸佛的名号,即得一切诸佛所护念。
22 念这一句阿弥陀佛,能感动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如来,并得到全体护法神的保佑。
23 弥陀经讲的诸佛,即阿弥陀佛。
24 正念是阿弥陀佛。
25 念阿弥陀佛是善中善、福中福。
26 我们念“阿弥陀佛”,是提醒自己:从早到晚,对人对事对物,一定要觉悟;不迷惑颠倒,不自私自利。
27 念阿弥陀佛,福慧增长、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事事如意。
28 相信自己是阿弥陀佛,一定能成佛。
29 相信自己一定能去极乐世界,就肯定能去。
30 用阿弥陀佛一念,止一切妄念。
31 念头才起,就用“阿弥陀佛”把这个念头打掉,这叫用功夫。
32 念头才起,就用“阿弥陀佛”把心中的喜怒哀乐摆平,这叫真用功夫,这叫会念佛。
33 一天到晚,阿弥陀佛常在心中,没有别的念头,叫功夫成片。
34 一天到晚,用“阿弥陀佛”这个念头,保持自己的清净心,叫觉悟。
35 用这句“阿弥陀佛”,摆平自己的烦恼习气,叫“带业往生”。
36 一句阿弥陀佛,与三学(戒定慧)、三慧(闻思修)、三资粮(信愿行)相应,叫一心称念。
37 在危难的时候,可以特别恳求阿弥陀佛来接引。
38 真正愿意放弃经教、老实念佛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彻底觉悟;一种是善根非常深厚。
39 心里头,念念只有阿弥陀佛,这个人是极乐世界的人。
40 阿弥陀佛是无上珍宝,世出世间所有一切诸法都比不上。
41 “阿弥陀佛”展开,是三藏十二分教,这是世尊教学的中心点。
42 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的一切经,全都在一句佛号里面。
43 世尊一代时教的核心,就是一句“阿弥陀佛”。
44 世尊和十方三世诸佛,都称赞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45 真正相信净土法门的人,一句佛号已经足够。
46 释迦牟尼佛的本愿,是要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
47 “南无阿弥陀佛”是梵语,意思是:皈依无量觉。
48 人人的自性都是无量觉;你要是恢复了无量觉,你就是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