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男性的腰围一般是多少
中国成年男性腰围的正常值为小于85cm。
大于或等于85cm而<小于90cm为中心型肥胖前期,大于或等于90cm为中心型肥胖。女性腰围正常值为小于80cm,大于或等于80cm而小于85cm为中心型肥胖前期,大于或等于85cm为中心型肥胖。腰围的测量方法是使用最小刻度为1mm的软尺,在空腹时进行,去除腰部覆盖的衣物,如果做不到的话,尽量的穿单薄的衣服。
被测者双手自然下垂,两脚分开30-40cm,腹部放松,自然呼吸,将软尺放在右侧腋中线、胯骨上缘与第12肋骨下缘连线的中点,也就是腰部最窄的位置,沿水平方向绕腹一周,紧贴而不压迫皮肤,在呼气末读数。
标准三围
我国健美专家曾根据一般女性国人曲线体型的“三围”,结合健身运动对人体形态,归纳出计算女性标准三围的方法:
胸围=身高×0.535,腰围=身高×0.365,臀围=身高×0.565。根据统计结果得出“三围”小于5厘米,说明过于苗条(偏瘦);大于5厘米,说明过于丰满(偏胖)的结论。
职业女模特的三围标准与此不同,由于职业需要,她们的三围标准与正常标准有一定的差距。
针对中国人种特点,三围尺寸的标准一般为胸围84厘米,腰围61厘米,臀围90厘米 。
❷ 175的男生正常腰围一般是多少
正常腰围702mm。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10000-88)》
男性腰围粗解决方法
1、久坐不动是造成水桶腰的主要原因,建议久坐的男性朋友们经常起来活动活动。
2、腰围超标的人应尽快改变生活方式,每天锻炼半小时以上,每周至少5天做中等强度的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
3、调整饮食习惯,戒烟限酒、合理膳食,少吃高油高脂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等。
4、保持坐姿,双腿并拢绷直脚尖,双手握住双腿慢慢往上抬高,直到与上身保持垂直状态,收腹,吸气。
❸ 男士裤子M L XL XXL XXXL XXXXL码腰围是多大
M码对应腰围76cm;
L码对应腰围80cm;
XL码对应腰围84cm;
XXL码对应腰围88cm;
XXXL码对应腰围92cm;
XXXXL码对应腰围96cm.
常用尺码:
S: Small 小 (女);M: Middle 中;L: Large 大;XL: extra large 加大
尺码对应身高(cm) 男装 女装
S 165 155
M 170 160
L 175 165
XL 180 170
XXL 185
❹ 男士标准三围
男性标准三围
胸=身高 X0.48
腰=身高 X0.47
臀=身高 X0.51
男士健美三围标准
胸围=身高 X 0.61 ( 如:身高175cm的标准胸围=175cm X 0.61=106.7cm )
腰围=身高 X 0.42 ( 如:身高175cm的标准腰围=175cm X 0.42=73.5cm)
臀围=身高 X 0.64( 如:身高175cm的标准臀围=175cm X 0.64=112cm)
《人体测量方法》围度与弧长测量:
上胸围/胸上围(upper chest circumference):平静呼吸时通过左、右腋窝后点(pap)的水平围长,用软尺测量。
胸围Ⅲ/平静胸围(chest circumference Ⅲ,M61):平静呼吸时经乳头点(th)的胸部水平围长,用软尺测量。如果女性受试者的乳房较大或下垂,测量时可把软尺放得高一些,以避免膨隆的乳房影响测得的数值。
下胸围(lower chest circumference):平静呼吸时经胸下点(sust)的胸部水平围长,用软尺测量。
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M62):经脐部中心的水平围长,或肋最低点与髂嵴上缘两水平线间中点线的围长,用软尺测量,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
最小腰围(minimum waist circumference):在肋弓和髂嵴之间腰部最细处的水平围长。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用软尺测量。
腹围(abdominal circumference):经髂嵴点(ic)的腹部水平围长。在呼气之末、吸气未开始时测量,用软尺测量。
腰节围(waist point circumference):经左、右腰节点的腰部水平围长,用软尺测量。
臀围(hip circumference):臀部向后最突出部位的水平围长,用软尺测量。
(4)男人正常腰围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东方男性标准体型参数 :
上、下身比例:以肚脐为界,上下身比例应为5比8,符合“黄金分割”定律。
胸围:由腋下沿胸部的上方最丰满处测量胸围,应为身高的一半。
腰围:在正常情况下,量腰的最细部位。腰围较胸围小20厘米。
髋围:在体前耻骨平行于臀部最大部位。髋围较胸围大4厘米。
大腿围: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线下。大腿围较腰围小10厘米。
小腿围:在小腿最丰满处。小腿围较大腿围小20厘米。
足颈围:在足颈的最细部位。足颈围较小腿围小10厘米。
上臂围:在肩关节与肘关节之间的中部。上臂围等于大腿围的一半。
颈围:在颈的中部最细处。颈围与小腿围相等。
肩宽:两肩峰之间的距离。肩宽等于胸围的一半减4厘米。
❺ 男人黄金三围标准对照标准是什么
男性标准三围
胸=身高 X0.48
腰=身高 X0.47
臀=身高 X0.51
男士健美三围标准
胸围=身高 X 0.61 ( 如:身高175cm的标准胸围=175cm X 0.61=106.7cm )
腰围=身高 X 0.42 ( 如:身高175cm的标准腰围=175cm X 0.42=73.5cm)
臀围=身高 X 0.64( 如:身高175cm的标准臀围=175cm X 0.64=112cm)
(5)男人正常腰围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1、上、下身比例:以肚脐为界,上下身比例应为5比8,符合"黄金分割"定律 。
2、颈围:在颈的中部最细处。颈围与小腿围相等。
3、胸围:由腋下沿胸部的上方最丰满处测量胸围,应为身高的一半。
4、上臂围:在肩关节与肘关节之间的中部。上臂围等于大腿围的一半。
5、腰围:在正常情况下,量腰的最细部位。腰围较胸围小20厘米。
6、大腿围: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线下。大腿围较腰围小10厘米。
7、小腿围:在小腿最丰满处。小腿围较大腿围小20厘米。
❻ 一般175身高男生腰围要多少才是最标准身材
一般175身高男生腰围最标准是:
亚洲男性:74.88cm
欧美男性:83.72cm
根据公式:身高腰围指数=(腰围/身高)×100,亚洲男性平均身高腰围指数为42.79,欧美男性平均身高腰围指数为47.84。
标准三围
我国健美专家曾根据一般女性国人曲线体型的“三围”,结合健身运动对人体形态,归纳出计算女性标准三围的方法:
胸围=身高×0.535,腰围=身高×0.365,臀围=身高×0.565。根据统计结果得出“三围”小于5厘米,说明过于苗条(偏瘦);大于5厘米,说明过于丰满(偏胖)的结论。
职业女模特的三围标准与此不同,由于职业需要,她们的三围标准与正常标准有一定的差距。
针对中国人种特点,三围尺寸的标准一般为胸围84厘米,腰围61厘米,臀围90厘米。
男女换算
同一民族的男性和女性在身高、体重等参数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可以相互换算。日本学者大岛正光得出的由男性数据求女性人体尺寸的换算系数(节选):胸围系数为90%,腰围系数为89%,臀围系数为102%。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身材比例
❼ 男人标准腰围对照表
男人腰围只要确保不超过85厘米,就是标准的。这个标准是中国的肥胖问题专家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和结论得出来的,如果腰围太大的话,可能就会影响寿命,也就是腰围越大,那么说明通常会越短。由于每个男人的身高还有体重不一样,所以不同的男人那么腰围也就不一样,但是不管如何都不要超过85厘米,一旦超过了这个标准,就特别容易得很多慢性疾病。比如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等疾病。这些疾病虽然不是什么绝症,但是对于人体的健康是非常有影响的,所以要注意控制腰围。
这样的腰围究竟算不算胖?
标准的腰围是不是意味着体脂含量低?
那就来看看男女的体脂含量与腰围关系对照表!
科学上对于肥胖的定义,并不是仅仅是体重超过正常范围,而减肥也不是简单的减重。健身教练喜欢用BMI指数来衡量一个人的身体水平,可是这个指数并不能说明身材的好坏。
和身材直接挂钩的是体脂率,体脂率的定义是:人体内脂肪重量在人体总体重中所占的比例,它反应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所以脂肪率含量的高低,才是判断人胖瘦的标准。接下来就来看看残酷无比的男女体脂率腰围对照表吧。
女性
8%~10% --臀大肌出现横纹,极少数女运动员达到的竞技状态,健身全能王陈意涵的体脂都有11%。体脂率这么低会引起乳房缩小,月经紊乱甚至闭经,若并不从事运动行业,不要这样虐待自己。
11%~17% --背肌显露,腹外斜肌分块和腹肌分块更加明显,是许多专业女运动员才会有的体脂率含量。
18%~23% --一般女性较为理想的水平。全身各部位脂肪不松弛,腹肌有所分块但并不十分显露,需要靠力量运动和器械运动来保持身材。
❽ 腰围正常值
中国成年男性腰围的正常值为小于85cm,大于或等于85cm而
腰 围是衡量一个人肥胖程度的重要指标,是反映脂肪总量和脂肪分布的综合指标,该指标和腹部内脏脂肪堆积的相关性优于腰臀比值。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腰围男性>94cm,女性>80cm作为肥胖的标准,但这一标准较适合于欧美人群。对于亚太地区包括中国人群,建议采用腰围男性>90cm、女性>80cm作为肥胖的标准更合适。但是国内也有研究显示,对于中国女性腰围>85cm可能是一个更为合适的标准,这方面的争议还有待于更多的研究数据来支持。
❾ 180身高的男生标准腰围是多少
按照中国标准,体重为:59.94KG--77.436KG之间,最理想是:71.28Kg。
身高体重指数这个概念,是由19世纪中期的比利时通才凯特勒最先提出。它的定义如下: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将我国成人BMI≥24定义为超重,BMI≥28为肥胖。
1、BMI指数并没有真正体现实际的脂肪量,也不能说明脂肪在体内的位置。
许多分析研究显示,只有腹部肥胖,而非整体肥胖,BMI指数才可真正用于预测一个人是否会患上心血管疾病或癌症。
2、BMI指数无法区别脂肪和肌肉。在很多情况下,一个被BMI指数归为超重或1级肥胖(临近超重范围)的人,只要进行适当的健身运动,新陈代谢就可能比正常体重的人更健康。但是,根据标准的BMI指数分类,这个人与体质很差、重度肥胖的人并无区别。
判断人体肥胖有三个维度:
1、人体BMI指数: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按中国标准来对照,BMI指数在18.5~23.9之间为正常体重、24.0~27.9之间为超重、大于28.0的则为肥胖。
2、腰围:男性腰围大于90cm,女性腰围大于85cm,都属于腹型肥胖。
3、人体体脂肪率:它反映人体内脂肪含量的多少,当男性体脂>25%、女性>30%就是肥胖一族。
看清上面这三个标准,我们不仅可从外形上判断是否肥胖,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检查判断人体内脏脂肪是否超量。在医院的体重管理门诊,通过“人体成分分析”检查,还可以帮助你分析人体的脂肪占比、肌肉含量甚至是内脏器官的脂肪含量,让减肥更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