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找一种喇叭。不知道叫什么,外国人用来吓人的,都是手拿着的,声音非常大,然后下面有个类似于罐子的东西
这叫“发令氨”气喇叭。一个气罐大约能用一百下左右(点按!),换一个气罐二十块。淘宝有卖的!
2. 欧美国家的人喜欢吹奏唢呐吗,多吗
当然多,那些欧美演唱会都有的
3. 为什么说唢呐是乐器之王,是音乐界的流氓
只要唢呐一出声,其他所有的乐器都会黯然失色,是所有的!因为论嗓门,谁都比不过它。据说,唢呐的声音频率是钢琴的两倍,音响是钢琴的四倍。
在电影《闪光少女》中,一开始,音乐系西洋乐器和民族乐器的同学们互不服气,堵在门口就开始PK,两边是斗得旗鼓相当。直到唢呐的出现。
唢呐一出声,整个调子都被它带偏了
到最后,就连乐器之王的钢琴,也败下阵来。
唢呐“抢戏”不仅仅是因为声音大,还因为它的音色很突出,画面感和穿透力都超强,而且,唢呐的吹奏方式变化多端。
分分钟抢占焦点,根本没法做配角,这成就了唢呐独一无二“流氓大亨”的气质。所以不仅在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等仪式上抢占C位,而且,正常的演奏也是秒杀其他乐器。通常,轮到唢呐了,一般都是这样的。
唢呐的内心独白是:对不起,你们都是伴奏?这也太骄傲了。
因为这些特点,唢呐广泛存在于大家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中。
在《红高粱》中,高亢嘹亮的唢呐一出,男主角开朗豪放的气质就扑面而来,不仅如此,早在1986年,唢呐就和中国的摇滚和流行音乐,有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至今仍然有很多民间艺人用唢呐吹奏流行音乐,别有风味。
其实,唢呐虽然“土”,虽然“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有的时候在某些场合还是能让人耳朵一亮的。
《百鸟朝凤》是唢呐名曲。以《百鸟朝凤》为名,还有一部电影,豆瓣评分8.0,超过了很多大制作电影。这部电影借用传统乐器唢呐的兴衰过程,反应了民俗文化该如何传承的社会问题。
有人说,这是唢呐的挽歌,其实,应该把它看成是一种转型。在保留传统的同时,更要融会贯通,就像影片的结尾,唢呐和西洋音乐结合的背景音乐,依然延续。
唢呐也要与时俱进,与西洋乐器互相包容,结合,故步自封,迟早就会被淘汰。
现在,唢呐其实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的音乐,也把这种魅力转播到了国外。
纽约新世贸中心这只“大鸟”就迎来百鸟朝凤!美国亚文交响乐团的庆新春音乐会在这里闪亮登场,这是新世贸中心首个交响音乐会,也是首个华人艺术团在此献艺!乐团演绎的经典中外名曲吸引数万路人驻足。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说唢呐是“乐器界的流氓”,是因为它声音大、调门高、独一无二,在我们的民乐中扮演着无可或缺的角色,而这份宝贵的传统,也值得我们传承下去。
4. 别人能看见美人舌吹唢呐吗
一般来说是不能的。
如果你说的是《剑网三》中的美人舌吹唢呐的话,根据网上现有的视频资料来分析,别人是看不到你的美人舌吹唢呐的。
5. 那些瞧不起唢呐的听听 经典的《百鸟朝凤》让多少外国人为之一震
对,支持!全世界什么乐器也不能和中国的唢呐相比。不信让他们演奏一曲百鸟朝凤听听,欧美的音乐除了咚咚咚就是擦擦擦,如果没了电,哪些乐器就全成摆设了。
6. 有一段话叫什么一个唢呐怎么的,一把二胡拉一生,求
百般乐器,唢呐为王。不是升天,就是拜堂。千年琵琶万年筝,一把二胡拉一生。初来人世兴冲冲,唢呐一吹是一生。曲一响,布一盖,全村送你上黄泉,走的走,抬的抬,后面跟着一片白。棺一盖,土一埋,亲人阴阳两相隔。炮一响,纸一烧,蜡烛贡品摆上来。土已埋,人已拜,明年清明再过来。鞭炮响,唢呐吹,前面走,后面追。初闻不知唢呐意,再闻已是棺中人。两耳不闻棺外事,一心只想赴黄泉。一路飘到阎王殿,从此不恋人间事。一把二胡拉一生。
我是一名二胡自学夜余爱好者,没拜过师,不是入堂弟子,也不是门外汉,知道一点皮毛。
为什么说一把二胡拉一生,因为二胡只有两根弦,上下有四个把位,音准是第一难题,四指压弦力度有轻重,加上滑音,打音,柔弦,压弦等等,拉一个调比较容易,要拉好几个调,根据乐曲的需要。指法有变化,所以很难掌握,运弓长短轻重,跳弓,等等。二胡是我们中华民族主要的乐器,它是中国音乐的代表,在各个国家演奏二胡,外国人就知道是中国人。我们必须要传承发展。
学二胡必须要坚定信心,坚持每天要练,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要守得住寂寞,坚持苦练加巧练,拉的时间越长越久。就会提高水平,学一些二胡名曲,如二泉映月,江河水,一枝花等等,这样就会提高自己的水平,所以一把二胡拉一生。
7. 小时候看的一部外国电影里面有个男的吹唢呐就会变出来一个美女
我也想找到这部电影,小时候对这个情节印象特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