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女篇》(唐 曹子建)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
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
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
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
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
媒氏何所营?
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
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2、《轻薄篇》(张华)
末世多轻薄,骄代好浮华。
志意既放逸,赀财亦丰奢。
被服极纤丽,肴膳尽柔嘉。
僮仆余粱肉,婢妾蹈绫罗。
文轩树羽盖,乘马鸣玉珂。
横簪刻玳瑁,长鞭错象牙。
足下金鑮履,手中双莫邪。
宾从焕络绎,侍御何芬葩。
朝与金张期,暮宿许史家。
甲第面长街,朱门赫嵯峨。
苍梧竹叶清,宜城九酝醝。
浮醪随觞转,素蚁自跳波。
美女兴齐赵,妍唱出西巴。
一顾倾城国,千金不足多。
北里献奇舞,大陵奏名歌。
新声逾激楚,妙妓绝阳阿。
玄鹤降浮云,鲟鱼跃中河。
墨翟且停车,展季犹咨嗟。
淳于前行酒,雍门坐相和。
孟公结重关,宾客不得蹉。
三雅来何迟?
耳热眼中花。
盘案互交错,坐席咸喧哗。
簪珥或堕落,冠冕皆倾斜。
酣饮终日夜,明灯继朝霞。
绝缨尚不尤,安能复顾他?
留连弥信宿,此欢难可过。
人生若浮寄,年时忽蹉跎。
促促朝露期,荣乐遽几何?
念此肠中悲,涕下自滂沱。
但畏执法吏,礼防且切磋。
3、《捕渔谣》(唐朝 曹邺)
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
天子好年少,无人荐冯唐。
天子好美女,夫妇不成双。
4、《于阗采花》(唐朝 李太白)
于阗采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汉地多名姝,胡中无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齿。
5、《杂诗》(唐代 崔颢)
可怜青铜镜,挂在白玉堂。
玉堂有美女,娇弄明月光。
罗袖拂金鹊,彩屏点红妆。
妆罢含情坐,春风桃李香。
6、《陌上桑》(唐代 李白)
美女渭桥东,春还事蚕作。
五马如飞龙,青丝结金络。
不知谁家子,调笑来相谑。
妾本秦罗敷,玉颜艳名都。
绿条映素手,采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顾,况复论秋胡。
寒螀爱碧草,鸣凤栖青梧。
托心自有处,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驾空踟蹰。
7、《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唐代 李白)
魏都接燕赵,美女夸芙蓉。
淇水流碧玉,舟车日奔冲。
青楼夹两岸,万室喧歌钟。
天下称豪贵,游此每相逢。
洛阳苏季子,剑戟森词锋。
六印虽未佩,轩车若飞龙。
黄金数百镒,白璧有几双。
散尽空掉臂,高歌赋还邛。
落魄乃如此,何人不相从。
远别隔两河,云山杳千重。
何时更杯酒,再得论心胸。
8、《代赠远》(唐代 李白)
妾本洛阳人,狂夫幽燕客。
渴饮易水波,由来多感激。
胡马西北驰,香騣摇绿丝。
鸣鞭从此去,逐虏荡边陲。
昔去有好言,不言久离别。
燕支多美女,走马轻风雪。
见此不记人,恩情云雨绝。
啼流玉箸尽,坐恨金闺切。
织锦作短书,肠随回文结。
相思欲有寄,恐君不见察。
焚之扬其灰,手迹自此灭。
9、《公子行》(唐朝 刘希夷)
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
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里。
绿波荡漾玉为砂,青云离披锦作霞。
可怜杨柳伤心树,可怜桃李断肠花。
此日遨游邀美女,此时歌舞入娼家。
娼家美女郁金香,飞来飞去公子傍。
的的珠帘白日映,娥娥玉颜红粉妆。
花际裴回双蛱蝶,池边顾步两鸳鸯。
倾国倾城汉武帝,为云为雨楚襄王。
古来容光人所羡,况复今日遥相见。
愿作轻罗着细腰,愿为明镜分娇面。
与君相向转相亲,与君双栖共一身。
愿作贞松千岁古,谁论芳槿一朝新。
百年同谢西山日,千秋万古北邙尘。
10、《句》(唐朝 沈如筠)
思酸寒雁断,淅沥秋树空。渔阳燕旧都,美女花不如。
2. 有一句话很美,帮忙想一想,是关于描述一个场景的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作者:卞之琳
3. 明月之下亲美女,三生石上滴水香
想知道
4. “你在桥上看风景,别人在桥下看你。”这句话出自哪里、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吗
“你在桥上看风景,别人在桥下看你。”这句话出自:卞之琳的《断章》。
含义:可以理解为 落花有情 流水无意。
也可以理解为 有心栽花花不开 无意插柳柳成排。
诗人写的东西都很抽象,其实看个人理解吧。
《断章》
卞之琳
你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论诗者大都把卞之琳的《断章》看作是一首意蕴艰深的哲理诗,其实作为言情诗来读,诗味才足呢!那优美如画的意境,那浓郁隽永的情思,那把玩不尽的戏味,那独出机杼的题旨,细细品来,的确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诗的上节撷取的是一幅白日游人观景的画面。它虽然写的是“看风景”,但笔墨并没有挥洒在对风景的描绘上,只是不经意地露出那桥、那楼、那观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游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画把那若隐若现的虚化的背景留给读者去想象,而把画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风景的桥上人和楼上人的身上,更确切地说,是落在了这两个看风景人在观景时相互之间所发生的那种极有情趣的戏剧性关系上。
拓展资料:
卞(biàn)之琳(1910.12.8-2000.12.2),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祖籍南京市溧水区,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曾用笔名季陵、薛林等。
抗战期间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和胡适的学生。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了很大贡献。诗《断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对莎士比亚很有研究,西语教授,并且在现代诗坛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被公认为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卞之琳于20世纪30年代出现于诗坛,曾经受过"新月派"的影响,但他更醉心于法国象征派,并且善于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营养,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诗意大多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
5.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扬州的二十四桥,为何如此有魅力
二十四桥有两种说法,一是指扬州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记载了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是指吴家砖桥,又名红药桥,清人李斗《扬州画舫录》中记载,古时有二十四位美人于桥上吹箫,故得名。
6.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的意思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意思是: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诗人本是问候友人近况,却故意用玩笑的口吻与韩绰调侃,问他当此秋尽之时,每夜在何处教妓女歌吹取乐。
巧妙地把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桥上的美丽传说与“月明桥上看神仙”的现实生活融合在一起,因而在客观上造成了“玉人”又是指歌妓舞女的恍惚印象,读之令人如见月光笼罩的二十四桥上,吹箫的美人披着银辉,宛若洁白光润的玉人,仿佛听到呜咽悠扬的箫声飘散在已凉未寒的江南秋夜,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唤起诗人对江南风光的无限向往。
(6)明月桥下看美女扩展阅读: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译文: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
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是唐代诗人杜牧离开扬州以后怀念昔日同僚韩绰判官而作。此诗着意刻画深秋的扬州依然绿水青山、草木葱茏,二十四桥月夜仍然乐声悠扬,调侃友人生活的闲逸,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全诗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