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伞舞是种怎样的舞蹈
伞舞是一种抒情的舞蹈,起源于米南加保地区。舞蹈旨在表现男女之间的美好爱情。男舞者身穿鲜艳的服装,戴着帽子,手拿雨伞,女舞者身穿金线织成的米南加保“纱笼”,服饰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男舞者主要以左右挥舞雨伞的动作表达对女舞者的呵护。整个舞蹈过程中都有米南加保特有的活泼、愉悦的音乐伴奏。最早的时候是由一男一女表演,男声伴唱,后来发展成为4—5对男女表演,其中一对扮演新人。
❷ 伞舞的起源和由来
花伞舞也叫“刘二姐赶会”,道具是以当地油布伞为骨架,用五色彩线或琉璃珠缠在伞撑上,伞上装饰着 彩蝶、彩蜜蜂、彩花,伞边有线织的彩穗。在表演中,演员们扛伞、转伞、甩手帕、挽花,如风摆柳,非常好看。 在2010年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歌舞之乡”信阳商城县就发现了不少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花伞舞、仪式歌最有特点。2010年5月10日,在商城县文化中心,当地群众演员用舞动的花伞、婉转的嗓音,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发现采访团的记者们做了现场展示。
花伞舞“花伞舞”流传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以前名为《刘二姐赶会》,内容是表现刘二姐手撑花伞和管家婆一起去游春,在途中遇一位相公,二人一见钟情,虽然老婆婆百般阻挠,但聪明的刘二姐巧妙地用伞的各种动作载歌载舞地向相公表达了她的情意。
据悉,花伞舞最早在唐宋时期,商人从江浙沿淮而返,把江南雨伞带回,打伞以示炫耀。后在歌舞表演中,把伞当道具使用。早期一把伞演变成二把伞,再演变成三把伞。后经过中央歌舞团、河南省歌舞团来采风改编后,借用芭蕾舞的特点将花伞舞改造成经典民间舞蹈,在维也纳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演出,获银质奖。 经过改编的《花伞舞》表现一群农村少女手持花伞外出踏春,目睹山河如画、工厂林立,情不自禁地载歌载舞,赞美繁花似锦的祖国,歌颂社会主义的春天。舞蹈动作主要运用花伞的舞动和优美的造型及舞蹈队形画面的变化,来表现姑娘们的愉悦心情。
❸ 伞舞美人吟舞蹈的迎新晚会串词
女:江南,充满了神秘的风情 , 拥有着深远的文化 。似水的江南美女更是自古便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男:撑着油纸伞似丁香一样,诗人戴望舒对江南女子的风情做了最好的诠释。
女:下面,请欣赏舞蹈《美人吟》。
❹ 伞舞江南雨的心里活动是什么
每个人对同一段舞蹈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当然可以从舞蹈的名字内容分析出舞者在跳舞时是怎样的心情、我个人觉得即有江南女子小家碧玉的感觉也有大家女子的感觉、把自己融入到江南烟雨的情景.
伞舞(傣族舞蹈)傣族传统舞蹈之一,每当傣族泼水节、上新房等喜庆日子来临时,傣家人都要跳起伞舞.
江南雨
演唱:眉佳
在江南绵绵的雨季里
飘洒着朦朦的细雨
如烟的杨柳在雨中沐浴
杨柳缠绵雨的情义
在青石铺就的街巷里
流淌着道道的雨溪
淡淡的炊烟在雨中升起
烟雨沉醉春的旋律
江南的雨 柔柔的江南雨
你用温情滋润着爱的春意
江南的雨 江南的秀丽
一江春水梦幻迷离
江南的雨 柔柔的江南雨
你用温情滋润着爱的春意
江南的雨 江南的秀丽
一江春水梦幻迷离
在江南绵绵的雨季里
飘洒着朦朦的细雨
如烟的杨柳在雨中沐浴
杨柳缠绵雨的情义
在青石铺就的街巷里
流淌着道道的雨溪
淡淡的炊烟在雨中升起
烟雨沉醉春的旋律
江南的雨 柔柔的江南雨
你用温情滋润着爱的春意
江南的雨 江南的秀丽
一江春水梦幻迷离
江南的雨 柔柔的江南雨
你用温情滋润着爱的春意
江南的雨 江南的秀丽
一江春水梦幻迷离
❺ 伞舞突出的是什么,是伞还是舞
伞舞突出的是整个舞蹈本身,
舞为主伞为辅,
伞舞还是要看跳的人是否跳出了那种韵味。
所以突出的还是舞。
❻ 六大专业舞蹈种类是什么。
钢管舞
芭蕾舞(包括宴会芭蕾,宫廷芭蕾 ,情节芭蕾 ,浪漫主义芭蕾 ,俄罗斯芭蕾,当代芭蕾 )
中国古典舞
民族舞(包括扇子舞,秧歌,手绢花,伞舞,孔雀舞,竹竿舞,各种少数民族的舞)
现代舞
当代舞
国际标准舞
孔雀舞
女式街舞(包括breaking,Hip-Hop,B-Boy,牛仔poping,freestyle,house,new jazz(女生专属):ragrea(雷鬼,女生专属))
男式街舞
霹雳舞
机器舞
拉丁舞
探戈
交际舞
肚皮舞
爵士
恰恰舞
儿童舞
无重力钢管舞
无重力高空旋转彩带舞
彩带舞
钢管舞
丝带舞(有些体操成分)
踢踏舞 Tap dance
爵士舞 Jazz dance
第一类:摩登舞
1、华尔兹(Waltz)
2、探戈(Tango)
3、狐步(Slow Foxtrot)
4、快步(Quick Step)
5、维也纳华尔兹(Viennese Waltz)
第二类:拉丁舞
1、伦巴(Rumba)
2、恰恰恰(Cha Cha Cha)
3、桑巴(Samba)
4、斗牛(Paso Double)
5、牛仔舞(Jive)
❼ 中国舞包括有哪些舞蹈
中国舞包括有,民族舞,民间舞,古典舞,汉唐舞,古典芭蕾舞 。
民族舞,产于流传于民间,主要以自娱自乐的舞蹈形式,是各种舞种的不可缺少的元素。如孔雀舞,摆手舞, 花鼓子。
民间舞,分为汉族民间舞和少数民族民间舞两类,如东北秧歌,藏族舞蹈等。
古典舞,从传统的民间舞蹈基础上衍生而来,如《宝莲灯》、《小刀会》、《春江花月夜》等。
古典芭蕾舞,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照》,《红色娘子军》与《白毛女》等。
❽ 戴爱莲是谁
戴爱莲
中国女舞蹈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祖籍广东省新会县,出生于西印度群岛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5岁开始学习舞蹈,10岁进入当地舞蹈学校学习芭蕾。14岁赴伦敦,在着名舞蹈家A.多林的芭蕾工作室和M.兰伯特芭蕾学校学习,后又随芭蕾大师M.克拉斯克学习。之后,因家境败落,靠半工半读求学,经常在伦敦艺术家沙龙表演舞蹈,或到电影制片厂、剧场当临时演员。她的《波斯广场的卖花女》、《杨贵妃》、《伞舞》等作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创作的。
戴爱莲在伦敦看到德国现代舞蹈家M.维格曼的表演,倾慕不已。当时,维格曼剧团在伦敦设有舞蹈工作室,她便前往求学。在学习中她感到现代舞感情自由奔放,不受束缚,但缺乏系统的技术;而古典芭蕾虽有系统的技术,但缺乏表现力。因此她大胆提出现代舞和芭蕾在技巧上应互相借鉴、互为补充的见解。然而,由于当时芭蕾和现代舞派之间门户之见很深,老师恐她的观点影响其他学生,竟将她开除。但这并没有动摇她学习现代舞的决心,她发现尤斯芭蕾舞团的表演采用了人体动作与内在感情紧密结合的方法,既有良好技术,又有丰富的表现力。于是她在自己的实践中吸收了这一方法。1939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获得着名的尤斯-莱德舞蹈学校奖学金。在学校,她学习了着名舞蹈理论家R.von拉班有关情感的表现方法和舞台表演技术方面的理论及舞谱等,这对她后来的舞蹈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戴爱莲在伦敦多次参加中国运动委员会为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筹集抗日资金举办的义演,自编自演了《警醒》、《前进》等舞蹈,歌颂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她回到祖国。1940年春宋庆龄在香港会见了她。珍珠港事件后,她取道澳门到桂林。随即参加支援抗战募捐的演出活动,创作了以抗日救国为题材的舞蹈《游击队的故事》、《卖》、《空袭》、《东江》和《思乡曲》等,对宣传抗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推动了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她还从事各民族民间舞蹈的采集、整理、演出和研究工作。她以瑶族同胞喜庆时击鼓歌舞为素材,创作了《瑶人之鼓》;根据“哑背疯”改编了舞蹈《老背少》。1942年秋,戴爱莲到重庆,先在国立歌剧学校、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任教,后应教育家陶行知之聘,创办了育才学校舞蹈组。在此期间,周恩来、邓颖超经常关心和帮助她,鼓励她向民间学习,努力发展中国民族舞蹈事业。这对她后来的艺术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945年她在重庆新华日报社看了延安文艺工作者演出的新秧歌剧后,创作了歌舞《朱大嫂送鸡蛋》。同年夏天,她和着名画家叶浅予一起到川北、西康等地采风,搜集了大量少数民族舞蹈素材,用拉班舞谱记录了8个藏族舞蹈(现分别存在美国纽约舞谱中心图书馆和伦敦舞蹈中心图书馆)。她还创作了藏族舞蹈《春游》和《甘孜古舞》、彝族舞蹈《倮倮情歌》、苗族舞蹈《苗家月》、维吾尔族舞蹈《青春舞曲》和《马车夫之歌》等;并于1946年和育才学校师生一起在重庆举行了盛大的边疆音乐舞蹈大会。这次演出的影响很大,不仅使中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登上了现代舞台,而且掀起了一个民间舞蹈的普及运动。同年秋,她和叶浅予赴美国讲学,向美国人民介绍了中国的民间舞蹈。1947年回国后,她主持了私立上海乐舞学校的工作。1948年在国立师范学院和北平国立艺术学院任教。戴爱莲是中国新舞蹈艺术的开创人之一,为新舞蹈事业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戴爱莲先后担任了华北大学三部舞蹈队队长、中央戏剧学院舞蹈团团长、中央歌舞团团长和北京舞蹈学校校长等职。在此期间她和其他同志合作创作了大歌舞《人民胜利万岁》、大秧歌《祖国建设》(1949)、舞剧《和平鸽》(1950)等大型节目。她根据陕北民间舞蹈形式“荷花灯”创作的《荷花舞》深受群众欢迎,并在1953年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上获奖。此后,她还创作了双人舞《飞天》,这是中国舞坛上第一个展现唐代敦煌艺术的舞蹈珍品,在1955年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上获奖。
戴爱莲从40年代就开始从事舞蹈教育工作,她的许多学生现已成为有成就的舞蹈工作者。在教学中她还一直致力于拉班舞谱在中国的传播。1980年以来,她主持举办的拉班舞谱学习班,为中国培养了拉班舞谱人才。
为促进中外舞蹈艺术交流,戴爱莲先后访问了英国、联邦德国、美国、丹麦、瑞典等国。1981年5月,英国皇家舞蹈学院将英国着名雕塑家W.索科普1939年雕塑的戴爱莲头像陈列在学院大厅,以表彰她为促进中英友谊和艺术合作作出的贡献。同年,瑞典斯德哥尔摩舞蹈博物馆收藏了这尊雕像的复制品,以表彰她为发展国际舞蹈事业所作的努力。
戴爱莲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央芭蕾舞团艺术顾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舞蹈理事会副主席等职。
❾ 中国的民间舞蹈有哪些主要特征
藏族的民间舞蹈以歌舞形式居多。由于日常生活中人们都穿着长袖的"楚巴"(藏式长袍),舞蹈中更增添了"一顺边"的美;而虔诚的宗教心理,则给舞蹈渲染上许多宗教的色彩。除前述寺庙舞蹈"羌姆"外,典型的舞蹈还有:"谐"、"果日谐"、"卓"以及"热巴"等。
此外,把龙体分为若干“段”或“节”的《段龙》、《五节龙》;由一人独自戏耍,留存于苏杭和川北,小巧的“苍龙”、“纸龙”;还有为人鲜知,延续于浙江沿海渔村,几乎没有龙形而呈船状的“首饰龙”、“十八档龙”等等,真是异彩纷呈、数不胜数。春节期间,这些飞舞在汉族广大地区品种各异、形态离奇的龙形,充分显示着龙的传人悠久的历史与浩瀚的文化。 汉族《狮子舞》自汉代由西域传入的假形舞蹈。随着佛教文化的流传,新春之际在霹雳炸响的爆竹声中“舞狮”,逐渐成为人们避邪免灾、吉祥纳福不可或缺的形式。形态可掬、温文尔雅,以表演戏球、踩踏板,与人亲昵似猫的“文狮”和矫健迅猛、虎视眈眈,以高难杂技性表演为主的“武狮”,基本成为北、南两方风格廻异的两种“狮舞”形式 《秧歌》是春节群众欢庆活动中,起着承前启后、烘托气氛的大型歌舞形式。
这里所指的“秧歌”不仅是单一的“秧歌舞”,而是包含着数十种歌舞形式所组合的文艺演出队伍。 这就是民族舞的特征。
❿ 有哪些经典的民族舞
一、傣族孔雀舞
孔雀舞风格轻盈灵秀,情感表达细腻,舞姿婀娜优美,是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它不只在重要热闹的民族节庆中单独表演,也常常融合在集体舞中。
二、千手观音
舞蹈千手观音是一个观赏价值很高的舞蹈,它通过多个舞蹈演员以及音乐的配合达到给观众一个视觉上的震撼。
三、古典宫廷舞
古代宫廷皇室中宴会娱乐的舞蹈。大多来自民间,也有宫廷专业艺人加工创造的。形式上比较工整华丽,结构也比较严谨,一般皆属当时艺术水平上乘者。
四、藏族舞蹈
藏族民间自娱性舞蹈可分为“谐”和“卓”两大类。“谐”主要是流传在藏族民间的集体歌舞形式。
五、蒙古舞蹈
蒙古舞经过众多艺术家的努力,逐渐由民间艺术发展成舞台艺术,不断地在城乡落户,成为庆典宴席,接见奉送时不可缺少的内容。
六、新疆舞
新疆舞蹈活泼优美,步伐轻快灵巧,身体各部分的运用较为细致,尤其是手腕和舞姿的变化极为丰富。新疆的舞蹈风格有着浓郁的西域风格。
七、朝鲜族舞蹈
朝鲜族舞蹈动作多为即兴性的。其特点是幅度大,表演者的内在情绪与动作和谐一致,长于表现潇洒、欢快的情绪。其伴奏音乐旋律优美,节奏多变。
八、壮族舞蹈
壮族民间其它舞蹈,多模仿劳动动作。着名的有舂堂舞、扁担舞、蜂鼓舞、采茶舞、戽斗舞、绣球舞、捞虾舞、桃叶舞、斑鸠舞等。
九、伞舞小城雨巷
江南伞舞是中国民间传统舞蹈,主要表现了苏派和徽派女子的柔美与清纯,故舞蹈节奏较舒缓。而伞则体现了这些纯情少女的生活环境。
十、扇舞江南
江南扇舞是中国华东地区的民间舞蹈,舞蹈动作唯美轻盈,意欲表达江南女子的羞涩性格,带给观众以古老神秘的气息。
十一、古典飞天舞
舞蹈《飞天》给观众献上一场视觉盛宴。七名仙女打扮的舞蹈演员站在升降舞台上,用肢体配合音乐演绎出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
十二、古典水袖舞
水袖舞借鉴和继承了戏曲舞蹈独特、鲜明的风格和形态。通过身体的表现力去体现水袖那如“行云流水”般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