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江南的女生有什么特点
一、江南文化特点:
1、江南山川秀美气候温暖水域众多,人性普遍较灵秀颖慧,利于艺术。
2、在长期的征服江河海洋的过程中,江南居民又养成刚毅的品性,形成心胸旷放、豪迈勇武的气质
3、江南文化具有突出的崇文特征,社会普遍崇尚文教,重视文化教育。
4、江南文化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特点
二、地形特点:
江南地区的地形地貌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多丘陵多平原和多水。江南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地形上呈南高北低之势,其北部地势平坦,以平原、丘陵为主,南部则分布有一些山地;另外除了降水丰富以外,江南地区还拥有长江和钱塘江两大水系,两者通过运河相互连通。
(1)中国江南小美女扩展阅读:
代表城市
南京、苏州、无锡、常州、扬州、镇江、湖州、杭州、绍兴、嘉兴、上海、宁波、芜湖、宣城、黄山、马鞍山、池州、铜陵、安庆、九江、上饶、景德镇等。
气候条件
江南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是个很适合各种作物的生长和人生存的区域。虽然历史上江南区域的气候也并非一成不变,如有资料显示,良渚文化在太湖流域发展的突然中断,实际上是与太湖流域地面沉降、降雨量增多以及海平面上升而引发的特大自然洪灾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不少良渚文化遗址如吴江梅埝、袁家埭、大三瑾等的良渚文化层上都普遍覆盖着一层泥炭层,说明此地曾被洪水覆盖过。另外,据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书,中国的气候也有着从暖湿逐步变得冷干的总趋势。但总体上,江南区域的气候变化幅度要较其他区域小。
② 江南女孩什么特点
没有了可以与北京、上海、广东等“明星”省市的女人相比的优越的“出身”背景,江西女人注定是小家碧玉型,她们既没有京城女子皇城根下滋生出的狂放,更没有上海女子十里洋场熏陶出的傲慢,也没有广东女子财大气粗养育出的骄矜和苏杭水乡孕育出的灵气。她们是实在而不起眼的一群。
其实,江西女人也爱打扮,但由于经济条件并不很宽裕,大部分的江西女人在装扮方面会尽量多地选择比较“理性”的消费。南昌城内的“万寿宫”(不是郊区的景点)是个只有万余平方米的小商品市场,但却是南昌女人周末去得最多的地方,她们在那里购买便宜而新潮的衣服和饰物,把自己也装扮成时尚分子。
许多江西女人外面光里光鲜,但里面穿的也许是几块钱一件的内裤或文胸。这使得江西女人落下了“小家子气”的名声。
江西女人在深圳的事业和人缘方面不错
有人说,江西女人保守、固步自封,玩不动股票,办不来期货,融不来巨资,缺乏弄潮的魄力。然而,这也只是部分人的片面之辞。
在现在这个必要的保守、必要的含蓄均已稀缺的时代,江西女人的“保守”似乎也显得弥足珍贵。
在深圳,江西女人对婚恋的态度依然是带有传统的家乡观念,而在这充满着竞争和压力的城市,心里还是能保持着一些浪漫纯真的情怀,并没有被这里淡漠的人情世故吞噬,头脑里仍然有些幻想有些真挚,而这些也会被这个城市的一些人视为奢侈。
当然,也有碰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但是,在摆脱情感的束缚后,能当机立断地重新开始一个人新的生活,且也带给别人健康的心态,影响着周边的朋友,因了这些乐观积极的态度,及对朋友的热忱帮助,江西女人在深圳的事业和人缘方面都还是不错的。
③ 江南女子是指哪里人
江南女子指扬州、苏州、南京、无锡、常州等地的女子。
1、扬州
自古提到美女第一印象就是扬州,中国美女看扬州而江浙地区又以扬州美女最多,在扬州这块丰润的土地上,自古以来诞生了无数着名的美人儿。作为九州之一的扬州天生江南美女气质出众,自古扬州出美女的文化也一直传承至今。
2、苏州
古称“姑苏”,自古有“苏湖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的姑苏古时便为吴国之都,现当代的吴越文化传承而来的江浙地区,使得苏州更赋魅力与美丽,虽然它不为省会,但是姑苏无疑是江南文化保存很好的城市,因而自古苏州女子的言行举止、一颦一笑、曲膝蹙眉无疑是江南女子美丽的展现。
3、南京
南京女人实在,做事虽然大大咧咧,但却是落落大方,干干脆脆,是名副其实的“大萝卜”。
4、无锡
被誉为“太湖明珠”的无锡也是美女集中地,春秋之时便有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与范蠡隐居于蠡湖之畔的传说。相比邻居苏州,无锡女孩多了几分时尚与英气。
5、常州
地处长江之南、得太湖一角,左邻南京,右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的常州是一座有着3200多年左右历史的文化古城,江南女子美就美在气质,常州女孩更多的是亲近。
④ 江南女子的气质特点是什么
生活在江南地区的女子具有娇小、温婉、柔情似水的气质特点。
江南女子生于江南,长于江南,人们也常说江南地区的女子像清澈的湖水一样,光洁细腻,小巧迷人。她们不仅生的好看,还很有才华,个个都是才女,读书、作诗、作画是样样精通,从古至今,历来如此。
江南地区的女子之所以与其他女子不同,得宜于她们生长的地方。江南不仅人杰地灵,而且风景优美、山清水秀。当地的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地势平坦,气候温和,人们生活的怡然自乐。除此之外,当地的特色产物也比较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扬州女子:
自古提到美女第一印象就是扬州,中国美女看扬州而江浙地区又以扬州美女最多,在扬州这块丰润的土地上,自古以来诞生了无数着名的美人儿。
如史册上第一位记载姓名的“和亲公主” 刘细君、汉成帝刘骜最宠幸的皇后赵飞燕、堪称中国第一女丞相的上官婉儿、元杂剧大家关汉卿的红颜知己朱帘秀,另外还有冯小青、方婉仪、李端端、李翠娥等等,数不胜数。
在文学作品中,更随时可见扬州美女的身影,如冯梦龙笔下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民间神话传说中的琼花仙子、芍药女等。
⑤ 古代江南的才女有哪些
1、赵飞燕,祖籍江南,后为长安宫人,西汉汉成帝的皇后和汉哀帝时的皇太后,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故人们称其为“飞燕”;
2、柳如是,明清易代之际的着名歌妓才女、秦淮八艳之首,本籍浙江嘉兴,明清易代之际的着名歌妓才女,自幼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
3、陈圆圆,出生于常州武进,末清初南曲名妓,因母亲早亡,随姨父居住在苏州桃花坞;
4、孙尚香,“乱世枭雄”刘备的妻子,才智敏捷,性格刚强,有其诸兄之风;
5、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 ”,讲的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
⑥ 为什么说江南美女是小家碧玉型的
江南的气候是温和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以一般来说都认为江南美女是小家碧玉型的,性格温文尔雅.并不是说江南没有大户人家.
⑦ 江南女子应该是怎样的
江南女子,这四个字令人立即想起的,应该是美丽女子的形象。
江南所指何地,古今说法不一,但是,大致可以确定一个范围,这便是长江中下游流域。这一带地区属于我国版图的中间地带,气候温润,水土柔和;社会经济开发较早,物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重视文化教育,人文荟萃,人才辈出;多数时代不是政治中心所在,社会观念比较务实,开放;战争影响相对较小,人们习惯于过平静安逸的生活,性情比较平和;凡此种种,都使得这一带生长的女子往往具有别处女子所缺少的一些优点。这些优点,很早就为人们所认识,所指出了。古人喜欢把他们的这种认识,通过诗歌表达出来。
有意思的是,人们最早在诗歌中指出的江南女子的美丽形象,是劳动时的形象。汉代有一首民歌,题为《江南》,是这样写的: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诗中虽然没有出现女子的字样,但是,读者是不难从诗行之间读出“采莲女儿”四个字的。后代以《采莲曲》为题的诗歌,很多都以描写采莲女的生活为内容,就是最好的证明。可见,江南女子,最先给予人们的,是欢快的、活泼的、勤劳的女子的美好形象。
采莲少不了船,江南女子采莲的时候,自然是要划着小舟的。“采莲女,采莲舟,春日春江碧水流”(阎朝隐诗句),是多么美好的一幅画面!
仔细考证起来,江南女子的劳动,还有一样可能比采莲还早,那便是:江边浣纱。我们知道,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产于浙江诸暨,是典型的江南女子,她在被选入宫之前,据说就经常去江边浣纱。即唐人宋之问诗所说的,“越女颜如花,越王闻浣纱。国微不自宠,献作吴宫娃”。王维有诗句云“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浣纱女子那一种楚楚可怜,谁人见了能够无动于衷呢?“越女芙蓉妆,浣纱清浅水”(鲍溶诗句),青山绿水,实在是陪衬美丽女子的绝好场景。
采莲不能无歌,采莲的江南女子,当然是会唱歌的。汉代的这首《江南》诗,有专家说,那是一人唱多人和的歌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为独唱段落,“鱼戏莲叶东”以下为和声部分。后代的诗歌中,采莲女子往往是唱着歌的。“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张籍诗句),“薄暮敛容歌一曲,氛氲香气满汀洲”(阎朝隐诗句)。可见,江南女子的歌声是无比动听的。一边划着船,一边唱着歌,古代诗人管这叫“棹歌”。“江南女儿棹歌讴”,是李白向往的情景;“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那情,那景,那女子,曾令大诗人李白久久不能忘怀。令李白更加难忘的是江南女子肌肤的白皙。杜甫提到他早年游览江浙时所见绍兴一带女子的美丽时,只用了一句笼统的“越女天下白”。而李白不然,他不但注意到“耶溪女似雪”,“吴儿多白皙”,还把江南女子从头打量到脚,“长干吴儿女,眉目艳新月。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又,“玉面耶溪女,青娥红粉妆。一双金齿屐,两足白如霜”,脸面皎洁如新月,双足白皙如霜雪,李白一再赞叹,可见印象至深。江南女子的肌肤白皙,也曾令晚唐的韦庄称叹不已,“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除了注意江南女子的脸面皎洁之外,还特别注意到了江南女子霜雪一般的双腕。这都足以让他流连忘返的了,因此他唱出了“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样缠绵的名句。
“如花越女姝”(元稹),江南女子固然天生丽质,但是她们自古就懂得妆扮自己,决不傻乎乎地以粗服乱头、素面朝天为荣。她们的这一特点,深得诗人们的赏识。南朝民歌《西洲曲》里那女子“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令人一读难忘。“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张籍),“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李白),可见唐朝时,江南女子已经善于妆扮自己;苏轼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名句,可知宋代的江南女子也毫不逊色。
江南女子的美,还包括有一袭细腰。就是杜牧所说的“楚腰纤细掌中轻”,温庭筠所说的“吴公女儿腰似束”。
中国文化是含蓄的、内敛的、细腻的、心灵的,是顾影自怜的、暗藏的、伤痛的,是寂寞的、悲观的、女性化的、感性的。西方则是外向的、男性化的、理性的。
中国文化的气质其实就是唐以后文人的气质,从来没有哪个国家会出现中国这样独特的现象:文人。中国哲学也是心灵的哲学。因之当一切寂寞起来的时候,对女性的赞美也是世界罕见的。文人们莫不都在追求一红颜知己,在温柔里舔舐寂寞的伤口。而我想,江南女子当是中国文化的红颜知己。
如果说油纸伞、扇子是形容江南女子遮掩的朦胧之美的话,旗袍则是昭然若揭的“美”的展示,澄澈,不敢亵渎。她穿着海棠旗袍,她倚靠着门框,笑,那倚门的一身红海棠在清寒的风里吹得颤抖。风吹乱了“海棠”——是我对江南女子最经典的印象,成了范本。
我突然想起我最希望的生活状态:就是那情境,避开纷扰……
江南,在中国文人的心目中,与其说是一个地理概念,不如说更是一个人文概念。
呵呵,所以我想说的是江南女子,不是女人。也许在很多人看来,这并没有多大差别,其实差别大了。如果纯粹说江南女人,那只是一个地域概念,但是说江南女子,却是指一类人。
天堂胜景,世外桃源,鱼米乡,佳丽地,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遍地绮罗,盈耳丝竹。这一切,当然都是迷倒文人的境界,但其实这往往不过是江南的背景。千百年来,使中国文人神驰梦想,甚至使一个北方的皇帝也不惜放弃朝政而三下江南的真正缘由,我以为是在江南那一道道迷人背景之中,更有一位真正的“江南主角”:那就是“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江南女子。
让人内心耸动和无法释怀的,首先是温婉如水的江南女子,然后才是江南的氤氲山水风花雪月。
女人是江南的灵魂。这种说法虽然会让人觉出一丝色情的味道,但也没办法。男人就是如此没出息,文人则更甚。其实,色情并非是个不干净的字眼,由色生情,自古皆然,只要这情是真的,是善的。更何况“色”也是一种美。但由于人们已经习惯了一种说法,因此,如果我说江南二字中隐含了一种“色情文化”的意蕴,恐怕会引起无数江南女子要与我打官司,告我“污人清白”。
我喜欢江南女子,喜欢那种温婉,那种高贵那种妩媚。这种喜欢,并非是一种欲望,而是一种精神情调。因为在江南女子身上,天然地带有一种江南文化的韵致。所以,我说的江南女子,是一种文化上的江南女子,然后才是江南女人。
也许在其他地方,你也会找到有那种韵致的女人,应该不希奇吧,比如成都,我有幸,呵呵曾经有结识。但把江南女子当成一种江南文化来欣赏,说到底还是一种贼心而已。呵呵,自己内心的渴望,是能找到一个江南女子当老婆。做得高雅一点,是先从文化入手,女人素养不够是会受不了的。是会逃的。深情、含蓄、细腻、温婉、迷蒙而又明明带有一丝伤感的情调。这就是江南女子的情致,这就是江南文化的精髓。江南女子的韵致,是攻克男人心肠的利器。
⑧ 她是江南美女,与靳东相爱多年,后被女儿拆散,现嫁小男友,你怎么看
一个是电视剧《过把瘾》的杜梅,成为中国电视剧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意义的人物,随后的一首《梦里水乡》更是让她成为了一线女歌手,她一次又一次地凭借演技成为了一个优秀的演员。
正是这些经典角色让江珊成为了观众心目中的实力派演员,如今的江珊演技更加成熟和精湛,无论是什么角色,在江珊的演绎下都会在观众心目中留下印象乃至印记。
正是这些经典角色让江珊成为了观众心目中的实力派演员她是一个江南美女,出道就成名,曾被靳东爱了整整5年, 二婚带着女儿嫁给了小自己15岁的丈夫。江珊的事业一帆风顺,感情生活却有波折。
她曾和高曙光有段8年的感情,还生了一个女儿高亦心,江珊在离婚后独自抚养女儿,后来和靳东姐弟恋同居五年,靳东并没在意江珊离过婚还有孩子,可是他们的感情遭到了江珊女儿的反对, 最后江珊还是抛弃了靳东。
之后的江珊遇到了小她15岁的男友,婚后的两人也是十分幸福美满,也算是个好的结局,看了上面的内容,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呢
⑨ 中国古代江南十大名妓,除了苏小小,柳如是,李师师,还有些谁
还有绿珠、董小宛、陈圆圆、顾媚、李香君、小凤仙、赛金花。
天生尤物——绿珠(?~300)传说原姓梁,生在白州境内的双角山下,绝艳的姿容世所罕见。古时越地民俗以珠为上宝,生女称为珠娘,生男称作珠儿。绿珠的名字由此而来。石崇为交趾采访使,以真珠十斛得到了绿珠。绿珠善吹笛,又善舞《明君》,明君就是指汉元帝时的王昭君。绿珠妩媚动人,又善解人意,尤以曲意承欢,因而石崇在众多姬妾之中,惟独对绿珠别有宠爱。石崇(249~300年),西晋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字季伦。永熙元年(290年),出为荆州刺史,以劫掠客商至巨富,与贵戚王恺等争为奢靡。曾与王恺斗富,以蜡代薪,作锦步障五十里,恺虽得武帝支持,仍不能敌。八王之乱时与齐王结党,赵王伦于是派兵杀石崇。石崇对绿珠叹息说:“我现在因为你而获罪。”绿珠流泪说:“愿效死于君前。”绿珠突然坠楼而死,石崇想拉却来不及拉住。石崇被乱兵杀于东市。
傲骨持洁——苏小小(479年-约502年),是中国南北朝的南齐时期,生活在钱塘的着名歌妓,常坐油壁车,历代文人多有传颂。有的文学家认为苏小小是中国版的茶花女。苏小小写过一首《同心歌》,表达少女敢爱的情感。历史上一些地方史志和传奇、戏曲将苏小小进一步演绎成个性丰满的形象。其中《西湖拾遗》中的小说描写得尤为精彩。在该故事中,苏小小为了追求自由,宁愿做一个青楼女子,尽情欣赏湖光山色。途经钱塘的观察使孟浪对她非常痴迷,但却遭到了苏小小的拒绝。而后苏小小又慧眼识才,资助穷书生鲍仁进京赶考。苏小小的结局颇为哀艳凄绝。她因偶得风寒,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损。死后,鲍仁将其隆重下葬,埋于杭州西湖西泠桥侧。
绝代名妓——李师师:北宋汴京(今中国河南省开封市)人,名妓,小说《水浒传》人物。洗染工王寅之女。母亲早逝,父亲煮浆代乳,抚养成人,四岁时亡父,因而落入娼籍李家,改名李师师。与着名文人周邦彦、晁冲之有来往,有诗词互赠,又与宋徽宗有过交往,有许多风流韵事。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破汴,师师下落不明,有人说她捐家产助宋军抗金,后在慈云观出家;一说吞金簪自杀,另说嫁给商人为妾。
一代才女——如是:柳如是,名是,号“我闻居士”,嘉兴人。公元1664年,其夫钱谦益以八十二岁高龄撒手尘寰,年届半百且巳皈依佛门的柳如是居士,竟不能斩绝葛藤,为保钱氏一门不至倾家荡产,自缢于荣木楼,时隔钱谦益谢世仅34天。饯谦益本为晚明大臣,官至礼部尚书,惜不能以身殉难,又做了大清帝国的礼部侍郎。在朝的君臣称他“反复小人”,在野的遗老笑他“两朝领袖”,在后的士人评说他时不让不饶,还使得与他做了25年夫妻的柳如是身后也不清爽,戴了顶“风流名妓”的花冠。
风尘奇葩——董小宛(公元1624年~1651年),名白,号青莲,金陵人(今江苏南京),歌妓,“秦淮八艳”之一,名隶南京教坊司乐籍。1639年结识复社名士冒辟疆。明亡后小宛随冒家逃难,此后冒辟疆同甘共苦直至去世。另有认为董小宛与顺治皇帝的宠妃董额妃实为一人,并导致了顺治出家,不过,此系误传,顺治皇帝生于1638年,董小宛长他14岁,董小宛去世时顺治皇帝仅13岁,况且董小宛从未去过北方。
红颜祸水——陈圆圆(1624年-1681年),字畹芬,原姓邢名沅,本姑苏名妓。圆圆能歌善舞,色艺冠时,时为称“江南八艳”之一。崇祯时,外戚周奎欲给皇帝寻求美女,遂派遣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选美。将名妓陈圆圆、杨宛、顾秦等献给崇祯皇帝。其时战乱频仍,崇祯无心逸乐。陈圆圆又回到田府,田畹占为私有。一日,吴三桂在田府遇见陈圆圆一见倾心,纳圆圆为妾。李自成攻破北京,手下刘宗敏掳走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遂引清军入关,在一片石攻破李自成。陈圆圆复归吴三桂。后吴三桂为滇王,圆圆随往,以女道士卒于云南。
诗禅三味——顾媚(顾横波)(1619~)明代。也作顾眉,字眉生、梅生,号横波、智珠、善材君,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名妓。适龚鼎孳(1615-1673)为妾,人称“横波夫人”,婚后改名徐善持。传世作品有崇祯十年(1637)作《兰石图》扇页,着录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十六年(1643)作《九畹图》卷,绫本,水墨,现藏故宫博物院,与范珏合写《丛兰合卷》,共四段,纸本,墨笔,顾媚画兰二段,现藏无锡市博物馆;另有《墨兰图》卷着录于《澄怀堂书画目录》。
桃花遗恨——李香君:1624年(明天启四年甲子)生于苏州阊门枫桥吴宅,兄妹三人,有两位哥哥。其父原是一位武官,因系东林党成员,被魏忠贤一伙阉党治罪后家道败落,飘泊异乡。1631年(明崇祯四年辛未),也就是李香君八岁时,被秦淮名伎李贞丽收养为养女,即随养母改吴姓为李,名李香,号香君,绰号“香扇坠儿”。是一个诗书琴画歌舞样样精通的角儿。因为养母李贞丽仗义豪爽又知风雅,所以媚香楼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第一次见到侯方域并一见倾心时,李香君刚十六岁。年春,李香君在打鸡园生下一个儿子,但因为自己是下九流,身份低贱,孩子不能随侯方域姓侯,只能随自己姓李。孩子生下不到几个月,李香君便在郁闷绝望中含恨离开了人间,终年三十岁。坟墓埋在村东头。
千秋侠妓——小凤仙:19世纪80年代末出生在杭州,她是满族人的后裔,父亲是没落的满族八旗武官。小凤仙的幼年,生活在一个日趋贫困,后母对她很冷漠的家庭中。可怜当时她被卖身时,连姓名也被卖得无从知晓,这对男女给她取名小凤。1913年(民国二年)小凤仙已是13岁,成一亭亭玉立的美人。不久,她又跟着胡老板辗转到达当时的京师北京,在着名的八大胡同之一的陕西巷云吉班卖唱接客做生意,以其才貌色艺俱佳,名震京师,成为民国初年北京城红极一时的名妓。小凤被带到上海,被迫入了清和坊“媚莲小榭”为妓。鸨母给她易名凤云,逼她立即接客。从此,小凤(凤云)在上海沦落风尘。民国初年,蔡锷任云南督军,他扮成平常商人来到陕西巷云吉班散心,刚一进门就把小凤仙一眼看中。两人坦诚相待,没多少时日,京城的官员们就得出了一个结论:英雄难过美人关!一向踌躇满志、不近声色的蔡锷居然也有被妓女迷倒的一天。小凤仙因受蔡锷的垂青而艳名大噪,从而赢得与蔡锷“同靴兄弟”的美名。但小凤仙总置之淡然,她决定对蔡锷从一而终,维护蔡锷的名声。可蔡锷的部属和学生却对小凤仙极力排斥,怕她有损蔡锷的清誉。
花国状元——赛金花(1870年或1864年-1936年)初名为赵彩云,又名傅彩云,原籍安徽黟县,原姓赵,小名三宝,又叫灵飞,生于清朝同治。赛金花曾经三度嫁作人妇。作为妓女而知名上海,还在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起到了劝说联军统帅,保护北京市民的作用。赛金花传奇一生最辉煌的事就是成为状元夫人,尽管只是妾,但她由一名风尘女子从良而为状元的“二夫人”,又充当状元正妻随洪钧出使德、俄、奥、荷四国,尤其是在德国柏林社交的成功,既为她赢得了“东方第一美人”的雅号,也为她在庚子年间能在瓦德西面前满足自己的要求打下了基础。在欧洲三年,赛金花凭她的聪明伶俐,居然学得了一囗流利的德语。这是她传奇经历到达巅峰的筹码。是一个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叶中国的具有传奇色彩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