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美女专区 > 美国华人美女在中国街头唱歌

美国华人美女在中国街头唱歌

发布时间:2022-05-08 16:46:26

1. 抖音广告视频,街头女生唱歌二十出头

楼主找到了吗,能不能告知下。我也在找

2. 邓丽君 一个获得十亿个掌声的名子,真的好怀念她。 好怀念她的歌声,还有谁在和我一样怀念她呢。 虽然她以

您好!

邓丽君绝对是我的偶像。。。

今年5月8日,是邓丽君逝世15周年纪念日。

在距离这一天还有几个月时,各路人马就已开始准备——有的筹备“邓丽君逝世15周年慈善演唱会”,有的准备发行“邓丽君逝世15周年纪念邮册”,有的组织“寻找邓丽君传人暨纪念邓丽君大型音乐会”海选活动……

去世15年后,邓丽君为何还有这样的魅力?

也许因为:“在那个情感蛮荒的年代,邓丽君担起了为一个时代代言的重任,用其甜美的歌声抚慰了无数人的心——灵。”

也许因为:“没有人像邓丽君有这么多的优秀作品,有这么多的铁杆歌迷,有这么多的同代人、后来人受到她如此深的影响。”

也许因为:“在42年的人生旅途中,她所演绎的‘爱过的人,错过的魂,曾经拥有,就是永恒’的凄美人生,太让人爱怜和留恋。”

……

这一切,似乎仍难回答一个问题:人们为何如此怀念邓丽君?

传奇一生

一代歌后邓丽君被誉为“东方女神”,其一生堪称传奇。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生于台湾云林县,本名邓丽筠。她的父亲是名老兵,祖籍河北邯郸,母亲祖籍山东东平。邓丽君有3个哥哥和1个弟弟,由于孩子多,她的父母虽然辛苦劳作,但日子过得一直比较拮据。

父母很早就知道,他们的女儿邓丽君有一副好嗓子,是块唱歌的料。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女儿后来凭着这一特长,不仅改变了全家人的经济状况,还成为华人世界的一位巨星。

13岁那年,邓丽君参加了台湾金马奖唱片公司的歌唱比赛,以一曲《采红菱》夺得冠军。第二年,她从中学休学,加盟宇宙唱片公司,当年即推出第一张唱片《凤阳花鼓》。1968年,邓丽君开始在一些歌厅登台演唱,并参演电影,也曾在电视台主持节目。在公司的安排下,邓丽君走出台湾,足迹遍及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等地。

1973年,邓丽君去美国学习英文,第二年又转赴日本发展。不久,她就以一曲《空港》,获得1974年日本“最佳新人歌星奖”等多个奖项。而收入这首歌曲的唱片的总销量,也达到75万张。

1979年,邓丽君荣获台湾金钟奖“最佳女歌星奖”。两年后,她的5张大碟,在香港同时获得“白金唱片奖”,彻底征服香港歌坛。1983年,30岁的邓丽君走入演艺事业的巅峰期。1983年2月19日、20日,她走进全球流行歌手的梦想之地——美国拉斯维加斯“凯撒皇宫”,成为首位在此演唱的华人。很多旅居美国的华人,仍然记得当时的盛况——早在那年1月底,演唱会的门票就已被抢购一空;“凯撒皇宫”原本只有1100个座位,后来加到了1500个,但两旁的走道、中间的阶梯上,仍然挤满了观众。在表演中,邓丽君特别演唱了以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等12首唐诗宋词谱曲的作品,让听众充分领略了博大精深的中文之美。此后不久,她再创纪录,成为首位登上纽约林肯中心、洛杉矶音乐中心舞台的华人女歌手。1983年底,已从艺15年的邓丽君,在香港举办“15周年巡回演唱会”,其演出规模、观众数量和唱片销售量等,都创下了华语歌坛的新纪录。1986年,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世界七大女歌星”和“世界十大最受欢迎女歌星”,成为唯一同时荣获这两项殊荣的亚洲歌手。

1987年,邓丽君推出《我只在乎你》专辑,此后基本不再参加商业性活动,渐渐进入半退隐状态。

但就是在这一年,《邓丽君自选歌曲两百二十五首》,首度在北京发行。当时,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已风靡大陆。加之台湾当局准许相关居民回大陆探亲,邓丽君开始有了到大陆演出的想法。她原本计划以敦煌壁画为背景,结合中国古典四大美女的图像,在北京举办一场华丽的演唱会。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计划未能实现。

1989年,邓丽君移居法国,在当地购屋置产,过起了近乎隐居的生活。次年5月,她的父亲去世。噩耗传来,她因悲伤过度而病倒,以致未能回台奔丧。

1993年,邓丽君回到台湾。在接受采访时,她说:“这些年来,我虽然是半退休状态,不过我热爱音乐,音乐方面的工作我永远不会放弃,娱乐性的演唱就不去做了。我在英国、法国、日本都常进录音间,锻炼自己的声乐底子。英国老师给了我一份‘功课’,我一个星期起码要自己在家吊4次嗓子。平常也注意基本的嗓子保养,烟不能抽,酒会喝一点,有一段时间我吃全素,现在愿意吃一点鱼和鸡胸肉……”

1995年5月8日,一个噩耗传遍了全世界——当天,年仅42岁的邓丽君因哮喘病猝发,在泰国清迈去世。一位华人世界的歌坛巨星,就这样远去了。

魂归宝岛

1995年5月11日晚10时30分,载着邓丽君遗体的泰航633客机,抵达台北桃园机场。

对魂归故土的“宝岛女儿”,台湾方面打破惯例,机场在办理手续时一切从简,并允许邓丽君家属、歌迷和台湾官员到停机坪上迎候遗体。随后,邓丽君的遗体被送往台北第一殡仪馆。那里放着一副可使遗体保存50年、镶着水晶玻璃的铜制棺材;台湾“陆军乐仪队”担任灵堂和葬礼的仪仗队;20万人在殡仪馆外彻夜排队,等着向邓丽君作最后的告别。那一天,台北的交通陷入瘫痪。

5月28日,邓丽君的棺木被运往台北县金山乡的金宝山墓园——筠园,与父亲的遗骨一同下葬。此前,金宝山墓园的老板在第一时间联络邓家,以1元新台币的象征性价格,将园中一块背山面海的风水宝地“卖”给邓家,作为邓丽君最后的归宿。根据她的本名,这块墓地被命名为“筠园”。

日前,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专程从台北市区出发,驱车一小时赶往金宝山墓园。循着邓丽君的歌声,很快就找到了筠园。

筠园分为广场和墓园两个部分。广场比墓园大一些,地上“埋”着一架钢琴,只有巨大的键盘露出地面。这是一位日本着名设计师的作品。游人的脚只要踏上键盘,钢琴便会发出美妙的声音。广场中间是邓丽君的全身塑像。她微微含笑,伸开双手,仿佛在欢迎所有为她而来的人。墓园入口处,有一处圆形亭屋,是筠园的音响和灯光控制中心。亭屋内的电脑中,储存着邓丽君演唱的歌曲,每天循环播放。

筠园的墓碑上,雕刻着邓丽君的头像。墓碑后面的棺盖,是用黑色大理石打磨成的。棺盖后面是一个石雕,上半部是邓丽君的卧像,下半部的右侧镶嵌着她的彩色照片,左侧写着“邓丽筠,1953—1995”的字样。棺盖右边,立有一块巨石,上面是现任亲民党主席宋楚瑜题写的“筠园”二字。棺盖左侧,立着一块石碑,上面用多种文字刻着同一句墓志铭——“这里安卧着一位为歌唱艺术奉献一生的巨星”。

无论何时来到筠园,人们都会看到,墓碑前摆放着歌迷们祭献的鲜花。世界各地的邓丽君歌迷不远万里来此拜谒,因此这里常年人流不断,四季鲜花不谢。在“筠园”的题字石碑前,有一棵挂满小木牌的树,木牌上都是歌迷写的悼念之词。

何日君再来

“何日君再来?”在邓丽君逝去15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用她的歌声,来表达对她的怀念和追思之情。

15年来,流行音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华语流行歌曲的“风向标”已转了无数个方向。但邓丽君的歌,依然一遍又一遍地被传唱。成方圆、那英、程琳、齐秦、王菲、黎明、周杰伦、张靓颖……一代代华语歌坛的知名歌手,或因翻唱邓丽君的歌而一炮走红,或因此达到事业的巅峰。在《月亮代表我的心》、《但愿人长久》、《甜蜜蜜》、《我只在乎你》等优美的旋律中,年轻一代成长起来。

2008年,邓丽君的歌曲《但愿人长久》,随“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2009年,在“新中国最有影响力文化人物”评选活动中,邓丽君以850多万票的绝对优势,位列榜首。2010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她被多家知名华文媒体评选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女性”;她的祖籍地河北邯郸,将举办“2010·邓丽君故乡行”活动……

为缅怀邓丽君,海峡两岸兴建了数家纪念馆。20世纪90年代末,位于香港赤柱的邓丽君故居,刚一开放,就迎来了数十万人次的游客,连地板都被踩坏了;2003年,大陆首次设置邓丽君纪念场所——她的衣冠冢和纪念雕像,在她生前向往的上海落成;2006年,邓丽君故居所在地——台北县芦洲,开始兴建“邓丽君主题公园”……

睹物更思人

2010年4月22日,位于台湾高雄市的“邓丽君纪念文物馆”正式开馆。高雄市市长、国民党籍“立委”、亲民党秘书长等台湾各界人士,均前往参加。这是全球首座邓丽君纪念文物馆。

4月29日,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一大早就赶到文物馆,发现游客已经排起长队。

文物馆总面积约800平方米,分为前后两栋。前栋陈列着邓丽君生前旅法期间使用的奔驰轿车;旁边的简报室里,存放着大量的报纸、照片和音像资料,介绍她出生、成长、歌唱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后栋陈列着邓丽君的演出服装、首饰和收藏品,还有从她家客厅、餐厅和卧室搬过来的家具和摆设品,以及她送给妈妈的麻将桌等。在纪念馆里,参观者可以跟着伴奏音乐哼唱邓丽君的歌。

“邓丽君纪念文物馆”开馆当天,邓丽君的大哥邓长安,动情地讲起了建馆的起因。“妹妹过世以来,就不断有人建议建一座纪念她的展馆,可一直没有建成。”2009年8月,邓家要处理台北县芦洲的老房子,邓长安就和三弟邓长富把邓丽君的遗物运到高雄,“试办”了一个“邓丽君文物馆”。结果,前往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尤其是来自大陆的游客,每天竟有近20个团600人左右。他们中的不少人,将“邓丽君文物馆”和日月潭、阿里山一道,列为在台湾期间的“三大必到之处”。正是歌迷的热情,坚定了邓长安申请正式开办文物馆的决心。

“看到邓丽君的东西,觉得她人还在,非常思念!她的歌声,余音缭绕,不绝于耳。”这是在文物馆内徜徉的游客的共同感受。

“东方神韵”的化身

上世纪70年代,邓丽君美轮美奂的歌声如旋风一般刮过中国台湾、香港以及日本、东南亚等地,也吹进了中国大陆。她那轻松活泼、温婉流长的中国民谣小调,成为那个时代的记忆。

“练”出来的天籁之音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那是1997年一个平静的早晨,我走在江南小城里,从街边电线杆上的广播喇叭传出的歌声,深深地吸引了我。歌声温软,极富穿透力,在晨间的炊烟中飘浮。那天的景象与歌曲交融在一起,如同一首情景MV(音乐电视)。

她的声音有一种特别的气质,那是一种传递若干年后你仍然愿意为此驻足街头的声音……

这是一位“80后”歌迷,近日在博客里表达的对邓丽君的记忆。

事实上,邓丽君虽然从小就表现出极佳的音乐天赋,但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她原本是一副小嗓门,声音比较柔和单薄。这种先天因素并不容易改变。为此,她的音乐老师姚厚笙从头对她进行细致的指导,由发声方法到歌唱习惯等,均悉心调教。姚老师是当时台湾着名的音乐制作人,是台湾第一个倡导并引进西方音乐教育理论体系的人。

当时,邓丽君总是唱一些节奏轻快的歌曲,所以她那甜甜的歌声总给人一种“可爱小女孩”的味道。而且,邓丽君为了模仿地方小调的发音方式,极力把尾音往上拉高,养成了抬高语尾的习惯。这种歌唱方式听起来比较俏皮,但显得有些稚气。对此,姚厚笙指导她学习慢节奏的唱腔,并告诉她:“你已经不是小女孩了,所以要以更有感情、更像大人的方式来唱。”

就这样,邓丽君的地方小调唱腔在姚厚笙的调教下开始大大改观。但是,声音小的缺陷还是存在。姚厚笙就试着让邓丽君练习对着麦克风中心点(老式麦克风是个大圆盘)唱歌的方式,让她清澈的音色充分发挥出来,让声音深入人们的心灵。

台湾着名老音乐人左宏元非常喜欢邓丽君,也曾亲自教她唱歌。那时邓丽君年纪很小,也没交过男朋友,裙子穿得短短的,像芭蕾舞演员一样,很可爱。左宏元教她唱《彩云飞》,她问:“什么是彩云飞啊?”“什么叫不要离开你啊?”左宏元告诉她:“不要离开你,就是你喜欢一个男生,叫他不要离开你,就这么简单。”左宏元给她讲了很久,也不知她到底明白没明白,但她最终唱出来的歌感动了很多人。在唱电影同名主题曲《海韵》时,邓丽君已经表现得很成熟了。《海韵》改编自徐志摩的对话体抒情诗,是一首难度较大的歌。但邓丽君居然唱得那么深刻动情,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左宏元颇有感触地说:“像她那种音色、技巧、呼吸控制,在亚洲到现在(指上世纪80年代后)恐怕还没有人超过……她的歌声能让听众产生共鸣,渗入人的心底,让人心里有个共通的、深入浅出的感觉。”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在“金嗓子”的背后,邓丽君曾经历过多少困苦和磨练。为了唱好歌她坚持天天吊嗓子,甚至患了感冒、发高烧时也从不间断。她的好友何俐俐说,邓丽君因为自己音域不够广阔而努力练歌,甚至练得喉咙出血。

1984年,已经蜚声全球的邓丽君,专程到英国向声乐老师学习运气、发声和共鸣音。事后她说:“我需要在每个阶段后停下来,解决一些本身存在的问题,挖掘一下没有发挥出来的潜力。”在英国期间她很用功,每天会练习六七个小时。“我的老师让我每天起床后,都要吊嗓子30分钟。早晨还没有开声,练提气练到最高处,发出的声音是很难听的。”有一回,当她吊完嗓子,酒店服务员给她送茶水时,在杯垫上写了一行字:“我们英国人最讨厌有人在早晨乱叫!”弄得邓丽君一时哭笑不得。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照大地。想要问问炊烟,你要去哪里?”在邓丽君婉转袅绕的声音周围,永远都不缺少歌迷们对她的思念之情。一位从事声乐研究的“君迷”(指邓丽君的歌迷)说:“邓丽君的声音中具有中国女人的特色,充满了东方女性的神韵,温柔不失坚强,美丽而且善良……她嗓音很有特色,几乎听不出有任何换气的地方,可以在没有鼻音的状况下唱出连续的高音,而且她的中文咬字也非常清晰,音色又细又柔,令人着迷。”

前段时间,在日本一个“君迷论坛”上,人们将目前在日本发展的数名中国女歌手与邓丽君进行比较。有资深日本“君迷”一针见血地指出:“邓丽君小姐的声音有湿度,濡湿感沁人心脾,不同于众歌手相对简单的干燥尖锐或者明亮直白的嗓音。”

民族风演绎中国情

天津音乐学院的杨雁行教授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邓丽君演唱的歌曲之所以在那个时期广为流传,是因为这些歌曲本身具有一个共同特征:是具有民族风格的通俗歌曲。这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邓丽君的演唱方式,既不同于旧上海那些歌手的风尘与生涩,也不像当时台湾其他歌手的洋气与生硬,而是恰到好处地把这些歌曲演绎成最具“中国风”的作品。

那恰如其分的拿捏,跟邓丽君从小受的教育不无关系。在孩提时代,邓丽君就常常听父亲哼唱京剧。父亲常常有板有眼地唱上几句,邓丽君也时不时兴高采烈地跟着模仿。母亲同样喜欢戏剧,经常听黄梅调的地方戏,偶尔也哼唱一些小调,而且母亲还非常喜欢看戏曲电影。邓丽君在耳濡目染中,受益匪浅。

1967年,邓丽君出道后推出的第一个专辑《凤阳花鼓》,走的就是民谣小调的风格。从那时开始,邓丽君便以演唱民谣小调而备受瞩目。这个14岁小女孩甜甜的歌声和纯真朴实的情感,吸引了大批的听众,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后,“中国风、民族风”的歌曲一直是邓丽君演唱事业的重心。她的许多首此类歌曲都成为传唱的经典,比如《小城故事》等。而随着领悟力的不断提升,邓丽君开始在音乐中加入更多的“中国元素”。

1983年面世的《淡淡幽情》,被许多人认为是邓丽君歌唱生涯中最优秀的唱片,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音乐巧妙结合之作。据当时提出《淡淡幽情》专辑设想的香港企业家谢宏中回忆:“我在宴会上遇见了邓丽君。我将长期酝酿成熟的构想告诉她,其反应相当激烈……当时我们的观点很接近,这就是如何将我国流传数千年的古典诗词用现代音乐表现,如何引起听众的共鸣,如何保存逐渐被遗忘的中国文化……”为了做好这张专辑,邓丽君找了当时中国大陆和香港最前卫、最权威的人士为专辑谱曲,而专辑中12首歌曲的歌词,也都是根据中国古诗词谱写而成的,之后,人们就听到了像《但愿人长久》这样的“历史经典”,直到今天仍然经久不衰。

杨雁行教授告诉记者,邓丽君能够创作出《淡淡幽情》这张传统与流行两者融合无间的作品,是由于她在通俗乐坛努力多年、深谙中国词曲和古典文化的缘故。邓丽君的歌声,让世界各地的华人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温柔情怀,让世人明白,再现传统艺术的精华,不一定非要限制在艺术歌曲的条条框框之中。

在这张专辑之后,邓丽君的主要精力被公司放在了举办演唱会上,而结合中国传统元素的创作越来越少。后来,邓丽君也曾想完成《淡淡幽情》的续辑。她花了5年的时间来创作古诗词曲,但由于歌坛环境和个人心境的变化,以及身体等原因,最终没能实现自己的心愿。这个没完成的续辑,也成了歌迷心中永远的遗憾。

“令人悲哀的是,在此之后,华语乐坛再没有人有足够的能力和高度,创作出这样的作品。这可能也是人们今天怀念邓丽君的原因吧。”杨雁行教授说。

“邻家女孩”在歌唱

20世纪90年代,邓丽君《10亿个掌声》演唱会的VCD(影音光盘)风靡中国大陆。在当时大陆人的眼中,台上的邓丽君是气质、风范、洋气的代表。其实,邓丽君的长相并不是很“洋气”,反而具有一种“怀旧”的中国特色。她笑容甜美,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中国古典女子的婉约、温和。她的舞台形象和她的歌声一起,留在人们的心中。

早在1976年,拥有众多歌迷的邓丽君一改过去的表演形式,把个人演唱会作为演艺形式的重心。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她不停地在香港、日本等地举办演唱会。

1978年,邓丽君在东京养乐多会馆举行个人演唱会。门票在演唱会开始前的许多天就已销售一空。演唱会举办的当天,无数日本人和其他国家的歌迷,早早地聚在了会馆的大厅里。在舞台上灯光明灭间,邓丽君穿着粉红色的演出礼服出场了。她步履轻盈、双眸明媚,还未开口台下就已经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疯狂的欢呼声……

邓丽君的演唱会如此受欢迎,主要在于她完美的舞台表现。着名乐评人李皖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邓丽君的演唱,会给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透着邻家女孩的温热气息。在舞台上,她始终与观众保持着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演唱会仿佛是一场家庭聚会。她在歌迷面前唱歌,感觉就像与亲人朋友相聚。来听音乐会的人也都是邓丽君的老歌迷,对她的音乐和个人十分了解。与现在的一些歌手在演唱会上为了征服观众而竭尽全力地表现不同,邓丽君的演唱会风格,是一种与观众的交流,现场就好像是与听众“两情相悦”的沟通。虽然她打扮甜美,“气场”却十分强大,自信、自然又从容不迫。

不过,邓丽君在舞台上也有活泼的时候。她有时也会使用一些小技巧,比如唱到激动时,会将麦克风拉到很远,再猛地抽回来,或者直接将麦克风从右手抛到左手,做些帅气的动作。有趣的是,邓丽君也有失手的时候。在印度尼西亚举办的一场演唱会上,邓丽君用了“拉甩麦克风”这一招,但是由于唱得太激动,麦克风居然掉到了地上。当时的舞台设计特别流行喷洒干冰,邓丽君只得弯下腰慌慌忙忙地在干冰雾里寻找麦克风。台下的观众还以为这是邓丽君故意安排的小插曲,激动得不停鼓掌。

邓丽君的舞台魅力,不仅仅是因为她的相貌、她的歌喉,更在于她的字正腔圆,自然流畅。乐评人李皖说:“即使不是刻意去听邓丽君的歌曲,但提起邓丽君,留在脑海中的仍然是她的歌,因为她的咬字相当清晰。”

邓丽君奔忙在世界各地,只能在繁忙的演出活动中挤时间学习语言。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邓丽君仍然掌握了多种外语和中国的方言。她演唱的歌曲和出版的专辑,涉及日语、英语、印尼语以及中国的粤语、闽南语、山东话、上海话等。不仅如此,她还大量演唱各地民歌、地方戏曲、音乐剧等。

曾经有一位日本的乐评家评价说:“邓丽君去世后,一直很难找到像她这样的亚洲巨星。因为邓丽君为了打入市场,花了很多时间学习粤语、日语、英语,以获得当地观众的认同,但现在已经不再有这样努力的歌手了。”

也许是自身经历的曲折和坎坷,邓丽君的演唱,最触动人们的还是歌声中流露出的些许伤感,它直达人们的内心深处。着名音乐人黄霑曾经评价说:“邓丽君的歌可以慰藉人的心灵,有时在海外,工作疲倦的时候,非常渴望听到邓丽君的歌声,她的歌声有一种能够抚平我们情绪的东西,一种难以形容的中国味……”

摇滚也向她致敬

风靡全球的不仅仅是邓丽君的歌声,随之而来的还有与她相关的一切话题与想象。

李皖曾回忆自己一开始听邓丽君歌曲时的感受:“初‘遇’邓丽君,完全是一种恐怖的感觉。当时台湾是敌区,台湾的广播电台是敌台,偷听敌台是犯罪行为。即便调台时偶然碰上,也有一种强烈的犯罪感,那声音在感觉中一下子变得巨大无比,如同炸雷……”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获取邓丽君歌曲的渠道还极其匮乏。很多时候,人们只是在街角巷尾,凑巧听到几句邓丽君的歌声。这乐声来自那些“不务正业”的年轻人——他们穿着喇叭裤,踩着锃亮的皮鞋,摩托车上载着“三洋”双卡录音机。邓丽君的歌声从录音机里飘出,偶尔能听清几句唱词的路人,无不脸红心跳,觉得“不好意思”。

然而,就是这样让人感到“羞于启齿”的歌曲,却启蒙了大陆的流行音乐,更在公众中激发出复杂的反响。“那是一种震撼与反感的交杂,当时大多数人都不能接受邓丽君,觉得有些‘流氓’,而接受、传唱这种音乐的人,则被认为是流氓阿飞。”李皖告诉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虽然极受争议,但恰恰是邓丽君的歌曲,让刚走出“文革”的公众,慢慢找回了多年来被忽视的情感。人们开始意识到,除去“国家公民”的属性之外,人们还可以是丈夫、妻子、儿女、情人等各种各样的角色。人们原本的情感、个性、多样性等一系列被淡忘的元素,也在邓丽君的歌声中开始苏醒。

纯朴、亲切、活力、向上而又不失时尚与高贵的风格,令邓丽君在公众眼中的形象趋于完美。甜美的歌声与完美的公众形象,使邓丽君成为很多大陆青年的偶像。在很多年轻人的笔记本里、床头上、钱夹里,开始出现邓丽君的照片,她的磁带甚至因一次次被翻录,而音色模糊。时隔多年,仍有很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坦陈,留在他们心中的邓丽君,已经不再是一个歌手,那段时光也不仅是一段有歌声伴随的岁月那么简单;对他们而言,“邓丽君”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有的人甚至以邓丽君为择偶的标准,或以她的名字为女儿命名。

20世纪80年代后期,邓丽君的磁带被正式引入大陆。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才真正从音乐角度出发,重新打量邓丽君。大陆音乐界一直有一种观点,那就是中国的流行音乐是彻头彻尾的舶来品,然而邓丽君的音乐却是一个反证。在流行的形式之下,邓丽君传承了太多中国传统、古典的元素。她无法复原古典,却将这其中的种种精髓巧妙演绎出来。几十年过去了,中国流行音乐从无到有,又从有到优。在此过程中,邓丽君始终自成一派,难以逾越。不过,她那种特有的“柔美力量”开始得到传承。可以说,李谷一的《乡恋》、苏小明的《军港之夜》,都来自这种风格。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的音乐人,都能从邓丽君的歌曲中找到共鸣,甚至连唐朝、黑豹、郑钧等一批内地摇滚乐队和艺人,都曾坦承邓丽君对他们的影响。邓丽君去世时,内地音乐人曾以一张专辑《告别的摇滚》向她致敬。在这张专辑中,当时大陆几乎所有最当红的摇滚明星,都重新翻唱了她的歌曲,以此向这位启蒙者致敬。

舞台下的完美

在家人与邻居、朋友看来,台上和台下的邓丽君并没有太多不同。谦恭孝顺、积极上进、悲悯感恩、不慕权贵……这就是人们眼中的邓丽君。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她的这些品格,与当今娱乐圈的是非繁多,形成鲜明的对比——她因此在故去15年后仍然受到怀念。

孝顺的女儿

在邓丽君的孩童时代,他们一家七口的生活非常拮据。6岁那年,已经“很有表演才能和号召力”的邓丽君,开始在妈妈的陪伴下上街卖唱,为家里挣些买菜钱。9岁那年,她开始跟随父亲原来的战友,到台湾各地演出。虽然每次演出只能得到5元、10元新台币的微薄收入,但对贫寒的邓家来说,这却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一次偶然的机会,台北一家歌厅的老板听到了邓丽君的歌声,觉得很不错,希望她能在课余时间到歌厅里客串一下。当时,邓丽君的父母非常反对,担心她受欺负。不过,邓丽君说服了父母。不久,她就因表现出色,成为歌厅里的“娃娃歌后”,名气越传越大,就连台湾南部的一些歌厅也邀请她去演出。

由于频繁演出,邓丽君正常上学的时间越来越少,成绩一落千丈。1967年,她就读的金陵女中的校领导下了“最后通牒”,要她二选一:要么放弃歌唱,专注于学业,要么休学。出于照顾家庭的考虑和对歌唱事业的热爱,邓丽君决定休学。据她当年的老师回忆,当时有夜总会愿意与邓丽君签约,邀她做专职歌手,但校园生活同样令邓丽君难以割舍。最终,家庭因素被她放在了首位。这位老师回忆说:“我问她父母亲的意见如何?她自己又如何打算?她说因为家庭经济因素,她需要那份工作,如果休学的话就能安心地唱歌。很明显,她是为了改善困苦的家境而牺牲自己,而这个小孩子也真的一直很努力!”

3. 美籍华人,美籍中国人,美裔华人,美裔中国人是什么意思

华人加入美国国籍,叫美籍华人。拥有中国公民身份的人放弃中国国籍加入美国国籍,叫美籍中国人。

美籍华人的后裔叫美裔华人。美裔中国人是指美籍中国人的后人。

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一个国家的国民或公民的法律资格,表明一个人同一个特定国家间的固定的法律联系,是国家行使属人管辖权和外交保护权的法律顾问依据。

(3)美国华人美女在中国街头唱歌扩展阅读

历史

马里兰州学院市——来自马里兰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得出结论说,华裔美国人——他们是美国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人群之一面临着一个“玻璃天花板”,无法实现与他们付出的努力相称的全部职业声望和成功。

这份题为《华裔美国人肖像》的报告说,华裔美国人对教育和“人力投入”的回报“通常低于一般人群和非西班牙裔白人人群。”它还说,平均起来,法律和医学领域的华裔美国人专业人士的收入差不多比他们的白人同行少44%。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的广泛数据和独立的访谈,该研究提供了高度多样化的华裔美国人人群的最全面和最新的概况。该研究是由马里兰大学的亚裔美国人研究项目开展得,得到了亚洲太平洋裔美国人的一个全国性社区组织OCA的支持。该报告的数据截止2006年,是最新的数据。

“和流行的信念相反,尽管华裔美国人受教育程度较高,他们常常面临经济成功的额外障碍,”该研究的研究组长、领导着马里兰大学亚裔美国人研究项目的人口统计学家兼美国研究教授Larry H. Shinagawa说。() “时间和努力工作对于让华裔美国人全面进入主流社会和专业圈子根本不够,” Shinagawa还说。

“我怀疑还有许多原因,诸如语言障碍或者仅仅是由于被视为‘外来者’而带来的困难。长远看来,增加指导措施和担任领导的机会可以促进华裔美国人社会。你需要一个管道、一个网络从而帮助年轻的专业人士实现他们的潜力,并增加华裔美国人参与高层。成功会带来成功。”

然而,这只是故事的一半。Shinagawa指出,华裔美国人社会的特点是极端多样性。它几乎被平均分成了来自中国的受教育程度不高的新移民群体和定居时间更长的、被同化的、受教育程度高且富裕的老移民和第二代美国人的群体。这些更早的移民主要来自台湾和香港。

“这导致了一个贫富、教育程度高低、白领和蓝领的相当两极分化的图景,” Shinagawa说。“你预料会在一波移民之后看到这种模式。但是在这个例子中,长期定居的群体尚未获得充分的平等待遇。”

4. 那个在美国偶像上五音不全但很勇敢的华裔男子是谁姓孔的

这些日子里,华裔学生孔庆祥横空出世一炮而红,一夜间竟成为全美青少年模仿的对象,俘虏了万千少女的芳心。

21岁的孔庆祥选择了拉丁歌王Ricky Martin的性感快歌《She Bangs》作为《美国偶像》参赛曲目,他刚一开口,许多在电视机前观看这个节目的观众都差点从椅子上掉了下来:他不仅五音不全,而且台风相当滑稽。孔庆祥本应在一片笑骂声中,灰溜溜地下台。一句话却改写了他的星途。以尖酸出名的西蒙克劳威尔评委粗暴地打断孔庆祥,批评道:“你不会唱、你不会跳,你还有什么话说?”正当观众都以为孔庆祥会羞愧得脱逃时,他却勇敢地回应:“我已尽力而为,我对此无悔。”

节目播出之后,孔庆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一夜之间,他成为引人瞩目的人物,美国主流媒体《洛杉矶时报》、《人物》杂志及电视娱乐节目《今夜娱乐》纷纷找他做专访,还有电视台希望他上节目表演。而孔庆祥的处男大碟《Inspiration》也已经推出。

孔庆祥“一不留神”成了受欢迎的偶像

孔庆祥,美国伯克利大学工程学系三年级学生,一个长着龅牙、唱歌走调、舞姿拙劣的21岁华裔青年。几乎是一夕之间,孔庆祥成为美国最具争议、最受瞩目的乐坛新人,他被冠以“走音男”、“另类(图片-新闻-网页)偶像”、“新猫王(图片-新闻-网页)”等称号,他的首张专辑比马友友、李文的作品更热卖。虽然国内娱乐圈的不少大腕均表示对他的情况不太清楚,但网上关于他的讨论已经热火朝天、沸沸扬扬了。

解读孔庆祥

他是谁?

在对圈内几位知名人士的采访中,说到孔庆祥,他们的第一反应多半是:“谁是孔庆祥?”的确,孔庆祥这个名字在中国一点名气也没有,然而在美国,这个通过在电视节目《美国偶像(AmericanIIdol)》上“出丑”而一夜成名的小伙子,却已俨然成为美国人人追捧的偶像。4月6日,孔庆祥推出首张个人专辑《Inspiration》,在美国发行首周即热卖3.8万张,空降BILLBOARD专辑销量榜第34名不说,还勇破由大提琴家马友友保持的第58名的最好成绩。不过,成为“偶像”的孔庆祥却觉得自己很失败,当看到电视上的自己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制作人把我的缺陷都暴露了出来,站在那里我像个傻子。”

为啥红?

对于长得对不起观众、唱歌又五音不全的孔庆祥如何能一夕成名,很多人可能觉得莫名其妙,所以,不妨来回顾一下他的成名史吧。《美国偶像》是福克斯(图片-新闻-网页)公司一档收视率相当高的真人秀电视节目,曾成功捧红凯莉·克拉克森等新星。今年1月30日晚,该节目出现了一位梳“蛋挞头”、长大龅牙的华人参赛选手———孔庆祥(WilliamHung)。这个11岁从香港移民到美国的青年紧张地演唱了瑞奇·马汀的那首《SheBangs》,僵硬的舞姿、不太标准的英语令他还没唱到一半时,台下已笑成一片。一名黑人评委用白纸遮住脸部,好让自己无所顾忌地狂笑,另一位评委、着名电视人西蒙·科洛维尔打断了孔庆祥的表演,直白地问道:“你既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你还有什么好说的?”观众们惯常地笑等着孔庆祥羞愧地逃脱,不料却听他平静地说:“我已经尽力了,所以完全没有遗憾……要知道,我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训练。”说完这些,他向评委致谢,背着黄色背包走下了台,看上去像赶去图书馆的学生。孔庆祥和评委们完全没有想到,在台上那两句冷静的回答,让他几乎成为眼下美国最热门的偶像之一。节目播出当天,有超过3家网站专门转播了他的表演,其中一家网站在4天内得到400万个点击,热得不得不临时关闭;有人迅速建起孔庆祥的个人网站,其访问量在一周内就超过了700万次,多位女孩在网站上留言,表示要以身相许;这个节目被传送到了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很多电视台、电台不断重复播放孔庆祥当晚的表演;经过处理,孔庆祥的演唱样带混合了Hip(图片-新闻-网页)-Hop以及电子元素,进入了芝加哥WKSC-FM电台点唱单的前10名;《洛杉矶时报》、《人物》杂志及电视娱乐节目《今夜娱乐》纷纷对孔庆祥进行采访;牙科诊所希望能免费为他进行牙齿矫形,牙齿保健商希望能和他商谈广告合约;中国香港街头迅速出现了印有孔庆祥头像的T恤衫……理所当然地,孔庆祥赢得了唱片及电视演出合约,开始了一条“另类偶像”之路。

能红多久?

在孔庆祥走红之后,很多媒体和网友将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探讨。支持者认为美国观众被他“诚恳的平民态度”所打动,他已成为“反偶像”、“反名人”的象征;反对者认为美国观众是在拿这个“愚蠢的外国人”取乐,他的走红不过是一场闹剧;甚至孔庆祥本人都不知所措地说:“一边是功成名就,一边是臭名昭着,我都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了。”特立独行的奇迹也好,“走音男”的闹剧也罢,孔庆祥“火”却是事实。不过,美国乃至全球观众对这个反偶像反成偶像的年轻人的热度究竟能持续多久呢?在采访中,记者获得的回答都相当不乐观,大多业内人士都认为除非孔庆祥具有相当的表演天赋,可以作为喜剧演员在演艺圈存活,否则他的走红只能是昙花一现。

评说孔庆祥

原因:反叛或同情

王长田(光线传媒总裁):孔庆祥的走红是观众对娱乐圈充斥俊男靓女型偶像持反叛态度的表现。虽然孔庆祥长得难看,唱得也不好,但他的一夜成名反映了人们对个性、对真实的追求。

许晓峰(华纳中国唱片公司总经理):猎奇永远不会代表真正的潮流,作为走音歌手第一人,孔庆祥在人们猎奇心理的驱使下可能是红了,但这只是个案,我不相信,如果推10个这样的人也个个能红。

宋柯(资深经纪人,北京太合麦田音乐公司总经理):孔庆祥的受欢迎是综合娱乐功能的体现,说明了《美国偶像》这个电视节目的成功。我认为没必要强调他是在美国唱片销量排名最高的华人,因为华人很少会去美国发唱片,这个指数也没什么意思。在美国以夸张表演着称的黑人和白人演员太多了,但美国人印象中的华人一向是含蓄、低调的,即便在娱乐圈也多半是武打明星,突然出了个敢于把瑞奇·马汀、迈克尔(图片-新闻-网页)·杰克逊奚落得够呛的,他们觉得很新鲜。

张卫宁(着名音乐人,21东方唱片公司总经理):以往,我们觉得影星就要有演技,歌手就得有唱功,现在,演得好不好看、唱得好不好听都不一定成为演员和歌手。此外,欧美的文化和审美和我们有较大差别,正如很多中国人觉得很丑的模特会在欧美很红,孔庆祥的情况可能有点类似。我在日本电视上也见过长得不好看且走音可怕至极的选手,但他们在比赛中的民众支持率也相当高,日本同行们说人们或者觉得这些参赛者太可怜,出于同情才支持他们,或者因为见多了包装得很精致的偶像,所以突然见到真实的表现会表示关怀。

王珏(创作歌手,明瑛唱片音乐总监):孔庆祥虽然并没有完成美国民众一向追求的“美国梦”,但他在比赛时的回答却迎合了大众追梦的心理。唱片公司抓住人们这种心理趁热打铁为孔庆祥推出专辑,会热卖一阵子,但由于太缺乏艺术性,所以只能是昙花一现。

启示:潮流会逆转

王长田:中国娱乐业还很稚嫩,主流的部分还没有得到充分完善,所以,娱乐圈的人将很难接受孔庆祥,倒是歌迷有可能会跟风。即便如此,孔庆祥的走红仍然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即娱乐也好,文化也好,一种潮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出现修正和逆转。比如,在我个人看来,周杰(图片-新闻-网页)伦(图片-新闻-网页)的歌唱得并没那么好,但他代表了一种个性风格,所以很多孩子喜欢他。又如,去年我们举办了一个主持人大赛,所请的评委肯定都代表了主流文化,但他们却将最高分给了一个完全出乎我们预料的选手,这也说明评委们不再满足于选出一个符合传统标准的主持人。

张卫宁:国内的审美取向还是比较传统的,也许某一天也会突然杀出一个像孔庆祥这样反传统的偶像,但多半不是通过传统比赛,而是某个大公司策划出来的。

王珏:在中国,像孔庆祥这样的选手恐怕连初赛都进不了,评委及主办单位不会考虑一个五音不全的选手,而在很熟练运用商业模式操作的美国,孔庆祥很可能是主办单位和唱片公司事先商量好的一个策划。

5. 介绍蔡依琳

蔡依林---原 名:蔡宜凌(补充说明:蔡妈妈说,蔡宜凌这个名字是才艺兼备的意思,全方位都会顾及。让JOLIN 的成长过程非常顺遂,后改名为蔡依林,JOLIN在台湾上通告时有把身份证展示出来哦。) 英文名:Jolin Tsai.(补充说明:J-Just Need More Time ·O-One Lonely · L-Let’s Dance · I-Impossible Is possible · N-Never Give Up. 这是在她的《地才》DVD中对英文名的最新注解,同时也概括了她这几年来不懈努力的过程和状态) 昵 称:公主 祖 籍:福建省泉州市 生 肖:猴 身 高:158cm 体 重:40.5kg 星 座:处女座 BMI指数: 16.02 三 围:82/62/80 蔡依林近日登上中国日报英文报封面
经纪公司:天喜娱乐 唱片公司:华纳 代表作:《日不落》《倒带》《舞娘》《黑发尤物》《假装》《看我七十二变》《爱情三十六计》《花蝴蝶》《我知道你很难过》《妥协》《特务j》《唯舞独尊》《大丈夫》《天空》《love love love》《台湾心跳声》《海盗》《布拉格广场》《说爱你》《独占神话》《美人计》《玩美》《今天你要嫁给我》 唱片销量:2300万(全亚洲) 387万(台湾) 宗教信仰:道教 尊敬的人:母亲 语 言:国语、英语、闽南语(台语)、法语 家中排行:上有一姐,排行老二(姐姐姓名 蔡昱纹) 专 长:唱歌、跳舞、英文、指甲彩绘 特 质:努力、积极、爽朗、善良、坦率、敬业、努力不懈,清纯、性感、 深具舞台魅力,可塑性强、勇敢、 嗜 好:喜欢旅游、看电影、唱歌、看书、做指甲彩绘、收集健康资讯等 童年志向:英文教师、专业舞蹈家、演员、营养师 喜欢动物:狗狗(特指她那只比熊犬whoohoo) 最怕动物:蟑螂 收 集 品:指甲油、首饰、低腰牛仔裤、Hello kitty周边商品 最喜欢的演唱歌路:有Power的音乐 最讨厌的事:失眠、胃痛 最爱的颜色:白色、黑色、蓝色、紫红色、粉红色 最喜欢的花:百合、白郁金香、粉红玫瑰演唱会(20张) 最喜欢的食物:水果、全麦土司、水煮青菜、水果、低卡零食、红肉(如牛肉,但要适量)、芝麻(Jolin在博文《煮妇成果展》内有提及) 最喜欢的数字:1019(出道专辑《jolin1019》) 最喜欢的事:出国游玩、开演唱会、和朋友聊天、购物 最爱的一本书:《傲慢与偏见》 最喜欢的演员:约翰·特拉沃尔塔、茱莉亚·罗伯茨、尼古拉斯·凯奇、汤姆·克鲁斯等 最喜欢的电影:《我最好朋友的婚礼》 最想见的人:Destiny's Child、 Madonna、 金城武 最喜欢吃的菜:自己、家人做的菜、秋葵 最新《黑发尤物》MV造型
最喜欢的季节:秋天 最喜欢的运动:羽毛球、桌球、保龄球 最满意的身体部位:眼睛、眼睫毛、指甲、头发 最不满意的部位:身高 最难忘的事:去纽约两个月留学 最失望的事:留学没能成功 最喜欢的乐器:钢琴 最爱的音乐类型:Hip-pop、R&B、Pop Rock浑厚的黑人音乐、Techno 最大的愿望:做些能让家人和自己高兴的事情,能让歌迷们看到自己有新的进步 最喜欢的英文单词:Victory 所在经纪公司: 天熹娱乐 所在唱片公司: 华纳音乐 舞蹈老师:张胜丰(台湾)、蓝波(台湾)、Henrry Link(美国)、德久光人(日本)、辛田好惠(日本)、Jonte(美国)、Bobby Newberry(美国)、Ahn Hyung Suk(韩国)、Benny Ninja(美国)、Kyle Hanagami(美国)、Miguel Zarate(Mexico)等 圈中好友:罗志祥、孙燕姿、李威、张栋梁、谢霆锋。江美琪、黄立行、潘玮柏、萧亚轩、卫斯理、林俊杰、陶喆、王力宏、杨丞琳、赵嘉卫,王心凌,张韶涵、彭于晏、李易、温岚、五月天阿信、郭采洁、萧敬腾、唐禹哲、S.H.E、、梁静茹、阮经天、李玖哲、冯德伦、方大同、徐熙娣 、吴宗宪 、黄靖伦、房思瑜、周杰伦等。
编辑本段人物经历
个人早年生活
蔡依林本名蔡宜凌,出生于台北县新庄市。蔡依林家中排行老二,上面还有一个姐姐。蔡依林毕业于景美女中、并以推甄方式进入天主教辅仁大学英文系就读(大学时期与F.I.R的Faye为同班同学),曾经说过,大学时最喜欢在理园吃饭。
音乐生涯起步
1998年4月,还在景美女中上学的蔡依林,在MTV音乐台举办的《新生卡位战》音乐大赛脱颖而出,击败了3000多位参赛者之后又以演绎惠特妮休斯顿的名曲《The Greatest Love of All》 夺得当时的冠军。同年5月份,她以第一名征试成绩进入辅大外文系。
环球唱片时期
环球唱片时期 (1999年-2001年): 蔡依林获颁白金唱片大奖 销售成绩受肯定
1999年3月蔡依林正式与环球音乐签约。担任年度7-11形象代言人的蔡依林以一曲“和世界做邻居”走红歌坛并于9月发行第一张个人专辑《Jolin 1019》成功的打响知名度,一举荣获当年包括三立电视台的音乐风云榜-最佳潜力新人奖、ChannelV亚洲区年度最受欢迎新人-女歌手奖和TVBS劲碟民选大赏-最受欢迎信任奖在内的多项大奖,因此被媒体封为少男杀手。这张专辑也大卖40万张,以新人之姿直逼天王天后销售量,被环球音乐视为公司的摇钱树,不惜砸下上亿的银弹打造今日的天后,到国外学习才艺与训练歌唱,在2000年4月发行了《Don't Stop》第二张专辑,果然承袭上一张的买气及人气,缔造出蔡依林历年最畅销的作品,高达45万张的销售量。2000年12月第三张专辑《Show Your Love》是蔡依林的转型作品,这张专辑尝试了许多动感舞曲,也让蔡依林酝酿了天后之风的气势。
音乐事业低潮
2001年7月合约最后一张专辑《Lucky Number》因与当时的经纪公司大声工作室有帐目不清,导致宣传停摆,影响了专辑销售量及收入。但蔡依林在打官司的期间,曝光量仍是相当活跃,广告活动是邀约不断。在这段“空窗期”时间,经纪事宜热门抢手,先有8866唱片帮忙发稿,还有年代整合行销协助处理。官司合约到段落,蔡依林当时的作品写真书与偶像剧“Hi!上班女郎”也纷纷开始执行并录制她的全新音乐。
Sony唱片时期
(2002年-2006年): 蔡依林经历了与大声工作室的合约纠纷,2002年7月签进新力音乐唱片公司,这是蔡依林音乐生涯的一个转折点,Jolin被新东家新力唱片力捧为“音乐女皇”接班人! 于2003年3月发行了《看我72变》专辑,一经推出即获得巨大成功。由于成功的行销计划、以及首首传唱的歌曲,使蔡依林重新站上一线歌手之列,更一举夺下当年最畅销女歌手,以36万张的成绩傲视歌坛。2004年2月发行《城堡》专辑,让已站在乐坛高峰的蔡依林轻松的销售30万张,2005年4月发行第五张专辑《J-game》亦获得承继性的成功,也让蔡依林连续蝉联三年台湾女销售冠军。
百代唱片时期
(现为金牌大风)(2006年-2008年): 2006年2月,蔡依林加盟新东家Capitol唱片,这使蔡依林跃向国际舞台。于5月发行了首张加盟大碟《舞娘》,“舞娘”所造成的风潮。在青少年里可见一斑,蔡依林所造成的风潮在当年更是一阵炫风。这张专辑为蔡依林带来了不只是当年度台湾销量总冠军,也让一直跟金曲奖绝缘的蔡依林在第18届金曲奖中一举获得最佳女歌手及票选最受欢迎女歌手奖,成为史无前例的双料“金曲歌后”;此专辑获得巨大的成功,不管是在制作品质、演唱、舞蹈造型都带给了大众耳目一新的感受,更获得专业评审的肯定。其后所举办的“唯舞独尊”演唱会,精采的高难度表演更是获得全场观众的喝采。发行的《地才故事纪实DVD》描述蔡依林在舞台底下努力奋斗的过程。一连串的努力所随之而来的成功更让蔡依林站稳在流行乐坛的地位。 2007年9月,蔡依林以特务造型风为题材发行了第2张加盟大碟《特务J》,此专辑不但横跨英国、法国和泰国三国家拍摄音乐录影带和音乐电影,为了音乐电影Jolin也去苦练钢管舞和无重力旋转彩带,Jolin苦练这两项也出现在专辑同名首波主打《特务J》里面,特别请到金在元、冯德伦、吴嘉龙拍摄音乐电影演出,此专辑不但利用音乐电影来为专辑作出卖点,特别是专辑第2主打《爱无赦》,利用掌心雷Kila Kila舞炫丽的感觉也成为了舞曲的一阵全新风潮。11月蔡依林因在亚洲声势大噪而被EMI总公司相中,与澳洲天后凯莉·米洛Kylie Ann Minogue对唱《In My Arms》。 2008年,原订于3月发行的英文书《爱的练习语》,唱片公司以内地批文为由不断将发行日期往后延宕,但此举动引发了歌迷以及外界媒体的揣测,因为与金牌大风(EMI改名后)的合约是最后一张专辑,对于蔡依林一旦发行《爱的练习语》而约满后离开,是给处在人事变动的金牌大风一大打击,而故意拖延蔡依林离开的策略。 这张英文专辑虽然仅销售3万张,但还是拿下台湾年度西洋唱片冠军。
华纳音乐时期
(2008年-至今): 2008年,蔡依林生活照(20张)加盟新东家华纳音乐,与陈泽杉继续携手合作,而签约地点则选在刚落幕的奥运场地“水立方”,这也是第一位启用的歌手。外传签约金高达3仟万人民币合新台币约1.5亿,华纳音乐则宣称将蔡依林推向日本发展,并发行日文专辑,除此之外,还打算让蔡依林进军大荧幕挑战影坛。现在也升格为国际品牌设计师自创品牌-72变(Seventy Two Changes),同样也非常的成功。 2009年,发行了加盟华纳音乐的首张专辑《花蝴蝶》,全新的造型风格也带动了一股翩翩飞舞的蝴蝶效应风潮,在此张专辑中的舞蹈风格融入了街头爵士舞、芭蕾的最难的部份Fouette(法语:鞭转),这也是Jolin远赴美国东西两岸进行魔鬼特训学习全新舞步;其中专辑中的高达16套,创下歌坛宣传服新高价码,这次更动用了五位造型师(2位为美国造型师);其中首波主打歌曲《大丈夫》在亚洲最大的LED屏幕进行首播,全新的街头爵士舞风更是带起了一阵全新舞蹈风潮;其中电子舞曲主打《花蝴蝶》这支耗资百万打造的MV里Jolin就换了五套衣服,舞蹈跳了不下30次。《花蝴蝶》预购成绩突破12万张的纪录并在G-music榜首周创下史上最高的销售百分比68.11%。
编辑本段国际成就
01.在2010福布斯中国名人榜获得第7名,收入为4650万。 02. 第一位在奥运场馆水立方(Water Cube)举行记者会的歌手。 03. 第一位走遍世界四大国际唱片公司(环球、SONYBMG、EMI、华纳)的歌手。 2010MusicRadio获最佳国语专辑等
04. 空降欧洲“X-Chart”荷兰单曲榜2008年第34周第10名,在历史纪录上是并列第10名的第5人,进榜4周后登上第1名,成为历史上首位夺冠的亚洲歌手,惊动邻国比利时。 05. 空降欧洲“X-Tip”荷兰单曲榜2008年第34周第1名,成为唯一夺冠的亚洲歌手,创下投票指数最高纪录,力压同时在榜的美国天后Rihanna蕾哈娜。 06. 成功打入欧洲X-Tip100荷兰年终榜第10 名,历史上唯一进入前十的亚洲歌手。 07. 至今全亚洲累计唱片销量突破2300万张,台湾地区销量超过450万张。推出的10张正式国语专辑中已有9张全亚洲销量突破百万大关。创华人女歌手之最。 08. 在台湾G-MUSIC榜获得冠军次数超过70周(综合榜忽略),创历史之最。同时获得三年华语榜年度销量女冠军(2003-2005年)、三年华语榜年度销量总冠军(2006-2007年/2009年)和一年西洋榜年度销量总冠军(2008年)。 09. 第一位在亚洲规模最大的世贸天阶LED巨型天幕首播新歌MV的歌手。 10. 登上英国杂志AskMen网站2008世界TOP99位女星排行榜,榜内唯一华人歌手。 11. 第一位为Hello Kitty设计造型的亚洲艺人,成功设计嘻哈Kitty徽章。同时也是设计商Sanrio公司全世界首位明星设计师。 12. 获得2006MTV亚洲大奖“国际最佳风尚大奖”,第一位获得该奖的华人歌手(往届得主包括Avril艾薇儿),全球超过10亿人次同步观看蔡依林表演《舞娘》。 13. 登上日本杂志《Nail Up》国际中文版封面,第一位华人歌手。 14. 受美国纽约萨克斯第五大道(Saks Fifth Avenue)百货之邀设计并创立自己的品牌,历史上第一位受邀的亚洲歌手。 15. 获得2008法国杂志《亚洲音乐》票选亚洲女歌手、亚洲录影带、亚洲专辑奖,同时也是唯一获评的华人歌手。 16. 受邀参加Chanel法国巴黎2007秋冬高级定制服装周。 17. 获得法国Minu- Net第4届年度最佳亚洲专辑大奖票选第三名,创华人最高排名。 18. 被英国知名刊物《Monocle》访问,第一位被访华人女歌手。 19. 与澳洲性感女神凯莉米洛(Kylie Minogue)合唱歌曲《In My Arms》,成为第一位合作的华人女歌手,并出席其纪录片伦敦首映礼成为唯一特邀嘉宾。 20. 与美国乐坛天后碧昂丝(Beyonce)合拍麦当劳广告的第一位华人女歌手。 21. 登上世界四大唱片公司之一EMI的年度财务报表,第一位华人歌手。 22. 历史上第一位肩负起国际女性品牌LUX力士全亚洲范围代言的艺人。 23. 歌曲《海盗》在全亚洲同步电台首播,收听人数超过8亿人次创纪录。蔡依林专辑封面(20张) 24. J1世界巡回演唱会台湾首创百老汇剧院式舞台,首创的子母大小舞台。另外更耗资百万元架设10组LED,这次豪华百老汇式舞台可以说创下有史以来演唱会舞台之最--最长升降伸展台、最高升降副舞台,站点包括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美国。 25. 唯舞独尊世界巡回演唱会长达2年半、28场的巡演,共吸引全球50万人观赏、门票收入高达10亿,站点包括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与澳洲。其中澳洲站以8千人票房创下了华人当地开唱最高纪录。 26. 第一位在台湾省台北市政府前广场举行签唱会的歌手,到场6000人破纪录。 27. 在台北小巨蛋连开三场演唱会并场场爆满(1万5千人×3),创下历史纪录。 28. 连续6年获得台湾地区女艺人收入第一名,获封“吸金女王”称号。 29. 第一位连续6年获得台湾HITO FM颁奖礼“年度女歌手奖”的歌手!连续6年获得HITO FM年度百首单曲排行榜华人女歌手第一名的歌手。 30. 发行台湾历史上第一张数位专辑。 31.第一位把高难度舞蹈vogue完整跳完的亚洲明星(见 美人计 mv) 32.第一位与英泰混血名模宝拉(Paula Taylor)合作力士广告的台湾艺人

6.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 歌词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邓丽君

作词:林煌坤

作曲:李俊雄

送你送到小村外 有句话儿要交代

虽然已经是百花开 路边的野花 你不要采

记着我的情 记着我的爱

记着有我天天在等待 我在等着你回来

千万不要把我来忘怀 送你送到小村外

有句话儿要交代 虽然已经是百花开

路边的野花 你不要采

记着我的情 记着我的爱

记着有我天天在等待 我在等着你回来

千万不要把我来忘怀

(6)美国华人美女在中国街头唱歌扩展阅读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是由林煌坤作词,李俊雄作曲,邓丽君演唱的一首歌,收录于专辑《少年爱姑娘》中。

邓丽君(1953年1月29日-1995年5月8日),出生于中国台湾省云林县,祖籍河北省大名县,中国台湾歌唱家、日本昭和时代代表性日语女歌手之一。1967年推出首张个人专辑,从而开始其歌唱生涯。

1969年因演唱台湾首部连续剧《晶晶》的同名主题曲而在台湾成名。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千言万语》、《海韵》等作品打开香港及东南亚唱片市场。1974年凭借日文歌曲《空港》获得日本唱片大赏“新人赏”,并由此奠定其在日本的演艺事业基础。

截至1988年,邓丽君共有17张唱片获得香港“白金唱片奖”,10张唱片获得香港“金唱片奖”;1988年12月,邓丽君获“全日本有线放送大赏最优秀歌星赏”,第五度蝉联“日本有线大赏有线音乐赏”。根据日本卡拉OK统计数据结果,邓丽君的《别れの予感》位居1988年日本卡拉OK歌曲点唱总量第1位。

7. 几年前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是一个外籍华人小女孩唱歌的,跟一个女歌星同台唱的,唱歌前还有采访

Stupida - 女歌手Alessandra Amoroso + 小女孩Sara Musella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64eklqXRAE/是这个吗

8. 为什么男子日本唱"海阔天空"看哭中国人

人民网微博报道,近日,一个视频疯传微博及各大网站,内容是一男子东京街头用日语自弹自唱《海阔天空》,在旁边听的中国女孩为此泪流满面。(男子东京街头唱日语版《海阔天空》,改粤语后瞬间泪奔!)该条微博被转发了8万多次,并有1万多人留言评论。视频在秒拍上的播放量超过了3900万次。


香港街头的演出。

Beyond摇滚乐队,是华语乐坛具有代表性的乐队之一,音乐富有朝气充满力量,他们坚持信念、热爱和平、关心社会,其中的《海阔天空》更是直抒热爱自由的胸怀。曾是当年一代青少年的精神图腾,是令诸多中国乐迷终生感动的一支香港乐队组合。

也有人这么说,喜欢Beyond的,都暴露了年龄,但是说这样的话的人,你们不会懂,Beyond在当时代表着什么,黄家驹这三个字,在粤语歌手的心里又代表了什么。



虽然这位歌手的粤语说真的很不标准,唱腔也不算好听,但是却能引起共鸣,懂的人,会忍不住想跟着唱,不懂的人,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为什么。这是一个时代。就如同现在的小时代。。。。

9. 这位美女叫什么名字

http://ke..com/view/750728.htm

中文姓名:陈法拉
英文名:Fala Chen
呢称:法拉、FaLa
日文名:ファーラ
国籍:美籍华人
出生时间:1982年2月24日
星座:双鱼座
身高:171CM
体重:108斤
三围: 34"-24"-34"
出生地:四川成都
祖籍:浙江
学历:大学
小学:成都胜利西路小学
初中:成都盐道街中学
信仰:天主教
毕业学校:Emory University
志向:成为成功商业女性为他人的榜样、于演艺事业取得成就
能操语言:英语、普通话、日语、四川话、粤语
嗜好/专长:唱歌、跳舞、阅读、旅游、与家人及朋友共聚
最喜欢的宠物:猫
最喜欢的食物:中国餐、非奶类食品
最喜欢的饮品:非酒精类
最喜欢的季节:春天、秋天
最喜欢的卡通人物:哆啦A梦
最喜欢的音乐:爵士乐、古典音乐
最喜欢的颜色:红色、粉红、白色、绿色
最喜欢的科目:文学、语言
最喜欢的电影:Shawshank Redemption, Love Actually, Chicago
最喜欢的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
最值得回忆的时刻:当我第一次来到美国
偶像:Julia Roberts
[编辑本段]【选美历程】
2002年全美亚裔小姐冠军
2003年美国华端口小姐亚军
2004年纽约华裔小姐冠军、最上镜小姐、最佳MTV奖、最佳服装奖
2005年国际华裔小姐亚军

10. 华人在美国街头唱歌后来路认人也唱起来

噢噢

阅读全文

与美国华人美女在中国街头唱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动漫美女独自走在夜路 浏览:1557
动漫美女被骗10万 浏览:1302
高铁上的小女孩图片大全 浏览:2087
美女丝袜中出电影有哪些 浏览:1080
古代四大美女ppt 浏览:1919
韩国美女车载dj音乐完整版 浏览:1851
巨臀美女手机在线看 浏览:809
小美女跳舞干净利落 浏览:2226
继承医馆美女小说 浏览:1560
最美军训女生爬草坪的图片 浏览:1776
裸体女人和男人日B图片 浏览:2130
美女是黄视频下载 浏览:1736
大漠苍狼偷看美女换衣服是第几集 浏览:1626
男生温头像柔图片 浏览:1107
让图片可爱起来的小图案 浏览:1259
什么叫姿身大美女 浏览:3752
看日韩美女生活片 浏览:1909
女人使用健慰器图片 浏览:2092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听温柔大方美美哒 浏览:1139
哪里能请到美女演员 浏览: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