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美女专区 > 郑州金发美女博士来中国考古

郑州金发美女博士来中国考古

发布时间:2022-04-24 19:06:37

① 快来帮帮我

汉字的起源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专业工作者,他试图通过科学的途径比如综合运用考古学、古文字构形学、比较文字学、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进一步对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从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汉字发生、发展的一些头绪。

然而情况并不那么简单,除了已有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该遗址近年先后发现10余例商代早期朱书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号则零星分散,彼此缺环较多,大多数符号且与商代文字构形不合。还有一些符号地域色彩较重、背景复杂。

汉字体系正式形成于中原地区

王蕴智认为,汉字体系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在中原地区。汉字是独立起源的一种文字体系,不依存于任何一种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单一的,经过了多元的、长期的磨合,大概在进入夏纪年之际,先民们在广泛吸收、运用早期符号的经验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明了用来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在那个时代,汉字体系较快地成熟起来。

据悉,从考古发掘的出土文字资料来看,中国至少在虞夏时期已经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经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壶上,发现有毛笔朱书的“文”字。这些符号都属于早期文字系统中的基本构形,可惜这样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于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见到的殷商文字资料来说,文字载体的门类已经很多。当时的文字除了用毛笔书写在简册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写在龟甲兽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铸在青铜器上。商代文字资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铜礼器为主要载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时期所反映出来的商代文字不仅表现在字的数量多,材料丰富,还突出地表现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规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结体特征可分为四大类:取人体和人的某一部分形体特征为构字的基础;以劳动创造物和劳动对象为构字的基础;取禽兽和家畜类形象为构字的基础;取自然物象为构字的基础。从构形的文化内涵上来考察,这些成熟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对象与当初先民们的社会生活相当贴近,具有很强的现实性的特征。同时,这些字形所描写的内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个层面,因而还具有构形来源广泛性的特征。

② 考古学这个专业前途如何

概述:
本专业培养具备考古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和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熟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博物馆等、古人类学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能在考古、文物、博物馆等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的考古学高级专门人才。
一、专业基本情况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考古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和能在考古、文物、博物馆等事业单位及国家机关从事研究、教学、管理等实际工作的考古学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考古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和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熟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在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博物馆学、文物学理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古代汉语、史料学、地理学、第四纪环境学、古人类学等方面受到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考古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方法与技能:
◆ 能够从事田野考古发掘、整理及编写考古报告;
◆ 掌握博物馆管理技能;
◆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 了解国内外考古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
◆ 具有从事考古学及历史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3、主干学科
历史学。
4、主要课程
中国通史、世界上古史、中国考古学、考古学导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夏商周考古、战国秦汉考古、三国两晋南北朝考古、隋唐考古、宋元考古、博物馆学概论、文物学理论、考古绘图、田野考古学概论等。
5、实践教学
教学实习安排3—5个月。
6、修业时间
4年。
7、学位情况
历史学学士。
8、相关专业
历史学、博物馆学、民族学。
9、原专业名
考古学。
二、专业综合介绍
考古学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人文科学领域。考古学根据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实物资料进行研究,为探索中外悠久的历史与璀璨的文化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考古学发祥于近代的欧洲,20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梁思永先生第一次运用科学的发掘方法在河南安阳遗址判明了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殷文化的年代先后关系,标志着中国考古学正式走向科学化。新中国成立后,在文化部设立了文物局(后改为国务院直属的国家文物局),同时在各地设立文物管理委员会,负责考古工作。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加大了对考古的投入,特别是为配合基础设施建设而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如三峡库区考古等。考古学逐渐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走向大众。各种传媒也加大了对考古的宣传力度,中央电视台先后现场直播了北京老山汉墓和云南抚仙湖水下考古并进行了跟踪报道,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考古研究的领域也大大拓展,除继续完善中国考古学体系外,建筑、艺术、音乐、天文、地震等各方面的研究也逐步与考古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一个以考古研究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系统已经形成。
考古学作为一门严谨的学科,有其专门的研究方法。其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这些实物资料大多埋藏于地下,首先必须运用地层学的方法经过科学的发掘才能被系统而完整的收集,这是考古学研究的基础和第一步工作。然后,运用类型学原理提取实物资料所包含的各种信息,并与文献相印证,以达到复原人类历史、阐释存在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的目的。
为了培养更多的考古专业人才,目前国内十多所大学设立了考古学专业或考古学系,建立了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善的教育培养体系,面向全国招生。学制四年,本科毕业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本科阶段除了学习中国通史、世界上古史和考古学通论、地层学和类型学原理等基础课程以外,将重点学习从旧石器到宋元各个时期的断代考古课程,使学生掌握不同时期不同地点的考古学文化,并最终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考古学体系。同时还将系统学习田野考古方法、考古绘图和考古摄影等专业技能。另外,两个月到一学期不等的田野考古和室内整理实习,使学生奔赴考古第一线,有机会在洞穴里发现古人类的遗迹,在河流旁揭示新石器时代的村落,探访夏商周三代的都城,寻找东周列国的陈迹,考察秦汉帝国的伟业,清理六朝时期的墓穴,目睹隋唐盛世的风采,鉴赏宋元时代的奇珍异宝……当自己亲手将沉睡于地下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文物唤醒时,喜悦和兴奋之情难以言表。
毕业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继续深造或投身工作。由于目前国内考古专业人才匮乏,各单位都对考古学子虚席以待。既可以去政府职能部门从事文物管理工作;也可赴考古所和博物馆进行田野发掘和文物研究工作;还可以到新闻出版部门和教育部门去报道考古发现,宣传考古知识,唤起全民文物保护意识;海关也需要考古人才去帮助他们鉴定文物,防止国宝流失海外。
考古学专业代码:060103。
三、专业教育发展及状况
考古学的产生渊源流长,但直到近代它才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科学。近代考古学大约于19世纪中叶首先产生于欧洲,以后逐渐遍及到全世界。早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古器物的关注,后来形成的古器物学就是近代考古学的前身。
中国考古学的前身是北宋以来的“金石学”,这与欧洲的古器物学有相似之处。但直到20世纪20年代,以田野调查发掘工作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才在中国出现,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学发掘有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等。
北京大学是中国高等学校中最早设置考古学的高校。1922年1月,北京大学考古科学成立,沈兼士任主任,下设考古学研究所,着名考古学家马衡先生任所长。另外,当时在南京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是中国现代的学术研究机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该所是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工作最多的单位。
早期在考古学界有影响的人物有王国维、马衡、郭沫若、夏鼐、黄文明、梁思永等。这些着名的学者大多数都在北京大学考古研究所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过。
在建国初期,设有考古学专业的院校还较少,主要有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等。招生人数也较少,全国的本科生、研究生招生总和每年只有近百人。初期的代表人物有郭沫若、夏鼐、阎文儒、裴文中、贾兰坡、郭宝均、苏秉琦、宿白、吕遵谔、李仰松、俞伟超等。代表成果有宿白的《白沙宋墓》、中科院考古所洛阳考古队的《洛阳烧沟汉墓》、阎文儒的《金中都》与《汉唐城市遗址》、吕遵谔的《旧石器时代》、李仰松的《云南省佤族制陶概况》、俞伟超的《邮城调查记》等。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考古学的教学、研究、田野发掘都受到了巨大的破坏和冲击。全国高校的考古学专业开始停止招生,大部分院校的老师和向学上山下乡,参加劳动改造,部分学校在70年代初才陆续开始招生,招生人数比建国初有所减少,并且大多数为推荐、选拔的工农兵学员。不过此期在考古界还有许多重大的发现,如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河北满城县西汉中山王刘胜墓等。代表人物有俞伟超、李仰松等。代表成果有俞伟超《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漆器制地诸问题》、李仰松的《谈谈仰韶文化的翁棺葬》等。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多数的发达国家和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都设有考古学的专门研究机构或在大学里开设考古学课程。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很多大学里设有考古学系或人类学系(主要研究古人类的起源和文明的起源),考古学的发展也较充分和深入,考古学的理论和方法也有较大的发展和延伸。现在全世界考古学的教育已经十分系统化,逐步走向以资源共享、加强交流为目的的信息化道路。同时,文理交叉的倾向也日趋明显,科学技术越来越多的为考古学所利用,形成了遥感考古、碳十四测年、DNA分析、成分分析等众多科学技术与考古学相结合的新领域。
改革开放以后,国家的经济建设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期,伴随着大规模基本建设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古代文化遗物重见天日,这在客观上促进了考古学的发展。另外,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并逐步扩大文物考古专业的设置和招生规模。现在国家在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郑州大学等十几所院校设有考古学专业,每年培养的本科生、研究生总和达400余人。另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也招收研究生。考古学培养的人才层次十分齐全,各个学历层次均有。现仍在各院校任教的着名考古学家有宿白、邹衡、严文明、俞伟超、张忠培等。随着国家发展的大趋势,考古学的专业设置课程显得太过狭窄,因此,许多老一辈的学者越来越主张调整专业,注意向大专业发展,就是培养各个方向均有涉及的人才。
现在国际上的考古学教育十分普及,专业设置也日趋合理,招生规模也逐渐扩大。如埃及开罗大学考古系每年招收500余人。现在国际上考古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人类起源及迁徒的探索、古代文明的产生、各大古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对比研究等领域上。
考古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从诞生到现在只有一个多世纪的时间,但它自诞生以来所表现出来的恒久生命力却不容忽视,就国内的社会需求来说,考古人才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大量的文化遗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和保护这些古代的遗存;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也大大增加;另外,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日趋深入和广泛,而中华文化又在世界民族之林独树一帜,这就必然使得文化交流变得更加重要,而近一个世纪以来出土的文物更让世人瞩目。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使考古学得到更大的发展,同时也需要更多的力量投入到考古工作中来。
四、专业就业数据分析

五、专业就业状况及趋势
从就业方向看,考古专业的就业主要集中在文博系统的各个教学、研究单位和相关的领域,如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及其在全国各地设立的发掘考古队;高等院校的研究所或中心;全国各省市的文物考古研究所、博物馆。另外,随着学科交叉和新兴学科的产生,许多相关的研究领域也需要大量的考古人才,如古文字、古文献、艺术史、美术史、历史学等领域。
近年来,古董市场方兴未艾,许多拍卖行、拍卖公司、文化公司等也是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这里较多的是进行文物的鉴定工作。每个领域都需要管理人才,文博系统也是如此。中国文化遗产十分丰富,考古学家所做的工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全国各地每天都有文物出土,盗墓现象也十分严重,这些都需要管理:文物出境管理也需要专业人才;另外,出版社也需要许多有考古学知识的编辑人才,近年来,到出版社就业的学生也逐渐增多。
国家对考古专业人才就业有很多的政策规定,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做,多去参加野外的考古发掘,整理大量的出土的文物。由于毕业生踏实地工作,在考古学领域涌现出了许多有影响的新人,他们大多是先从事基础的发掘工作,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从而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考古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就业前多参加实践,使自己具备一个毕业生应有的素质,另一方面要学会与人相处,具有团队精神。
由于社会、历史的原因,考古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会遇到社会上一些人的不理解,这给就业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但总的就业前景还是很乐观的。已经就业的毕业生的收入,总体情况也处于社会的中等水平。
现在,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和国家对文物工作的扶持,考古专业的就业形势趋好。
文博系统的队伍逐渐在扩大,考古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随着社会的进步、学科交叉的加强以及就业渠道的拓宽,许多与考古相关的领域也会需要考古专业人才,考古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之路也会越来越宽。
毕业后根据不同的目标,不同的选择。
立志于学术上的建树,可以选择大学和研究所中的相关职位;
有意于商海里的搏击,可以考虑拍卖行或各类文物商店;
如果你有足够敏锐的观察和鉴别能力,也可以试试海关文物鉴定一类的工作,收入很大程度上与业绩挂钩。
六、专业院校分布(部分)
西北大学 山西大学 郑州大学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武汉大学 中山大学 四川大学

③ 严文明的故事

严文明,1932年出生,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国文明的起源研究。
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并留校任教至今,曾任北京大学考古学系主任、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现为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兼任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国际史前学与原史学联盟常务委员等

期从事新石器时代考古教学与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了洛阳王湾遗址、河南大司空村遗址、山东长岛北庄遗址、河南邓州八里岗遗址的田野考古和室内整理工作,在考古学理论与方法、考古学史、考古学文化谱系、聚落形态、文明起源、农业起源等方面都有所创获,在多个方面引领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展。
主要作品:1.《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89;
2.《中国通史(二):远古时代》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略论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
4、《环境考古研究的展望》 《走向 21 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
5、《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1998年。
主要观点:六十年代,在河南偃师附近的二里屯又发现了一个宫殿区,这个地方有一个墓葬,里面有很多的青铜器,考古学家把他称做二里头文化。它的年代比郑州商城还要早,但早在什么时候,学术界一直有争议,有的认为是商朝,有的认为是夏朝,有的认为是一个发展过程,前段时间是夏朝,后来发展到了商朝。在九十年代,在二里头的旁边又发现了一个偃师商城,年代和郑州商城差不多,在两个挨近的地方不可能有两个商的都城,因此有的学者推断是商灭夏以后,在夏原有的都城附近建了一个都城。又经过夏商周断代工程,以及炭十二的检测,基本确定了二里头为夏文化。因此人类文明又推进到了夏朝,但是人类文明不可能一个早晨就形成了,夏文化的形成也一定是有个形成过程的,不管怎样讲,文明应是野蛮人创造的,因此学者都很一致的认为应在新石器时代去寻找人类文明的起源。
关于中华民族起源、中华文明如何发展演化的问题,一直夹杂在历史和考古的双重辨证发展中。严文明指出历史的论证不同于考古发现。考古是科学,讲究的是实证。因而在考古中,黄帝、炎帝究竟是否存在,它们是否具有不同文明体系,这些问题都是被忽略的。考古是拿具体的发掘实物--比如说石器物、骨器来说话。
严文明教授在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同事赵辉教授对此也表示认同。赵辉指出,由于缺乏文字的记载,对于黄帝、炎帝是否有其人,是否同为一人,都无法得到确切的结论。因而,在考古学上只是承认有黄帝、炎帝时代的存在,但具体的历史细节却无法得知。"雕龙碑遗址发掘情况表明了当时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说房屋建筑、新的发明,这些都是实在的,考古研究人员所做的恰恰只是这些,却不能将其发现成果与神话传说一一划上等号。
严文明表示,对于中华民族的起源,考古学上已可以追溯到一二百万年之前,那些都是有科学依据的,但黄帝、炎帝的传说却不能作为考古推论的依据。尽管上世纪90年代便提出了牛河梁"女神庙"是否为炎帝族文化,但那一推论学界没有得到共识。考古界一般将中华民族文明起源的问题划归到仰韶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等概念范畴内。

④ 郑州一考古工地现场,考古实习生掉进考古坑致多处骨折,考古工作有多危险

个人认为考古工作的危险主要来自于以下这些方面:

第一是考古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恶劣

比如在沙漠、高原、山区、丛林,恶劣的自然环境本身就危险重重。有些遗址地处险要之地,路况非常艰险,想要到达都是巨大的考验,对于考古人来说,遇到泥石流、塌方、大雪封山等情况也算是家常便饭了。

有次去汶川考察羌族人的石棺葬,汽车基本是在云间小道穿行,旁边是万丈深渊,开车的司机从来没有开过这样的山路,到达终点的时候,他下车就吓瘫了。

据说,秦始皇墓到如今都不敢发掘,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防氧化科技还不够好,另一方面,秦始皇墓在文献记载中也是机关重重,盗墓贼都不敢去。所以在中国,直到现在,有的考古队进入比较神秘的墓葬进行发掘时,会先举行相关的祭祀仪式以慰亡灵,以便考古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般来说,进入大型墓穴发掘时,人多的时候比较好,切忌单独一人在里面。有一次,一位女学者独自进入成都明十陵的定王次妃墓考察,进去不久就觉得墓穴阴冷,回来之后大病一场咳到吐血,半个月才治好。

⑤ 中国考古现状

这个世纪的最后几年,中国考古学无论是在发现和研究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一批重要的古遗址和古墓葬在这时期被发现和发掘,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并开辟了新的领域。例如,位于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分水岭两侧的陕西洛南盆地和腰市盆地新发现的数十处旧石器地点,对认识中国南方与北方旧石器文化的关系提出了耐人寻味的问题;湖南澧县八十垱遗址发现的我国年代最早的环壕聚落(并有围墙)、大量不同种类的稻谷和伴出农具,对研究中国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早阶段的稻作农业及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成都平原龙山时代古城址群的发现和发掘,使人们认识了一种早于三星堆文化的新的考古学文化“宝墩村文化”,为探索三星堆文明形成的原因和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交互关系奠定了基础;河南安阳市洹北商代中期的花园庄商城的发现和确认,弥补了商代都邑发展过程中商代前期的郑州商城与商代后期的安阳殷墟之间的缺环,使商王朝历史的考古学观察建立在更可靠的基础上;西汉初期的广州南越王宫署遗址、北魏都城平城的辟雍和明堂遗址、元朝陪都元上都宫殿遗址的发掘,在中国城市建筑史的研究上占有重要地位;浙江寺龙口越窑的发掘,提供了越窑从唐到南宋初发展的地层证据,纠正了陶瓷史研究中的一些错误,堪称越窑考古的重大突破……。此外,从1997年开始实施的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考古发掘项目“三峡水库淹没区及迁建区地下文物的抢救保护工程”,全国考古科研机构和高校考古专业的考古工作者几乎都云集在三峡库区,每年发掘的面积超过了10万平方米,先后发掘的重要遗址就有重庆丰都县烟墩堡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丰都县玉溪前仰韶时代遗址、忠县哨棚嘴仰韶时代至龙山时代遗址、忠县瓦渣地及羊子岩(中坝)周代工业遗址、忠县半边街(崖脚)和云阳李家坝等

战国墓地等,这些都为研究三峡地区的远古人类的活动、古代文化的发展进程、巴国历史及其与楚国和蜀国的关系、先秦陶器制盐和相关产业、历史时期的政区地理等课题抢救出大量珍贵资料,笼罩在三峡地区远古历史之上的迷雾也正在被逐渐揭开。

其次是一批重要的考古报告在“九五”期间问世,这些考古报告既是发掘者和报告整理者对某一考古材料的初步研究的成果,又为更多的研究者作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在这些新的考古报告中,有的是已经发掘出多年,迄今才整理完毕的重要考古材料,如新近出版的大汶口文化的《兖州王因》报告。又如可能是中国第一个早期中央王朝都城遗址的河南偃师县二里头遗址,该遗址从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的正式考古发掘报告《偃师二里头》也是在这期间出版;更多的是近十余年新的考古发现,如新石器时代的《舞阳贾湖》、《肖家屋脊》、《宝墩遗址》、《岱海考古》等,夏商时期中原地区的《垣曲商城》、《郑州商代铜器窖藏》,北方地区的《大嘴子》、《大甸子》、《朱开沟》,南方地区的《新干商代大墓》、《三星堆祭祀坑》等,西周时期的《洛阳北窑周人墓葬》、《天马-曲村(1980~1989)》、《张家坡西周墓地》、《三门峡虢国墓》等,东周时期《铜绿山古矿冶遗址》、《厝墓-战国中山国国王之墓》、《太原晋国赵卿墓》,汉唐时期的《汉长安城未央宫》等,就连长期以来很少系统报道考古发现的西藏和新疆也有《拉萨曲贡》、《新疆察吾乎》这两部重要的报告出版。这些考古报告除了揭示了一些新的考古学文化(如宝墩村文化、朱开沟文化、曲贡文化等)的面貌、弥补了区域考古学文化的缺环外,还促进了稻作农业的传布和发展、城邦社会到中心都邑的转变、夏商历史的考古学观察、周人贵族墓葬制度、中国区域青铜文化及其文明地位、古代金属采冶技术及其组织、中国古代都邑等课题的研究。有些重要的考古报告一出版就在学术界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三星堆祭祀坑的报告出版后,很快就召开了两次国际学术讨论会,反映该领域研究成果的一套丛书也将在近期出版,即其一例。

其三是涌现了大量新的考古学论着,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在综合考古研究方面,“九五”期间,北京大学考古学系承担的多卷本《中国考古学》这一国家社科精品项目,现在已经接近于完成。该书全面综合分析了中国本世纪考古资料,构架中国考古学的基本框架,并为用实物资料重建中国上古史和更全面地认识中国秦汉以后的历史奠定了基础。欧美学者集体编写的《剑桥中国先秦史》则并列采用文献材料治史和考古材料治史两种不同的研究途径,不强作折衷,其考古研究部分集中反映了目前西方的中国考古学者对中国文明起源到秦统一时期的文明进程的理解和研究水准。在区域考古研究方面,良渚文化研究的汇集《东方文明之光》和《良渚文化研究》两书几乎涵盖了良渚文化研究的主要领域,代表了目前国内外这一领域研究的水平;《东北亚考古研究》对辽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变迁和各阶段的代表性遗存进行了多视角的探讨,并对该区域文明的渊源及其对日本的影响作了有益的探讨。在专题考古研究方面,“九五”期间更有《藏传佛教寺院考古》、《环境考古研究》、《东亚玉器》、《中国古代制陶工艺研究》、《汉唐之间宗教艺术与考古》等。此外还有不少已经公开出版的博士生学位论文。这些专题考古学论着扩大了研究的范围,有的研究课题是过去未曾或很少涉及的。

其四是新的自然科学手段在考古学上运用更加多样。在田野考古记录手段上,我国考古界已经有多个考古教学和科研单位自行开发了田野考古资料计算机管理系统或数据库,并运用GIS和GPS数据采集仪记录和保存考古数据,使用电子全站仪测绘和记录考古遗存,考古学的记录手段已开始跨入数字化的门槛。在考古材料的测年技术上,除了继续使用先前已有的诸如常规C14、热释光等测年技术以外,还建立或改进了加速器质谱的C14、光释光、不平衡铀系法、电子自旋共振法等测年设备,测年手段更加多样,测年数据更加精确。在遗存性质的分析上,考古研究者除了注意通过筛选、浮选、孢粉采样等传统手段来获取更多的信息外,微量元素分析、遗物的成分分析等手段也得到了较多的运用;并已有考古机构与遗传学科研机构合作,开始了提取古代人骨中DNA来研究古代族属的尝试。在考古学研究方法上,区域考古更加受到重视,出现了多篇(部)综合研究一个自然地理区域的论着,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的考古系还与国外大学的同行合作开展了小流域的区域考古研究。“九五”期间进行的备受关注的夏商周断代工程,虽说是为了解决中国历史时期初期的年代学问题的一个国家科研项目,最后的结项报告也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但通过这项研究,改进了测年技术手段,积累了一大批年代数据,为中国考古学的年代学基础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⑥ 北大考古女博士患绝症,临终遗愿捐赠遗体,结果怎样

我国一直都讲究“死者为大”,人死后要“入土为安”。当年为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全国推行火葬,还受到了诸多重视传统的父老乡亲的抵制。死后捐献器官、遗体,甚至被可称为大逆不道的事情。

其实,对于现代医学和人体科学研究而言,人的躯体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但我国因为受传统丧葬文化影响,可供研究的遗体数量极少,这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制约了相关研究的发展。

不过,随着近代以来,各种思潮涌入中国,现代化技术和唯物主义思想逐渐成为主流。虽然将遗体捐献出来的人仍是少数,但大家对此的接受程度也在逐渐提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将遗体捐献作为一个选项,帮助需要的人继续生命。

一位80后女博士娄滔,就因身患绝症,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做出了一个决定:将遗体捐献。

⑦ 考古系出来都能干什么女生能从事野外考古吗

考古系毕业的学生能够进行基建考古,可以在地方研究所,中央研究所,博物馆,拍卖行等地方工作。一般野外考古条件艰苦,不适合女生从事,但是女生是具备从事野外考古的资格的。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学习考古专业,考古专业的女性人才也越来越多。除了野外考古不太适合女性工作之外,其他在研究所的工作都非常适合女性。一般来说,野外考古的机会非常难得,所以大部分的考古专业毕业生选择在研究所和博物馆工作,工作待遇也相当不错。

(7)郑州金发美女博士来中国考古扩展阅读:

一般来说,考古学是根据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实物,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科学。这些实物资料包括各种遗迹和遗物,多埋藏在地下。通过发掘、鉴定、分类等复杂的工作,这些实物资料才能得以系统、完整地收集起来。因此,考古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是田野调查和发掘。

目前开设考古学专业的高校有:北京大学、西北大学、山西大学、郑州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

⑧ 中国第一个考古学博士是谁

徐功巧是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授予的埋学博士,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女博士。

⑨ 我国近年5大考古发现有哪些

其实近年还有很多考古发现,只列举下面几例:
2010年度古新发现:“南澳1号”明代沉船:
“南澳Ⅰ号”是我国沿海经过正式考古调查和发掘的明代沉船,它为解决中国海外贸易、航海、制瓷等诸多学术课题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实证材料,研究明代中国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线索。以陶瓷为例,沉船中大量的漳州窑系产品极富特色。由于漳州窑的属性,目前国内传世与出土的器物均不多见,窑址发掘亦多为残件;本次发掘不仅提供了品种极为丰富的成品,同时也填补了16-17世纪间大航海时代我国海外贸易政策转变、东南沿海经济结构变化等资料的空白。

2011年考古发现:河南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
老奶奶庙遗址位于郑州市西南郊、二七区侯寨乡的樱桃沟景区内。在50平方米发掘范围内,发现3000多件石制品、12000多件动物骨骼及碎片、20余处用火遗迹,以及多层迭压、连续分布的古人类居住面。这处新发现非常清楚地展示了当时人类在中心营地连续居住的活动细节,同时也发掘出土一系列与现代人行为密切相关的文化遗存。老奶奶庙遗址的发现进一步将近年来在嵩山东南麓调查及发掘的数量众多的旧石器地点完整地连接起来。这些地点既有临时活动场所,也有长期居住的中心营地,还有专门的石器加工场所,以及摆放石堆与大象头骨的特殊活动遗迹。其分布明显成群组聚集,构成多个以基本营地为中心,各类临时活动地点成放射状分布的遗址群。遗址群沿古代河流两侧分布,有各自相对独立的活动领域。新发现确切证明,早在距今3~5万年前中原地区已有繁荣的旧石器文化与复杂的栖居形态。

2012年考古发现:内蒙古辽上京皇城西山坡佛寺遗址:
辽上京城址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林东镇东南,由皇城(北)和汉城(南)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西山坡是上京皇城西南的一处自然高地,也是全城的制高点,尚存三组东向的建筑基址。其中北组的中部偏后,有三座地面保存较高的圆台形建筑基址,编号为YT1、YT2和YT3。

根据发掘的遗迹形制和遗物可知,YT1应是一座砖木混合结构的六角形佛教建筑基址。于辽代始建,至少进行过两次大规模修筑,金代以后才逐渐废弃。YT2和YT3可确认是六角形塔基,二塔基的包砖、散水的做法和规格均与YT1相同。本次发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辽代都城遗址考古。根据考古发现的遗迹和遗物,可以确认西山坡是一处辽代始建的佛教寺院遗址,位置重要,规模庞大。佛寺北组为东向的长方形院落,四周有院墙。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为大型的六角形砖木混合结构建筑(YT1),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小型的六角形砖塔(YT2、YT3),前有小型建筑基址和广场。YT1建筑结构特殊,柱础雕刻莲花纹、龙凤纹,出土刻画写实、彩绘贴金的泥塑造像,这些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座基址的等级和功能。这次发掘成果确认了西山坡建筑遗址是佛教寺院的建筑性质,对重新认识辽上京皇城遗址的形制布局将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本次考古新发现为研究辽代考古、历史、佛教和建筑等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3年考古发现: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汉木椁墓:
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和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地点一处西汉时期墓地进行了抢救发掘工作,共发掘了西汉时期土坑木椁墓4座。墓葬均早期被盗。墓葬为竖穴土坑木椁墓,分为有底箱和无底箱两类。墓葬方向和大小相近。方向为南北向,椁室长5~7米、宽3~4.5米、高2~2.2米。共出土遗物620余件,其中陶器有罐、鼎、盆、钵、瓮、壶、井、灶等;漆木器有耳杯、奁、几、盘、盒、木俑、马、璧、杖、器座、案、半圆形器、织机模型等;铜器有弩机、带钩、扣饰、钱币有“半两”和“五铢”;另有少量铁器、竹编器、草(棕)编器等。重要收获有M1出土的50余支木牍、M2出土的玉质印章和4件竹木制织机模型、M3出土的920余支(编号数量)竹简及人体经穴漆人像等。M1出土木牍书写内容为官府文书和巫术两类。M3竹简为医简,经初步整理,医书暂定名为《五色脉诊》《敝昔医论》《脉死侯》《六十病方》《病源》《经脉书》《诸病症侯》《脉数》《医马书》。墓葬年代初步推测为西汉景帝、武帝时期。出土四部织机模型应是迄今国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多综多蹑织机,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丝绸纺织技术研究的空白;首次在四川出土的医简是继马王堆之后出土的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医简医学文物。

2014年考古发现:广东郁南磨刀山遗址与南江旧石器地点群:
磨刀山遗址位于广东省西部云浮市郁南县。该遗址是广东省首次发现并经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旷野类型遗址。4个月的抢救性发掘取得突破性收获——这里是广东目前确认年代最早的古人类文化遗存。这一发现填补了广东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将该地区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历史由距今13万年左右大幅提前至数十万年前,是广东史前考古的重大突破。该遗址的发现既是岭南及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进展,为华南乃至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新材料,同时也为深入研究华南—东南亚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关系、区域人类起源与演化历史以及东西方文化比较等国际热点课题提供了重要的新契机。

2015年考古发现:郭家庙曾国墓: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郭家庙曾国墓地位于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曾国墓地,总面积120万平方米以上,分为郭家庙曾国墓地和曹门庙墓区。郭家庙墓地分布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山岗上,北岗为郭家庙墓区,南岗为曹门湾墓区,总面积达120万平方米以上。墓地东距周台遗址、忠义寨城址1公里,西距九连墩战国楚墓群1.5公里。2002年和2014年对郭家庙墓地的两次发掘,证实这一墓地是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曾国高等级贵族墓地。2014年的考古发掘,因其重大的学术价值被评为当年的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此次展览是首次将2002年和2014年郭家庙墓地的发掘成果展出。郭家庙曾国墓地与叶家山西周早期曾国墓地、文峰塔曾国墓地、擂鼓墩曾国墓群共同构建了曾国考古学的年代序列,为研究曾国历史与周代封国制度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考古发掘是指为了科学研究,经文物行政部门批准,根据发掘计划,对埋藏文物的地方、对古文化遗址、古墓葬进行调查、勘探和发现、挖掘文物的活动或工作。考古发掘的文物,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

阅读全文

与郑州金发美女博士来中国考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动漫美女独自走在夜路 浏览:1561
动漫美女被骗10万 浏览:1306
高铁上的小女孩图片大全 浏览:2091
美女丝袜中出电影有哪些 浏览:1083
古代四大美女ppt 浏览:1924
韩国美女车载dj音乐完整版 浏览:1855
巨臀美女手机在线看 浏览:811
小美女跳舞干净利落 浏览:2228
继承医馆美女小说 浏览:1561
最美军训女生爬草坪的图片 浏览:1781
裸体女人和男人日B图片 浏览:2134
美女是黄视频下载 浏览:1746
大漠苍狼偷看美女换衣服是第几集 浏览:1632
男生温头像柔图片 浏览:1108
让图片可爱起来的小图案 浏览:1261
什么叫姿身大美女 浏览:3768
看日韩美女生活片 浏览:1912
女人使用健慰器图片 浏览:2100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听温柔大方美美哒 浏览:1141
哪里能请到美女演员 浏览: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