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不断变化的中国审美,如今到底什么样的女子才算真正的中国美女
在不断发展的中国来说,中国人的审美也在逐渐地发生变化。而现在看来,长相清秀和身材高挑均匀应该才算得上是中国美女吧。
再除却五官,女子的身高也成为了大众审美点之一。大多数人偏爱身高偏高的,因为矮的人会让人看上去很挫,而且矮的人对体重要求会更高,大家都知道高才显得瘦嘛。再除却身高,皮肤又是一个审美点,大多数人喜欢皮肤白的吧,估计喜欢黑黄的没几个,除非是人真的长得很好看。俗话都说一白遮百丑,这句话一点都没错,涂上粉大家都是小白脸,好看得不得了。
但在这样不断变化的审美下,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只要你长得耐看,让人看上去觉得舒服,那就算得上是美女了。
❷ 中国男人对女人的审美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中庸,外圆内方。因此传统审美下的美女一般符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身材、体形:不高不胝,不胖不瘦,匀称协调、圆润适度。
2、脸形、五官:线条柔和、圆润的鹅蛋脸、瓜子脸比较符合中国人视觉审美。
3、性格、气质:恬静、温柔,清纯、雅致。
二、男人眼中的美女
男人欣赏女人,一般先凭第一感觉,有了感觉才会再进一步深入了解,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眼缘。因此在男人心里,女人的气质表现是第一位的。清纯雅致、温柔恬静、优雅大方、 乐观开朗、小鸟依人的女人,比较容易引起男人的注意。
有了眼缘,男人才会进一步去了解女人。男人了解女人,一般是先从整体开始,重点关注脸部。
(一)身材:女人的身材是除气质之外,最能引起男人关注的地方。
男人认为比较好的身材,是身高中等,体形匀称, 前凸后翘,腰细腿长。
具体的标准是:
1、身高:162厘米左右(157—162—167厘米均属标)。
2、体重:体重≈(身高-70)×0.6。如果你的身高是162厘米-70=92,92×0.6=55.2公斤。这是标准的健康体重,美女追求的窈窕身材应以美容体重来计量,即在理想健康体重基础上再减去4.5公斤。
3、形体:体形圆润 下体等于或略长于上体。
4、三围:饱满、挺括、有弹性。
胸围:20—30岁年龄段,胸围的大小要取决于身高来衡量。胸围≈身高×0.53,如果你身高=162厘米,胸围≈162×0.53≈85厘米。
臀围:20—30岁年龄段标准的臀围≈身高×0.54,如果你身高162厘米,臀围≈162×0.54≈87.5厘米。
腰围:20—30岁年龄段标准腰围=身高×0.37,如果你身高162厘米,标准腰围=162×0.37≈61厘米。
(二)脸形、五官
女人的身材在引起男人注意后,男人关注的重点就转移到脸部,脸部的形状、五官的搭配,能够给人们留下很深的印象,这种观感和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颜值。瓜子脸或鹅蛋脸,搭配协调,特征鲜明的五官,往往更能打动男人。具体到细节上,影响颜值的因素主要有:
1、发际线不要太高,也不要太靠下,有美人尖会大大加分。太高,太精明,大多人认为不易相处。太低,人显得愚笨,也不太讨人喜欢。美人尖会让人显得喜庆,显得脸型更加小巧,整体看去更有气质。
2、眉毛:传统的美眉细而长,边际弧线圆润,如卧蚕,有这样眉毛的人,笑起来眼睛下面鼓鼓的,非常可爱,凸显了眼睛的存在感,让眼睛更大更有神。
3、眼睛:眼睛是一个美人的五官中最传神的部位,一撇一笑都是由眼睛来完成。美眼一般具有以下特征:双眼皮明显、眼大而圆、眼窝深、眼尾上扬、眼睛有神。
明显的双眼皮可以让眼睛看起来更大,眼窝更深。
大而圆的眼睛,使眼睛更突出、更有神。
眼窝深凹,显得眼大,深邃迷人,确实好看。
眼尾上扬,让人自带笑意,显得年轻喜庆。
眼睛有神,平添人的灵气,让人看着舒服,不由增加了女人的吸引力。
4、鼻子:高挺或圆润。
鼻子高,整个面容看起来就形状分明。鼻子圆,看上去特别的有灵气!
5、嘴:嘴小、唇薄、嘴角翘,有酒窝更迷人
中国传统的美嘴是樱桃小嘴,嘴小而圆,更性感。
嘴唇薄,让人产生嘴巧和面带着笑容的印象,给人的感觉就是脾气比较好,比较和善和好接触的样子,让人很容易想和你去交朋友,更不要提笑起来时候的甜美可爱。
嘴角上翘,俗称微笑唇,这种女人就算没有笑,看起来就像在笑,面相很有亲和力,而且唇形很好,非常适合涂口红。不笑就很美了,一笑感觉春天来了,非常甜美温暖。
❸ 中国传统美人标准
何谓美女?美女的标准是什么?
美女,一般是指容貌美丽的女子。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总结得要全面的多,“所谓美人者,以花为貌,以鸟为声,以月为神,以柳为态,以玉为骨,以冰雪为肤,以秋水为姿,以诗词为心,以翰墨为香,吾无间然矣”。
关于美丽的标准,生活在不同时代、地域和文化环境中的人,可能存在着“审美观”的差异,但从总体上来说,仍具有一些较为鲜明的共同点。
综合中国历代赞咏美女的不朽名篇,以及古今作者关于美女评价的各种版本,美女研究整理概括出评价中国古代美女的十大标准:
1、肤若凝脂
“凝脂”,凝固的脂肪,光滑、细腻而洁白。“肤若凝脂”,皮肤光滑、细腻而洁白,是中国古代美女的主要标准之一。
女人形体美,首先要看肌肤,而肤色白最为难得。《诗经》云:“素以为绚兮”,素者,白也。“妇人本质,惟白最难。常有眉目口齿般般入画,而缺陷独在肌肤者”(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部》)。古有“一白遮百丑”的说法,皮肤是否白嫩往往被看作是女性美的第一标准。
“肤若凝脂”出自《诗经·卫风·硕人》,形容春秋时卫庄公夫人庄姜的肌肤之美。可以说,生为黄种人的汉民族,自先秦以来就以肌肤白为美。如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周邦彦《南柯子》:“腻颈凝酥白,轻衫淡粉红”等。
作为白的极致的“雪”和晶莹透明的“冰”,也常被用作修饰美女的肌肤。“冰雪”一说出自庄子《逍遥游》:“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后世借用者很多,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眉如翠羽,肌如白雪”;温庭筠《菩萨蛮》:“鬓云欲度香腮雪”;五代薛昭蕴《浣溪沙》:“倚风凝睇雪肌肤”;吴文英《贺新郎·湖上有所赠》:“雪玉肌肤春温夜”;清·苏曼殊《本事诗》:“乌舍凌波肌似雪”等。古诗词中有一个流行的术语是“玉骨冰肌”,蜀主孟昶在《玉楼春·避暑摩诃池上作》中赞花蕊夫人:“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苏轼《洞仙歌》中转述此词:“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苏轼在另一首词《西江月·梅花》里借用了这个说法:“玉骨哪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表面是咏梅花,实际上暗指他的伺妾朝云;杨无咎《柳梢青》也有“玉骨冰肌,为谁偏好”。
在描写女子身体的诗句中,“玉”字出现的频率远超过“冰”、“雪”两字。中国人偏爱玉,因为“玉润而不污,是仁而至清洁也”(《春秋繁露·执贽》)。光洁温润的“玉”,也常用作形容美女的肌肤。如江淹《丽色赋》:“仙藻灵葩,冰华玉仪”;柳永《昼夜乐》:“腻玉圆搓素颈”;柳永《合欢带》:“一个肌肤浑似玉”等。据《王子年拾遗记》记载:刘备的妻子甘皇后玉质柔肌,姿态光艳。一次刘备召甘后到白绡帐中。下属远远望去,只见帐中的甘皇后好比月下聚雪。河南进献一个玉人,高三尺。刘备把玉人放在甘美人的身后。甘后和玉人洁白齐润。刘备说:“不意我玉人乃有两也。”
以上诗词分别用“脂”、“皎”、“酥”、“冰”、“雪”、“玉”、“素”等字眼,形容身体之白净、光洁、柔滑。
2、明眸善睐
明洁灵动、富有神韵的眼睛,也是中国古代美女的主要标准之一。
女人之美,焦点在眼睛。“面为一身之主”(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部》),而目又为一面之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察心之邪正,莫妙于观眸子。”李渔认为,女人的眼睛大小动静与其人的情性刚柔、心思愚慧有密切关系。“目细而长者,秉性必柔”;“目善动而黑白分明者,必多聪慧”。
“明眸善睐”出自曹植的《洛神赋》,形容洛神的眼睛明亮灵活,善于顾盼传情。美目顾盼生姿,更增美女媚态。中国古代文人对美女眼睛的描写,虚写多于实写,特别注重眼睛的魅力,或者说眼睛的神韵。如《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李延年《北方有佳人》:“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曹植《美女篇》:“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陶渊明《闲情赋》:“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曹雪芹《红楼梦》:“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等,也都是描写美目光彩之魅力的千古名句。
秋天的水清澈明亮,一清见底。中国古代诗词曲赋中也常用“秋水”、“秋波”之类的说法,来形容美女清澈明亮的眼睛。如《诗经·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婉如清扬”,“清扬”是水汪汪的意思,以汪汪的清水比喻灵动明丽的眼睛;晏几道《采桑子》:“一寸秋波,千斛明珠觉未多”,以“千斛明珠”比喻明洁灵动而温情脉脉的眼神;唐代李贺《唐儿歌》:“一双瞳仁秋水”,以秋水比喻明洁的眼池;唐代元稹《崔徽歌》:“眼明正似琉璃瓶,心荡秋水横波清”,以“琉璃瓶”、“秋水横波清”比喻明洁而灵动的眼睛;刘鹗在《老残游记》中写道:“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以“秋水、寒星、宝珠”比喻明澈有神的眼睛,以“白水银里养着两丸黑水银”比喻又黑又亮的瞳仁;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女子的眉眼常用“眉蹙春山,眼颦秋水”等。
3、云发丰艳
乌黑、亮丽、浓密、修长是中国古代美女头发的审美标准。
“云发丰艳”出自司马相如的《美人赋》。“云发”,形容头发象乌云一样又黑又浓;“丰艳”,则形容头发不仅浓密,而且亮丽有光泽。
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以乌黑浓密的头发为美。古诗中常用“云”字来形容美发的乌黑浓密,如《诗经·鄘风·君子偕老》:“鬒发如云,不屑髢也”。“鬓”意为头发浓密而黑,“髢”意为假髻。这句古诗赞美了浓密而漆黑的头发有如天上的乌云,拥有这样一头黑发便不屑于使用假的发髻了。再如和凝《临江仙》:“雪肌云鬓将融”,温庭筠《菩萨蛮》:“鬓云欲度香腮雪”,将雪白的肌肤与乌黑的鬓发对照描写,更衬托出鬓发之美。古代妇女的发型以发髻为主,只有浓密的头发方能梳理出花样繁多的发髻式样。由于浓密的头发不是所有妇女都能天然拥有的,故而假发兴盛起来。假发的兴盛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古人对浓密头发的喜爱和追求。
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以乌黑亮丽的头发为美。古人常用“鉴”字来形容美发的乌黑发亮。如《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有仍氏生女,鬒黑而甚美,光可以鉴,名曰玄妻。”左丘称赞仍氏所生之女“鬒黑而甚美”,并将她那一头黑亮而充满光泽的头发比作铜镜。又如《昭明文选·七辨》:“鬒发玄髻,光可以鉴”;蔡邕《青衣赋》:“玄发光润”。“鬒”和“玄”都是称赞发黑的词语。
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以长发为美。我国古人对妇女的长发情有独钟,如《新唐书·后妃传》记载,唐高祖之妻窦皇后出生时发垂即过颈,从三岁开始发与身等,及长大成人更是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乌云。南朝虞通之《妒记》记载,晋明帝时,蜀主李势女儿被大司马桓温纳为小妾,桓温的妻子,妒火中烧的康长公主,由于看见李有一头委地的长发而不忍杀之。又如《陈书·高祖纪》载:“张贵妃发长七尺,鬒发如漆,其光可鉴”。七尺只是一个概数,形容女子的头发甚长,美态可掬。
云发飘飘是一种美,更多的则是将头发绾成发结,盘在头顶、脑后、或垂在两边,称为发髻或髻子。古代女子发髻式样繁多,争奇斗艳,唐·段柯古所着《髻鬟品》中列举的历代宫中发髻有近三十种,清·鲍协中着《续髻鬟品》,又加上近四十种。比较流行的大概是徐士俊《十髻谣》中的十种,分别为:凤髻、近香髻、飞仙髻、同心髻、堕马髻、灵蛇髻、芙蓉髻、坐愁髻、反绾乐游髻、闹扫妆髻。
4、蛾眉青黛
细长、弯曲、淡青色是中国古代美女眉毛的审美标准。
古人将眉毛称为“七情之虹”,因为它表现出不同的情态,并使脸更加具有立体感。实际上,古诗中对女性身体的描述,关于眉毛可能是最多的。其中,主要强调两点:细长和弯曲。如司马相如《子虚赋》:“长眉连娟”;曹植《洛神赋》:“修眉联娟”;白居易《上阳白发人》:“青黛点眉眉细长”;陆龟蒙《陌上桑》:“长眉亦似烟华贴”;温庭筠《南歌子》:“鬓垂低梳髻,连娟细扫眉”、“髻鬟狼藉黛眉长、欲敛细眉归绣户”等。
眉毛的细长和弯曲两个特点,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就是“蛾眉”。蚕蛾的触须细长而弯曲,故称。如《诗经·卫凤·硕人》:“螓首蛾眉”;宋玉《神女赋》:“眉联娟以蛾扬兮”;傅玄《有女篇·艳歌行》:“蛾眉分翠羽”;和虞《记室骞古意》:“清镜对蛾眉”;张祜《集灵台》:“淡扫蛾眉朝至尊”;白居易《井底引银瓶》:“宛转双蛾远山色”;顾夐《玉楼春》:“枕上两蛾攒细绿”等,都是赞美蛾眉。
比喻眉毛细长、弯曲的,除了“蛾”字,还有“月”、“柳”等字眼。如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红唇写朱,真眉学月”;杜牧《闺情》:“娟娟却月眉”;晏殊《浣溪沙》:“鬓蝉欲迎眉际月”;晏几道《菩萨蛮》:“愁春细画弯弯月”等,都是写月眉。白居易《长恨歌》:“芙蓉如面柳如眉”;李商隐《和人题真娘墓》:“柳眉空吐效颦叶”;唐·赵鸾鸾《柳眉》:“弯弯柳叶愁边戏”;韦庄《女冠子》:“依旧桃花面,频低柳叶眉”;唐·王衍《甘州曲》:“柳眉桃脸不胜春”等,写的都是柳眉。
“眉毛美”不仅在于其“形”,还在于其“色”。如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眉如翠羽”,写出了眉之形与色。眉毛颜色有深有浅,但美女偏重于淡,偏重于青。古诗中常将美女的眉喻为“远山”、“春山”。远山很淡,这是无可怀疑的,春天的山不像夏天的山那么浓郁,因此这些颜色都是淡青色的。如《西京杂记》:“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西汉卓文君眉如远山,一时成为时尚,称为“远山眉”。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眉敛远山青”;柳永《玉蝴蝶》:“翠眉开、娇横远岫”;韦庄《荷叶杯》:“一双愁黛远山眉”;顾夐《遐方怨》:“两条眉黛远山横”;晏几道《菩萨蛮》:“春山眉黛低”等等,写的都是远山眉。黛,是一种青黑色颜料。古代女子常用黛画眉,故称眉为眉黛或黛眉。
画眉是中国最流行、最常见的一种化妆方法。如屈原《楚辞·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黛黑”指的就是用青黑色颜料画眉。李商隐《无题》诗:“八岁偷造镜,长眉已能画”,连幼女也学画长眉,说明画眉在唐朝的流行程度。韦庄《谒巫山庙》:“春来空斗画眉长”,反映宫女以与人比赛画长眉来消磨时光;晏几道《浣溪沙》:“日日双眉斗画长”,描写歌妓日日画眉斗长,争妍比艳。唐朱庆馀《近试呈张水部》:“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妆画好后,女子自忖,该不该问问夫婿:画的眉形及深浅是不是时髦呢?
5、杏脸桃腮
艳光照人、白里透红,是中国古代美女面容的审美标准。
古代诗词曲赋中描写美女面容,多强调其艳光照人。如宋玉《神女赋》:“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湿润之玉颜”;司马相如的《美人赋》:“颜盛色茂,景曜光起”;张衡《定情赋》:“夫何妖女之淑丽,光华艳而秀容”;曹植《洛神赋》:“转眄流精,光润玉颜”;曹植《静思赋》:“红颜晔而流光,卓特出而无匹”;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淑貌耀皎日,惠心清且闲”等,都突出描写了美貌的秀美、光泽。
古人常用“玉”来形容美女的容貌,如“玉颜”或“颜如玉”,取义玉的温润、光洁和美好。除了以上部分名篇名句,还有《古诗十九首》之十二:“燕赵有佳人,美者颜如玉”;王维《洛阳女儿行》:“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等。
古代诗词曲赋中描写美女面容,并非着意单纯的白色,太苍白了,没有一丝血色,会给人以病态的感觉。与白色相协调的是粉红,白里透红才是作者们所欣赏的。如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邻家女:“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就提出了白里透红的和谐美的标准,这也是一种健康的美。白色、红色完美结合的描述还有《汉孝惠皇后外传》:“不傅脂粉而颜色如朝霞映雪”,红色的朝霞映照在白雪上,单是意境,足以美得令人心醉。
古人常用花来比喻美女的容貌,常用的花是桃、杏、芙蓉(莲)等,强调脸色如花之娇艳。这个“色”,当然是“白里透红”。常用的词语是“杏脸桃腮”、“桃腮粉脸”、“人面桃花”、“面若芙蓉”等。《诗经·召南·桃夭》中早就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用盛开的桃花比喻待嫁女子丰美的容貌。“杏脸桃腮”,脸似杏花白,腮如桃花红,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杏脸桃腮,乘着月色,娇滴滴越显
❹ 中国人眼中美女的标准是什么
世界美女之父 -- 吴多威
吴多威制定的美女标准,美女的标准有33个条件,
符合全部条件的女人,才是美女。
1. 身高在1米64到1米70之间。
2. 体重在50公斤到60公斤之间。
3. 胸部的大小,在C到E之间。
4. 耳朵和脸的角度,在170度到175度之间。
5. 下巴两边的角度,在100度到115度之间。
6. 面部上,痣的大小,在0毫米到0.5毫米之间。
7. 眼睛的宽度,在1厘米到1.1厘米之间。
8. 眼睛上端3毫米以上,没有凹线。
9. 眼睛上端到眉毛的距离,比眼睛的宽度,大1毫米到2毫米之间。
10. 眉毛往上翘5度到10度之间。
11. 两只眼睛的距离,比一只眼睛的长度,大3毫米到6毫米之间。
12. 鼻子的宽度,比一只眼睛的长度,大3毫米到6毫米之间。
13. 嘴巴的宽度,比两个虹膜的距离,小0毫米到5毫米之间。
14. 下嘴唇的厚度,比眼睛的宽度,大0毫米到1毫米之间。
15. 上嘴唇比下嘴唇薄1毫米到3毫米之间。
16. 鼻子下端和上嘴唇上端之间的垂直距离,比下嘴唇的厚度,大1毫米到2毫米之间。
17. 下嘴唇下端到下巴下端的距离,比下嘴唇下端到鼻子下端的距离,小2毫米到5毫米之间。
18. 眼睛下端和鼻子下端之间的垂直距离,比上嘴唇上端和下巴下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小0毫米到5毫米之间。
19. 发际线上端和眉毛上端之间的垂直距离,比眼睛上端和鼻子下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小0毫米到5毫米之间。
20. 额头往后斜15度到20度之间。
21. 眼睛比额头往后6毫米到1.2厘米之间。
22. 眼睛上端的水平线和鼻子的交点,比额头往后0毫米到2毫米之间。
23. 眼睛下端的水平线和鼻子的交点,比额头往前2毫米到4毫米之间。
24. 下巴往前凸1毫米到2毫米之间。
25. 下巴比额头往后0毫米到2毫米之间。
26. 下嘴唇比下巴往前4毫米到6毫米之间。
27. 上嘴唇比下嘴唇往前2毫米到4毫米之间。
28. 嘴巴往前倾10度到15度之间。
29. 鼻子和嘴巴的角度,在90度到95度之间。
30. 鼻子比嘴巴往前1.3厘米到1.6厘米之间。
31. 笑的时候,露出的部分,没有牙齿上端以上的牙龈。
32. 笑的时候,露出的牙齿间隔,在0毫米到0.5毫米之间。
33. 笑的时候,露出的牙齿排列整齐。
❺ 中国传统美女具备那些特点
中国传统美女具备的特点
1、肤若凝脂
“凝脂”,凝固的脂肪,光滑、细腻而洁白。“肤若凝脂”,皮肤光滑、细腻而洁白,是中国古代美女的主要标准之一。
女人形体美,首先要看肌肤,而肤色白最为难得。《诗经》云:“素以为绚兮”,素者,白也。“妇人本质,惟白最难。常有眉目口齿般般入画,而缺陷独在肌肤者”(清?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部》)。古有“一白遮百丑”的说法,皮肤是否白嫩往往被看作是女性美的第一标准。
2、明眸善睐
明洁灵动、富有神韵的眼睛,也是中国古代美女的主要标准之一。
女人之美,焦点在眼睛。“面为一身之主”(李渔《闲情偶寄?声容部》),而目又为一面之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察心之邪正,莫妙于观眸子。”李渔认为,女人的眼睛大小动静与其人的情性刚柔、心思愚慧有密切关系。“目细而长者,秉性必柔”;“目善动而黑白分明者,必多聪慧”。
3、云发丰艳
乌黑、亮丽、浓密、修长是中国古代美女头发的审美标准。
“云发丰艳”出自司马相如的《美人赋》。“云发”,形容头发象乌云一样又黑又浓;“丰艳”,则形容头发不仅浓密,而且亮丽有光泽。
4、蛾眉青黛
细长、弯曲、淡青色是中国古代美女眉毛的审美标准。
古人将眉毛称为“七情之虹”,因为它表现出不同的情态,并使脸更加具有立体感。实际上,古诗中对女性身体的描述,关于眉毛可能是最多的。其中,主要强调两点:细长和弯曲。如司马相如《子虚赋》:“长眉连娟”;曹植《洛神赋》:“修眉联娟”;白居易《上阳白发人》:“青黛点眉眉细长”;陆龟蒙《陌上桑》:“长眉亦似烟华贴”;温庭筠《南歌子》:“鬓垂低梳髻,连娟细扫眉”、“髻鬟狼藉黛眉长、欲敛细眉归绣户”等。
5、杏脸桃腮
艳光照人、白里透红,是中国古代美女面容的审美标准。
古人常用“玉”来形容美女的容貌,如“玉颜”或“颜如玉”,取义玉的温润、光洁和美好。除了以上部分名篇名句,还有《古诗十九首》之十二:“燕赵有佳人,美者颜如玉”;王维《洛阳女儿行》:“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等。
古代诗词曲赋中描写美女面容,并非着意单纯的白色,太苍白了,没有一丝血色,会给人以病态的感觉。与白色相协调的是粉红,白里透红才是作者们所欣赏的。如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描绘邻家女:“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就提出了白里透红的和谐美的标准,这也是一种健康的美。白色、红色完美结合的描述还有《汉孝惠皇后外传》:“不傅脂粉而颜色如朝霞映雪”,红色的朝霞映照在白雪上,单是意境,足以美得令人心醉。
6、樱唇贝齿
色泽红润、口型小巧是中国古代美女嘴唇的审美标准;晶莹洁白、整齐均匀是中国古代美女牙齿的审美标准。
自古以来,人们常以“红唇皓齿”、“樱唇贝齿”来赞美女性唇齿之美,晶莹洁白、整齐均匀的牙齿配以小巧红润、充满活力的樱唇,当然会给人以自然健康的美感,对容貌美起到烘云托月的作用。
7、杨柳细腰
纤、柔是中国古代美女腰肢的审美标准。
腰肢之美,不仅在于其纤细,还在于其柔软、柔韧。柔并不是弱,而是要表现出一种韧性,柔而有力。
古人以腰肢纤细柔软为美,也与舞蹈有直接的关系。女性若善歌舞,腰身必更婀娜。要想跳出“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小垂手后柳无力,斜曳裾时云欲生”这样柔曼的《霓裳羽衣舞》,没有轻盈的体态、细软的腰身,是很难想象的。史载,汉高祖刘邦的宠姬戚夫人,“善为翘袖折腰之舞”。据说赵飞燕因体态轻盈、腰肢纤细能作“掌上舞”,小蛮因其杨柳细腰、舞姿曼妙而受到白居易的喜爱,对此前文已提及。
古人对女性细腰的赏爱,与中国艺术讲究曲线美的观念是一致的。古代诗词曲赋中,女子的纤腰常被称为“柳腰”、“蜂腰”,强调的便是细腰使体态呈现出的曲线起伏。富于曲线美的身材具有柔婉温和的审美效应。而且,中国传统上特别强调女性的柔顺、服从,在腰部的审美上当然就要求能够像弱柳扶风那样随风摆动。女性特有的阴柔之性决定了柔顺是女性形体美的一个重要标准。
8、纤纤素手
白嫩细腻、修长灵巧是中国古代美女手指的审美标准。
古代美女,除了面孔之外,人体最频繁外露的部分要数双手了。
古人对美女修长的手形、包括手指赞美有加,常用“纤纤素手”来形容。如《古诗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有“纤纤出素手”,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有“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苏东坡《劝金船(和元素韵自撰腔命名)》有“纤纤素手如霜雪,笑把秋花插”。“纤纤”,纤细,形容小巧或细长而柔美。“纤纤素手”,形容手既白嫩又纤细,格外美丽动人。
一双美手展示给人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愉悦,而且更重要的是显示自己灵慧的内心,即我们常说的“心灵手巧”。《诗经?魏风?葛屦》有“掺掺女手,可以缝裳”,写会做针线活的手,强调其灵巧,“掺掺”就是纤巧的意思。李渔在《闲情偶寄?声容部》选姿篇中认为:“两手十指,为一生巧拙之关,百岁荣枯所系”,手嫩者多半相当聪颖,指尖者多半具有智慧。
9、三寸金莲
纤小、弓弯、白净是中国古代美女双足的审美标准。
中国古代女性对自己身体最引以为傲的,不是西方美女那样的肥臀丰乳,而是美丽的小脚,古人称之为“三寸金莲”。这不仅令众多西方人感到困惑,也令对中国传统美女文化相对陌生的现代人感到不可思议。“三寸金莲”源于“女子以脚小为美”的审美观念,女子到了一定年龄,用布带把双足紧紧缠裹,最终构成尖弯瘦小、状如菱角的锥形。双足缠好后,再穿上绸缎或布面的绣花的尖形小鞋(弓鞋),此即为“三寸金莲”。
10、软玉温香
娇柔、白腻、芳香是中国古代美女身体的审美标准。
“软玉温香”是对女子身体美的描写,其中“软”、“温”是柔和、温和的意思,“玉”、“香”两个字颇有概括性,一个表现视觉和触觉方面的白腻,另一个表现嗅觉和味觉方面的芳香。“玉”、“香”也常被指代女子,如“怜香惜玉”、“偷香窃玉”、“香消玉殒”等。有些诗歌中香玉连用,如温庭筠诗《晚归曲》“雀扇团圆掩香玉”、后蜀阎选《虞美人》“楚腰蛴领团香玉”、南宋?刘克庄《清平乐》“一团香玉温柔,笑颦俱有风流”等。这里“软玉温香”一词就概括了古代美女身体的几个特征:柔软、白腻、芳香。
❻ 请简要概述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评价美女的标准是什么!!
丹凤眼 娥眉 樱桃小口 三寸金莲
❼ 关晓彤被称为是中国传统审美里的北方美女,你喜欢她的美吗
关晓彤身材高挑,皮肤白皙,有着一张娇嫩的童颜,被一位典型的北方美女,我很喜欢她的美。因为她美得很纯净,眼神还是像孩童一样,十分纯真。她的五官清秀,不算明艳,但也十分精致。她本身给人的感觉既可爱又调皮,是很多人都喜欢的类型。
个人觉得关晓彤的美会给人一种非常舒适的感觉,她站在一群人中也算是鹤立鸡群,但是本身给人的感觉不会高不可攀,反而让人觉得她非常容易接近。她本人性格也算不错,很容易和人打成一片。身为北方美女的关晓彤既不是小家碧玉那种含蓄美,但也不像大家闺秀那么矜持,属于游走于这两种类型中的美女。俗话说萝卜白各有所爱,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她不够美,但在个人看来,她也算是万一挑一的美女了,是我喜欢的类型。
❽ 中国人眼中的美女是什么样的
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一头乌黑的长发,浓密的眉毛,高挺的鼻梁,樱桃小口,再加上轮廓分明的脸型,是典型的中国美女。要是再穿上中国传统的旗袍,会更能呈现出中国女性的美。
❾ 中国的四大美女,你认为哪个最符合现在的审美
中国四大美女各有各的美,不仅是在那个时期,给大家展现出了那个年代的审美标准,而且也让我们如今依然纷纷遐想,按照现在的审美来说,我觉得应该是西施最美。而王昭君我觉得应该是女生会更加喜欢她多一点,因为王昭君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女性,相当于现在的一种女强人,她有自己的思想和思维,不同于其他的古典女性。所以说他是更加有先进思想的一个女生。所以以现代女性的眼光来看,王昭君应该会更为受欢迎一点,因为她的独立和闪光更加被现代女性所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