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与哪些历史人物有关
烽火戏诸侯的讲的是周幽王和褒姒的故事。这个历史故事相信大家在上学的时候都学习过,“千金一笑”的典故也是出自于这里。周幽王为了让自己的妃子褒姒开心起来让大臣把烽火点燃,后来导致周朝亡国,周幽王和褒姒也不得善终。
大臣们看到烽火台上的烽火被点着了,以为要打仗了,所以纷纷跑来准备,到了城下才发现这是一场笑话。但是褒姒看到大臣们慌慌张张地跑来觉得非常好笑。周幽王看到后便时常叫人点燃烽火台上的烽火逗褒姒开心,慢慢的大臣们都不相信烽火信号了。后来真的发生了战争,周幽王让人点燃了烽火也没有人相信了。
❷ “烽火戏诸侯”中的女子是谁
褒姒
西周幽王的宠妃,生卒年不详。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有谓她是龙沫流于王庭而变玄鼋使女童怀孕所生女,弃于路被一对夫妇收养于褒。她甚得周幽王宠爱,生下儿子“伯服”。
周幽王姬宫涅的王后,褒姒原是一名弃婴,被一对做小买卖的夫妻眉头,在褒国(今陕西省汉中西北)长大,公元前七七九年(周幽王三年),周幽王征伐有褒国,褒人献出美女褒姒乞降,幽王爱如掌上明珠,立为妃,宠冠周王宫,翌年,褒姒生子伯服(一作伯般),幽王对她更加宠爱,竟废去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周太史伯阳叹气道:“周王室已面临大祸,这是不可避免的了。”
果然不出伯阳所预料,原来褒姒平时很少露出笑容,偶露笑容,更加艳丽迷人,周幽王发出重赏,谁能诱发褒姒一笑,赏以千金,虢国石父献出“烽火戏诸侯”的奇计,周幽王同褒后并驾游骊山,燃起逢火,擂鼓报警诸侯一队队兵马闻警来救,至时发现平安无事,又退兵回去,褒姒看见一队队兵马,像走马灯一样来来往往,不觉启唇而笑,幽王大喜,终回此失信于诸侯,公无前七七一年,犬戎兵至,幽王再燃烽火,诸侯不再出兵救援,幽王被杀,褒姒被掳,(一说被杀),司马迁说: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知,”(《史记·周本纪》)意思是说,褒姒不喜笑,周幽王为了她一人的笑,天下百姓再也笑不起来了。西周遂亡。
关于西周的史料褒姒正史的记载
褒姒正史出自于《史记》史记卷004 周本纪 第四
三年,幽王嬖爱褒姒。①褒姒生子伯服,幽王欲废太子。太子母申侯女,而为后。
后幽王得褒姒,爱之,欲废申后,并去太子宜臼,以褒姒为后,以伯服为太子。周太史
伯阳读史记曰:②“周亡矣。”昔自夏后氏之衰也,有二神龙止于夏帝庭而言曰:“余,
曪之二君。”③夏帝卜杀之与去之与止之,莫吉。
卜请其漦而藏之,乃吉。④于是布币而策告之,⑤龙亡而漦在,椟而去之。
⑥夏亡,传此器殷。殷亡,又传此器周。比三代,莫敢发之,至厉王之末,⑦发而
观之。漦流于庭,不可除。厉王使妇人裸而噪之。⑧漦化为玄鼋,以入王后宫。⑨后宫
之童妾既龀而遭之,⑩既笄而孕,⑾无夫而生子,惧而□之。宣王之时童女谣曰:“□
弧箕服,实亡周国。”⑿于是宣王闻之,有夫妇卖是器者,宣王使执而戮之。逃于道,
而见乡者后宫童妾所□妖子⒀出于路者,⒁闻其夜啼,哀而收之,夫妇遂亡,礶于褒。
褒人有罪,请入童妾所□女子者于王⒂以赎罪。□女子出于褒,是为褒姒。当幽王三年,
王之后宫见而爱之,生子伯服,竟废申后及太子,以褒姒为后,伯服为太子。[一六]太
史伯阳曰:“祸成矣,无可奈何!”
注①索隐褒,国名,夏同姓,姓姒氏。礼妇人称国及姓。其女是龙漦妖子,为人所
收,褒人纳之于王,故曰褒姒。正义括地志云:“褒国故城在梁州褒城县东二百步,古
褒国也。”
注②正义诸国皆有史以记事,故曰史记。
注③集解虞翻曰:“龙自号褒之二先君也。”
注④集解韦昭曰:“漦,龙所吐沫。沫,龙之精气也。”
注⑤集解韦昭曰:“以简策之书告龙,而请其漦也。”
注⑥集解韦昭曰:“椟,匮也。”
注⑦集解虞翻曰:“末年,王流彘之岁。”
注⑧集解韦昭曰:“噪,讙呼也。”唐固曰:“髃呼曰噪。”
注⑨索隐亦作“蚖”,音元。玄蚖,蜤蜴也。
注⑩集解韦昭曰:“毁齿曰龀。女七岁而毁齿也。”
注⑾正义笄音鸡。礼记云:“女子许嫁而笄。”郑玄云:“笄,今簪。”
注⑿集解韦昭曰:“山桑曰□。弧,弓也。箕,木名。服,矢房也。”
注⒀集解徐广曰:“妖,一作‘夭’。夭,幼少也。”
注⒁正义夫妇卖□弧者,宣王欲执戮之,遂逃于路,遇此妖子,哀而收之。
注⒂正义国语云:“周幽王伐有褒,褒人以褒姒女焉,与虢石甫比也。”
注⒃索隐左传所谓“携王奸命”是也。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幽王为□□①大鼓,有寇至则举□火。诸
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说之,为数举□火。其后不信,诸侯益亦不至。
注①正义槵遂二音。昼日燃莹以望火烟,夜举燧以望火光也。莹,土鲁也。
燧,炬火也。皆山上安之,有寇举之。
幽王以虢石父为卿,用事,国人皆怨。石父为人佞巧①善谀好利,王用之。
又废申后,去太子也。申侯怒,与缯、②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举□火征兵,兵莫
至。遂杀幽王骊山下,③虏褒姒,尽取周赂而去。④于是诸侯乃即申侯而共立故幽王太
子宜臼,是为平王,以奉周祀。
这是原文,恐怕不是很看的懂。我把译文给你。
三年(前779),幽王宠爱褒姒(sì,似)。褒姒生的儿子叫伯服,幽王想废掉太子。太子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是幽王的王后。后来幽王得到褒姒,非常宠爱,就想废掉申后,并把太子宜臼也一块儿废掉,好让褒姒当王后,让伯服做太子。周太史伯阳诵读历史典籍,感慨道:“周朝就要灭亡啦。”从前还是夏后氏衰落时候,有两条神龙降落在夏帝的宫廷,说:“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君。”夏帝不知道是该杀掉它们,还是赶跑他们,还是留住他们,就进行占卜,结果不吉利。又卜占要他们的唾液藏起来,结果才吉利。于是摆设出币帛祭物,书写简策,向二龙祷告,二条龙不见了,留下了唾液。夏王让拿来木匣子把龙的唾液收藏起来。夏朝灭亡之后,这个匣子传到了殷朝,殷朝灭亡之后,又传到了周朝。连着三代,从来没有人敢把匣子打开。但到周厉王末年,打开匣子看了。龙的唾液流在殿堂上,怎么也清扫不掉。周厉王命令一群女人,赤身裸体对着唾液大声呼叫。那唾液变成了一只黑色的大蜥蜴,爬进了厉王的后宫。后宫有一个小宫女,六、七岁,刚刚换牙,碰上了那只大蜥蜴,后到成年时竟然怀孕了,没有丈夫就生下孩子,她非常害怕,就把那孩子扔掉了。在周宣王的时代,小女孩们唱着这样的儿歌:“山桑弓,箕木袋,灭亡周国的祸害。”宣王听到了这首歌,有一对夫妻正好卖山桑弓和箕木制的箭袋,宣王命人去抓捕他们,想把他们杀掉。夫妇二人逃到大路上,发现了先前被小宫女扔掉的婴孩,听着她在深更半夜里啼哭,非常怜悯,就收留了她。夫妇二人继续往前逃,逃到了褒国。后来褒国人得罪了周朝,就想把被小宫女扔掉的那个女孩献给厉王,以求赎罪,因为当初这个被扔掉的女孩是褒国献出,所以叫她褒姒。周幽王三年,幽王到后宫去,一见到这女子就非常喜爱,生下儿子伯服,最后竟把申后和太子都废掉了,让褒姒当了王后,伯服做了太子。太史伯阳感慨地说:“祸乱已经造成了,没有法子可想了!”
褒姒不爱笑,幽王为了让她笑,用了各种办法,褒姒仍然不笑。周幽王设置了烽火狼烟和大鼓,有敌人来侵犯就点燃烽火。周幽王为了让褒姒笑,点燃了烽火,诸侯见到烽火,全都赶来了,赶到之后,却不见有敌寇,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
关于周幽王烽火戏诸候的诗句
屈原的楚辞天问里有:
“穆王巧挴,夫何周流?
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炫,何号于市?
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
还有【诗经·雅 瞻昂】
瞻昂昊天, 则不我惠。 孔填不宁
降此大厉。 邦靡有定, 士民其瘵
蟊贼蟊疾, 靡有夷届。 罪罟不收
靡不夷瘳。
人有土田, 女反有之。人有民人
女覆夺之。 此宜无罪,女反收之
彼宜有罪, 女覆说之。
哲夫成城, 哲妇倾城。 懿厥哲妇
为枭为鸱。 妇有长舌, 维厉之阶
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匪教匪诲
时维妇寺。
鞫人忮忒, 谮始竟背。 岂曰不极
伊胡为慝! 如贾三倍, 君子是识
妇无公事, 休其蚕织 。
天何以刺? 何神不富? 舍尔介狄
维予胥忌。 不吊不祥, 威仪不类
人之云亡, 邦国殄瘁。
天之降罔, 维其优矣! 人之云亡
心之忧矣! 天之降罔, 维其几矣
人之云亡, 心之悲矣!
觱沸槛泉, 维其深矣。 心之忧矣
宁自今矣。 不自我先, 不自我后
藐藐昊天, 无不克巩。 无忝皇祖
式救尔后。
【品评】
这首诗写周幽王昏愦腐朽,宠爱褒姒,以致被她专权,任用奸人,迫害贤才,终于招来了国家大乱。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西周末年的黑暗政治,反映了统治阶级内部的严重斗争。诗人是位宗室贵族,他对国家危亡和本阶级内部的争夺忧心忡忡,希望周王挽回局势,救救后代。此诗直斥褒姒 “ 为枭为鸱 ” ,是 “ 长舌妇 ” ,毫无顾忌,大约作于东周建国初。
全诗七章。首章说老天爷降下灾祸,国不安宁,士人严重地受到苛政的危害;次章说下层贵族的土地、奴隶被当权者夺取;第三章说国家的祸乱是由于褒姒干预朝政造成的;第四章承上申述妇人应从事蚕织,不应当过问国政;第五章指责周幽王作为不善,贤才受害,国家濒于危亡;第六章承上说天降下灾祸,自己忧愁万分;第七章希望继承者光复祖业,为子孙造福。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这里千金笑也是用的周幽王千金买褒姒一笑的典故
还有红楼梦里有一回回目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也是用的此典
.....
❸ 烽火戏诸侯是为了哪个红颜
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大笑。” 周幽王是个昏君。整日里深居后宫,寻欢作乐。褒国的国君为了讨好幽王,就将国内的绝色美女褒姒送至镐京。 褒姒这个女人,美则美矣,但情商应该不是特别高。她不是那种让人一见就开心的女人,她不爱笑。可是周幽王喜欢啊。幽王见到她以后,终日撕守,数日不早朝。一年后生了个儿子,周幽王高兴的不得了,取名伯服,希望有一天废掉大的,立小儿子为太子。 估计褒姒有些轻微忧郁症,或者类似于消极主义者那种人。她生了儿子,有老公陪着还是不高兴,总是那么寂寞,惆怅。周幽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为了取悦美人颇费心思,可还是没有好办法。 有一天,有人出了一个点子,周幽王很满意,他一想起来就乐,觉得这个点子褒姒一定会开心。 这个主意后来看起来有点馊,它要求在并没有敌人进犯的情况下让士兵们在烽火台上点火,让幽王和褒姒在烽火台上喝酒欣赏发生的一切。
❹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中为了是哪位美女一笑
褒姒 褒姒[1] [bāo sì](《史记》作_姒[2] ,《列女传》作_姒[3] ),生卒年不详,姒是她的姓,褒国(今陕西汉中)人,周幽王姬宫_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后母。前779年,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兵败,献出褒姒乞降。周幽王得到褒姒后,对她很是宠爱。前778年,褒姒为周幽王生下儿子姬伯服。从此周幽王对褒姒更加宠爱,最后竟然废黜王后申后和太子姬宜臼,而立褒姒为王后,姬伯服为太子。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联合_国、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遭犬戎所杀,褒姒亦遭劫掳,从此下落不明,西周灭亡
❺ 《烽火戏诸侯》是因为哪位女子
褒姒。
烽火戏诸侯,指西周末年的历史事件。周幽王为博褒姒(bāo sì)一笑,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褒姒看了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导致诸侯们都不相信烽火,也就渐渐不来了。后来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幽王。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东迁,开始了东周时期。
烽火本是古代敌寇侵犯时的紧急军事报警信号。由国都到边镇要塞,沿途都遍设烽火台。西周为了防备犬戎的侵扰,在镐京附近的骊山(在今陕西临潼东南)一带修筑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
一旦犬戎进袭,首先发现的哨兵立刻在台上点燃烽火,邻近烽火台也相继点火,向附近的诸侯报警。诸侯见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难,必须起兵勤王,赶来救驾。虢石父献计令烽火台平白无故点起烽火,招引诸侯前来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发笑。
❻ 古代的四大美女到底有多美究竟有多美才有历史上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呢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分别是:王昭君,西施、貂蝉、杨玉环 。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玉环贵妃醉酒观花时的故事。
西施浣纱的故事:西施,名夷光,春秋战国时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的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传说吴被灭后,与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终。“沉鱼”出来源于:西施是个浣纱女,她在河边浣纱时,水中的鱼儿见了她的美貌竟然忘记了游水,以至于沉入水底,西施浣纱其实是“沉鱼落雁”一词中,“沉鱼”的出典。
❼ 烽火戏诸侯,说的是为的那个女人呀
只为了褒姒一笑,周幽王点燃了烽火台,戏弄了诸侯。公元前781年周宣王去世,他儿子即位,就是周幽王。周幽王昏庸无道,到处寻找美女。大夫越叔带劝他多理朝政。周幽王恼羞成怒,革去了越叔带的官职,把他撵出去了。这引起了大臣褒响的不满。褒响来劝周幽王,但被周幽王一怒之下关进监狱。 褒响在监狱里被关了三年。其子将美女褒姒献给周幽王,周幽王才释放褒响。周幽王一见褒姒,喜欢得不得了。褒姒却老皱着眉头,连笑都没有笑过一回。周幽王想尽法子引她发笑,她却怎么也笑不出来。虢石父对周幽王说:“从前为了防备西戎侵犯我们的京城,在翻山一带建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万一敌人打进来,就一连串地放起烽火来,让邻近的诸侯瞧见,好出兵来救。这时候天下太平,烽火台早没用了。不如把烽火点着,叫诸侯们上个大当。娘娘见了这些兵马一会儿跑过来,一会儿跑过去,就会笑的。您说我这个办法好不好?”
周幽王眯着眼睛,拍手称好。烽火一点起来,半夜里满天全是火光。邻近的诸侯看见了烽火,赶紧带着兵马跑到京城。听说大王在细山,又急忙赶到细山。没想到一个敌人也没看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只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家我看你,你看我,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对他们说:“辛苦了,各位,没有敌人,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这才知道上了大王的当,十分愤怒,各自带兵回去了。 褒姒瞧见这么多兵马忙来忙去,于是笑了。周幽王很高兴,赏赐了礁石父。 隔了没多久,西戎真的打到京城来了。周幽王赶紧把烽火点了起来。这些诸侯上回上了当,这回又当是在开玩笑,全都不理他。烽火点着,却没有一个救兵来,京城里的兵马本来就不多,只有一个郑伯友出去抵挡了一阵。可是他的人马太少,最后给敌人围住,被乱箭射死了。周幽王和虢石父都被西戎杀了,褒姒被掳走。
❽ 关于周幽王的一个典故是( ),其中的美女叫( ),与她有关的成语是( )
关于周幽王的一个典故是(烽火戏诸侯 ),其中的美女叫( 褒姒),与她有关的成语是( 一笑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