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偉大的紅旗渠精神誕生在什麼縣
廳內人流如織,雄壯有力的《定叫山河換新裝》背景音樂在反復回盪。當這首曾經響徹大江南北、鼓舞過幾代人的《紅旗渠》主題歌響起的時候,人們腦海中浮現出上世紀60年代河南林縣人民在懸崖峭壁上建成舉世聞名「人工天河」的場景。來自遼寧蓋州市的62歲的崔佳琴老人跟著旋律輕輕哼唱:「劈開太行山,漳河穿山來,林縣人民多奇志,誓把山河重安排!」
在紅旗渠精神展覽上,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個個沙盤模型,以及部分當年修渠的工人們用過的提燈、墊肩,穿過的棉襖,全面回顧和展示了紅旗渠精神的孕育、形成、發展過程。「那個時候生活困難,沒有飯吃,就派專人到處挖野菜煮著吃,肚子雖然空落落的,但沒有開小差的。當時大傢伙想法很簡單,就是我們苦幹一輩子,讓後代享福!」55歲的勞模郭秋英指著展出的干野菜,深情地回憶起當
❷ 電視劇紅旗渠劇情分集介紹
紅旗渠劇情分集介紹:
第1集
大旱之年上下疙瘩村兩個村子都缺水,共同依靠一處斷崖縫隙下滴答的一點水度日。兩村對取水有商量,但上疙瘩村石水生破壞約定,強行接了一罐子水,下疙瘩村感到不滿,顧大海領頭找石水生要說法,兩村鬧了起來。
第2集
引水修渠會議上,林捷部署去境外尋水,為將來修建引水渠做第一期的勘測,引來童昆的一連串問題。去林縣祭祖的桑老漢回到山西平順,石家曾對桑家有恩,所以桑老漢想讓女兒桑紅嫁給石水生。
第3集
林縣縣政府為了旱情、解決群眾的用水問題,林縣群眾一起開始尋找水源。李明陽擔心尋水工作有很多的困難,不僅加大了縣委的工作量,還不能解決百姓的實際用水問題,找到林捷商量。馮筱怡心疼丈夫,默默支持他。
第4集
石水生和顧大海相互看不順眼,兩個人都挑頭要做運水隊的隊長,最終兩個村子還是沒有達成一致,石家兄弟和顧大海兄弟,都自願帶領一支尋水隊去尋水。就在村民因缺水而困難之時,石水生先一步帶回了水,解了林縣的燃眉之急。
第5集
經過實地考察,余副書記得知了林縣旱情的真實情況,認同必須先解決水的問題。經過協商後,尋水隊分成了兩支隊伍,一支是村民的自發尋水隊,另一支是由吳念祖領頭的工作組。
第6集
測量渠線的事遲遲不動工,村民開始擔心,而一向支持林捷的高書記給林捷分析了當前的大環境和經濟形勢,不同意修渠。余副書記與高書記親自來到林縣,監督林縣的秋糧生產工作。余副書記看到「修渠籌備小組」的牌子很生氣,嚴厲批評,並命令立刻撤下牌子。
第7集
勘測隊即將動工去到大王屯,水家老爹來送別三個子女,囑咐水生到了大王屯要去看「茂林叔」,他曾經也是林縣的人,也許可以幫上點忙。一夥人趕路,桑紅來迎接幫忙安排住宿,水生與桑紅發生口角,帶著一小伙人不服從安排,非要自己找住宿,並找到了茂林叔借住在他家,結果茂林叔就是桑紅的爹,最後除了水生,勘測隊都住在了茂林叔家。
第8集
吳念祖因為水蓮受傷,水蓮卻為此感到高興。水蓮發現吳念祖穿的鞋破損,沒穿自己做的新鞋,問對方緣由,吳念祖聲稱「鞋不合腳」,一語雙關拒絕了水蓮,水蓮傷心。隨著「引漳入林」工作的持續開展,顧家和石家也慢慢解開心結,團結在一起修渠引水。但修渠引水沒有得到上級的支持,林縣引水工作困難重重。林縣再次提交計劃,地委對引漳入林的行動依舊不統一,只能上報上級。
第9集
再次勘測後,數據無誤,林縣眾人等待省委決定,林捷憂心忡忡,安筱怡告訴林捷自己被安陽研究所錄取了,林捷特別支持,安筱怡為穩定軍心,放棄了調動工作。水蓮依舊不放棄,給吳念祖做了很多鞋,吳念祖不肯收,還當面送了別人,水蓮氣憤離去。
第10集
林捷想趕在年前拿到上級批文,正月十五一過馬上動工,上級得知林縣准備正月十五正式開工,受之前童昆的影響,余副書記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林捷聽不進岳父修渠要講科學的擔憂,兩人有些不愉快,夾在中間的妻子馮筱怡有些難為情,為了不給女兒添麻煩,父母兩人一起離開了林縣,留下一筆錢支持水渠建設,並讓馮筱怡轉達自己的解釋。修渠引水需要大量鋼材,李明陽去到鋼廠找老同事老王尋求幫助。
第11集
上級召開會議商量引漳入林工程的具體事宜,石水生等人在鄉間組織施工隊,顧秀芳也成立了一支鐵姑娘施工隊。林捷讓宣傳部工作人員通過廣播向大家通報引漳入林工程安排,聽到喜訊的村民高興不已,無數鞭炮聲在街上響起。
第12集
吳念祖安排完初步工作,便回家照料生病的母親。吳念祖照顧著母親,但心卻一直在修渠大業上,而母親也看出他的心意,讓他趕緊回去,吳念祖含淚離開。吳念祖回到工地,見到的卻是滿地亂象,他查看施工進度,與農民發生爭執,差點就被毆打。
第13集
童昆受命進駐工地實地調研引漳入林的可行性。童昆來到平順縣,找桑紅了解施工隊的情況,童昆到指揮部指責孫士厚,但眾人忙得沒有功夫搭理他,心中卻十分不悅,這時又遇見晃悠投訴,說工程根本幹不成,了解情況後,他連夜寫報告。
第14集
培訓課上,大家聽不懂吳念祖的授課內容,吳念祖誤以為大家不想上課,不認真聽講,十分懊惱。而另一邊,馮筱怡的課程卻進展的十分順利,吳念祖向馮筱怡說出了自己的困惑,經過馮筱怡的開導,吳念祖重拾信心。
第15集
工程正式命名為「紅旗渠」,孫士厚和吳念祖來到工地視察進度,工作之餘孫士厚和工人一起比賽砸鋼釺,活躍氣氛、鼓舞士氣。盼水和大海運糧時糧車壞了,由於時間緊張,便私自借了大王屯村民的驢用來運糧。
第16集
童昆將工程進度緩慢的情況報告給余副書記,余副書記再次擔心起來。林縣縣委會議上,吳念祖如實說出自己預估可能持續數年的工期,所有人都震驚,「紅旗渠」面臨停工的境地,倔強的林捷安撫大家,終於使工程繼續下去。
第17集
紅旗渠渠首工程完成並且試水成功,林捷激動地向上級匯報。另一邊工程隊即將進入下一階段,桑老漢一家給石頭爺一家送行,並商量起水生和桑紅的婚事。工程隊進入太行山最艱險的路段-太歲山中開工,面對這段險峻的環境,工程隊情緒高漲,然而就在這時,吳念祖卻收到了母親病逝的消息,雖悲痛萬分,但為了修渠,吳念祖決定瞞下這個消息。
第18集
工程隊開會討論炸葯開山,水生估量出所需炸葯用量,引得眾人稱贊,並決定派出水生的青年突擊隊去進行爆破作業。水生和顧大海聊天,並立下賭約,誰幹得好就請喝酒。另一邊水蓮和吳念祖學習工程知識,學得也越來越好。
第19集
馮筱怡去疙瘩村找到林捷,見林捷沉溺在悲痛和自責中,馮筱怡陪伴左右,並點醒了他,林捷重新振作起來,召開一個特別的追悼會。追悼會現場。民眾們大受觸動,逝者盼水的媳婦將13歲的孩子交給工程隊,表明決心,河娃就此加入了後勤保障隊,高書記和余副書記深受震撼。
第20集
石老漢去前線,得知工地上缺炸葯的困難,想到了以前製造土炸葯的辦法,於是找到顧峰山製造炸葯支援。作業引起山體滑坡,淹沒了渠道,工程隊緊急翻修,而吳念祖也終於向水蓮表達了愛意。
第21集
桑紅得知顧峰山曾試驗過一種新式的石灰燒制辦法,不需要石灰窯,但詳細了解後卻得知只是一個想法,沒有真正實現,但桑紅並不放棄,前去找顧峰山討教,卻被拒絕。
另一邊,吳念祖通過水蓮的幫助獲得了減少塌方可能性的靈感,興奮地大叫,連忙向上報告,決定連夜施工試試看,將單一的隧洞變成雙隧洞口,水生接下了埋炸葯的任務,炸葯聲響起後,吳念祖主動提出由自己前去查看結果。
第22集
自然災害帶來的影響,最終影響到了紅旗渠工程,沒糧食吃了。而此時,工程也到了關鍵時刻,每天的任務繁重而危險。林捷召開緊急會議商討缺糧的事情。
水蓮說出實情,原來糧食配給早就因缺糧而被縮減,是她挖野菜、摻粗糧才勉強維持,面對水蓮委屈的哭訴,大家自知理虧,而趕來的水生、顧秀芳、吳念祖等人紛紛為大家加油打氣,說道為了修渠造福後代,吃這點苦又算什麼。
第23集
石水蓮不小心把吳念祖妻子李慧貞留下的最後一張照片燒掉後,水蓮擔心吳念祖還放不下慧貞,整天悶悶不樂。石老漢得知後,便給水蓮出了個主意,最終讓吳念祖說出了自己的心聲,表明了對水蓮的心意。紅旗渠一期工程還沒有結束,資金短缺的問題卻接踵而來,大家迎難而上。
第24集
石水生在施工過程中,察覺隧洞岩頂有問題,吳念祖和李院長進洞查看情況,不料隧洞坍塌,吳念祖和李院長不幸犧牲,石水蓮很傷心。吳念祖逝世後,石水生自責,桑紅一直陪伴著石水生,他們的感情迅速升溫。舉行完追悼會後,大家也更加堅定了修渠的決定。
第25集
水生認為是自己害了吳念祖,長跪不起。而缺了唯一的技術員,修渠事業還能不能繼續?大家心中的主心骨沒了,絕望的林捷將水生當做唯一的希望,但這一次,就連一直支持他的孫士厚、李陽明等人都猶豫起來。
第26集
林捷與孫士厚到工地監工,嚴格要求質量。上下疙瘩村成立施工隊,偷偷施工,童昆打報告給余副書記,讓林捷下令停工。林捷被人民的熱情感動,決定承擔著巨大的壓力,全力支持人民的偷工行為。修渠大業繼續,大眾齊心協力,共克難關,回來重新開工的人越來越多。
第27集
高書記找上級溝通,林捷最終等來的卻依然是停工,他冒著危險召集水生等人,決定繼續施工,並調集糧食支援,上級在林捷的帶領下,見識到了林縣人民的修渠信念,並對修渠十分感慨。上級物資送到,其中特別支持了大量炸葯,林捷決定親上狼牙山參與施工直到隧洞鑿通,狼牙山隧洞1、2號洞打通。
第28集
余副書記向焦副部長匯報了林捷在民眾缺糧危難時刻還要求大家繼續紅旗渠項目,因此召開會議討論。大會後,孫士厚滿腹委屈,在會議上對峙副書記,被焦副部長路過聽到。焦副部長決定派人去林縣調查民眾對紅旗渠的看法,發現誤會了林捷,重新開會,向林捷道歉並表揚了林縣的紅旗渠項目。
第29集
上級決定給予林縣修渠一定的幫助,童昆打電話給余副書記報告林捷相關問題,余副書記這次卻相信林捷。春節在即,大部隊人員下山過節,留下小部分人依舊在山上繼續工程。童昆獨自上山調查,找到了隧洞,與水生對峙,水生當著童昆的面點燃炸葯炸了山洞,繼續開工,石洞意外坍塌,堵住了洞口,童昆與眾人被困山洞中。
第30集
隧洞中糧食告急,隧洞內因為缺氧,童昆求水蓮救自己,曾經的隔閡終於消失,眾人抱作一團取暖有難同當,分著最後的紅薯干。隧洞內,在困難面前,童昆終於理解林捷與修渠人民的不容易,化解了對林捷的誤會;水旺與秀芳手握手錶白。桑紅與桑老漢送物資時發現了石洞坍塌。
第31集
歷經十年,紅旗渠終於全線建成。桑紅水生,水旺秀芳有情人終成眷屬。好消息接踵而至,林縣的良田得到漳河水的滋潤,糧食產量不斷翻番。
❸ 紅旗渠風景區好玩嗎 紅旗渠有什麼好玩的
紅旗渠是上個世紀60年代,勤勞勇敢的十萬林州人民,苦戰十個春秋,從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稱之為「人工天河」。周總理曾自豪地告訴國際友人:新中國有兩大奇跡,一個是南京長江大橋,一個是林縣紅旗渠。「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看紅旗渠,紀念館是必不可少,也是應該先看的。紀念館裡面詳細講述了紅旗渠的建設歷程,展出了當時的比較有代表性的照片、實物等。
可以先在紀念館了解了紅旗渠的建設情況,相當於做一下預習,再去青年洞那邊看實景,會更好一些。
再者也是因為紀念館相對來說下班時間比較確定,去晚了可能會關門了,而青年洞那邊是戶外景觀,可以開放得晚一些。
圖:干訓網ganxun.cn
❹ 紅旗渠的兒女們 小蓮跟誰在一起了
紅旗渠的兒女們 小蓮跟金桂生在一起了。
金桂生是帶著於小蓮來到城市的,這裡面的關系初看是一種拯救者與被拯救者的關系,金桂生應該是這樣的,但是於小蓮其實並不太是一個被拯救者,只是在她剛進城的時候,確實需要幫助,勉強算是這么一種關系。
他們起初也是愛,學生時代的簡單的互相喜愛,電視回放過他們學生時候的畫面,金桂生是對於小蓮好的,給她買冰糖葫蘆等等,但是這種基於愛的好背後其實已經可見金桂生感情特點的端倪,金桂生是依仗自己家庭的經濟條件,他爹的威望,他有的這個底氣、優勢和自如對於小蓮好的。
於小蓮以為是單純的他愛她,其實金桂生這種愛是有條件的,他自身有餘裕的時候才能夠給,自身殘缺的時候便不存在了,初到省城他爹那,吃面的時候狼吞虎咽的時候就不大顧得上於小蓮,雨中面對民警的時候,就也顧不上於小蓮要跑了。
於小蓮的愛其實還是存在,但是金桂生卻游移不定了,不知道是什麼感情了,歸根到底這只是因為在於小蓮的精神力量面前沒有那麼的有優勢了,這也意味著拯救與被拯救關系的結束,剩下的只是於小蓮不變的真情。
《紅旗渠的兒女們》基本信息:
《紅旗渠的兒女們》的陣容堪稱華語電視史上的一個巔峰,由蔡曉晴執導,中國著名演員陳思誠、李芯逸擔任第一男女主角,其它華麗演員陣容有湯唯、段奕宏、王寶強、李光潔、馮小勐等。於小蓮、金桂生等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❺ 黑龍江林縣,一女子吃粽子誤吞棗核險刺破主動脈,我們該吸取哪些教訓
第一,吃東西時一定要細嚼慢咽。如果這位女士吃東西的時候再慢一些,可能這樣危險的事情就不會發生了。醫生一再強調吃東西要細嚼慢咽,然而許多人的習慣是狼吞虎咽。吃東西太快不僅容易發生意外,而且對身體也不好,對腸胃的負擔也很大。
被異物卡住,一定要選擇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的操作下,把異物取出來其實是非常快捷的事情。但是如果自己胡亂嘗試後,可能就不一定了。
在就醫之前,要做的事情就是盡可能地減少吞咽、喝水等動作,並且及時就醫。千萬不要覺得只是小事,還能夠忍受,如果異物卡住的時間久了,就很容易引起發炎,到時候再來處理就會變得更加麻煩了。
❻ 紅旗渠的兒女們寧霄雅扮演者湯唯個人資料★寧霄雅是誰
《紅旗渠的兒女們》中寧霄雅的飾演者:湯唯
多次熱播大型電視連續劇《紅旗渠的兒女們》的陣容堪稱華語電視史上的一個巔峰,由中國著名演員陳思誠、李芯逸擔任第一男女主角,其它華麗演員陣容有湯唯、段奕宏、王寶強、李光潔等。於小蓮、金桂生等人物形象深入人心。
湯唯,1979年10月7日出生於浙江杭州,華語影視女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本科。
2004年,主演了個人首部電影作品《警花燕子》,並憑借該片獲得第六屆電影頻道數字電影百合獎「優秀女演員」獎[。2010年,憑借愛情片《月滿軒尼詩》獲得第11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獎 。
2011年,湯唯憑借文藝片《晚秋》分別在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韓國影評獎、釜山影評家獎等十餘個評選中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2013年,湯唯主演的愛情片《北京遇上西雅圖》創造了華語愛情片票房紀錄,並憑此片先後獲得了上海影評人獎最佳女主角、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女演員獎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等多個獎項[。2014年,主演文藝愛情片《黃金時代》。2015年,主演動作片《駭客交鋒》 。2016年,其主演的愛情片《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取得了7.9億元的票房成績,再次創造了華語愛情片票房紀錄。
2015年1月16日,湯唯與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合作主演的動作片《駭客交鋒》在美國上映,她在片中飾演黑帽黑客的前女友利恩,並憑該片提名第34屆香港 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❼ 紅旗渠的故事
紅旗渠的故事
NEWS.SOHU.COM2003年04月09日11:42北方網
紅旗渠分水苑是紅旗渠乾渠的分水點,乾渠從這里分成三條支渠,向不同的方向流去,渠水滋潤著林州大地。分水苑上建有紅旗渠紀念館,館藏照片、資料和實物記載著紅旗渠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轉自搜狐 分水苑邊,記者走進了一戶人家。家裡只有一位姓王的老婆婆收拾著零活兒。王婆婆的頭發已花白了,可臉色卻依然紅潤,顯得很健康。問起修紅旗渠的事情,老婆婆用濃重的方言說:「記得、記得。」她說,當時幾乎人人都修過這渠,怎麼能不記得?轉自搜狐 她說,那時活兒很累,青壯年都要上山,吃不飽,也傷了不少人。但最後水來了,值得。問起她家的情況,婆婆說,兩個兒子都在外省幹活兒,小兒子有文化,在工地上是個頭頭。媳婦也在外面,回來得不多。看看家裡電器俱全的擺設,就知道他們的收入不錯。這么一會兒的功夫,婆婆就說了兩遍:修渠好啊,是件大好事。轉自搜狐 紅旗渠給王婆婆一樣的林州人帶來了幸福生活。可是,修建這條紅旗渠時,林縣人民是付出了很大代價的。在當時的開工文件上,林縣縣委寫了這樣一段話:「縣委已做了許許多多的工作……奠定了不論在任何情況下不動搖、不畏縮,勇往直前的領導基礎。引漳入林(即紅旗渠工程)是全縣群眾的迫切要求……」可能當時的縣委也沒有想到,修建紅旗渠,會碰到那麼多的困難。當時沒有什麼先進的施工技術,而又要在半山腰的石崖上鑿一條渠,只有靠雙手和鋼釺,難度可想而知。轉自搜狐 據民間的說法,紅旗渠參戰大軍中,有一百多人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而傷者都沒有統計數字。施工中要在直上直下的岩壁上打炮眼,人就吊著繩子下去,鑿眼、裝炮。炮響了,有的石頭卻沒有落下來,成了懸石。只好再吊人下去排險。這工作非常危險,稍不留神就可能被懸石砸到。有一位小夥子,多次排險從沒有疏漏,一次因為沒有注意一塊鵝卵大的小石頭,被這石頭砸掉了三顆門牙。施工中,大家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創造了多種獨特的施工方法。紅旗渠上游的青年洞施工時,三百多名青年突擊隊員吃住在懸崖峭壁上,通過摸索出來的放炮方法,使施工進度由0.3米提高到兩米多,終於提前完成了任務……轉自搜狐 站在王婆婆家的窗前,可以看到碧綠的渠水正向著山下流去。正是這渠水,凝著林縣人民的血汗的寶貴的水,把乾旱的林州變成了美麗而富饒的林州。紅旗渠動人的故事,真是多得講也講不完。講不完也沒有關系,因為,這些故事,那碧綠的、汩汩流淌的紅旗渠水,都真真切切地記得。轉自搜狐
❽ 紅旗渠的來歷
紅旗渠工程於1960年2月動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歷時近十年。該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築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2225萬立方米,紅旗渠總乾渠全長70.6公里(山西石城鎮-河南任村鎮)。
乾渠支渠分布全市鄉鎮。據計算,如把這些土石壘築成高2米,寬3米的牆,可縱貫祖國南北,繞行北京,把廣州與哈爾濱連接起來。
紅旗渠的建成,徹底改善了林縣人民靠天等雨的惡劣生存環境,解決了56.7萬人和37萬頭家畜吃水問題,54萬畝耕地得到灌溉,糧食畝產由紅旗渠未修建初期的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
被林州人民稱為"生命渠"、"幸福渠"。紅旗渠是毛澤東時代林州人民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創業、自強不息、開拓創新、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精神創造的一大奇跡,全長1500公里的紅旗渠,結束了林州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苦難歷史。
❾ 紅旗渠的女人寧曉亞是誰演的
是湯唯, 那個電視劇叫做《紅旗渠的兒女們》。 請採納啊,謝謝啦。
❿ 紅旗渠林捷原型楊貴結局怎樣,家人及子女怎樣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