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肖戰發布公益歌曲《紅梅贊》播放破百萬,他是你的愛豆嗎
沒有發生227之前不是,發生了227以後現在應該算是愛豆吧,我雖然花心吧,但是我真正喜歡的男演員最早的是古天樂,之後是胡歌,現在是肖戰,我雖然也花痴,也會因為一部電視劇,然後喜歡裡面的男主角,但是劇一結束基本就不喜歡了,但是對於這三個男明星,我應該算是劇看完了,但還是看著就犯花痴啊。
戲完了還是喜歡他喜歡的不行啊,再後來看那些黑子扒他的黑料,結果他們越扒吧我反而越喜歡,因為人家正正經經跟我們普通人一樣,按部就班上了大學,完了還工作兩年,最後才進娛樂圈,跟那些小小年紀學也不上就直接進娛樂圈的可能不一樣,三觀是賊正啊,娛樂圈裡估計沒有幾個能比他還三觀正還干凈的人了,於是就這么喜歡上他了,可以說是始於顏值忠於人品了。
現在好了,天天刷他的小視頻,看著他笑就想笑,只是希望那些黑粉真的不要再黑了,閑著沒事好好學做人吧。
㈡ 求形體舞《紅梅贊》、《荷花頌》、《桃花謠》音樂和北雀廣場舞〈蝶兒飛〉音樂
共四首音樂
㈢ 誰能詳細介紹一下《紅梅贊》歌曲的時代背景謝謝!
1949年國民黨內戰全面失敗,逃亡台灣,下令處決所有集中營中的共產黨.這首歌就是來自那個年代.
一、 《紅梅贊》歌曲
歌曲《紅梅贊》選自歌劇《江姐》,是貫穿全劇的主題歌,同時也是《江姐》的音樂主題,在劇中數次出現,每次出現都是根據劇情的發展和人物刻畫的需要加以變化。
根據小說《紅岩》改編的七場歌劇《江姐》上演於1964年,主要故事內容為全國解放前夕,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下的重慶,中共地下黨員江姐(原名江竹筠)帶著中共四川省委交付的重要任務,離別重慶,奔赴川北。途中驚悉丈夫犧牲的噩耗,抑制巨大的悲痛,投入對敵斗爭。由於叛徒的出賣,江姐不幸被捕,面對敵人的種種酷刑,她大義凜然,堅貞不屈,最後在重慶解放前夕,英勇就義。
二、 《紅梅贊》主題精神
「梅花」屬落葉喬木,素以耐寒立雪、典雅含蓄而聞名,更與松、竹一起,被譽為「歲寒三友」。作者閻肅填詞時,深受毛主席詩詞《卜運算元詠梅》的啟發,此處很好地借梅花的不畏嚴寒、傲雪怒放的堅貞性格,比擬江姐堅強不屈的革命氣節,並緊緊抓住「贊」字作為全曲的基本格調,這首歌的歌詞寓意深刻,曲調遼闊。《紅梅贊》不但刻畫了以江姐為代表的共產黨員為了崇高的理想視死如歸、大義凜然、慷慨赴死、從容就義的光輝形象,還生動展現革命鬥士先烈們不屈不撓、頑強剛毅的斗爭精神,同時也歌頌了紅岩群英的錚錚鐵骨與浩然正氣。
三、 《紅梅贊》發揚光大
歌劇《江姐》一經問世就受到社會各界廣泛的歡迎,各劇種爭相移植,歌劇藝術片、評劇、黃梅戲、越劇等版本都曾風靡一時。值得一提的是,近段時間由同由閻肅編導的大型歌舞劇《紅梅贊》版本一經問世,就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可以說我國的藝術工作者一直在嘗試用不同的表達方式詮釋紅岩精神,並使之不斷發揚光大。
隨著時間的推移,《紅梅贊》內涵也在伴隨時代的變化而不斷延展和深化,當前,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洪岩精神由過去著重強調的「視死如歸、捨生取義」已經逐漸演變成為以「愛國、奮斗、團結、奉獻」為主題。雖然已經時過境遷,但是在「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的歌聲中,依然可以感受英雄事跡中所蘊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氣節,那個身形單薄、藍衫白巾的形象、那「歌頌英雄、歌頌正義、歌頌光明」的《紅梅贊》激昂的旋律,依然在將這種感動一代又一代地傳承。
附:《紅梅贊》創作背景及曲譜特點
1. 作詞
詞作者閻肅,河北保定人,著名劇作家、詞作家、國家一級編劇、空政文工團一級編劇,全國文聯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主席。代表作品有歌劇《江姐》、《黨的女兒》、《雪域風雲》,京劇《紅燈照》、《紅岩》、《年年有餘》、《紅色娘子軍》等;歌曲《我愛祖國的藍天》、《軍營男子漢》、《長城長》、《黃河黃》、《敢問路在何方》、《故鄉是北京》、《前門情思大碗茶》、《桂林是我家》、《霧里看花》、《雲中漫步》、《當你飛行的時候》、《唱臉譜》、《五星邀五環》等;大型歌舞劇《紅梅贊》。多次擔任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等大型晚會的總體設計、策劃、撰稿。
《紅梅贊》是著名詞作家閻肅的成名之作,為使歌劇《江姐》更真實客觀,作者曾懷揣劇本幾下四川,多次采訪小說《紅岩》的作者羅廣斌和楊益言,並與江姐的原型江竹筠烈士的20多名親屬和戰友座談。經過兩年錘煉,歌劇《江姐》於1964年9月在北京首次公演,觀眾反響空前熱烈。同年10月13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董必武、賀龍、陳毅等在人民大會堂觀看了《江姐》,對作品給予高度評價,之後毛主席還特意在中南海接見了閻肅。
2. 作曲
曲作者有三位羊鳴、姜春陽和金砂,其中的著名作曲家羊鳴現在是一名文職的將軍,山東蓬萊人,寫有大、小型歌劇十部、歌曲數百首。代表作品有《我飛在祖國的天空》、《紅梅贊》、《銹紅旗》、《藍天上的一縷春風》、《國旗在藍天飄揚》、《飛向太空的歌》、《晨風吹過機場的小道》、《兵哥哥》等。
1962年春天,羊鳴和姜春陽、金砂一起接受了為歌劇《江姐》譜曲的任務,為了能讓這部歌劇更富有藝術表現力和震撼力,3個人可以說得上是廢寢忘食,其中主題曲《紅梅贊》是最費心費力的,總共八易其稿,修改了二十多次。
3. 詞曲特點
《紅梅贊》是一首歌謠體的唱段,句式和全曲的結構都比較方整,曲調朴實婉轉,高低音區變化突出,朴實中又具有高亢堅定的特點。
《紅梅贊》為七聲徵調式,歌曲中多處使用八度、七度的跳進音程,使得旋律開闊而有氣勢。歌曲的素材主要借鑒四川「揚琴」和江南「灘簧」的音調,還廣泛地吸取了川劇、越劇、四川清音、京劇等諸多地方劇種的音樂語言加以創作,既有濃郁的民族色彩和清醇的鄉土氣息,又使得曲調朴實優美,深情而又樂觀,充分表現了江姐視死如歸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憧憬美好未來的堅定信念。
㈣ 歌曲《紅梅贊》總共修改多少次,你知道嗎
歌曲《紅梅贊》總共八易其稿,修改了二十多次。作曲者之一的羊鳴最先寫出一句主題旋律的雛形「紅岩上紅梅開」,觸發金砂的靈感,在此基礎上加上了甩腔唱法,並融進一些江南灘簧音調,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紅梅贊》主題曲
㈤ 她是《西遊記》王母娘娘,《紅梅贊》原唱,命運多舛英年早逝,還記得她嗎
86版的《西遊記》是公認的經典作品,它上映之後取得的成功遠遠超出了導演楊潔的預估,不僅捧紅了六小齡童「師徒」四人,還捧紅了其他角色的飾演者,王母娘娘的飾演者萬馥香就是成功走紅的其中一員。
1987年,萬馥香跟隨西遊劇組榮登春晚,在春晚舞台上她展示了自己的唱功,受到了觀眾觀眾的一致好評,之後在新時代的背景下,萬馥香擺脫了出身的困擾能盡情展示自己的才藝,可還沒等她展示自己的才藝,在1994年年僅53歲的萬馥香就因重病英年早逝。
㈥ 求廣場舞紅梅贊的舞曲,有的請發至郵箱[email protected],謝謝。。。。。。。
精舞網、網路廣場舞大全mp3、56網都可以直接下載。在此給你提供方便需要時用得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㈦ 求鋼琴演奏版的紅梅贊,網上好難找啊,謝謝。
先登陸到土豆網,然後搜索「《紅梅贊》舞蹈組合音樂」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COlg4JG0zk/
㈧ 《紅梅贊》歌曲的創作背景
由空政歌舞團創演的大型現代舞劇《紅梅贊》在先後榮獲了國家文化部頒發的第十屆「文華大獎」和代表國家級藝術水準的「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劇目」兩項大獎後,又榮獲了新設立的「解放軍文藝大獎」。這個標致新時期軍旅舞劇創作高水平的精品之作,也是部隊舞劇、舞蹈創作的新成就。近年來軍旅舞蹈藝術的成果可謂碩果滿園,它們中有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中國藝術節大獎、「文華獎」、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年)的劇目;有以香港回歸為題,反映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的民族抗爭史的民族舞劇《虎門魂》;有以媽祖文化為背景,溝通兩岸三地及海外華夏子孫親情,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舞蹈詩《媽祖》;有展現新時期軍訓生活和士兵情趣的中型舞蹈詩《士兵旋律》;有在國際現代舞比賽獲大獎,反映與命運頑強抗爭,對生命理想充滿希冀的現代舞《和夢一起上岸》;還有諸如在全國舞蹈比賽、中國舞蹈「荷花獎」、CCTV電視舞蹈大賽中獲金獎的反映新時期我軍不同層面的軍旅生活,表現現代軍人豐富內心世界和高尚精神情操,塑造多姿多彩的軍人形象的舞蹈《走、跑、跳》、《雲上的日子》、《穿越》、《邊關沉月》、《無言的戰友》、《同行》;有反映新時期軍民關系,刻寫魚水情深和謳歌時代新生活的舞蹈《哈達獻給解放軍》、《酥油飄香》、《頂碗舞》;有反映我軍革命歷史斗爭題材的《天邊的紅雲》、《千層底》等等;並且通過全國「桃李杯」舞蹈比賽推出了一批優秀的青少年表演人才。正是這種斐然成績使軍旅的舞蹈家們成為在全國具有示範意義的、展現高質量精品力作、在專業賽事中摘金攬銀的藝術勁旅,成為令人矚目的亮麗風景線。真是一花引來百花開,奼紫嫣紅春滿園。春華秋實,在上述累累碩果中飽含的是綠色沃土的滋養,是軍事題材舞蹈作品獨特的藝術魅力與品牌優勢,更是軍旅舞蹈藝術家們不忘人民是母親、堅持關注時代,積極反映現實生活的優良傳統,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官兵和人民群眾,高昂時代的主旋律,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在藝術創作上求新求異,勇於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具體體現。
梅花香自苦寒來,成果來自於辛勤的耕耘者。以《紅梅贊》為範例,它不僅標志著軍旅舞蹈創作的獨特優勢和發展軌跡,也帶給人們創作上的思考與啟迪。
其一,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藝術貴在創新,這也正是該劇的成功之處,不循窠臼,大膽探索,採用西方現代舞的編排技法,以時代藝術手段解構發生在昨天的故事,由舞劇長於情感宣洩入手,以人物情感設置舞段,藉助現代舞肢體語言情感張力自由奔放的優勢,用外來藝術手段,展現中華民族的精神情愫,從而做到「洋為中用」,創作出江姐等一組紅岩英烈的藝術群像,從人性情懷向精神境界升華,以期揭示共產黨人、革命先烈為理想信念而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正是這種合於時代和今天人們的藝術視角與欣賞習慣的審美定位,使其作為弘揚時代主旋律的作品,達到了思想性、藝術性與觀賞性的統一,成為演出已達九十六場,中外觀眾已逾九萬二千餘人次的一部精品力作。它用藝術實踐印證了「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
其二,深入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與生命力之所在。《紅梅贊》的編創者,以軍旅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為塑造紅岩英烈的民族魂魄,藝術地宣揚我們民族的革命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的偉大精神,曾幾番赴渣滓洞遺址體驗生活,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的藝術視角去打造紅岩英烈的舞劇形象,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達到由生活真實向藝術真實的提升,使其成為站在時代藝術發展的前沿,在人民群眾中打下印跡,具有鮮活的藝術生命力和時代特徵的作品,而經得住時代與歷史的檢驗。
其三,為追求高品位作品的藝術質量而執著的磨礪精神。一部精品劇目的產生,是要在「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境界中,在藝術的千錘百煉中鑄就,在艱辛而執著的追求中獲取。《紅梅贊》今天取得的藝術成就就是對這種磨礪精神的見證。在歷時四年的創演藝術實踐中,該劇進行了六十餘次修改加工,大到主體道具,小到在一投足一舉手的瞬間舞姿所展現的藝術質感。為了錘煉主題,不斷提高演出水平,曾向四百二十餘人次的專家和領導徵求意見,在演出現場直接向觀眾徵求意見達二三百餘人次,就是這種精益求精的敬業精神,和敢於在藝術上攀岩、敢於超越自我的拼搏向上的團隊意識,不僅用藝術征服了觀眾,也讓觀眾從他們充滿藝術激情、技巧嫻熟、揮灑自如、表現人物淋漓盡致的舞姿舞風中,看到了一支訓練有素的高水平的藝術團體的素質和藝術家對藝術執著追求的精神境界。它告訴人們,只有在崎嶇的小路上,不畏艱難的攀登者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㈨ 現代舞劇《紅梅贊》賞析
《紅梅贊》由閻肅作詞,羊鳴、姜春陽、金砂作曲並且作為歌劇《江姐》的主題曲自1964年問世,在大眾中廣為傳唱,流傳至今。這是一首攜帶著鮮明的時代色彩與深刻的革命烙印的紅色歌曲,集中表現了以江姐為代表的革命黨人面對革命斗爭的嚴峻形勢,奮力抗爭、追求光明的革命精神。
《紅梅贊》這首歌能夠超越革命宣傳的政治藩籬,穿越時空,擁有廣泛的歌眾,並在新時代新世紀的音樂環境中占據一席之地,成為永恆的藝術經典,得益於歌曲自身具有的朴實婉轉而又高亢堅定的曲調,以及規整洗練的歌詞,而這正是其保持恆久生命力的核心原因所在。
作曲者之一的羊鳴最先寫出一句主題旋律的雛形「紅岩上紅梅開」,觸發金砂的靈感,在此基礎上加上了甩腔唱法,大幅度拉開、壓縮、加花、擴充,並融進一些江南灘簧音調,與四川的揚琴音樂相互滲透,剛柔並濟,形成了相對完整的《紅梅贊》主題曲。
(9)紅梅贊歌曲美女舞高清視頻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紅梅贊》取材於小說《紅岩》,作者截取了小說中重慶歌樂山「白公館」「渣滓洞」發生的驚心動魄的故事為創作背景,從共產黨人的藝術形象入手,描寫了以江姐(江竹筠)為代表的一批戰斗在秘密戰線和敵人獄中的共產黨員英雄的一生, 是國共兩黨那場決定中國命運的生死搏鬥的一部分。
在這個光明戰勝黑暗的獨特戰場上, 面對叛徒的無恥出賣和敵人的威逼利誘, 江姐就像是一位通身透明的光明使者, 不畏敵人的嚴刑拷打, 不怕手指被釘竹簽的殘酷折磨, 仍然堅貞不屈, 並領導獄中的難友同敵人展開堅決的斗爭。
1949年11月14日,當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江姐和渣滓洞里的難友們雖不知國旗的圖案,卻以憧憬的心情商議著綉制這面象徵解放的旗幟。
但這時,年僅29歲的江竹筠被特務秘密槍殺,然後用鏹水毀屍滅跡。江姐用鏗鏘誓言和沸騰熱血譜寫了中國共產黨人生命的輝煌,在億萬中國人的心中,江姐是革命意志堅強的代表。
㈩ 紅梅贊觀後感一千字
紅梅贊觀後感
「即使剪了翅膀,鷹,曾在哪一瞬忘記過飛翔!」蔡夢慰烈士的遺詩《黑牢詩篇》的句子敲擊在人們的心上。大劇院舞台上凝重冰冷的鐵鏈組成一道黑幕,一組浩然正氣的英烈浮雕緩緩從網幕上「流過」,突然一段「鐵牆」坍塌,一股紅綢從天而降……雖有歌劇《江姐》「花」開在先,並蒂而生的這支舞劇版「紅梅」,同樣傲壓冰霜,花開更艷。該劇以獨特生動的舞蹈語言,融合深情的音樂和逼真的舞美,藝術地展現了重慶渣滓洞死難烈士為革命事業不屈不撓斗爭的革命精神,展現了以江姐為代表的紅岩群英的錚錚鐵骨。當小提琴奏響《紅梅贊》主題變奏,酷刑之後的江姐顫抖著的尖尖十指,把觀眾的心揪到了半空。女主角李青從匍匐到挺立,一次次用足背站起前行到飛旋騰轉,在滿天雪花中舞出了那樣一種動人的美:痛楚中的堅毅、悲憤中昂揚的理想……僅此一段獨舞,已為小說《紅岩》所展開的藝術長卷中新添了一個舞動的經典。一批批烈士就義了,監獄里一個嬰兒誕生了!那映照天地的紅旗與響徹雲天的主題歌,那伴隨著解放軍攻佔重慶的炮聲同時響起的開國大典的禮炮轟鳴,那忠魂起舞慶祝新春的紅色浪漫之舞……一步步撞擊著觀者的靈魂。當《綉紅旗》的旋律響起,不少觀眾忍不住拭去眼角的淚水,人們在感嘆:這是藝術家用靈魂和心血「綉」的精品,是「紅色經典」穿越時空的恆久魅力!同時,我們每一位共產黨員應常常想到先烈的遺願,常常警醒自我,我們還要繼續呼喚著這個名字,講述著這個故事,謹記著這段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