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林縣的行政區劃
2000年:上林縣轄7個鎮、5個鄉、1個民族鄉。
2003年:2003年6月27日,上林縣並屬南寧市管轄至今。上林縣轄7個鎮、5個鄉、1個民族鄉:大豐鎮、明亮鎮、巷賢鎮、白圩鎮、三里鎮、西燕鎮、喬賢鎮、澄泰鄉、覃排鄉、塘紅鄉、木山鄉、中可鄉、鎮圩瑤族鄉。共131個村委會、898個村民小組、1355個自然村
2004年:上林縣轄5個鄉、1個瑤族鄉、7個鎮,共131個村(社區)居民委員會、898個村民小組、1355個自然村。
2005年:撤銷覃排鄉、中可鄉,分別並入白圩鎮、塘紅鄉。6月25日,南寧市人民政府《關於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通知》(南府發[2005]70號):
1、撤銷覃排鄉建制,整體並入白圩鎮,擴大白圩鎮的管轄范圍。調整後白圩鎮管轄高長、覃黃、朝韋、蓬寨、龍寶、文嶺、長嶺、長崗、獅螺、陸永、石塘、玉峰、愛長、登山、龍樓、大浪、趙坐等17個村和繁榮、覃排2個社區,總面積221平方千米,人口7.54萬人。白圩鎮人民政府駐繁榮社區。
2、撤銷中可鄉建制,整體並入塘紅鄉,擴大塘紅鄉的管轄范圍。調整後塘紅鄉管轄馬里、萬福、那君、岜森、龍祥、石門、弄陳、石逢、古春、弄周等10個村和塘紅、中可2個社區,總面積245平方千米,人口4.13萬人。塘紅鄉人民政府駐塘紅社區。
上林縣轄7鎮4鄉:大豐鎮、明亮鎮、巷賢鎮、白圩鎮、三里鎮、喬賢鎮、西燕鎮、澄泰鄉、塘紅鄉、木山鄉、鎮圩瑤族鄉。2008年,全縣共有115個村委會,16個社區,1280個自然庄。縣人民政府駐大豐鎮。
B. 南寧市有多少個縣和鎮
南寧市市轄區、縣 12個
(區劃代碼) 鄉、 鎮、 街道 共123個
興寧區 5個
民生街道、朝陽街道、三塘鎮、五塘鎮、昆侖鎮
青秀區 9個
新竹街道、中山街道、建政街道、南湖街道、津頭街道、長塘鎮、伶俐鎮、劉圩鎮、南陽鎮
江南區 8個
江南街道、福建園街道、那洪街道、沙井街道、江西鎮、吳圩鎮、蘇圩鎮、延安鎮
西鄉塘區 13個
西鄉塘街道、衡陽街道、北湖街道、安吉街道、新陽街道、華強街道、上堯街道、安寧街道、心圩街道、石埠街道、金陵鎮、雙定鎮、壇洛鎮
良慶區 5個
良慶鎮、那馬鎮、大塘鎮、南曉鎮、那陳鎮
邕寧區 5個
蒲廟鎮、新江鎮、那樓鎮、百濟鄉、中和鄉
武鳴縣 13個
城廂鎮、兩江鎮、馬頭鎮、陸斡鎮、羅波鎮、太平鎮、雙橋鎮、甘圩鎮、寧武鎮、鑼圩鎮、仙湖鎮、府城鎮、靈馬鎮
隆安縣 10個
城廂鎮、那桐鎮、喬建鎮、南圩鎮、雁江鎮、丁當鎮、屏山鄉、布泉鄉、都結鄉、古潭鄉
馬山縣 11個
白山鎮、百龍灘鎮、古零鎮、金釵鎮、周鹿鎮、林圩鎮、永州鎮、古寨鄉、加方鄉、里當鄉、喬利鄉
上林縣 11個
大豐鎮、明亮鎮、巷賢鎮、白圩鎮、三里鎮、西燕鎮、喬賢鎮、澄泰鄉、塘紅鄉、木山鄉、鎮圩鄉
賓陽縣 16個
蘆圩鎮、黎塘鎮、新橋鎮、新圩鎮、大橋鎮、鄒圩鎮、甘棠鎮、古辣鎮、露圩鎮、洋橋鎮、王靈鎮、武陵鎮、中華鎮、思隴鎮、和吉鎮、陳平鄉
橫 縣 17個
橫州鎮、巒城鎮、六景鎮、石塘鎮、陶圩鎮、校椅鎮、雲表鎮、百合鎮、那陽鎮、南鄉鎮、新福鎮、蓮塘鎮、平馬鎮、馬嶺鎮、馬山鄉、平朗鄉、鎮龍鄉
C. 南寧市區有多少人口
截至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725.41萬人,城鎮人口452.61萬人,城鎮化率62.4%。
南寧地處中國華南地區、廣西南部,中國華南、西南和東南亞經濟圈的結合部,是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泛珠三角合作等多區域合作的交匯點,也是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前沿城市、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舉辦地、國家「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城市,南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
市境西鄰崇左市,北界百色市、河池市、來賓市,東接貴港市,南毗欽州市、防城港市。地處桂西南丘陵區,東北為大明山,南部為崬尖山。地形北面多山,而南面較為平坦,邕江橫貫中部並穿越市區。
全市總面積22,099平方公里,市轄區面積9,83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為756.87萬人(2017年末),主要民族為壯族和漢族,其中壯族人口比例超過五成。
(3)上林縣巷賢鎮萬加街美女照片擴展閱讀:
南寧從東晉大興元年(318年)建制至今,已有1700多年歷史。南寧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政治、經濟、文化、金融、信息和科技中心,是中國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橋頭堡」城市,中國—東盟博覽會的永久舉辦地,西南出海通道的重要交通樞紐,以及北部灣經濟區核心城市。
南寧素有「中國綠城」的美譽,在2007年榮獲「聯合國人居獎」,2013年榮獲「中國最佳休閑城市」稱號。
南寧市在地貌分區上屬廣西盆地西南部之間之桂西南丘陵區。地貌上分為平地、低山、石山、丘陵和台地。主要地貌單元有南寧盆地、武鳴盆地、邕寧台地和大明山中山區,以平地佔比例最大,盆地海拔在70~100米之間,丘陵海拔多在200~500米之間。
全市最高山峰為大明山,橫跨上林縣、馬山縣、賓陽縣和武鳴區,最高海拔1785米,平均海拔1200米。
D. 想知道: 南寧市 從南寧到上林的汽車會到上林的哪個車站然後怎麼去到上林縣的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
1、首先從南寧的金橋汽車站坐大巴到上林,每天一個小時一班,最晚應該是17:30。
2、途徑上林縣的巷賢鎮、萬加鎮、明亮鎮、大豐鎮(即上林縣城)。
3、到了大豐後,隨便坐個三輪車(3塊左右),就能到達社保局。
E. 南寧市下有幾個縣和鎮
南寧現轄興寧區、江南區、青秀區、西鄉塘區、邕寧區、良慶區6個城區和武鳴縣、橫縣、賓陽縣、上林縣、馬山縣、隆安縣6個縣。
南 寧 市 行 政 區 劃
市轄區、縣(區劃代碼)
鄉、 鎮、 街道
興寧區(450102)
民生街道、朝陽街道、三塘鎮、四塘鎮、五塘鎮、昆侖鎮
青秀區(450103)
新竹街道、中山街道、建政街道、南湖街道、長塘鎮、伶俐鎮、劉圩鎮、南陽鎮、津頭鄉
江南區(450105)
江南街道、福建園街道、那洪鎮、沙井鎮、江西鎮、吳圩鎮、蘇圩鎮、延安鎮
西鄉塘區(450107)
西鄉塘街道、衡陽街道、北湖街道、安吉街道、新陽街道、華強街道、上堯街道、安寧街道、心圩鎮、石埠鎮、金陵鎮、雙定鎮、那龍鎮、壇洛鎮、富庶鄉
良慶區(450108)
良慶鎮、那馬鎮、大塘鎮、南曉鎮、那陳鎮
邕寧區(450109)
蒲廟鎮、新江鎮、那樓鎮、百濟鄉、鎮龍鄉、中和鄉
武鳴縣(450122)
城廂鎮、城東鎮、兩江鎮、馬頭鎮、陸斡鎮、羅波鎮、太平鎮、雙橋鎮、甘圩鎮、寧武鎮、鑼圩鎮、仙湖鎮、府城鎮、靈馬鎮、上江鄉、玉泉鄉
隆安縣(450123)
城廂鎮、那桐鎮、喬建鎮、南圩鎮、雁江鎮、丁當鎮、楊灣鄉、屏山鄉、布泉鄉、都結鄉、古潭鄉、敏陽鄉
馬山縣(450124)
白山鎮、百龍灘鎮、古零鎮、金釵鎮、周鹿鎮、林圩鎮、永州鎮、古寨鄉、加方鄉、里當鄉、喬利鄉、片聯鄉、雙聯鄉、州圩鄉
上林縣(450125)
大豐鎮、明亮鎮、巷賢鎮、白圩鎮、三里鎮、西燕鎮、喬賢鎮、澄泰鄉、覃排鄉、塘紅鄉、木山鄉、中可鄉、鎮圩鄉
賓陽縣(450126)
蘆圩鎮、黎塘鎮、新橋鎮、新圩鎮、大橋鎮、鄒圩鎮、甘棠鎮、古辣鎮、露圩鎮、洋橋鎮、王靈鎮、武陵鎮、中華鎮、思隴鎮、和吉鎮、太守鄉、河田鄉、高田鄉
橫 縣(450127)
橫州鎮、巒城鎮、六景鎮、良圻鎮、石塘鎮、靈竹鎮、陶圩鎮、校椅鎮、雲表鎮、百合鎮、那陽鎮、南鄉鎮、新福鎮、蓮塘鎮、平馬鎮、馬嶺鎮、馬山鄉、板路鄉、飛龍鄉、平朗鄉、鎮龍鄉
F. 上林縣有什麼旅遊景點
1、大明山
大明山山體長68公里,寬23公里,橫跨武鳴區與上林、馬山、賓陽三縣,距南寧市區80公里;北回歸線橫貫中心,平均海拔1200米,主峰龍頭山海拔1761米,為桂中南第一高峰。
大明山以「雨後晴翠,層巒疊嶂,滿目生機」而得名,被譽為「嶺南奇山,人間仙境」。由於地形復雜,氣候獨特,相對溫差大,動植物資源豐富等,塑造了其風光無限、多姿多彩的自然景觀。「春之花,夏之瀑,秋之雲,冬之雪」是大明山四季景觀的縮影。
2、三里洋渡風景區
三里洋渡風景區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上林縣的東南部,距上林縣城12公里,距廣西首府南寧市128千米。景區包括上林縣三里鎮的大部分、澄泰鄉洋渡村和附近村莊以及交界的鄉鎮。景區內山清水秀,洞穴各異,景觀千姿百態,素有「小桂林」之美稱。
3、智城城址
智城是唐代澄州刺史韋厥隱居地建築。以陡峭的石灰岩山體為城垣,在山谷中構築城防,利用山谷走向分布設內、外城。城外有池塘與清水河相通,結構獨特。內城面積1.133萬平方米,外城5.133萬平方米。唐儀鳳二年(677年)在外城牆東端內側崖壁上刻《韋敬辨智城碑》(簡稱《智城碑》)。
現存城牆四道,城池三張,水井一口,另有石器及少量陶瓷器、磚、瓦殘片。
4、大龍湖風景區
大龍湖風景區分為水庫區和岩洞區。水庫是攔蓄地下水而成的人造高山平湖,又稱大龍湖。湖長13公里,四周石山環抱,曲折回環。
5、蓮音寺
蓮音寺始建於清朝光緒年間,歷經百年,因法性的殊勝緣起於2008年起恢復重建,定名為蓮音寺。寺院坐落在上林縣金蓮湖生態園風景區內,地處大明山東麓,共有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藏經閣等諸多建築。
G. 廣西上林縣韋寶琳收信地址郵編是多少
郵編
行政區域
530501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 上林縣 喬賢鎮
530501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 上林縣 明亮鎮
530502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 上林縣 巷賢鎮
530504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 上林縣 西燕鎮
530506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 上林縣 澄泰鄉
530507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 上林縣 白圩鎮
530509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 上林縣 三里鎮
530511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 上林縣 木山鄉
530512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 上林縣 塘紅鄉
530599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 上林縣 大豐鎮
530501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 上林縣 明亮鎮正街
530501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 上林縣 明亮鎮南街
530501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 上林縣 明亮鎮北街
530502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 上林縣 巷賢鎮北街
530502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 上林縣 巷賢鎮西街
530502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 上林縣 巷賢鎮東街
530503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 上林縣 巷賢鎮五村
530505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 上林縣 鎮圩瑤族鄉
530507 廣西壯族自治區 南寧市 上林縣 白圩鎮新街
H. 上林縣的文化
上林縣境內有壯、漢、瑤、苗等多民族雜居,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具有別具一格的少數民族風情和豐富多彩的壯鄉民族文化,形成了開放、寬容、創新的文化氛圍。
傳統民歌。壯人自古愛唱歌,從小唱到牙齒落。上林縣是以壯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壯族人口佔全縣人口總數80%。三月三是壯族的傳統歌節,千百年來經久不衰。清朝康熙年間(1654—1722年),上林縣就有民歌記載。上林縣民歌有各種各樣的唱腔。如三里鎮、喬賢鎮、塘紅鄉、鎮圩瑤族鄉山歌(也叫歡歌),西燕鎮師公調,巷賢鎮、大豐鎮採茶調等。2004年12月第七屆中國合唱節在海口舉行,代表廣西參加的上林縣民歌合唱團,用壯族多聲部原汁原味演唱了《上林--南寧後花園》、《苗山情》、《趕歌圩》等歌曲,獲得銀獎。 民族舞蹈。壯族舞蹈有開壇舞、游衣舞、五龍舞、請師舞、四帥押壇舞、四帥禁壇舞等。其中代表作品為《公曹太平舞》,該節目曾出訪過日本等國表演,深受歡迎。瑤族舞蹈有肖郎鐵玖舞(瑤族叫興郎鐵玖達努舞)等。代表作品為《豐收牛角舞》、《猴鼓舞》等,《猴鼓舞》2001年曾參加原南寧地區農村文藝匯演,榮獲一等獎。
達努節(也叫排玖節)。每年農歷五月二十九日,上林縣鎮圩瑤族鄉舉行排玖節。排玖節熱鬧非凡,宴餐殺雞宰羊極為豐盛。宴後,瑤族群眾跳起猴鼓舞、舂米舞、雷公舞、南瓜舞、藤拐舞等,徹夜不眠。達努節是瑤族人民對母恩及祖先的懷念,達努節歌舞再現了瑤族先民狩獵、農耕、與大自然斗爭的情景,表現出瑤族人民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對美的嚮往和追求。
龍母節。每年農歷三月三,上林縣塘紅鄉石門村舉行龍母節。舉行開幕式文藝演出,舞獅,跳腰鼓舞;舉行山歌比賽;祭祀龍母和特掘的祭祀活動,師公舞表演、上刀山下火海;進行民間競技比賽,如打陀螺、跳格子、斗雞、打竹筒槍、堆紅薯窯、竹筒飯比賽等。
渡河公節。每年農歷五月初五舉行。「渡河公」是流傳在上林縣三里鎮一帶的壯族民俗。每年農歷五月初一,三里鎮一帶的姑娘們聚集在一起,唱著山歌,製作「渡河公」。她們用多種彩布縫綉小布人,布人是明朝裝束,小布人懷中抱著一個金黃色的南瓜,「南瓜」用風乾的艾草,白芷,蒼術等多種中草葯填充。五月初五傍晚,在清水河畔,村裡的男女老少一邊吟詠祈禱詞,一邊把渡河公掛在孩童脖子上。「渡河公」放在一艘用木片做成的小船上,點上紅蠟燭。放到河裡,讓「渡河公」船沿著清水河漂流。
傳統廟會。每年農歷二月初一至初三,上林縣木山鄉新甫庄的村民自發組織的傳統廟會准時開鑼。鬥牛、斗馬、斗雞、山歌對唱、師公舞表演、打陀螺……
I. 清水河的主要支流
上林縣境
沙江河,原稱獅螺河,又稱大排江。自西向東流。源於巷賢鎮六聯村古竹庄南面,高程550米,流經樊村(此河段又稱大廟河) 、木字、高賢、興塘、大山(老圩)等村至光全村的楓江壩(此河段又稱羅逢河),再經白圩的長嶺、長崗、獅螺、陸永、玉峰,於玉峰村坡旺庄附近注入清水河。全長61.23公里,流域面積226.82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7.7立方米/秒。上游有六護河等支流。
銀旺河,源於龍寶村密塘庄大塘,高程96米。流經文嶺村、陸永村 (以上河段又稱新橋河),至覃排鄉覃排村石銀庄附近注入清水河。全長21.4公里,流域面積109.3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3.72立方米/秒。賓上公路十里橋跨過此河。在石銀附近有一座防洪閘門。上游有漏江等二級支流。
匯水河,源於西燕鄉覃浪村弄荒庄附近, 高程180米,流經西燕、三里、澄泰三個鄉鎮, 在澄泰鄉洋渡村注入清水河,全長36.3公里,河面平均寬17米,流域面積599.5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16.2立方米/秒。河上有兩座橋:朔思橋(在三里水管所附近) 、匯水橋(在「千軍鎮」旁) 。兩條渡槽:洋渡渡槽、洋渡支渠小渡槽。河的東北面有江垌河、上布河、文柏河、大龍洞河等二級支流。
鼓江河,舊稱南江、 都旁水。源於巷賢鎮五村附近的大明山上,高程710米,流經九龍村的水台(五村至水台河段又稱水台河)、樟庄、論文庄,轉向明亮鄉的塘隆村,在皇主村塘狂庄注入清水河,全長26.7公里,流域面積119.5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4.06立方米/秒。在論文庄旁有賓馬公路的中型橋梁九龍橋跨過此河。上游有六宿河、保義河、羅勘河、莫馬河、皇主河等二級支流。
澄江 源於大明山脈岜六山, 高程1515米,流經下水源、排蘭、排棋等村莊至大明山茶場(以上河段又稱東春河),越過東春水壩,到雲溫庄注入清水河。全長18.3公里,流域面積51.2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3.25立方米/秒。在縣城南面有大豐橋(中型)跨越此河。上游有北侖河等二級支流。
東沙河,源於西燕鄉雲靈村的上水滾庄附近, 高程118米,自北向東南流經大坡村、安寧村、圩底村,於鳳凰壩下注入清水河。全長14.8公里,流域面積32.4平方公里,河面平均寬8米,年平均流量1.1立方米/秒。
高秋河,源於大明山中段山上,高程1375米,流經擁軍村塘棲庄 (以上河段又稱擁軍河),再流經里丹村、三聯村,在高秋庄注入清水河。全長17.35公里,流域面積70.2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3.79立方米/秒。在那邪庄前有一座那邪橋跨過此河。上游有塘敏河、六蒙河、塘棲河等二級支流。
雲里河,源於西燕鄉雲桃村香馬庄的山谷間, 高程180米,自東北向東南流經雲河、亭井、塘昶、定蓬、道純等村莊以及大豐鎮雲里村的內里、外里,在雲蒙村八角山注入清水河。全長16.8公里,河面平均寬7米,流域面積45.4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1.54立方米/秒。
三道河,又稱馱屈河。源於大明山上,高程1215米,流經西燕村拉撮庄 (以上河段又稱拉撮河)、江盧村、北林村,在山口橋下注入清水河。全長13.93公里,流域面積79.6平方公里, 年平均流量4.3立方米/秒。有賓馬公路山口漫水橋跨越此河。上游有那裡、三江、雲黃、西林一、西林二、六連河等六條二級支流。
賓陽縣境
獅螺江,又名賓上江。發源於上林縣巷賢鎮附近大廟山,流向由南至北,經本縣四鎮鄉的上國、 四鎮、公義村和鄒墟鄉的新華村一帶,匯入清水河。流域面積297平方公里,全長25.4公里。河床寬40米,正常流量每秒3立方米,枯水流量每秒2立方米。沿河建有楓江壩引水工程1座,電灌站1座,裝機1台,18千瓦,水輪泵站2座,裝機4台。水力理論蘊藏量450千瓦,可利用開發24千瓦,已利用開發12千瓦。
沙江,發源於太守鄉附近的古漏山和河田鄉中興村的大媽山, 流向由南至北,經太守鄉的南關、益憲村、太守墟,新橋鄉的民范、甘村、新橋、大林,大羅村,賓州鎮的寶水村,新賓鄉的陸嶺、恭村、勒馬、長崗村,鄒墟鄉的高龍、中南、永和、同仁、七星、同禮村一帶,匯入清水河。流域面積294平方公里,全長39公里。河床寬25米,正常流量每秒1.9立方米,枯水流量每秒0.1立方米。上游已建清平(中型)、塘來小(一)型2座水庫,流量隨水庫放、停水而增減。沿江建有攔河壩5座,以作水庫放水時引水灌溉之用。水力理論蘊藏1800千瓦,可利用開發1286千瓦,巳利用開發1236千瓦。流域上游多是風化的花崗岩,經大雨沖刷,帶走大量泥砂,不斷淤積河床,故名沙江。
南江,上游又名新埠江,中游為龍龔江和中七江。發源於鎮龍山脈黎明鄉芳雷村的竹瓦山。流向由南至北,經黎明鄉的芳雷、黃興、義和、補塘、龍龔、七新村,洋橋鄉的蓬塘、赤泥村一帶, 匯入清水河。全長60公里,流域面積262平方公里。河床寬35米,正常流量每秒2立方米, 枯水流量每秒0.5立方米。沿江建有水壩4座。水力理論蘊藏量90千瓦,可利用開發42千瓦,已利用開發24千瓦。 清水河主要二級支流基本情況表河名 流 經 村 庄 匯入 流域面積
(平方公里) 長度
(公里) 年平均流量
(立方米/秒) 六護江 上林縣長崗 沙江河 22.8 7 0.78 漏江 上林縣覃黃、繁榮、朝韋、銀旺庄 銀旺河 48.4 14.1 1.65 江垌河 上林縣韋寺 匯水河 15.2 9 0.41 上布河 上林縣合江、高仁、向山河、韋寺 匯水河 217.6 16 5.88 文柏河 上林縣塘紅、那君、萬福、雙吳、雙羅、雙良 匯水河 51.4 21.37 1.39 大龍洞河 上林縣江亞、懷因、鎮馬、東羅、洋造、大龍洞、覃浪 匯水河 215.2 32.4 5.81 六宿河 上林縣甘六村 鼓江河 2.6 2.5 0.09 保義河 上林縣甘六村 鼓江河 8.7 4.1 0.3 羅勘河 上林縣羅勘、亭亮、塘隆 鼓江河 16.4 7.5 0.56 莫馬河 上林縣溯浪、塘隆 鼓江河 21.9 8.8 0.74 皇主河 上林縣皇周、皇主 鼓江河 8.3 7.3 0.28 北侖河 上林縣北侖、黃泥、敢燕、大明山茶場 澄江 18.2 12.5 0.99 塘敏河 上林縣塘敏 高秋河 9.26 7.6 0.5 塘棲河 上林縣塘棲 高秋河 0.89 2.4 0.05 六蒙河 上林縣板邦庄 高秋河 1.53 2.73 0.08 那裡河 上林縣那裡庄 三道河 1.44 2.79 0.08 雲黃河 上林縣雲黃庄 三道河 4.4 5.12 0.24 三江河 上林縣內韋庄 三道河 7.26 5.82 0.39 西林一 上林縣西林庄 三道河 3 4.3 0.16 西林二 上林縣西林庄 三道河 2.6 6.5 0.14 六連河 上林縣六連 三道河 1.12 3.75 0.06 羅逢河 上林縣木字、高賢、興塘、大山(老圩)、光全 沙江河 35.6 19.6 5.8
大橋江,發源於賓陽縣武陵鄉六蒙村附近的白花山東端和大橋墟的鷹寨呇。 流向由南向北,經武陵鄉的武陵、廖村,大橋鄉的羅江、大橋、水美、長范、六龍、興寧村一帶,匯入南江。上段由六合山口至羅江村一帶,又名東墟江、武陵江。其中流經武陵墟一段,古稱琅琊水。流域面積119.6平方公里,河長20.2公里。上游建有桃源、六佑2座中型水庫。河床寬40米,正常流量每秒1.5立方米,枯水流量每秒0.8立方米。沿江建有水壩8座,電灌站2座,77千瓦,水力理論蘊藏量180千瓦,可利用開發37千瓦,已利用開發37千瓦。 清水河主要三級支流基本情況表河名 流 經 村 庄 匯入 流域面積(平方公里) 長度 (公里) 年平均流量(立方米/秒) 石寨河 上林縣長聯 羅逢河 23.6 14.4 0.8 巷賢河 上林縣長聯、興塘、盧樁 羅逢河 19.9 13.5 0.68 六旺河 上林縣木字、三水 羅逢河 13.7 7.7 0.47 八二河 上林縣萬加 羅逢河 20.8 7 0.65 黃庫河 上林縣九龍、光全 羅逢河 20.7 13.2 0.7 下利河 上林縣龍聯、高仁 上布河 66.4 5 1.7 塘床河 上林縣長塘 上布河 10.9 3.6 0.29 六母河 上林縣喬賢、龍保、恭睦、東吳 上布河 31 17.4 0.84 六浪河 上林縣橫嶺、水頭、六浪、東吳 上布河 68.98 33.9 1.86
J. 廣西南寧(包括下屬縣、鎮)有哪些比較有名的景點及特色的節日和小吃等等、、
南寧現轄興寧區、江南區、青秀區、西鄉塘區、邕寧區、良慶區6個城區和武鳴縣、橫縣、賓陽縣、上林縣、馬山縣、隆安縣6個縣。 南寧市行政區劃 市轄區、縣(區劃代碼) 鄉、 鎮、 街道 興寧區(450102) 民生街道、朝陽街道、三塘鎮、四塘鎮、五塘鎮、昆侖鎮 青秀區(450103) 新竹街道、中山街道、建政街道、南湖街道、長塘鎮、伶俐鎮、劉圩鎮、南陽鎮、津頭鄉 江南區(450105) 江南街道、福建園街道、那洪鎮、沙井鎮、江西鎮、吳圩鎮、蘇圩鎮、延安鎮 西鄉塘區(450107) 西鄉塘街道、衡陽街道、北湖街道、安吉街道、新陽街道、華強街道、上堯街道、安寧街道、心圩鎮、石埠鎮、金陵鎮、雙定鎮、那龍鎮、壇洛鎮、富庶鄉 良慶區(450108) 良慶鎮、那馬鎮、大塘鎮、南曉鎮、那陳鎮 邕寧區(450109) 蒲廟鎮、新江鎮、那樓鎮、百濟鄉、鎮龍鄉、中和鄉 武鳴縣(450122) 城廂鎮、城東鎮、兩江鎮、馬頭鎮、陸斡鎮、羅波鎮、太平鎮、雙橋鎮、甘圩鎮、寧武鎮、鑼圩鎮、仙湖鎮、府城鎮、靈馬鎮、上江鄉、玉泉鄉 隆安縣(450123) 城廂鎮、那桐鎮、喬建鎮、南圩鎮、雁江鎮、丁當鎮、楊灣鄉、屏山鄉、布泉鄉、都結鄉、古潭鄉、敏陽鄉 馬山縣(450124) 白山鎮、百龍灘鎮、古零鎮、金釵鎮、周鹿鎮、林圩鎮、永州鎮、古寨鄉、加方鄉、里當鄉、喬利鄉、片聯鄉、雙聯鄉、州圩鄉 上林縣(450125) 大豐鎮、明亮鎮、巷賢鎮、白圩鎮、三里鎮、西燕鎮、喬賢鎮、澄泰鄉、覃排鄉、塘紅鄉、木山鄉、中可鄉、鎮圩鄉 賓陽縣(450126) 蘆圩鎮、黎塘鎮、新橋鎮、新圩鎮、大橋鎮、鄒圩鎮、甘棠鎮、古辣鎮、露圩鎮、洋橋鎮、王靈鎮、武陵鎮、中華鎮、思隴鎮、和吉鎮、太守鄉、河田鄉、高田鄉 橫縣(450127) 橫州鎮、巒城鎮、六景鎮、良圻鎮、石塘鎮、靈竹鎮、陶圩鎮、校椅鎮、雲表鎮、百合鎮、那陽鎮、南鄉鎮、新福鎮、蓮塘鎮、平馬鎮、馬嶺鎮、馬山鄉、板路鄉、飛龍鄉、平朗鄉、鎮龍鄉南寧主要旅遊景點 青秀山 揚美古鎮 良鳳江國家森林公園 雲頂觀光 南寧動物園 五象嶺 南寧人民公園 南湖公園 廣西葯用植物園 獅山公園 廣西民族文物苑 大明山(武鳴) 昆侖關(賓陽) 蘆圩古鎮(賓陽)弄崗自然保護區(寧明) 九龍瀑布群森林公園(橫縣) 西津湖風景區(橫縣) 大龍湖(上林) 龍虎山(隆安) 鳳凰湖(隆安) 有些地方也不怎麼好玩,但是圖個新鮮是可以去看看的。 吃的就晚上到南寧的中山路去,一條街、夜市很熱鬧~還有賓陽的酸粉、白切狗。一個是中山路,但大多數是燒烤,沒什麼南寧特色了(粉餃、老友粉除外) 還有一個地方,離中山路不遠,在萬達旁邊的一條小路,叫共和路,那裡的店都是老店,連房子都還保留著騎樓樣式。其中有個叫杏花村的,可以吃到一些南寧特色小吃,有八寶飯(這個很有特色),還有一些糍粑、糖糕之類的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