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拋竿釣魚,拋竿怎麼拋的啊我一拋線就亂了是怎麼回事
拋竿的時候,把輪子上的半圓形鐵絲環掀起來,用食指壓住線,然後向外拋,拋出時手指自動松開,然後把鐵絲環搬回,把線收緊就行了。亂線是因為線太硬,或者操作不當引起的。多操作幾次熟悉了就好了。
2. 7.2米魚竿需要多重的鉛皮才好拋竿
很多釣友問我浮漂的問題,我都會先回答,你用大一號的浮漂試試看。因為越來越多的釣友被「大師」忽悠說要靈敏,都選擇吃鉛特別小的浮漂,說實在話,那種浮漂連主線都拉不直,怎麼可能靈敏呢?
7米2的桿子,3-4米的水深,如果沒有4g以上的吃鉛,釣起來很累,也很容易錯過很多口。對於基本功好的釣友來說,7米2可以選擇4g左右的浮漂,對於基本功一般的釣友,直接6g左右的浮漂才是王道,漂尾最好後兩目加粗。
最後再啰嗦一句,吃鉛對吃口的影響實際上很微弱,尤其是野釣的情況下更是如此,這么長的桿子還推薦2-3g浮漂的人,不是騙子就是不懂。
我是一個釣魚人,平時利用閑暇時間寫文章拍視頻給大家宣傳科學的釣魚知識
3. 拋竿怎麼拋好
要想把竿投得遠些,在一定程度上,竿是起主導作用的,所以選擇什麼樣的竿是頭等大事。一般來說,竿長就能投得遠些,竿短就投得近些。但竿長阻力較大,竿短阻力小,所以選竿時務必根據個各的體力和習慣去選擇。年老體弱者不能選用太長的竿,因為竿太長了阻力會加大,如果再遇逆風就更難遠投了。竿的軟硬與投遠有著密切關系。軟竿反應靈敏,但很難投遠;硬竿好投一些,但反應較差。其次是線,線越細拋投阻力越小,反之,阻力就大。但細線拉力小,遇到大魚難以勝任。粗線拉力大,但不好拋投,使用拋竿淡水釣,建議用0.35或0.4線徑的線為宜,這樣100至5000克的魚大都可釣上。墜,墜子小了不好投遠,投食後也不抗風,過大了則竿頭負擔過重,也不好拋投,用0.35的線,配以45至50克的墜子,使用0.4的線徑配上55~60克的墜子為宜。按以上搭配,在無風或微風條件下,一般一可投60~70米。另外竿、線、墜搭配得當,但投竿方式不對也很難如願。
所以要想遠投還需要注意以下三個重要環節:一是投竿姿勢和方式。要面向拋投點正前方採用劈投式法,放線遲早是投得遠近,掌握方向的關鍵環節。若放線過早會形成「高射炮」狀,見高不見遠;放線過遲則會出現出門就「叩頭」的情形。放線過早還常會出現右撇偏右,左撇健左,容易影響和妨礙左右釣位上的釣手垂釣。二是拋投時垂下線的長度要適中。拋投時如是3米以上長竿,由竿尖到餌料之間的線長度應為60~100厘米為妥,這樣拋投時不覺吃力。若是短竿,垂下線過長。會給拋投造成困難,會有一種使不上勁的感覺,尤其牽刀學者更感到有難度。垂下線保持適當長度,有利於拋遠,但究竟留多少最為合適,還要依據竿的長短、拋投姿勢和釣手釣技熟練程度而定。如果釣位上空有障礙物,竿尖外垂下線均不可留得過長。三是釣位選擇要做到既安全又方便拋投。釣手要盡量避開左、右、上方障礙物,尤其要避開高壓線,
在垂釣中若發現某水域中某個點魚類比較集中,需要將餌鉤集中投向某個點時,拋投准確率就顯得非常重要。那麼為什麼有時投不準,發生較大偏差,究其原因,主要是拋投方法不規范所軋歸納起來有以下幾點:
1.身體偏離預定目標,拋投時靠轉動身體來尋找釣點。在拋投的瞬間,手臂發力和身體轉角大小較難掌握,稍有偏差,拋出去的餌鉤就有可能遠離目標,這就是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2.操之過急,鉤餌墜尚在擺動就匆忙拋投;
3.垂下線留的過長,給操作帶來困難;
4、拋投用力過大,動作呆板;
5.放線過早,未考慮風速風向,握竿方法不正確等都是導致拋投不準的主要原因。
4. 手竿拋竿正確方法圖解
手竿拋竿方法圖解:
一、第一步是左手捏著鉛墜(注意,不是捏魚鉤)。
5. 如何使用拋竿
使用方法:
①把餌料團攥實,中間掰開,把爆炸鉤上邊的線都夾在餌料中;
③左手夾住餌料團上爆炸鉤的主線,右手拉爆炸鉤,讓爆炸鉤的子線象燈籠的筋骨一樣的緊緊拉攏住餌料團。
6. 請教釣魚高手,推薦一款物美價廉,性價比高的好魚竿,小女想孝敬父親,拜謝啦~
美女!海釣和淡水釣用的桿子差別很大!海桿還要配輪子線什麼的
禮物的話最好送淡水的!推薦你幾款好了
你這個價位的手竿大概只能買國產的中檔貨,
光威的「無法一本」300左右光威的「剛細」250左右低,光威的 「山竹二代」250左右
迪加的「大物師」320左右都是比較有名的,廣大釣友推薦的竿子
我認為買4.5米的比較適中,最常用的就是4.5米的吧,如果照顧海釣(海釣也可用手竿)選5.4米的也可以!價格要貴些,
有什麼問題還可以來問啊!
補充一下:
要是買海竿的話有很多種,廣義的來說包括 很多種,其實沒有個特別確切的定義,都是大家比較認可的叫法,例如你說的那種海竿就應該都包括磯釣竿,拋竿,路亞竿,就是都帶個輪子可以放長線釣大魚的那種,但是根據不同的情況不同的釣法,不同的水域還是有些差別的,最普通的那種就是普通的海竿(拋竿)是很便宜的,50元左右就可以買,磯釣竿價格高些便宜的也要100多,路亞竿也要100+最便宜的。普通的海竿主要是輪子價格差別比較大,20~500都有選擇。
要是給你父親 選個150~200的磯釣竿,加個100左右的輪子就挺好了,竿子還是選光威的,輪子品牌比較多 看價錢選把,一分錢一分貨
7. 求沙灘拋竿釣魚技巧
用拋竿釣魚技巧的特點是拋得遠、釣得深,釣的魚品種多,魚體大。用拋竿在海洋上垂釣是最有效的工具,可有效彌補手竿的不足,在大水面釣取大魚有其獨特的效用。海釣釣具品種多,釣魚技巧多,現代拋竿釣引入大陸後,大多數釣者用於淡水釣,海釣僅限於沿海少數人在碼頭、磯頭、灘頭垂釣,20世紀90年代,一些釣魚愛好者採用拋竿釣法實施近海船釣。新世紀以來,海上船釣有所發展』但多數仍是近海拋錨底釣,只有我國香港和台灣的釣者乘船出外海游釣青槍魚、鰹魚或在深海釣大石斑魚。
我國隋唐時期發明了拋竿,唐中期以後至北宋使用比較普遍。與西方不同的是,西方的拋竿誕生於海釣,我國的拋竿源於淡水釣。從宋代畫家馬遠等人所畫的垂釣圖來看,我國古代的拋竿用法有兩種:一種是江湖釣所用,人坐在船頭,手拿3~4尺長(相當於今天1米左右)的一節竹竿,一隻小輪子拴於離竿梢1尺左右處,輪上纏放釣線,從竿梢一個環形線扣中穿過,下設鉤墜。釣時,將鉤餌、墜用手從船頭方向拋下,鉤餌到底後,人就坐船頭靜等魚上鉤。
如果是小魚吃鉤,就直接將魚拉到船上。如果是大魚吃鉤,力量大了,設在竿前方的輪子就會放線,緩解魚的拉力。但從圖和一些詩詞的描繪來看,這種竿只會放線,不能收線。待到魚掙扎疲勞了,人提竿收線,把魚曳上船來。另一種是輪竿,就是用一根長7~8尺(約合2米~2.5米)的竹竿,繞線輪為竹木所制,輪四周有把手,
置於竿的最後手柄處,線也是沿竿身引到竿梢頭再拴鉤墜。從原理上講,這種竿與今天弓丨進的西方拋竿是一樣的,也用於船釣。如唐代詩人陸龜蒙在《釣車篇》一詩中所說:「得樂湖海志,不厭華舟小。月中拋一聲,驚起灘頭鳥……」這種釣輪是從漢代車輪軸承發明後I引用來的,故名釣車。又因拋出後鉤墜快速前行,勢如奔馬,故又名奔車。這種輪竿可自由放、收線,』手持竿,一手撥動「奔車」的多個;把手即可收線,其優越性明顯優於前面的船釣輪竿。今天,這種輪竿,仍舊在沿用,但與現代拋竿比,其適用和威力不在一個檔次上。目前,釣者使用的拋竿和釣法在不斷增多。與手竿比,拋竿有其1:獨特的優越性,其構造與手竿有明顯的區別,不僅拋得遠,所釣魚品11種多,更在於它的負重能力。一般手竿釣最多可將5千克左右的大旨:魚擒住,已屬很了不起。據報道,曾有人用強力手竿、粗線、大鉤,與12千克的大魚搏鬥2個小時,用8米長竿、8米線將其擒獲,這是手竿釣的髙記錄了,很少有人能做到;而這與拋竿比,就是「小巫見大巫」了。用拋竿釣獲21千克重的魚屬於一般記錄,釣取30千克、40千克、50千克重的大魚不稀奇;而在海里拋竿釣,尤其是海上船釣,100千克、200千克,甚至500千克的大魚常有人釣獲,有多人釣取!1000千克以上大金槍魚的紀錄。在國外,除拋竿船釣外,還需有好的釣魚船艇,有電動起榜器等輔助設備,但拋竿起主導作用,用竿將:具魚釣住,拖到船上。
拋竿的結構就竿本身來講,與手竿區別不大,手竿細長,拋竿相丨比較粗而短,一般拋竿長1.2米~3.7米,只有在海濱重裝磯釣、江同河和湖泊拋遠釣大魚才用4.5米長的竿,這屬頂級的了。拋竿較手竿粗而結實、沉重,目的就是釣取大魚。拋竿也有軟竿、硬竿之分。淡法7欠釣和海邊棧橋釣、沙灘釣多用軟竿;磯釣,船釣多用硬竿。同樣是1.2米長的拋竿,老人、婦女、孩童使用的是輕軟型、單筒拔式的,放線器小,重約50克,可纏放50米長線,線、墜、竿、鉤、放線器五種主要部件加起來僅重200克~250克,可拋遠30米~50米,釣取海、淡水中的小型魚。遇到10千克、20千克的大魚也不怕,因為它可以收放線。同樣是1.2米長的拋竿,船釣用的竿就粗重得多,一般是二節插式,第二節是實心尼龍棒,竿重500克~1000克,放線器大,有單輪和雙輪兩種,單輪可儲放線1000米,雙輪可儲放粗長線2000米~3000米。單輪放線器重1000克~2000克,雙輪放線器重5000克。也就是說,海上船釣所用的拋竿自重就有七八斤、十多斤,老人、婦女、兒童是不能勝任的,只有年輕力壯者方可使用。
放線器,又名卷線器、漁輪、釣車等,它在拋竿施釣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所釣水域不同,放線器的輕重、形狀、突出的主要部件也不一樣,但基本構件差不多,功能的性質是一樣的,只是大小不同、拉力不同,收放線速度略有差異而已。海、淡水釣皆適宜使用的要數紡車式放線器,它形體小,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放線速度快,卷線輕巧靈活,卸力裝置簡單好用,是在10米以內深水釣取10千克以下中小型魚的最佳放線器。它不適用於10米以上的深水,尤其是50米以上的深水,不適用於釣取10千克以上的大魚。密封式放線器一般較小,繞線輪不似紡車式放線器暴露在外,而是套有一個塑料殼護罩,罩前有一小孔,線通過此孔收放,輪體後面有一個按鈕來控制收放線。拋投鉤餌墜時,只要用一個指頭按住鈕,即可將線放出。由於其形體小、輕,每個輪只可繞線20米~30米,大些的可繞線50米,適合近水釣中小型魚,適用於老人、婦女、兒童。其優點是線不易亂;缺點是放線阻力大,投擲不遠,一般僅可拋遠20餘米,釣到5千克以上大魚時放、收線困難,線在孔中緊綳,易磨損。有的釣者將這種放線器用到磯釣竿上,使用效果不錯。
大鼓式放線器外形像一面大鼓,主要用於海上船釣和溪河釣。它結實牢固,分量重,大者有5千克,其放線原理與紡車式放線器不同。紡車式放線器收放線時,線輪不轉動,只是撥線架在轉;大鼓式放線器收放線時,線輪轉動,收線順轉,放線逆轉。
放線器有上百種,選用稱手的放線器是很重要的。首先,放線器的選用要與竿的長短、軟硬綜合考慮。一般長拋竿、硬性拋竿需配繞糹線多、轉速快的較大型放線器;用短竿、軟竿、輕柔竿近釣中小型魚時,需配繞線少、轉速慢的小型放線器,以便使用稱手。當然,長和短也有例外,比如肌釣竿,長而細、輕,就配小型放線器;海上船釣竿,短而硬、重,就用大而重的大鼓式放線器。其次,要看轉速比的大小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轉速比又名齒輪傳動比,即搖柄轉動一圈,帶動撥線架轉動圈數的比例。威海、寧波等地漁輪廠生產的放線器的轉速比例最低為1:1.5,即轉柄轉一圈,撥線架轉一圈半,這是一種卷線最慢的放線器,製造簡單,價格便宜。其他的有1:2.15、1:2.58、1:3.23和1:4.10等,好的放線器的轉速比可達1:4.8,甚至更大。也就是說,搖柄轉一圈,撥線架要轉約5圈,甚至更多。轉速比越大,卷線的速度越快,可迅速將遠在50米、80米遠的水中的魚兒拉至身邊。除海上船釣和淡水湖泊釣,溪河釣哲羅魚、鮭魚等情況外,一般轉速比不需要太快的,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即可。第三,檢查卸力裝置(即調力旋鈕)是否合格。放線器的卸力裝置很重要,主要體現在釣住大魚後,魚的沖擊力瞬間可達到魚體重量的8~10倍,1條5千克~10千克的大魚,其上鉤後帶動魚線向前猛沖,瞬間的力量可達到50千克~100千克。這股力量,竿、線、鉤直接承受均擔當不起,這也是用手竿很少能釣起10千克大魚的主要原因。卸力裝置可有效地減小這股強大的沖擊力,卸力裝置一般設在兩個地方,價廉而簡易的放線器設在繞線輪的前方,是一個可以左右旋轉的圓蓋,順時針方向轉,越轉越緊,阻力越大;反時針方向轉,越轉越松,阻力越小,它所卸的力度大小靠釣魚人自己掌握調整。標識清楚的卸力器裝在繞線輪的後方,突出來的直徑為1.5厘米~2厘米的圓鈕下方有個刻有1~10格的圓盤,每一格旁標有卸力數字,圓鈕也可左右旋轉。圓盤上的數字從0~10.0順時針方向旋轉定位,數值越大,阻力越大;反之,阻力越小。使用時,如果線的拉力為4.78千克,可將旋鈕轉至3.8千克定位,這樣,當魚的拉力達到3.8千克時,卸力器就會自動放線,保護竿、線不受損壞。
拋竿可拋遠,釣大魚、多釣魚,除了放線器起主要作用外,其竿與放經器大小的匹配,線、竿、墜之間大小,粗細配搭也十分重要。主要是科學、合理、得當,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拋竿的威力。國外對拋竿的各個部件的配置十分講究,均標出詳細的型號配製。使用拋竿時間久的人已認識到這個問題,釣前充分准備、調試,達到滿意、稱手後才外出釣魚。許多初學者不注意這個問題,垂釣時,釣餌拋不遠,或收放線困難,造成斷線跑魚。
我國拋竿釣的技法沒有手竿釣多,主要技法有淡水團鉤底釣、淡水串鉤底釣、懸浮釣、拖釣、擬餌釣等。海釣有防波壩提釣、提壩拋遠底釣、磯頭礁石釣、沙灘漲潮釣、荒島多竿釣等。海上船釣有停船礁溝釣、拴船養殖區釣、行船拖曳釣等。
8. 海竿輪子怎麼綁線
准備材料:紡車輪、釣線。
1、首先將釣線放到桌面上,然後對折,如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