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南女子回鄉掃墓被村裡要求交費50元,收費的依據是什麼
湖南一個女子回鄉掃墓,結果被告知需要收取50元的費用,根據當地的村民介紹,這50元主要是掃墓後的一些清理工作。
清明節時期,大多數人都會回到老家掃墓祭祀,但同時衛生方面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人們在祭祀時會燒各種各樣的紙,買各種各樣的水果,以及其他各種琳琅滿目的祭祀品。但同時也給了一些墓地的管理人員工作上的麻煩。
所以湖南這名女子回鄉掃墓時被要求交50元的管理費,等墓地掃完之後,一些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會對現場的衛生進行打掃和清理,也算是對他們的一種薪酬。
2. 上墳燒紙的十大禁忌
上墳燒紙的十大禁忌分別是:
1、聽老人講買紙要買黃草紙,這樣的燒紙在下面才是硬通貨,錢才實成,才會有面子,揣在兜里才有氣魄。
5、清明節是不能穿的大紅大紫去上墳的,在佩戴或是內衣上同樣要小心紅色。
6、清明的時候作為外人的身份去參與掃墓是比較忌諱的,容易招致不必要的麻煩。
7、掃墓結束後不要直接開車回家,一定要去人多熱鬧的地方轉一轉,把身上的陰邪之氣散去。
8、全家可以直接去餐館吃頓飯,或者逛一下市場後再回家,如果直接回家,體質較弱之人容易身體不適或引發一些疾病。
9、買燒紙時,不要買那種成摞的印刷品,一張就好幾億,這樣感覺不禮貌,就會認為那錢不實,都不如普通黃紙值錢。
10、給親人燒紙前先點燃兩張扔到外邊,答對一下沒有親人送錢的孤魂野鬼,畢竟人家也是不容易。
3. 清明節女孩兒不能掃墓,我們要妥協習俗還是沖破愚昧
清明掃墓
這件事背後隱藏著一件很重要的事,宗祠問題。
首先說明一下,在我們這邊是沒有這樣的說法和傳統的,另一點女孩兒願意清明去掃墓嗎?所以就像你說的,找不到受害者和施害者。
但是清明掃墓的事情,好像只有去父親這邊的墓,母親那邊的墓是不去的。
現代的家庭裡面,經常爭論過年去哪邊,怎麼過年?卻鮮有爭過清明去哪邊掃墓?有爭論孩子姓的問題,沒人討論宗祠歸屬問題,有爭論養老問題,卻沒有人討論死後的事情。
就是說,一個我們無法避免的事,死後還有人能記得嗎?包括你的後人。
我們中國人有個傳統,前人為後人努力,希望後人享福,卻沒有想過也許兩代或三代就沒有人在記得了不要指望更久的過去。
也許清明不讓女孩兒掃墓是為了減輕他們在這件事情上的比重,可以理所當然的放棄女性那邊的掃墓問題。
清明與農歷鬼節是對應的,都是為留念先祖就算現代人想放棄掉這些傳統也是相當困難的。現代的影視劇里已經大量使用公墓,但中國傳統墓葬依然是大多數的,這就無法避免一個問題,大量的人死後可能被遺忘,沒有人來掃墓。現代人一直在討論繼承權的問題,有誰討論過祭祖的事情嗎?這是理所當然歸屬男性的嗎?用現代的思想來看,普通人家無論祭祖還是掃墓都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但依然有人在堅持?是為了什麼呢?
中國的宗祠力量是非常強大的,依靠的正是這些傳統文化節日。有人批判宗祠,卻不能忽略中國的凝聚力是很依賴這樣的傳統的。
有些女性在爭取姓名權或者姓的歸屬,不知道已經隨母親姓長大的孩子的宗祠問題是否存在?中國人依姓分類,並不太在乎是不是真的宗親。對於現代獨生子女來說,有沒有掃墓祭祖的環節?雙方父母離去之後怎麼處理掃墓祭祖的事?
4. 女人能上墳燒紙嗎
每個地方的風俗可能不一樣,我們這里就是女人月經來或者懷孕的時候不要碰紙就行了,其它都可以。
5. 上墳燒紙的十大禁忌都是哪些
1、墳墓上長植物的,必須要清除,萬萬不可使其長出氣候。這一點最重要不過,同時這也從本質上面表現了家族的衰敗與否。買燒紙時,要買黃草紙,鋪開後拿一張一百元的真錢在紙上壓,要感覺這一百元是個印章,由右至左,由上至下,一排一排的蓋上去,直到把整張紙印滿。這樣的燒紙在下面才是硬通貨。
4、最好選在陽氣比較旺的時間,例如10:00-15:00之間掃墓,避免天沒亮或傍晚陰氣重的時間段,如果是下葬沒多久的老人等,盡量身上帶一些糯米和茶葉,再去掃墓。掃墓結束後不要直接開車回家,一定要去人多熱鬧的地方轉一轉,把身上的陰邪之氣散去,可以全家去餐館吃頓飯,或者逛一下市場後再回家,如果直接回家,體質較弱之人容易身體不適或引發一些疾病。
6. 威海一女子山上祭祖引發山火被刑事拘留,是否有造成嚴重的後果
有造成嚴重的後果。從發布的視頻上看過火的面積還不小,山上發現了多處的濃煙。
山上到處都是乾草,上山的路陡峭,消防員到達之後無法攜帶裝備上山滅火,只能夠緊急的調派應急救援直升機,從高處才將火勢給控制。後來消防員又上山將那些未熄滅的山火給及時的撲滅,才沒有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
發生火災的原因就是因為一名女子在山上祭祀的時候燃燒紙錢引起的。這個女子明知道進山掃墓是不能夠用火的,但是她覺得在公路上燒紙錢應該沒有關系,所以心存僥幸,可是沒有想到這些燃燒的紙錢被風給吹散,山中到處都是乾草,瞬間就引燃了。這個女子已經被刑事拘留,她表示十分後悔,一宿沒睡。
清明將至,請大家文明掃墓,摒棄了以前的舊的掃墓方式,樹立文明新風尚。
7. 上墳祭祀,為何一個女子粉褲上墳,不知道為什麼
上墳是我們祭祖之時必有的一個經過,事關祭祀,很多事情都需要注意,以免犯了忌諱,禍事纏身,衰運不斷。那麼,上墳有什麼講究和忌諱?上墳都要燒紙,那麼上墳燒紙的十大禁忌是什麼呢?
一、忌穿鮮艷的衣服
清明節在掃墓的時候,不宜穿得過於顯現,因為掃墓本來就是一件比較嚴肅的事情,所以著裝盡量淡雅一些,大紅大紫的顏色,在中國具有喜慶的意味,所以不適合在這樣的場合出現,當然,清明節除了掃墓以外的時間,比如和親人一起踏青什麼的,衣著倒是沒有太多的講究,主要是看具體的場合吧
二、忌嬉笑打鬧
除了衣著上的講究,言行舉止也要有所講究,不要在掃墓的時候嬉笑打鬧,或者做一些不嚴謹的舉止,因為按照老人的說法,這會驚擾了先人,也是對先人的不尊重的行為。
三、忌先食用貢品
貢品是用來祭獻祖先的,在沒有給先人祭獻之前的,人是不能先食用的。而是等上供之後,大家回到家,再一起分享。如若不然,也是對先人的一種不尊重。
8. 逢年過節的時候,祭祖燒紙真的有必要嗎
祭祖有必要,燒紙沒必要,主要是污染環境,而且容易引起火災。
燒紙是中國人祭祖的傳統習俗之一,逢年過節祭奠逝去的親人時,人們喜歡燒一些用紙疊成的金錢、元寶給逝去的親人。
按照中國的視死如生的觀點,人死了在陰間也需要花錢,因此燒紙就是為死人送錢,在古代紙錢一般都是銅錢或元寶的造型,而現代人一般都是買冥幣。
在人死的時候,到達陰間的路上有很多惡鬼擋道,因此燒紙錢是為了打發這些惡鬼的。在每年的清明節及忌日都要燒紙,這也就是給死去的人送錢的日子。
祭祖的禮俗
祭獻禮儀包括上香、讀祝文、奉獻飯羹、奉茶、獻帛、獻酒、獻饌盒、獻胙肉、獻嘏辭(福辭)、焚祝文、辭神叩拜等。
有的地方在焚帛燒錢紙時,主祭要在神前獻上一杯酒,然後由禮生送至焚帛處,將酒酹在上面,酹時將酒滴成一「心」字,以示祭者獻上錢帛之虔誠。在祭祀過程的重要環節,還幾次鳴鑼擊鼓或弦樂伴奏,為祭禮增添熱烈氣氛。
祭禮結束後,將豬肉、羊肉等祭品分給參祭代表。也有將祭品用於宴請參祭人員,只給少數的行祭人員與鄉紳、長老等發點祭品。
9. 66歲女子祭祖引發山火過火面積167.9畝,祭祀祖先到底要不要燒紙
我覺得祭祀祖先是應該要燒紙的,畢竟這是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的習俗,就算要更改,也應該慢慢來,而非是一刀切。
祭祀祖先是人們心中的慰藉。在我國,為逝者燒紙只是一種心理上的安慰,表達了人們心中的一種懷念,其實並沒有什麼實際性的作用。其實,動物死和人死是一個道理。這是民間信仰范疇內的問題,不是誰能通過行政手段取消禁令就能解決的問題。對於已故父母的祖先燒紙,是出於人們的孝道,繼承孝道,也教育了下一代。
其實燒紙錢就是為了維系著祖先和親人的血脈感恩和悲痛,還起到了環保的作用。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燃燒後的灰燼更容易與土壤混合。現在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並非是燒紙所帶來的影響,要知道,這些紙幣就算不燒,也會自然分解,這不禁讓人們深思起來。
10. 女人可以上墳燒紙嗎
女人可以上墳燒紙嗎,我們是河北省中南部,我們那裡過清明節,和十月一都一樣,老人都沒有了。第一個是清明節,姑娘走娘家去燒紙,帶上禮物還拿上紙和紙錢,真錢買點假錢去上墳,娘家去一個哥也好弟也好給一起去上墳有兄弟倆的,這一年去老大哪兒,那一年去老二哪兒,姑娘們都是輪著去,到誰家誰給做伴去,姑娘們都是去上墳燒紙,這女人可以上墳燒紙,我們那裡都是這樣,好了不說了就這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