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寫真 > 有隻蟋蟀在美女的衣服里很癢

有隻蟋蟀在美女的衣服里很癢

發布時間:2022-05-01 01:30:44

A. 鬥蟋蟀,看美女相撲,南宋到底有多少好玩的東西

從以前學習的課本也好,現在的影視劇也好,我們都可以看到宋朝人的娛樂生活還是比較豐富的。不僅好玩的項目多種多樣,還非常具有我們現在的氣質。下面就來說說南宋有多少好玩的東西。

一、蹴鞠

蹴鞠在宋朝可以說是一個全民運動。像《水滸傳》中的高俅,就是因為球技好,才得到了宋徽宗的賞識,緊跟著事業也越來越好。

在每一年的元宵節和清明節,宋代的人都會在各地舉辦蹴鞠比賽,而在平時,有些茶坊客棧也會組織蹴鞠表演來吸引客源。蹴鞠也有各種協會,在宋朝最出名的叫做“齊雲社”,和我們知道的“德雲社”規矩差不多,入社的時候都要正規拜師之後才能學藝。

宋朝尚文,在文化藝術方面可以說是最包容萬象的朝代。不管是在宋朝的古詩詞還是宋朝的畫中都能夠讓人感覺得到。在《清明上河圖》中,我們更能夠感受到宋朝生活各行各業欣欣向榮。

B. 請問這是蟋蟀嗎啥品種


蟋蟀

蟋蟀(Gryllulus;Gryllus)在中國很多人稱它為蛐蛐。蟋蟀在農民的眼裡被視為害蟲,破壞莊稼的生長。雄性喜鳴、好鬥,有互相殘殺現象。雌性個體較大,針孔狀或矛狀的產卵管裸出,翅小。
在蟋蟀家族中,雌雄蟋蟀並不是通過「自由戀愛」而成就「百年之好」的。哪只雄蟋蟀勇猛善斗,打敗了其它同性,那它就獲得了對雌蟋蟀的佔有權,所以在蟋蟀家族中「一夫多妻」的現象是屢見不鮮的。
中文學名: 蟋蟀
中文別名: 蛐蛐,蟈蟈
英文名:Gryllulus;Gryllus
二名法:
Gobiodon okinawae
界: 動物界
門: 節肢動物門
亞門: 有顎亞門
綱: 昆蟲綱(Isecta),舊稱「六足蟲綱」。
亞綱: 有翅亞綱
目: 直翅目
亞目: 螽斯亞目或長角亞目
科: 蟋蟀總科(Grylloidea)、蟋蟀科(Gryllidae)
種: 蟋蟀
分布: 廣泛分布。

C. 這只蛐蛐是什麼

油葫蘆又名結縷黃,由於其全身油光鋥亮,就象剛從油瓶中撈出似的,又因其鳴聲好像油從葫蘆里傾注出來的聲音,還因為它的成蟲愛吃各種油脂植物,如花生、大豆、芝麻等,所以得」油葫蘆」之名。

屬直翅目蟋蟀科。體長20~30毫米,寬6~8毫米,觸角褐色,長20~30毫米。體色有黑褐色、黃褐色等多種,它渾身油光閃亮。頭部黑色,呈圓球形,顏面黃褐色,從其頭部背面看,兩條觸角呈「八」字形,觸角窩四周黑色。前胸背板黑褐色,有左右對稱的淡色斑紋,側板下半部淡色。前翅背面褐色,有光澤,側面黃色。尾須很長,能超過後足股節,色較淺。雌蟲的產卵瓣平直,比後足股節長。

分布、生境與習性:

油葫蘆在我國分布極廣,幾乎各省都有,分布較多的省份有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河北、山東、山西、廣東、廣西、貴州、雲南、西藏、海南。

此昆蟲喜歡棲息在田野、山坡的溝壑、岩石縫隙中和雜草叢的根部。它以各種植物的根、莖、葉為食,對大豆、花生、山芋、馬鈴薯、栗、棉、麥等農作物有一定的危害性。它白天隱藏在石塊下或草叢中,夜間出來覓食和交配,雄蟲築穴與雌蟲同居。當兩只雄蟲相遇時,與鬥蟋蟀一樣,會相互咬斗,有互相殘殺的習性。

此昆蟲字在我國大部分地區1年發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在翌年春末天氣轉暖時化為若蟲,夏末時化為成蟲,夏末秋初為其旺發期,此時荒野之中,到處都可聽到其鳴聲,此起彼落,連續不斷。油葫蘆的飼養首先須解決飼養器。飼養器因各地的傳統習慣不同而不同,江蘇及山東、浙江的一部分地區喜用養蟋蟀的陶質蟀缸,而江西和我國中南部及南部地區,傳統的習慣是用蟋蟀籠。近些年來,市場上還出現了透明塑料質長方形的蟲籠。這幾種飼養器都可以用。

在飼養時,有人認為可以將兩只雄蟲放在一起共養,只要食物充足就不會相殘。筆者認為最好不要採用這種方法,還是分開飼養為好。兩只雄蟲一起飼養,筆者認為必然會進行咬斗,而且戰勝的那隻雄蟲一般都不肯就此罷休,會在籠中追逐不歇,最後戰敗的一隻可能會被咬死。

油葫蘆的飼料以植物飼料為主,可喂給絲瓜、南瓜、包菜葉、青菜葉、蘋果、米飯粒等。入冬時,可喂點豬肉末或牛肉末,以增加其體內脂肪,加強其抗寒能力。飼料要經常變換品種,不要老喂一種。

進入冬季前,就應注意採取保暖措施,將其放入葫蘆內(留通氣孔)飼養,外面可裹層棉花。它在葫蘆內仍能鳴叫,當感到溫熱時會發出「熱叫」,若溫度降低時,它又會發出「冷叫」。不論冷叫、熱叫,每次聽到叫聲就應加給食物。這樣,每逢出現溫差時,由於條件反射的作用,它就會鳴叫。

當氣溫降至10度以下時,可將它放在泡沫塑料小盒內(留通氣孔),再放在家中焐飯鍋內,底下放個50度左右的熱水袋,上面再墊2~3層布,裝蟲的泡沫塑料盒就放在布上取暖,早晚各換1次熱水袋內的溫水。也可將裝有蟲的小塑料盒揣在貼身的衣袋內保溫,若處理得好,能使它多生存半年。

D. 床上看到蟋蟀是凶是吉

蟋蟀,很多時候是會跑進家裡的,在農村是有說法的。家裡進蟋蟀有什麼預兆?家裡進蟋蟀風水是好還是壞?

家裡進蟋蟀有什麼預兆:

其實,蟋蟀進屋只是自然現象,無所謂吉凶。蟋蟀還有一個名字叫促織,據說是因為蟋蟀一叫,就表明入秋了天涼了,提醒人們要紡紗織布准備冬天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的說法。《詩經·七月》中也有語:「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可見,蟋蟀進屋只是為避寒,表明天氣日漸轉涼,與風水好壞無關。

但是,人是感情動物,容易帶著有色眼鏡看事物,而且感情不同對事物認識的結果便不一樣。杜甫的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表明的就是這個道理。雖然蟋蟀進屋稍加思辨就能得出科學解釋,但由於其入室鳴叫已是秋季天涼,因此很易讓敏感的人感物傷時。《詩經·蟋蟀》有曰:「蟋蟀在堂,歲聿其莫」,「蟋蟀在堂,歲聿其逝」。杜甫也曾在詩中感嘆:「促織甚細微,哀音何動人。」現代詩人餘光中與流沙河隔海酬唱,借蟋蟀抒發故國故鄉故人之思,彈奏的依然是傷感憂愁的旋律。也有例外。在詩人邵燕祥的筆下,蟋蟀就不再悲哀,轉而成了憤怒、反抗的化身;而在詩歌《蟈蟈與蛐蛐》中,蟋蟀與蟈蟈都被當作大自然的歌手,它們的鳴唱是「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

家裡進蟋蟀風水是好還是壞:

民間流傳:房子里有蟋蟀,大吉大利;「蟋蟀存在等於好運和智慧」,「蟋蟀進屋說明家裡的風水好,預示著家財興旺」,「表明家裡氣場很好,小動物也是很有靈性的,危險的地方它會躲避」。

E. 在昆蟲記中:蟋蟀的捕獵者會將蟋蟀的所有神經都蟄過。這個捕獵者是誰

[法]法布爾《昆蟲記》——第十八篇《蟋蟀》
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差不多和蟬是一樣有名氣的。它們在有數的幾種模範式的昆蟲中,表現是相當不錯的。它之所以如此名聲在外,主要是因為它的住所,還有它出色的歌唱才華。只佔有這其中的一項,是不足以讓它們成就如此大的名氣的。一位動物故事學家拉封丹,對於它只談了簡單的幾句,彷彿並沒有注意到這種小動物的天才與名氣。 另外,還有一位法國寓言作家曾經寫過一篇關於蟋蟀的寓言故事,但是很可惜,太缺乏真實性和含蓄一些的幽默感。而且,這位寓言作家在這個蟋蟀的故事中寫到:蟋蟀並不滿意,在嘆息它自己的命運!事實可以證明,這是一個多麼錯誤的觀點。因為,無論是什麼樣的人,只要曾經親自研究過蟋蟀,觀察過它們的生活情況,哪怕僅僅是一點表面上的觀察與研究,都會感覺到蟋蟀對於自己的住所,以及它們天生的歌唱才能,是非常滿意而又愉快的。是的,這兩點所給它們帶來的名氣真的足以讓它們感到慶幸了。 在這個故事的結尾處,他承認了蟋蟀的這種滿足感。他寫到: 「我的舒適的小家庭,是個快樂的地方, 如果你想要快樂的生活,就隱居在這裡面吧!」 在我的一位朋友所做的一首詩中,給了我另一種感覺。我覺得這首詩所要表達的更具有真實性,更加有力地表現出蟋蟀對於生活的熱愛。 下面就是我的朋友寫的這首詩: 曾經有個故事是講述動物的, 一隻可憐的蟋蟀跑出來, 到它的門邊, 在金黃色的陽光下取暖, 看見了一隻趾高氣揚的蝴蝶兒。 她飛舞著, 後面拖著那驕傲的尾巴, 半月形的蘭色花紋, 輕輕快快地排成長列, 深黃的星點與黑色的長帶, 驕傲的飛行者輕輕地拂過。 隱士說道:飛走吧, 整天到你們的花里去徘徊吧, 不論菊花白, 玫瑰紅, 都不足與我低凹的家庭相比。 突然, 來了一陣風暴, 雨水擒住了飛行者, 她的破碎的絲絨衣服上染上了污點兒, 她的翅膀被塗滿了爛泥。 蟋蟀藏匿著, 淋不到雨, 用冷靜的眼睛看著, 發出歌聲。 風暴的威嚴對於它毫不相關, 狂風暴雨從它的身邊無礙地過去。 遠離這世界吧! 不要過分享受它的快樂與繁華, 一個低凹的家庭, 安逸而寧靜, 至少可以給你以不須憂慮的時光。 從這首詩里,我們可以認識一下可愛的蟋蟀了。 我經常可以在蟋蟀住宅的門口看到它們正在卷動著它們的觸須,以便使它們的身體的前面能夠涼快一些,後面能更加暖和一些。它們一點兒也不妒嫉那些在空中翩翩起舞的各種各樣的花蝴蝶。相反的,蟋蟀反倒有些憐惜它們了。它們的那種憐憫的態度,就好像我們常看到的一樣,那種有家庭的人,能體會到有家的歡樂的人,每當講到那些無家可歸,孤苦伶仃的人時,都會流露出一樣的憐憫之情。蟋蟀也從來不訴苦、不悲觀,它一向是很樂觀的、很積極向上的,它對於自己擁有的房屋,以及它的那把簡單的小提琴,都相當的滿意和欣慰。從某種意義上,可以這樣說,蟋蟀是個地道正宗的哲學家。它似乎清楚地懂得世間萬事的虛無漂渺,並且還能夠感覺到那種躲避開盲目地、瘋狂地追求快樂的人的擾亂的好處。 對了,這樣來描寫我們的蟋蟀,無論如何,總應該是正確的。不過,仍然需要用幾行文字,以便把蟋蟀的優點公之於眾。自從那個動物故事學家拉封丹,忽略了它們以後,蟋蟀已經等待了很長的時間了,等待著人們對它加以描述,加以介紹,加以重視。它們的朋友——人類忽略了它們。 對於我,一個自然學者而言,前面提到的兩篇寓言中,最為重要的一點,乃是蟋蟀的窠穴,教訓便建築這在上面。 寓言作家在詩中談到了蟋蟀的舒適的隱居地點;而拉封丹,也贊美了它的在他看來是低下的家庭。所以,從這一點講,最能引起人們注意的,毫無疑問,就是蟋蟀的住宅。它的住宅,甚至吸引了詩人的目光來觀察它們,盡管他們常常很少能做注意到真正存在的事物。 確實,在建造窠穴以及家庭方面,蟋蟀可以算是超群出眾的了。在各種各樣的昆蟲之中,只有蟋蟀在長大之後,擁有固定的家庭,這也算是它辛苦工作的一種報酬吧!在一年之中最壞的時節,大多數其它種類的昆蟲,都只是在一個臨時的隱避所里暫且躲避身形,躲避自然界的風風雨雨。因此,它們的隱避場所得來的方便,在放棄它的時候,也並不會覺得可惜。 這些昆蟲在很多時候,也會製造出一些讓人感到驚奇的東西,以便安置它們自己的家。比如,棉花袋子,用各種樹葉製做而成的籃子,還有那種水泥製成的塔等等。有很多的昆蟲,它們長期在埋伏地點伏著,等待著時機,以捕獲自己等待已久的獵物。例如,虎甲蟲。它常常挖掘出一個垂直的洞,然後,利用它自己平坦的、青銅顏色的小腦袋,塞住它的洞口。如果一旦有其它種類的昆蟲涉足到這個具有迷惑性的、誘捕它們的大門上時,那麼,虎甲蟲就會立刻行動,毫不留情地掀起門的一面來捕捉它。於是,這位很不走運的過客,就這樣落入虎甲蟲精心偽裝起來的陷阱里,不見蹤影了。 另外一個例子,是蟻獅。它會在沙子上面,做成一個傾斜的隧道。這里的犧牲者是螞蟻。螞蟻一旦誤入歧途,便會從這個斜坡上不由自主地滑下去,然後,馬上就會被一陣亂石擊死。這條隧道中守候獵物的獵者,把頸部做成了一種石弩。 但是,上面提到的例子統統都只是一種臨時性的避難所或是陷阱而已,實在不是什麼長久之計。 經過辛辛苦苦的勞作構造出的家,昆蟲住在裡面,無論是朝氣蓬勃、生機盎然的春天,或者是在寒風刺骨、漫天雪飄的冬令時節,都讓昆蟲無比地依賴,不想遷移到其它的任何地方去居住。這樣一個真正的居住之所,是為了安全以及舒適而建築的,是從長遠的角度考慮的,而並不是像前面所提到的那樣,家是為了狩獵而建的。或是所謂的「育兒院」之類的延期行為。那麼,只有蟋蟀的家是為了安全和溫馨而建造的了。在一些有陽光的草坡上,蟋蟀就是這個隱逸者的場院的所有者。正當其它的或許正在過著孤獨流浪的生活,或許是卧在露天地里,或許是埋伏在枯樹葉、石頭和老樹的樹皮底下的昆蟲正為沒有一個穩定的家庭而煩惱時,蟋蟀卻成了大自然中的一個擁有固定居所的優越的居民。由此可見,它是有遠見意識的。 要想做成一個穩固的住宅,並不那麼簡單不過,現在對於蟋蟀、兔子,最後是人類,已經不再是什麼大問題了。在與我的住地相距不太遠的地方,有狐狸和獾豬的洞穴,它們絕大部分只是由不太整齊的岩石構建而成的,而且一看就知道這些洞穴都很少被修整過。對於這類動物而言,只要能有個洞,暫且偷生,「寒窯雖破能避風雨」也就可以了。相比之下,兔子要比它們更聰明一些。如果,有些地方沒有任何天然的洞穴可以供兔子們居住,以便躲避外界所有的侵襲與煩擾,那麼,它們就會到處尋找自己喜歡的地點進行挖掘。 然而,蟋蟀則要比它們中的任何一位更聰明得多。在選擇住所時,它常常輕視那些偶然碰到的以天然的隱避場所為家的種類。它總是非常慎重地為自己選擇一個最佳的家庭住址。它們很願意挑選那些排水條件優良,並且有充足而溫暖的陽光照射的地方。凡是這樣的地方。都被視為佳地,要優先考慮選取。蟋蟀寧可放棄那種現成的天然而成的洞穴,因為,這些洞都不合適,而且它們都建造得十分草率,沒有安全保障。有時,其它條件也很差。總之這種洞不是首選對象。蟋蟀要求自己的別墅每一點都必須是自己親手挖掘而成的,從它的大廳一直到卧室,無一例外。 除去人類以外,至今我還沒有發現哪種動物的建築技術要比蟋蟀更加高超。即便是人類,在混合沙石與灰泥使之凝固,以及用粘土塗抹牆壁的方法尚未發明之前,也不過是以岩洞為隱避場所,和野獸進行戰斗和大自然進行博擊。那麼,為什麼這樣一種非常特殊的本能,大自然單單把它賦予了這種動物呢?最為低下的動物,但卻可以居住得非常完美和舒適。它擁有自己的一個家,有很多被文明的人類所不知曉的優點:它擁有安全可靠的躺避隱藏的場所;它有享受不盡的舒適感,同時,在屬於它自己的家的附近地區,誰都不可能居住下來,成為它們的鄰居。除了我們人類以外,沒有誰可以與蟋蟀相比。 令人感到不解和迷惑的是,這樣一種小動物,它怎麼會擁有這樣的才能呢?難道說,大自然偏向它們,賜予了它們某種特別的工具嗎?當然,答案是否定的。蟋蟀,它可不是什麼掘鑿技術方面的一流專家。實際上,人們也僅僅是因為看到蟋蟀工作時的工具非常柔弱,所以才對蟋蟀有這樣的工作結果,建造出這樣的住宅感到十分驚奇的。 那麼,是不是因為蟋蟀的皮膚過於柔嫩,經不起風雨的考驗,才需要這樣一個穩固的住宅呢?答案仍然是否定的。因為,在它的同類兄弟姐妹中,也有和它一樣,有柔美的、感覺十分靈敏的皮膚,但是,它們並不害怕在露天底下呆著,並不怕暴露於大自然之中。 那麼,它建築它那平安舒適的住所的高超才能,是不是由於它的身體結構上的原因呢?它到底有沒有進行這項工作的特殊器官呢?答案又是否定的。在我住所的附近地區,分別生活著三種不同的蟋蟀。這三種蟋蟀,無論是外表、顏色,還是身體的構造,和一般田野里的蟋蟀是非常相像的。在開始時,剛一看到它們,經常就把它們當成田野中的蟋蟀。然而,就是這些由一個模子刻出來的同類,竟然沒有一個曉得究竟怎樣才能為自己挖掘一個安全的住所。其中,有一隻身上長有斑點的蟋蟀,它只是把家安置在潮濕地方的草堆里邊;還有一隻十分孤獨的蟋蟀,它自個兒在園丁們翻土時弄起的土塊上,寂寞地跳來跳去,像一個流浪漢一樣;而更有甚者,如波爾多蟋蟀,甚至毫無顧忌,毫不恐懼地闖到了我們的屋子裡來,真是不請自來的客人,不顧主人的意願。從八月份到九月份,它獨自呆在那些既昏暗又特別寒冷的地方,小心翼翼地唱著歌。 如果再繼續前面已經提到過的那些問題,將是毫無意義的。因為那些問題的答案統統都是否定的。蟋蟀自然形成的本能,從來也不為我們提供有關答案的原因所在。如果寄希望於從蟋蟀的體態,身體結構,或是工作時所利用的工具上來尋找答案,來解釋那些答案,同樣是不可能的。長在昆蟲身上的所有的東西,沒有什麼能夠提供給我們一些滿意的解釋與答案,或者是能夠讓我們知曉一些原因,給不了我們任何有力的幫助。 在這四種相互類似的蟋蟀中,只有一種能夠挖掘洞穴。於是,我們可以得知,蟋蟀本能的由來,我們尚不可得知。 難道會有誰不曉得蟋蟀的家嗎?哪一個人在他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沒有到過這位隱士的房屋之前去觀察過呢?無論你是怎樣的小心,腳步是如何地輕巧,這個小小的動物總能發覺,總能感覺到你的來訪。然後,它立刻警覺起來,並且有所反映,馬上躲到更加隱避的地方去。而當你好不容易才接近這些動物的定居地時,此時此刻,這座住宅的門前已經是空空如也了,很讓人失望。 我想,凡是有過如此經歷的人,誰都會知道,如何把這些隱匿者從躲藏處誘惑出來的方法。你可以拿起一根草,把它放到蟋蟀的洞穴里去,輕輕地轉動幾下。這樣一來,小蟋蟀肯定會認為地面上發生了什麼事情。於是,這只已經被搔癢了,而且已經有些惱怒了的蟋蟀,將從後面的房間跑上來。然後,停留在過道中,遲疑著,同時,鼓動著它的細細的觸須認真而警覺地打探著外面的一切動靜。然後,它才漸漸地跑到有亮光的地方來,只要這個小東西一跑到外面來,便是自投羅網,很容易就會被人捉到。因為,前面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已經把我們這只可憐的小動物的簡單的小小頭腦給弄迷糊了,畢競它的智力水平是何等低下啊!假如這一次,小蟋蟀逃脫掉了,那麼,它將會很疑慮,很機警,時刻提高它的警惕性,不肯再輕易地冒險,從躲避的地方跑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就不得不選擇其它的應付手段了。比如,你可以利用一杯水,把蟋蟀從洞穴中沖出來。 想起我們的孩童時代,那個時候真的是值得人懷念與羨慕。我們跑到草地里去,到處捉拿蟋蟀這種昆蟲。捉到以後,就把它們帶回家裡。就把它們放在籠子里供養。采來一些新鮮的萵苣葉子來養活它們。這真是一種莫大的童趣啊! 現在,回過頭來談談我這里的情況吧。為了能夠更好地研究它們,我到處搜尋著它們的窠穴。孩童時代發生的事情,就彷彿昨天剛剛發生過一般。當我的另一個小同伴——小保羅——一個在利用草須方面,可以稱為專家級的孩子,在很長時間地實施他的戰略戰術之後,忽然,他十分激動而興奮地叫起來:「我捉住它了!我捉住它了!一隻可愛的小蟋蟀!」 「動作快一點兒,」我對小保羅說道,「我這里有一個袋子。我的小戰俘,你快快跳進去吧,你可以在袋子裡面安心居住。裡面有充足的飲食。不過,有個條件,那就是,你可一定不要讓我們失望啊!你一定要趕快告訴我們一些事情,一些我們渴望知道而且正在苦苦尋覓的答案。而這些事情中,需要你做的頭一件便是:把你的家給我看一看。」二、它的住屋 在那些青青的草叢之中,不注意的話,就會不為人知地隱藏著一個有一定傾斜度的隧道。在這里,即便是下了一場滂沱的暴雨,也會立刻就幹了的。這個隱蔽的隧道,最多不過有九寸深的樣子,寬度也就像人的一個手指頭那樣。隧道按照地形的情況和性質,或是彎曲,或是垂直。差不多如同定律一樣,總是要有一葉草把這間住屋半遮掩起來,其作用是很明顯的,如同一所罩壁一樣,把進出洞穴的孔道遮避在黑暗之中。蟋蟀在出來吃周圍的青草的時候,決不會去碰一下這一片草。那微斜的門口,仔細用掃帚打掃干凈,收拾得很寬敝。這里就是它們的一座平台,每當四周的事物都很寧靜的時候,蟋蟀就會悠閑自在地聚集在這里,開始彈奏它的四弦提琴了。多麼溫馨的促夏消暑音樂啊! 屋子的內部並不奢華,有暴露的,但是並不粗糙的牆。房子的住戶有很多空閑的時間去修整太粗糙的地方。隧道的底部就是卧室,這里比別的地方修飾的略微精細些,並且寬敞些。大體上說,這是個很簡單的住所,非常清潔,也不潮濕,一切都符合衛生標准。從另一方面來說,假如我們考慮到蟋蟀用來掘土的工具十分簡單,那麼可以說這真是一個偉大的工程了。如果想要知道它是怎樣做的,它是什麼時候開始這么大的工程的,我們一定要回溯到蟋蟀剛剛下卵的時候。 蟋蟀像黑螽斯一樣,只把卵產在土裡,深約四分之三寸,它把它們排列成群,總數大約有五百到六百個。這卵真是一種驚人的機器。孵化以後,它看起來很像一隻灰白色的長瓶子,瓶頂上有一個因而整齊的孔。孔邊上有一頂小帽子,像一個蓋子一樣。去掉蓋子的原因,並不是蠐螬在裡面不停地沖撞,把蓋子弄破了,而是因為有一種環繞著的線——一種抵抗力很弱的線,它自己會自動裂開。 卵產下兩個星期以後,前端出現兩個大的蠐螬,是一個呆在襁褓中的蠐螬,穿著緊緊的衣服,還不能完全辨別出來。你應當記得,螽斯也以同樣的方法孵化,當它來到地面上時,也一樣穿著一件保護身體的緊緊的外衣。蟋蟀和螽斯是同類動物,雖然事實上並不需要,但它也穿著一件同樣的制服。螽斯的卵留在地下有八個月之久,它要想從地底下出來必須同已經變硬了的土壤搏鬥一番,因此需要一件長衣保護它的長腿。但是蟋蟀整體上比較短粗,而且卵在地下也不過幾天,它出來時無非只要穿過粉狀的泥土就可以了。用不著和土地相抗掙。因為這些理由,它不需要外衣,於是它就把這件外衣拋棄在後面的殼里了。 當它脫去襁褓時,蟋蟀的身體差不多完全是灰白色的,它開始和眼前的泥土戰鬥了。它用它的大腮將一些毫無抵抗力的泥土咬出來,然後把它們打掃在一旁或乾脆踢到後面去,它很快就可以在土面上享受著陽光,並冒著和它的同類相沖突的危險開始生活,它是這樣弱小的一個可憐蟲,還沒有跳蚤大呢! 二十四小時以後,它變成了一個小黑蟲,這時它的黑檀色足以和發育完全的蟋蟀相媲美,它全部的灰白色到最後只留下來一條圍繞著胸部的白肩帶,它身上生有兩個黑色的點。在這兩點中上面的一點,就在長瓶的頭上,你可以看見一條環繞著的,薄薄的、突起的線。殼子將來就在這條線上裂開。因為卵是透明的,我們可以看見這個小動物身上長著的節。現在是應該注意的時候了,特別是在早上的時候。 好運氣是關愛帶來的,如果我們不斷地到卵旁邊去看,我們會得到報酬的。在突起的線的四周,殼的抵抗力會漸漸消失,卵的一端逐漸分裂開,被裡面的小動物的頭部錐動,它升起來,落在一旁,像小香水瓶的蓋子一樣,戰俘就從瓶子里跳了出來。 當它出去以後,卵殼還是長形的,光滑、完整、潔白,館子似的蓋子掛在口上的一端。雞卵破裂,就是小雞用嘴尖上的小硬瘤撞破的;蟋蟀的卵做得更加巧妙,和象牙盒子相似,能把蓋子打開。它的頭頂,已經足可以做這件工作了。 我們上面說過,蓋子去掉以後,一個幼小的蟋蟀跳出來,這句話還不十分精確。它是非常靈敏和活潑的,不時用長的而且經常顫動的觸須打探四周發生的情況,並且很性急地跑來跳去。當有一天,它長胖了,不能如此放肆了,那才真有些滑稽呢! 現在我們要看一看母蟋蟀為什麼要產下這么多的卵。這是因為多數的小動物是要被處以死刑的。它們常遭到別的動物大量的殘忍的大屠殺,特別是小形的灰螅蜴和螞蟻的殺害。螞蟻這種討厭的流寇,常常不留一隻蟋蟀在我們的花園里。它一口就能咬住這可憐的小動物,然後狼吞虎咽地將它們吞咽下去。 唉,這個可恨的惡人,請想想看,我們還將螞蟻放在比較高級的昆蟲當中,還為它寫了很多的書,更對它大加贊美。稱贊之聲,不絕於耳。自然學者對它們很推祟,而且其名譽日益增加。這樣看來,動物和人一樣,引起人們注意的最絕妙的方法,就是損害別人。 那些從事十分有益處的清潔工作的甲蟲,並不能引來人們的注意與稱贊,甚至無人去理睬它們;而吃人血的蚊蟲,卻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同時人們也知道那些帶著毒劍,暴躁而又虛誇的黃蜂,以及專做壞事的螞蟻。後者在我們南方的村莊中,常常會跑到人們的家裡面弄壞椽子,而且它們在做這些壞事時,還像品嘗無花果一樣高興。 我花園里的蟋蟀,已經完全被螞蟻殘殺殆盡,這就使得我不得不跑到外面的地方去尋找它們。八月里在落葉下,那裡的草還沒有完全被太陽曬枯乾,我看到幼小的蟋蟀,已經長得比較大了,全身已經都是黑色了,白肩帶的痕跡一點也沒有存留下來,在這個時期,它的生活是流浪式的,一片枯葉,一塊扁石頭,已經足夠它去應付大千世界中的一些事情了。 許多從螞蟻口中逃脫而殘生的蟋蟀,現在又作了黃蜂的犧牲品。它們獵取這些旅行者,然後把它們埋在地下。其實只要蟋蟀提前幾個星期做好防護工作,它們就沒有這種危險了。但是它們從來也沒想到過這點,總是死守著舊習慣,彷彿視死如歸的樣子。 一直要到十月末,寒氣開始襲人時,蟋蟀才開始動手建造自己的巢穴。如果以我們對養在籠子里的蟋蟀的觀察來判斷,這項工作是很簡單的。挖穴並不在裸露的地面上進行,而是常常在萵苣葉——殘留下來的食物——掩蓋的地點。或者是其它的能代替草葉的東西,似乎為了使它的住宅秘密起見,這些掩蓋物是不可缺少的。 這位礦工用它的前足扒著土地,並用大腮的鉗子,咬去較大的石塊。我看到它用強有力的後足蹬踏著土地,後腿上長有兩排鋸齒式的東西。同時,我也看到它清掃塵土將其推到後面,把它傾斜地鋪開。這樣,就可以知道蟋蟀挖掘巢穴的全部方法了。 工作開始做的很快。在我籠子里的土中,它鑽在下面一呆就是兩個小時,而且隔一小會兒,它就會到進出口的地方來。但是它常常是向著後面的,不停地打掃著塵土。如果它感到勞累了,它可以在還沒完成的家門口休息一會兒,頭朝著外面,觸須特別無力地擺動,一副倦怠的樣子。不久它又鑽進去,用鉗子和耙繼續勞作。後來,休息的時間漸漸加長,這使我感到有些不耐煩了。 這項工作最重要的部分已經完成了。洞口已經有兩寸多深了,足夠滿足一時之需。餘下的事情,可以慢慢地做,今天做一點,明天再做一點,這個洞可以隨天氣的變冷和蟋蟀身體的長大而加大加深。如果冬天的天氣比較暖和,太陽照射到住宅的門口,仍然還可以看見蟋蟀從洞穴裡面拋散出泥土來。在春天盡情享樂的天氣里,這住宅的修理工作仍然繼續不已。改良和裝飾的工作,總是經常地不停歇地在做著,直到主人死去。 四月的月底,蟋蟀開始唱歌,最初是一種生疏而又羞澀的獨唱,不久,就合成在一起形成美妙的奏樂,每塊泥土都誇贊它是非常善於演奏動聽的音樂的樂者。我樂意將它置於春天的歌唱者之魁首。在我們的荒廢了的土地上,在百里香和歐薄荷繁盛的開花時節,百靈鳥如火箭般飛起來,打開喉嚨縱情歌唱,將優美的歌聲,從天空散布到地上。而呆在下面的蟋蟀,它們也禁不住吸引,放聲高歌一曲,以求與相知者相應和。它們的歌聲單調而又無藝術感,但它的這種藝術感和它生命復甦的單調喜悅相協調,這是一種警醒的歌頌,為萌芽的種子和初生的葉片所了解、所體味。對於這種二人合奏的樂曲,我們應該判定蟋蟀是優秀中的勝者。它的數目和不間斷的音節足以使它當之無愧。百靈鳥的歌聲停止以後,在這些田野上,生長著青灰色的歐薄荷,這些在日光下搖擺著芳香的批評家,仍然能夠享受到這樣朴實的歌唱家的一曲贊美之歌,從而伴它們度過每一刻寂寞的時光。多麼有益的伴侶啊!它給大自然以美好的回報。三、它的樂器 為了科學的研究,我們可以很坦率地對蟋蟀說道:「把你的樂器給我們看看。」像各種有價值的東西一樣,它是非常簡單的。它和螽斯的樂器很相像,根據同樣的原理,它不過是一隻弓,弓上有一隻鉤子,以及一種振動膜。右翼鞘遮蓋著左翼鞘,差不多完全遮蓋著,只除去後面和轉折包在體側的一部分,這種樣式和我們原先看到的蚱蜢、螽斯,及其同類相反。蟋蟀是右邊的蓋著左邊的,而蚱蜢等,是左邊的蓋著右邊的。 兩個翼鞘的構造是完全一樣的。

F. 有關蟋蟀的資料

蟋蟀亦稱「促織」、「趨織」、「蛐蛐兒」。昆蟲納,直翅目,蟋蟀科。觸角較(比)體軀(軀體)為長。雌性的產卵管裸出。雄性善鳴,好鬥。種類很多,最普通的為中華蟋蟀,體長約20毫米。年生一代。以翅摩擦發音。乾燥蟲體入葯,性溫,味辛咸,有毒,功能利尿,主利水腫、小便不通等症。同科有油葫蘆、大棺頭蟋等。因均在地下活動,嚙食植物莖葉、種實和根部,都是農業害蟲。
蟋蟀(cricket)是直翅目(Orthoptera)蟋蟀科(Gryllidae)昆蟲,因鳴聲悅耳而聞名。約2,400種,長3∼50公釐(0.12∼2吋)。觸角細,後足適於跳躍,跗節三節,腹部有2根細長的感覺附器(尾須)。前翅硬、革質;後翅膜質,用於飛行。雄蟲通過前翅上的音銼與另一前翅上的一列齒(約50∼250個)互相摩擦而發聲。音的頻率取決於每秒擊齒的次數,從最大蟋蟀種類的1,500周/秒到最小蟋蟀種類的將近10,000周/秒。鳴聲的速率與溫度直接有關,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快。最普通的鳴聲有招引雌性的尋偶聲;有誘導雌性交配的求偶聲,還有用以驅去其他雄性的戰斗聲。雌雄在前足脛節都有敏感的聽器。多數雌蟲以細長的產卵器產卵於土中或植物莖內,對植物常可造成嚴重危害。在北方,蟋蟀多於秋季成熟產卵,若蟲於次春孵出,蛻皮6∼12次而成熟。成蟲壽命一般為6∼8周。
蟋蟀亞科(Gryllinae)的田野蟋蟀屬(Gryllus)和家蟋蟀(Achetadomesticus,舊作Gryllusdomesticus)體粗壯,黑或褐色,常打淺洞;取食植物、動物、衣服或互殘。田野蟋蟀又稱黑蟋蟀,常生活在田野或庭院,有時進入室內。家蟋蟀頭部色淺,並有深色橫帶;已從歐洲引入北美;見於建築物及垃圾堆中;家蟋蟀及田野蟋蟀均分布廣泛,日夜鳴叫。在美國售作魚餌,又用於生物學實驗。田野蟋蟀屬常出現於詩、文中。如狄更斯的《爐邊蟋蟀》(TheCricketontheHearth)。針蟋亞科(Nemobiinae,或歸入蟋蟀亞科)長12公釐,鳴聲為一系列高調的顫音,生活在牧區及林區。條紋針蟋(Nemobiusvittatus)腹部有三條暗紋。樹蟋亞科(Oecanthinae)白或綠色。翅透明;因食蚜蟲而有益,但產卵時損傷樹枝;鳴聲為悠長的顫音。雪白樹蟀(Oecanthusfultoni)通稱溫度計樹蟀,因其在15秒鍾內發出的顫音數再加40,便大約等於當時的華氏溫度。棲息在喬木和灌木的種類夜間叫,草叢種類日夜都叫。蟻蟋亞科(Myrmecophilinae)的種類小型,3∼5公釐長,無翅,弓背,生活於蟻巢中。鉦蟋亞科(Mogoplistinae)的種類(無翅灌叢蟋)常見於灌叢或熱帶多沙地區水邊的碎石下,體細長,5∼13公釐,無翅或翅小,而覆有透明易磨去的鱗片。蛣蛉亞科(Trigonidiinae)的種類(有翅灌叢蟋)4∼9公釐長,產卵器劍形,生活於池邊灌叢中。金蛣蛉亞科(Eneopterinae)的種類(褐色灌叢蟋)較大,瘦長,淺褐色,常見於樹上或灌叢中。在東方,人們籠養雄蟋蟀聽其鳴叫;在中國鬥蟋蟀的風習已有數百年之久。蟋蟀在神話及迷信中起重要作用。人們認為有蟋蟀存在便等於好運和智慧,傷害蟋蟀便帶來不幸。在緬甸曼德勒的市場上銷售一種大型棕色的炸蟋蟀,常供遊方僧人食用。
在英語中,許多其他昆蟲亦稱cricket,如灶馬、沙螽(Jerusalemcricket)、螻蛄(molecricket)和蚤螻(pygmysandcricket)。
編輯本段物種名稱
蟋蟀(xishuai)(Gryllulus;Gryllus)無脊椎動物,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一名促織,中國北方俗名蛐蛐夜鳴蟲、將軍蟲、秋蟲、斗雞'趨織。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蟋蟀多數中小型,少數大型。黃褐色至黑褐色。頭圓,胸寬,絲狀觸角細長易斷。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顎發達,強於咬斗。前足和中足相似並同長;後足發達,善跳躍;尾須較長。前足脛節上的聽器,外側大於內側。雄性喜鳴、好鬥,有互相殘殺現象。雄蟲前翅上有發音器,由翅脈上的刮片、摩擦脈和發音鏡組成。前翅舉起,左右摩擦,從而震動發音鏡,發出音調。雌性個體較大,針狀或矛狀的產卵管裸出,翅小。雄性蟋蟀相互格鬥是為了爭奪食物、鞏固自己的領地和佔有雌性。
編輯本段分布范圍
全世界已知約2500種,中國已知約150種,其中台灣省50種。(另此處數據有疑問:世界上已定名的約有1400種以上,我國已定名有30種以上。)若干種類為旱作物的害蟲。
編輯本段生活習性
蟋蟀穴居,常棲息於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夜出活動。雜食性,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誘發。在鬥蟋蟀時,如果以細軟毛刺激雄蟋的口須,會鼓舞它沖向敵手,努力拚搏;如果觸動它的尾毛,則會引起它的反感,用後足脛節向後猛踢,表示反抗。
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況都是獨立生活,絕不允許和別的蟋蟀住一起(雄蟲在交配時期也和另一個雌蟲居住在一起),因此,它們彼此之間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會咬鬥起來。 蟋蟀是以善鳴好鬥著稱的。在蟋蟀家族中,雌雄蟋蟀並不是通過「自由戀愛」而成就「百年之好」的。哪只雄蟋蟀勇猛善斗,打敗了其它同性,那它就獲得了對雌蟋蟀的佔有權,所以在蟋蟀家族中「一夫多妻」現象是屢見不鮮的。當然,從生物學進化論觀點來分析,這也是自然選擇,優勝劣汰,有利於蟋蟀家庭子子孫孫健康昌盛。此外,蟋蟀的鳴聲也是頗有名堂的,不同的音調、頻率能表達不同的意思,夜晚蟋蟀響亮的長節奏的鳴聲,既是警告別的同性:這是我的領地,你別侵入!同時又招乎異性:「我在這兒,快來吧!」當有別的同性不識抬舉貿然闖入時,那麼它便威嚴而急促地鳴叫以示嚴正警告。若「最後通牒」失效,那麼一場為了搶佔領土和捍衛領士的兇殺惡戰便開始了,兩只蟋蟀甩開大牙,蹬腿鼓翼,戰在一起,其激烈程度,決不亞於古代兩國交戰時最慘烈的肉搏。 蟋蟀的分布地域極廣,幾乎全國各地都有,黃河以南各省更多。它喜歡棲息在土壤稍為濕潤的山坡、田野、亂石堆和草叢之中。 此蟲一般在夏季的8月開始鳴叫,野外通常在20度時鳴叫得最歡,10月下旬氣候轉冷時即停止鳴叫。它每年發生1代,產卵在土中以卵越冬。 雄蟲遇雌蟲時,其鳴叫聲可變為:「唧唧吱、唧唧吱」,交配時則發出帶顫的「吱......」聲。 雄蟲好鬥,當兩只雄蟲相遇時,先是豎翅鳴叫一番,以壯聲威,然後即頭對頭,各自張開鉗子似的大口互相對咬,也用足踢,常可進退滾打3~5個回合。然後,敗者無聲的逃逸,勝者則高豎雙翅,傲然地大聲長鳴,顯得十分得意。 蟋蟀因其能鳴善斗,自古便為人飼養。據記載,中國家庭飼養蟋蟀始於唐代,當時無論朝中官員,還是平民百姓,人們在閑暇之餘都喜歡帶上自己的「寶貝」,聚到一起一爭高下。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 每個寧靜的夏夜,草叢中便會傳來陣陣清脆悅耳的鳴叫聲。聽,蟋蟀們又在開演唱會了!蟋蟀優美動聽的歌聲並不是出自它的好嗓子,而是它的翅膀。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蟋蟀在不停地震動雙翅,難道它是在振翅欲飛嗎?當然不是了,翅膀就是它的發聲器官。回為在蟋蟀右邊的翅膀上,有一個像銼樣的短刺,左邊的翅膀上,長有像刀一樣的硬棘。左右兩翅一張一合,相互摩擦。振動翅膀就可以發出悅耳的聲響了。每到繁殖期,雄性蟋蟀會更加賣力地震動翅膀,用動聽的歌聲,尋找佳偶。其中歌王當屬長顎蟋蟀。體長可達20毫米左右,觸角長約35毫米,因兩顆大牙向前突出,故名長顎蟋蟀,俗稱克斯。 除了善於歌唱,蟋蟀還十分好鬥。
編輯本段生長繁殖
常見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蘆)每年發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單產,產在雜草多而向陽的田埂、墳地、草堆邊緣的土中。雄蟲築土穴與雌蟲同居。喜棲息於蔭涼、土質疏鬆、較濕的環境中。蟲口過於密集時,常自相殘殺。花生大蟋在廣西1年1代,若蟲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為害花生幼苗。6月上旬羽化為成蟲 ,繼續為害。11月中下旬,以若蟲開始越冬。成蟲、若蟲穴居深達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簡單,只有一個逃避孔。在產卵前增建3~5個供產卵用的支穴,並出外搜索花生嫩莖葉和種子,運回穴內儲存,以供飼養初孵的若蟲。初孵若蟲群居,數天後外出覓食,各自分別掘穴。
蟋蟀是中國東北地區、華北地區、長江下游和華南地區的重要農業害蟲,它們破壞各種作物的根、莖、葉、果實和種子,對幼苗的損害特別嚴重。在南方,花生大蟋破壞花生幼苗達10%~30%,它們也危害玉米、黃麻、煙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響收成。
編輯本段常見品種
中華蟋蟀(Gryllus chi-nensis)。體長約2厘米,體黑褐色。年生1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雄性發音器在前翅近基部,以翅摩擦發音。聽器位於前足脛節上。穴居性,常在地下、地面或磚石縫中活動,為害植物根、莖、葉、種子和果實等,多於夜間取食,咬食植物近地面的柔嫩部分,造成缺苗,是農業害蟲。
大棺頭蟋蟀(Loxoblemmus doenitzi),頭扁,前端平,向前傾斜,雄性頭向兩側明顯突出;
油葫蘆(Gryllus testaceus),身體暗黑色,有光澤,兩復眼的內上方具有黃條紋,直達頭後部。前翅淡褐色,也有光澤,後翅較發達,雌性的產卵器長達2厘米。夜間覓食,成蟲、若蟲均為害大豆、高粱、花生、瓜類、蔬菜等作物。全國各省多有分布。
編輯本段葯用價值
【別名】蛐蛐兒、夜鳴蟲、將軍蟲、秋蟲、斗雞、促織、趨織。
【簡介】蟋蟀科昆蟲蟋蟀Gryllulus chinensis Weber,以乾燥全體入葯。夏秋捕捉,開水燙死,曬干。
【性味與歸經】辛、咸,溫。有毒。
【功能與主治】利尿,破血,利咽。用於水腫,小便不通,尿路結石,肝硬化腹水,咽喉腫痛。
【用法與用量】2~6隻,水煎或焙乾研粉服。
【注意】體虛及孕婦忌服。
【備注】(1)東北地區產一種蟋蟀為Seapsipe aspersus Walker,另有棺頭蟋蟀Loxoblemmus doenitzi Stein等在不同地區也供葯用。
編輯本段其他相關
北京人玩蛐蛐兒
宗春啟
白露、秋分、寒露,是北京人斗蛐蛐兒的高潮期。「勇戰三秋」,就指的是這三個節氣。
蛐蛐兒,學名叫蟋蟀,有的文章里叫它鳴蛩,比較普遍的名字是促織。因為一聽見蛐蛐兒叫喚就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該准備冬天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說。
不知是誰先發現的,雄性的蛐蛐兒好爭斗,鬥起來挺好玩兒的,於是就把它們逮回來,令其爭斗、觀其勝負,以博一樂。據記載,斗蛐蛐兒之戲,始於唐朝天寶年間。南宋權相賈似道,「少時游博無行」,掌權後尤喜促織之戲,寫過一部專著:《促織經》。明朝宣德皇帝也愛斗蛐蛐兒,致使一條好蛐蛐兒價至數十金。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北京人玩蛐蛐兒,大概也始於明朝吧。
並非所有的北京人都玩蛐蛐兒,玩兒蛐蛐兒的,只是北京人中的「玩家」。
玩家,外行讀作「玩兒家」。聽起來,好像「玩兒」是動詞,「家」是賓語。好嘛,把「家」給玩兒了,這不成了敗家子嗎!正確的讀法是「玩家兒」。「玩」,不帶「兒」音。
玩家兒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逮上一兩條蛐蛐兒擱在罐兒里養著,稱不上是玩家兒。斗架是雄蟋蟀之間的較量。蟋蟀相遇會用觸角辨別對方,兩雄相遇必然露出兩顆大牙,一決高下。而一雄一雌相遇則是另一番情景。兩只蟋蟀會柔情蜜意,互表仰慕之情。 古時娛樂性的鬥蟋蟀,通常是在陶制的或磁製的蛐蛐罐中進行。兩雄相遇,一場激戰就開始了。首先猛烈振翅鳴叫,一是給自己加油鼓勁,二是要滅滅對手的威風,然後才呲牙咧嘴的開始決斗。頭頂,腳踢,卷動著長長的觸須,不停地旋轉身體,尋找有利位置,勇敢撲殺。幾個回合之後,弱者垂頭喪氣,敗下陣去,勝者仰頭挺胸,趾高氣昂,向主人邀功請賞。最善斗的當屬蟋蟀科的墨蛉,民間百姓稱為黑頭將軍。一隻既能鳴又善斗的好蟋蟀,不但會成為斗蛐蛐者的榮耀,同樣會成為蟋蟀王國中的王者。
拿蛐蛐兒
蛐蛐兒是野生的。要想玩蛐蛐兒,先得把它逮到手——不說「逮」,說「拿」。
過去拿蛐蛐兒,要到北京郊區。據金受申先生在《老北京的生活》里說,過去北京專有人從事逮蛐蛐兒、賣蛐蛐兒的。立秋之前帶上干糧到北京西山、北山去拿蛐蛐兒,一走就十來天,回來後拿到廟會上去賣。玩蛐蛐兒的主兒到廟會上去拿就行了,當然不是白拿,得給錢。有名氣、有地位的玩家兒,到時候有人把蛐蛐兒送到府上去。真正的玩家兒拿蛐蛐兒,一拿就是一筐。一筐里裝十把,一把十四罐,每罐里裝一條。這140條蛐蛐兒就夠玩一個秋天了。當然140條不是全部養起來,還要挑選一番。挑選的標準是:「頭圓、牙大、腿須長,頸粗、毛糙、勢要強。」符合這些標準的留下,其餘的就處理掉了。
玩家兒們也有自己到郊區去拿蛐蛐兒的。北京郊區有幾個地方出蛐蛐兒。說什麼地方出蛐蛐兒,大概源於兩條:一是那地方蛐蛐兒多,好拿;一是那個地方的蛐蛐兒善斗。先是到西山八大處,後來到永定河西邊的雲崗。筆者小時候就聽說:雲崗盆底坑兒的蛐蛐兒善斗,號稱鐵嘴鋼牙。昌平十三陵一帶的山區也是出蛐蛐兒的地方。到後來北京附近沒蛐蛐兒可拿了,就只好去外地買了。如今蛐蛐兒的產地,講究是河北易縣的,號稱「小易州」。山東樂陵的也不錯,最好的數兗州地區寧陽的蛐蛐兒。
養蛐蛐兒
養蛐蛐兒的器具,講究的是蛐蛐罐兒。蛐蛐罐兒有瓷的,也有陶的,最好的是用澄漿泥燒制的:高15厘米左右,直徑13厘米左右,厚近2厘米。要求口兒大、膛兒深、壁厚,上面有蓋。如今誰手裡若有百年以上的澄漿泥蛐蛐兒罐,那可是值錢的寶貝了。這種罐兒的優點不在它的外觀,而是保溫保濕性能好、適合蛐蛐兒在裡面生存。新罐兒不是拿來就用,得先打底兒:用黃土、黑土、白灰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後墊在蛐蛐兒罐里。為什麼要加白灰呢,因為沒有白灰粘不住。白灰不是有鹼性么,打完底兒等三合土幹了,還要放在水裡泡,把鹼性徹底泡出去才能用。打好的底兒既不能掉,又不能碎。
光有罐兒了還不行,還得有兩樣東西:水槽兒和過籠兒。
先說水槽兒:瓷的,半圓形,直徑約3厘米,高0.7厘米,槽內深0.3厘米。這東西做得精緻、小巧,掛著釉兒,描著花兒,圖案有金魚、水草、蛐蛐兒什麼的,還寫著字:勇戰三秋。筆者見識不廣,覺得這應該是體積最小、建造最精細的瓷器。它的用處不必細說:喂蛐蛐兒水喝的。聽說這么一個水槽兒,時下價值數百元!
再說過籠兒:澄漿泥燒的,質地細膩,顏色淺灰,高不到3厘米,扇面形,上面有蓋,蓋上有提手,可以揭開。過籠兒兩端有洞門,蛐蛐兒可以穿過去。裡面的空間可以容納兩條蛐蛐兒。這過籠兒有什麼用呢?一是蛐蛐兒喜歡在暗處呆著,過籠兒就是蛐蛐兒的窩;二是養蛐蛐兒不能光養雄的(二尾兒),還得有雌的(三尾兒)做伴兒才行。如果雄蛐蛐兒不和雌蛐蛐兒交配——行話叫「過鈴兒」,它是不會和同性斗的。過籠兒,就是供蛐蛐兒過鈴兒的洞房。
養蛐蛐兒,必須給蛐蛐兒提供一個和在野外差不多的生存條件。這其中的學問多了去了,此處難以盡述。過去有錢的玩家兒,一到秋天專門雇把式給他養蛐蛐兒。蛐蛐兒把式,就是伺候蛐蛐兒的專家。
斗蛐蛐兒
養蛐蛐兒為的是斗。斗蛐蛐兒也有許多講究。一是斗蛐蛐兒的季節,不能早了,早了蛐蛐兒未發育成熟。要等到秋分,天氣漸涼時才開始。
蛐蛐兒也講究重量等級。斗蛐蛐兒之前,要把蛐蛐兒放在專門的「舀子」里,用專門的「秤(讀平聲)兒」稱出蛐蛐兒的體重。現在可能有專門的電子秤了。筆者見到的「秤兒」,比老中葯輔里稱中葯的戥子還小巧,「秤兒桿」是象牙的,比筷子還細,固定在一個一尺左右見方的紅木框子里。它能把蛐蛐兒的體重精確到一兩的萬分之一(兩、錢、分、厘、毫)。一般的蛐蛐兒的體重在六厘左右,八厘就是大蛐蛐兒了。稱體重的目的是為了公平競爭,體重相差一毫都不鬥。因為蛐蛐兒的主人不希望他精心養護的「愛將」有一次戰敗的記錄。一條好蛐蛐兒只要戰敗一次,便從此喪失了鬥志,對它的主人來說也就沒有價值了。因而如果讓它和重於自己的對手比賽,就是贏了,也要自身受損,要是輸了就更「冤」了。
真正的玩家兒斗蛐蛐兒是很正規的。事先要備好「戰場」,要下請帖。玩家兒們帶著自己的蛐蛐兒赴約,沒有帶一兩條的,一般還要帶上一兩個人,幫助照看自家的蛐蛐兒。正式比賽有專門的「斗盆」作為戰場,有專人擔任裁判,還有專人負責核准參賽蛐蛐兒的體重。比賽開始以後,賽場上鴉雀無聲,多少隻眼睛都盯著賽盆里的蛐蛐兒,蛐蛐兒的主人心裡甭提多緊張了,手心裡能攥出汗來!因為蛐蛐兒之間的爭斗也是很激烈、很有觀賞性的。蛐蛐兒和人一樣,有的勇猛,有的狡猾,你來我往,有進有退,有時兩蟲糾纏撕咬在一起,猶如摔跤場上的兩名勇士!斗勝了的蛐蛐兒帶給主人的必然是心花怒放;斗敗了,主人自然沮喪。但玩家兒都是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彼此客客氣氣、禮尚往來。玩家兒斗蛐蛐兒,圖的是好玩,非為獲利。有時雖也「掛點兒彩」,不過是一兩盒香煙而已。當然,用此種方式賭博的也不是沒有。但也應以「玩物不喪志」為度。
古時娛樂性的鬥蟋蟀,通常是在陶制的或磁製的蛐蛐罐中進行。兩雄相遇,一場激戰就開始了。首先猛烈振翅鳴叫,一是給自己加油鼓勁,二是要滅滅對手的威風,然後才呲牙咧嘴的開始決斗。頭頂,腳踢,卷動著長長的觸須,不停地旋轉身體,尋找有利位置,勇敢撲殺。幾個回合之後,弱者垂頭喪氣,敗下陣去,勝者仰頭挺胸,趾高氣昂,向主人邀功請賞。最善斗的當屬蟋蟀科的墨蛉,民間百姓稱為黑頭將軍。一隻既能鳴又善斗的好蟋蟀,不但會成為斗蛐蛐者的榮耀,同樣會成為蟋蟀王國中的王者。

G. 我抓了一隻很特別的蟋蟀,請問這是什麼蟋蟀

希望你能把照片發上來,你說的特徵都太普遍,所以我無法答復你准確答案。

H. 家裡老有蟋蟀是怎麼回事

其實,蟋蟀進屋只是自然現象,無所謂吉凶。
蟋蟀還有一個名字叫促織,據說是因為蟋蟀一叫,就表明入秋了天涼了,提醒人們要紡紗織布准備冬天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的說法。
可見,蟋蟀進屋只是為避寒,表明天氣日漸轉涼,與風水好壞無關。

I. 誰知道這是什麼蛐蛐,在我的百度空間里有詳細說明。

蟋蟀
⒈〖昆蟲〗

蟋蟀(xishuai)(Gryllulus;Gryllus)無脊椎動物,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一名促織,中國北方俗名蛐蛐。全世界已知約2500種,中國已知約150種,其中台灣省50種。(另此處數據有疑問:世界上已定名的約有1400種以上,我國已定名有30種以上。)若干種類為旱作物的害蟲。蟋蟀多數中小型,少數大型。黃褐色至黑褐色。頭圓,胸寬,絲狀觸角細長易斷。咀嚼式口器。有的大顎發達,強於咬斗。前足和中足相似並同長;後足發達,善跳躍;尾須較長。前足脛節上的聽器,外側大於內側。雄性喜鳴、好鬥,有互相殘殺現象。雄蟲前翅上有發音器,由翅脈上的刮片、摩擦脈和發音鏡組成。前翅舉起,左右摩擦,從而震動發音鏡,發出音調。雌性個體較大,針狀或矛狀的產卵管裸出,翅小。雄性蟋蟀相互格鬥是為了爭奪食物、鞏固自己的領地和佔有雌性。

蟋蟀穴居,常棲息於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夜出活動。雜食性,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誘發。在鬥蟋蟀時,如果以細軟毛刺激雄蟋的口須,會鼓舞它沖向敵手,努力拚搏;如果觸動它的尾毛,則會引起它的反感,用後足脛節向後猛踢,表示反抗。

常見的蟋蟀(如北京油葫蘆)每年發生一代,以卵在土中越冬。卵單產,產在雜草多而向陽的田埂、墳地、草堆邊緣的土中。雄蟲築土穴與雌蟲同居。喜棲息於蔭涼、土質疏鬆、較濕的環境中。蟲口過於密集時,常自相殘殺。花生大蟋在廣西1年1代,若蟲在土穴中越冬,翌年3~4月出土,為害花生幼苗。6月上旬羽化為成蟲 ,繼續為害。11月中下旬,以若蟲開始越冬。成蟲、若蟲穴居深達0.6米甚至更深。新建的洞穴很簡單,只有一個逃避孔。在產卵前增建3~5個供產卵用的支穴,並出外搜索花生嫩莖葉和種子,運回穴內儲存,以供飼養初孵的若蟲。初孵若蟲群居,數天後外出覓食,各自分別掘穴。

蟋蟀是中國東北地區、華北地區、長江下游和華南地區的重要農業害蟲,它們破壞各種作物的根、莖、葉、果實和種子,對幼苗的損害特別嚴重。在南方,花生大蟋破壞花生幼苗達10%~30%,它們也危害玉米、黃麻、煙草、棉花、大豆和木薯,往往造成缺苗,影響收成。

常見的蟋蟀有:

中華蟋蟀(Gryllus chi-nensis)。體長約2厘米,體黑褐色。年生1代,以卵在土壤中越冬。雄性發音器在前翅近基部,以翅摩擦發音。聽器位於前足脛節上。穴居性,常在地下、地面或磚石縫中活動,為害植物根、莖、葉、種子和果實等,多於夜間取食,咬食植物近地面的柔嫩部分,造成缺苗,是農業害蟲。

大棺頭蟋蟀(Loxoblemmus doenitzi),頭扁,前端平,向前傾斜,雄性頭向兩側明顯突出;

油葫蘆(Gryllus testaceus),身體暗黑色,有光澤,兩復眼的內上方具有黃條紋,直達頭後部。前翅淡褐色,也有光澤,後翅較發達,雌性的產卵器長達2厘米。夜間覓食,成蟲、若蟲均為害大豆、高粱、花生、瓜類、蔬菜等作物。全國各省多有分布。

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況都是獨立生活,絕不允許和別的蟋蟀住一起(雄蟲在交配時期也和另一個雌蟲居住在一起),因此,它們彼此之間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會咬鬥起來。

蟋蟀是以善鳴好鬥著稱的。在蟋蟀家族中,雌雄蟋蟀並不是通過「自由戀愛」而成就「百年之好」的。哪只雄蟋蟀勇猛善斗,打敗了其它同性,那它就獲得了對雌蟋蟀的佔有權,所以在蟋蟀家族中「一夫多妻」現象是屢見不鮮的。當然,從生物學進化論觀點來分析,這也是自然選擇,優勝劣汰,有利於蟋蟀家庭子子孫孫健康昌盛。此外,蟋蟀的鳴聲也是頗有名堂的,不同的音調、頻率能表達不同的意思,夜晚蟋蟀響亮的長節奏的鳴聲,既是警告別的同性:這是我的領地,你別侵入!同時又招乎異性:「我在這兒,快來吧!」當有別的同性不識抬舉貿然闖入時,那麼它便威嚴而急促地鳴叫以示嚴正警告。若「最後通牒」失效,那麼一場為了搶佔領土和捍衛領士的兇殺惡戰便開始了,兩只蟋蟀甩開大牙,蹬腿鼓翼,戰在一起,其激烈程度,決不亞於古代兩國交戰時最慘烈的肉搏。

蟋蟀的分布地域極廣,幾乎全國各地都有,黃河以南各省更多。它喜歡棲息在土壤稍為濕潤的山坡、田野、亂石堆和草叢之中。

此蟲一般在夏季的8月開始鳴叫,野外通常在20度時鳴叫得最歡,10月下旬氣候轉冷時即停止鳴叫。它每年發生1代,產卵在土中以卵越冬。

雄蟲遇雌蟲時,其鳴叫聲可變為:「唧唧吱、唧唧吱」,交配時則發出帶顫的「吱......」聲。

雄蟲好鬥,當兩只雄蟲相遇時,先是豎翅鳴叫一番,以壯聲威,然後即頭對頭,各自張開鉗子似的大口互相對咬,也用足踢,常可進退滾打3~5個回合。然後,敗者無聲的逃逸,勝者則高豎雙翅,傲然地大聲長鳴,顯得十分得意。

蟋蟀因其能鳴善斗,自古便為人飼養。據記載,中國家庭飼養蟋蟀始於唐代,當時無論朝中官員,還是平民百姓,人們在閑暇之餘都喜歡帶上自己的「寶貝」,聚到一起一爭高下。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

每個寧靜的夏夜,草叢中便會傳來陣陣清脆悅耳的鳴叫聲。聽,蟋蟀們又在開演唱會了!蟋蟀優美動聽的歌聲並不是出自它的好嗓子,而是它的翅膀。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蟋蟀在不停地震動雙翅,難道它是在振翅欲飛嗎?當然不是了,翅膀就是它的發聲器官。回為在蟋蟀右邊的翅膀上,有一個像銼樣的短刺,左邊的翅膀上,長有像刀一樣的硬棘。左右兩翅一張一合,相互摩擦。振動翅膀就可以發出悅耳的聲響了。每到繁殖期,雄性蟋蟀會更加賣力地震動翅膀,用動聽的歌聲,尋找佳偶。其中歌王當屬長顎蟋蟀。體長可達20毫米左右,觸角長約35毫米,因兩顆大牙向前突出,故名長顎蟋蟀,俗稱克斯。

除了善於歌唱,蟋蟀還十分好鬥。斗架是雄蟋蟀之間的較量。蟋蟀相遇會用觸角辨別對方,兩雄相遇必然露出兩顆大牙,一決高下。而一雄一雌相遇則是另一番情景。兩只蟋蟀會柔情蜜意,互表仰慕之情。

古時娛樂性的鬥蟋蟀,通常是在陶制的或磁製的蛐蛐罐中進行。兩雄相遇,一場激戰就開始了。首先猛烈振翅鳴叫,一是給自己加油鼓勁,二是要滅滅對手的威風,然後才呲牙咧嘴的開始決斗。頭頂,腳踢,卷動著長長的觸須,不停地旋轉身體,尋找有利位置,勇敢撲殺。幾個回合之後,弱者垂頭喪氣,敗下陣去,勝者仰頭挺胸,趾高氣昂,向主人邀功請賞。最善斗的當屬蟋蟀科的墨蛉,民間百姓稱為黑頭將軍。一隻既能鳴又善斗的好蟋蟀,不但會成為斗蛐蛐者的榮耀,同樣會成為蟋蟀王國中的王者。但是,玩弄蟋蟀一定要注意不要玩物喪志。

蛐蛐還是〖中葯材〗

【別名】蛐蛐、夜鳴蟲、將軍蟲、秋蟲、斗雞

【簡介】蟋蟀科昆蟲蟋蟀Gryllulus chinensis Weber,以乾燥全體入葯。夏秋捕捉,開水燙死,曬干。

【性味與歸經】辛、咸,溫。有毒。

【功能與主治】利尿,破血,利咽。用於水腫,小便不通,尿路結石,肝硬化腹水,咽喉腫痛。

【用法與用量】2~6隻,水煎或焙乾研粉服。

【注意】體虛及孕婦忌服。

J. 任大霖《蟋蟀》的文章內容!很急!

蟋蟀

--------------------------------------------------------------------------------

任大霖 2008-01-08 16:27:47

這一年的夏天,天氣特別熱,我們溪嶺鄉雖說是個山鄉,白天也悶熱得叫人受不了,你渾身脫個精光,只穿條短褲,汗水還是直淌。要到傍晚太陽落了山,方才有風打北干山那邊吹來,涼颼颼的,夾著苦艾和松樹脂的氣息。早早地吃過晚飯,穿上件白布衫,腰間插把蒲扇,我們就到周家台門前鬥蟋蟀去了。

這個夏天我玩得挺痛快。因為剛從小學畢業,考過了中學回家來,沒有什麼暑假作業;合作社社長振根叔也沒有來叫我去參加勞動。我趁著這個機會,白天不是游水就是釣魚,夜裡就捉蟋蟀,當然,有時候也幫哥哥做些不費力氣的事情。

有一天,福興和小阿金鬥蟋蟀,兩個都是「大王」,咬得挺凶。我擠在人堆里,看得正起勁,忽然被人撞了一下,我回頭一看,只見徐小奎站在那裡。他說:「呂力喧,快跟我走!」

我問:「什麼事?」一邊問一邊跟他走到大棗樹底下。他站下來,從布衫里掏出兩封信,「這封是你的,這封是我的,我剛從郵政代辦所拿來的。」

我很快看了看信封,知道是從中學里寄來的。我馬上撕開口,掏出一張油印信,然後用眼睛很快在信上溜了一下。

「怎麼樣?」徐小奎湊過來問。

「沒取上。」我平靜地回答。

「你沒取上?」徐小奎嘆口氣說,「那我的信就用不著拆了。」

我奪過徐小奎的信拆開一看,果然也沒取上。徐小奎說:「都沒取上。你看怎麼辦?」

這時,我看見史小芬站在那邊。史小芬是合作社社長振根叔的女兒,比我們早畢業,早就參加農業生產了。我故意放大聲音說:

「怎麼辦?自然是安心參加農業勞動呀!我保證為祖國多生產糧食,爭取做徐建春第二!……」

可是嘴上保證總是比較容易的。第二天清早,當哥哥把我從涼榻上推醒的時候,我接連打了兩個呵欠,不耐煩地說:

「干嗎?大清早,也不讓人多睡會兒。」

哥哥說:「照我們合作社社員看,天已經不早了。用涼水去抹抹臉,清醒一下吧。從今天起,得早些起來,振根叔已經把你分配在我的生產隊里了。」

我跳起來,馬馬虎虎擦了下臉,拿上頂草帽就跟著哥哥走了。

路上哥哥告訴我,今天合作社開割早稻,先割那二十畝千斤田,這對周圍的互助組和單干戶是有示範作用的。他說,社裡能割稻的人全得參加,要割得快,割得好,不能糟蹋穀子。哥哥還說(大概是嚇唬我),要是我不會割稻,可以去帶領孩子們拾稻穗,拾稻穗也給記工分的。我向他白白眼睛,說:「誰高興拾稻穗!雖說我沒有割過稻,可是我一拿上鐮刀就能熟練的,我保證不比你割得差。」

到了田頭一瞧,嘿,人可多哩!他們已經在割了。史小芬也把褲腳卷得高高的,彎著腰在割。我走到田膛頭,看見趙大雲和徐小奎站在那裡。趙大雲和我們同班畢業的,但是他沒投考中學,他早就決定要在家裡參加農業生產。

一會兒,振根叔來了。他先把我們打量了一會兒,然後說:

「你們沒有做過莊稼活,今天倒要考考你們了。」

我很快回答說:「振根叔,我保證考得上。去年暑假我幫互助組割過一分田的稻哩!」

趙大雲沒有說話,徐小奎把士林布衫的袖口卷了又卷,就這樣,我們開始割起稻來。

我素來是個膽大的人,我一邊割著,一邊還覺得自己割得挺不錯。我記著哥哥的話,稻稈握得松一些,鐮刀握得緊一些,手臂要靈活,一揮一簇,挺利落的。我斜眼看了旁邊的徐小奎一下,嘿,他落後了,足足落後了五六尺遠。後來,我看見他站在那裡,在石塊上磨鐮刀,一定是刀口碰鈍了。我割了一會兒又回過頭去,看見徐小奎還是站在那裡,又捲起布衫袖口來了。我一看就知道他是「考不上」了。我早就料到是這樣的。徐小奎從小被他媽媽嬌養慣了,除了割割羊草,什麼活也幹不了。我一邊想,一邊更加熟練地割起來。我相信,我是三個人裡面割得頂好的了……

就在這時候,突然從我腳下跳出了一隻蟋蟀。我看得明明白白,那絕對不是一隻牛屎蟋蟀,而是一隻真正的蛇頭蟋蟀,可是跟牛屎蟋蟀一樣大。

我扔下鐮刀,撲過去捉住了那隻蟋蟀。想不到它狠狠地咬了我一口,我手一松,它就從手指縫里鑽了出去。我想,嘿,小寶貝,你是逃不了的,這里沒有什麼石頭縫。誰知道它三跳兩跳,跳到我剛才割下的一簇稻稈旁,一下就鑽了進去。我火了,捧起稻稈來就抖動,後來甚至把稻稈在地上打了幾下。這小傢伙終於跌了下來,乖乖地被我抓進了手掌。我一邊說:「小寶貝,別亂鑽,我要封你做黑須大將!因為你的須很長。」一邊從口袋裡拿出個隨身帶著的小竹筒,把「黑須大將」關了進去。可是當我站起來回頭一看,雖說我是個膽大的人,也不能不慌亂起來——合作社社長振根叔就站在我的背後。

「你在做什麼?」振根叔微笑著問。

我覺得自己的耳朵根發熱了,可是我還是很快地回答說:

「一隻大蟋蟀,振根叔。這一定是只蛇頭蟋蟀,它的牙齒有毒。它能把福興的紅頭大王打敗的!……」

「蟋蟀很好玩,我從前也挺愛鬥蟋蟀。呂力喧,我看,你還是去參加他們的小組吧。」他指指後邊,「拾稻穗我們也記工分的。」

我急了,就說:「振根叔,我不去拾稻穗,我要割稻。我……我保證以後不再在田裡捉蟋蟀了!」

振根叔笑著說:「不在田裡捉蟋蟀了,那很好。可是我剛才檢查了一下你割過的稻,你割得很快,只是有些稻還原封不動留在地里哩!」

我說:「我保證再耐心些,我會學習好的。」

振根叔說:「我們要讓你學習的,可是今天不行,因為這是千斤田,是有示範作用的。等別的田開割的時候,你再學著割吧!」

結果我被趕上了田膛。幸好,徐小奎和趙大雲也已經坐在那裡了。

「怎麼樣?」我說,「好像我們三個人的運氣都不怎麼好。」

徐小奎朝我搖搖手,他輕輕地告訴我:「別說風涼話。趙大雲的腳踝割開了,血流了好多哩!」

我一看,嘿,趙大雲真的受傷了。在腳踝上貼著一張觀世音草的葉子,血還從葉子下往外淌。

我問:「怎麼弄破的?」

趙大雲咬咬嘴唇,用手指抹下一大滴血。他眼睛望著田裡,低低地說:

「是鐮刀割開的。大概是握刀的手勢還不對,所以割起來就怪別扭的。」他伸出手,裝成握著鐮刀的樣子,在空中揮了幾下。接著,又握緊拳頭,在自己腿上捶了一下。

就這樣,我們只好去拾稻穗,而且是跟一些小孩子們在一起。最使我難受的是:史小芬就在我們近旁割稻,她熟練地揮著鐮刀,嚓嚓地割著,當她放下一束稻稈時,還站直身子,把辮子從胸前擺到背後,扭過脖子朝我們笑了一下。

這一天,剛吃過晚飯,我就徑直去找福興。

我說:「福興,走,我們鬥蟋蟀去!」

福興說:「怎麼?又提到了嗎?」

我把蟋蟀盆的蓋掀開一些,讓他看了一看,「這是我新封的黑須大將,是一隻真正的蛇頭蟋蟀,它的牙齒是有毒的。」這時我稍微撒了一些謊,「我看見一條蛇盤在那裡,在蛇的身旁捉到了這只蟋蟀。」

「真的嗎?那可有一場大戰了!」福興又興奮又擔心地說,「不過,我的紅頭大王也不是好惹的,它已經咬敗過十二隻蟋蟀了。」

我說:「你的紅頭大王碰到蛇頭蟋蟀,就要吃癟了,因為蛇頭蟋蟀的牙齒是有毒的!」

人們都圍攏來了,我們就在周家台門前鬥起蟋蟀來。我用引草在我的黑須大將面前一引,它立刻張開一對刀牙,咔咔叫著,向前沖去。黑須大將沖到紅頭大王面前,兩員大將立刻咬住。紅頭大王用牙齒一掀,我的黑須大將就撲地被摔出了盆子。人們發出了失望的聲音。等我從地上把黑須大將放回盆子時,它的兩只刀牙已經合不攏了,一條腿也跛了。我把引草在它面前一碰,它回身就逃。大家哄地笑了起來。史小芬朝我撇撇嘴說:「嗨!什麼黑須大將,牛皮大王罷了!」

說老實話,這一場恥辱,我是一輩子忘不了的。

我坐在棗樹下,眼睛望著對面的北干山峰。這時,天已經完全黑了,風吹來,涼颼颼的。我就一個人這么坐著,不想回去。

徐小奎來了,他坐在我的身旁,開始來安慰我:「別難受了。那不是真正的蛇頭蟋蟀,不值得可惜……」

不知道為什麼,他的聲音使我難過起來。遠處,一隻獵頭鷹在叫:「哇!哇!……」聲音在山谷里迴旋。

我們就這樣坐了一會兒。我說:「無論如何,今天這口怨氣我是一定要出的。我就是去翻棺材板,也要捉個真正的蛇頭蟋蟀來。不鬥敗福興,我絕不甘心!」

徐小奎說:「我可以幫你的忙。你知道嗎?我們屋後的那塊墳地上,一定有蛇頭蟋蟀,我每天晚上都聽見那裡的蟋蟀叫得響成一片。」

我說:「真正的蛇頭蟋蟀不是什麼時候都叫的,它在二更時叫兩聲,三更時叫三聲,五更時叫五聲。」

他說:「那我們就在天黑時去捉。不過,我媽媽要是知道了,一定要罵死我的。她說過,那塊墳地上有鬼。」

我不覺打了個寒噤。我說:「我不相信有鬼。你媽媽那裡倒容易辦,天黑了你悄悄溜出來就是。徐小奎,說到做到。我們今天就動手,捉住了蛇頭蟋蟀,算是我們兩個人的。」

徐小奎被我說得興奮起來,他一口答應了。像這樣痛快地決定去干冒險的事,在他是挺難得的。

天黑以後,我的哥哥到合作社辦公室去開會,我就偷了他忘記帶走的手電筒,悄悄地溜到徐小奎家門口。十分鍾以後,我就和他往墳地去了。

天空中滿是碎雲,半圓的月亮時隱時現,周圍非常寂靜,只有青蛙偶爾呱哇呱哇地叫幾聲。在遠處山谷里,一隻鳥在怪聲地叫著,很像是一個孩子在哭。

我的汗毛直豎了起來。我叫了一聲:「徐小奎!」

徐小奎靠著我,把我的手握得緊緊的,我感到他的手是冰冷的。當我們走到墳地邊上,月亮完全被雲遮住了。我們就蹲下來,靜靜地等著蟋蟀叫。這時,風好像吹得更大了,我雖然把布衫的鈕扣全扣上了,還是有些冷。一陣風過,左邊那一塊長長的茅草地里就發出來窸窸窣窣的聲音。徐小奎睜大了眼睛,不斷地盯著那些坍了的墳墓,我知道他一定害怕得很厲害。

我說:「奇怪,一隻蟋蟀也沒叫,是不是因為天涼的緣故?」

徐小奎說:「也許今天不會叫了,我們走吧!……我好像有些不大舒服……」

我知道他在懊悔了。說真話,我自己也希望早些回雲,黑漆漆的蹲在這塊墳地邊上,是很不好受的。可是為了壯膽,我故意輕松地說:「要是真的有鬼出來,我可不會對他客氣的……」

我的話沒說完,左邊窪地上的茅草叢里突然噗的一聲,一隻鳥飛了出來,把我嚇了一跳,背上黏黏的,出了一身冷汗。

徐小奎拉住我的手,低聲說:「快回去吧,我害怕……」

我緊張地說:「別響!」只聽見茅草里發出嚓嚓的聲音,就像是一個人在邁著大步,慢慢踱著似的:「嚓——嚓——嚓——」

我的頭嗡嗡作響,心幾乎也不跳了。徐小奎整個身子抖動了一下,忽然回頭就跑。他跑得那麼快,就像什麼怪物跟在他背後似的。他在一個土堆上絆了一下,馬上又爬起來,向家裡跑去。

一會兒,茅草里的聲音沒有了。我正想拔腳逃走,背後卻又響起了輕微的腳步聲。這時,我幾乎完全失去了知覺,我自己也不知當時是哪裡來了一股勇氣,只記得我回過身去,打亮了手電筒。在電筒光里,我看見一個人向我走來。那人走近了我,拍了一下我的肩膀,低低地說:

「呂力喧,你在這兒干嗎?」

這時候,我的心才又跳動起來。我疲乏得要命,就一屁股坐在地上,長出了一口氣,然後說:「好傢伙,趙大雲,你可把——你可把徐小奎給嚇壞了!」

趙大雲笑了一下說:「想不到我們會碰頭的。」

我說:「你也在這兒捉蟋蟀?」

趙大雲說:「誰這么高興,還捉蟋蟀?」

原來他在這里是割茅草的。我們這里柴禾缺,茅草曬干以後就可以當柴禾燒。可是,當我跟著趙大雲到割草的地方去看了一下以後,我就知道他在這里割草不光是為了燒柴,這里邊一定還有別的道理。這一帶的茅草長得很茂盛,有半人高,跟稻子很相似。趙大雲已經割完一大片,割過的地上都光溜溜的,一根茅草也不剩;割下的草捆得整整齊齊地放在地上,跟稻田裡收割下的稻捆一樣。很明顯,趙大雲是在這里學習割稻子,因為他也剛從小學畢業參加農業勞動,他割稻的本領比我高不了多少呀!

「嘿,你是在這里練習割稻的手藝呀!」我向趙大雲說。

「就算是那樣吧,」趙大雲停了一會兒說,「我過去跟你一樣沒有割過稻,不學習怎麼能會呢?」

「白天那樣忙,我要拾稻穗,又要幫助媽媽打水,喂豬,哪有時間呢?」趙大雲回答,「再說,這是我學習割稻的笨辦法,要是給人看見了,怪不好意思的……」

他囑咐我不要把這件事告訴別人。我答應除了徐小奎之外,不給任何人講。我說,徐小奎一定認為今天遇到鬼了,為了破除他的迷信,我必須講。

趙大雲同意這樣。然後,他把割下的茅草捆收拾到一起,我們就一起回家了。

後來,二十畝干斤田割完了,其他的早稻田也開割了。我們又拿起鐮刀,在振根叔的監督下「考」了一次,結果,我仍然沒考上。這一次,我根本沒在田裡捉蟋蟀,連腳旁的一條泥鰍我也沒碰一下。我十分專心地割著。可是振根叔說,我割得仍然很毛糙,簡直沒有進步,甚至比上次更差。要是都這樣割法,我們的產量至少也得打一個八五折。同時,他大大地表揚了趙大雲,說他進步快極了,說他割得仔細、利落、合規格,足足可以評上九分!他說:「這才是真正的高小畢業生哩!」就像我是個冒牌貨似的。

徐小奎呢,從那天晚上逃回家後,接連病了三天,我把趙大雲夜裡練習割稻的事告訴他,他還有點不大相信。他媽媽背後把振根叔痛罵了一頓,說是他把徐小奎逼得太厲害了,大熱天硬要一個孩子去割稻,急出了病。從這以後,就再也不讓小奎來割稻了。

不久,趙大雲就算是一個真正的社員了,每天晚上跟大家一起評工,開社員大會時偶爾也發表一些意見。我呢,還是幹些不三不四的零活,有時隨著社員們學著割割稻,有時車車水,評工時只捎帶著給記上一二分,早晨和晚上,我還是到處捉蟋蟀。

一天傍晚,我們都在周家台門前閑聊,趙大雲剛從河邊洗罷腳回來,他從袋裡掏出個火柴盒子,笑著說:

「我也捉到一隻蟋蟀,不知道有沒有用場?」

我們都奇怪極了,我說:「咦,趙大雲也捉蟋蟀,那麼狗也會捉耗子了!」

徐小奎說:「你捉到的是什麼蟋蟀?是蜈蚣蟋蟀,蝸牛蟋蟀,蛇頭蟋蟀,還是別的?蜈蚣蟋蟀身子是紅的,挺厲害,可是怕蝸牛蟋蟀,因為蜈蚣是伯蝸牛的……」

我打斷了他的話說:「別跟他纏了,他第一次捉蟋蟀,懂得什麼!讓我們看一看他的蟋蟀吧,也許根本不是什麼蟋蟀,只是只灰蟑螂哩!」

趙大雲等我們說完了,才慢慢地打開火柴盒,讓我們看了看蟋蟀。

我看了一眼,心裡就有些妒忌,因為這是一隻挺大的蟋蟀,它的頭是黑色的,發著光。

我趕緊跑去把福興叫來,就幫著趙大雲,和福興鬥起蟋蟀來。

看的人很多。趙大雲的蟋蟀看起來有些笨,起初停在那裡,動也不動,就跟趙大雲自己差不多。周圍的人有些失望了。忽然,它的須子動了一下,就慢慢地向前走去。當福興的紅頭大王一沖過來,趙大雲的那隻馬上猛撲上去,一口咬住了紅頭大王的脖子,立刻把它摔了一個跟斗。我們都不覺喝了一聲彩。接著,兩只蟋蟀就扭在一起,猛烈地鬥起來,簡直分不清楚了。起先,紅頭大王佔了優勢,它咬住了敵人,直把敵人推到盆沿上。這時,它就勝利地叫了起來。可是接著形勢就起了變化,趙大雲的那隻猛地咬住了紅頭大王的脖子,把紅頭大王咬得翻過身來,在地上拖了兩個圈子。這樣一來,紅頭大王的威風就消失了。接著,紅頭大王又在肚子上、尾巴上,吃了幾下虧,它掙扎著再想拼一下,可是趙大雲的那隻一口咬住了紅頭大王的牙齒,把它摔出了「戰場」。

這一場惡斗,是我從來沒有看到過的。大家也都看得呆住了,忘記了喝彩。結果是:趙大雲得勝了,他的蟋蟀獲得了「黑頭元帥」的稱號。

這以後,我們鬥蟋蟀的情緒更高了,因為出了一個新的「元帥」,誰都想去試著斗一斗。趙大雲是「來者不拒」,只要是在吃過晚飯去找他,接連斗四隻他也肯,可是誰也不能把這位「元帥」斗敗。

又過了幾天,那時天氣已經漸漸涼爽起來,我終於在墳地上捉到了一隻蟋蟀。這不是一隻普通的蟋蟀,它的背上有一點紅斑,我對它抱著很大的希望。吃過晚飯,我甚至連腳也不洗,就跑去找趙大雲了。

我說:「趙大雲,快走,這一下你的黑頭元帥要坍台了!我捉到一隻真正的蜈蚣蟋蟀,它的背上有紅點。」

他說:「什麼黑頭元帥,我早把它放掉了。」

「你扯謊!」我吃了一驚,大聲嚷了起來。

「真是這樣。我真把它放掉了。老關著它有什麼意思?我也沒有這么多的空閑。這幾天,我在學犁田,犁田真有意思,比割稻還難……」

「你!你……你這算什麼?」我失望得幾乎流下了眼淚。

沉默了一會兒,我就舉起蟋蟀盆,狠狠地把它摔在地上。盆子破了,摔斷了一隻腿的蟋蟀,從破盆片里往外爬著。

當天晚上,振根叔把我叫到合作社辦公室去。他讓我坐在他對面,給了我一把算盤,然後緩緩地說:

「這里有一道算術題,請你馬上算出來。有一個學生,他考語文得了七分,考算術得了九分,考自然得了十分,考音樂也得了十分,考體育得了六分,你算一算,他一共得了幾分?」

我馬上回答說:「四十二分。」

他又說:「那麼,另一個學生語文是四分,算術是三分,自然是七分,音樂和體育都是八分,他一共……」

我不等他說完就回答說:「一共是三十分。」可是,我心裡直奇怪:難道真有這樣的學生嗎?我不知道他們學校里是採用五分制還是百分制:要是五分制,他一門功課怎能得九分十分呢?要是百分制,那這兩個學生可就太糟糕了!

振根叔看出我的懷疑,他說:「傻瓜!這不是學生的考試成績,是兩位社員的工賬。好吧,這一回算你考上了。」接著,他告訴我,最近又接收了二十戶新社員,合作社擴充了,所以得增加一個會計人員。最後,他鄭重地說:「從明天起,你就是我們社裡的會計助理員了。」

第二天,我一早就到合作社辦公室去,開始了我的工作。打這以後,我不再捉蟋蟀了,因為我的工作挺忙,而且,自從趙大雲把他的「黑頭元帥」放掉以後,不知道為什麼,大家捉蟋蟀的勁兒就都消失了。

1955年春於上海

原載《人民文學》1955年第8期

閱讀全文

與有隻蟋蟀在美女的衣服里很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558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302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2088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1080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920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851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809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226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560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776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2130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737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627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107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259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753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909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2095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139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