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遠騰空步教學
1、指導思想
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下,以「健康第一」為宗旨,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水平,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學生的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2、教學內容及分析、選擇
跳遠是人類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經常用到的一種人體活動,是學生喜聞樂見的、節奏強、興趣高的一種體育形式,對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據本課的指導思想,此課在教學中始終以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為原則,讓他們逐漸成為學習的小主人,通過游戲和比賽的方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初步了解和掌握騰空步的技術動作要領,培養團結協作、相互競爭的精神和克服困難、勇敢頑強等品質。
3、任務的制定
(1)學情分析
A、高一的學生,正處於思維成熟期,喜新、求實、求趣
B、思路敏捷、勤於思考、善於學習、集體榮譽感和好勝心強
(2)目標制定
A、認知目標:體驗小組合作、嘗試探究學習,初步掌握蹲踞式跳遠騰空步的技術要領。
B、技能目標:在練中玩、玩中思、思中創,通過練習促進力量、協調、彈跳等素質的發展。
C、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克服困難、勇於創新、積極上進的品質和集體主義精神。
4、內容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身體保持平衡,動作協調
難點:踏跳腿的蹬伸,擺動腿的積極前擺
2. 如何做騰空步
騰空步是跳遠動作技術的一部分,人體跳起騰空後,在做跳遠動作前,都有一個共同的姿勢「騰空步」,它的質量直接影響空中動作的完成,如果沒有完整的掌握「騰空步」動作,跳遠其他動作姿勢都學不好。如何正確的完成高質量的騰空步,筆者介紹一些「騰空步」的練習方法,供大家交流。
方法一常用的後蹬跑
後蹬跑是短跑技術中為改善蹬擺技術的專門練習方法之一,它的動作要領是提腿帶髖蹬伸。因為後蹬跑的動作技術與跳遠的騰空步有相似之處,在騰空步練習中可以經常使用後蹬跑練習,但不同的是後蹬跑一般後蹬角度小,力量向前,重心平穩,手臂一前一後。而騰空步後蹬角度大,力量向前上方,跨步幅度大,手臂向上。建議在練習後蹬跑中,強調加大幅度,向上跳起,進行連續三步以上的節奏跑。
方法二連續一步起跳做騰空步
連續一步起跳是練習騰空步又一種練習方法,此方法是跳遠起跳的延伸,以右腳起跳為例,動作要領是右腳向前邁一小步起跳,成騰空步,提腿帶髖蹬伸,擺動腿先著地,右腳再向前邁一小步起跳,連續做。練習連續一步起跳動作時一般踏跳的時間快,騰空時間長,後蹬角度大,力量向前上方,跨步幅度小,左臂屈肘前上舉與肩平,右臂向側擺與肩平。建議在練習連續一步起跳的過程中,不要前擺伸小腿,後蹬屈膝。
方法三藉助起跳板做騰空步
此方法一般在沙坑或跳高墊子上練習,以右腳起跳為例,跑三步上起跳板,藉助起跳板的反彈作用做騰空步,動作要領是提腿帶髖蹬伸,後蹬角度大,手臂向上,騰空步保持較長時間,平穩落地。建議在練習此方法中注意身體的平衡性,盡量延長騰空時間,上體不要過於前傾,或後仰,擺動腿先著地落於墊子或跑過沙坑。
方法四藉助底雙杠做騰空步
雙杠高度大約與腰持平,以右腳起跳為例,動作要領是雙手握杠,與右腳同時用力,起跳腳蹬伸,擺動腿上提,小腿自然下垂,在空中做騰空步。易犯錯誤是上體前傾,成高抬腿動作。建議練習時不要屈膝後坐,底頭,練習中起跳要快,在杠上保持騰空步4—5秒,連續做7—8次。
方法五連續幾步起跳過障礙物
障礙物可以是實心球,小墊子…,連續兩步,三步,四步有節奏的進行起跳,過障礙物,障礙物距離,兩步起跳男生為4米,女生為3。5米,四步男生為8米,女生為7米,可以根據騰空步步長調整距離,動作要領同連續一步起跳成騰空步的動作技術。建議在練習中注意器械和器械之間距離,防止腳受傷,起跳後屈髖後坐,屈膝起跳腳的錯誤動作都要及時糾正。
還有藉助起跳板,二短距離上板起跳,三四步起跳摸籃板(吊物)四三級跳躍,手拿小啞鈴。
3. 蹲踞式跳遠騰空步動作要領
蹲踞式跳遠技術動作分為助跑、起跳、騰空、落地。 助跑:放鬆自然,逐漸加速,最後幾步加快步頻,步點准確。
起跳:起跳腳踏上起跳標志後,蹬伸用力起跳快,擺臂擺腿配合快。
騰空:騰空步後,起跳腿向前上方提舉,身體呈團身蹲踞姿勢。
落地:兩腿前伸落沙坑,屈膝緩沖安全著地。
重難點 重點:快速助跑和准確踏跳 難點:助跑與起跳相結合的技術 易犯錯誤及糾正辦法: 1.助跑步點不準確。 糾正方法:一是調整助跑距離,反復進行練習,二是掌握助跑的步幅、步 頻、節奏,固定助跑的起動姿勢,在助跑6-8 步處設檢查線,練習中要求 自然准確地踏上標記,三是消除害怕心理,克服拉大步倒小步的錯誤動作。 2.助跑起跳銜接不協調。產生的原因是最後兩步節奏不穩,起跳時提腿帶 髂蹬伸不充分。 糾正方法:從上一步、上三步開始練習,逐漸加長助跑距離,騰空步強調 擺臂突停,多做連續節奏跑、跳練習。 3.跳起後收過早收腿,急於落地。產生的原因是沒有充分的騰空。 糾正方法:要求學生聽信號越過一定障礙再做收腿動作。 教學策略: 掌握蹲踞式的空中動作學習蹲踞式技術的基本方法是短、中距離助跑的完整跳遠練習。對「蹲踞 式」空中動作的要求是:有明顯的「騰空步」和身體平衡。
4. 女生助跑跳遠的技巧
運動技巧
跳遠是由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四個部分組成的。它們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因此,正確地完成跳遠技術的各個部分動作,以及實現各部分動作的有機結合是跳遠技術的關鍵。
助跑
跳遠的助跑速度與跳遠成績密切相關。跳遠助跑的任務就是獲得最高的助跑速度,並為准確踏板和快而有力的起跳做好技術、身體和心理上的准備。
跑是跳的基礎,跳是跑的發展與結果。跑不好,就跳不好。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這種現象,當欲跳越一定寬度的壕溝時,人總要加上幾步助跑。當汽車穿越同樣的坡度時,快速行駛的汽車總
比慢速行駛的汽車沖得要遠得多。這足以說明,快速助跑對提高跳遠成績的積極作用。
(1)助跑的起動姿勢
助跑的起動姿勢直接影響助跑的穩定性與准確性。助跑的起動姿勢有兩種:一種是從靜止狀態開始,一般採用兩腿微曲、兩足左右平行站立的「半蹲式」,或兩腿前後分立的「站立式」起動姿勢。
另一種是走幾步或走跳步結合踩上第一個標志點,行進間開始的起動。第一種方法,前三步的步幅和速度變化較小,有利於提高助跑的准確性。第二種方法,助跑則比較自然,動作比較放鬆。但由於是動態,每次踩上標志的位置和速度不易控制,對准確踏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助跑的加速方式
助跑的加速方式有兩種:一種是積極加速,一種是逐漸加速。積極加速方式是從助胞一開始就跑得很積極。步頻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上,這種加速方式能較早地擺脫靜止狀態,並獲得較高的助跑速度。其特點是助跑開始幾步的步長較短,步頻較快,上體前傾也較大。這種助跑方式適合於絕對速度較快的運動員。
但因助跑動作緊張,起跳的准確性差,所以世界優秀運動員很少採用這種方法。逐漸加速方式一股是在加大步長或保持步長的基礎上提高步頻。這種加速時間較長,加速過程比較均勻平穩。因此,跑的動作比較輕松、自然。起跳的准確性較好,每次試跳成績也較穩定。劉易斯、鮑威爾等優秀運動員大部採用這種方式
跳躍
跳躍是跳遠項目最關鍵的部分。
1.原地模仿起跳練習。兩腳前後站立,擺動腿在前稍屈膝,起跳腿在後,身體重心落在前腳上。動作開始時,擺動腿蹬地,起跳腿積極的由後向前邁步,模仿向下放腳的踏板動作,全腳掌滾動著地,隨即緩沖和蹬伸起跳,同時兩臂要配合雙腿的動作積極擺動。要和身體各部分配合協調,起跳腿蹬伸迅速,擺動腿向前上方擺動積極,身體重心迅速跟上。
2.在跑道上連續做緩跑三步或五步結合起跳的練習,用擺動腿落地。
3.學習起跳後騰空步動作的練習。在跑道上助跑四至六步,起跳後完成騰空步動作。下落時以擺動腿落進沙坑,接著向前跑出。
4.輔助練習
①在離起跳標志2米左右處設置一個高約60~80厘米的跳箱,學生起跳後,擺動腿落地跳箱上。
②在沙坑邊擺放一個低欄架(或拉一根高度約30~50厘米的橫皮筋),短距離助跑後,起跳完成騰空步,擺動腿越過障礙物後下落沙坑並向前跑出。
③助跑起跳成騰空步,用頭部觸及前上方的懸掛物。
5.短、中程距離助跑起跳練習。短程距離約8步,中程距離約為12步。助跑距離的估量方法可以用走步數折算。如:8步助跑跳遠,助跑距離≈8(步)×2-2,量出後試跑1~2次,進行適當調整
即可。此種練習,要求起跳快速,應有一定的騰起高度,盡量保持騰空步動作的時間。還應注意保持較固定的助跑起動方式,起跳時用力集中、協調。
6.全程助跑起跳練習。此種練習首先應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確定自己全程助跑的距離。做法是:
學生在跑道上做40~50米的沖刺跑,測量出每個人發揮出最大速度的那一段距離,找出每次沖刺跑時起跳腳落地的足印,經若干次練習,即可大致確定符合自己實際的全程助跑距離,以此距離在跳遠助跑道上進行助跑起跳練習,經適當調整後,全程助跑距離就可確定下來。用鋼尺將此距離測量記錄下來。以後便可按此距離進行全程助跑跳遠。全程助跑起跳練習,應注意助跑起動的方式和姿勢要保持固定。助跑要快速、放鬆,跑直線、穩定而有節奏,起跳時要做到擺(擺臂和擺腿)、蹬(起跳腿蹬伸)、挺(挺胸)、拔(拔腰)、頂(頂頭)諸方面協調一致,用力集中。
光影傳奇2007之跳遠/作者:費茂華
在體育教學訓練中,立定跳遠是測試下肢爆發力和全身協調能力的最簡單有效的手段。在體育教學中,完整的立定跳遠技術動作由預擺、起跳、騰空、落地四個部分組成。本人通過教學實踐,不斷改進訓練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談談立定跳遠的教學方法。
騰空
起跳離地以後可以用「蹲踞式」、 "挺身式"或「走步式」的動作使身體在空中保持平衡並為落地動作做好准備。在空中保持起跳姿勢,然後兩腿在體前抬起伸直落入沙坑,就是「蹲踞式」跳遠動作。「挺身式」的跳法是在空中上體充分伸展或稍有挺身動作,為使動作更加舒展、自然、連貫,兩臂可經身體兩側 向下後方擺,同時兩膝微屈保持在空中平衡滑行,當滑行進入下落時,兩臂自體側繼續向上向前繞環,同時兩腿由身後擺至身前,抬起伸直,落入沙坑。有更多的人採用「走步式」和更接近於跑步式的動作。
「走步式」更
跳遠
有利於把助跑、起跳、騰空和落地協調而自然地結合為一個完整的連續動作。一些身材相對矮小而動作靈活的運動員往往是上體充分伸展,兩腿以髖關節為軸,做大幅度的前後擺動。而身材高的運動員多是上體直而穩定,兩腿的動作幅度不大,幾乎完全是在空中跑步的動作。
臂的動作和跑時的擺動一樣,是以肩為軸與同側腿相反而與異側腿一致做繞環動作,以保持身體的平衡。空中動作是按個人保持在空中平衡的需要而產生的。騰空階段是起跳的繼續,是落地的准備。無論跳哪一種姿勢,都必須把起跳動作做充分。
落地
運動員在空中進入下降階段,開始准備落地。首先是兩腿同時或先後屈膝至體前,然後小腿隨慣性擺出伸直,這一系列動作主要由收腹舉腿的力量完成,上體應保持穩定。兩臂自上方經前向下的繞環動作,是保持平衡的補償動作,當兩腳進入沙坑時,腳尖應勾起,兩腳間保持約30厘米的距離。落入沙坑後要立即屈膝緩沖,兩臂上提以提高身體重心,順勢立起。
優秀運動員熟練地掌握了技術,可以利用向前的慣性在空中做充分的滑行,因此在落地時應有「自由落體」的感覺。落地時向前撲倒、後倒、側倒的方法會使完整動作遭到破壞,往往達不到更好的成績(圖2)。
跳遠
跳遠是一項大強度的運動項目,它的完整過程明顯地表現出速度、力量、技術的突出作用和其他各種身體素質綜合發揮作用的重要意義。因此,多年訓練安排是必要的。各項球類活動及其它發展速度和力量的運動項目以及田徑多項,做為訓練手段也一直在跳遠訓練中占著重要地位。
掌握動作技術要領
預擺:兩腳左右開立,與肩同寬,兩臂前後擺動,前擺時,兩腿伸直,後擺時,屈膝降低重心,上體稍前傾,手盡量往後擺。
要點:上下肢動作協調配合,擺動時一伸二屈降重心,上體稍前傾。
起跳騰空:兩腳快速用力蹬地,同時兩臂稍曲由後往前上方擺動,向前上方跳起騰空,並充分展體。要點:蹬地快速有力,腿蹬和手擺要協調,空中展體要充分,強調離地前的前腳掌瞬間蹬地動作。
落地緩沖:收腹舉腿,小腿往前伸,同時雙臂用力往後擺動,並屈膝落地緩沖。要點:小腿前伸的時機把握好,曲腿前伸臂後擺,落地後往前不往後。
5. 騰空飛腳的操作方法
騰空飛腳的作法(以「右騰空飛腳」為例)如下:
1、(通過助跑後),上右步,左臂向前擺動(參見圖左)。
2、左腿向前、向上擺起,右腳迅速蹬地跳起,身體騰空,左臂繼續上
擺,右臂由下向前、向上擺起,在額頭前以右手背迎擊左掌掌心(參見圖中)。
3、在空中右腳腳面綳直向前上方彈踢(右腳高度必須高於腰);右手
迎擊右腳面;同時左腿屈膝,左腿收控至右腿側,腳面綳直,腳尖朝下;左手在擊拍右掌的後迅速擺至左側方,掌心向外(或成勾手,勾尖向下),略高於肩。上體略前傾,眼平視前方(參見圖右)。
4、左右腳依次落地(或同時落地)。
補充一點:隨著競技武術套路的不斷發展,動作難度有所增加,即「騰空飛腳」空中動作完成後,(1)、落地有新的要求:右腿單腿著地後,左腿再落地。
(2)、在完成上述動作的基礎上「二次騰空」。此項技術是要有武術基礎,並且有較高的技術水平才能完成。所謂「二次騰空」是指在空中完成擊響動作後,猛力下壓右腿,將身體再向上升起,積極壓腿、頭向上頂、升肩、提氣。在空中要保持身體正直,腰、肩、腿要適度的緊張,盡量保持,使身體達到最高點。
6. 跳遠的騰空步以後的動作有幾種姿勢
有三種:蹲踞式、挺身式、走步式。
1、蹲踞式
在空中保持起跳姿勢,然後兩腿在體前抬起伸直落入沙坑。
2、挺身式
在空中上體充分伸展或稍有挺身動作,為使動作更加舒展、自然、連貫,兩臂可經身體兩側 向下後方擺,同時兩膝微屈保持在空中平衡滑行,當滑行進入下落時,兩臂自體側繼續向上向前繞環,同時兩腿由身後擺至身前,抬起伸直,落入沙坑。
3、走步式
在空中上體充分伸展,兩腿以髖關節為軸,做大幅度的前後擺動。而身材高的運動員多是上體直而穩定,兩腿的動作幅度不大,幾乎完全是在空中跑步的動作。
空中動作是按個人保持在空中平衡的需要而產生的。騰空階段是起跳的繼續,是落地的准備。無論跳哪一種姿勢,都必須把起跳動作做充分。
7. 騰空的空中姿勢有什麼,由簡到難
騰空的空中姿勢如下:
(1)蹲踞式:在騰空步至最高點時,踏跳腿迅速向前提起與擺動腿靠攏,兩臂自然下擺,上體稍前傾。在空中成「蹲踞」姿勢向前飛進。借繼續收大腿使之靠近胸部的慣性,把小腿向前伸出,兩臂繼續向後揮擺,准備落地。
(2)走步式:在騰空步後(即空中第一步)下放擺動腿的同時,踏跳腿屈膝向前上方擺起。這時身體重心達到最高點,完成了空中換步動作,形成另一個騰空步(即空中第二步)。擺動腿屈膝前提(即半步)並與踏跳腿並攏,前伸小腿准備落地。雙臂協同配合做繞環動作或前後擺動。
(3)挺身式:在騰空步後,踏跳腿放鬆地放在體後,擺動腿自然下落,兩臂向側下擺動,同時挺身。然後用力收腹,上體前傾,雙腿迅速充分前伸,雙臂由側後經上方向前回環,准備落地。
8. 騰空飛腳的技巧
騰空飛腳,是中華武術的基本動作,也是跳躍動作中的一種。又稱「二起腳」,有的拳種稱為「飛腿」。在武術套路中經常可見,被列為體育高考武術專項考生的必考內容。它是通過助跑後,一腿前擺,另一腿蹬地跳起,在空中完成單拍腳的一種「騰空腿法」的技術動作。騰空飛腳的作法(以「右騰空飛腳」為例)如下: 1、(通過助跑後) ,上右步,左臂向前擺動)。 2、左腿向前、向上擺起,右腳迅速蹬地跳起,身體騰空,左臂繼續上 擺,右臂由下向前、向上擺起,在額頭前以右手背迎擊左掌掌心(參見圖中)。 3、在空中右腳腳面綳直向前上方彈踢(右腳高度必須高於腰);右手 迎擊右腳面;同時左腿屈膝,左腿收控至右腿側,腳面綳直,腳尖朝下;左手在擊拍右掌的後迅速擺至左側方,掌心向外(或成勾手,勾尖向下),略高於肩。上體略前傾,眼平視前方(參見圖右)。 4、左右腳依次落地(或同時落地)。 補充一點:隨著競技武術套路的不斷發展,動作難度有所增加,即「騰空飛腳」空中動作完成後,(1)、落地有新的要求:右腿單腿著地後,左腿再落地。 (2)、在完成上述動作的基礎上「二次騰空」。此項技術是要有武術基礎,並且有較高的技術水平才能完成。所謂「二次騰空」是指在空中完成擊響動作後,猛力下壓右腿,將身體再向上升起,積極壓腿、頭向上頂、升肩、提氣。在空中要保持身體正直,腰、肩、腿要適度的緊張,盡量保持,使身體達到最高點。
9. 跳遠騰空步教學
有三種:蹲踞式、挺身式、走步式。
1、蹲踞式在空中保持起跳姿勢,然後兩腿在體前抬起伸直落入沙坑。
2、挺身式在空中上體充分伸展或稍有挺身動作,為使動作更加舒展、自然、連貫,兩臂可經身體兩側
向下後方擺,同時兩膝微屈保持在空中平衡滑行,當滑行進入下落時,兩臂自體側繼續向上向前繞環,同時兩腿由身後擺至身前,抬起伸直,落入沙坑。
3、走步式在空中上體充分伸展,兩腿以髖關節為軸,做大幅度的前後擺動。而身材高的運動員多是上體直而穩定,兩腿的動作幅度不大,幾乎完全是在空中跑步的動作。空中動作是按個人保持在空中平衡的需要而產生的。騰空階段是起跳的繼續,是落地的准備。無論跳哪一種姿勢,都必須把起跳動作做充分。
10. 什麼是騰空步
騰空步是源於在跳遠中的,指跳遠跳起後擺動腿擺到最高點成弓形,起跳腿蹬離地面繼續在體後保持的空中動作姿勢,技術上就叫騰空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