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許晴穿11年前舊衣秀身材,身姿曼妙不似52歲,你怎麼看
許晴在社群領域上公布了一組本人的是非寫真,52歲的許晴韻味不減昔時,身穿是非條紋連體衣的她在鏡頭前很天然,絕不慳吝地展現著崎嶇有致的好身段。你怎麼看?
許晴自從出現在觀眾的視野中就一直是一個溫柔又端莊的人,這也是與她從小含著金鑰匙長大有關,演藝之路也可以說是很順利。從愛情電視劇《東邊日出西邊雨》中敢愛敢恨的肖楠到劇情片《建國大業》中溫柔端莊的女一號宋慶齡,從電影《老炮兒》中風韻猶存、為愛堅守的大齡婦女,再到《邪不壓正》無法被旗袍束縛的十足魅惑,許晴的演技一步一步的進步,她塑造的角色一個個的深入人心,她的蛻變和歷練也被觀眾看在眼裡。
B. 美女們的舊衣服是怎麼處理的呀
千萬別扔.
我本來也覺得沒用了.
也穿不上了.
但是我媽把很多年輕時的衣服都留著.
因為你不知道它什麼時候又興回來.
C. 女人穿十幾年前的舊衣服好嗎
好。因為現在比較流行復古風,十幾年前的衣服現在是買不到的,而且十幾年前的衣服質量很好。
D. 南京美女變身舊衣改造師,這份職業對於她來說意味著什麼
一、這份職業對於她意味著擇選生活的方式,意味著改變現實路途的存在,意味著人生有了值得付出的世界。
舊衣改造師也是設計師了,現在有很多這種類型的服裝設計都在市面上頗受歡迎,也頗受爭議,這種設計還是很有魅力的。
最初的漢服現在是一類人的最愛,最初的旗袍現在是一類人的最青睞,最初的民國裝現在是一類人的最如意,舊衣物改造總是迷人的方向。
這種設計的陪伴意味著新事業的開始,也意味著一種工作的豐富。
未來不可限量,有才設計定能乘風破浪。
E. 女人喜歡在外出時穿新衣服,家裡穿舊衣服是什麼原因
其實,說到底誰不喜歡漂亮的衣服,誰不想每一天都美美滴?悅人悅己兩全其美的事情。
可為什麼要在家裡穿舊衣服呢?我想基本有兩點原因。
家是身心放鬆的所在,在家穿衣首求寬松、舒適且方便做家務,新舊、體面與否不必考量;穿舊衣服不但舒適也便於打理家務,若新衣服不小心沾上油垢豈不心疼?況且穿新衣服、好衣服去“侍候”鍋碗瓢灶者,那還是過日子的人嗎?
F. 女人出門喜歡穿最好最新衣服,把舊衣服留在家裡穿,大家怎麼看
常言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廟里的佛像,隔上幾年就會重新粉刷一遍金漆。
最後洗的很薄了,顏色也掉了,才把它撕成布條扎拖把用了。
想必大多數人和我一樣,剛買的新衣服,巴不得天天在外面穿,因為滿足了愛美的心理。在家穿新衣服就會讓衣服走形,再穿出去就影響到自己的形象。
其次,出門穿新衣服是為面子,在家穿舊衣服是為舒服自在,是虛榮心在怪。
人靠衣裝,馬靠鞍裝,以貌取人是世俗常態。出門在外,不論是社交還是工作,穿新衣服就是為了吸引他人的眼光,讓人家覺得你的經濟條件還不錯,從而受到尊重,有面子。
即使逛商場,你穿的不漂亮,售貨員也會看不起你,懶得與你寒喧。
而在家,面子就可以收起來。出門在外奔波,穿的全副武裝周武鄭王的,勞累了一天,回到家就要放鬆。
寬松的家居服和舊衣服就沒有壓力和約束感。即使有客人忽然來訪,在自己家穿舊衣服,也不怕人笑話,自己的領地穿的越自然越好。
在家穿舊衣服,首先是做家務活隨便,你不用擔心沾上油漬。再說越舊的衣服越柔軟,大刀闊斧的幹活,就是弄壞了也不可惜。
人在沒有壓力和管束的環境下,放鬆自己的心理和身體是很有必要的,是為重整旗鼓,精神抖擻的出去奮斗攢勁。
其次,出門穿新衣服,在家穿舊衣服,是從家庭經濟考慮的心理。
愛美是每一個人的天性,但愛美也要考慮到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在家不願意穿新衣服是出於節省的心理,捨不得穿。
因為買新的家居服也不便宜。況且,穿著新衣服在沙發或床上一躺一坐,也會讓新衣服起皺,打理起來既花費精力也要花錢。
再說了,在廚房做飯,油煙醬醋辣椒等各種味兒會浸入到新衣服上,會影響新衣服的觀感。
像我們在火鍋店吃火鍋的時候,我們總會把羽絨服或棉衣脫下來用塑料袋兒嚴密的包裹起來,以防火鍋味兒進到衣服里經久不散。
因為,衣服如果經常洗,也是要花錢的。在家穿舊衣服就是舊物再利用,是為把新衣服節省著穿,免得早早的把它穿舊了,還要花錢去重新置辦。
人家說,吃不窮穿不窮,不會算計一世窮。過日子就要精打細算。
最後,穿衣也可能和人的習慣、性格有關。
有的女人穿衣服習慣是:每個季度把適合的衣服換個穿,無論新衣服還是舊衣物;有的女人則不然:只穿新衣服,舊衣服能扔則扔能送人則送人。
有的女人性格開朗,就愛穿新衣服,有的女人性格內向,穿上新衣服反而別扭、不自在。
從根本上來說,穿新衣與穿舊衣服,本來沒有什麼不同,都是為了遮羞保暖。只不過,時代發展了,經濟好了,每個人都想表現的與眾不同。
那麼具體的行動就表現在不斷的更換衣服上面。而每個人的經濟能力又不一樣,所以新舊衣服就要合理分配著穿。
出門穿新衣服是為了體面,為了工作,為了受到別人的尊重,在家穿舊衣服是為了自己舒適。無可厚非。
一件衣服看似很簡單無所謂,可他卻反映出一個人對社會對人性的理解,以及對自己的體諒和關愛。
G. 有個古代官員上朝故意穿舊衣服
道光喜歡舊衣服已是節簡
H. 在以小腳為美的古代社會,大腳女子是如何生存的
俗話說的好「一個成功的男人後面肯定有一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毫無疑問,歷史上受眾多人推崇的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成功,也離不開一個女人—馬皇後,也被稱為大腳皇後!一個朱元璋從一個和尚到一代明君的賢內助。
但是作為一個女人最為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呢?小編認為是能夠持家。當時的明朝皇後,尊為一國之母,那就意味著錦衣玉食,但是馬皇後卻沒有這樣,反而是穿的很簡朴,一切從簡。並沒有因為自己要來勞民傷財,並且為當時的後宮掌控的穩穩當當的,並沒有讓朱元璋因為後宮的事情而煩惱,一心埋頭於朝政,才有了洪武之治這一盛況,而且前面說到馬皇後是個可憐人,為此朱元璋還准備在全國范圍內的為其找親屬的事情。但是卻被她拒絕了,不是因為她不想。是因為這樣會導致加重整個國家的負擔。也會因為有些不法之徒來冒充,從而釀成大禍,如此一個懂大義的女人在,何愁國家不興旺呢。
俗話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馬皇後將此發揮的淋漓盡致。也是被歷史所稱為一代名後。
I. 許晴穿11年前的舊衣服拍寫真,你能做到這種身材管理嗎
對於許晴在某博上面發布的一組照片來看,跟十一年前的她相比,幾乎是一模一樣,時間彷彿忘記了這位凍齡美女。不僅容貌和身材沒有變樣,甚至看起來比之前更有氣質了。
許多網友看打了許晴發布的照片都驚呼,這哪是五十多歲啊,這分明就是二十多歲嘛。更有些網友說自己二十幾歲的身材根本比不上現在的許晴。
如果令人著迷的許晴,也難怪馮小剛導演會忍不住誇贊道,許晴是所有男人心目中的白玫瑰。
J. 電視劇美人心計是真實歷史嗎
有真的,也有改編的。
http://share.jxlib.gov.cn:8088/datalib/2004/HistoryCharacter/DL/DL-318/
從竇太後到衛子夫:竇太後 趙國清河觀津人。呂太後的時候竇姬由良家女子選入宮中服侍太後。後來太後把一宮女遣送出宮賜給各諸侯王,每王五人,竇姬就在這批宮女之中。竇姬家在清河,想到趙國離家較近,就請求主管遣送的宦官:「一定把我的名冊放在去趙國的隊伍里。」宦官把這件事忘了,錯把她的名冊放到去代國的隊伍中了。名冊上奏,詔令說可以,應該啟程了。竇姬痛哭流涕,理怨那個宦官,不想去,強制她走,她才肯動身。到了代國,代王偏偏只寵愛竇姬,生下女兒叫嫖(piāo,飄),後來又生了兩個男孩。
代王王後生了四個男孩子。在代王尚未入朝立為皇帝之前王後就死了,等到代王立為皇帝,王後所生的四個男孩子也接連病死。孝文帝即位幾個月之後,公卿大臣請求⑻�櫻�技У某ぷ幽炅渥畲螅�渙⑽��印q技б脖渙⑽�屎螅���躡撾�す�鰲5詼�輳�⑿《�恿蹺湮��醯�瘓糜智ㄡ愕攪汗��餼褪橇盒⑼酢?
竇皇後的雙親早已去世,葬在觀津。這時薄太後就下詔有關官員,追尊竇皇後父親為安成侯,母親為安成夫人。下令清河設置二百戶的園邑,由長丞侍奉看守,一切都按靈文園的做法。
竇皇後的哥哥竇長君,弟弟叫竇廣國,字少君。少君四五歲的時候,家境貧窮,被人掠去後出賣,他家中不知他被賣在何處。又轉賣了十幾家,賣到宜陽。他為主人進山燒炭,晚上一百多人躺在山崖下睡覺,山崖崩塌,把睡在下邊的人全都壓死了,只有少君脫險,沒有被壓死。他自己算了一卦,斷定他幾天之內要被封侯,於是就從主人家去了長安。聽說竇皇後是剛被封立的,她的家鄉在觀津,姓竇氏。廣國離家時年齡雖小,也還知道縣名和自家的姓,又曾和姐姐一起採桑,從樹上掉下來,把這些事做為證據,上書陳述自己的經歷。竇皇後把這件事告訴文帝,廣國即被召見,問他,他詳細說明了情況,果然不錯。又問他還能用什麼來驗證,他回答說:「姐姐離開我西去的時候,和我在驛站宿舍里訣別,姐姐討來米湯給我洗頭,又要來食物給我吃,然後才離去。」於是竇後就拉住弟弟痛哭起來,涕淚縱橫流下。左右侍從也都趴伏在地上哭泣,一起為皇後助哀。於是賞賜他很多田地、房屋和金錢,又分封與皇後同祖的竇氏兄弟,讓他們遷居到長安。
絳侯周勃、將軍灌嬰等人說:「我們這些人不死,可是命都懸在竇氏兄弟二人的手裡。這兩個人出身低微,不能不給他們挑選師傅和賓客,否則,又會再次效法呂氏陰謀叛亂。」於是就挑選年長有德、品行端正的士人和他倆在一起。竇長君、少君從此成為謙遜禮讓的君子,不敢倚仗他們的尊貴對人驕橫傲慢。
竇皇後生病,雙目失明。文帝寵幸邯鄲慎夫人、尹姬,都沒有有生子。孝文帝去世,孝景帝即位,封廣國為章武侯。長君已先去世,就封他的兒子彭祖為南皮侯。吳、楚七國叛亂時,竇太後黨兄弟的兒子竇嬰,喜歡仗義行俠,就由他領兵平叛,因有戰功被封為魏其( jī,機)侯。竇氏共有三人被封侯。
竇太後愛好黃帝、老子的學說,皇帝、太子以及所有竇氏子弟都不得不讀《黃帝》、《老子》,尊奉黃老的學術。
竇太後比景帝晚六年去世,她與文帝合葬在霸陵。遺下詔書把東宮的金錢財物全部賜給長公主劉嫖。
王太後 槐里人,母親叫臧兒。臧兒是原來的燕王臧荼的孫女。臧兒先嫁給槐里王仲為妻,生個兒子名叫信,還有兩個女兒。後來王仲死了,臧兒又改嫁給長陵田氏,生了兒子田(fé,焚)、田勝。臧兒的長女嫁給金王孫為妻,生了一個女兒,臧兒為子女算封,結果說她的兩個女兒都該是貴人。因為她想要倚仗兩個女兒,就把女兒從金氏家中強行接回。金氏很憤怒,不肯和妻子斷絕,臧兒就把女兒送進太子宮中。太子很寵愛她,生了三女一男。當男孩還在胎孕的時候,王美人夢見太陽投入她的懷中。她把這個夢告訴太子,太子說:「這是大貴的徵兆。」還沒降生時孝文帝就去世了,孝景帝即位後,王夫人生下這個男孩。
先前臧兒又把她的小女兒兒姁送進宮中,兒姁生了四個男孩。
景帝做太子的時候,薄太後選了一個薄氏的女兒做他的妃子。到景帝即位,這個妃子就被立為薄皇後。皇後沒有生子,不愛寵愛。薄太後一去世,薄皇後就被廢了。
景帝的長子劉榮,他的母親是栗姬。栗姬是齊人。劉榮被立為太子。長公主劉嫖有個女兒,想給太子做妃子。栗姬好嫉妒,景帝的幾位美人都是靠長公主而見到景帝的,她們得到的尊貴和寵愛都超過了栗姬,栗姬天天怨怒,為此就謝絕了長公主的要求,不應允親事。長公主想把女兒給王夫人的兒子,王夫人就答應了。長公主為這件事生氣,就常常在景帝面前講栗姬的壞話說:「栗姬和各位貴夫人及寵姬聚會,常常讓侍從在他們背後吐口水詛咒,施用妖邪惑人的道術。」景帝因此惱恨栗姬。
景帝曾有一次身體不好,心中不樂,就把被封王的兒子們都託付給栗姬,對他說:「我死了以後,你要好好照顧他們。」栗姬生氣,不肯答應,並且出言不遜。景帝很氣憤,懷恨在心而沒有發作。
長公主天天稱贊王夫人兒子的優點,景帝也認為他德才兼備,又有從前他母親夢日入懷的祥兆,主意還沒定下來。王夫人知道景帝怨恨栗姬,趁他怒氣未消,暗中派人催促大臣奏請立栗姬為皇後。一次朝會大行官奏事完了,又說:「『兒子因母親而尊貴,母親因兒子而尊貴』,如今太子的母親還沒有封號,應當立為皇後。」景帝發怒說:「這是你應該講的話嗎!」結果竟論罪處死了大行官,並廢了太子,改封他為臨江王。栗姬更加怨恨,不能再見到景帝,不久,因憂傷而死。王夫人終於被立為皇後,他的兒子立為太子,皇後的哥哥王信被封為蓋侯。
景帝去世,太子繼位為皇帝。尊皇太後的母親臧兒為平原君。封田蚡為武安侯,田勝為周陽侯。
景帝有十三個兒子,一個兒子做了皇帝,十二個兒子都封為王。兒姁早逝,她的四個兒子也都封為王。王太後的長女封號是平陽公主,次女是南宮公主,三女是林慮(lú,盧)公主。
蓋侯王信好飲酒。田蚡、田勝貪婪,善用文辭巧辯。王仲早死,葬在槐里,追尊為共侯,設置了二百戶的園邑。等到平原君去世,跟田氏一起葬在長陵,設置的陵園同共侯陵園一樣。王太後比孝景帝晚死年十六年,在元朔四年(前125)去世,與景帝合葬在陽陵。王太後家共有三人被封侯。
衛子夫 衛皇後字子夫,生在微賤之家。大概她家號稱衛氏,在平陽侯封地以內。子夫是平陽公主的歌姬。武帝新即位,幾年沒有兒子。平陽公主挑選了十幾個良家女子,裝飾起來留在家裡。武帝在霸上參加除災求福的禮儀回來,順便到平陽公主家。公主讓侍奉的美人都出來見武帝,武帝都不喜歡。飲酒之後,歌姬進來,武帝看見後,唯獨喜歡衛子夫。這天,武帝起身換衣服,子夫在皇帝的衣車中侍奉,得到親幸。武帝回到座位上,特別高興,賜給平陽公主黃金千斤。公主趁機奏請把衛子夫奉送入宮。子夫上車後,平陽公主撫著她的背說:「走吧,好好吃飯,努力吧!如果尊貴了,別把我忘了。」子夫入宮一年多,竟然沒有再得親幸。武帝把不中用的宮人挑出來,讓她們出宮回家。衛子夫因而得見武帝,她哭泣著請求出宮。皇上憐愛她,再次親幸,於是有了身孕,一天比一天更受尊寵。武帝召見她的哥哥衛長君和弟弟衛青任侍中。子夫後來大得親幸,倍受寵愛,共生了三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名叫據。
陳阿嬌
當初,皇上做太子的時候,娶了長公主的女兒做妃子,他即位為皇帝,妃子就立為皇後,姓陳氏,沒有生子。皇上能夠繼承帝位,大長公主出力不小,因此陳皇後驕橫高傲。聽說衛子夫大受親幸,非常氣憤,好幾次幾乎要死。皇上也更加生氣。陳皇後施用婦人惑人的邪術,武帝對此事頗有覺察,於是就廢了陳皇後,立衛子夫為皇後。
陳皇後的母親大長公主是景帝的姐姐,多次責備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說:「皇帝沒有我就不能即位,過後竟拋棄了我的女兒,怎麼這樣不自愛而忘了呢!」平陽公主說道:「是沒有兒子的緣故才廢的。」陳皇後渴求得子,求醫生花費的錢有九千萬之多,然而終於未能生子。
衛子夫立為皇後的時候,衛長君已先死了,就讓衛青為將軍,因抗擊胡人胡功,封他為長平侯。他的三個兒子還在襁褓之中,也都被封為列侯。至於衛皇後所說的姐姐衛少兒,她生的兒子霍去病,因有戰功被封為冠軍侯,號稱驃騎將軍。衛青號稱大將軍。衛皇後的兒子劉據被立為太子。衛氏的親族以軍功起家,有五人被封侯。
到衛皇後姿色衰老了,趙國的王夫人受寵幸,有兒子,被封為齊王。
李夫人 王夫人早逝。中山李夫人受寵,生了一個兒子,被封為昌邑王。
李夫人早逝,她的哥哥李延年因精於音律而得寵,封為協律官。所謂協律,就是從前的歌舞藝人。他們兄弟都因犯淫亂後宮罪而被滅族。當時她的長兄李廣利為貳師將軍,正在征討大宛,沒有被殺,回到長安,皇上已經誅滅了李氏,後來又憐憫他這一家,才把他封為海西侯。
別的皇妃還有兩個兒子是燕王、廣陵王。他們的母親不受寵愛,因憂傷而死。
到李夫人去世後,又有尹婕(jié,傑)妤(yú,於)之流交替受寵,然而她們都是以歌女的身份得見武帝,不是有封地的王侯之家的女子,不應該和皇帝匹配。
褚先生說:我任郎官的時候,問過熟習漢家舊事的鍾離生。據他說:王太後在民間時所生的一個女兒,父親是金王孫。王孫已經死了,景帝去世後,武帝即位,只有王太後還在。韓王孫名叫嫣的人平時受到武帝的寵愛,他趁機會談起太後有個女兒在長陵。武帝說:「怎麼不早說!」於是派人先去看一看,正好在家。武帝就親自前去迎接她。路上清道禁行,先驅警衛的騎兵出橫城門,武帝乘坐的車飛馳到長陵。在小市的西邊進入里巷,里門關閉著,用力打開門,武帝乘的車一直進入里中,到達金氏門外才停下來,馬上派武裝騎兵包圍這座宅院,為的是她如果逃跑,親自來接也接不著了。隨即派左右群臣進去呼喊尋找。
金氏家裡人人驚恐,金女躲藏在內室的床下。找到後扶著她出門,讓她拜見皇上。武帝下車哭著說:「哎呀!大姐,怎麼藏得這么深哪!」下令副車載上她,掉轉車子飛馳回城,直入長樂宮。武帝在行車途中就詔令看守宮門的人把自己的名帖向太後通報,車一到就去拜見太後。太後說:「皇上疲倦了,從哪裡來呀?」武帝說:「今天到長陵找到了我的姐姐,和她一起來了。」回過頭來對姐姐說:「拜見太後!」太後說:「你是我那個女兒嗎?」回答說:「是呀。」太後落淚哭泣,女兒也伏在地上哭泣。武帝捧著酒到跟前來為太後和姐姐祝賀,拿出一千萬錢,三百名奴婢,一百頃公田,上等宅第,賜給姐姐。太後道謝說:「讓皇上破費了。」於是又召來平陽公主、南宮公主和林慮公主三人都來拜見姐姐,給她的封號是修成君。她有一個兒子,一個女兒。兒子號為修成子仲,女兒做了諸侯王的王後。這兩個孩子不出於劉氏,因此太後憐愛他們。修成子仲驕橫放縱,常常欺凌壓迫官吏和百姓,人們都為此而憂慮苦惱。
衛子夫立為皇後之後,她的弟弟衛青字仲卿,以大將軍的職位被封為長平侯。他有四個兒子,長子衛伉是准備繼承爵位的世子,他曾任皇帝侍從官侍中,尊貴受寵。衛伉的三個弟弟都被封侯,各給封地一千三百戶,一個叫陰安侯,一個叫發干(陰平)侯,一個叫宜春侯,他們的富貴震動天下。天下流傳這樣一首歌謠:「生兒不必太高興,生女莫把怒氣發,難道沒有看到衛子夫霸天下!」
當時平陽公主守寡,應該選一位列侯做她的丈夫。公主和左右侍從議論長安城裡的列侯誰可以做她的丈夫,都說大將軍衛青可以。公主笑著說:「這是從我們家出去的人,我常常讓他騎馬跟隨我出入,怎能讓他做我的丈夫呢?」左右侍從們說:「如今大將軍的姐姐是皇後,她的三個兒子都封侯了,富貴震動天下,公主怎麼倒把他看輕了呢?」於是公主才同意了。把此事告訴皇後,皇後讓稟告武帝,武帝就詔令衛將軍做平陽公主的丈夫。
褚先生說:「丈夫可以像龍那樣變化。書傳上面說:「蛇變成龍,不會改變它的花紋;家變成了國,不會改變它的姓氏。」丈夫在富貴的時候,有多少污點都可以被掩蓋消除,變得光彩榮耀,貧賤時候的事情怎麼能夠牽累他呢!
武帝時,寵愛過夫人尹婕妤。邢夫人官號�(xíng,型)娥,人們都叫她「�何」。�何的品級相當於俸祿中二千石的官,容華的品級相當於列侯。曾有人從婕妤升為皇後。
尹夫人與邢夫人同時被親幸,武帝有詔令兩人不能相見。有一次尹夫人親自請求武帝,希望能看見邢夫人,武帝答應了。就讓另一位夫人修飾起來,跟隨的侍從有幾十人,假冒邢夫人來到面前。尹夫人走上前去見她,說:「這不是邢夫人人。」武帝說:「為什麼這樣講呢?」尹夫人回答說:「看她的身段相貌姿態,不足以匹配皇上。」於是武帝就下令讓邢夫人穿上舊衣服,單獨前來。尹夫人遠遠看見她就說:「這才是直的。」於是就低頭哭泣,自己傷心不如邢夫人。諺語說:「美女進屋,就是醜女的仇人。」
褚先生說:洗澡不必非到江海去,主要是能除去污垢;騎馬不必是有名的駿馬,主要是善於奔跑;士人不必都要超出世上一般人,主要是應懂得道理;女子不必是出身高貴,主要是應貞潔美好。書傳上面說:「女子不論美醜,一進家室就會被人嫉妒;士人不論賢與不賢,一入朝廷就會被人嫉妒。」美女是醜女的仇人,難道不對嗎!
鉤弋夫人 姓趙氏,河間人。得到武帝寵幸,生了一個兒子,就是昭帝。武帝七十歲的時候才生昭帝。昭帝即位時剛剛五歲。
衛太子被廢以後,沒有重新立太子。而燕王劉旦上書,願意回到京城入宮任警衛之職。武帝生氣,立刻在北闕把燕王使者問斬。
皇上住在甘泉宮,召畫工畫了一幅周公背負成王的畫圖。於是左右群臣知道武帝想要立小兒子為太子。過了幾天,武帝譴責鉤弋夫人。夫人摘下民簪耳飾等叩頭請罪。武帝說:「把她拉走,送到掖庭獄!」夫人回過頭來看著,武帝說:「快走,你活不成了!」夫人死在雲陽宮。死的時候暴風颳得塵土飛揚,百姓也都很悲傷。使者夜裡拉著棺材去埋葬,在埋葬的地方做了標志。
事後,武帝閑時問左右說:「人們都說些什麼?」左右回答說:「人們說就要立她的兒子了,為什麼要除掉他的母親呢?」武帝說:「是的。這不是小孩子們和愚人所能理解的。古時候國家所以出亂子,就是由於君主年少,而他的母親正在壯年。女子獨居,驕橫傲慢,淫亂放縱,沒有人能禁止。你們沒有聽說過呂後的事嗎?」因此,所有為武帝生過孩子的,無論是男是女,他們的母親沒有不被譴責處死的,難道能說這就不是聖賢了嗎?這樣明確的遠見,為後世深思熟慮,本來就不是那些見聞淺陋的愚儒所能達到的。謚號為「武」,難道是虛名嗎!
歷史情結錯誤匯總
1、第一集中慎兒所彈的古琴放反了。 2、漢惠帝時期,呂太後居於長樂宮,惠帝及後妃居於未央宮,劇中所說的建章宮為漢武帝時期所建。 3、皇帝駕羊車巡幸後宮是晉武帝時期的故事。 4、周亞夫覲見呂後的貢品中有代國特產茶葉一項,代國為今山西省東北部與河北省西北部,其自然條件並不適合生長茶樹。 5、小皇帝從呂祿府回皇宮之後給呂後所背的《三字經》是南宋時期的作品。 6、竇美人生劉嫖時,劉恆為漢朝諸侯王,所以當時劉嫖應該被稱為「翁主」而不是劇中所稱的「小公主」,公主是對皇帝女兒的稱呼。 6、莫離把匈奴首領冒頓(mòdú)念成了冒頓(mào dùn)。 7、第三十五集,竇漪房拿著帶血的手帕去找劉啟,宮人通報時說的是:「太皇太後駕到。」而那時的竇漪房是太後,並不是太皇太後。 8、史實方面的錯誤:周亞夫是周勃的兒子,但在劇中兩人卻沒有任何關系,實在讓人費解。 9、佛教是在東漢時期傳入的,不應該出現抄寫佛經、菩薩保佑這種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