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花魁在日本的地位怎麼樣怎麼才能見到花魁
2. 古代青樓女子選美,第一名叫花魁,那二,三名又叫什麼呢
古代良家婦女都講究的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可隨意拋頭露面,故而參加這種選美的都是青樓女子,顯而易見就是為了讓她們能夠聲名遠揚,進而達到財源滾滾的目的。
清倌:指只賣藝不賣身的妓女,歌舞伎等。
大家:色藝非常出眾的名妓或歌舞伎,類似於古代的女藝術家,其實也是賣笑的。
紅牌:青樓里最漂亮,最受客人歡迎的妓女,通常才藝也還算可以。(既賣藝也賣身)
花魁:通常指一地所有青樓紅妓里最漂亮,才藝最好的。
女校書:起源於唐代名妓薛濤的典故。指文學才能特別出眾的名妓,通曉詩詞書法,
女樂:官府養的歌舞姬,通常在官僚們的宴會上進行歌舞表演,但實際上私下裡經常會被迫失身。
教坊司:古代管理女樂的官辦機構,其實就是官妓。煙花女子:對古代一般妓女的代稱或貶稱。
營妓:古代軍隊里的妓女或歌舞伎(可以說是最為悲慘的一類,比較出名的是宋代的嚴蕊)
土娼:古代未經過官府批准,私下裡暗地經營的妓女戶(類似於現在的無證商販),也是比較悲慘的一類,通常是在自己家裡經營,或一個老闆控制一些因為飢荒而流浪乞討無家可歸的女子私下賣淫。極為臟亂不說,還是暴力,犯罪和性病的滋生地。
3. 請問還有惡女花魁的視頻嗎發給我一下,謝謝!
有的,低價有償
4. 青樓選花魁的時間一般是什麼時候
這個真沒有一般……不過推測要麼是春意盎然要麼是秋高氣爽的時候,氣候比較合適。
余懷《板橋雜記》曾記載過一次頗負盛名的選花魁。這次比賽的時間和地點都選得恰到好處。時間選在傳說中天上牛郎與織女七月初七相會之日,正好是中國的情人節;而地點則更妙,挑的是金陵最有名的青樓「八百居水閣」;再加上當地的戲台班子也來友情演出,自然引得四方的百姓扶老攜幼前去觀看,以致當天晚上,通往「八百居水閣」的路上車馬喧囂,甚至連秦淮河上的船隻都擠得個水泄不通。經過預賽層層選拔,決賽時選出二十位佳麗。最終,名妓王月拔得頭籌,成為本次選美比賽的花榜狀元。然而明眼人一下就發現其中的貓膩:狀元王月是主辦者孫武公的相好。看來,比賽的名次只怕早在賽前就擬好了,其他的佳麗,只不過做了王月的陪襯,這倒和現在的某些選美比賽如出一轍。
青樓選美有個很優雅的名字:「花榜」或「花案」。花榜,便是品評妓女的等級優劣;花案,即指評定妓女優劣的名單,這可能與古人喜歡以花喻女人有關。既然是花,必然是美艷的,因而不論綠肥紅瘦,她們都必須才貌雙全,是牡丹與月季的比拼,而非野花與稗草的較量。
中國的青樓選美有較悠久的歷史,據說早在宋代就有民間組織的妓女選美比賽,叫「評花榜」。所謂花榜,是花界的選美活動,是歌妓們的聲色大比拼,通常由當地的文人名士和富商擔任評委。文人名士,看重的是他們的評花鑒色的眼力;而富商,則更多是因為他們是贊助商的緣故。明代中葉以後,品艷風氣盛行,一時金陵、蘇杭為其中翹楚。明嘉靖年間,金壇人、嘉靖進士曹大章創立「蓮台仙會」與當時社會名流吳伯高、梁伯龍等品藻名妓,一時稱為盛況。當時甚至有人評選出了「金陵十二釵」,只不過她們不是《紅樓夢》中的林黛玉薛寶釵之流,而是分別姓劉、董、羅、葛、段、趙、何、蔣、王、楊、馬、褚的十二個金陵青樓名妓。
此後,萬曆時期冰筆梅史以燕都妓樂四十人配葉以代觥籌,曹大章復作《秦淮士女表》,判別諸妓才情色藝,分別劃分等級,有女狀元、榜眼、探花、解元及女學士、太史之稱。清軍入關以後,因整頓世風的需要,花榜一度沉寂。順治年間,蘇州有個叫沈休文的浪盪文人,終日浪跡於青樓楚館,對青樓女子多有閱歷,於是選定虎丘梅花樓為花場,品定高下,選舉朱雲為狀元,錢瑞為榜眼,余華為探花,另外列優勝者二十八人,一時盛況空前。可惜清初的社會風氣沒有明末那麼開放,最終,沈休文被當地的地方長官李森先以有礙風化的罪名「斃於杖下」。如此一來,青樓選美便成為文人雅士們不務正業有礙風化的標志,花榜便漸漸從人們的生活中消失。
不過,隨著享樂思想的流行與人們思想觀念的開放,晚清至民國期間,青樓選美又死灰復燃,並有愈演愈烈之勢。同、光年間,前兔痴道人摘紅雪詞題《二十四女花品圖》於海上,畫眉樓主復偕同人為《續花品》以李佩蘭為群芳之冠。《續花品》之後,又有公子放所定《上海書仙花榜》,列名妓二十八人,而以一花比一妓,如王逸卿被喻為芍葯,獨擅風華,可謂百花齊放,奼紫嫣紅。
5. 日本花魁巡街是啥意思
日本花魁巡街指的是:在日本,花魁在去往迎送男客的茶店的行走路程。在江戶時代,最高級別的藝妓、游女被稱為「花魁」。
在江戶時代,最高級別(頭牌)的藝妓、游女被稱為「花魁」,花魁不僅容貌姣好,還具備較高文化修養,擅長樂曲、茶道、花道、詩歌、書法及舞蹈等傳統技藝,可謂才色兼備。
日本花魁巡街的來歷:
由於花魁身穿約20公斤的衣裳,腳踏奇高且重的木屐,所以有「花魁走路比牛車慢」的諺語。走路的方法又分為「內八文字」與「外八文字」,吉原的花魁主要以外八文字為主,不過不管那一種傳說都要花上兩三年的時間練習。
在巡遊中,隊伍最前方的是拿著印有專屬於該位花魁定紋(類似家紋)燈籠的男人,接著是兩位「禿」(指游廓中10歲前後幫花魁打雜的小女孩),手上拿著花魁的用品。再來才是穿著厚重,腳踏高五到六寸木屐的花魁,其後還跟著數位「新造」,以及保鏢等人。
6. 花魁的風姿妖嬈的日本花魁
江戶時代的歌舞伎與現代的不同,她們除了賣藝之外還要負責接客。花魁並不是依照游女的等級一步步往上爬,而是從被賣到游廓中的沒落貴族的女兒或是民間的女孩中挑選具有資質、極端美麗的,從小加以精英訓練,包括:文學、書道、茶道、棋藝、三味線等等訓練。成長過程中也極端地限制飲食種種,確保能長成一流的美女,當然還有其他種種訓練。
所以,養成一位花魁要花上極高的成本,也因為如此,花魁與其他等級的游女不同,不會在格子之後等待客人。如果想接近花魁,則必須到稱為「揚屋」的茶店中尋找機會。客人到了揚屋以後,得先灑下重金飲食、招喚藝者來顯示自己的財力。這時老闆娘會探探客人的底細,看看適合那一個等級的花魁,再寫一張「揚屋差紙」,請指名的花魁前來,這時重頭戲才開始。
花魁往揚屋的路程稱為「花魁道中」,在隊伍最前方的是拿著印有專屬於該位花魁定紋(類似家紋)燈籠的男人,接著是兩位「禿」(指游廓中10歲前後幫花魁打雜的小女孩),手上拿著花魁的用品。再來才是穿著厚重,腳踏高五到六寸木屐的花魁,其後還跟著數位「新造」(年紀較禿為長,但還未能接客的女孩),以及保鑣等人。
由於花魁身穿約20公斤的衣裳,腳踏奇高且重的木屐,所以有「花魁走路比牛車慢」的諺語。走路的方法又分為「內八文字」與「外八文字」,吉原的花魁主要以外八文字為主,不過不管那一種傳說都要花上兩三年的時間練習。永井荷風的俳句這么比喻:
八文字(はちもんじ)
踏むや金魚の
およぎぶり
到了揚屋以後,要是花魁看客人不順眼,大可掉頭就走。如果看對眼了,這也只是「初會」而已。客人得用盡方法顯示財力及魅力贏得花魁的好感,當客人為求這一面,也許已經灑下了幾十萬至百萬,卻仍得屈居下位,離花魁所坐上位遠遠的。第二回見面的「里」也是如此這般,如果兩情相悅,第三回見面,如果花魁准備了寫著客人名字的筷子,這時才代表兩情相悅,該晚才能一親芳澤。這三次的見面就如同相親、下聘、結婚,不過關系卻相當的不對等,如果客人在這之後找了吉原內其他的游女,輕則花錢消災,重則受到游女屋的保鑣一陣毒打;但花魁則可以有許多熟客,如果花魁沒空接見,則有稱為「名代」的新造接待,不陪睡之外,客人還是得乖乖的掏出錢來。
如同其他的青樓文化一般,如果游女能有錢贖身,就可以離開吉原。但是就算是令人一擲千金的花魁,由於在各式教育上的投資也相當可觀,所以如同多數的游女一般一生出不了吉原,游女年華老去以後,通常再以打雜、煮飯的下女身份僱用。感情上游女能有稱為「間夫」的小白臉,不過這是暗默的了解,不能公開的。
1590年(天正十八年)德川家康奉豐臣秀吉之命到關東平原的江戶地區建立領地,當時的江戶只是一個小漁村,滿目荒涼,德川家康看中這里廣闊的平原和豐富的水運資源將有利於今後的城市發展。他通令全國各地諸侯參與江戶建設,集中進行了數次大規模的工事,拓荒填海,疏通水道,並以全國中央城市的宏偉構想展開市區規劃和建設。被大量徵召到江戶的年輕武士幾乎都是單身,此外,隨著新興都市江戶城市建設的急速發展,來自全國的商人等各界人士紛紛聚集,使得男性人口驟增。當年江戶最盛期人口達百萬之眾,其中青壯年男性約二十五萬,武士與平民各佔半數,但中青年女性僅有八萬餘人,性別比超過三比一,男女比例嚴重失衡,由此導致娼妓泛濫,色情業應運而生。為了整肅風紀,幕府終於批准設立集中娼妓區,江戶唯一獲得政府許可的娼妓區——吉原——開發於1617年(元和三年),翌年開始營業。1638年(寬永十五年),設置了著名的吉原大門,四周隔離並派專人看管,封閉式的游廓正式形成。早期吉原的顧客主要是有權勢的貴族和上層武士,營業時間限定於白天。江戶吉原與京都和大阪的「游廓」遙相呼應,共同形成日本三大「花街」,成為萬眾矚目的尋歡作樂之地。
吉原在歷史上多次遭遇火災,在大火中遇難的妓女們後來被合葬在附近的凈閑寺,建有「新吉原總靈塔」,墓誌銘上寫道:「生來苦界,死後花醉凈閑寺」,是妓女苦難人生的真實寫照。
「花魁道中」由於具有濃郁的民俗特色,現已被作為江戶時代的大眾文化景觀保留下來,圖為東京文化節上的「花魁道中」表演。 吉原的大部分妓女都來自農村的貧苦家庭,當然,妓女並非個個出生貧寒,也有不少是京都公卿貴族門第的公主,或是觸犯幕府而遭改易抄家的諸侯千金。據1791年(寬政三年)出版的《吉原細見》記載,當時的妓女接近三千人之多,儼然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等級社會。其中最高級別的妓女被稱為「花魁」,也稱太夫。花魁不僅容貌姣好,還具備較高的文化修養,可謂才色兼備的明星,她們擅長樂曲、茶道、花道、詩歌、書法及舞蹈等傳統技藝。
吉原花魁都有著良好的文化修養,圖為今天坐落在淺草神社內由花魁題寫的詩碑。
「花魁道中」是高級妓女花魁的出行儀式。圖為當年京都島原花魁出行的真實情景(攝於1890年),花車開道,侍從前呼後擁,場面奢華。
從某種意義上說,吉原並不是一般概念中的花街柳巷,而是江戶最大的社交場所,幾乎相當於今天的文化藝術中心。這里有優美的工藝美術品和名花名曲可供鑒賞,遊客還可以參加俳諧與茶道的聚會,許多著名的文人學者和浮世繪畫師也是吉原的常客。除了從事色情業的游女之外,在吉原活動的還有許多職業藝人,以及大量從事服務行業的職員。吉原有著自己的年間節慶,被稱為「仲之町」的中央櫻花大道是吉原文化的中心地區。許多源自吉原的樂曲成為江戶坊間的流行曲,許多歌舞伎劇目都以吉原故事為題材,浮世繪等繪畫形式也以吉原為奢華的舞台。浮世繪美人畫大師喜多川歌磨的作品《吉原之花》,表現的就是吉原茶屋周圍在櫻花盛開的3月的賞花情景。左下方的街面上三位「花魁」正在侍女們的簇擁下款款而行;二層正在舉行歌舞表演,鼓樂齊鳴,婀娜多姿。全畫共出現約五十位人物,光彩照人的服飾與櫻花競相媲美,極盡奢華。這是當年吉原的真實寫照,也是浮世繪畫史上唯一一幅全景式表現吉原的作品。
京都的吉野太夫是沿襲了十代,留芳的是第二代太夫,生於一六零六年。本來是武士家出身的,七歲時被賣到京都游廓。這在當時是很常見的,武士也分很多種,身份卑微的武士,經濟情況都相當慘澹,又不能轉行從商或是去當短工,只好賣女兒。不過,這也得女兒長得標致,游廓才會買下來。
第二代吉野太夫十四歲時就當上了太夫。據說,當時京都有個刀匠小徒弟,見過太夫之後(大概是在「花魁道中」時目睹芳容的),暗戀不已,拚命鍛冶鋼刀,最後儲存了足夠的錢,卻因身份低微,無法償願。太夫聽聞後,覺得這個小徒弟誠心可貴,便悄悄喚人,不但讓他傾訴了愛慕之心,更深受感動,委身予對方。結果這個福星高照的小徒弟,竟然在了卻夙願後,第二天跳到桂川自殺身亡了。那個時代的男人,大概都比較純情吧。
另外,當時的關白(輔助天皇執政的最高位官吏)近衛信尋,因為看上吉野太夫,與富商灰屋紹益爭奪贖身權,結果富商取勝,迎娶太夫當正房。吉野太夫於二十六歲就離開游廓當上富商正房,可惜紅顏薄命,三十八歲時就病歿了。實際上最出名的二代目吉野太夫也在小說宮本武藏中登場過,就是身份仍然還是初代吉野太夫的禿(最低級游女,其實就是高級游女的侍女),名字叫林彌,年齡設定是11歲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