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照片上有三個男人坐著打一成語
三人成虎三個人謊報城市裡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事實。【出自】:《戰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2. 看圖猜成語一個男人一個女人一個往左一個往右還有兩個箭頭號
答案:背道而馳bèi dào ér chí
解釋:一個男人和女人往不同的方向走,互相背對著背,所以是背道而馳。
釋義:背道而馳是一個漢語成語,意思是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舉例:1、道學先生於是乎從而禁之,雖然很象背道而馳,其實倒是心心相印。2、又變於俗而趨於利,故其勢不得不背道而馳,則君子哀之可以。(宋·葉適《莊子》)
(2)有男人的圖片猜成語擴展閱讀:
出處: 唐·柳宗元《〈楊評事文集〉後序》:「其餘各探一隅,相與背馳於道者,其去彌遠。」
謎語:向後轉跑;青牛背老子去也
歇後語:張果老倒騎毛驢
易錯:背;不能讀作「bēi」。馳;不能寫作「弛」。
3. 看圖猜成語,圖片是一個男人的圖像黑白的,上面寫的是1981,是什麼成語啊
百年樹人,1981年是魯迅(周樹人)誕辰100周年,滿意請採納
4. 看圖猜成語,一個圖是男人,四個圖是手臂
人手一冊
rén shǒu yī制 cè
【解釋】人人拿著一本(書)。多形容書的讀者多。
【出處】熊召政《張居正》第一卷第23回:「聽說六科廊的官員,是人手一冊。」
【結構】偏正式成語
【用法】作賓語;形容書的讀者多
【例句】這本書銷量很好,幾乎是人手一冊。
【英譯】be in everybodys hand
造句:
1.這張特別的幻燈片,或者其他諸如此類的,實際上是用作人手一冊閱讀的分發稿。
2.他們人手一冊每本書在英國出版。
3.隨後,王致鳴也通知馬先生,免費給復旦中學、復旦大學的每個學生,人手一冊簡裝版,看完後組織學生討論「面對外辱時,自己怎麼辦?」。
4.意見要求,要輯印先進典型事跡材料,人手一冊學習。
5.咱們人手一冊,慢慢斟酌,細細推敲,相互切磋,豈不更好。
6.你就拿這人手一冊的大洪掌法來糊弄我,我可要叫店家了……
7.所以,日本人從小到老,幾乎人手一冊、形影相隨的東西就是「手賬」。
8.以後的錢幣愛好者幾乎人手一冊,民間的古錢幣交易基本依次為參照。
9.比《廊橋遺夢》更加浪漫動人,每一個時尚青年都應該人手一冊,因為這裡面寫的是他們與生俱來的一個夢。
10.最好的解悶法就是一邊烤蛋糕,一邊人手一冊,練起功來。
11.原是幼稚的夢想,現在漸漸知道了,要做個舉世矚目的大人物,寫個人手一冊的自傳,希望是很渺茫,還是隨時隨地把自己的事寫點出來,免得壓抑過甚,到年老的時候,一發不可復制,一定比誰都嘮叨。張愛玲
12.人手一冊的《草原生存守則》中,「三大紀律」。
13.一本精心編制的宣傳小冊,通過街道、社區,人手一冊地送到每一位浦東百姓手中。
14.過了兩千多年後,我國又出了一本語錄書,又名紅寶書,而且幾乎使當時的七億人人手一冊。
15.這種東西算命先生們人手一冊,大街小巷,地鋪攤子這類書也不算太難買。
16.每個程序員應該人手一冊,不管他實際使用的語言或平台是什麼。
17.更糟糕的是,同一本書可以很容易地得到復印本,如果數千萬異教徒,人手一冊「禁書」。
5. 看圖猜成語一個走的男人一張笑臉跳舞的女人
才子佳人
cáizǐjiārén
[釋義] 才子:有文學才華的男人;佳人:容貌美麗的女子。有才學的男子和美貌的女子。舊時指才華傑出的男子與容貌秀美的女子。舊時多指有愛情關系或婚姻關系匹配相當的男女。
[語出] 宋·晁補之《鷓鴣天》:「夕陽芳草本無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正音] 子;不能讀作「zi」。
[辨形] 佳;不能寫作「家」。
[近義] 佳人才子 成雙作對
6. 看圖猜成語里有個男人光著身子有把槍
謎底:一觸即發。
一觸即發
yī chù jí fā
【解釋】觸:碰;即:就。原指把箭扣在弦上,拉開弓等著射出去。比喻事態發展到了十分緊張的階段,稍一觸動就立即會爆發。
【出處】《評蔣介石發言人的談話》:「共產黨主張成立聯合政府,就為罅內戰。現在蔣介石拒絕了這個主張,致使內戰有一觸即發之勢。」
【結構】連動式。
【用法】比喻事情已經到了相當緊張的程度。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正音】發;不能讀作「fà」。
【辨形】即;不能寫作「既」。
【近義詞】箭在弦上、劍拔弩張、千鈞一發
【反義詞】引而不發
【辨析】~和「劍拔弩張」都形容事態發展緊張;有時可以通用或連用。但「劍拔弩張」形容書法雄健或氣勢逼人;~不能。
【例句】
(1)這件事在他心裡憋了很久;到了~的地步。
(2)兩伙匪徒互相增大實力;火拚已如箭在弦;~。
7. 看圖猜成語一個男人旁邊一個好,行,可,免,閃字
好色之徒
8. 看圖猜成語有兩個男人面對面鞠躬微笑
彬彬有禮
彬彬:原意為文質兼備的樣子,後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禮貌的樣子。
[拼音]
bīn bīn yǒu lǐ
[出處]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八十三回:「喚出他兩個兒子;兄先弟後;彬彬有禮。」
[例句]
小男孩兒彬彬有禮地站起來,向大家先鞠了一個躬,然後說了聲:「謝謝叔叔阿姨。」。
[近義]
必恭必敬 溫文爾雅 文質彬彬 禮賢下士 ...
[反義]
出口傷人 蠻不講理 傲慢不遜 傲慢無禮 ..
9. 看圖猜成語有一個人穿著盔甲的男人地上一支劍
成語是「相得益彰」。
10. 看圖猜成語,圖上有一個男人和諸葛亮
三顧茅廬:【基本解釋】:顧:拜訪;茅廬:草屋。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拼音讀法】:sāngùmáolú【使用舉例】:我住著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折)【近義片語】:禮賢下士【反義片語】:拒人千里、妄自尊大【使用方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成語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歇後語】:劉備訪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