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寮國是什麼樣的國家
寮國這個國家因為在電視上的曝光率較低,所以很少被人們所熟知,就算是知道,也只是對它的名字有所印象,有所了解。為了能夠讓大家更為直觀的認識這個國家,就讓我“從里到外”的為大家分析。
雖然在這個時候寮國這個國家已經完成了建國,但是重工業上還是很薄弱,大家要知道,在那個時候如果重工業不好,就說明了這個國家的經濟是不行的。所以他們的經濟還是以鋸木、碾米為主,除了這些輕工業外,寮國還是很多毒販經常光顧的地方,這是因為寮國部分法律的寬松,以及和東南亞其他國家因領土問題所出現的三不管地區所導致的。
除了經濟和歷史外,寮國較有特色的便是該國的信仰了。因為離泰國比較近,所以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信仰佛教。正是因為這樣的信仰,所以在到了寮國後,大家可以看到隨處可見的寺廟,隨處可見的僧侶,以及隨處可見的佛教信徒和香客。
初次之外,寮國這個國家還非常的落後,這種落後不僅僅可以從他們的城市規劃上,也可以從他們的高速、代步工具上看出來。所以很多人在到了寮國後都有一種進入到了城鄉結合部的感覺。
⑵ 寮國生活隨感 急
老、泰民族的發展水平比老聽和老松兩大族系民族高,禁忌也相對少一些.不過,每個民族總是有自己傳統的生活習俗和禁忌,所以,出訪寮國或長期在當地居住,就應該了解這方面的常識,以免發生不愉快的事情。
寮國人相互見面時習慣行雙手合十禮,握手禮在農村基本不用,僅在城市及上層人士中使用。而在某些苗、瑤民族見面時,則如同過去中國人一樣,行抱拳作揖禮。寮國人行雙手合十禮有兩種:一種是雙手手掌伸直,手指並攏,合十齊唇行禮。另一種是雙手合十還要鞠躬施禮,並向對方表示致意,這種行禮方式只是在對對方特別尊敬的情況下才使用。對認識的人,見面和分手時都要打招呼,熟人可只問好而不施禮。一般情況下,年少者應主動向年長者施禮問好,女子應主動向男子施禮問好,主人應主動向客人施禮問好(但男主人見女客人只問好而不主動施禮),後者均應還禮。行握手禮時,同西方人的習慣一樣,男士要等女士主動伸出手才行此禮,並且在握手前最好先脫帽。
寮國人熱情好客,接待客人最常見的、也是最隆重的禮節便是「拴線」,寮國語稱「巴席」。無論是歡迎貴賓,祝福生育、新婚,還是祝遠行人一路平安,希望生病者早日康復,都可以舉行。拴線者多是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隆重的要請和尚來念祝詞。老人一邊念誦祝福之詞,一邊把用香水浸過的線拴在客人的兩只手腕上。拴線時,所有參加儀式的人都要面對老人雙手合十,席地跪坐,按年齡或職位的高低依次由主人給客人拴線,被拴線者在儀式過程中將一隻手舉到眉梢作為答禮。儀式結束時,客人要雙手合十,並道一聲「薩圖」,意為「但願如此」。為了表達謝意,客人也可以反過來為主人拴線,拴在手腕上的線,至少要戴3天,以示禮貌和尊重。
喝壇酒也是寮國人歡迎客人的傳統禮節,到老族人家做客,客人都要喝壇酒,不能拒絕,否則主人便認為家庭將不吉利。喝壇酒時,酒放在壇或瓮中,插入幾根竹管,大家圍坐四周,邊吸邊滲入清水邊交談,直到酒味淡薄,大家盡歡而散。
與寮國人打招呼時,如果知道對方姓名,可以只稱名而不稱姓。但為了表示尊敬,要根據不同對象,在其名前加上不同的表示尊敬的字,對社會地位較高的男子加「陶」,女性加「娘」,親王加「昭」等。對於不知姓名的人,稱老大爺為「耶泡」,稱老大娘為「耶麥」,稱大哥為「耶艾」,稱大姐為「耶娥」,稱弟弟、妹妹為「耶儂」。在生活中,寮國人自己也習慣單呼其名,而從不單呼其姓。
寮國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生活習俗。比如,老族對使用村旁邊的河水就有著嚴格的區分。上段是取飲用水的地方,中段是男人洗澡的地方,下段才是婦女洗澡的地方。取水時,只要水源處有公共用具如竹筒之類,就不能用自己的器具直接舀水。再如,進入老族人的房屋之前要脫鞋,外人不得進入內室。進屋後,一般席地而坐,坐時不能將腳對著他人;男子多為盤膝,女性則並膝後將雙腳放在側邊。別人談話肘,不能從人們中間穿過,女性尤其如此。如果必須這樣做,要低頭說聲「對不起」。
老族人認為頭頂是最尊貴的地方,不能摸他人尤其是小孩的頭頂,進入佛殿之前一定要脫鞋。
泰族的住房為高腳屋,由「宏享」、「柵」和「諧」三部分組成。「宏享」即住房,「柵」是住房尾端陽台狀的延伸部分,「諧」也是住房的延伸部分,多在房屋的首端。按照泰族的習俗,外來女性或本家的孕、產婦,或一切忌諱物如生魚、生肉等,都必須通過「柵」進入住房,房屋首端「諧」的第一根屋柱是安神位的地方。在入正門處放置有樓梯,只是供男性或長輩的女性上下樓使用。
佧族人多信奉鬼神,並經常全體舉行祭鬼活動,當全寨人祭鬼時,外人不得進村。佧族人生病時,忌諱見到生人或外人,這時病人的家人通常要把樹葉、樹枝插在門上作為標志。如果看到門上或屋檐下掛有竹條編的六角形標志,就表示這家有鬼,外人不得入內。佧族人還有其它一些禁忌,如生人不能從後門出入;睡覺時不能橫躺在門口(他們認為這祥會擋住幸福之神的出入);進入村寨不得大聲喧嚷,不得吹口哨或喇叭等樂器。
寮國苗族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均有很多禁忌。如家裡人有事時,就在門口插上樹枝,表示外人不得人內;嬰兒滿月前外人不得進入屋內;遇到喪事、祭祀等活動,未經主人允許,外人不得隨便闖入;睡覺時不能頭朝大門;室內的神壇不能隨便移動等。
寮國的瑤族除在祭鬼、辦事等方面有許多禁忌之外,還規定在春節期間祭虎3天,不得出門,外人也禁止進入寨內;嚴禁吃狗肉。有的瑤族不吃牛肉,忌諱掛白蚊帳等。
老、泰民族大多居住在瀕臨河溪的地方,對村旁河水的使用有著嚴格的區分:上段是取飲用水的地方,不能洗澡或洗衣物;中段是男人洗澡的地方,下段才是婦女洗澡的地方。取水時,只要水源處有公共用具如竹筒之類,就不能使用自己的器具直接舀水。室內的用水也有區分,一般來說,小竹筒或葫蘆里的水多作飲用,不能用來洗東西。
寮國城市公廁不多。農村習慣沒有廁所,大小便要到比較隱蔽的地方,如竹林、灌木叢等,但不能在河邊、稻田、菜地、果園或豬、牛廄內大小便。 進入老族的房屋要脫鞋,外入不得進入內室。在室內,不能隨便吐痰和在火塘邊烘烤鞋襪,不能在供神處坐卧或放置物品。進屋後一般席地而坐,坐時不能將腳對著他人,男子多為盤膝,女性則並膝後將雙腳放在側邊。,談話時,不能從人們中間穿過,女性尤其如此。如果必須這樣做,要低頭說聲「對不起」。對老人要尊敬並注意禮節,趴在屋內,不能隨便打掃衛生,必須先徵得主人的同意。
此外,老、泰民族還有其它許多生活中的禁忌。例如老族,頭頂是最尊貴之處,不能摸他人尤其是小孩的頭頂,這一點和中國有些民族的習慣差別很大。每逢祭寨時,·外人不能人寨。每年祭寨神5天;在此期間禁止挑水、春米等,象徵著寨神的東西或祭招物品不能觸動。「每月的15和30兩天忌諱織布,每年從3月3日起的7天內不種樹。不拿東西出家門。進入佛殿要脫鞋,不要隨便觸摸佛像,更不要在佛寺或其附近殺生、砍伐菩提樹、椿樹之類。不得把佛寺中的東西帶出寺外,更不得把和尚禁吃的東西如狗肉、馬肉、
蛇肉及酒等帶人佛寺。外人不能同和尚一起進餐,佛寺中的池塘、水缸或鍋中的水,外人可以飲用,但不能喝和尚水壺里的水,除非是和尚給你喝才行。靠近村寨的茅草、竹子等是建築必需的材料,大多已有主人,不能隨便砍伐。
再如泰族,其住房為高腳屋,由「宏享」、「柵」和「諧」3部分組成。「宏享」即住房,「柵」是住房尾端陽台狀的延伸部分,「諧」也是住房的延伸部分,多在房屋的首端。按照泰族的習俗,外來女性或本家的孕、產婦,或一切忌諱物如生魚、生肉等,都必須通過「柵」進入住房。房屋首端「諧」的第一根屋柱,是掛一家祖先神位的地方。
另外,上面還往往掛著一根長40公分的木製陽具模型,為泰族的崇拜物,任何外人或晚輩都不得靠近它。在入正門處放置有樓梯,只是供男性或長輩的女性上下樓使用。在黑泰、紅泰和普泰等泰族支系的家中,禁止掛白色的蚊帳和使用白色的床上用品。在泰族地區,「還要注意不能傷害他們當作圖騰祟知的動物,如老虎、杜鵑。另外,泰族人還忌諱在屋內橫躺著睡覺、騎馬穿過村寨勸砍企神山的樹木等。。。。。。
⑶ 苗族真的有蠱術嗎
苗族蠱術是非常恐怖的,苗族人堅信這些都是存在的,因為這些思想的影響,所以苗族的婦女們常常會背上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因為巫蠱之術讓一些人不敢不信,所以導致了一些人刻意利用人們的恐慌心理來施行巫蠱之術。
起初很多人是不相信這種東西的,畢竟其沒有科學依據且太過於玄乎,但是很多人因為害怕和恐慌,所以不得不逼迫自己去相信。我們不敢說蠱毒到底真實存在與否,但是有些東西確實是科學所無法解釋的,所以只能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吧。
⑷ 寮國貧富差距巨大,為何卻是男人的天堂
20世紀80年代以來,東南亞已經逐步成為世界高速發展的核心地帶,東南亞諸多國家,如今在經貿領域都做出了較好的成績。然而,東南亞依舊還是有許多窮國的,緬甸、東帝汶、柬埔寨和寮國就是東南亞典型窮國。
雖然說,寮國這個國家比較窮,在國際上也沒有什麼影響力,但是寮國是十分穩定的國家,國內沒有什麼內患,國外沒有什麼外憂,總體來講,寮國在政治體繫上比一般的東南亞國家穩固得多。
在經濟上,寮國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人民革命黨執政後,也想要把寮國打造成為工業強國,但是,無奈工業技術和工業基礎建設都十分薄弱,寮國不得不放棄了工業發展,重拾農業建設。
雖然說,寮國的農業生產在東南亞諸國中排不上號(跟泰國、越南、緬甸沒法比),但是農業發展潛力卻較大,在寮國政府的帶領下,國家認准發展方向,優先發展農業產業。寮國的橡膠產業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作為寮國國家年均收入的核心產業。
⑸ 寮國生活水平具體低到什麼程度最少是親身去過的,急求答案謝謝
寮國社會環境很安全,很少很少有治安案件。寮國經濟不發達,普遍相當於中國的六七十年代水平。但是寮國是個很奇怪的國家,窮的人很窮,但老窮人很安於現狀。富人巨富,很多國內還沒上市的高科技數碼產品都會在寮國先見到,價格也比國內便宜。
寮國飲食消費很高,吃的貴,穿的便宜。
如果你是第一次去寮國出差要注意
帶些必備葯品,防止蚊蛇一類的,如有商貿往來帶點特色小禮物
民俗要了解一些,以免出問題或不愉快,造成誤解這類
每個民族總是有自己傳統的生活習俗和禁忌,所以,出訪寮國或長期在當地居住,就應該了解這方面的常識,以免發生不愉快的事情。
寮國人相互見面時習慣行雙手合十禮,握手禮在農村基本不用,僅在城市及上層人士中使用。而在某些苗、瑤民族見面時,則如同過去中國人一樣,行抱拳作揖禮。寮國人行雙手合十禮有兩種:一種是雙手手掌伸直,手指並攏,合十齊唇行禮。另一種是雙手合十還要鞠躬施禮,並向對方表示致意,這種行禮方式只是在對對方特別尊敬的情況下才使用。對認識的人,見面和分手時都要打招呼,熟人可只問好而不施禮。一般情況下,年少者應主動向年長者施禮問好,女子應主動向男子施禮問好,主人應主動向客人施禮問好(但男主人見女客人只問好而不主動施禮),後者均應還禮。行握手禮時,同西方人的習慣一樣,男士要等女士主動伸出手才行此禮,並且在握手前最好先脫帽。
寮國人熱情好客,接待客人最常見的、也是最隆重的禮節便是「拴線」,寮國語稱「巴席」。無論是歡迎貴賓,祝福生育、新婚,還是祝遠行人一路平安,希望生病者早日康復,都可以舉行。拴線者多是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隆重的要請和尚來念祝詞。老人一邊念誦祝福之詞,一邊把用香水浸過的線拴在客人的兩只手腕上。拴線時,所有參加儀式的人都要面對老人雙手合十,席地跪坐,按年齡或職位的高低依次由主人給客人拴線,被拴線者在儀式過程中將一隻手舉到眉梢作為答禮。儀式結束時,客人要雙手合十,並道一聲「薩圖」,意為「但願如此」。為了表達謝意,客人也可以反過來為主人拴線,拴在手腕上的線,至少要戴3天,以示禮貌和尊重。
喝壇酒也是寮國人歡迎客人的傳統禮節,到老族人家做客,客人都要喝壇酒,不能拒絕,否則主人便認為家庭將不吉利。喝壇酒時,酒放在壇或瓮中,插入幾根竹管,大家圍坐四周,邊吸邊滲入清水邊交談,直到酒味淡薄,大家盡歡而散。
與寮國人打招呼時,如果知道對方姓名,可以只稱名而不稱姓。但為了表示尊敬,要根據不同對象,在其名前加上不同的表示尊敬的字,對社會地位較高的男子加「陶」,女性加「娘」,親王加「昭」等。對於不知姓名的人,稱老大爺為「耶泡」,稱老大娘為「耶麥」,稱大哥為「耶艾」,稱大姐為「耶娥」,稱弟弟、妹妹為「耶儂」。在生活中,寮國人自己也習慣單呼其名,而從不單呼其姓。
寮國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生活習俗。比如,老族對使用村旁邊的河水就有著嚴格的區分。上段是取飲用水的地方,中段是男人洗澡的地方,下段才是婦女洗澡的地方。取水時,只要水源處有公共用具如竹筒之類,就不能用自己的器具直接舀水。再如,進入老族人的房屋之前要脫鞋,外人不得進入內室。進屋後,一般席地而坐,坐時不能將腳對著他人;男子多為盤膝,女性則並膝後將雙腳放在側邊。別人談話肘,不能從人們中間穿過,女性尤其如此。如果必須這樣做,要低頭說聲「對不起」。
老族人認為頭頂是最尊貴的地方,不能摸他人尤其是小孩的頭頂,進入佛殿之前一定要脫鞋。
泰族的住房為高腳屋,由「宏享」、「柵」和「諧」三部分組成。「宏享」即住房,「柵」是住房尾端陽台狀的延伸部分,「諧」也是住房的延伸部分,多在房屋的首端。按照泰族的習俗,外來女性或本家的孕、產婦,或一切忌諱物如生魚、生肉等,都必須通過「柵」進入住房,房屋首端「諧」的第一根屋柱是安神位的地方。在入正門處放置有樓梯,只是供男性或長輩的女性上下樓使用。
佧族人多信奉鬼神,並經常全體舉行祭鬼活動,當全寨人祭鬼時,外人不得進村。佧族人生病時,忌諱見到生人或外人,這時病人的家人通常要把樹葉、樹枝插在門上作為標志。如果看到門上或屋檐下掛有竹條編的六角形標志,就表示這家有鬼,外人不得入內。佧族人還有其它一些禁忌,如生人不能從後門出入;睡覺時不能橫躺在門口(他們認為這祥會擋住幸福之神的出入);進入村寨不得大聲喧嚷,不得吹口哨或喇叭等樂器。
寮國苗族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均有很多禁忌。如家裡人有事時,就在門口插上樹枝,表示外人不得人內;嬰兒滿月前外人不得進入屋內;遇到喪事、祭祀等活動,未經主人允許,外人不得隨便闖入;睡覺時不能頭朝大門;室內的神壇不能隨便移動等。
寮國的瑤族除在祭鬼、辦事等方面有許多禁忌之外,還規定在春節期間祭虎3天,不得出門,外人也禁止進入寨內;嚴禁吃狗肉。有的瑤族不吃牛肉,忌諱掛白蚊帳等。
老、泰民族大多居住在瀕臨河溪的地方,對村旁河水的使用有著嚴格的區分:上段是取飲用水的地方,不能洗澡或洗衣物;中段是男人洗澡的地方,下段才是婦女洗澡的地方。取水時,只要水源處有公共用具如竹筒之類,就不能使用自己的器具直接舀水。室內的用水也有區分,一般來說,小竹筒或葫蘆里的水多作飲用,不能用來洗東西。
寮國城市公廁不多。農村習慣沒有廁所,大小便要到比較隱蔽的地方,如竹林、灌木叢等,但不能在河邊、稻田、菜地、果園或豬、牛廄內大小便。 進入老族的房屋要脫鞋,外入不得進入內室。在室內,不能隨便吐痰和在火塘邊烘烤鞋襪,不能在供神處坐卧或放置物品。進屋後一般席地而坐,坐時不能將腳對著他人,男子多為盤膝,女性則並膝後將雙腳放在側邊。,談話時,不能從人們中間穿過,女性尤其如此。如果必須這樣做,要低頭說聲「對不起」。對老人要尊敬並注意禮節,趴在屋內,不能隨便打掃衛生,必須先徵得主人的同意。
此外,老、泰民族還有其它許多生活中的禁忌。例如老族,頭頂是最尊貴之處,不能摸他人尤其是小孩的頭頂,這一點和中國有些民族的習慣差別很大。每逢祭寨時,·外人不能人寨。每年祭寨神5天;在此期間禁止挑水、春米等,象徵著寨神的東西或祭招物品不能觸動。「每月的15和30兩天忌諱織布,每年從3月3日起的7天內不種樹。不拿東西出家門。進入佛殿要脫鞋,不要隨便觸摸佛像,更不要在佛寺或其附近殺生、砍伐菩提樹、椿樹之類。不得把佛寺中的東西帶出寺外,更不得把和尚禁吃的東西如狗肉、馬肉、
蛇肉及酒等帶人佛寺。外人不能同和尚一起進餐,佛寺中的池塘、水缸或鍋中的水,外人可以飲用,但不能喝和尚水壺里的水,除非是和尚給你喝才行。靠近村寨的茅草、竹子等是建築必需的材料,大多已有主人,不能隨便砍伐。
還有一些當地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寮國各個地方都經常參觀寺廟,切記有這種活動時不要穿短褲去,不過還是應該帶一條顏色鮮艷的短褲,在萬榮漂流的時候可以秀一下。如果在萬榮當地買是3-5美元,面料不好。
太陽鏡最好帶兩副,漂流的時候如果是坐皮劃艇最好別戴,否則可能會成為南松河又一個收藏品。
鞋子是特別要提醒的,除了入鄉隨俗穿著彩色拖鞋到處閑逛之外,要帶一雙適於徒步的運動鞋和一雙系帶涼鞋。運動鞋是為了探洞、爬山之用,系帶涼鞋則專門為了涉水過河。在萬榮拍攝漂流者,在沙耶武里淌過小溪拍大象,穿拖鞋一是容易滑腳,二是很容易損壞。
面部護理:30倍以上的防曬油,太陽鏡和涼帽最好帶上,一路上沒有冬天,常年都很曬。司機和坐前面的人尤其要防止被曬傷。保濕的面霜、護發素都可以放在家裡,在這些溫暖而濕潤的地區根本用不上。
日用品:寮國的電源都沒有三向插座,所以要自帶插線板。
寮國除了萬象、琅勃拉邦的主要街道,一路大多沒有路燈,所以建議帶上手電筒或者頭燈。
寮國的酒店和青年旅館里消耗品一般都只提供卷紙和一瓶飲用水,所以要自帶洗漱用品。面巾紙和濕紙巾也帶一些備用。帶一包棉簽兒,不是為了化妝,而是為了晚上堵耳朵。寮國的青年旅館大多是木樓,完全不隔音,樓下的鼾聲樓上也聽得見。而且寮國不分城市還是鄉村養雞奇多,公雞不分晝夜打鳴不止,不堵上耳朵沒法入睡。
食品:帶一些奶糖、巧克力、餅乾等高熱量儲備食物很重要,一路奔波有時會不按時吃飯,這些東西都可以補充體力。還可以帶上方便麵,如果寮國酸辣口味的東西吃不慣,也不至於餓到。
臨時儲備--如果在版納陸路出境,之前先裝上兩箱雲南礦泉水,喝到哪裡算哪裡,寮國的瓶裝水15000老幣一大瓶,裡面漂白粉的味道很重。儲備喝光了可以考慮喝鮮榨的果汁或者可樂,都比礦泉水便宜。
葯品:第一是要帶口服的葵寧。寮國部分地區還會有瘧疾流行,主要集中在東部山區,離我們的自駕車線路有一段距離,但還是預防一下比較好。葵寧在出境之前可以在版納的防疫站注射,不過比較麻煩。口服的可以在去村寨之前幾個小時事先服用,比較方便。盡管如此,還是不建議在非旅遊村寨里食宿,因為衛生條件無法保證。第二是要帶風油精、花露水等防蚊葯物。在中國段及寮國的萬象、琅勃拉邦蚊蟲還相對較少,到了川壙、萬榮就需要在出房間之前先在關節處塗抹防蚊葯,到沙耶武里需要不斷塗抹,因為看大象的孟坪地區蚊子品種獨特,咬人一口就不松嘴,而且會立刻紅腫發炎。感冒葯、胃腸葯、瀉肚葯、消毒水和創可貼適量常備。
希望這些你能幫助到你,也希望你有一個愉快的旅程吧
⑹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東南亞苗族人一直在不斷遷徙
苗族歷史上的大遷徙,主要有堯、舜、禹時期的遷徙,先秦時期的遷徙,唐宋時期的遷徙和明清時期的遷徙。對我們來說,它的發生、變化和結局似乎都離我們很遙遠,只能從中國的有關歷史文獻里得到了解和認識。
在長期的遷徙過程中,造就了苗族人成為對自然環境、異地民俗、文化適應能力以及生存能力極強的族群。
《漫漫遷徙路》是一部真實記錄當代苗族歷史的影片,製片人用影視人類學觀點對寮國苗族這段悲慘經歷作了客觀的評價和審視,賦予影片較高參考價值的歷史和藝術生命力。苗族的生存能力不是天生的,這是與國家政治、所處的自然環境所造就。
而苗族的遷徙則分主動遷徙與被動遷徙兩種,主動遷徙是自然遷徙的一種,自覺或不自覺地從甲地到乙地尋親或定居,沒有強迫性;被動遷徙則是由於國家政治因素導致的戰爭或者飢荒所引發的遷徙。而《漫漫遷徙路》所記錄的就是苗族被動遷徙慘烈的一面。
⑺ 苗族男孩子長得好看嗎,有哪些特徵
苗族男孩子長得挺好看的,有善良、純補、好客、喜歡交朋友,很好相處。
⑻ 苗族穿什麼衣服
苗族服飾
苗族服飾式樣繁多,色彩艷麗。《後漢書》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貴州、四川、湖北交界處,因此地有五條溪流而得名。
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記載;唐代大詩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雲天」的著名詩句。苗族婦女的服裝有百多種樣式,堪稱中國民族服裝之最。較有代表性的傳統「盛裝」,僅插在發髻上的頭飾就有幾十種 。
苗族婦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領、對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長可抵足,飄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動人。便裝時則多在頭上包頭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長褲,鑲綉花邊,系一幅綉花圍腰,再加少許精緻銀飾襯托。
苗族男子的裝束比較簡單,上裝多為對襟短衣或右衽長衫,肩披織有幾何圖案的羊毛氈,頭纏青色包頭,小腿上纏裹綁腿 。
(8)寮國苗族男人圖片欣賞擴展閱讀:
中國的分布
中國苗族世居地分布於湘鄂黔渝交界的武陵山區及其毗鄰的黔東南的苗嶺、月亮山,黔南的大、小麻山,廣西的大苗山,滇黔川渝烏蒙山等。省份分布包括貴州、湖南、雲南、重慶、廣西、湖北、四川以及海南8個省區,居於這8省區的苗族達到8,653,417人,占苗族人口的96.73%。
苗族人口過百萬的有三個省份,其中貴州有苗族4,299,954人,占苗族人口的48.07%,占貴州少數民族人口的32.24%,佔全省人口的12.2%,為僅次於漢族的第二大民族。
湖南為苗族人口第二大省份,湖南苗族占苗族人口的21.48%,占湖南少數民族人口的29.97%,佔全省人口的3.04%,為僅次於漢族、土家族的第三大人口。
雲南為苗族人口第三大省份,雲南苗族占苗族人口的11.67%,占雲南少數民族人口的7.37%,佔全省人口的2.46%,次於漢、彝、白、壯、哈尼、傣的第七大人口。
重慶是苗族人口第四大省級行政區,集中居住於東南部的秀山、黔江、酉陽、彭水四縣,重慶的苗族大多與土家族雜居,占重慶少數民族的46%。隨著工作就業帶來的遷徙流動,廣東、浙江與江蘇3省有196,270苗族人,占苗族的2.19%,這類人口以雜居為主。
其餘1.07%的苗族人散居於其餘20個省份(含現役軍人)。
中國有135個世居苗族人口過1萬的縣市區,其中有58個苗族人口超過5萬,24個苗族人口超過10萬,5個苗族人口超過20萬,(貴州)凱里、(重慶)彭水、(湖南)麻陽為苗族聚居最集中的3個縣市,松桃、沅陵、花垣、鳳凰、綏寧5縣聚居的苗族占苗族人口比例均超過2%。
宗教和文化
苗族人多信仰萬物有靈的原始宗教,其信仰系統極為復雜,每族不同。苗族的宗教一個特點是具有大量繁雜的宗教儀式、神秘主義、密儀、密軌、傳說、太陽歷法、咒語、草葯。
可以說人類早期曾經有過的各種神秘宗教儀式,在苗族的傳統風俗里基本佔全了。而在苗族自身的文化里,這些宗教儀軌只是為敬祖、驅鬼、拜天、婚嫁等淳樸的生活目的服務。
苗族風俗不僅繁復,並且可以在艱難生存條件下自成體系,維護族內生活秩序的習慣法非常完備,各種生活矛盾的解決方案都可以在苗族習慣法里找到。
並在沒有文字的情況下可以口舌相傳,長期維持一個小規模族群的穩定,這也是他們長期隱居山林而能保持風俗的原因。
同時為了維護這些風俗並做到世代傳承,是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的,譬如一身苗族姑娘的服飾費用就相當昂貴,更不用說那些耗費的宗教儀式了,它們對苗族這樣以原始農業生產為主要生存手段的部族幫助並不多。
這些特點,也使得苗族至今成為最貧窮的幾個少數民族之一,但是它居然能存在下來而不解體,且人口數量還是不少,類似的瑤族和畲族的情況就遠不如苗族。
如果不是得到持續的外部經濟支持,那苗族的風俗系統則是非常完美的,這也很難解釋它們是自然形成的。
19世紀無數歐洲人進入苗疆,對苗族的風俗發生了極大興趣,進行大力研究。
苗族的信仰里除了有善神,也有很多惡靈的存在,很多傳說中都包括世仇與委屈的情節,將恐懼與仇恨的力量潛在地埋在心底。
盡管是以美好的傳說故事形式,但它一旦有觸發點就會起作用。同時,苗族宗教密儀的精神控制力量也都被完好地保存下來,還包括大量草葯學。
所以保護苗族的傳統風俗的意義非常之大,對揭示早期宗教的作用就是一個博物館。
⑼ 寮國的習俗是什麼
寮國習俗禮義及禁忌
1、寮國拴線儀式
拴線儀式是寮國老龍族的一種禮儀風俗,寮國語稱「巴席」,是一種祝福儀式,常在逢年過節、歡迎貴賓、祝福生育、結婚喜慶,祝遠行人一路平安,希望生病者早日康復,都可以舉行時舉行。儀式上賓主席地而坐,中間擺著插滿鮮花的銀制托盤,鮮花上掛著一束束潔白的棉線。儀式開始時由德高望重的長者或和尚念祝福詞,念完後把鮮花上用香水浸過的的棉線取下,給各位來賓和客人往手腕上拴線,一邊拴線一邊說祝福的話語。拴線時,所有參加儀式的人都要面對老人雙手合十,席地跪坐,按年齡或職位的高低依次由主人給客人拴線,被拴線者在儀式過程中將一隻手舉到眉梢
作為答禮。儀式結束時,客人要雙手合十,並道一聲「薩圖」,意為「但願如此」。為了表達謝意客人也可主動給主人或其他人拴線祝福。拴在手上的線,一般要戴3天至一星期。
方家迎親,迎親過程中還要掏禮金給男方才能過門。「倒插門」 現象之所以在寮國較為普遍,與當地婦女的社會地位日益提高息息相關。寮國是傳統的農業國,人們多少年來保持著男耕女織的生活方式。隨著社會發展,現代化農業機械不斷涌現,昔日擔負重體力勞動的寮國男人變得愈加輕閑,加上缺乏重工業,不少剩餘勞動力無法安置。相反,寮國婦女卻從事著幾乎所有的農業生產。縫衣織布歷來是女人的強項,具有民族特色的寮國絲綢為她們帶來不菲的收入;在種植果品蔬菜、飼養家禽等獲益頗豐的行業中,婦女也處於主要角色。根據寮國的傳統,家庭的不動產一般由最小的孩子繼承,很多時候又往往由女孩繼承。因此許多人願意登門成為女方家的「乘龍快婿」。
⑽ 描寫苗族男人的服飾!急!
苗族男裝盛裝為左衽長衫外套馬褂,外觀與便裝相同,質地一般為綢緞、真絲等,顏色多為青、藍、紫色,各地無異。
對襟男上裝流行於境內大部分苗族地區,一件衣服由左、右前片,左、右後片,左、右袖六大部分組成。衣襟訂五至十一顆布扣,左襟為扣眼,右襟為扣子。上衣前擺平直,後擺呈弧形;左、右腋下擺開叉。對襟男上裝質地一般為家織布、卡其布、織貢尼和士林布。色多為青、藏青、藍色與之匹配;下裝一般為家織布大褲腳長褲。近年來,青壯年多穿中山裝,部分青年喜著西裝。
左衽男上衣流行於從江、榕江八開、台江的巫腳、反排和劍河久仰等地的苗族村寨。一件衣服由左前大襟、右前襟、後片及雙袖組成,左襟與右襟相交於咽喉處正中,沿右胸前斜至右腋下至擺,訂有布扣五至七顆,前擺、後擺均平直。左、右腋下擺不開叉直桶形。左衽上裝布料一般為家織布或藏青織貢尼,顏色以青色為主。
左衽長衫結構與左衽上衣相同,差異僅在衣上至腳背,是苗族老年男子常穿的便裝。
男便裝下裝一般為無直檔大褲腳桶褲,褲腳寬盈尺許,褲腳與褲腿一致,由左、右前、後片四片組成,製作簡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