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動漫 > 下面哪些詩句是以美女自比

下面哪些詩句是以美女自比

發布時間:2022-06-16 02:38:31

❶ 形容美女的詩句有哪些

形容洛神的:

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西施 :花間顏色重,淡妝美如斯。

天邊嫦娥羨,嬌態著羅衣。

日不敷脂粉,且與眾人殊。

臨女仿效顰,樂者心自怡。

相望共月夜,歸來方悟稀。

素蘭清且雅,玉竹孤高直。

昭君:明妃初出漢宮時,淚濕春風鬢腳垂。
低回顧影無顏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
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死毛延壽。
一去心知更不歸,可憐著盡漢宮衣。
寄聲欲問塞南事,只有年年鴻雁飛。
家人萬里傳消息,好在氈城莫相憶。
君不見咫尺長門閉阿嬌,人生失意無南北《詩經》是中國最古老的詩歌,形容美女的詩句有:

手如柔荑,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白居易《長恨歌》:

「天生麗質難自棄」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溫泉水滑洗凝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芙蓉如面柳如眉」

人面桃花

唐寅 一剪梅

紅滿苔階綠滿枝,杜宇聲聲,杜宇聲悲!交歡未久又分離,彩鳳孤飛,彩鳳孤棲。
別後相思是幾時?後會難知?後會難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詞,一首情詩。
雨打梨花深閉門,孤負青春,虛負青春!賞心樂事共誰論?花下銷魂,月下銷魂。
愁聚眉峰盡日顰,千點啼痕,萬點啼痕;曉看天色暮看雲,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唐寅 妒花歌

昨夜海棠初著雨,數朵輕盈嬌欲雨;
佳人曉起出蘭房,折來對鏡比紅裝。
問郎:「花好奴顏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見語發嬌嗔,不信死花勝活人;
將花揉碎擲郎前,請郎今夜伴花眠。
(袁中郎評)竟能畫態

唐寅 題菊花圖

黃花無主為誰容,冷落疏籬曲徑中;
僅把金錢買脂粉,一生顏色付西風。

唐寅 和沈石田落花詩

之一
今朝春比昨朝春,北阮翻成南阮貧;
借問牧童應設酒,試嘗梅子又生仁。
六如偈送錢塘妾,八斗才逢洛水神;
多少好花空落盡,不曾遇著賞花人。

之二
春盡愁中與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風;
鬢邊舊白添新白,樹底深紅換淺紅。
漏客已隨香篆了,錢囊甘為酒杯空;
向來行樂東城畔,青草池塘亂活東。

之三
春來赫赫去匆匆,刺眼繁華轉眼空;
杏子單衫初脫暖,梨花深院自多風。
燒燈坐盡千金夜,對酒空思一點紅;
倘是東君問魚雁,心情說在雨聲中。

之四
桃花凈盡杏花空,開落年年約略同;
自是節臨三月暮,何須人恨五更風?
撲檐直破簾衣碧,上砌如欺地錦紅;
拾向砑羅方帕里,鴛鴦一對正當中。

李清照 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
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
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 好事近

風定落花深,
簾外擁紅堆雪。
常記海棠開後,
正是傷春時節。

酒闌歌罷玉尊空,
青缸暗明滅。
魂夢不堪幽怨,
更一聲啼()(左「決」右半,右「鳥」)。

李清照 清平樂

年年雪裡,
常插梅花醉,
挪盡梅花無好意,
贏得滿衣清淚!

今年海角天涯,
蕭蕭兩鬢生華。
看取晚來風勢,
故應難看梅花。

李清照 臨江仙



庭院深深深幾許,
雲窗霧閣春遲,
為誰憔悴損芳姿。
夜來清夢好,
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
南樓羌管休吹。
濃香吹盡有誰知,
暖風遲日也,
別到杏花肥。

四七、踏莎行
·簪花仕女圖
送走寂寞,
迎來繁榮。
為誰爭艷為誰紅?
朵朵飽含相思淚,
朵朵伴我去漂零。

送走寒夜,
迎來黎明。
陣陣花香飄滿城。
絲絲縷縷都是愛,
枝枝葉葉總關情。

❷ 唐代詩歌運用「香草美人」比興手法的典例

香草美人是屈原提出來的,在他的 詩作里經常可以看到。
司馬遷贊屈原道:「其志潔,故其稱物芳。」《離騷》在寫作上常常以香草美人代表美好的政治制度和高尚的人品。在詩人眼裡,各種香草顯得那麼可愛,詩人愛香草幾乎到了成癖的程度。「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他把它們佩戴在身上。王逸說:「行清潔者佩芳。」張德純說:「蘭芳秋而彌烈,君子佩之,所以像德,篇中香草,取譬甚繁,指各有屬。」(均見游國恩《〈離騷〉纂義》)這充分說明了香草的喻義以及它與人格美的關系。

當時的楚國,君昏臣奸,政治黑暗。屈原遭嫉受壓,只能通過香草來表達自己美好的追求。詩人種植了大片的香草。「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其目的是「冀枝葉之峻茂兮,願竢時乎吾將刈」。劉獻廷在《離騷經講錄》中說:「當屈子立志之日,豈為獨善一身,只完一己之事而已哉?直欲使香澤遍薰天下,與天下之人共處於芝蘭之室也。」屈原欲使多數人都具有高尚的人格,充分表現了詩人的群體意識。「高尚正直則是促進和鞏固個人和集體幸福的。」(《歌德談話錄》)可悲的是,這些經過詩人心血培植的香草,經不住淫風惡雨的侵襲而競相變節變質。「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但是,詩人並不隨波逐流,而是立志不變。「惟茲佩之可貴兮,委厥美而歷茲。芳菲菲而難虧兮,芬至今猶未沫。」

《離騷》中多處提到美女。前人大多認為美女代指明君賢臣。王逸說:「女以喻臣。」李陳玉認為:「言求女者,求賢君之譬也。」(均見《〈離騷〉纂義》)我認為美女就是指具有高尚品格、具有內外美統一的女子。屈原想尋求一個與自己一樣既有美好之心靈又有動人之儀表的女子,來陪伴自己,安慰自己。然而找來找去,總不能如願。

詩人對香草美人的追求,不僅表現了對人類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時也表現了詩人的審美追求。屈原的人格美並非抽象的,而是具體滲透並表現在詩人的各種生活方式上。通過對香草美人的追求,詩人的人格立體化了。屈原的人格之所以是美的,首先是其心靈的偉大,然後我們才倍覺其美,他的追求、愛好無不打上美的烙印。

屈原的香草美人

屈原的香草美人
近日翻到一篇胡適先生的《讀〈楚辭〉》的文章,是胡適先生在1910年10月,應洪熙、思永們的讀書會的講演(原載<<努力周報.讀書雜志>>1922年第4期)。我看到的版本是〈〈20世紀中國學術文存〉〉(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上的文章。胡適先生在文章中大膽假設,第一個看到的觀點是:屈原是誰?我就非常震驚,難道胡適先生竟不知鼎鼎有名的楚大夫屈原是誰嗎?今天即使三歲孩童也能吟上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也都知道,五月的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在胡適的年代,在古典文學陶冶下成長的人,會犯這樣低級的錯誤?一開頭就很有意思,有吸引力。
鑒於我想寫的東西是屈原作品中的香草美人,於是我引的是胡適先生提出的第四個否定:〈〈楚辭〉〉的文學價值。他說,屈原的傳說不推翻,則楚辭只是一部忠臣教科書,但不是文學。如湘夫人:「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本是白描的好文學,卻被舊注家註上「言君政急則眾民愁而賢者傷矣」(王逸)「喻小人用事則君子棄逐」(王臣)等等荒謬的理學話,便不見他的文學趣味了(胡適文章話)。下面他還舉了一段例子:
捐余袂兮江中,遺余堞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者兮遠者。
洪興祖注曰:既詒湘夫人以袂堞,又詒遠者一杜若,好賢不已也。
或五臣注曰:袂堞皆事神所用,今夫人既去,君復背以,無所用也,友棄遺之……杜若以喻誠信:遠者,神及君也。
……
最後,胡適先生還提出我們必須推翻屈原的傳說,打破一切村學究的舊注。從〈〈楚辭〉〉本身上去尋找他的文學興味來,然後〈〈楚辭〉〉的文學價值可以有恢復的希望,
所有的這一切徹底地推翻了我二十年來所學的關於屈原的知識,令我懷疑屈原的價值到底有沒有老師傳授給我們的那麼高?屈原作品中的香草美人僅僅是香草美人嗎?難道屈原僅僅是喜歡香草美人,喜歡美的東西,在美的東西裡面,他沒有寄託自己的思想嗎?香草美人僅僅是我們眼睛所看到的香草美人嗎?屈原作為當時有名的詩人,他的作品難道沒有寄託他的思想的?孔子說:「詩以言志。」我覺得還是有他的道理的。
翻開歷史,屈原生活的時代是七雄爭戰的時代——一個劇變的時代。齊、楚、燕、秦、韓、趙、魏七國爭雄的形勢,變革與反變革的沖突,士階層的活躍,百家爭鳴的學術環境,等等,是產生屈原的大背景。戰國時期是我國知識文化長足發展的時期,也是「士」階層特別活躍的時期。
讓我們再來看看當時的楚國文化。據〈〈史記.楚世家〉〉司馬遷說楚族的來源有四個,一從北來,祝融的後代;一從西來,夏王朝的後裔;一從東來,是淮夷;一是土著,屬苗蠻。這些都是從文獻資料、神話傳說、考古收獲中找到的,還須進一步研究。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即:楚文化是多源的,是經過長變遷的、融合形成的(張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瀟兵〈〈楚文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版)姚漢榮、姚益〈〈楚文化尋繹〉〉(學林出版社1990年版)均主張楚文化是開放的、多元的)。
關於屈原,《史記.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中說,屈原者,名平,楚之國姓,為楚淮王之左徒,博聞強識,名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可見,屈原與楚王共祖,他受到楚國最深層的教育。這樣一個人,難道他寫出的詩中景只是景嗎?況且古代的詩歌中注重意境的營造,情景交融,寓情於景是詩歌最常用的手法。於此,我認為香草美人對於屈原是有深刻含義的,這直接與詩歌所揭露的思想有關,也與當時的楚國政治有關,也是最能體現屈原詩歌價值的地方。
《離騷》最後說:「既莫足與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可見「美政」是屈原的嚮往,也是他的政治原則。《離騷》整篇可見香草美人的詩句,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又如:芳與澤其糅有兮,惟昭質其猶未虧;再如: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
難道這些貫穿整篇的關於香草美人的詩句,都是詩人為了增加詩歌的字數而寫的嗎?那麼後面的「美政」,他又用什麼論據來論證呢?「美政」。與香草美人是分不開的。《離騷》前面大量敘述的香草美人都是為了最後「美政」的提出做鋪墊的。從這個意義上說,香草美人也帶上了政治色彩,是屈原政治理想的化身,以不在是純粹意義上的香草美人了。
而且屈原的「美政」思想並不是他獨創的,與當時他所處的環境、文化氛圍分不開的。《老子》六十二章說:「美言可市尊,美行可以加人。」在《荀子.儒教》也有「美政」一詞所謂「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則美俗」。美與善是可以通用的,這里不用「善政」而用「美政」,是強調程度上的區別,美較之善意味著更高的追求。屈原的美學思想是追求純美的,他總是以最高的標准要求自己。所以「美政」便是一種理想的政治,而最能把「美政」寄託的外在形式非香草美人莫屬。
綜上所述,屈原作為一個兩千多年來被人們口頭相傳的偉大愛國詩人,這一地位我們是不可否認的。屈原所追求一生的的理想——「美政」,與他詩歌中所採用的意象——香草美人,是分不開的。如果只從表面意思上看屈原詩歌中所描繪出來的圖畫,那麼,屈原作品的藝術價值明顯要低一級,我們的理解也是膚淺的、錯誤的。詩歌總要表現一個時代,評價一個詩人引藏在詩歌中的思想價值才是最重要的。香草也好,美人也罷,最終都要剝下它們華麗的外衣,向我們展示詩人所賦予它的精神靈魂,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美的享受,更是靈魂深處的思索!
參考材料:
中國思想家評傳從書《屈原評傳》(郭維森著,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20世紀中國學術文存》(褚斌傑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版)

《離騷》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兩類意象:美人、香草。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釋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前者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後者如「眾女嫉余之娥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可以說,屈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自擬棄婦而抒情的,所以全詩在情感上哀婉纏綿,如泣如訴。以夫婦喻君臣不僅形象生動,深契當時的情境,而且也符合中國傳統的思維習慣,早在西周春秋時代發展起來的陰陽五行觀念里,就把君和夫、臣和婦放在同樣的位置,這一觀念可能影響了屈原的創作。《離騷》中充滿了種類繁多的香草,這些香草作為裝飾,支持並豐富了美人意象。同時,香草意象作為一種獨立的象徵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潔;另一方面和惡草相對,象徵著政治斗爭的雙方。總之,《離騷》中的香草美人意象構成了一個復雜而巧妙的象徵比喻系統,使得詩歌蘊藉而且生動。

❸ 古代形容女子很美的詩句

1、《口號吳王美人半醉》

唐代:李白

風動荷花水殿香,姑蘇台上宴吳王。

西施醉舞嬌無力,笑倚東窗白玉床。

譯文:微風吹動著荷花,送來滿殿清香,姑蘇台上可見擺宴的吳王。西施般的美人酒醉起舞嬌軟無力,微笑地倚看東窗下的白玉床。

2、《清平調·其一》

唐代:李白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譯文:見到雲就聯想到她華艷的衣裳,見到花就聯想到她艷麗的容貌;春風吹拂欄桿,露珠潤澤花色更濃。如此天姿國色,不是群玉山頭所見的飄飄仙子,就是瑤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3、《浣溪沙·閨情》

宋代:李清照

綉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譯文:一個面容姣好的少女,她的笑容像荷花盛開,斜墜的雲鬢,雙手襯著雪白的香腮。她的眼波靈活可動就像能說話一樣。

一臉的溫情飽含著深韻,筆下的紙箋寫了一半上面全是寄託自己嬌嗔和思念的話語。月上闌干,花的影子不斷移動,正是情人約會重聚的好時光。

4、《西江月·寶髻鬆鬆挽就》

宋代:司馬光

寶髻鬆鬆挽就,鉛華淡淡妝成。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游絲無定。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後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譯文:挽了一個鬆鬆的雲髻,化上了淡淡的妝容。青煙翠霧般的羅衣,籠罩著她輕盈的身體。她的舞姿就像飛絮和游絲一樣,飄忽不定。此番一見不如不見,多情不如無情。笙歌散後,醉酒初醒,庭院深深,斜月高掛,四處無聲。

5、《浣溪沙·端午》

宋代:蘇軾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

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譯文:微微小汗濕透了碧色的細絹,明日端午節用芳蘭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膩布滿大晴的江面。五彩花線輕輕地纏在紅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或赤靈符)斜掛在耳下的黑色發髻上。與朝雲同過端午節,天長地久,白頭偕老。

❹ 描寫女子容貌美麗、氣質優雅端莊的詩句都有哪些

1、《清平調·名花傾國兩相歡》唐代:李白

原文:

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欄桿。

譯文:絕代佳人與紅艷牡丹相得益彰,美人與名花常使君王帶笑觀看。此時心中有再大的怨恨,只要和貴妃一起來到這沉香亭畔的牡丹園,也會被消散得無影無蹤了。

2、《碩人》先秦:《詩經》

原文:

碩人其頎,衣錦褧衣。

齊侯之子,衛侯之妻。

東宮之妹,邢侯之姨,譚公維私。

譯文:好個修美的女郎,麻紗罩衫錦綉裳。她是齊侯的愛女,她是衛侯的新娘,她是太子的胞妹,她是邢侯的小姨,譚公又是她姊丈。

3、《李延年歌》漢代:李延年

原文: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譯文:北方有位美麗姑娘,獨立世俗之外,她對守城的將士瞧一眼,將士棄械,牆垣失守;她對君臨天下的皇帝瞧一眼,皇帝傾心,國家敗亡!美麗的姑娘呀,常常帶來「傾城、傾國」的災難。縱然如此,也不能失去獲得佳人的好機會。美好姑娘世所難遇、不可再得!

4、《清平調·其一》唐代:李白

原文: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譯文:見雲之燦爛想其衣裳之華艷,見花之艷麗想人之容貌照人。若不是在群玉山頭見到了她,就是在瑤池的月光下來相逢。

5、《美女篇》兩漢:曹植

原文:

美女妖且閑,採桑歧路間。

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

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

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還。

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

行徒用息駕,休者以忘餐。

借問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

容華耀朝日,誰不希令顏?

媒氏何所營?玉帛不時安。

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難。

眾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觀?

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嘆。

譯文:那個容貌美麗性格文靜的姑娘,正在鄉間岔路口忙著採桑。桑樹的枝條柔柔的垂擺,採下的桑葉翩翩飄落。挽起的衣袖可見她的手,潔白的手腕上戴著金色的手鐲。頭上插著雀形的金釵,腰上佩戴著翠綠色的玉石。

身上的明珠閃閃發光,珊瑚和寶珠點綴其間。絲羅衣襟在春風里飄舞,輕薄的裙紗隨風旋轉。她那回首顧盼留下迷人的光彩,吹口哨時流出的氣息彷彿蘭花的芳香。趕路的人停下車駕不肯走開,休息的人們傻看時忘記了用餐。有人打聽這個姑娘家住哪裡,她的家就住在城的正南門。

青漆的樓閣緊臨大路,高大的宅門用的是兩道門栓。姑娘的容光像早晨的太陽,誰不愛慕她動人的容顏?媒人干什麼去了呢?為什麼不及時送來聘禮,訂下婚約。姑娘偏偏愛慕品德高尚的人,尋求一個賢德的丈夫實在很困難。眾人徒勞地議論紛紛,怎知道她看中的到底是什麼樣的人?青春年華在閨房裡流逝,半夜裡傳來她一聲聲的長嘆。

❺ 形容女孩漂亮,美麗,氣質的古詩有哪些

1、雲想衣裳花相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唐代李白《清平調》

譯文:見雲之燦爛想其衣裳之華艷,見花之艷麗想人之容貌照人。若不是在群玉山頭見到了她,就是在瑤池的月光下來相逢。

2、初八月,半鏡上青霄。斜倚畫闌嬌不語,暗移梅影過紅橋,裙帶北風飄。——清代納蘭性德《望江南》

譯文:初八的月亮,如同半面妝鏡,懸掛青空。她斜靠在雕花的欄桿上嬌媚不語,梅花的影子隨著月光暗暗移過紅橋。北風吹來,裙裾飄飄。

3、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宋代蘇軾《浣溪沙》

譯文:微微小汗濕透了碧色的細絹,明日端午節用芳蘭草沐浴。流香酒般的浴水、油膩布滿大晴的江面。

4、巧笑東鄰女伴,採桑徑里逢迎。疑怪昨宵春夢好,元是今朝鬥草贏,笑從雙臉生。——宋代晏殊《破陣子》

譯文:在採桑的路上邂逅巧笑著的東鄰女伴。怪不得我昨晚做了個春宵美夢,原來它是預兆我今天鬥草獲得勝利啊!不由得臉頰上也浮現出了笑意。

5、香墨彎彎畫,燕脂淡淡勻。揉藍衫子杏黃裙。獨倚玉闌無語、點檀唇。——宋代秦觀《南歌子》

譯文:用香墨勾畫彎彎的眉毛,胭脂淡淡地勻在臉上。身著藍衫和杏黃裙,獨倚欄桿上默默地塗著口紅。

❻ 描寫古代美女的詩句有哪些

1.千秋無絕色!悅目是佳人!
傾國傾城貌!驚為天下人!
2.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3.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4.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5.眉梢眼角藏秀氣,聲音笑貌露溫柔
6.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7.美人既醉,朱顏酡些
8.冰肌自是生來瘦,那更分飛後
9.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10.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11.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12.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13.屆笑春桃兮,雲堆翠髻;唇綻櫻顆兮,榴齒含香
14.嫻靜猶如花照水,行動好比風扶柳
15.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16.裊娜少女羞,歲月無憂愁
17.芳容麗質更妖嬈,秋水精神瑞雪標
18.珠纓旋轉星宿搖,花蔓抖擻龍蛇動
19.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20.花心定有何人捻,暈暈如嬌靨
2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22.脈脈眼中波,盈盈花盛處
2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24.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25.君還知道相思苦,怎忍拋奴去
26.不辭迢遞過關山,只恐別郎容易、見郎難
27.朱粉不深勻,閑花淡淡香.細看諸處好,人人道,柳腰身
28.芸芸眾神贊,飄飄仙子舞
2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30.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31.雲一渦,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32.鳳眼半彎藏琥珀,朱唇一顆點櫻桃
33.柳腰春風過,百鳥隨香走
34.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
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遠.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
35.笑顏如花綻,玉音婉轉流
36.皎皎兮似輕雲之蔽月,飄飄兮若回風之流雪
37.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38.風回小院庭蕪綠,柳眼春相續
39.溫柔幾許緣何散,愛恨聲聲怨
40.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41.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42.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43.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含辭未吐,氣若幽蘭.華容婀娜,令我忘餐
44.柔情綽態,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像應圖.
披羅衣之璀粲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
45.丹唇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
46.昨日亂山昏,來時衣上雲
47.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48.寶髻鬆鬆挽就,鉛華淡淡妝成
49.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50.燭明香暗畫樓深,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
51.憑闌半日獨無言,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
52.愛彼之貌容兮,香培玉琢
53.羨彼之良質兮,冰清玉潤
54.美彼之態度兮,鳳翥龍翔
55.慕彼之華服兮,閃灼文章
56.其靜若何,松生空谷
57.其艷若何,霞映澄塘
58.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59.纖腰之楚楚兮,回風舞雪;珠翠之輝輝兮,滿額鵝黃
60.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1.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
62.柔橈輕曼,嫵媚纖弱
63.班姬續史之姿,謝庭詠雪之態
64.顧盼生輝,撩人心懷
65.若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
66.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67.俊眉修眼,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
68.有女妖且麗,裴回湘水湄.水湄蘭杜芳,采之將寄誰
69.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
70.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
71.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72.鏡中貌,月下影,隔簾形,睡初醒
73.翩若輕雲出岫,攜佳人兮步遲遲腰肢裊娜似弱柳
74.委委佗佗美也,皆佳麗美艷之貌
75.丹唇列素齒,翠彩發蛾眉
76.綉幕芙蓉一笑開,斜偎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77.借水開花自一奇,水沉為骨玉為肌
78.皎若太陽升朝霞,灼若芙渠出鴻波
79.秀色空絕世,馨香為誰傳?
80.質傲清霜色,香含秋露華
81.共道幽香聞十里,絕知芳譽亘千鄉
82.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83.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輕風
84.有美一人,婉如清揚
85.【穆】然回首,【婷婷】玉立
86.眉將柳而爭綠,面共桃而競紅
87.燦如春華,皎如秋月
88.漸消酒色朱顏淺,欲語離情翠黛低
89.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90.盛服濃妝韶顏雅容
91.香霧雲鬟濕,清輝玉臂寒
92.普天壤其無儷,曠千載而特生
93.秀靨艷比花嬌,玉顏艷比春「紅」
94.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95.隔戶楊柳弱裊裊,恰似十五女兒腰
96.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97.嘗矜絕代色,復恃傾城姿
98.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99.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100.靜若處子,動若脫兔
101.冶容多姿鬢,芳香已盈路
102.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
103.微暈紅潮一線,拂向桃腮紅,兩頰笑渦霞光盪漾
104.子之清揚,揚且之顏也,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105.麗質仙娥生月殿
106.經珠不動凝兩眉,鉛華銷盡見天真
107.滿搦宮腰纖細,年紀方當笄歲.
剛被風流沾惹,與合垂楊雙髻.
初學嚴妝,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雲情意,舉措多嬌媚
108.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驚鴻一曲絕,照影舞動天下,廣袖輕舒,唯留清影落人間

❼ 形容女子美貌的詩句有哪些

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出自唐代:白居易《長恨歌》

白話文釋義:她回眸一笑時,千姿百態、嬌媚橫生;六宮妃嬪,一個個都黯然失色。春寒料峭時,皇上賜她到華清池沐浴,溫潤的泉水洗滌著凝脂一般的肌膚。

2,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出自先秦:佚名《碩人》

白話文釋義:手像春荑好柔嫩,膚如凝脂多白潤,頸似蝤蠐真優美,齒若瓠子最齊整。額角豐滿眉細長,嫣然一笑動人心,秋波一轉攝人魂。

3,名花傾國兩相歡,常得君王帶笑看。——出自唐代:李白《清平調·名花傾國兩相歡》

白話文釋義:絕代佳人與紅艷牡丹相得益彰,美人與名花長使君王帶笑觀看。

4,梅蕊新妝桂葉眉。小蓮風韻出瑤池。雲隨綠水歌聲轉,雪繞紅綃舞袖垂。——出自宋代:晏幾道《鷓鴣天·梅蕊新妝桂葉眉》

白話文釋義:化了梅蕊的新妝以及桂葉的眉毛,小蓮的風韻就像仙女出了瑤池。雲霧隨著歌聲開始轉動,雪花繞著舞動的雙袖慢慢下垂。

5,玉碗冰寒滴露華,粉融香雪透輕紗。晚來妝面勝荷花。鬢嚲欲迎眉際月,酒紅初上臉邊霞。——出自宋代:晏幾道《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華》

白話文釋義:閨閣內玉碗中盛著瑩潔的寒冰,碗邊凝聚的水珠若露華欲滴。美人粉汗微融透過輕薄的紗衣,呈露出芬芳潔白的肌體;晚來濃妝的嬌面,更勝似豐艷的荷花。梳妝後微微下垂的秀發,與娥眉間的眉際月相得益彰;微紅的酒暈,如艷朝霞灑落在她的臉頰。

❽ 形容很多「美女」的詩句有哪些

古典詩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塊瑰寶,為中國的民族文化增添了光彩。當然了,在古代美女也是騷人墨客用詩歌描寫的對象,可以說很多美女的美名之所以在當時和後世廣為流傳,詩歌起到了極大的傳播作用。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詩歌分別是描寫哪位美女的!

寒梅之美
一、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
二、若解多情尋小小,綠楊深處是蘇家。
三、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
四、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
五、掃眉才子知多少,管領春風總不如。
六、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
七、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漢服之美
一、陳圓圓。這兩句詩出自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的一首詩《圓圓曲》,主要寫了吳三桂和一代名妓陳圓圓的聚散離合,除了在其中反應明末清初的一些歷史大事件以外,還深深地譴責了吳三桂的叛變。「沖冠一怒為紅顏」指的就是陳圓圓。

二、蘇小小。南朝齊的一代名妓蘇小小,在西湖之畔留下了一個又一個的佳話,被後世的風流才子所魂牽夢繞。這兩句詩是出自白居易的《楊柳枝詞》其五,描寫的就是蘇小小。

三、西施。這首詩的名字就叫做《西施》,是清代的曹雪芹所作。

四、王昭君。這首詩是杜甫的《詠懷古跡》其三,寫的對象就是王昭君。杜甫曾經寫了《詠懷古跡》五首,分別寫了歷史上的庾信、宋玉、王昭君、劉備和諸葛亮五個人,這首詩是其中的第三首。詩中抒發了自己對王昭君那種為求得漢匈和平而不惜隻身遠嫁大漠的崇敬之情。

楊冪版王昭君
五、薛濤。這兩句詩是唐代詩人王建的《寄蜀中薛濤校書》。薛濤容貌美艷,天資聰穎,8歲能作詩。及稍長,更有才名,韋皋曾擬奏請朝廷授以秘書省校書郎的官銜,格於舊例,未能實現,但人們往往稱之為「女校書」。和韋皋、元稹有過戀情,晚年做了道士,終生不嫁。要說當時的大眾女神,那非薛濤莫屬,就連很多大詩人也渴望能夠一睹薛濤的芳容,許多詩人和薛濤有大量的詩歌書信交往,比如當時的大詩人元稹、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薛濤還自己製作了一種桃紅色的小箋來寫詩,被後人稱為「薛濤箋」。

六、李師師。這兩句詞是出自宋代詞人晏幾道的《生查子》,後面還有兩句「遍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描寫是北宋的名妓李師師。

七、楊玉環(即楊貴妃)。這兩句詩是出自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之手,詩名叫《長恨歌》,作者在詩中用大量的筆墨描寫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深摯的愛情,至楊貴妃「宛轉蛾眉馬前死」後,在「臨邛道士鴻都客」的幫助下,最終他們的愛情得以繼續,「在天願做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是他們的愛情佳話。題中的兩句詩就是形容楊貴妃在哭的時候也像梨花帶雨一樣漂亮。

❾ 離騷中哪句體現以美女自比喻

《楚辭·離騷》這首詩中屈原以美人自喻的詩句是:「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閱讀全文

與下面哪些詩句是以美女自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566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311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2096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1089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929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859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816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232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568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786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2140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753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636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113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265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782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917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2111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146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