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動漫 > 方中山看美女

方中山看美女

發布時間:2022-06-11 09:29:11

❶ 古代美女如何美容

一、八珍膏
原因:由黨參,茯苓,白術,薏苡仁、芡實、扁豆、蓮子、山葯,白糖等組成,黨參大補元氣,薏米、扁豆健脾而利濕,諸葯配伍葯性平和,對於脾胃虛弱,心腎不足之證更為相宜。據說乾隆皇帝開始,後續的帝王都服用此方。
功效:不寒不熱,平和溫補,扶養脾胃,男女小兒諸虛百損,服此糕,均有奇效。
二、陽春白雪糕
原因:由白茯苓(去皮),山葯,芡實,蓮子肉(去心、皮),神曲,麥芽,大米、糯米,白砂糖等構成,是明代宮廷食療驗方。《神農本草經》將山葯列為上品,說它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清代名醫張錫純說山葯是滋補葯中無尚之品。山葯含有澱粉酶、氨基酸、膽鹼、皂苷等,有增加白細胞吞噬功能,降低血糖等作用,所含澱粉酶能分解蛋白質和糖,所以有滋補生肌的效果。
功效:健脾胃,益腎養元氣,寧心安神,延年益壽。
三、太和餅
原因:由山葯,蓮子、白術、芡實、茯苓、神曲、使君子、天南星,炙甘草組成,此方出《清太醫院秘錄醫方》,是一款食療保健,健脾益氣良劑。方中山葯、蓮子、白術、芡實、茯苓均為健脾益氣佳品,其中芡實兼有固澀之功,茯苓兼有利濕之效,一固一利,固正氣利濕邪,頗有配伍之妙。茯苓、白術、山葯、蓮子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其中山葯可降血糖、降血脂,而蓮子、芡實尚有抗癌作用,可見本方養生益壽抗衰作用並非一般。
功效:健脾和胃,男女小兒脾胃虛弱最宜。
四、五味子膏
原因:五味子性溫,味甘酸,入肝、腎、心、肺諸經。歷代醫葯學家認為有「養五臟,壯筋骨」等滋補強壯作用。含有五味子素、枸椽酸、揮發油等多種物質,對大腦皮層功能有調節作用,可改善人的智力和體力,增強機體非特異性抵抗力和腎上腺皮質功能;具有保肝、解毒、降低谷丙轉氨酶作用等。可稱此膏為健腦益壽佳品。
功效:補腎健腦,滋陰益氣,靜心養氣。
五、清宮茯苓糕
原因:由茯苓,蓮子,芡實,山葯,粳米,糯米等組成,為清宮食療秘方。茯苓,《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說它「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是古代醫家常用的益壽葯。茯苓主含茯苓聚糖、茯苓酸、卵磷脂、組胺酸、麥角甾醇等,具有鎮靜和降血糖作用。茯苓聚糖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並有較強的抗癌作用。蓮子,《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說它「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疾,久服,輕身耐老,不飢延年」。芡實,《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說它主治「濕痹,腰背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人耳目聰明,久服輕身不飢,耐老」。

望採納

❷ 古代嬪妃如何養生

古代宮廷美女是如何養生的?
盛唐時期,女子已經開始知道用花粉來保養肌膚了。
武則天獨門養顏秘方益母草

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除了在政治上謀略過人,在個人容顏修飾上更是不惜餘力。她在花甲之年以後,皮膚依然白晰紅潤,很有彈性。根據唐代名醫王燾所著《外台秘要》記載,武則天用來美容的秘方名曰《天後煉益毋草澤面方》。
關於此方的製作過程則是相當地復雜,必須取農歷五月初五采益母草全草,勿令著土。曝干,研細過篩,加入適量的麵粉和水,調和成團,捏成雞蛋大小,再曬干。然後用黃泥爐子,底層鋪炭,中層置葯,上層再蓋1層炭,點火緞制。使用本葯擦洗後,皮膚就會逐漸滑潤柔嫩,如長期使用,50歲的婦女皮膚會像18歲的姑娘一樣顯得年輕。
太平公主美容妙方桃花

她常用的妙方乃是將桃花調和烏雞血共用,不僅可以促進皮膚新陳代謝,使皮膚得到充分營養,變得潔白潤澤,還具有滋養防皺的作用。
楊貴妃用荔枝保持青春不老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也從此使人們知道楊貴妃特別愛吃維他命含量很高的美容水果「荔枝」。
相傳古代美人楊玉環將去皮的杏仁、滑石與輕粉研成細末,蒸過後加入少許龍腦、麝香,然後用雞蛋清調勻,每天早飯後將此膏薄薄地塗在臉上,用以保持肌膚白里透紅。

永和公主的美容方天然豆粉
唐德宗的女兒永和公主用來保養皮膚的秘方,以豆粉為主,配合各葯而成,可達到滋養皮膚,使皮膚白嫩細膩、柔滑而富有彈性的作用,同時還可以預防皮膚疾患。
經常用此方擦洗臉面和雙手,可使皮膚光滑潤澤,青春常在。

金國宮女美白必備八白散
傳說在金國民間,一少女為圓被皇宮選為貴妃的夢想,日夜祈拜。她的真誠感動了織女,瞬間天空一道霞光閃過,飄下絲帶上書:取人參、紅花、白芨、當歸、防風等八草研之成粉,加以夜露調和,敷於面部,汝願可成。
數日,容貌果真膚如凝脂、肌如滑。不久,皇宮傳來佳訊,實現了她成為貴妃的美麗願望。後來,此方在金國宮廷做為女人養生養顏的良方廣為流傳,成為當時著名的「金國宮女八白散」。
明代宮延面膏麝香面膏

據《遂初軒隨筆》記載,明代末年有一個富商,夫婦年過半百,僅有一個女兒,聰明穎秀。當時由於朝廷腐敗,民不聊生,富商打算把女兒送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不料半路上被一夥強盜劫持上山。女兒日夜思念父母,面腮逐漸變得晦黑粗糙,後來她得救了回到了父母身邊,想盡辦法回復容光均不見效。有一天,一個和尚來化緣,奉送一盒「靈丹」,女孩用「靈丹」塗面,不幾天果然容貎如初。據考證,此方就是明代的宮中秘方麝香面膏。
慈禧外用養顏方珍珠粉
在歷史上備受爭議的慈禧太後,早已長期使用珍珠粉養生保健。據清朝容齡公主在《御香縹緲錄》所載,慈禧太後在步入老年後,肌膚仍宛如少女般嫩白光滑。經研究發現,原來慈禧太後充沛的精力和晚於常人衰老的容顏,便是靠長期服用珍珠粉來維持的。
慈禧持之以恆地保持著服用珍珠粉的習慣,據說每天晚上睡前一定會服用一匙珍珠粉,可以算得上是珍珠粉的忠實使用者。

古代宮廷的9大保養美食
古代帝王居住的皇宮無疑是天下雲集最多美女的地方了,在華貴的皇宮中,有專門為這些美貌嬪妃負責養生美食的人。漸漸地形成了宮廷專有的秘制養生美食。現在這些秘制的美食已經流傳出來了,一起來看一下吧!
清宮茯苓糕
原料:茯苓,蓮子,芡實,山葯,粳米,糯米。
製法:茯苓等葯各等分共為細粉,粳米、糯米另磨粉。取葯粉3份,粳米粉5份,糯米粉2粉,用水和成糕,放入籠內蒸熟,做成小餅。每日早、晚各食1^2個。
功效:健脾益腎,寧心安神,延年益壽。
說明:此為清宮食療秘方。茯苓,《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說它「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是古代醫家常用的益壽葯。現代研究證明,茯苓主含茯苓聚糖、茯苓酸、卵磷脂、組胺酸、麥角甾醇等,具有鎮靜和降血糖作用。茯苓聚糖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並有較強的抗癌作用。蓮子,《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說它「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疾,久服,輕身耐老,不飢延年「。芡實,《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說它主治「濕痹,腰背膝痛,補中,除暴疾,益精氣,強志,令人耳目聰明,久服輕身不飢,耐老」。

集靈膏
原料:人參60g,天冬、麥冬、生地、熟地各120g,牛膝、枸杞各60g。
製法:人參研為細粉,余葯煎煮後過濾去渣,加人蜂蜜適量,人人參粉,煉成膏。或將諸葯共為粉,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葯膏每日2次,每次半匙,白開水沖服。葯丸每日2次,每次10g,空腹白開水送下。
功效:滋腎益肺,健脾養心,填精補髓,強身壯體,延齡益壽。
說明:集靈膏是清康熙年間宮廷御醫顧松園改進之方。由於方中葯物偏於滋陰補血,所以脾虛腹瀉者最好不用。

二冬膏
原料:天門冬500g,麥門冬500g,川貝面120g。
製法:加水熬成膏,加川貝面、蜜收成膏。每日早晨用4「5茶匙、白開水沖服。
功效:此膏清心潤肺,止咳化痰,滋陰降火,解渴除煩,除五臟之火,失血勞傷,元陰虧損,不可一日無此葯。久服水升火降,陰與陽齊,則無病矣。
說明:方出《清太醫院配方》。方中二冬均為甘寒養陰佳品。天門冬是滋補強壯、抗衰老葯,《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長期服用「輕身益氣,延年不飢「,《日華子本草》稱其「潤五臟,益皮膚,悅顏色,補五勞七傷「。這可能與其富含天門冬素、粘液質、甾體皂苷等成分有關。《神農本草經》將麥門冬列為上品,稱它「久服輕身不老,不飢」,《名醫別錄》日「強陰益精,消谷調中,保心神定肺氣,安五臟,令人肥健,美顏色,有子「。本品含有多種甾體皂苷、粘液質,B-谷甾醇等,有較強的抗菌作用。方中川貝是一味很好的潤肺化痰葯物,與天門冬、麥門冬配伍,可增強滋陰潤肺功效。

太和餅
原料:山葯120g,蓮子、白術、芡實、茯苓、神曲、使君子、天南星各120g,炙甘草60g。
製法:上葯共為細末,用老米飯干500g,蜜糖為小餅。日服1餅。
功效:健脾和胃,男女小兒脾胃虛弱最宜。
說明:方出《清太醫院秘錄醫方》,是一首食療保健,健脾益氣方劑。方中山葯、蓮子、白術、芡實、茯苓均為健脾益氣佳品,其中芡實兼有固澀之功,茯苓兼有利濕之效,一固一利,固正氣利濕邪,頗有配伍之妙。現代研究表明茯苓(見前面)、白術、山葯、蓮子可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其中山葯可降血糖、降血脂,而蓮子、芡實尚有抗癌作用,可見本方養生益壽抗衰作用並非一般。

八珍膏
原料:黨參60g,茯苓60g,白術30g,薏苡仁、芡實、扁豆、蓮子、山葯各90g,白糖240g。
製法:共研細末,同白米粉蒸糕。每服不拘多少,日進二三次,白開水送下。
功效:此方不寒不熱,平和溫補,扶養脾胃,男女小兒諸虛百損,服此糕,無不神效。
說明:此為食療補虛佳方,乾隆皇帝自40歲起,便經常服用此糕。此後清代歷朝皇帝妃子,包括慈禧太後,亦競相服食。方中黨參大補元氣,薏米、扁豆健脾而利濕,諸葯配伍葯性平和,對於脾胃虛弱,心腎不足之證更為相宜。

五味子膏
原料:五味子240g。
製法:將五味子洗凈,水浸半日,煮爛去渣,再熬成飴,少兌蜂蜜收膏。每日口服1^2次,每次1匙,開水沖服。
功效:補腎健腦,滋陰益氣,養心。
說明:此方收錄在《慈禧光緒醫方選議》中,用來給慈禧補身體和養心神的。本品性溫,味甘酸,入肝、腎、心、肺諸經。歷代醫葯學家認為有「養五臟,壯筋骨」等滋補強壯作用。現代研究表明它含有五味子素、枸椽酸、揮發油等多種物質,對大腦皮層功能有調節作用,可改善人的智力和體力,增強機體非特異性抵抗力和腎上腺皮質功能;具有保肝、解毒、降低谷丙轉氨酶作用等。可稱此膏為健腦益壽佳品。

明目延齡丸(膏)
原料:霜桑葉60g,菊花60g,蜂蜜適量。
製法:上葯為粗粉,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或以水熬透,去渣,再熬成濃汁,兌蜂蜜服膏。每日2^3次,每次6g。
功效:平肝明目,清熱散風,降血壓。
說明:現代研究表明菊花含有揮發性精油、膽鹼、菊苷等成分,能抗菌消炎,還可增強毛細血管的抵抗力,擴張冠脈、有強心降壓作用。《神農本草經》把菊花列為上品,稱其「久服利氣血,輕身耐老延年」。此方為御醫張仲元給慈禧開出的處方,此時她已71歲,說明此方對老年人非常適宜。

玉肌散
原料:白芷、滑石、白附子各6g,綠豆粉120g。
製法:共研極細末,每次少量洗面,或兌人人乳用之,其效甚速。
功效:此散專治面部粗澀不潤,黑暗無光,雀斑污子。常洗能潤肌膚,悅顏色,光潔如玉,面如凝脂。
說明:方出《太醫院秘藏膏丸散方劑》。白芷氣味芳香,能滋潤肌膚,使它變得白嫩,面色紅潤,可用來做化妝品,所以宮中常作為美容葯使用。現代科學證實白芷含有芳香性揮發油,外用可使局部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循環,從而促進皮膚色素吸收並滋潤皮膚。《本草綱目》載:「白附子主面上百病,治面黑干黑曾瘢疵。「葯理研究表明,本品對皮膚有刺激作用,能使表皮剝脫,從而剝蝕黑干黑曾瘢疵。另外本品外用可使局部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循環,從而使色素得以吸收。

陽春白雪糕
原料:白茯苓(去皮)60g,山葯60g,芡實90g,蓮子肉(去心、皮)150g,神曲(炒)30g,麥芽(炒)30g,大米、糯米各500g,白砂糖500g。
製法:將諸葯搗粉,與大米、糯米共放布袋內,再放到籠內蒸極熟取出,放簸箕(或大木盤)內,摻入白砂糖同攪極勻,揉成小塊,曬(或烘)干貯存,備用。老年人每日2^3次,每次1~2塊。
功效:健脾胃,益腎養元氣,寧心安神,延年益壽。
說明:這是明代宮廷食療驗方,出自《魯府禁方》。茯苓作用見前「茯苓糕」。《神農本草經》將山葯列為上品,說它「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清代名醫張錫純說山葯是滋補葯中無尚之品。現代醫學研究闡明山葯含有澱粉酶、氨基酸、膽鹼、皂苷等,有增加白細胞吞噬功能,降低血糖等作用,所含澱粉酶能分解蛋白質和糖,所以有滋補生肌的效果。
結語:古人的智慧和養生方法是非常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的,很多流傳千古的方法即使到科學高度發達的今天依然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❸ 去鄭州旅遊,不知道當地有什麼特色小吃,求本地人推薦

讓我這個在鄭州生活了20多年的美食尋覓人給您解答吧
1燴面
先不說鄭州哪家燴面好吃,如果你是外地人,第一次來鄭州,那當地人肯定會推薦你去合記。但如果你是本地人呢?大多都會選擇鄭州街頭各個燴面門店,畢竟本地人吃本地飯不講究,只要是鄭州的燴面,那就是最正宗的。其實鄭州的燴面館有很多家,當年毛主席吃過的當屬合記不說,那家做的是最傳統的,不過所謂出了名的飯館蘿卜快了不洗泥,現在的合記總店已經很難吃到以前那種味道了。作為客人,就不必見外。我向您推薦幾家鄭州做得不錯的燴面

①蕭記燴面,蕭記可是名聲在外的河南燴面主打品牌,曾經也是代表河南燴面新派口味的領軍角色,比如三鮮燴面,海參燴面,鮑翅燴面等均出自這一家,不過時間一長,各大燴面館也紛紛迎頭趕上,打出新品,所謂青出於藍勝於藍也就是這個道理。推薦文化路任砦北街交叉口那家。
②合記燴面,合記做的是鄭州最傳統的羊肉燴面,也是鄭州人首推向外地人介紹的燴面。不過作為外地來的朋友還是要聽本地朋友的一句忠告,那就是總店人多質量參差不齊,有時候廚房忙不過來甚至連肉都不放,想吃合記啊,最好還是去分店,味道、環境和質量都在總店之上,推薦經七路的合記羊肉燴面,具體地址在經七路紅旗路口北側。
③聚奎園燴面,老闆是方中山(方中山是賣胡辣湯的)的朋友,地地道道的回民,那裡的羊肉都是從外懞直接進口的,那裡的燴面最便宜,同時也是鄭州本地人經常吃的一家很普通的羊肉燴麵店。地址在緯五路經六路交叉口向西50米左右。

2胡辣湯
很多遠行於他鄉多年未歸的鄭州人回到鄭州後第一件事不是放下行李,而是去喝上一碗地地道道的胡辣湯。說來也怪,不是所有鄭州人都愛吃燴面,但是所有鄭州人都愛喝胡辣湯。畢竟鄭州有一群龐大的向來與」面條黨「為敵的「米飯黨」,不過說到湯,那則是每個鄭州人的最愛。就像燴面發源於南陽方城卻被鄭州發揚光大一樣,胡辣湯雖起源於逍遙鎮但也被鄭州人發揚光大了。在外地的胡辣湯味道不必說,如同摻了中葯的鹹粥一般。想喝地地道道的牛肉胡辣湯,還是回到大鄭州,點上一碗滿滿的湯,沿著碗邊抿一口,再就上一口水煎包或油饃頭,那才叫爽。鄭州人愛喝方中山的胡辣湯,不論家在何處,即便開車也好,每天早上也一定要」不遠萬里「的到方中山胡辣湯總店去打上一碗回家慢慢品味。雖說味道出奇的辣,但是即便大汗淋漓,也始終停不下。記得我小時候,不敢吃辣,就因為喝了方中山的胡辣湯,久而久之的,就學會吃辣了。
我這里就主要推薦方中山的胡辣湯,當屬代表鄭州最正宗最出名的胡辣湯,而其它胡辣湯館基本上味道大同小異,當然打著西華逍遙鎮胡辣湯的旗號賣胡辣湯的店也遍布鄭州的大街小巷,口味都差不多,不過個人比較推薦方團結胡辣湯店,那家的味道也是一流的。
方中山地址:紫荊山路順河路交叉口
方團結:東明路黃河路口

3拉麵
有很多人分不清河南拉麵跟蘭州拉麵有什麼區別,不過更多數人甚至沒聽說過河南拉麵。其實到了鄭州,滿城都能找到蘭州拉麵店,不過都不是很正宗,(說句題外話,想在鄭州吃到正宗的蘭州拉麵,推薦一家叫做馬有布拉麵的店。)既然吃不到正宗蘭州拉麵,那就嘗嘗正宗的河南拉麵吧。河南拉麵與蘭州拉麵最大的區別在於河南拉麵的湯,河南拉麵是咖喱和骨湯,自然味道也比蘭州拉麵要濃郁,而蘭州拉麵是清湯。河南的飲食對湯很講究,可以說河南菜中有很大的比重是湯的比重,與其說河南人用湯來就面條吃,不如說是在用面條來喝湯。燴面有湯,拉麵有湯,有了湯,面條才能下咽,有了湯,油餅才松軟。餓了你就吃面,饞了你就喝湯,這就是河南人的飲食習慣。鄭州正宗的河南拉麵館只有一家,楊記牛肉拉麵,不過分店則是不計其數。由於吃慣了河南的咖喱拉麵,後來即便到了蘭州,吃了正宗的蘭州拉麵,也很難提起自己的味蕾。
推薦任砦北街的一家楊記牛肉拉麵,環境比較好。

4土豆粉

在鄭州街頭的小吃店中隨處可見土豆粉,分散遍布於整個鄭州市區。不過鄭州也有專賣土豆粉的飯店。在河南,土豆粉的吃法很講究,普通的土豆粉一定要用碗口小而碗底深的砂鍋,若是珍菌或三鮮的,則要用碗口大碗底淺的砂鍋,每一碗的碗底都要用一個小盤墊起來,在小盤上面放上兩個沒有剝皮的鵪鶉蛋,如果鵪鶉蛋是剝開皮放在碗內的,那就絕對不是正宗的河南土豆粉。不論是恩愛情侶,還是骨肉至親,都要親手為所愛的人剝開蛋殼。所以,在鄭州,土豆粉是年輕女士和情侶閨蜜們青睞的小吃,至於它所講究的吃法典故,據傳起源於從前洛陽城一位沿街叫賣土豆粉的老太與病重老伴的故事,至於具體故事的內容,我已無從考證。
推薦姐弟倆土豆粉總店,地址:鄭州金水區花園路8號正道花園北側(近緯四路)

5農夫大盤雞
雖說大盤雞創造於四川廚師之手,且起源於新疆,卻在河南被發揚光大。前段時間我有一個北京來辦事的朋友,點名要去吃一下鄭州的農夫大盤雞。且令我沒有想到的是,過了沒半個月,又遇見一群操著南方口音的美女問農夫大盤雞的具體位置,不知它是否非常出名,不過每當我路過那裡,卻總是人滿為患。那些地市來的、山東來的鄭漂們到了鄭州後,每逢周末,都要去吃一次大盤雞,而那家只賣大盤雞其它什麼都不賣的農夫大盤雞飯館擇逐漸紅火起來。說起來這家店是在我上小學時開業的,最早的時候只是一間很小的門店,卻從那時起就已經人滿為患。這種狀況持續了近5年,那家店才又搬入一間曾是肥牛火鍋店的大餐館,口味依然不變,現在估計已經名聲在外了吧。
地址:緯五路經七路口南100米左右

6米皮店的各種小吃
這里所說的米皮並不單單指米皮。鄭州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米皮管,但是它們大多都並非主打經營米皮的生意,而是各種河南小吃。比如開封的炒涼粉、削涼粉、杏仁茶、涼皮卷、烙饃卷菜,洛陽的粉漿面條和麵筋涮牛肚等等。
推薦管記米皮老店,地址在黃河路經六路交叉口

另外鄭州還有很多老字型大小的飯店,比如
老蔡記餛飩(蒸餃、餛飩)、五湖飯店(燴面、家常菜)、長垣飯店(家常菜、夜市)、廣州大酒店(早茶、點心)、黑老婆(小龍蝦、螺螄)、葛記燜餅(燜餅、豫菜家常菜)、第一樓(開封灌湯包,經典豫菜,現在好像撤出鄭州了)鄭州烤鴨(烤鴨、伊府麵)、老順城羊肉湯,還有少林菜館(伊府麵、豫菜,現在應該沒有了)曾經都是名噪一時,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隨著時間變了口味,有些跟著舊城改造的步伐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一些新派豫菜的酒店和快餐店比如
阿五美食(新派豫菜的代表飯店)、美食公社(主打燴羊肉以及羊肉的各種新奇吃法)、阿利茄汁面(鄭州都市快餐)、佰人王串串香(新式洛陽涮菜)
還有各種河南地方小吃比如
洛陽羊肉湯、洛陽牛肉湯、武陟油茶、道口燒雞、安陽豆沫、許昌熱豆腐、靈寶羊肉湯、靈寶肉夾饃、新鄉紅燜羊肉(現在鄭州基本上找不到紅燜羊肉店了)、新野板面、南陽生熗燴面、鄭州北郊黃河大鯉魚
如果有興趣,您也可以打聽打聽,去找找看。

❹ 鄭州小吃一條街在哪

1、優勝路:從二七廣場向北,過新通橋、文化路,便至優勝路了。一路數過去,成都光頭香辣蟹、全家福煳辣魚、鴻茂齋涮羊肉、川府火鍋、廣東打邊爐等。

2、紫荊山:、異國風味的巴西烤肉、集豫菜大成的河南飯店、鄭州烤鴨總店,鄭州有名的老三記之一合記燴面、河南食府等。

3、順河路:一條地方特色名吃街,基本上薈萃了大江南北黃河上下的名吃精華。光河南本土的就夠你數一陣的,蕭記三鮮燴面美食城,生意火爆。逍遙鎮方中山胡辣湯店。

4、工人路:飯店規模較小,以各具特色的小吃為主,很適合大眾消費,要推薦嘛,亞細亞商務美食宮算不錯,;天山小吃店、軍嫂涼皮店、鹿鳴涮鍋城、聚福園、胖娃川菜館以家常小吃為主營品種,特別適合家人小聚。另外,東北菜館、粵菜館、海鮮館也為數不少。

5、淮河路:淮各地各色菜餚雲集。想吃農家風味,你可以去一家人飯店、信陽漁村、鴻豐源擀麵城、金竹源酒店,這里還有鄉村風味的濁酒野蔬和在西區知名度比較高的萬家燈火。

6、城東路:囊括了各種特色餡的水餃、蒸餃、煎餃,燉菜、大拉皮的東北風味很是誘人。除了東北菜,川味和野菜也是這里的亮點。不少飯店的牛肉、羊肉、驢肉、狗肉、兔肉等湯鍋和精品川菜、小吃,都值得去一趟。還有這里的野菜館,野山菇、芝麻葉、茅草根、石榴花如今都成了城裡人的所好。

7、經五路、經七路:新疆人飯店、開心居鴨火鍋店、日子家常菜、老長沙罐子樓等也吸引了很多鄭州的老饕。

8、未來大道:未來大道的高檔飯店多,東明路上的火鍋店多。新蜀園、李記紅燜羊肉、譚魚頭火鍋等一路走過,讓你數也數不過來。

拓展資料:

鄭州特色小吃:

1、葛記燜餅

葛記壇子肉燜餅開壇時濃香四溢,過往行人聞香止步,素有「開壇香」之美溢。 葛記壇子肉燜餅是用餅和特製的壇子肉加青菜燜制而成。

2、河南燴面

河南燴面是河南特色美食,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是一種葷、素、湯、菜、飯聚而有之的傳統風味小吃,以味道鮮美,經濟實惠,成為鄭州有口皆碑的佳餚。外地人也經常慕名前來品嘗。

3、老君燒雞

鞏義市老君燒雞被譽為「中原名吃」。其選料考究、做工精細、湯老味全、造型美觀、色澤鮮艷、鹹淡適口、離骨熟爛。湯中加有十多味中葯材,有很好的滋補功效。

4、胡辣湯

胡辣湯,是中國北方早餐中常見的湯類食品。其特點是微辣,營養豐富,味道上口,十分適合配合其它早點進餐。

5、燜子

燜子是流行於登封東部的一道特色菜餚。在煮好的骨頭湯秫入粉芡,並加入肉末、粉條、五料,遂熬制而成了燜子這種風味小吃。

6、炸紫酥肉

炸紫酥肉號稱賽烤鴨,此菜選用豬硬五花肉,經浸煮、壓平、片皮處理,用蔥、姜、大茴、紫蘇葉及調料腌漬入味後蒸熟,再入油炸四五十分鍾集成。

7、燴羊肉

燴羊肉是河南的特色名吃,在登封盛行,現在已經在河南地區內廣泛流傳,乃是河南名吃的一大特色。

8、油饃頭

鄭州人吃油饃頭也有很久的歷史了,這是河南鄭州的著名小吃,河南人喜歡把它當作早餐吃。油饃頭別名,有的叫面托,有的叫老鴰頭。 油饃頭的製作:晚上睡覺前發面,碗如果小了一夜之間都漫出來了。還會漫到了地上。在炸油饃頭之前可以放一點泡打粉。...

9、開花饃

開花饃可以追溯到晉代,當時便有「坼作十字」形的蒸餅市售。今之開花饃是在面團充分發酵後加入適量白糖,餳到一定程度後下劑、成形、蒸制。成熟後,饃頂均勻綻放如花朵,故稱開花饃,口感暄甜。

10、虎豹肉盒

虎豹肉盒是鞏義回郭鎮虎豹兄弟祖傳,燒餅鼓肚中間空,又黃又脆,久放不壞。鹵肉佐料質優,精細製作,夾入燒餅之內食用,外焦、里嫩、可口。

❺ 鄭州在哪能嘗到地道的本地小吃

1、

鄭州人記憶中的燴面味道

四廠燴面

具有特色的咖喱味老燴面,見證了鄭州人一個時代的味覺變遷,改變的是環境,不變的是口味。

一份蒸餃帶來的不只是味覺上的體驗,更是對古樸美食的嚮往

地址:金水區 緯五路與經六路交叉口向西50米路南(經六路口)

閱讀全文

與方中山看美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561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306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2091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1083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924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855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811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228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561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781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2134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746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632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108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261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770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912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2100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141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