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女篇》(唐 曹子建)
美女妖且閑,採桑歧路間。
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
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
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
明珠交玉體,珊瑚間木難。
羅衣何飄搖,輕裾隨風還。
顧盼遺光彩,長嘯氣若蘭。
行徒用息駕,休者以忘餐。
借問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樓臨大路,高門結重關。
容華耀朝日,誰不希令顏?
媒氏何所營?
玉帛不時安。
佳人慕高義,求賢良獨難。
眾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觀?
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嘆。
2、《輕薄篇》(張華)
末世多輕薄,驕代好浮華。
志意既放逸,貲財亦豐奢。
被服極纖麗,餚膳盡柔嘉。
僮僕余粱肉,婢妾蹈綾羅。
文軒樹羽蓋,乘馬鳴玉珂。
橫簪刻玳瑁,長鞭錯象牙。
足下金鑮履,手中雙莫邪。
賓從煥絡繹,侍御何芬葩。
朝與金張期,暮宿許史家。
甲第面長街,朱門赫嵯峨。
蒼梧竹葉清,宜城九醞醝。
浮醪隨觴轉,素蟻自跳波。
美女興齊趙,妍唱出西巴。
一顧傾城國,千金不足多。
北里獻奇舞,大陵奏名歌。
新聲逾激楚,妙妓絕陽阿。
玄鶴降浮雲,鱘魚躍中河。
墨翟且停車,展季猶咨嗟。
淳於前行酒,雍門坐相和。
孟公結重關,賓客不得蹉。
三雅來何遲?
耳熱眼中花。
盤案互交錯,坐席咸喧嘩。
簪珥或墮落,冠冕皆傾斜。
酣飲終日夜,明燈繼朝霞。
絕纓尚不尤,安能復顧他?
留連彌信宿,此歡難可過。
人生若浮寄,年時忽蹉跎。
促促朝露期,榮樂遽幾何?
念此腸中悲,涕下自滂沱。
但畏執法吏,禮防且切磋。
3、《捕漁謠》(唐朝 曹鄴)
天子好征戰,百姓不種桑。
天子好年少,無人薦馮唐。
天子好美女,夫婦不成雙。
4、《於闐採花》(唐朝 李太白)
於闐採花人,自言花相似。
明妃一朝西入胡,胡中美女多羞死。
乃知漢地多名姝,胡中無花可方比。
丹青能令丑者妍,無鹽翻在深宮里。
自古妒蛾眉,胡沙埋皓齒。
5、《雜詩》(唐代 崔顥)
可憐青銅鏡,掛在白玉堂。
玉堂有美女,嬌弄明月光。
羅袖拂金鵲,彩屏點紅妝。
妝罷含情坐,春風桃李香。
6、《陌上桑》(唐代 李白)
美女渭橋東,春還事蠶作。
五馬如飛龍,青絲結金絡。
不知誰家子,調笑來相謔。
妾本秦羅敷,玉顏艷名都。
綠條映素手,採桑向城隅。
使君且不顧,況復論秋胡。
寒螿愛碧草,鳴鳳棲青梧。
托心自有處,但怪傍人愚。
徒令白日暮,高駕空踟躕。
7、《魏郡別蘇明府因北游》(唐代 李白)
魏都接燕趙,美女誇芙蓉。
淇水流碧玉,舟車日奔沖。
青樓夾兩岸,萬室喧歌鍾。
天下稱豪貴,游此每相逢。
洛陽蘇季子,劍戟森詞鋒。
六印雖未佩,軒車若飛龍。
黃金數百鎰,白璧有幾雙。
散盡空掉臂,高歌賦還邛。
落魄乃如此,何人不相從。
遠別隔兩河,雲山杳千重。
何時更杯酒,再得論心胸。
8、《代贈遠》(唐代 李白)
妾本洛陽人,狂夫幽燕客。
渴飲易水波,由來多感激。
胡馬西北馳,香騣搖綠絲。
鳴鞭從此去,逐虜盪邊陲。
昔去有好言,不言久離別。
燕支多美女,走馬輕風雪。
見此不記人,恩情雲雨絕。
啼流玉箸盡,坐恨金閨切。
織錦作短書,腸隨迴文結。
相思欲有寄,恐君不見察。
焚之揚其灰,手跡自此滅。
9、《公子行》(唐朝 劉希夷)
天津橋下陽春水,天津橋上繁華子。
馬聲回合青雲外,人影動搖綠波里。
綠波盪漾玉為砂,青雲離披錦作霞。
可憐楊柳傷心樹,可憐桃李斷腸花。
此日遨遊邀美女,此時歌舞入娼家。
娼家美女鬱金香,飛來飛去公子傍。
的的珠簾白日映,娥娥玉顏紅粉妝。
花際裴回雙蛺蝶,池邊顧步兩鴛鴦。
傾國傾城漢武帝,為雲為雨楚襄王。
古來容光人所羨,況復今日遙相見。
願作輕羅著細腰,願為明鏡分嬌面。
與君相向轉相親,與君雙棲共一身。
願作貞松千歲古,誰論芳槿一朝新。
百年同謝西山日,千秋萬古北邙塵。
10、《句》(唐朝 沈如筠)
思酸寒雁斷,淅瀝秋樹空。漁陽燕舊都,美女花不如。
2. 有一句話很美,幫忙想一想,是關於描述一個場景的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作者:卞之琳
3. 明月之下親美女,三生石上滴水香
想知道
4. 「你在橋上看風景,別人在橋下看你。」這句話出自哪裡、有什麼深刻的含義嗎
「你在橋上看風景,別人在橋下看你。」這句話出自:卞之琳的《斷章》。
含義:可以理解為 落花有情 流水無意。
也可以理解為 有心栽花花不開 無意插柳柳成排。
詩人寫的東西都很抽象,其實看個人理解吧。
《斷章》
卞之琳
你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論詩者大都把卞之琳的《斷章》看作是一首意蘊艱深的哲理詩,其實作為言情詩來讀,詩味才足呢!那優美如畫的意境,那濃郁雋永的情思,那把玩不盡的戲味,那獨出機杼的題旨,細細品來,的確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詩的上節擷取的是一幅白日遊人觀景的畫面。它雖然寫的是「看風景」,但筆墨並沒有揮灑在對風景的描繪上,只是不經意地露出那橋、那樓、那觀景人,以及由此可以推想得出的那流水、那遊船、那岸柳……它就像淡淡的水墨畫把那若隱若現的虛化的背景留給讀者去想像,而把畫面的重心落在了看風景的橋上人和樓上人的身上,更確切地說,是落在了這兩個看風景人在觀景時相互之間所發生的那種極有情趣的戲劇性關繫上。
拓展資料:
卞(biàn)之琳(1910.12.8-2000.12.2),生於江蘇海門湯家鎮,祖籍南京市溧水區,現當代詩人(「漢園三詩人」之一)、文學評論家、翻譯家,曾用筆名季陵、薛林等。
抗戰期間在各地任教,曾是徐志摩和胡適的學生。為中國的文化教育事業做了很大貢獻。詩《斷章》是他不朽的代表作。對莎士比亞很有研究,西語教授,並且在現代詩壇上做出了重要貢獻。
被公認為新文化運動中重要的詩歌流派新月派和現代派的代表詩人。
卞之琳於20世紀30年代出現於詩壇,曾經受過"新月派"的影響,但他更醉心於法國象徵派,並且善於從中國古典詩詞中汲取營養,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他的詩精巧玲瓏,聯想豐富,跳躍性強,尤其注意理智化、戲劇化和哲理化,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現詩的內容並進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內涵,詩意大多偏於晦澀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尋味。
5.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揚州的二十四橋,為何如此有魅力
二十四橋有兩種說法,一是指揚州二十四座橋。北宋沈括《夢溪筆談·補筆談》卷三中記載了每座橋的方位和名稱;一是指吳家磚橋,又名紅葯橋,清人李斗《揚州畫舫錄》中記載,古時有二十四位美人於橋上吹簫,故得名。
6.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的意思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的意思是:二十四橋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這美人現在何處教人吹簫?
詩人本是問候友人近況,卻故意用玩笑的口吻與韓綽調侃,問他當此秋盡之時,每夜在何處教妓女歌吹取樂。
巧妙地把二十四美人吹簫於橋上的美麗傳說與「月明橋上看神仙」的現實生活融合在一起,因而在客觀上造成了「玉人」又是指歌妓舞女的恍惚印象,讀之令人如見月光籠罩的二十四橋上,吹簫的美人披著銀輝,宛若潔白光潤的玉人,彷彿聽到嗚咽悠揚的簫聲飄散在已涼未寒的江南秋夜,回盪在青山綠水之間。喚起詩人對江南風光的無限嚮往。
(6)明月橋下看美女擴展閱讀:
寄揚州韓綽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譯文:
青山隱隱約約綠水千里迢迢,秋時已盡江南草木還未枯凋。
二十四橋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這美人現在何處教人吹簫?
《寄揚州韓綽判官》是唐代詩人杜牧離開揚州以後懷念昔日同僚韓綽判官而作。此詩著意刻畫深秋的揚州依然綠水青山、草木蔥蘢,二十四橋月夜仍然樂聲悠揚,調侃友人生活的閑逸,表達了作者對過往揚州生活的深情懷念。全詩意境優美,清麗俊爽,情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