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搜索 > 容縣出了哪個美女

容縣出了哪個美女

發布時間:2022-05-03 16:40:13

『壹』 我國古代十大美女,廣西玉林佔了兩位

眾所周知我國的十大美女是:褒似、妲己、西施、王昭君、趙飛燕、班婕妤、貂蟬、綠珠、楊貴妃、陳圓圓。排名不分先後。

石崇且戰且退,這時正好退到樓下,想飛身去接住綠珠,奈何遲了一步。綠珠就這樣死了。香消玉損。

後人都稱「綠珠墜樓」是我國傳統烈女的體現。唐朝詩人李白、杜甫等都曾經作詩歌頌過綠珠的美貌和貞烈。


我國十大美女,廣西玉林就佔了兩位。一位是廣西容縣唐朝時期楊玉環(楊貴妃),容縣真武閣旁邊就是貴妃園。另一位就是廣西博白西晉時期的大美人綠珠。至今博白仍有一個綠珠鎮,就是紀念我國十大美女綠珠的。

『貳』 廣西容縣屬於哪個市

廣西容縣屬於玉林市。

容縣古稱容州,地處廣西東南部,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轄縣,東經110°15′—110°53′、北緯22°27′—23°07′之間,沙田柚的原產地,也是全國沙田柚最大生產基地。

容縣歷史悠久,從西晉置縣至今已有將近1800年的歷史,曾經是嶺南「五管」之一,唐代開始至明朝中期一直是州、莞、路、府治所在地,是嶺南重要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之一。

辛亥革命時期,中國同盟會800多名會員中,容縣籍會員超過50人;抗日戰爭前後,涌現了黃紹竑、黃旭初、夏威、伍廷颺、楊願公等5位省主席,93位將軍,380多位其他軍政要員,170多名黃埔學生,「五省主席十三軍,九十名將天下傳」一度成為容縣的美談。

容縣還是中國詩詞之鄉、中國楹聯文化縣,也是著名的道教、佛教、儒教三教合一聖地。

(2)容縣出了哪個美女擴展閱讀

截至2013年,容縣轄容州鎮、楊梅鎮、靈山鎮、六王鎮、黎村鎮、楊村鎮、縣底鎮、自良鎮、松山鎮、羅江鎮、石頭鎮、石寨鎮、十里鎮、容西鎮和浪水鎮。具體介紹以下幾個鎮:

1、容州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容縣城區,東與容縣十里鎮相鄰,南與石寨鎮、六王鎮接壤,西與容西鎮、北流市交界,北與松山鎮、縣底鎮毗鄰,為縣委、縣政府所在地,是容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2、靈山鎮位於容縣西南部的天堂山下,面向廣東沿海發達地區,鄰近北流、信宜兩市,是華僑之鄉,鎮政府所在地距離縣城37公里。

3、容西鎮,位於廣西省玉林市容縣中部地區,覆蓋面積為6.92萬畝 ,主要特產有荔枝、龍眼。2017年11月,容西鎮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

『叄』 四大美女分別是哪裡人

貂蟬是山西並州人(現山西忻州人),
西施是浙江諸暨市薴蘿村人,
王昭君出生地在湖北宜昌興山縣寶坪村(現也叫昭君村),
楊貴妃是山西永濟市首陽鄉獨頭村人(另一說她是廣西容縣人,但史書記載她是山西永濟人,而且永濟那裡現在有她的故居祠)

『肆』 容縣有什麼歷史人物

容縣人傑地靈,歷史悠久,名人輩出。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世界壯學和嶺南民族歷史文化研究先驅徐松石的故鄉,是楊貴妃的故鄉,雍正朝的太子少傅何濤(乾隆皇帝的老師)的故鄉,民國時期有黃紹竑(黃旭初、夏威、伍廷颺、楊願公)等5位省主席,黃紹竑等人還曾任民國民政部部長等要職,將級以上軍官70多人,其他軍政要員380多人。 容縣還是廣西最大的僑鄉,不少僑胞在東南亞等國家經濟界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伍』 為何有的說廣西容縣是楊貴妃的故鄉

(一)關於籍貫的論訂
一、唐代遺碑
記述楊貴妃事跡最早的是唐天寶四年四門助教許子真所寫的《容州普寧縣楊妃碑記》。據《元一統志》載:「楊妃容縣碑記,在普寧縣東一百二十步。」後為《永樂大典》所援引。碑文不長,現抄錄如下:「楊妃,容州楊沖人也。離城一十里。小名玉娘,父維,母葉氏。維嘗謂先人雲:「葬其祖去此十里許,逢一術土,忘其姓名,雲:『此墳若高數尺,必出貴子;惜太低,生女亦貴』。妃母懷娠十二月始生,初誕時,滿室馨香。胎衣如蓮花,三日目不開。夜夢神以手拭其眼,次日目開。眸如點漆,抱出日下,目不瞬。肌白如玉,相貌絕倫。後軍都督楊康見之,以財帛啖其父,求為女。妃家素窶,不得已與之。康有二子讀書,妃三歲,日夜同坐,聽其誦讀。漸長,通《語》、《孟》,康夫婦惜如珠玉。時楊長史琰攝行帥事,聞之,左右令其母皆來。一見大奇,私謂厥妻曰:『此女姿質異常,貌有貴相,吾二女遠弗逮也。』遂給以金帛與康,求為女。康不從,乃脅取之。舉家號泣送去。居無幾何,長史秩滿,攜歸長安,與二女同教。惟妃性昭慧,諳音律,明經史。後進入壽王宮。開元二十四年,明皇詔入內,號太真,大被寵遇。天寶間,冊為貴妃。」(1)
然而,有許多說法卻與此不同。《舊唐書·楊貴妃傳》說:「玄宗楊貴妃,高祖令本,金州刺史。父玄琰,蜀州司戶。妃早孤,養於叔父河南府士曹玄璬。」(2) 沒有明確提出籍貫。《新唐書·楊貴妃傳》說得較清楚: 「玄宗貴妃楊氏,隋梁郡通守汪四世孫,徒籍蒲州 (即永濟,今山西蒲坂),遂為永樂人。」(3) 《楊太真外傳》則說是「弘農華陰人,後徙居蒲州永樂之獨頭村。」這里說到村,算是較具體的了。後來又說到:「其父元(玄)琰蜀州司戶,貴妃生於蜀。」(4) 因此後來又有楊妃是四川人之說。而《舊唐書》和《新唐書》的《楊元(玄)琰傳》則說楊元(玄)琰是虢州閿鄉人,即現在的河南陝縣人。此外,還有說楊貴妃是湖南醴陵人的。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這種種的說法,究竟應以哪一種較為可靠呢?筆者認為應以許子真的碑記為最可靠。理由有四:一、碑文內容有根有據,來龍去脈,十分清楚。而且細節翔實。文中雖有某些傳奇色彩,這正同史傳上的許多帝王將相、英雄豪傑的事跡,多少附帶有某些傳奇甚至是迷信色彩一樣,不足為怪。二、碑記是楊貴妃同時代的人所撰,是此歷史的權威見證。其它一切楊妃籍貫的歧說,均遠後於許子真的人所作,許子真是楊貴妃生活時代最有資格的發言人。三、這是一塊確確鑿鑿的碑文,它有著一般書本文字所沒有的特殊的文獻價值。這總是先有其人其事並有其緣才能有其碑,唐當代的人對於一位貴妃,是不能隨便以偽說勒石銘碑的。這是人們常識以內的事。四、許子真當時任四門助教,是有地位的學門教長。四門學唐代前原為大學,隸屬於國子監,以傳授儒家經典為職責。到了唐朝「始合於太學」,助教為三人。據柳宗元在《四門助教壁記》中說:「四門學之制,掌國之上士中士下士凡三等,侯伯子男凡四等,其子孫之為胄子者,及庶人之子為俊士者, 使執其業而居其次,就師儒之官而考證焉。」(5)因此,許子真是當時有頗高地位的人,撰這樣的碑文是要負責的,決不會憑空捏造。
古例,生不立傳,所以此碑應系作於楊妃死後。碑文體例,傳後必加評贊,正文之後必勒作碑年月,此碑獨無;其紀事至入宮封貴妃,亦無結束語,可見並非全文,其後必有缺佚。碑文說楊貴妃「進入壽王宮」,再「詔入內,號太真,大被寵遇。」是歷史的正面記載。對楊妃入壽王邸後,成了壽王的妻子,玄宗父奪子婦,先令她出家當道士,號太真,到天寶間再冊為貴妃這一亂倫的醜行,碑文只隱約其詞,沒有挑明,這也是「為尊者諱」的緣故。
至於許子真碑記之外的各種楊妃籍貫的歧說,既有北方的山西、陝西、河南的分歧,又有南方的四川、湖南等地的涉及,內容簡單,毫無細節。其依據,都是沿著楊玄琰的家族一脈相承來分說,不是隨從「高祖令本」而出,就是跟著楊玄琰和楊玄璬的遷居與宦遊而定,莫衷一是。那一家都沒有說清楚楊貴妃的具體來歷。更應指出的是,這些都是後人的編述,五代劉昀編舊《唐書》時,距楊妃之世已一百八十多年;宋太宗朝樂史作《楊太真外傳》時,更已在楊妃既死二百八十多年之後。年代久遠,材料間接,因而各自說法混亂,根本不能同當時許子真親身經歷的實錄碑文相比。就是時距楊貴妃死後五十年白居易寫的《長恨歌》,以及陳鴻寫的《長恨歌傳》,都沒有明確肯定楊貴妃的籍貫。《長恨歌》只說「楊家有女初長成」,但沒有談到這個楊家女從何而來,生父是誰,家在何方。因此,我們不能作出貴妃是楊玄琰親生女的結論。《長恨歌傳》也只說「得弘農楊玄琰女子於壽邸」(6)。實際上這個弘農(今河南靈寶縣)是唐代的一個郡, 是楊玄琰被封為弘農郡公時的爵邑,並不是他的故里,以此作為楊貴妃的籍貫是錯誤的。
二、後世的記載
許子真在碑記中所說的容州普寧縣是什麼地方呢?據《讀史方輿與紀要》載:「普寧廢縣,今縣治,唐初屬容州,州蓋治北流縣。開元中,升州為都督府。」(7)這里所說的縣、府、州,均同碑記相符。這就是現在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地區容縣。北流縣與容縣毗連,亦容州所治。
說楊貴妃是容縣人的,並不單是許子真一家。從唐代到清代,不少文人學者加以撰述,許多史章典籍為之詳加記載。自許子真碑記被作為歷史文獻載入元史乘類書《元一統志》與明網路全書《永樂大典》、史乘類書《大明一統志》之後,在明代,還有曹學佺的《廣西名勝志》,魏浚的《嶺南瑣記》,以及鄺露的《赤雅》等書志,他們都有經過調查以後的發言權。曾學佺說:「楊山在縣(容縣)西雲凌里,唐楊貴妃產於此。」(8)鄺露還從他的家鄉廣東深入到容縣去調查,在楊貴妃的出生地參觀了楊妃井,並品嘗了井水。在清代,有關記載也很多,有權威性的是康熙年間欽命編撰的大型叢書《古今圖書集成》。書中明確肯定:「貴妃姓楊,容州雲凌里人, 小名玉環。」(9)與此同時,浙江名學者曾任桂林通判的汪森,在《粵西叢載》里引用了《梧州府志》也證實楊貴妃是「容州雲凌里人。」(10)汪森為了編寫《粵西通載》(包括粵西文載、粵西詩載、粵西叢載,又稱三載),曾經窮年累月,遍搜廣西、浙江等地的文史資料,埋頭研究,終於大功告成,是公認的研究廣西問題的專家,有「廣西通」之稱。到嘉慶年間,學者董浩等更把《容州普寧縣楊妃碑記》,收進了有影響的《全唐文》。(11)在決定收錄之前,董浩曾數度與寓居北京的容縣文士周耀昌面談,得到證實後始行收錄。對此,周耀昌在他的《玉峰漫筆》中說:「貴妃,亦婦人耳。嘉言懿行,書無著錄,而為後世關注如此,迨亦悲其遇乎?」此外,出於廣西的地方誌如文淵閣欽定四庫全書《廣西通志》和《梧州府志》,以及《容縣志》等等,記述楊貴妃是容縣人的,就更多了。一個有爭議的歷史婦女人物,得到歷代這么多的重要史章典籍的紀錄和權威學者的關注考訂,是不多見的,也絕不是偶然的。即使其中有人受到許子真碑記的影響,但如果碑記不可靠,權威的學者是絕不會盲從的。
三、歷史的賦詠
不僅如此,歷代還有許多騷人墨客,在他們的吟詠中確認楊貴妃系生於容縣。明代詩人徐棻在《梧州懷古》七律中寫得好:「王孫芳草自天涯,把酒憑高眺落霞。雲冷玉環妃子宅,春殘金谷美人家。丹砂寂寞送瑤島,斑竹扶疏渺翠華。惟有蒼梧城上月,年年清影照凄鴉。」(12)詩中的頷聯,不僅描寫了生在北流江(綉江)邊的楊貴妃,而且旁及了生在南流江邊的梁綠珠。我國四大美人中的兩個都生在廣西梧州府的轄區之內。據《廣輿記》載:當時的梧州府管轄蒼梧、容縣和玉林、博白等十個縣。(13)以此,可具見此詩高度的藝術概括力和幽深的內涵。明代進士出身的浙江詩人彭清,於永樂十六年任容縣知縣時,曾寫有《容縣八景詩》,汪森的《粵西詩載》收了四首,其中的《雲凌斑竹》詠的就是楊妃故里民間傳說的遺跡。詩雲:「雲凌竹,何斑斑?雲是玉環幼時淚,揮灑點綴成斑斕。邇來千有百餘載,猶自膾灸於人寰。天上麗質何顛倒?父母生兮不自保!定將遺跡說楊家,此事朦朧莫可考。至今楊山麓,蒼翠交林木。鳳不下兮鸞不凄,只作琅玗耀人目。」(14)詩人悲嘆楊妃的幼年被賣:「天生麗質何顛倒?父母生兮不自保!」但又指出竹因楊妃灑淚成斑乃是無稽之談:「定將遺跡說楊家,此事朦朧莫可考。」詩人說的完全正確,「雲凌斑竹」無疑出於附會,但也表明了楊妃確系生於容縣。因為其地要是沒有楊家「天生佳麗」其人,沒有「父母生兮不自保」其事,也就不會有「雲凌斑竹」的傳說。凡屬於附會的傳說,必先有所附,然後始能牽合成詞。不是出於對楊妃這個本地人懷有感情,容縣人大概是不會編出這個傳說來的。主編《永樂大典》的解縉也寫詩證實過楊貴妃出生於容縣。他在《勾漏訪古》中寫道:「北流縣下古銅州,平地山岩籠玉樓。誰為丹砂赴勾漏,人傳青竹滿羅浮。楊妃井塌風煙古,葛嶺寺(應為葛令寺)荒草樹秋。卻憶故鄉山更好,錦袍歸去棹扁舟。」(15)解縉是受貶而到容州北流來的,他經容州時看到了已湮廢的貴妃井,所以有此吟詠。現在這首詩還刻在北流縣勾漏洞內。這個井是指楊貴妃故里井,在容縣楊皮村饒家屋角石堆下,附近有黃皮果樹,離溪邊村道不遠。後來由於風水先生說此井不利,村人每多口角;又謬說飲井水生美女會惹事生非,因而鄉人用一大石坂把井口封蓋住。
對於楊貴妃的籍貫,在詩歌中表達得最明確的,莫過於清雍正浙江詩人商盤的《楊妃井歌》了。詩曰:「范陽戰鼓邊塵起,雨濕梨花葬妃子。楊氏當年掌上珠,生長容州普寧里。戚晚消亡歷劫沙,行人猶自訪楊家。傾域麗質歸宮禁,隔代遺蹤汲井華……此井炎雲瘴霧中,古波不動蝦蟆伏。君不見、梁家鬻女珠盈斛,墜樓不惜埋金谷。一勺泉留雙角山,萋萋蔓草含情綠。」(16)這首古體詩同樣拿楊貴妃來與綠珠相比,說明古代詩人對我國這兩個古代美人出生在南北流二江很感興趣,而且對其慘遭不幸深表同情。此外前人從容縣這一地方落墨為楊妃題詠尚多,在此就不能—一列舉了。
四、古跡佐證
在楊貴妃的故鄉容縣,不但有許多詩文的記載,而且有名勝古跡可資考證。除了上述的楊妃井和雲凌斑竹之外,還有梳妝台、楊妃山和楊妃廟等。梳妝台在容縣城東門外唐代遺跡經略合真武閣附近,相傳那是古代容州官暑所在。楊貴妃被楊康和楊玄琰遞相買養以後,都在那裡住過一段時間。後人即名之曰梳妝台。可惜年代久遠,加上天災人禍,建築物早已無蹤了,但地基尚可辨認,人們的題詠尚在。清代容縣詩人王維新唱道:「內殿春風掃十眉,名牽長史跡紛歧。綉江亭榭分明在,鏡匣芙蓉惝怳疑。汨汨溫泉無錦檻,蕭蕭斑竹有荒祠。書生弔古如親見,憂化初承恩澤時。」(17)詩的第二、三、四句,乃系針對楊妃籍貫的歧說而發。說由於楊妃名義上為楊玄琰(長史)的女兒,遂至對她的蹤跡(指出生地)產生了紛歧的說法。綉江旁邊明明擺著她的遺跡,竟也使她的出身事跡成了疑案。詩的後半首還舉出斑竹、楊妃廟兩古跡為證,說使他這個本地人(書生)「弔古如親見」,親切之情,躍然紙上。清代江西詩人趙德湘在《容縣楊妃梳妝樓》一詩的首聯中,也說得很清楚:「群峰拔黛引遊船,生長楊妃艷此邦。」(18)楊妃山在楊皮村附近的金牛嶺上,又名獅子山。這就是碑記中楊貴妃父親說過的那座墳山所在地。上面葬有楊貴妃的祖先,其墳叫「王母點兵」,名堂很別致。從這里可以看出,楊貴妃祖籍容縣,也是無可置疑的。楊妃廟在楊皮樹,保存時間最長。該廟又叫娘娘廟,規模相當可觀,除了正殿還有附屬廓屋,山前山後還有楊妃廟的園林地。廟的左右兩廂,歷代文人的題辭碑刻很多,其中一幅中間寫著李白《清平調》的名句:「雲想衣裳花想容……」旁有一首意境絕俗,膾灸人口的聯語:「莫道空山環佩寂,猶聞古井石泉香。」廟內還供有一塊銀牌,上面刻著楊貴妃的生卒年月。此外,廟內還保存有不同年代的石碑數幅,只因保管不得其法,碑文剝落甚多,殊為可惜。無疑地,這些古跡都自然而然成為楊貴妃出生於容縣的佐證。1950年筆者在容縣地委工作期間,曾聽下鄉到楊皮村工作的同志回來說過楊妃廟的情況。痛惜一場浩劫,現在聽說已經盪然無存了!
我國歷史上的四大美人,都有著名的同她們的出生地相關聯的名勝古跡。如西施的故里浙江縣有浣紗石、浣紗亭和西施谷;王昭君的湖北興山縣有昭君村、昭君井、望月樓、妃台山和梳妝台;綠珠的廣西博白縣有綠珠井、綠珠祠和綠珠江;而楊貴妃的故鄉容縣也有貴妃井、楊妃山、貴妃廟、梳妝台和雲凌斑竹等。楊貴妃同王昭君一樣,與其相關的名勝古跡都是最多的。這都是因人而設的景物,是因人而流傳下來的古跡,是千百年來廣大人民群眾公認的佐證。「西子院遺石,貴妃生有村。香泉紅淚在,曾照馬嵬魂。」(19)清代湖南詩人周志勛的五絕,多少道出了這個古跡的參證價值。對此,民國初年廣西詩論家夢秋,在《桂海百一詩話》中也有過肯定的論證。他在列舉了綠珠、王昭君、西施和薛濤各在其家鄉有其名字所冠的古跡之後,接著說:「容縣有楊山、楊妃井,蓋取美人出處為名。」(

『陸』 容縣的著名人物有哪些

容縣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容縣在古代誕生了四大美女——楊貴妃,清代有太子少傅——何濤(乾隆皇帝的老師),到了清末民國時期,容縣更是人才涌現。
據統計,民國時期的容縣共有將軍92人,其中上將8人,中將17人,少將67人;軍長13人,師長23人;省主席5人(黃紹竑、黃旭初、夏威、伍廷颺、楊願公),廳長17名,其中黃紹竑還升任民國內政部長等職,羅奇晚年任職中華民國陸軍副總司令達16年之久。在抗日期間,他們率領部隊浴血奮戰抗擊日本侵略軍,從長城抗戰、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保衛戰、長沙會戰到桂南會戰、桂柳會戰,直到抗戰勝利接受日軍投降,無不留下了他們可歌可泣的詩篇。
上將8人
黃紹竑 黃旭初 夏 威 何柱國
葉 琪 羅 奇 韋雲淞 甘麗初
中將17人
馬曉軍 蘇祖馨 李 毅 夏國璋 凌壓西 馮 璜 陳 雄 楊 勃 呂國銓
伍廷颺 李本一 潘國驄 楊願公 馬拔萃 黃劍鳴 封少君 封裔忠
少將67人
甘成城 馬典符 馬振鴻 韋贄唐 伍廷鈞 羅克傳
梁棟新 龔傑元 曾達池 黃中驄 封傳壁 黃遠鎮
黃官俊 封高億 馬展鴻 黃循富 羅昌馨 崔 堅
崔履棟 梁寶仁 封赫魯 陳漢吾 伍文湘 梁兆福
陸汝疇 蘇松石 劉劍奇 陸受祺 陳傑熺 李國基
鄧光倫 夏拯民 甘乃柏 夏 越 李漢軍 韋 燦
李焯枬 羅 烈 李秀年 劉覺任 馬偉新 黃紹耿
劉鈞華 梁仲西 李大江 李 權 何劍蒼 陸汝群
黃懋儒 覃品凡 余丕才 陳世瓊 李明芳 馬翔鴻
梁學基 黃昌琳 羅復馨 羅克斯 黎慧軍 韓宗明
馬炳輝 韋有鵬 凌龍玟 杜時崇 楊高漢 胡振廣
伍達歐
選自梁樞明編著《容縣將軍故居》、《廣西桂系抗日愛國將軍》。本公眾號將陸續發表梁樞明先生編寫的桂系抗日愛國將軍傳奇系列故事,敬請關注。
感謝容縣柚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容縣柚鄉女子詩社、容縣作家協會提供平台支持。
《容縣將軍故居》唯一銷售地點:容縣新華書店。敬請關注梁樞明編著的《容縣沙田柚史話》。

『柒』 廣西玉林市容縣的美麗的民間傳說

楊貴妃,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也是海內外公眾所熟知的一個歷史人物,素有「中國古代第一美女」之稱。據唐朝欽定的《全唐文》、明朝的《永樂大典》等史書記載及容縣民間傳說記錄,楊貴妃生於公元719年,原名楊玉環,出生於廣西玉林市容縣十里鄉楊外村。小縣城出大美人 廣西玉林容縣是一片古老而有文化內涵的土地,是廣西最大的僑鄉,山清水秀,有著豐富的人情風俗資源,是節假日旅遊的休閑勝地。其中的「三名」景區:真武閣、楊貴妃故居、都嶠山,已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貴妃園佔地15畝,是根據唐代楊貴妃一生的傳奇故事而建造的仿唐古建築。

楊家有女初長成 剛走近楊貴妃故居,就被四季流著清泉的楊妃井深深地吸引了,芳草青青,蔥蔥鬱郁。
傳說這里就是楊玉環小時候取水、洗衣、洗菜的地方。後人為了紀念她而把這口井叫做「楊妃井」。據元、清兩代的《容縣志》記載說:「楊貴妃故里在辛里墟羊皮村,有井曰楊妃井。」辛里墟羊皮村,就是現在的十里鄉楊外村。
據記載,楊妃井原為矩形方石圍成的淺井,相傳小玉環因飲此井水而姿容艷麗。明代廣東學者鄺露等曾專門考察過此井,他在《赤雅》一書中稱「楊妃井最冷冽,飲之美姿容。下多芳草……」。楊玉環離別容縣將往四川時,曾在此飲水唱歌作別鄉親:「玉泉井水清又清,難舍故里一片情;但願井泉常如注,永佑容州得康寧。」明代《廣西名勝志》等古籍中也有記載。
http://www.gxgrb.cn/dzzm/csgs/t20080215_77537.html

看名樓機巧感名女貌美攀名山幽靜
體味容縣「三名」魅力

□王海榮

地處廣西東南部的容縣是南方著名的「僑鄉」,光一個沙田柚就使其成為名揚四海的「中國沙田柚之鄉」。想不到,最近又從容縣冒出三件寶。
名樓真武閣與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並稱「江南四大名樓(閣」)的容縣真武閣修建於明朝初年,1982年被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20多年來,這座滄桑的古建築經歷了5次地震、3次台風,仍安然無恙,它也是四大名樓(閣)中唯一沒有進行重建而完整保留至今的一座。
真武閣之所以聞名,在於整座樓閣不用一顆鐵釘,而是用近3000條格木構件,以杠桿結構原理,串連鉚合,彼此扶持,互相制約,合理協調地組成一個優美穩固的純木統一體。最奇巧的部分,要數在二樓的四根懸空的大柱子。這四根大內柱雖然要承受上層樓板、梁架、配柱和閣瓦、脊飾的沉重荷載,柱腳卻懸空不落地,下可過物。這種杠桿作用,像天平一樣維持著整座建築的平衡。
名女楊貴妃據唐朝天寶年間(公元743年———755年)四門助教許子真撰《容州普寧(容縣曾稱為普寧縣)楊妃碑記》記載認定:「楊妃,容州楊沖人也,離城一十里。小名玉娘,父,母葉氏。」這段歷史,也使容縣名正言順地成為「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的家鄉。在容縣十里鄉楊外村,至今仍保留著楊妃山、楊妃廟、楊妃井等遺址,還有眾多民間傳說、歷代名人題詠的詩詞。慕美之心,人皆有之。何況是楊貴妃這樣的絕代佳人,這更引起了遊人濃郁的興趣。容縣在原有的楊妃梳妝台遺址處修建了佔地15畝的貴妃園。園內根據楊貴妃一生的傳奇故事建造了仿唐古建築。各組建築物內採用模擬硅膠人物像,重現了貴妃出世、梳妝容州府、冊封貴妃、貴妃醉酒、貴妃出浴、一騎紅塵妃子笑、含冤馬嵬坡等歷史場景,使遊人彷彿置身於大唐盛世。
名山都嶠山都嶠山,又稱南山,是我國著名的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二十洞天。都嶠山自古就是華南道教、佛教、儒教三教合一的宗教聖地、風景區及講學場所,古時有九寺十三觀之盛。宋代著名文學家蘇東坡、名相李綱、明朝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等都曾慕名前往游覽題詠。1988年被定為廣西首批省級風景名勝區。
由於新辟了進山公路,汽車可以很順暢地直達都嶠山山麓。乘登山纜車升到山腰處,遊客眼前頓時被大大小小的山峰包圍了。比較出名的有八峰:中峰、雲蓋峰、八景峰、馬鞍峰、兜子峰、仙人峰、丹灶峰、香爐峰。由於是清晨進山,山間的嵐氣尚未散盡,只見雲蒸霧繞,山峰出沒其中,竟若一尊尊向你緩緩走來的佛像。
在都嶠山,你可以隨處看到典型的丹霞地貌。據介紹,由於地殼運動,再加上外力風化,使都嶠山擁有大大小小300多個岩洞,有名有姓的就達100多個。在山腰處一排褐紅色的岩洞內,擺放著五百羅漢像,形成一條蔚為壯觀的羅漢長隊,人行其中,時聞遠處傳來的山澗聲、清脆的鳥鳴聲,塵世喧囂盪然無存,靜穆之心油然而生。

『捌』 中國古代十大美女故里,我們耳熟能詳的美人家鄉都在哪裡

人們喜歡對古代的人進行分類,像是古代十大美女、古代十大美男之類的。不過人們往往只清楚她們的名字,對她們的故居卻不了解。不過有些人在歷史上是根本不存在的,就像是我們熟知的貂蟬,她就屬於小說杜撰的人物,而西施的存在也受到質疑,她們兩個的故居根本無法確定。

很多人物都是從小說中聽到的,有些在歷史上真實存在,而有些則是完全杜撰出來的。現在很多旅遊景區也不可全信,像是貂蟬、西施這樣的墓地,全國可以搜出好多個地方。一些地名也只能用來參考,根本無法確認。

『玖』 四大美女楊貴妃是中國哪個朝代的人,她生於中國的哪個地方

楊貴妃是中國唐朝的人。
楊玉環(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號太真。 姿質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後妃中鮮見,被後世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其籍貫存在爭議,主要有五種說法:虢州閿鄉(今河南靈寶)、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說、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說、蜀州(今四川成都)、容州(今廣西容縣)說。她出生於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任過蜀州司戶。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後,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香消玉殞。

閱讀全文

與容縣出了哪個美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動漫美女獨自走在夜路 瀏覽:1555
動漫美女被騙10萬 瀏覽:1302
高鐵上的小女孩圖片大全 瀏覽:2084
美女絲襪中出電影有哪些 瀏覽:1080
古代四大美女ppt 瀏覽:1918
韓國美女車載dj音樂完整版 瀏覽:1851
巨臀美女手機在線看 瀏覽:808
小美女跳舞干凈利落 瀏覽:2223
繼承醫館美女小說 瀏覽:1558
最美軍訓女生爬草坪的圖片 瀏覽:1776
裸體女人和男人日B圖片 瀏覽:2130
美女是黃視頻下載 瀏覽:1733
大漠蒼狼偷看美女換衣服是第幾集 瀏覽:1625
男生溫頭像柔圖片 瀏覽:1107
讓圖片可愛起來的小圖案 瀏覽:1259
什麼叫姿身大美女 瀏覽:3736
看日韓美女生活片 瀏覽:1909
女人使用健慰器圖片 瀏覽:2087
漂亮美女唱得真好聽溫柔大方美美噠 瀏覽:1138
哪裡能請到美女演員 瀏覽:1940